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基本方法范文1
语文教学导入的目的就是通过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启发和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老师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导入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情趣、情感是组成学习动机的三大要素。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诸如听歌曲、讲幽默故事、演滑稽剧这些活动必定会促使学生对后面的教学活动更加热情。一旦学习热情被激发,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情趣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学生需要几分钟来进行心理调整。在一定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助于进行合理的语文教学导入。老师应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导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从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语文教学导入的原则
加上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即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成功驾驭一堂课至关重要。
1.要有针对性。
语文教学导入应当针对教学实际,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差异等。教学易多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问题入手。
2.要有启发性。
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后,进行这种带有感情的脑力劳动不但不易疲劳,而且反应敏捷。所以老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性的语文教学导入设计应注意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想象余地,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
3.要有新颖性,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有位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到了非洲,丈夫先去卖,一连三天都卖不出去,于是他的夫人接着去卖,不到一天就卖完了。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学生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领,老师便托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里便显得小,他的夫人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出衬托的道理。新颖性语文教学导入往往能出奇制胜。
4.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导入,既要有情趣,又要有意味,让学生笑过之后,引起进一步的深思,而不仅仅是一笑了之。
5.要有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
二、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
1.奇闻趣事拓展式。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奇闻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如在教王之涣的《凉州词》时,一开始就穿插王之涣的一段经历:“有一次,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在一酒店饮酒,并听几名歌女唱歌。他们私下约定,谁的诗被歌女唱出,就证明谁的诗受欢迎。结果最好的一位歌女第一曲就唱了王之涣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千古佳作,同学们知道这是王之涣的哪首诗吗?”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自然地导入新课,并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索诗中的意境。
2.歌曲导入。
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既能使学生获得音乐的享受,又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是这样进行语文教学导入:同学们,首先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歌曲――《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这便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轨道,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泰坦尼克号》,从而老师教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3.活动导入。
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不妨投其所好,设计一些既新颖别致又包含教学内容的活动,既可以作为教学的引子,又可以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为新课的呈现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游戏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导入手段。但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与教学密切相关。
4.前后知识联系法。
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5.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在教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老师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上海可叫不夜城,广州可叫羊城,南昌可叫英雄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师在正黑板位置上写“苏州”两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两字后面写上“园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豁然开朗,增加了他们学习新课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了解苏州的园林特色。
6.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法。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语文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先播放《愚公移山》Flas,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他们展开想象将整个身心融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进而产生愉快的情感,调动他们渴望学习的积极性。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教学《春》一课,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导入时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
7.感情先行导入法。
在学习新课时,学生对教材涉及的内容先有感性认识可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我先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即兴修改了别人的一首诗进行配乐朗诵:我老了,我以为我已经把你忘记了,只要我不去回忆,可我的灵魂始终是个孩子,不可以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你总在我梦里出现,唤醒我心中对你,不能忘却的思念……以此来引发学生对那段耻辱往事的怀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插入圆明园美丽景色图和被掠夺后的断壁残垣图,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起伏中进入文本,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多,比如简介背景的方式、释题导入的方式、设置悬念导入的方式等。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能够把学生很好地带入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基本方法范文2
