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务行业优惠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务行业优惠政策范文1
对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延长经营亏损的结转期限、延期纳税和再投资退税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②不利于减少企业投资风险,不利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亏损老企业脱困,不利于特色产业发展。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科学的、实用的、有效的税收优惠办法,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税收优惠质量、效率监督制度缺失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但我国尚未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质量、效率监督制度,税收优惠的管理处于缺位状态。提高政策实施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既要做好,又要管好。坚决杜绝冒享税收优惠政策事件发生,把税收优惠落到实处,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税收优惠质量、效率监督制度是目前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2对长吉图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上的几点建议
2.1完善政策,加大力度
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纲要》赋予延边地区先行先试,③要充分利用政策契机,加大力度先行先试。对建设期长的新办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由取得营业资格日或纳税申报日改为企业产生效益之日起3年内免征,第4至5年减半征收,给企业实际意义上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完全意义的消费型增值税,对购进用于建造不动产的原材料和附属设备所包含的进项税额施行全额抵扣制度;对于从服务行业购入服务的生产企业,购入服务按7%作进项税扣除(比照运费扣除比例);对于外购货物和固定资产投入大的服务行业,购入货物和固定资产涉及的税款抵减应交营业税;对于未达到一定营业额的微型企业免征营业税,对从事服务业的微型企业将税率由5%调低至3%。对起步阶段的微型企业,允许企业自由选择执行企业税收政策,还是执行个体户纳税办法,税率从低、税额从低。给企业真正实惠,扶持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力推区域经济发展。
2.2绿色税收,不忘环保
促进经济发展,税收政策要给力,税收政策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倾斜时,一定要兼顾保护环境,不能一味的只优不罚,对工业高排放造成空气污染、水系污染以及产生工业垃圾的企业,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的企业,加重征收环境保护税。④建议开征垃圾填埋及焚烧税,如麦秆的焚烧,促进其合理利用。同时对垃圾的再循环和再利用的企业(不能仅局限废水、废气、废渣三类企业)给予“三废”企业同样的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政策。对进口环节开征绿色关税,对污染严重影响环境的进口产品加征绿色关税,提高进口产品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
2.3优惠减免,手段丰富
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仅限于免税、减税、退税的直接优惠方式,手段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多采用一些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延长经营亏损的结转期限、延期纳税和再投资退税等间接优惠方式,对重点扶持的企业多给予一些奖励政策,把惩罚加重征收的税款部分,以所得税返还的形式返还给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放水养鱼”。
2.4事后监督,优惠保障
服务行业优惠政策范文2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战略目标;发展对策
一、现代服务行业的基本内涵
按照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中的定义:“现代服务行业(modern service industry)是第二产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主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在贸易管理、服务信息等方方面面都有所转变和进步。它涵盖了由于信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孕育的现代服务行业,也囊括了不同于以往的服务行业的革新和晋升结构。”
二、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基本状况
从产业结构的方面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较为平稳,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发展的幅度也比较合理有序。从我们国家当前的经济结构中的组成来看,发展状况比较稳定的是第一产业,而工业和服务行业在我国总体的经济结构中的比值是实现了高于五年前甚至是翻倍了的,所以我国现代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了产业机构中比值较高的产业成分之一,这也说明了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道路是处于比较平稳上升的势态当中的。
(二)我国现代服务行业发展优势条件
1.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
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软件、电信、信息通讯等服务类型在工作岗位上的转移需要不断上升。由于业务需要,服务产业在国际上的转移也不断扩大,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核心区域,项目的外包和跨国公司业务发展扩大化,他们需要成本较低的生产投资,所以我国成为国际服务行业转移的主要热点。
2.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国家在“十二五”的规划纲要中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我国服务行业。在当前,我国产业机构早已进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上升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现代服务行业早就拥有了推进自身发展的优势以及条件了。
(三)我国现代服务行业发展主要问题
1.从业人员能力需要提升
在现代服务行业范围内,人才的短缺一直是是制约着我国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依照惯例,在某一专业领域里,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要求的基本是需要有掌握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的,但是产业结构性的人员短缺一直不能被填补,服务性产业难以得到强硬的劳动力支撑。再次,我国现有的现代服务行业的技术人员对相关从事领域的技术掌握还不足,和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行业相对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发展还是处于较低水平的。
2.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有待提高
目前阻碍我国现代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服务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信息和软件科技方面的服务行业里,一旦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服务行业提供的产品和相关的信息服务就不能够走上产业链的前端,经济效益就不能够实现最大的获得。
3.服务行业企业融资和品牌规模需要提升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生长态势中,现代服务行业是要依靠许多资本去支撑的,没有资金的支持,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就举步维艰,服务活动也就难以顺利开展。另外,在这个信息技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企业的品牌效应是很被消费者所重视的,能够提高品牌发展的规模,就能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定的行业发展地位。
