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现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经济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经济现象

网络经济现象范文1

[关键词]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 神经网络 粗集

本篇论文的中心是基于粗集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的高风险识别,这样在制定开发计划中,最大的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形成对高风险的管理。

一、模型结构的建立

本文基于粗集的BP 神经网络的风险分析模型,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为项目进行中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个模型中主要是粗糙集预处理神经网络系统,即用RS理论对ANN输入端的样本约简,寻找属性间关系,约简掉与决策无关的属性。简化输入信息的表达空间维数,简化ANN结构。本论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一种风险评估的模型结构。这个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即:风险辨识单元库、神经网络单元、风险预警单元。

1.风险辨识单元库。由三个部分功能组成:历史数据的输入,属性约简和初始化数据. 这里用户需提供历史的项目风险系数。所谓项目风险系数,是在项目评价中根据各种客观定量指标加权推算出的一种评价项目风险程度的客观指标。计算的方法:根据项目完成时间、项目费用和效益投入比三个客观指标,结合项目对各种资源的要求,确定三个指标的权值。项目风险系数可以表述成:r=f(w1,w2,w3,T,T/T0,S/S0,U/U0),R

2.神经网络单元。完成风险辨识单元的输入后,神经网络单元需要先载入经初始化的核心风险因素的历史数据,进行网络中权值的训练,可以得到输入层与隐含层、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和阀值。

(1)选取核心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模式对xp=[xp1,xp2,.,xpn ]T,dp(网络期望输出) 提供给网络。用输入模式xp,连接权系数wij及阈值hj计算各隐含单元的输出。

m

Ypj=1/{1+exp[-(∑wijxpi-hj)]},i =1,2,.,m;j=1,2,Λ,n ,

i=1

(2)用隐含层输出ypj,连接权系数wij及阈值h计算输出单元的输出

m

Yp=1/{1+exp[-(∑wjxpi-hj)]},i=1,2,.,m;j=1,2,Λ,n,

i=1

Yp=[y1,y2,……,yn]T

(3)比较已知输出与计算输出, 计算下一次的隐含各层和输出层之间新的连接权值及输出神经元阈值。

wj(k+1)=wj(k)+η(k)σpσpj+α[wj(k)-wj(k-1)]

h(k+1)=h(k)+η(k)σp+α[h(k)-h(k-1)]

η(k)=η0(1-t/(T+M))

η0是初始步长;t是学习次数;T是总的迭代次数;M是一个正数,α∈(0,1)是动量系数。σp是一个与偏差有关的值,对输出结点来说;σp=yp(1-yp)(dp-yp);对隐结点来说,因其输出无法比较,所以经过反向推算;σpj=ypj(1-ypj)(ypwj)

(4)用σpj、xpj、wij和h计算下一次的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间新的连接权值及隐含神经元阈值。wij(k+1)=wij(k)+η(t)σpjxpi+α[wij(k)-wij(k-1)]

3.风险预警单元

根据风险评价系数的取值,可以将项目的风险状况分为若干个区间。本文提出的划分方法是按照5 个区间来划分的:

r

0.2≤r

0.4≤r

0.6≤r

0.8≤r

总之,有许多因素影响着项目风险的各个对象,我们使用了用户评级的方式,从风险评估单元中获得评价系数五个等级。给出各风险指标的评价系数,衡量相关风险的大小。系数越低,项目风险越低;反之,系数越高,项目风险越高。

二、实证:以软件开发风险因素为主要依据

这里我们从影响项目风险诸多因素中,经项目风险系数计算,作出决策表,利用粗集约简,抽取出最核心的特征属性 (中间大量复杂的计算过程省略)。总共抽取出六个主要的指标(Personnel Management/Training,Schedule,Product Control,Safety,Project Organization,Communication)确定了6个输入神经元,根据需求网络隐含层神经元选为13个,一个取值在0到1的输出三层神经元的BP网络结构。将前十个季度的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数据,对这些训练样本进行数值化和归一化处理,给定学习率η=0.0001,动量因子α=0.01,非线性函数参数β=1.05,误差闭值ε=0.01,经过多次迭代学习后训练次数N=1800网络趋于收敛,以确定神经网络的权值。最后将后二个季度的指标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利用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判断软件是否会发生危机。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风险预警工作是有效的,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后二个季度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最后神经网络的实际输出值为r=0.57和r=0.77,该软件开发风险处于中等和较大状态,与用专家效绩评价方法评价出的结果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1]王国胤 “Rough:集理论与知识获取”[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经济现象范文2

