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创新营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创新营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创新营销

医药创新营销范文1

创意是什么?

创意是什么?这每个人都知道。创意是传统的叛逆;创意是打破常规的哲学。

诸葛亮在有一次伐魏的时候,由于马谡丢失了蜀军粮道必经重镇——街亭,蜀军无粮,陷入了困境,连只能供大军撤退用的军粮存放地也因为没兵被司马懿率军攻击。面对魏国大军,诸葛亮巧妙利用司马懿多疑和认为自己生平从不冒险的观点(也有人说是司马懿故意放走诸葛亮),布下了空城计,让司马懿害怕埋伏,从而吓走魏军,自己保护了粮食并安全撤退。诸葛亮打破自己从不冒险的常规,创造出了空城计这一创意,体现了他超高的谋略和智慧,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创意在商业中的应用商业上的创意比比皆是。比如股票,把股民的钱用合法的手段来帮自己赚钱,自己还不用承担投资亏本的风险,而发明这模式的就是天才;又如彩票,利用人的贪婪和不劳而获的心理,合法聚集大量资金;又如保险,利用时间差,先把你的钱拿来钱生钱,然后再用你儿子、孙子的钱来对你保险、养老。这都是合法的商业模式创新,不合法比如传销,呵呵,利用人人想发财的心理,直接把你的钱装进自己口袋。

营销的创新,比如亚玛逊的创造的广告联盟模式成就了自己,同时该模式也被谷歌发明广大,成为网络中小站长的盈利模式,而凡客将这一模式稍微改动下,变成了媒体分帐,也成就了一家中国本土伟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又比如各种网络应用产品的出现,网络、移动网络、云计算、IM、SNS、微博和最新的切客等等。

这些其实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即使有好创意,实现难度也相对比较大,一般传统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中的创意主要用在产品销售、品牌策划和网络传播中。比如,产品销售力提升,网络传播软文和事件话题营销中等。

创意从哪里来?

创意从洞察(我用的是洞察,不是观察或调查)中来,对市场的洞察、对消费者的洞察、对人性最深层次的洞察。洞察产生了洞见,你洞见了消费者需求、洞见启动心灵的按纽,那你就洞见了财富之门。一直关注淘宝做得非常成功的几家店铺:阿卡、裂帛和飘飘龙(这里没有为他们做广告的意思,因为他们根本用不着我为他们来推广)。菜根谭认为这几个品牌都是依靠对消费者深刻洞察获得的创意发展起来,成为数一数二的网络品牌。

阿卡,一个服装设计师,29岁,开创淘宝服装预售模式,店铺个性,文字感性、充满灵性;店铺所有服装都是由阿卡亲自设计,网友可以提供各种灵感和建议,依靠互动在洞察消费者需求同时培植了一大帮卡迷,阿卡的成功就是草根利用创意获得成功的最典型故事。

裂帛,两个北京广告公司文案出身的女孩打造的全新品牌,店铺的服装款式独具个性,有民族风格,也有环保内涵。文字和画面有点叛逆、个性、也有点颓,看她的文字你会觉得在读张爱玲,在欣赏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而这正是时下很多都市白领的内心写照:服装就是心情,裂帛就是内心。她们在裂帛找到了归宿,她们成为了Fans,她们让裂帛卖了一个多亿,也让俩在广告公司失业的女孩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飘飘龙,线下800人推销都卖不动,走投无路上淘宝,他们靠故事、文字以及对消费者的真诚造就了一个奇迹。飘飘龙所有产品文案或讲故事或直接模仿国际著名广告手法,再加一些手绘插图配画,现在又加动画。飘飘龙的故事基本就是目前都市男女身边发生事情的提炼,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爱情,其实他们根本不是卖布绒玩具,他们卖的是故事,是消费者自己的故事、心情和经历。

阿卡、裂帛和飘飘龙,他们都是草根创业成功的英雄。他们用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证明了:当今的中国互联网,不一定要靠脱衣服、露大腿、XX门也能出名;不一定要靠卖假药、伪学历、装道长也能致富的。

医药创新营销范文2

关键词:辛温解表药药物原理

防风

防风秉辛温而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每多用于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挛急等。

防风入肝经,祛风解痉,常用于肝风内动或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还可用于木郁侮土而致腹痛、腹泻。

防风尚有治疗肠风便血的特殊之功。如反复发作而日久不愈,前人的经验认为是大肠有风邪,可在所施之方中加入防风,每收良好的效果。

【功效比较】防风解表祛风治全身疼痛的效果比荆芥好,而荆芥祛风解表发汗的作用比防风明显,故临床上常荆防同用。

用量用法:5-10克,入煎剂、酒剂或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主要用于外风,凡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白芷