语文教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庸》就明确提出了:博学之(多读)、审问之(提出问题)、慎思之(缜密思考)、明辨之(明辨是非优劣)、笃行之(实践)的五步读书过程。它其实就是阅读教学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这一古训也深刻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今的阅读教学方法各异,可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采用个性化阅读的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在这点上,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性格、爱好等特点,并且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来制定相关的阅读任务。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走出去,走进来”,即将课内阅读和课外延伸相结合,以课本为依托,激发学生扩展课内知识的兴趣,从课内阅读带动他们的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的语文课程中,笔者将席慕容和冰心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让学生发现其作品特点。在阅读课上,笔者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阅读书廊”,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这两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并小组讨论赏析作品的风格特点。结果学生们兴致非常高涨,又自行阅读了诸如:《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绿的歌》、《春水》等优秀的作品。这种由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效果很好。
二、尊重个性化差异,营造整体性阅读氛围
阅读不只是方法,它更体现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由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个性特点,他们不拘一格,张扬个性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应该从学生发展的主体需求出发,放开学生的阅读内容、角度和阅读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问题来带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还应该在整个班级营造一种全员阅读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来。为此,笔者在教学实际中,一直坚持着课前五分钟的说话练习,内容就是学生所阅读书籍的感受或体会。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学生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无形当中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还利用作文课的时间,多次组织课外诗歌朗诵会,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目,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这些读书展示活动,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的意识,逐渐使他们感受到文化思想的内涵。
三、教师指点迷津,将阅读与写作完美融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扩大其知识面的同时,应该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逐步迁移到其写作当中来,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作用。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诸如对课文的情节改写、结尾续写等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经过科学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升。例如:笔者在教授《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将故事的结尾做一续写,想象一下“我”拿着要回的木雕,手里握着象征我们友谊的那把小刀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到家之后父母对我态度的转变如何,第二天到学校后万芳对我的态度如何等内容加以续写。学生们以平时的阅读能力为依托,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可以看出学生平时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阅读教学应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有机的统一体。语文教学的目的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主旨。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高效率地阅读。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走弯路,降低阅读效率。教师还应带领学生从问题中来,再回到问题中去。培养学生在理解所读内容,解决相关问题之后,能够提出新问题,找到新方法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阅读的主人,教师万不可在阅读教学中越俎代庖。在阅读过程中,应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锻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文本分类 支持向量机 主动学习
在文本分类领域,支持向量机以最优超平面求得线性可分,在小数量的训练样本情况下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能力。然而在监督学习中,对于训练样本较少,文本数据高维的情况下,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不高。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的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方法,不确定样本的个数往往远远大于训练样本的个数,并且在不确定样本集中有很多对分类影响的样本元素。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可以将部分不确定样本利用起来,以提高分类器的精度。而文本分类的主动学习方法,则是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交互式能力。即将训练样本的被动学习改变为选择对分类有影响的样本进一步学习,从而提高分类器的分类精度。因此,我们将主动学习和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方法结合起来,提出基于主动学习的交互式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方法。
1 交互式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
对于文本分类而言,主动学习是在待分类样本集S中,根据已知样本,建立分类器,通过主动学习将分类器不确定的样本进行评价,然后再优化分类器,使分类方法成为一个交互式学习的过程。对于正负两类问题,设分类器对未知样本的测试概率分别为p0(x),p1(x),p0(x)+p1(x)=1;根据香农熵公式,则得出,样本的|p0(x)-p1(x)|越小,对分类器的不确定度也就越大。
交互式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方法是利用支持向量机实习主动学习,以实现通过最优超平面达到线性可分。设样本标记x到超平面q的距离为d(x0,q),则p0(x)-p1(x)∞d(x,q)。交互式主动学习新样本选择策略为:取x0,使得d(x0,q)=min(d(x,q)),其中x∈s,即未知样本应靠近分类边界。对于交互式支持向量机的线性可分而言,在进行下一步分类器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超平面的分类边界缝隙存在未知样本,分类边界调整的;二是超平面分类边界缝隙不存在未知样本,分类边界也存在调整的。因此,分类算法步骤如下:
(1)构建训练样本集合。
(2)利用训练样本得到分类器,即支持向量模型q。
(3)若与超平面分类边界缝隙存在样本点,则选择距离超平面分类边界最近的x评价,然后将其加入训练样本集,并返回,直至超平面分类边界缝隙不存在样本点。
(4)从训练样本中,随机选择x,利用分类器对其进行阈值判定学习,直至评价结果一致。
2 算法分析
2.1 推广能力
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其主要思想是结构风险最小化。对于文本分类而言,分类器的推广能力是将实际风险最小化。本文结合主动学习和支持向量机方法方法,构建分类器,通过最优超平面使得分类间隔最大化为思路,分类间隔随着学习不断减少,这样一来是随着样本的增加,分类器对训练样本的错误将呈下降趋势。因此,与普通支持向量机方法分类方法相比,交互式支持向量机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能力。
2.2 文本过滤
文本信息过滤,通过情况下均是采用向量空间法,也就是将过滤器转化为机器学习的过程。向量空间的特征位数一般较高(>10000),而高维的特征向量是影响分类速度和精度的,特别是在未知样本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文本的分类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此,我们通过主动学习未知样本,二次构建分类器,将文本过滤模式过程改变为交互式学习,符合现实的文本分类环境。