关键词:网络游戏 成瘾 戒断效应

成瘾(addictive behavior)是一种复杂、令人费解而又广泛存在的人类行为。很多消费行为可能演变为一种成瘾,典型的例子包括吸烟、饮酒、赌博等等。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流行,网络游戏成瘾现象正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但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本文试图以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随着宽带网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游戏这种新型的娱乐方式正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根据DFC intellegence2003年6月的报告,2002年世界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了7300万,预计在2008年将达到1.98亿;而《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报告》称,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807.4万,预计在2006年将达到4490.6万。在网络游戏(以下简称“网游”)越来越流行的同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玩网游容易使人“上瘾”。韩国一项对网游用户的调查显示,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一点中毒”,而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摆脱”的占了16%。(Iresearch,2003) 而在另外两项针对北美网游玩家的调查中,均有6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网游“上瘾”。和其他成瘾相似,网游成瘾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特征:冲突:内心或是外在行为出现自相矛盾,上瘾者常常表现出悔恨的情绪;戒断效应:戒除网游时会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复发:试图戒除者常常不能成功,但反复多次后有可能最终戒除成功。

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

涉足于成瘾这个研究领域的并非只有心理学家。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经济学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成瘾,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们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网游成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理性成瘾理论

经济学中最广为人知的成瘾理论当属贝克尔等人创立的理性成瘾理论。他们认为:“成瘾,即使其程度很深,从包括稳定偏好的有预见性的最大化行为的意义上讲,通常也都是理性的行为。”而这里所说的理性“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变化,个体在事先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前后一致。”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偏好是保持稳定的。从这个前提出发,他们提出了著名的Becker-Murphy模型。在这个两商品的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消费资本函数和对商品价格的预期计算出最优的消费路径,决定自己在各期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当且仅当商品C具有邻近互补性时,增加当前对C的消费量会增加其未来对C的消费量,此时称该消费者对商品C是潜在上瘾的。而某个具有潜在上瘾倾向的消费者最终是否上瘾,取决于他的初始资本存量及其需求曲线的位置。

理性成瘾理论的关键特征在于其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及其分析框架,并做出了偏好稳定的假设。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其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在Becker-Murphy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通过计算最优消费路径来确定各期的消费量,从而使自身效用达到最大化,与消费者在决策中的实际思考方式是大相径庭的。事实上,个体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计算出一生的最优消费路径,甚至很难得出近似“最优”的消费路径。可以说,贝克尔等人在引进经济人假设的同时也引进了其致命缺陷。其次,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中,常常会出现消费者将自己送进诊所以戒断成瘾的现象。伯恩海姆等人指出,消费者如果具有贝克尔意义上的“理性”,那么他们即使不想再对成瘾性物品进行消费,也绝对不会将自己送进诊所,因为这只会减少消费者选择的范围。另外,对于戒除后的高复发率、上瘾者表现出的悔恨和感觉到的自我失控等现象,理性成瘾理论都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格鲁贝尔等人对成瘾性物品所作的一些实证研究证实了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也得到了一些与理性成瘾理论不符的结果。菲尔等人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具有跨时期影响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拒绝了理性成瘾理论。

对理性成瘾理论的改进

尽管理性成瘾理论在对成瘾的解释上遇到了不少困难,它还是对成瘾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法尼德斯等人对理性成瘾理论做了一定的改进。他们假设对于某种商品,潜在的消费者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上瘾型”,只能通过实际的消费经历来判断。如果一个可上瘾型的消费者选择了消费该商品,却在上瘾之后才发现自己属于可上瘾型,他将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悔恨,但已经难以自拔。苏拉诺维奇等人从另一个角度对理性成瘾理论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他们提出的模型的特点在于:对理性成瘾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修正,即假设消费者会考虑现在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在未来的影响,但不会去计算复杂的最优消费路径,而只决定当期的消费量。强调了成瘾的一个重要特征:戒断效应,即上瘾者在试图中止或者减少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时,往往会在心理上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有时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他们提出了戒断成本的概念,并且把戒断成本函数做为效用函数中独立的一部分。