白芷又以芳香燥烈之性而祛风除湿止痒。可用治寒湿带下及风湿瘙痒等证。

白芷有消肿排脓止痛之功。故常用治疮疡肿痛,未溃者能消散,已溃者能排脓,且能生肌长肉而祛腐生新。

【功效比较】白芷与细辛均能止牙痛,但细辛偏于齿髓疼痛或夜间牙痛;白芷则偏治齿龈连面颊肿痛的牙疼。

用量:3-10克。

使用注意:血虚有热或阴虚火旺者忌用;痈疽已溃者也宜适量,以免伤气血。

紫苏

紫苏气味芳香辟秽,行气宽中,和胃止呕,解鱼蟹之毒。常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病,又可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呕泻等。

本品分苏叶(用于解表散寒)、苏梗(行气宽中),紫苏为梗叶具用(和胃止呕),苏子则另有章节。

用量用法:5-10克。不宜久煎。

附药:苏梗

为紫苏之梗。性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腹胁胀痛等。用量5-10克。不宜久煎。

羌活

羌活升太阳经和督脉经的阳气。故能治太阳经头痛。亦常为其引经药。

羌活以其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功,多用于风湿相搏而致的全身骨节疼痛,颈项疼痛,脊背强痛,有良好的效果。尤以上半身疼痛最为适宜。

【功效比较】羌活与独活虽同为治风湿证,但羌活偏于上半身之风湿,善治脊、项、背、头部的疼痛;而独活偏于下半身之风湿,善治腰、腿、足、胫的疼痛。

羌活与桂枝都能祛风散寒,但羌活善治头项脊背部之风寒;桂枝善祛肩、臂、手(指)部的风寒。

用量:3-10克。

使用注意:羌活辛温燥烈,因血虚而致的身痛慎用。

藁本

藁本以其辛温之性,能解表而散寒邪,入太阳经而又会督脉,上达巅顶,又有止痛之功。故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巅顶痛或痛连齿颊及偏头痛等。又常为巅顶部疾病之引经药。

藁本能祛风胜湿,督脉经又与肾经相连,故又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如腰痛或肢节痛等。

【功效比较】藁本散督脉经风寒,善治巅顶痛;白芷散阳明阴经风寒,善治前额痛;羌活散太阳经风寒,善治后头痛;川芎搜少阳经风邪、解少阳经之邪,善治两侧头痛。

用量:2-10克。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散,凡血虚头痛及热证均忌用。

葱白

葱白又能解毒散结,可外用敷于疮痈疔毒,及疔毒走黄。

用量用法:3-10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与蜂蜜共同内服。

辛夷

辛夷秉辛温之气而祛风散寒,能上行头面而善通鼻窍。故用于外感风寒之头痛鼻塞,尤为鼻渊证的头痛、鼻塞、香臭不闻、浊涕常流等证的要药。鼻渊证可按证之寒热而酌加配伍。

用量用法:3-10克。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功效比较】苍耳子也能治鼻渊病,但偏于散头部风湿,兼治头风头痛;辛夷则偏于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

细辛亦辛通走窜而开窍,可通全身之气,而人心肾二经。白芷亦能芳香通窍,但主要用于散头面风寒而治前额痛、鼻塞。

香薷

香薷外能解表而发汗,内能化湿以和中。故常用于夏季乘凉、饮冷或外感风寒、暑湿而致的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及霍乱腹痛吐泻等证。

香薷能发越阳气,通利水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对脾虚水肿患者,尤能散水和脾,是以其调中脏温中土之故也。

【功效比较】扁豆健脾化湿消暑;荷叶升达清气而消暑;香薷散利湿浊而祛暑。

冬季伤寒的表证用麻黄;夏季伤暑的表证用香薷。

用量用法:3-10克,利水退肿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参考文献

[1]钟赣生.常用中药功用鉴别辛温解表药《中国农村医学》1998年第26卷第8期,57-58页.

[2]周鲁,唐向阳,付超,彭世虎.解表类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年度.

医药创新营销范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一、医药营销专业适合创业型教育

1.营销专业适合创业。营销工作是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并通过各种营销途径实现产品的销售。由于企业营销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而医药营销决策含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缺乏程序化的工作范式,因此医药营销的每一次销售活动或过程都具有开创性工作的性质,都需要从业者拿出创业的精神、运用创业的方法和手段、积蓄创业的经验及能力、进行开拓性的工作才能取得销售业绩,这与创业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异曲同工。同时销售作为特殊的职业,很多企业的报酬制度规定其基础工资(底薪)很少,大部分的收入与销售人员销售业绩挂钩,具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这种分配方式也类似于自主创业的情况。