三、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及举措
(一)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行业的战略目标
以提升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品牌规模为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行业模式。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现代服务行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我国的现代服务行业就应当抓住这一机遇,运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积极扩大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品牌规模。甚至可以通过产权并购等多样化的开展模式去鼓励现代服务行业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又或者是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去推进企业业务发展到国外市场、建立进一步完善的现代服务行业。
(二)加快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政府要着力于交通、网络、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于行业标准化、知识产权建设,进一步规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二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注入新能量。要把握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趋势,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中具有的资源、劳动力、市场等优势,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的转移,着力引进国际著名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进入我国,以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准确把握我国现代服务业不同发展阶段所需人才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中长期培养计划。尽快出台现代服务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选拔培养政策和引进优惠政策,打造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高地。
四是增强科技创新力度,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驱动。充分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一批科技创新性强、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服务业研发中心和开发基地,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实力。
参考文献:
[1]黄繁华,洪银兴:《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7年第7期
[2]顾乃华:《对现代服务业基本内涵与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3]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五部分).新华网.2007
[4]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5
[5]张传翔:《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新探》.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
服务行业优惠政策范文3
Abstract: As an exploitation forerunner area of national strategy, Changjitu will become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and promot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province. As an economic lever of national macro control, Tax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polic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ith the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n Value Added Tax Revision has been revised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has published,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transformation of value-added tax and enterprise income tax have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restri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angjitu strategic econom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tax workers and tax theory researchers should fully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find out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propose solutions and give the specif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 长吉图;区域经济;税收优惠
Key words: Changjitu;regional economy;tax p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90-02
1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①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分立,不公平竞争导致一味追求外资企业的名头而产生行为的扭曲,不仅不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戳伤内资企业的积极性。
②政府对于建设期较长的新办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由于新办企业从成立到产生效益,一般都需要经历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在企业的起步阶段都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国家对于企业的税收优惠大多是前两三年,而到了第四五年大多是减半征收。这就造成了企业在没有产生经济效益时能够享受到税收的优惠政策,而产生效益后反而享受的优惠少了。因此,很多企业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税收减免,而是获得了名义上的税收优惠。
③税收的优惠政策还不够完善。如:由于征收增值税的范围过窄而不能抵扣购入货物和固定资产的税款,从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创业初期,弱势企业的微型企业与个体户一样多以家庭成员为主,微博的利润使得对于税费负担十分敏感。但是,微型企业的税费明显高于个体户。目前,我省的微型企业主要从事传统的服务行业和饮食行业,采用的5%以上的营业税不仅没有优惠,反而比小规模制造业的3%高两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完善目前区域的经济税收优惠政策很有必要。
④目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粗放型和高污染。但是由于涉及环保的税种太少而没有足够的调节力度,从而缺乏制约排放高污染项目的制度。我们应当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来实施“绿色税”,坚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⑤由于税收优惠手段较少而方法单一。目前的区域税收大多采取减税、免税和退税等直接优惠的方式,从而结构比较单一而缺乏灵活性,运用间接优惠的方式较少,如加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延长经营亏损的结账期限以及延期纳税和再投资退税等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和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更不利于亏损老企业的脱困和发展特色产业。因此,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出台一系列科学的、有效的以及实用的优惠政策。