3 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实验对比分析
我们从选取2015年网易新闻集作为数据来源,抽取文本信息共计2078篇。其中,1354篇作为训练样本,724篇作为测试样本。经过预处理后,共有5621个词,用于分类器设计。文本分类主要涉及财经、军事、体育、历史、科技、娱乐等方面,选择文本量前五位做为有效对比数据,通过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主动学习的交互式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文本识别方面,两类支持向量机均能识别出测试样本的主要文本类型,交互式支持向量分类方法除科技外,其他的文本识别都要比传统支持向量机要高,交互式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明显较高。
4 总结
对于文本分类的监督学习算法,基于主动学习的交互式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可以在小样本情况下,能够通过交互式学习,提取不确定样本的决策因子,进而实现二次构建分类器,以提高分类器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好的推广能力。此外,在交互式学习中,不确定样本的提取阈值以及提高分类器精度方面的定量分析还需更多的验证,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爱领等.基于流形正则化的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J].软件,2013,34(02).
[2]陈海红等.多核SVM文本分类研究[J].软件,2015(10).
[3]庄东等.基于加权近似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J].清华大学学报,2015(09).
[4]孙晋文等.基于SVM的中文文本分类反馈学习技术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08).
[5]朱远平等.基于SVM决策树的文本分类器[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5(04).
[6]刘伟等.一种基于支持向量阈值控制的优化增量SVM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03).
语文教学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学科 作用
【中国分类法】:G623.2
语文和数学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两门课程,也可以被认为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特别是语文,它贯穿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语文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的作用也非常多。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对于其它学科的作用
1、小学语文教学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的作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性作用,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内容决定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入门学习最先接触到的学科,从最开始的拼音学习到汉字学习,再到对于句子的理解,基本语法掌握,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些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必要基础。首先,只有有了基本的汉字掌握量,才有可能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其次,语法等内容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的基础性作用还有很多,不管是历史、政治等文科类科目的学习,还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类科目的学习,甚至是外语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反思能力,自我提高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是要以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其它学科的基础。
2、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刚开始接触校园中的学习环境,同时小学生的年龄又决定了他们贪玩、喜闹等性格,这样一来,他们就非常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由被迫学习转变为自愿学习非常重要,而语文教学则在一定层面上就可以解决这一个问题。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近,毕竟语文教学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教学,小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所以他们对于语文教学的内容相对不是非常陌生,这就使得语文教学显得相对简单,所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一些。此外,语文教学的内容相对灵活,教学方法的应用也非常灵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的,比如做游戏、表演式教学等,这些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样,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学习中的快乐,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语文课学习兴趣的提高,自然可以影响到其它学科,因为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已经开始逐渐接受学习,乐于学习。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说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学习的作用之一。
3、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学习的作用之一。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面已经提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更愿意接受的是语文学习,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影响相对更大。在语文教学内容中,会有关于德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心智的成长,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学习作为一项传统美德,自然会在语文教学中出现,通过在语文课上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慢慢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学习的最终目的,最终端正学习态度。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使得学生更好的看待其它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态度的端正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学习的一项重要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点外,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学习的影响还有很多,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容易等。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多的,并且是不容忽视的。
二、利用语文教学拉动其它学科学习的方法
在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的作用只有,与之紧密相关的就是如何利用好小学语文教学对其它学科学习的作用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对其它学科的拉动,总的来说,其方式主要有: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有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对其它学科学习的拉动的意识,只有教师有足够的相关意识,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涉及关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端正等问题,进而通过这些内容实现对其它学科学习的拉动作用;第二,是要增加小学语文教师同其它学科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使小学语文教师能够适当了解其他学科,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拉动其它学科学习的重要途径;第三,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寻找合适教学方式,语文教学的内容的灵活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式的自由性,所以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尝试可以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其它学科的拉动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利用小学语文教学拉动其它学科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都需要各学科教师之间的配合以及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学中一项基础教学,对于其它学科学习的作用的体现是多方面的,要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学习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基本方法范文5