现时偏向型偏好理论

与贝克尔等人坚持的偏好稳定假设相反,许多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偏好的变化来解释成瘾。奥多诺格和拉宾提出的现时偏向型偏好(present-biased preference)理论是这一类理论中的代表。他们引入了准双曲线型贴现率以代替不变的贴现率,这使得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动态不稳定性,而且表现出一种现时偏向,即在任一决策时期t,t和t+1期之间的贴现率比t+k和t+k+1期之间的贴现率要高。这种现时偏向性使得消费者出现了自我控制上的问题,事先做出的决策常常因为执行时间的临近而发生变化。奥多诺格和拉宾指出,大量的证据表明,准双曲线型贴现率假设较稳定贴现率假设更贴近实际,而由此引起的自我控制上的问题在成瘾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诱发性认知理论

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诱发性认知(cue-conditioned cognition)理论。他们指出,神经科学中的一些研究表明,成瘾性物品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机制,使个体在做消费选择时的注意力集中在成瘾性物品之上,这一点在“瘾君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出发,他们假设个体在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时,可能会进入一种“热认知模式”,此时大脑的认知机制处于失灵状态,导致个体不顾自己的内在偏好,总是选择消费成瘾性物品。而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受环境因素和过去的消费选择的影响。反之,如果个体进入的是“冷认知模式”,那么他将考虑到潜在的所有选择,并比较所有结果,包括现在的消费选择对未来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的影响。由此出发,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个体在每期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之前可以先选择三种生活方式:放任(exposure),这种情况下,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最大;避免(avoidance),即个体有意识地去避开可能引发热认知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减少了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纠正(rehabilitation),即个体求助于专业诊所,以彻底断绝自己进行消费的可能性。在上述随机过程中,个体可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

在网游成瘾现象中的应用

在列举了经济学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成瘾理论之后,我们尝试着将它们运用于对网游成瘾现象的分析。如前所述,贝克尔等人的理性成瘾理论在基本假设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对成瘾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奥法尼德斯等人的理论突出了消费者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将成瘾的成因完全归于外生的“可上瘾型”特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诱发性认知理论依赖于神经科学中对有形成瘾性物品如的一些研究成果,现在还不能应用于分析对网游这种无形产品的成瘾。苏拉诺维奇等人的理论对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相对合理的修正,突出了成瘾中的戒断效应,但是该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各期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忽略了成瘾包括网游成瘾中常常出现的增强效应。

网游成瘾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提出一个适用于分析网游成瘾现象的简单模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仅仅提出模型的基本架构,而对一些较为直观的结论,本文将省略其具体推导过程。

网游成瘾模型的基本假设

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个时期都将其空闲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或人力资本投资,其目标是使当期的效用函数取得最大值。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一期只有两个选择:消费网游;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我们用xt表示消费者在第t期的消费选择:xt=1代表消费者消费网游; xt=0代表消费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消费者在第t期的效用函数为:

我们称at为正成瘾资本,wt为负成瘾资本,λ,θ分别表示其贬值率。

E(at)表示消费者从网游中获得的乐趣。我们假设当at0,当at>k时,E’(at)

C (wt) 表示消费者的戒断成本,其形式为一个分段函数:当wt≤j 时,C =0,当wt>j 时,C=f (wt ),f (wt )>0,f’(wt )>0。这反映了消费者的负成瘾资本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停止消费会产生戒断效应,且戒断效应的强烈程度和负成瘾资本的数量是正相关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没有经历戒断效应之前,对其并不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 (wt) 这一项。

B (σt)表示消费者对人力资本投资在未来所产生的收益流的期望效用,σt表示消费者在当期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显然,B和σt是正相关的,即B’ (σt )>0。安斯列曾指出,在遭遇不快乐后贴现率暂时下降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们假设当消费者在经受戒断效应之后,下一期的贴现率会暂时下降。我们称之为挫折效应。

设Vt=B (σt)-C (wt) -E (at)显然,当Vt0时,消费者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对网游成瘾的分阶段分析