⑥缺乏对税收优惠质量和效率的监督制度。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质量和效率的监督制度,从而缺乏税收的优惠管理。目前,急需解决和研究的重点问题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税收优惠质量和效率监督制度,以杜绝冒享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将税收优惠落实到实处。
2 对长吉图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上的几点建议
①统一政策,公平竞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二为一是大势所趋,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改革措施。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建立公平竞争的区域环境,充分激发内资企业的积极性。
②加大完善政策的力度。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纲要》富裕了延边地区先行先试的权利,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政策契机加大力度先行先试。对购进用于建造不动产的原材料和负数设备所包括的进项税额实施全额抵扣制度,对企业阶段的微型企业,允许企业自由选择执行企业税收政策还是执行个体户纳税办法,税率和税额均从低。取得营业资格日或纳税申报日改为企业产生效益之日起三年内免税,第四到五年减半征收,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外购货物和固定资产投入大的服务行业,对其涉及的税款抵减应交营业税。为了扶持微型企业以及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给予企业真正的实惠。
③绿色税收,不忘环保。税收在给予企业政策优惠时,不能一味的只优惠不处罚,对于高污染以及产生工业垃圾的工业,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造成面源污染的企业应加重征收环境保护税以兼顾保护环境。对焚烧麦秆等建议开征垃圾填埋和焚烧税,此外,对垃圾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的企业给予“三废”企业同样五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的政策。为了提高进口产品质量以及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应当对进口环节开征绿色关税,并对污染严重的加征绿色关税。
④优惠减免,手段丰富。税收优惠政策除了直接优惠方式外,还应当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间接的优惠方式,以求达到灵活多样和与时俱进的效果。将优惠和奖励政策更多的给予重点扶持企业,以所得税的形式经惩罚加重征收的税款返给重点项目和企业以达到放水养鱼的效果。
⑤事后监督,优惠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税收优惠政策质量和效率的制度,使得我国的税收优惠管理还处于空白状态。而《规划纲要》则赋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利用政策的同时更要为国家和人民负责,不仅要做好,更要管好。为了落实和监督区域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应当建立税收优惠管理办公室。同时,在国、地税务网站上公开优惠企业的名单、优惠依据、优惠时间以及优惠的计算方法等信息以做到优惠政策的公开和透明,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此外,对于政策的实施效果应当做出总结性报告。
参考文献:
[1]邴正.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带动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J].社会科学战线,2010(4).
[2]魏后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型与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1,(7).
服务行业优惠政策范文4
关键词:营改增 服务行业 税制
一、“营改增”对现代服务行业产生的影响
(一)降低服务业的税收成本
在“营改增”之前,服务企业购买材料、物资的时候要缴纳增值税,提供服务取得收入后需要缴纳营业税,但是却不可以将够买材料环节缴纳的增值税进项额抵扣掉,这样就造成了服务企业既要缴纳增值税进项,又要缴纳营业税,这就造成了服务企业的重复纳税,增加了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抑制了服务业发展的速度。自从实施“营改增”试点之后,位于试点范围内的服务企业就要像生产流通企业一样缴纳增值税,并可以用于抵扣先前的增值进项税额,从而消除重复征税问题,实现结构性减税,特别是可以减少上下游企业链条的税务负担。
(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首先,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处发展时期,实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可以令企业不用重复纳税,减轻了税收负担,增加了企业的利润,这也极大提高了企业将规模扩大、做强的意愿。 “营改增”为服务企业提供了公平的纳税环节,推动了下游企业对服务企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间的贸易增长,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整合、优化。其次,有利于服务行业从低端水平向高端水平发展。得益于“营改增”政策,技术含量低、低端人力资本占比大的企业向创新能力强、知识含量高的技术型服务企业发展。最后,在实行征收营业税时,没有什么出口服务贸易税收优惠,只规定了较少范围的跨境服务可以免税。现在实行“营改增”后,将服务产品出口到国外,也跟出口实物产品一样,能够享受出口免税政策,从而提高了我国企业服务出口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三)促进了经济的升级转型发展
“营改增”不但可以让服务企业减低了税负,还可以优化我国的整体产业结构。首先,“营改增”有利于企业将服务项目外包出去,这是因为:首先,在“营改增”前,若企业将服务项目外包,就得缴纳营业税。实施“营改增”后,服务提供企业要缴纳增值税,不用缴纳营业税,接收服务的企业可以将增值税当进项用于抵扣,保持总体税负不变,这样更多的企业就更愿意将服务外包出去,促进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其次,实行“营改增”后,集团企业可以进行内部的分化,成立独立的机构向原企业提供服务,虽然需要缴纳增值税,但并不影响集团总的税收负担,这样就有利于产业的分化,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最后,实行“营改增”后,集团分公司都能有新的抵扣点,抵扣掉进项税额,减轻集团内部的税收负担。
二、服务行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
(一)税制设置尚有不合理之处
首先,增值税率档次设计过多,对于一些混合型企业的税率难以界定,增加了税务管理的难度,增加了税务部门的征管成本,也容易滋生偷漏税现象。其次,设置过多的税率档次,对企业来说,多了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有效决策的制定。最后,税率档次设置过多,在实施过程中会使得各企业的抵扣额度不一致,破坏征税公平性。
(二)部分服务行业税负不降反增
现代服务业,不怎么需要用到设备和材料,更多是依靠人的智力劳动,也即是人力成本占比较大,但人力成本难以界定抵扣,这就会导致税率提高和不能抵扣双重困境的出现,使得这些行业的税收负担不降反增。如果服务企业的设备、原料、固定资产部是在实施“营改增”前购买的,那么就不能作为进项额进行抵扣。
(三)特殊行业推进有难度
现在“营改增”试点仅限于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这就会使得有些增值税进项额不能够抵扣,也即是抵扣链出现断裂。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服务企业都可以适应“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实施。比如,金融行业的增值额是难以计算确认的,因为金融产品处于不断的创新当中,衍生产品也比较多,没法能够准确的确定出增值额,导致计税存在难点。
三、完善服务企业“营改增”的措施建议
(一)减少税率级数,缩小税收减免范围