2.医药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职业规划。高职专科医药营销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营销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善推销、会策划、强素质、重发展”的医药行业营销高技术人才,鼓励学生安居乐业,建功立业,自主创业。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来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初级岗位:药店营销员、医药公司代表、市场调查员。工作目的是发展顾客关系渠道,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做到“善推销、会策划”,鼓励学生“安居乐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中级岗位:区域负责人。通过资本积累,经验沉淀,资源丰富而稳定,做到“强素质”,需开创性的完成任务,鼓励“建功立业”。高级职位:经销商,创办医药公司,医药商,做到“重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将医药营销专业的创业能力进行分解,主要包含特定医药营销行业基础能力、市场机会把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胜任一线医药营销工作岗位,并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要求如下表:

二、以创业能力为核心优化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使毕业生能够直接上岗工作或开创性地开展创业工作。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以注重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特长与个性、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特点与学生发展需要的基于“课内应用性实验、校内创业实训、校外创业实训、综合模拟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1.课内应用性实验,培养创业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医药营销综合实训之一――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为例,实训项目是化学合成阿司匹林和按照处方制备阿司匹林片剂等,这一系列的实训操作均为课内应用性实验,学生通过药物化学的知识合成了阿司匹林药粉;在药剂学知识学完后将其合成的药粉压制成片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将两门课程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培养学生在本行业创业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宜采用课内应用性试验的课程主要有:《中药学基础》、《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医药商品知识》等。

2.校内创业实训,重点培养市场机会把握能力。以《营销策划》课程为例,学生需结合相关课程,顺利完成特定实训任务,制定一份营销活动方案,提高学生策划方案的制定能力。

例如校园营销实训,使学生具有医药营销观念和意识,指导医药营销实践。通过从最初的促销方案的制定、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到商品的选购、销售、促销、售后,使学生掌握市场竞争、目标市场、产品策划、价格策划以及渠道策划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岗位角色一体化、实践职场化的工学结合特色,为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适用于校内创业实践的课程有:《电子商务实训》、《广告文案与策划》等。

3.校外创业实训,主要培养经营管理能力,培养风险承受能力。例如,《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医药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医药营销专业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学院“小学校、大课堂”的办学思路和“校企融合、同兴共赢”的办学模式,以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市场预测为典型工作过程,以现实的市场调查工作为载体,以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适用于校外创业实践的课程有:《商务谈判实训》、《创业设计策划》。

4.综合模拟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创业能力。实训仿真模拟操作环节:在校园内开设模拟药店,对老师提供的处方进行配伍审核。通过互相扮演角色,进行柜台药品销售,了解常用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及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药品知识。了解店面卫生的清洁与维持,药品的摆放与陈列,购药计划的制定,价格管理、盘点等药房日常管理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校园内了解药品营销的实践知识;或者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在校内开办药房,让学生到药房实践并且建议邀请企业的专家定期来学校做一些销售技巧方面的讲座。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创业实践,开展“创业热身”。例如,河北电大高职学院与小拇指维修达成创业协议,共同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学生提出申请并经基金协会审议通过后,可拿到相应创业基金并在第六学期开展“创业热身”,创业热身的结果直接当做毕业实习成绩计入学生学分,引导学生创业活动向实战化方向发展。

三、优化高职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真正行使名副其实的主导作用,除了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外,还应具有特定的、适应创新的创业性素质,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其次是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加强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鼓励教师按照特长发展,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打造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学校应当创造条件适当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

2.走校企联合的模式。高校可在企业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提供工商、税收、信贷、项目评估审批等一门式服务,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享受到免费的陪伴式辅导。所有服务措施都为了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的创业成果尽快产业化。

医药创新营销范文4

近年来,中国手机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在欧美手机市场增长放缓之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却被国际手机巨头视为掘金之地。如果要找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和最残酷的市场,哪里也比不上“中、洋、山”三机争霸的中国手机市场。

几年来,国外手机厂商携其独有的技术攻城拔寨,成为中高端手机市场上的主导力量。而另一股强大的寒流来自于独具中国特色的“山寨机”,它们抄袭市场上热卖中的中外品牌手机机型,携超低价绝杀利器,在低端市场上横扫千军。在这两股力量的夹击下,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由于缺乏技术积累和创新,其赖以竞争的低价武器又被“山寨机”横刀夺爱,波导、夏新、康佳、TCL、联想、海尔等要么是惨淡经营,要么是巨额亏损,宛若冬日里“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尽管中低端手机市场竞争惨烈,但涉足手机刚刚6年的国产手机新军―宇龙酷派的快速崛起却向市场证明了本土手机品牌的力量。作为智能手机的龙头企业,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龙)在全球首先研制出双模双待机技术,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能够实现C网和G网同时在线的双模双待机手机,连续几年稳居在双待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上,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中坚力量。

