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范文1
3、积极配合成都市大环网建设。全力配合协调完成了崇彭500KVII回新建线路和紫崇线220KV接线路塔基建设,保证了虹桥工程的顺利实施。
4、协调推进**县境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按照市政府与中石化西南公司达成的战略合作意向,我办积极促进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在我县境内的油气勘探项目。目前在唐昌镇境内已打出日出气20万立方米的探井一口,可望在未来几年内进入商业开采,为全县能源战略翻开了新的一页。
5、完成了**县天然气管线规划工作,配合做好了全县电网改造。上半年,我办已同四川省蓝地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县天然气管网进行了全面清理,在4月份共同编制完成了《**县燃气工程规划》,并进行了专家评审,为构造安全、高效、优质的天然气供应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划保证。
大力协调、多方努力配合**县启明电力有限公司在全县电网建设与改造方面共投入3200万元,新架和改造线路265公里,全面提高了我县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了我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6、在节能工作方面,全面落实了国家、省、市的节能工作安排和部署及《关于做好全县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编制、完善了《**县节约能源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组织推动了全县机关节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先后组织、引导、帮助四川永冠商业设备有限公司、成都华维印刷器材有限公司、通用水务丸红供水有限公司、重庆啤酒集团成都勃克啤酒有限公司等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
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范文2
一、总体目标和任务
到2012年底,初步形以县城贸易中央为龙头,镇(乡)商贸综合服务中央为骨干,村(社区)便民店或直营连锁店为基础的三级市场畅通流畅体系。逐步建功能较为完善的糊口消费品、农产品、农业出产资料、信息服务等四大城乡市场畅通流畅网络,力争市场畅通流畅体系建设工作走在全市三圈层区(市)县前列。
(一)农村消费水平显著进步。县及其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
(二)现代畅通流畅方式发展显著加快。县及其以下社会消费品连锁经营率达到35%,农业出产资料经营连锁率达到65%,全县农产品在新型零售业中的销售比例达到35%。
(三)贸易举措措施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县城贸易中央、农贸市场、专业交易市场建设。推进镇(乡)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央、村(社区)便民店或直营连锁店建设。
(四)信息化水平显著进步。推动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应用,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村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有效施展农村市场猜测预警功能。
二、重点项目和建设尺度
按照统筹规划、政府引导、政策搀扶、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县城、重点镇(乡)和农村新型社区为重点区域,推进基础举措措施建设,立异畅通流畅方式,推动市场畅通流畅体系建设。
(一)打造桃源新城贸易中央。按照科学规划、公道布局的原则,2012年底前建包括家乐福广场、展瑞新贸易广场等贸易综合体。
(二)建设配送中央。按照功能齐全,信息化治理要求,2012年底前建1个综合商品配送中央,1个农资配送中央。
(三)建设农贸市场。按尺度化农贸市场建设要求,2011年底前,在县城建3个农贸市场,2012年底前在县城建2个农贸市场,在乡镇改造和建设8个农贸市场。
(四)建设专业交易市场。2012年,规划建设大邑县花鸟交易市场、大邑再生资源市场、建材交易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推进这些专业交易市场的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新型交易方式。
(五)建设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央和直营店。按照《四川省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央建设尺度》和《农村日用品直营连锁店建设规范》要求,2011年底前在大双路示范线沿线乡镇配置建设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央和直营店。详细配置尺度为:1、常住户未超过500户(人口规模少于1000人)、且入住率70%-80%以上的村(社区),应建不小于20平方米的农村日用品商店;2、常住户在1000户(人口规模大于2000人)、且入住率70%-80%以上的村(社区),应建不小于80-100平方米的农村日用品直营连锁店。
(六)打造重点乡镇特色贸易街。按照商务部《贸易特色街打造尺度》,2012年底前在安仁镇、新场镇、花水湾镇、王泗镇、沙渠镇打造5条特色贸易街。
(七)建设花水湾旅游购物服务中央。配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和培育地方农产品品牌,2011年底建以销售地方土特产为主的花水湾旅游购物服务中央。
(八)晋升镇(乡)贸易零售网点的连锁率。到2012年实现粮食、供销、邮政、医药、烟草、通信、电力、水利、燃气等部分和行业市场网络资源的整合,实现一网多用。
(九)培育壮大新型农产品畅通流畅企业。2012年底前,重点支持年营业额达到2亿元的大型连锁超市(卖场)1个、年营业额达到1亿元的大型农产品畅通流畅企业1个,并且与10个以上的农夫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产销对接,搞活农产品畅通流畅,打造农产品品牌。结合本县农产品出产上风,建设以食用菌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重点出口企业2家,保证农产品年均出口额增长8%。