首先,对税法规定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增值税都采用单一税率,在单一税率下,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都采用单一的征收税率,这样既可以保证税负公平,也可以节省税务部门的人力和财力,解决不同征管部门因为税率不同的问题而带来的征管复杂性,完善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其次,实行单一的税率,还可以有效遏制偷税、逃税现象。笔者建议,在扩大税基的前提下,在现行增值税税率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的下调一些,避免因为增值税额占比过大而造成的财税体系的不稳定性。最后,如果增值税设置了过多的优惠政策,就会使得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中断,影响下游企业的税负。所以,为了保证税收环境的公平性,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应该适当减少税收免税政策以及减免条例,给予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或企业适当的专项补贴或是税收返还等,降低“营改增”的负面影响。
(二)合理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
我国推行“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服务企业的税务负担,对一些服务企业来说,“营改增”实施后,增值税税率是要高于营业税税率的,但可以通过抵扣进项额度来降低实际的税负,所以, “营改增”是否可以实现企业实际税负的降低就成为衡量“营改增”成功与否的标准。数据统计显示,大部分服务企业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的税负是有所降低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企业因为抵扣不足而造成税负不降反增。因此,很有必要合理扩大抵扣链条效益,减轻企业税负。首先,扩大抵扣项目范围,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所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也可以列出抵扣范围。对于企业提供的劳务和消费性商品都要按照适用税率进行抵扣;其次,对企业以前年度购入的固定资产,要具体追溯可抵扣年限,分年计提可抵扣进项税额。最后,对于因抵扣不足而导致的税负不降反增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专项补贴,采用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税收优惠政策。
(三)实现“营改增”的全面扩围
“营改增”现在还正处于试推行期间,有些服务行业还未纳入试点范围,这就容易出现行业间抵扣链条的中断,导致企业税负不公。已经试点“营改增”的几个现代服务业,其“营改增”机制已基本成熟,现阶段最主要的是要加快拓展试点行业,对个别特殊行业采取稳定过渡政策,尽快建立公平税负环境。笔者建议,首先要优先扩围生产业。因为生产业跟制造业有着紧密联系,实行“营改增”有利于产业的分工细化、合理衔接,从而推动各个产业的升级完善。其次,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推进有难度行业也能够适应“营改增”改革。比如,金融行业是“营改增”改革的难点,企业业务复杂性导致了金融服务业的增值额难以逐笔确定,计税基础难以确定。
四、结束语
“营改增”改革以来,已经从个别省份的试点扩展到全国范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但优化了我国的税制结构、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消除了部分服务企业重复纳税的现象,从而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但改革进展并非一帆风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就需要采取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来解决“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鸿根.“营改增”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物业管理,2012(05):33
服务行业优惠政策范文5
关键词:高职;旅游教育;旅游产业;地方;融合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持,只有培养足够的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应用型旅游人才主要是通过高职教育来培养的,高职教育在这方面有资源优势和经验优势。将旅游教育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促进旅游教育理论结合旅游实践,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兼具教育性、经济性、社会性。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旅游教育与地方产业融合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融合举措,具体如下。
一、旅游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条件
要将旅游教育与地方产业融合在一起,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样,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会影响服务行业发展的深度和层次。要想让旅游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让教育与产业融合,需要大量的试验、试点经费,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扶持和引导。若没有“引导性”资金的注入,在边际成本效应的影响下,融合十分困难。以这个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行业深度发展、旅游教育多层次发展的根本条件。
(二)外部需求状态。教育与产业融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及产业的发展,这种目的性发展本身具有较强的预见性、潮流性,它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旅游行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发展阶段,目前处于转型升级、矛盾频出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可持续性、深层次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管理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建立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成为旅游产业的主要目标。而这正为旅游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可以说,两者的融合是应运而生。
(三)周边产业发展。实际上,旅游产业并非孤立存在的,其伴生、相关产业很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吃喝玩乐之外,还包括农林、通信、金融等行业。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乡村旅游、老工业基地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这些旅游方式需要大量的相关产业作为基础,当这些方面都相对成熟,具备了一定的接待和承载能力的时候,旅游产业才能发展,教育与旅游产业才能实现融合。
二、旅游教育与地方产业融合的举措
(一)加大扶持力度。为了促进两者的融合,政府应该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引导措施。具体如下:其一,加强经济扶持力度。两者的融合需要大量的试验、试点、试错、发展资金,为了消除高职院校及旅游企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该牵头,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其二,提供优惠政策。两者的融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予以税收、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便利。其三,积极扶持引导。为了让两者深度融合,政府应该加强旅游文化的宣传,帮助旅游企业打造品牌,保护其个人知识产权,创设一个和谐的融合环境,减小融合的阻力。