宇龙总裁助理、品牌总监刘东凯向《新营销》记者分析,长期以来,技术一直是国内手机厂商不愿言及的隐痛,80%以上的国内手机厂商属于跟随型企业,贴牌生产,没有核心技术。从市场规律来看,没有技术的厂商只能处于产业链的底层,赚取的利润极其微薄。作为后起之秀,在品牌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宇龙酷派一直默默地在技术研发上下工夫,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手机的使用价值和附加值。宇龙酷派将目标定位于中产阶层商务人士,为他们量身定做“双卡双待”手机,使得双模双待机风靡市场,在全球移动网络多制式并存的情况下,开创了一片“蓝海”。

业内人士预计,尽管中国手机用户的基数已经很大,但手机在中部、西部、北部地区的普及率还比较低,随着“手机下乡”,手机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在3G的带动下,会有一大批手机用户更换手机。因此,中国手机市场虽说竞争激烈,但商机潜力巨大。

刘东凯指出,国产手机要化解国外品牌的市场优势,必须依靠“三板斧”,即技术、外观设计和售后服务。只有以核心技术、时尚外观、超值服务“三板斧”决战市场,国产手机才能打破僵局,积累民族品牌势能,最终成为国际品牌。

对话: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办法参与竞争

《新营销》:作为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业的过去与现在?

刘东凯:中国手机行业一直处于混沌状态,没有清晰的脉络,不知道路该怎么走。由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快,而中国企业起步很晚,很多专利都掌握在国外品牌手里,因此很多本土手机企业就靠模仿、抄袭,拿了别人的芯片来做,靠着低价策略、模仿策略来迅速呈现出一个曲线增长。

当时手机市场的门槛是比较高的,做手机没有2亿元的资金是做不了的,而且牌照的审批、控制是比较严格的。当初谁能拿到牌照,基本上就可以赚钱了。随着市场的发展,手机逐渐从奢侈品变成了快速消费品,而且与人的关联度更强,消费者对手机的功能、卖点、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紧密。

大约在2004年、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在快速发展后,国产手机逐步衰落,本土手机产业进入瓶颈期。

当时,中国本土手机企业赚了不少钱,但没有把钱用到解决技术短板上,忽略了技术创新,这就为“触礁”埋下了伏笔。国产手机之所以面临如今的困境,说白了就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办法在市场上参与竞争。

《新营销》:宇龙酷派具有怎样的竞争力?

刘东凯:宇龙酷派原来是做寻呼机及其设备的,跟联通的合作非常紧密。当时联通经营两个网络,需要一种可以实现两网之间过滤的技术。既拥有软件研发能力也拥有硬件开发能力的宇龙酷派很敏锐地把握住了市场先机,研发出了全球双网双通技术(也叫双模双待技术)。这项技术对整个手机行业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改变了国产手机在应用和技术上一味模仿国外手机的局面。现在,反而是三星和摩托罗拉在模仿这项技术。

2005年,宇龙酷派推出了全球首款双模双待手机,当年年底在联通2005年集体采购中,我们就获得了十几万部的订单,金额接近10亿元,成为这次集体采购的最大赢家。目前,宇龙酷派在通信领域拥有数百项国家级技术专利,并在多项关键技术领域打破了外资品牌的技术垄断,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是宇龙酷派走在行业前列的最大动力。宇龙酷派的研发团队有1000人,这样的规模在全球同行中可以进入前10位。宇龙酷派颠覆了一种消费导向,通过技术确立宇龙酷派在手机市场上高端而独特的定位。现在,宇龙酷派在所有手机中价格是最高的,靠的就是技术。

《新营销》:对于宇龙酷派而言,技术是它的最大支撑吗?

刘东凯:宇龙酷派能取得今天的市场地位,是因为没有学别人快速复制产业规模,而是抵制各种短期利益的诱惑,不断地把赚取的利润投入到技术上去。只有立足于未来需求的技术性导向,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特别是在电信重组之后,手机市场的趋势基本上就是定制。中国电信第一次TD招标,第一款全球数字电视手机就是宇龙酷派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能研发出这么先进的产品。这说明了一点,我们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长处,一直在做技术研发。

学不了快的,就追求稳步成长

《新营销》:在专注于技术内功的同时,酷派宇龙有没有练习一些外功?

刘东凯:过去,我们只注重练内功,机型刚开始时很难看,但是很好用。其他企业都是练外功,模仿,注重外观。现在我们把内功练好了,我们就身穿西装,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已经改变了过去“土财主”的形象。我们在9月份推出了7款新产品,消费者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品与国际时尚元素结合得非常好。当技术积累完成后,我们就从市场的角度迎合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不断优化外观,提升市场品牌战略。今年在营销体系方面,我们侧重产品的性能与外观的完美结合。在核心应用技术完全自主开发的前提下,内功已修成,再穿上时尚的外衣,两者互相融合,我们的手机必将成为市场杀手。

《新营销》:宇龙酷派有什么独特的渠道模式?