开始成瘾。消费者初期对戒断成本缺乏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 (wt)这一项。当B (σt)0,E (at) 将逐期上升。

戒断效应的出现。如果在第m期,由于某种外来冲击,B (σm)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使得B (σm)>E (am),消费者在该期将停止消费网游。于是,如果此时负成瘾资本已经超过j,消费者将体验到戒断效应所带来的负效用,并开始意识到戒断成本的存在,消费者第m+1期的效用函数中将增加戒断成本这一项;不仅如此,由于刚经历过戒断效应,其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也会暂时下降。如果Vm+1=B (σm+1)-C (wm+1) -E (am+1)

反复戒除。当at>k时,消费者开始对网游感到厌倦,E’(at)0那么此时消费者将再次停止对网游的消费;但是由于挫折效应的存在,消费者在下一期的贴现率再次下降,使得Vn+1

戒除成功。如果E (at)下降到一定程度,使得即使贴现率下降,Vt仍大于0,那么消费者在某一期停止消费后,并不会因为挫折效应而在下一期重新开始消费。如果负成瘾资本的贬值率较高,Vt将随着消费的停止而逐期增加,消费者最终成功地戒除了网络游戏。

网络经济现象范文3

影响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因素

在传统广电产业链内容制作、播出平台、广告经营以及网络传输四个环节中,内容制播收入占产业链比重较低,广告收入占整个产业链收入的50%~60%,网络传输收入占比为30%~40%,广告经营是产业链的核心。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电视广告收入是676亿元,有线网络收入为419亿元。①

体制、政策、技术的演变,使得传统广电产业链面临变局:一,随着广电企业制播分离的推进,内容制作和集成的产业化以及内容销售平台的多元化,内容生产收入将会有大幅上升空间,在产业链中的作用会变得更为关键。二,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电信和广电业务的双向进入,以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立,基于有线网络的全业务全面建立,有线网络作为全业务渠道平台,将成为全业务产业链发展的命脉。三,伴随内容生产、播出的全媒体化,以及有线网络的全业务化,广告经营也会呈现多渠道、多平台发展,广告业务会有一个延伸性发展,进入有线网络的主要业务领域。这些变化不但影响产业链收入分配格局,也会使广电产业的体量得到扩充。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分析,有线网络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数字化双向改造的投入和未来全业务发展格局。

1.数字化双向改造投入

根据三网融合总体技术方案,广电网络改造总体技术路线是“以光纤同轴混合网为基础,全面实施数字化和网络双向改造,推进光进铜退,逐步实现光纤到户”。从业务层面理解,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是基于三项主营业务的需求:一是广播电视业务需求。建立广播电视业务承载网络,传输和承载广播电视和互动电视等广播电视业务。二是宽带业务需求。建立广电宽带业务承载网络,开展宽带互联网接入和互联网数据传输增值业务等。三是多媒体通信需求。建立广电多媒体通信业务承载网络,开展多媒体交互话音业务、多媒体交互视频业务、多媒体多方通信业务、多媒体数据处理和交易业务、多媒体信息服务业务及IP电话业务等。这三个业务网络几乎涵盖了广电现有的以及未来将开展的所有业务。

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的主要投入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网络硬件投入,包括一些网络基础设施、发射接收设备、数据交换设备等。另一部分是业务平台、运维支撑平台以及综合业务运营平台等的建设投入。业务平台包括电视广播系统、互动电视系统、媒体内容中心以及宽带业务系统等。运维支撑系统主要是保证改造后的网络科学管理以及网络资源的集约化和动态管理。综合运营系统涵盖了用户订购信息管理、用户授权信息管理、产品管理、设备资源管理、综合营业、计费管理、账务管理、订单管理、客户管理以及合作伙伴结算管理等功能。根据有关数据,我国2010年有线网络双向改造市场容量为286亿元, 2011年为390亿元,2012年为450亿元,预计我国2015年有线网络双向改造市场容量为692亿元。②