三、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商务局、农发局和各乡镇等单位分管领导为员的大邑县市场畅通流畅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市场现代畅通流畅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分解、布置、督促目标任务,研究协调重大题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
(二)明确职责,加快建设
1.商务局是市场畅通流畅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落实项目的实施、推进和日常治理,并积极争取市商务局的政策搀扶和资金支持。
2.县财政从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中铺排300万元,支持市场畅通流畅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同一项目不重复享受县专项支持资金。其中大双路示范线沿线乡镇进行建设改造的项目,经验收合格,按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1年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铺排意见>的通知》(商发〔2011〕107号)和市财政局《市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治理办法》(财外〔〕52号)划定,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津贴。
3.农发局负责对农产品规模化出产基地、龙头企业和农夫专业合作组织、上风农产品品牌建设等给予重点搀扶。并积极争取市农委的政策搀扶和资金支持。
4.国土资源局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列入规划鼓励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年度计划,依法组织报征。对这些重大项目涉及经营性用地的,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铺排和年度计划情况,组织报征后依法供地。
(三)规范秩序,完善考核
1.规范秩序,保障发展。县食安办、商务局、农发局、工商局、质监局、粮食局等部分要各司其职,加强市场商品质量监测,增强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私屠滥宰、粮食违法收购等商品畅通流畅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范文3
一、抓好“*”计划的落实工作
抓紧制订《实施*省“*”计划纲要工作方案(草案)》、区域性实施意见和年度实施方案,督促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建立计划实施的检查督办制度。
二、继续做好经济形势的监测预测工作
继续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工作的力度。高度重视研究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新情况,继续加强对我省外贸、金融、产业、能源等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提出有预见性的分析报告。
开好经济形势分析会,进一步做好我省的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工作,及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抓紧建立全省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系统,包括建立较为完备的有关我省各重要经济指标的数据库和我省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模型。
三、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工作力度,努力扩大投资需求
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在建项目工作。抓紧协调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等问题,尽快完成并上报《关于我省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报告》。大力推进三角洲城际快速交通系统、通山区高速公路、液化天然气主干网、城市分质供水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抓紧研究惠州石化工业区规划,继续做好南海石化、风能发电BOT试点、*钢厂、*水泥厂搬迁、诺基亚手机扩产、燃料酒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今年批准北江大堤加固工程、汕头港珠池港区二期工程、台山电厂一期1、2号机和潮州供水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保持投资需求拉动的力度。继续做好国债项目的筛选和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的国债、预算内等资金支持。今年我省初步安排省重点项目54项,年度计划投资380亿元。抓紧下达各类省财政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推进符合开工条件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促进一批续建收尾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做好国债项目管理工作,加快国债项目建设。按国家要求督促地方落实配套资金,确保我省100多个国债项目在今年底如期竣工投产。尤其要加快农网改造进度,全面完成国家计委*年下达的90亿元规模的改造工程,并新增农网改造规模40亿元(国家计委已下达计划)。
加快启动民间投资。按照WTO规则,清理我省投融资领域的审批事项,尽快制订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继续做好选择1-2项高速公路项目面向全社会进行投资主体招标试点工作,并争取在其他有关行业推广,引导民间投资。
继续牵头做好“西电东送”各项工作。协调加快西电输送通道建设,及时解决西电输送通道建设问题。牵头组织*年及中长期西电送*合同谈判工作。