刘东凯:我们的渠道模式,一直以运营商市场、运营商定制为主。从目前的情况看,面向3G或者说CDMA市场,我们现有的销售模式仍然是适合的。2006年,我们切入大众消费市场,专门组建了一个GSM事业部门。加上海外市场,我们构建了三大销售体系。世界上的手机模式基本上是定制,对厂家的要求很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开发软件,达到功能适配,而抄系统是没有用的。

宇龙酷派现在已经完全适应技术方面的要求,与运营商的合作非常顺利。中国手机市场的前十几年一直是市场主导,现在变成运营商主导。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是通过集体采购的方式或者定制的方式,扩大客户需求。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未来的市场趋势就是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我们把技术练好了,内功练好了,面对市场,面对客户,我们可以敞开胸怀,客户要什么,我们就可以做什么。

《新营销》:企业定制是宇龙酷派的一个重要战场。目前宇龙酷派有哪些成功的经营案例?在企业定制市场上宇龙酷派占有多少市场份额?

刘东凯:在满足行业用户需求上,我们将用户需求与技术相结合,屡试不爽。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医药行业、烟草行业,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宇龙酷派就是投其所需,从技术上保证实现各种功能。以工商人员执法为例,他们要随时随地查询各种数据。比如,检查一种方便面,只要把编号录入手机,就可以查到生产厂家及其信用史,是否假冒伪劣,有没有过期,等等。同时可以现场录音,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甚至神奇到假如有个文件需要批复,也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依靠这样的“价值差异化”,宇龙酷派曾与北京市工商局签订了近万部智能手机订单。宇龙酷派城管通、警务通、应急通等一系列行业应用产品全面开花,成就一个又一个增值点。我们的定制方案已经涵盖了二十多个行业,占据宇龙酷派大约15%的市场。

《新营销》:宇龙酷派是如何向中端市场渗透,追求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刘东凯:宇龙酷派的高端定位策略不会改变,但基于市场占有率及消费需求两方面的考虑,会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加大中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和推陈出新力度,它不是策略的改变,而是高端策略的向下移植和延伸。

《新营销》:在传统的零售市场上,宇龙酷派是如何加大推广力度的?

刘东凯:在传统的零售市场上,我们设有专区专柜,尝试体验营销,让用户试用了之后再选择和决定。一般来说,试用了我们的手机以后,客户都不会再选择别的手机。这种方式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而且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客户认知比较慢。不过,我们也学不了那些快的,只追求稳步成长。另外,我们不会做1500元以下的手机。

《新营销》:在运营商定制和行业定制之外,据说你们的销售一大半来自于口碑营销,你们不嫌慢吗?

刘东凯:口碑营销的确很慢,但是积累一个客户是一个客户。口碑最终产生的力量其实是非常强大的。未来我们可能会成为一个服务提供商,而不是终端提供商。基于内容服务商的性质,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到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客户。

我们不愿意丢弃每一个客户,尽可能绑定每一个客户,要用好的应用性技术和卖点、快捷的服务对客户造成一种黏性。我们的营销理念是以人为本,客户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在现有的用户中,宇龙酷派的口碑非常好,用户忠诚度很高,正是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用户。我们就像撒网,一个一个地放网眼,也许现在力量很小,速度很慢,我们的客户每年可能只有几十万、上百万,但是10年之后沉淀下来,将是多么庞大呀。

医药创新营销范文5

在这个春天,夏洪波带着他的团队深入走访了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江苏常熟、广西柳州、浙江温州、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等地,与企业沟通交流,共同探讨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夏洪波把这一系列走访活动称为“春耕行动”。其实“春耕”并不是简单的客户走访,“春耕”的背后是中央电视台对客户服务理念的一次升级。夏洪波说,央视广告部应该成为企业品牌营销的“园丁”,充分了解企业品牌在各个成长阶段的需求,借助央视的优质传播资源,为企业品牌精心浇水、施肥,精心服务,一起耕耘广阔的中国市场,共同创造绿色生机。

“洗牌”和“品牌”

《新营销》:在“春耕行动”走访的过程中,你对中国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企业发展有了哪些全新的认识?你的思考和感悟是什么?

夏洪波:我们走访的企业绝大部分都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我们在广东、上海、山东、内蒙古等地了解到,许多企业的经营形势非常好:神舟电脑、吉利汽车、娃哈哈等销售增长非常惊人。

其次,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辨证地看待“危”与“机”的关系,尤其是在国家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家电和汽车下乡政策之后,许多企业都能迅速抓住机遇,调整经营战略,挖掘商机。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智,越来越聪明了。大家也都认识到,各个行业将进入洗牌时代,而品牌是确保企业在行业洗牌中胜出的重要法宝。

而且,央视的价值得到了一致的、高度的认可,但关注点有所变化。在与企业沟通的过程中,大家都非常认可央视的传播价值和广告效果,但以往大家更重视央视的“品牌力”,而现在更重视的是央视的“促销力”,在沟通中喜欢用销售数字说话。

《新营销》:央视今年第一季度广告运营收入同比增长了20%左右,你认为这背后体现了企业怎样的市场洞察?