(二)刺激外部需求。具体来说,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提高旅游认知能力。双方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联合营销,培养大众对旅游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旅游产品、营销方式,争取更多的旅游客户。其二,做好旅游产品设计工作。如今旅游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元素,在设计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该将两者融合后的理念、文化融入到产品中,真正做到“内容为王”,打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三)培养创新人才。两者融合,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养足够的创新人才,才能让两者的融合之路走得更远。高校应该聘请国内外行业精英来校授课,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心,打造具有旅游文化创意的新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促进旅游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总结:旅游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将其和地方产业融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经济、产业基础。本文分析了旅游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旅游教育与地方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希望对高职旅游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和启发。
服务行业优惠政策范文6
摘要: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国际间的服务贸易,加速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产业结构
一.中印服务贸易的现状比较
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的4.6%,排名第4,进口占世界服务进口的5.5%,排名第3,而印度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进口的3.4%,排名第12,进口占世界服务进口的3.3%,排名第7。中印两国已经成为了服务贸易中的新生力量。
⒈服务贸易额比较
从服务贸易总额来看,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为1702.5亿美元和1921.7亿美元,印度分别为1232.8亿美元和1161.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服务贸易的72.4%和60.4%,中国服务贸易在总量上领先于印度。
从服务贸易差额来看,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情况,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61.1亿美元,2010年扩大到219.2亿美元,服务贸易情况持续恶化。2001年印度服务贸易逆差为29.9亿美元,2010年则处于顺差状态。印度服务贸易的收支状况要优于中国。
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来看,由2001年到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9.9%,而印度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为23.2%,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0.0%,印度为24.8%。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比中国同期高出3.3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同期高出4.8个百分点。
从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仅占11.5%,低于世界服务贸易平均水平。而印度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9.7%。
2.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将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以旅游业和运输业这些传统的服务行业为主,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而印度的服务贸易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已经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出口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并且有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
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通过对中印贸易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印服务贸易总额都在逐步增长,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增长进一步证明了中印服务贸易有光明的发展前途。而比较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中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慢于印度,但是印度的服务贸易总额落后于中国,在服务贸易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说明两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中印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很大的可能性,更上世界的脚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通过对中印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研究,中国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制约中国对外贸易持续有效地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转型已成为现实需要。
⒈ 加强政府对服务贸易的支持保护
政府应放宽服务业市场的准入,加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人力资本及科技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
2.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要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培育竞争优势。同时有重点地选择一些行业大力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比较优势的服务出口项目,不断提高服务出口项目的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服务出口项目向资本、技术、资本密集型项目转变。
3.渠道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现代服务业最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知识和高技术服务水平的高层次服务人员。目前我国缺乏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如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在通过优惠政策保护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的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4.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政府应加强对GATT、GATS、WTO等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规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5.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吸引外商投资
要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有步骤地将利用外资从生产领域扩大到第三产业,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同时要适当加快对国外第三产业的投资,通过设立服务行业的海外机构,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的渠道。(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