四、继续抓好农村经济规划及实施工作
出台鼓励山区发展小水电政策,完善农村经济信息系统建设。继续推进雷州半岛西南部治旱工程和自然保护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的实施,做好“四江流域”生态公益林骨干工程总体规划。
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组织实施《*省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和有关行业规划;实施《*省鼓励、扶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领域(*-*年度)》,引导社会资源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推进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六、加大市场建设和对外招商力度
抓紧制定我省物流业规划,着力推进流通设施和大市场建设,积极做好我省中高级批发市场建设工作,协调*黄沙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南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全省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促进我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根据李书记关于“要发展大工业,计委要牵头搞招商”的指示精神,加快研究重点项目招商工作的初步方案。抓紧研究提出一批在香港、北美两次大型招商活动中招商的投资项目。
七、深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快出台《关于深化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并组织实施;结合市县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市县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逐步建立高效、协调、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继续积极推进“竞价上网”等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牵头制订“竞价上网”实施方案;重新核定电厂的上网电价,降低源头电价;加快制订和组织实施城乡同网同价方案,进一步降低农村到户电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继续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改革思路,抓紧制订和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粮食市场管理,及时协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八、继续做好三峡移民和对口支援工作
认真做好今年安置2800名三峡移民的各项工作,确保移民在明年8月31日前安全迁入安置地。
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把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与西部开发结合起来,动员和组织更多的企业参与对口支援工作;促进15个市和省直部门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九、开展重大专题研究工作
*年,我委将调研工作重点放在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工作上。
一是就加大山区及困难地区资源性工业的建设力度和农副产品深加工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意见报省政府。
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范文4
本周大盘是急跌急涨,剧烈震荡的一周,最后在金融、地产、有色等多个板块整体走强下,稳稳的站在2300上方。上证指数本周开盘2286.25点,收于2374.44点,涨幅4.09%,一周成交7474.69亿元。深证成指本周开盘8664.67点,收于8994.15点,涨幅4.01%,一周成交3631.71亿元。
本周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务院总理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出台以及钢材期货27日挂牌;美国财政部公布解决银行“毒资产”计划,带动金融股大涨,以及美国上月二手楼销售意外急升所致,标普、道琼斯工业、纳指连续上涨;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航母集中公布年报;以及近日财政部和住房建设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大盘周一先是承接上周地产、有色的强势,加速上扬,但由于短期涨幅过大,周二在隔夜美股暴涨影响下,大盘高开低走、震荡整理的走势。热点方面比较凌乱,航天军工、医药、电力、地产、旅游酒店、电子信息、上海本地股等板块涨幅居前;前期的领涨热点如水泥建材等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受益板块以及新能源概念股有再度活跃的迹象,如太行水泥涨停、湘电股份一度涨停。周三由于市场传言高盛将坚定持有工商银行,市场一波三折,大盘股集体调整,拖累大盘快速回落。周四,开盘受石化双雄拖,大盘继续探底,由于工行公布年报08年税后利润1112.26亿 同比增长35.2%,基本每股收益0.33元,成为全球盈利最好的公司,加上高盛澄清减持谣言,金融板块受到资金追捧,工行、交行率先启动,引领大盘大幅飙升,各大行业板块全线飘红,个股呈现普涨格局。周五大盘承接周四强势,继续上扬,但由于周末因素,市场显得谨慎,大盘表现反复,最后沪A收于2374点,全周上涨93点,成交7474亿元,深A收于8994点,上涨347点,成交3627亿元。
纵观全周大盘成交量稳步放大,两市的成交量始终保持在2千亿上方。主流热点轮换有序,由金融地产到有色、钢铁、煤炭等基金重仓板块,再到金融地产、水泥、中小板块,再到上海本地股、交运板块、新能源新材料等政策利好品种。热点的顺利交接给行情的进一步攀升更大的动力,也极大的活跃了市场的投资气氛!为后市大盘走强奠定人气基础,但短期积累大量获利盘,震荡在所难免,大盘的风向标主要取决于石化双雄、金融、地产的表现,大盘在震荡中稳步上扬的机会更大,后市金融、地产可重点关注,大幅上涨过的有色板块可适当减仓!