夏洪波:2009年中国市场主要在打两张牌,一张叫“洗牌”,另一张叫“品牌”。2009年各个行业洗牌的速度都在加快,两极分化加剧,有实力、有品牌积累的企业比起往年将会有更大的市场机遇,如果抓住了市场机遇,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市场更加彰显了品牌的力量,因为品牌具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作用。我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加大了在央视的广告投放力度。

《新营销》:据你了解,今年企业的广告投放有哪些不同于往年的策略和考虑?你对于企业的广告投放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夏洪波:感受比较深的就是今年企业的广告投放更加谨慎、更加理性。一直以来,很多企业观念比较保守,虽然它们有很好的资源、很好的产品,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不是很强,其广告宣传维持着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导致企业品牌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今年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很可能借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如果保守型企业不主动进攻的话,很可能会丧失市场机会,使自己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

至于广告投放,最重要的是实现媒体资源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企业在央视应该选择与其品牌形象相吻合的项目,同时根据销售节奏进行投放。另外,我建议企业在广告投放时应该有一条主线,比如电视广告,应该选择一个主力频道作为主线,其他频道作为支撑和补充。针对不同的企业,广告投放的策略千差万别。企业应该永远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广告产品。

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新营销》:近来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如“小榄智造”、“温州名购”等概念的提出,企业抱团做营销,你认为这种模式是否有效?

夏洪波:这的确是我们在走访中的一大发现。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地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比如“小榄智造”是小榄镇政府为小榄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的一个平台,“温州名购”是温州通过政企联合,在温州商会、行业协会和一些优秀企业家的共同领导下,以“温州名购”的标志把一些优秀品牌集中在一起,进行区域化集中营销。“小榄智造”、“温州名购”的共同点在于把当地的优势企业联合起来,以资源整合、集团作战的形式进行市场营销;同时把集体的力量注入到每一家企业,让它们参与市场竞争。

这种发展模式对内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增强凝聚力,对外则可以树立品牌、建立窗口、以集体力量开展市场营销、发挥集群和品牌合力,这种做法对于抵御市场风险是很有作用的。

央视平台可以为这些“抱团营销”的企业提供全面支持。“抱团营销”需要线上传播和线下推广协同运作:线上通过在央视等强势媒体投放广告,展示企业的品牌形象,靠创新传播模式和概念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线下配以积极的渠道拓展,从而形成从空中到地面的立体营销攻势。

《新营销》:你如何看待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地打造品牌基地?

夏洪波:其实我们一直都在探索一种模式,把一些有潜力的区域,不论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乡镇,真正打造成中国的一个名牌基地。在过去的几年里,央视一直在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通过我们的传播资源,内蒙古乳业、泉州服装、青岛家电、西南地区的白酒产业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在这次“春耕行动”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行业协会,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讨论中,大家对我们抱有很大的期望,这也让我们深感媒体责任重大。这次我们有选择地与一些地区的政府和一些特定的行业进行合作,也是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希望在未来的几年内,能支持三到五个地区、三到五个行业取得比较明显的发展,打造出品牌基地和明星产业。

《新营销》:今年3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广告开始在央视播出。近年来,城市营销成为热门话题,你对此有什么感受?央视对城市品牌的传播有哪些推动作用?

夏洪波:从城市形象和旅游广告在央视的投放情况来看,近几年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旅游品牌投放费用和客户数量呈现正向递增;二是央视作为城市宣传主阵地的地位愈加突出,2008年全国城市形象广告的84%投向了央视;三是城市旅游品牌传播具有地域不均衡性,山东、浙江、辽宁、广东、江苏等5个省占了53%的投放额;四是省级城市集群式的广告越来越多,比如今年以海南、山东、山西为代表的省级城市集群广告,就打破了地方之间的门户格局,实现了地方与省级的共赢。

有些行业天然就是央视的客户,城市品牌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因为它们一开始就是要做全国性市场的。央视受众的广泛性和多元性,以及媒体自身的高覆盖、权威性、公信力,对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和传播城市品牌形象很有帮助。许多城市从央视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甚至把影响力扩展到了全世界。而城市旅游的崛起又直接促进了招商引资、市政建设,形成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春耕行动”对广告行业的价值

《新营销》:“春耕行动”对于央视广告部的工作有哪些启发?