任何语文教学现象的出现,都产生于特定的语境,这种语文教学现象是否符合语境教学基本原理,就成了判断该种教学现象是否合理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语境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刘友开先生领导的团队所开展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研究,放在教学语境背景下探讨其合理与否。
一
根据语文教学存在的社会文化语境,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具有适时性特征。
我们知道,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需要有与之相应的语文教学模式,社会文化变迁必然导致语文教育模式发生改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与意识形态要求相一致,“红领巾教学模式”盛极一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是教学模式创造辉煌的年代,诸多语文教育名师都推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而在21世纪来临之际,语文课程改革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但在改革中也出现了否定一切的倾向和苗头,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运用被打入冷宫,课程改革出现停摆现象,无效教学笼罩着语文教学。2006年前后,开始出现反思语文教学模式运用情况。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刘先生的研究团队,审时度势,在反思中认识到,“教无定法”固然是教学艺术发展的需要,但“教学有法”应是语文教学的常态,语文教学不是不需要模式,而是如何让教学模式达成有效教学,如何让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如何让教学模式由高大上变为家常菜,让每位教师都能够操作运用。很明显,刘先生的研究团队顺应了社会文化语境的发展需要,针对不同的文体样式,将教学模式、有效教学和文体学理论有效嫁接、完美整合,创造性分别提出可供操作的不同的教学模式,为解决小学语文教学的无效现象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
从教学文本的上下文语境要求看,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具有科学性特征。
上下文语境就是语言内环境,指语言符号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口语交际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交际中的上下文。上下文语境具有制约与解释功能,要求教学模式要体现上下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上下文语境要求语文教学模式要有联系观和整体观,教学模式无论如何变,一般都要体现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特点;体现出阅读积累――体验感悟――迁移运用的发展过程。我们在研读刘先生及其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中发现,都充分体现了这两方面的需求。
其次,上下文语境要求教学模式体现文体特征要求。从其内容和语义层次看,上下文包括语音环境、语义环境、语法环境、语段环境、篇章环境、语体风格环境等,其中语体和风格环境是笼罩整个话语之上的一种上下文语境因素。而文体样式恰恰是语体的具体体现,特定的文体样式从属于特定的语体类型。因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受到文体样式的制约,体现出文体样式的基本特点。
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为了探索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方法,为当下的语文教学研发有效教学方法的借鉴、改进与创新的教学资源,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我和我们的研究团队――镇江市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试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进行分类”[1],提出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课题。他们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归类,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根据具体的文体特征细分为古诗类、新诗类、儿童诗类、文包诗类、写人记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历史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童话故事类、民间故事类、神话故事类、科普类、应用文类、口语交际类、习作类、课外阅读活动指导类等18种类型。与之相应,根据不同的文体文体特征提出18种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比如根据诗歌的抒情性、意象性、音乐性特征提出了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 创设童趣导入古诗课题,整体感知全课古诗内容② 感受童趣粗读古诗篇章,了解掌握全课古诗大意③ 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④ 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⑤ 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当然,研究团队不是抽象的根据诗歌特点来提出单一的诗歌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具体的诗歌样式进一步提出相应的不同教学模式。如,为体现新诗特点进一步研发出新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有① 以诗导读② 粗读感知③ 精读朗诵④ 品读赏析⑤ 导学仿创;也有① 诵读新诗,走进文本,让孩子乐学② 品悟新诗,走近诗人,让学生乐说③ 仿写新诗,彰显个性,教学生会写;还有① 引入小诗,导入新课② 听读诗歌,整体感知③ 接触文本,反复诵读④ 细读诗歌,指导欣赏⑤ 放飞思绪,练习仿创⑥ 把握主题,感悟诗情⑦ 模仿诗歌,动笔创作⑧感情朗读,熟读成诵。等等。
再如,儿童诗类课文,构建了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 诵读优秀的童诗,激发浓厚的兴趣② 点燃创作的激情,倾听花开的声音③ 引领倾情的品读,润泽心灵的净土。
更有意思的是,对文包诗类课文,提出的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是:① 自主阅读诗文,以文感知诗意② 互动释疑解难,练习感情熟读③ 诗文对照品读,领会诗情文意④ 探讨情景意象,识景悟情明理⑤ 迁移读写运用,习得语言文法。这一模式鲜明地将文包诗的教学重点定位为诗歌学习,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本意。
根据上下文语境的基本要求来创建语文教学模式是汉语语义规律的基本要求。汉语语法特点与印欧语的“形合”特点不同,词与词之间没有明确的形态变化的标记,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意合”,其基本规律就是徐通锵先生指出的汉语语义规则,即“已知的信息统率、驾驭未知的信息,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就是‘前管后’或‘上管下’,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2]。这一规则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根据上下文的基本要求来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刘友开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恰恰顺应了这一要求,符合汉语规律和特点,具有科学性特征。
三
从课堂教学的情景语境的要求看,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特征。