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范文5
对此,顾方明等11名人大代表在平湖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建议,要求政府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用电环境。
代表们认为,建设完善的农村电网是实现农村安全、优质供电的坚实基础,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电网改造问题,科学制订符合平湖实际的“十一五”农村电网改造规划;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电网改造顺利进行;要整顿规范农村电力市场秩序,取缔一些个私企业违章用电;要加强宣传,让老百姓积极配合农村电网改造;要把握好轻重缓急,深层次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营造和谐有序的供用电环境。
办理结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农村电网改造
平湖市政府对人大代表的建议十分重视,将农村电网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相关组织,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电网改造。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农村电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经贸局局长、供电局局长、农业经济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府办、农经局、公安局等部门为组员,下设办公室。各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农村电网改造和违章用电清理整顿工作。二是科学制订规划。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平湖市新农村配电网“十一五”规划及远景展望和平湖市“十一五”新农村低电压电网规划,力求使电网改造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一致。三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平湖市供电部门在积极争取110KV及以上电压登记输配电工程项目及城乡电网改造资金的基础上,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低电压区域先行改造,并加强工程管理,有效保证了农网改造的进程。2006年,全市共斥资2500万元,新增农村补点配变203台,容量14655kVA,扩容7265kVA,配变迁移56台,农村低压线改造123.3公里。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平湖市充分利用电视媒体、报纸、网站等宣传阵地,进行了系列宣传。同时,通过组织新农村电网改造宣传队、青年文明突击队进村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引导老百姓合力推动农村电网改造。
2007年,平湖市政府又把“电网建设计划完成中低压线路270公里,配变补点、增容等250台”列入政府实事项目。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至目前止,已完成中低压线路新建改造158.47公里,完成配变新增和改造299台,新增容量15375kVA,完成计划的119.6%。另外,改造农户表箱4585只,改造落火线4585对,调换家保4585、新装总保60只。共计投入资金2495万元。其中,为处理低电压,满足农户需求,共计划外新增配变20台,增容18台,迁址7台,改造低压线3.739公里,改造城镇低压落户线16处涉及用户600户。
以上大量工程的完工,大大改善了平湖市农村的用电状况,农村用电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观。据统计,2007年夏季高温期间供电部门受理的反映低电压的市长电话数为69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7%。
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范文6
一、基础条件和总体目标
(一)基础条件。
产业门类较全,发展相对均衡。医药工业、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效果明显,规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轻工业发展迅速,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冶金、建材行业布局日趋合理,结构不断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
经济规模增大,支撑作用明显。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15.73亿元、利税391.69亿元,完成增加值109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6%。
产业聚集加快,集群效应显现。七大市级工业园区中,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装备制造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初具规模;药博园和南部工业新区快速启动;辛集皮革产业园、卓达服装产业园等县域工业园区基本形成;新兴建材、正定板材等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崛起,全市工业布局日趋优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二)总体目标。
到2011年,生物(医药)、装备、化工、电子信息、纺织等5个主导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55亿元,比2008年增长102%,年均增长27%,实现主导工业行业三年翻番目标。到2012年,生物(医药)、装备、化工、电子信息、纺织等5个主导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87亿元,比2008年增长161%;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632亿元,比2008年增长104%,完成全部工业四年翻番目标。
全市主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产业聚集区达到10家以上,其中化工基地达到600亿元;50-100亿元的产业聚集区达到1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达到2家以上、100-30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以上、50-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产业发展更加协调,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市工业发展的实力、活力、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原则。
——分类实施。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统筹考虑不同行业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要素支撑和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按照“主导产业三年翻番、全部工业四年翻番”的总体要求,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分别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
——集聚发展。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加快主城区企业搬迁步伐,支持企业入驻五大基地及南部工业新区等,壮大产业集群。扶持有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有环境容量的地区,谋划建设大基地、大园区、大项目,确保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靠近城区的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
——扶优扶强。集中土地、资金等有限资源向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扶持大集团、大公司和产业聚集区的骨干核心企业加快发展。
——集约节约。整合土地资源,提高投资强度,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走集约化、节约型发展道路。