夏洪波: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之前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以前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很不够,我们与广告公司、企业之间还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地方,这说明我们的“春耕行动”很有必要。比如,不少企业对于多大规模才可以去央视投放广告心存疑虑。2008年在央视投放广告的企业一共有4600多家,央视2008年的广告总收入为161亿,其中80%来自于100多家大客户,剩下的20%平均到单个企业一年只有几百万。所以在央视投放广告其实是没有门槛的,可以按天、周、半月、月、季度、半年等进行投放,而且现在在操作上也特别灵活。最关键的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找到一个适合的广告产品。

通过此次沟通产生的价值,我认为是属于行业的,而不是央视独有的。“春耕行动”不仅仅是央视的一个活动。对于整个广告行业来说,“春耕行动”本身也是一个培育市场、提振信心的过程。通过沟通,媒体和企业在营销理念上达成共识,在资源上实现最大化共享,这将推动中国广告产业链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健康发展。

《新营销》:据我了解,“春耕行动”针对企业需求推出了36个各具特色的广告产品。“春耕行动”之后,你们是否会有一些延续性的举措?

夏洪波:央视每年的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提供给企业的是我们最核心的产品,企业可以通过竞标和签约来购买。此外,我们还有很多整合了央视各频道、栏目、大活动等节目资源的广告产品。“春耕行动”之前,我们推出了36个广告产品,是我们专门为“春耕”企业准备的。“春耕行动”之后,在掌握了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将推出更丰富、更个性化的广告产品。

今年6月,我们将启动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筹备工作,我们将把“春耕行动”的成果应用到招标准备工作中。上半年的“春耕行动”对下半年的招标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在产品设计、客户沟通、品牌宣传等各个环节,都会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

“春耕行动”后我们在客户服务方面采取了很多延续性的措施,比如老客户方面,在维持好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做更多的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对于一些新客户,则更多地进行引导,保持一种持续性的沟通,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品牌营销中。

今后,“春耕行动”将成为央视广告部与企业、广告公司、广告主之间一年一度的重要沟通活动。

《新营销》:通过此次“春耕行动”,你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医药创新营销范文6

现在医药行业进入中期盘整阶段,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商业规则正在全面改写,靠关系营销的商业潜在规则也在发生变化,目前不少医药企业不敢再招聘医药代表、网上通缉医药代表与打击商业贿赂正在展开,医药行业在这个“风头浪尖”中遭受新的考验。曾经被医药界引以为自豪的营销手段与操作模式已经面临崩溃,苦心修行的商业技巧一夜之间变得可有可无,厂家、医药代表、医院、医生、药店、经销商、媒体、专家、监管部门、消费者之间新的商业生态系统正在全面重建,医药营销如何突破重围,如何建立新的蓝天,是所有医药从业者必须思考的课题。

思考者一:避风主义者,崇尚观望后再回来!

很多暗熟于政策的人喜欢称自己是“避风主义者”,意思是任何事情在风头上不要轻易出手,哪怕是有巨大的利益诱惑,也需要谨慎,风头的转向是很难以把握的,因此,商业中大凡跟随者,就是在别人风头好的时候,就切入进去,然后好景不长,风头过后是暴雨,然,避风者不喜欢在风头上潜行,而是在风头上自行转向,让热闹远离自己,因此,每当风头后的暴雨往往无关紧要。

在这次医药商业终端中掀起的营销重围,并不是风头中即将来临的暴雨,而是一场刚刚拉开序幕的战役,等待、观望无非是一种下策,谁抗得住漫长的市场竞争,谁能够保证这次的风雨持续多久,因此,避风主义者要谨慎,在等待与观望中后,可以寻找另外的出路了。

思考者二:彻底调整商业销售模式,从头来!

从头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承受的了的,何况现实的市场营销环境并不允许,那么在严峻形势下,如何说从头来!从头来又如何面对接下去需要上演的市场销售竞争格局,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调整,无论是医药中小企业或者大型企业,调整是一种买卖转折的机会。其实,调整路径、调整技巧、调整方向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挠头的事情。

调整商业销售模式是根本,现在围堵市场的并不是一种合围,而是一种对不合法行为的打击,那么正规的商业销售模式将如何演绎,医药领域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传统中依靠品牌的支撑来达到销售的目的,但很多企业与先有的医药传播政策也不允许,那就需要考虑走另外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不是品牌路线,而是特色路线,比如让产品买的好不如医生用的好,怎么用的好,在疗效、价格、使用革新上下工夫。二是开辟第三终端,医药市场的细分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但大部分仍然在几个较大的城市医院拼杀,结果进去了不如出了的好。而国家提倡的医药资源下放政策,将加快对区域、社区、乡镇资源的投入,也就是病人可以在就近消费,那么,最先接近的就是一种出路。

思考者三:创新营销模式、走出新的天地!