课堂情景语境要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教学现场情景,具有可操作性特征。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不仅是理论建构,“大胆假设”的结果,更是“小心求证”,现场实践的结晶。他们“研发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在立足课堂的‘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炼’的‘教学现场建构’ 起来了,也是‘在教学现场践行’的”[3]。可见,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具体的教学情景语境中诞生的,来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很接地气,具有草根特色,是一种行动研究,既适合教师教学需要,也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可学可用,操作性强。其研究成果专著《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关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法研究》书中所呈现出的大量鲜活、生动的课堂实录证明了这一点,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由上可见,刘先生领导下的研究团队推出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从语境教学视野看,具有适时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体现了时代要求,符合了汉语规律,适应了教学情景语境,因而其合理性和正确性是不言而喻的,值得广泛推广。
此外,关于这些教学模式的推广方面,我建议,刘先生及其研究团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这些模式走出镇江,走出江苏,走向全国;走进教师,走进高校师范课堂。
【参考文献】
[1]、[3]刘友开:《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关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3页)。
[2]徐道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87页。
语文教学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课程,学好语文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传统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六年级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通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能够给即将进入初中的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既要传承以往的优良教学传统,又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
二、传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良传统
对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掌握基本汉字、训练汉语能力和提升阅读技巧上,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学任务赋予了学生大量的背诵和记忆任务,甚至是强制性地背诵和记忆。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教师们通常会教授学生背诵字、词、句的重要性,只有通過一定的知识背记,才能提高学生的汉语语感能力,这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以传承。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履行好引导和监督的职责,既要教授学生记忆和背诵的技巧,又要检查记忆和背诵的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特别是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语文成绩,可以说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影响到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自信心,因此在这一阶段,必须打牢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传承从某种形式上来说,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六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真总结以往有效的教学经验,既教知识,又教方法,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清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初步的印象,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加深印象,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不断加深对教师所教授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个人的语文能力。
三、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创新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最本质的要求,但要做到创新,需要语文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创新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创新必须建立对优良传统进行传承的基础上。
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语文这一传统学科的新生活力,让语文这门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欢迎。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必须把提升教学质量摆在第一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比如说,可以尝试性地将成语、谜语、歇后语,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甚至通过开发和创造益智游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在倡导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式,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这种教学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发挥好引导作用,游戏和学习的结合并不紧密,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如果能够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无疑有着重大的帮助,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更加主动地探索学习语文的方法。通常来说,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语文知识都是非常浅显的,往往停留字、词、句上,因此可以考虑把创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转变语文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解知识点的方法,把教学关注点放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上,想办法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不是把学习语文当成负担。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语文课堂变成小学生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语文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许多对于文科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大都能够在文艺领域有所建树。对六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一定要把住六年级这个特定阶段,把培养学生语文兴趣这个重点凸显出来,让语文教学朝着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说的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重点,并不是指完全放弃对基本知识点的背记。相反,只有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学生才能对语文学习引起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所以说,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点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并不冲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把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升学生语文兴趣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取得应有效果,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