——扩大开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合作,主动承接京津地区和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推进创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深化国企改革,完善要素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突出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主要任务。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化工、电子信息、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优化整合轻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着力构建优势突出、发展集聚、竞争力强、拉动力大的现代工业体系,推动全市工业倍增发展。
1.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工业。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主要抓手,做强做大化学制药、现代中药、新型药物制剂,大力培育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研发孵化区、产业核心区、现代中药区、生物制造和原料生产区、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区五个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持华药、石药、神威、以岭等优势企业,着力推进华药培养基级白蛋白、石药集团特色原料药、冻干粉针制剂、柏奇化工7-氨基-3-氢头孢烷酸(7-ANCA)、神威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河北以岭药业芪苈强心胶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技术服务和实验中心等项目。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2-3家,50-100亿元企业3-5家,实现三年翻番。
2.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围绕煤矿资源开发发展煤矿装备、围绕铁路建设发展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围绕国家产业布局发展航空产业基地、围绕汽车产业调整振兴方向发展整车及配套产品、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及产业调整振兴方向发展其它关键装备,扎实抓好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布局调整、龙头企业发展、培育现代制造服务业等工作,重点支持*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强大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车辆有限公司、中航二集团*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南车集团*车辆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通用航空、*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工程机械研发制造等项目。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5亿元,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实现三年翻番。
3.推进化工产业做大做强。按照炼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的要求,继续发展以石炼化炼油综合改造及4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积极培育以医药中间体为核心的精细化工基地,发展壮大碳一化学基地,扎实抓好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企业技术改造、主城区重点监控企业搬迁、落后产能淘汰等工作,重点支持中石化*炼化分公司、白龙化工公司、联合石化公司、柏奇化工、油漆厂、金万泰化肥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中石化*炼化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及原油劣质化改造、金石化肥60万吨合成氨多联产、橡胶一厂医药用橡胶密封制品、新宇三阳实业公司乙醛深加工等项目,重点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企业1家,50-100亿元企业4家,原油加工达到1000万吨,总氨达到300万吨,阿维菌素达到1000吨,实现三年翻番。
4.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重点抓好半导体照明、节能与能源电子、通信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公共安全、液晶和平板显示六大产业链,培育壮大卫星导航、太阳能电池、节能和电力电子、电子仪器和专用设备、集成电路等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基地、*软件园和动漫产业基地,重点支持中电科集团13所和54所,同辉公司、普兴公司、四方通信、永生华清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13所射频模块扩产,54所卫星通信、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公路铁路和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四方通信光纤活动连接器系列产品,*永生华清、迈尔斯通、鹿泉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TFT液晶材料产业化和扩大规模等项目。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实现三年翻番。
5.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工业。遵循“存量调强、增量调优,名牌带动、产业聚集,加快改制、做强做大”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档及新型面料,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加快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扎实抓好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自主创新、淘汰落后装备、加强市场开拓等工作,重点支持*常山股份公司、河北新大东纺织印染集团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正定纺织服装基地、辛集皮革服装基地、晋州纺织园、*卓达服装产业园“两基地两园区”及*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改造优化升级、*市鹏辉纺织有限公司新型高档服装面料、河北业盛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牛仔布生产线搬迁改造、*润泰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改造及产业升级、*常山一印新型纤维面料染整、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天竹纤维3万锭涡流纺纱线等项目。重点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棉纺行业重点淘汰“1”字头型号纺纱和织造设备,A512、A513系列细纱机;印染行业重点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以及其它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装备;化纤行业重点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湿法氨纶生产工艺。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15亿元,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实现四年翻番。
6.推进轻工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产品结构多元化、品种档次高级化、产业布局园区化、生产技术高新化、企业规模大型化”发展思路,巩固壮大液态奶及乳制品制造、调味品、屠宰类及肉制品和烟草加工业,改造提升粮油加工、饮料及饮料酒行业,开发培育特色食品和禽蛋加工业,大力发展高档新闻纸、箱板纸、书写印刷纸加工以及高档皮革、功能及专用塑料、环保家具等,重点支持河北白沙烟草、珍极集团、双鸽集团、国大洛杉奇、赵县兴柏、辛集黑马、赵县泛亚龙腾、深泽深玉、鸿锐集团等优势企业,以永盛乳业有限公司高档乳制品系列产品、双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肉品加工基地、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禽肉类产品屠宰及深加工、益海粮油二期日产1000吨棉籽油1000吨面粉工程、鸿锐集团深泽工业基地年产35亿只PVC手套生产线、辛集市梅花皮业有限公司年产330万张毛革一体鞋面革生产线为龙头项目,以产业发展为链条,提高产品规模和档次。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以上,实现五年翻番。