创新营销需要成本,企业在摸索营销模式上,并不是要等到水干了才疏渠,而是自发需要从企业整体营销格局上有所体现,当然现在的形势,更需要有创新的勇气与目标,勇气已经不在话下,给逼出来的,目标创新是现在营销创新的主要任务。目标是什么,什么样的目标将是创新的对象或者要素呢,思考者很是头痛!

在医药销售流通的整个环节中,上游是根据国家政策办的,经营权限的问题,几年前就提出的医药“前店后厂”模式,但苦于没有政策支持而流产,但这样的模式仍然可以借鉴与拓宽一下思路,一是看这个模式是否有新的卖点了,比如企业联姻合作创办这样的销售模式;二是让院外销售与院内合作创办这样的销售模式等。那么下游呢,市场太烂,烂在全部的医药企业集中在几种模式下,为什么,很多医药企业的医药代表并不是做企业一种或者几种产品,而是了很多企业产品在做,业内行话叫“有着资源不用,过期不候”,所以企业用一个人,在做多家企业产品,模式一样,能不出问题吗。所以下游的创新,贵在用人。

下游的终端营销由于医生、医院、医药公司已经成为焦点,焦点以外的呢,整个循环系统中如何克服让医生资源做到与民共享策略,销售总是要卖产品,卖的最好的就是需求者主动要,然后由于医患关系并不成熟,医生的天书诊断与消费者无知里外关系状态将继续延续,创新的要点就是怎么共享消费资源,就是病人是我的你医生总得给我开药吧。下游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人,是销售对象、销售过程的资源使用者,突破了,模式也就突破了。

思考者四:随大流,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随大流为多数,创新为少数,看着别人做学会了自己做,折射一个对创新的艰苦,对于随大流的出发点,到是看着再说,尤其是目前的环境下,也是一种出路,但不会长的,目前大流主义倡导规模小、动作小、看着做,学着做,不出问题能度过就行,因此,商业营销也变、商业渠道也参与、什么买卖都做,就是不出头为己任,抱着大腿能啃上几口算几口,也没有负担。

在市场环境越来越趋于理性回归的时候,大流肯定是走不长久的,也就是市场细分到一定的阶段,你学着做的机会越来越小,生存也就越来越困难,立足于现实看着大流,在没有实力创新的前提下,稍作战术上的修正,也可以是一种模式,可以具备一定的区域操作优势,这样,互相不挤兑,别人做的我也做,但有所不同,有所差异,哪怕换个叫法,换个行头也行。

医药营销20多年的发展,要说沉积下来多少可以利用的,有识之士早就论书立作了,在网络媒体与专业信息媒体高速传播下,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因此,营销之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在面临大规模调整的情况下,需要突破,非一家之力能够实现,因此,在行业需要重新规划的时候,营销的课题将十分重要。

突破重围 战略篇

医药企业对未来发展与政策需要有一些新的规划,宏观调整的主要方向在产品的科研与销售成正比上,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科技含量的产品比例要迅速提高,模仿秀最终要被市场淘汰,因此在现有可以调整的时间内,逐步挖掘或者引进新的特效、差异化产品,企业的龙头产品需要有可以控制的。由于我们医药企业所处于的环境不是很成熟,是在逐步规范与创新当中。企业宏观战略规划包括政策导向规划,技术产品革新规划、营销模式创新规划、行业发展与企业生存效益规划等,方向是一个基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研究条件不许可的战略规划,在产业优势下突破,市场才属于自己的。

医药企业拥有的责任更容易唤醒人类对于良知的联想,最近我们经常能够从媒体当中获取白血病患者与社会关爱的动人事迹,医药企业如果运用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举措,将大大提升自己的品牌,做好企业形象是营销的头等大事,很多企业也非常注重事件营销,但事件不是等来了才去做,才去贴金,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机制存在在企业里面,企业无论大小或者生产什么产品,总可以寻找品牌的落脚点,来延伸销售的需求,有些是局部区域的,而有些可以影响到全国,因此,体现社会责任与建立品牌推广促进销售,将是符合发展的潮流,也是对政策的一种支持与反馈。

企业自身发展在现有政策管理情况下,应该有更长远的思考,现实需要破析如何平稳度过,未来更需要有发展的思维,并不停留在每年的利润与增长率上,当然企业在发展中与政策匹配,甚至超越是现实做法,为了避免年年跟着政策走,事事处心积虑,企业发展也是非常累的,尤其是中小型医药企业,企业要达标、管理要规范,销售要上去,短线与长线就需要互相照顾。

突破重围 战术篇

企业营销大部分在注重细节上忽略了人性化的体现,很多医药企业站在自己的角度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忽视了基本消费群体对现实的渴望,因此,医药企业的细节回归非常重要,就是注重对细节操作的人文关怀,并不是追求太多的技巧要素,因此,需要调整细节执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