7.整合提升冶金工业。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按照“抓品种、抓质量、抓整合”的总体要求和“扶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指导方针,钢材品种向汽车专用钢、特钢棒材方向调整,减少市场过剩的建筑钢材产品的生产,保留原有的高速工具钢材的生产。重点支持石钢、鹿钢、敬业、澳森等优势企业,着力建设澳森公司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改造、河北盈德气体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河北丰达公司年产100万吨熔融还原金属化球团烧结技改等项目,重点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普通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30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四年翻番。
8.优化提升建材工业。围绕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建材,优化建筑陶瓷、石材、板材等产品结构,重点支持金隅鼎鑫水泥、曲寨水泥、银港人造板、力马建陶等优势企业,大力推进以鹿泉九里山、宜安镇为中心的水泥产业集群,以正定北早现乡为中心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以灵寿和平山为中心的石材工业小区,以高邑富村乡、万城乡为中心的建筑陶瓷小区建设,着力建设河北乾昊集团责任有限公司50万吨碳酸钙系列产品、高邑力马陶瓷有限公司高新建陶产业基地、赞皇金隅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玉晶玻璃有限公司超白压延玻璃等项目,重点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生产线。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四年翻番。
三、政策措施和实现途径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有关政策。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相关政策和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全市产业战略转型。要按照国家规划、省实施意见确定的发展方向和扶持重点,认真分析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着眼发挥比较优势,构建省会现代产业体系,制定我市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成立*市产业调整振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认真做好项目谋划筛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顺势而为,加快发展。
(二)设立市主导产业调整振兴专项资金。利用专项资金对列入国家规划和省实施意见,并争得资金支持的项目和企业,按要求比例进行配套。以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列入市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项目和企业加快发展。对争得国家、省资金支持的项目,按争取资金额的2%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企业谋划项目、争取资金的积极性。专项资金的具体数额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研究提出,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抓住国家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重视发挥商业银行金融主渠道作用,搭建银企沟通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努力保障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优先支持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省、市实施意见的重点企业利用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融通资金。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本金扩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鼓励设立企业创业投资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机构。充分利用市发展投资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四)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我市《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县(市)区争先进位考核办法》和《鼓励企业项目建设办法》等,实行能者上、庸者下,营造全市上下狠抓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继续推行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全程跟踪管理机制,落实建设条件和扶持政策,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特别是围绕国家、省支持重点,谋划一批符合我市实际情况,成长性好、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型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参与建设。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盘子,最大限度争取省预留土地指标。按照谋划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产的工作思路,建立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项目良性循环体系。
(五)支持引导产业聚集。尽快研究出台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针对各产业的不同特点,加强对产业聚集区的分类指导,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产业聚集区选址要与城市、城镇发展相结合,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产业聚集发展提供必要空间。落实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优惠政策,支持城区企业到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各县(市)也要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分散设立的企业向产业聚集区集中。自2010年起,新建工业项目选址不在聚集区内的,原则上不予审批,不提供土地、资金、电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对于跨行政区域聚集的重大项目,由市财政制定税收由流入地和流出地分享的政策。
(六)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来抓,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企业自建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的,由市财政给予补贴。在科技研发投入,项目贴息资金,新产品开发补助等方面向重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倾斜,切实落实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所得税前抵扣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利用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组织实施我市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设计院所联合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落实《高新技术成果落地*奖励办法》。对高新技术成果持有人和产业化投资者实行重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