2.全业务发展格局

从业务当前发展及未来规划看,基于有线网络且与有线网络收入相关的主要业务包括:有线电视业务、数据业务、语音业务以及广告业务。

有线电视业务主要包括有线电视接入,互动电视以及付费频道。有线电视接入业务是当前有线网络公司的主要收入。互动电视服务包括视频内容的点播、时移和回看等服务,也包括其他的非视频类的互动业务,例如家庭娱乐、网上支付等功能。有线网络公司的互动业务未来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作为内容商的电视台有提出收入分成的可能性,尤其是对电视台节目源的点播业务收入。二是有线网络公司集成内容并提供内容服务,其相应的权限最终需要政策上的明确。

当前付费数字频道运营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营者与其他内容生产商合作,双方按比例分配用户付费的收入。另一种是直接购买节目,然后独立播出,独享用户付费收入。在欧美,付费频道收入通常是台网按比例分配。在我国,台网分离后,许多有线网络公司是电视资或者控股的,业务上还没有完全分家,按规定,台网分离后,频道资源属于电视台,但实际上,很多电视台的付费频道都是由他们控股的有线网络运营商在运营。

数据业务主要包括数据接入和基于宽带的应用类服务。基于宽带的应用类服务,是指为宽带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服务,主要是包括服务器托管、内容分发服务等。

语音服务是三网融合后新增业务,主要是提供包括IP电话在内的语音服务,还需较长的拓展期。

台网分离后,有线网络平台业务和功能更为丰富,广告渠道和方式也更为多元,广告渗入空间提升,广告业务将会随着有线网络全业务平台的建设不断成长,最终将会成为有线网络的关键业务。目前有线网络已经开始探索性地涉入广告业务,例如开机广告以及电子节目指南广告等。

在欧洲,有线电视业务、有线宽带业务以及有线电话业务在有线电视行业收入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5%左右、25%左右和20%左右。由于受到卫星电视和IPTV的冲击,有线电视业务在欧洲有线电视行业中的收入占比正在下降,从2003年的65%下降到2009年的56%,相反,有线宽带业务从2003年的14%增加到2009年的27%。有线电话业务基本保持稳定,在17%至21%这个区间震荡。③从欧洲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有线宽带业务是提升ARPU值的主要力量,即,相对于其他业务,有线宽带业务是最有价值的业务。

网络经济现象范文4

关键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资源已上升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文献服务的基础,也是文献服务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随着文献资源种类的增加和价格的增长,人们对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期望越来越迫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建设的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已具有相当规模。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正逐渐成为决策领导机关、图书情报部门及社会大众的共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

1.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1)自1998年4月,国家成立了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委员会以来,在国家层面上,以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三大群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开始了实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近年来,这些群体文献信息服务机陶在各自的系统内已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开展得很有声色。如在科技系统,科技部等部委组织推进的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图书馆组成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设项目,其网络服务系统就是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科技文献服务系统。该系统目前有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外文科技图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和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已在网上开通。

其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 CETIN),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30多个中心馆的全国医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由国家计委批准教育部组织建设的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为依托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共建共享数据库。该网络系统由1个全国管理中心、4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7个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和61所“211工程”立项高校图书馆组成。作为中国大专院校的信息保障体系,它不仅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营造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网络环境,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公共图书馆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由文化部规划兴建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工程,以及由国家图书馆等124家图书情报单位发起并成立的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这些网络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国家图书馆与各省、市、县图书馆连接起来,将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变为数字化信息,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2)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也卓有成效地开展。如以江苏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为龙头,从1996年起开始建设的“江苏省科技信息网”,到2000年底已经联通了全省13市64县及10多个科研院所中心,还建成了一系列具有江苏特色的数据库资源。1999年12月,浙江图书馆与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签定信息资源共享协议,同时,三单位还将进行联合编目,网络互联。上海于2000年建成了由公共、科研、高校、情报四大系统65家的图书情报机构组成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3)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共享有了很大发展。近些年,电子文献的出版力度远远超过书本文献的增长幅度,电子文献的出版物大有取代书本文献之势。如重庆维普公司开发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1989 - 1999年收录有期刊7000种,2000年后收录有1.2万余种期刊的题录、摘要信息,学科范围覆盖理、工、农、医以及社会科学各专业,已成为国内检索中文科技期刊的重要工具。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光盘国家中心共同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收录有5721种国内核心和有专业特色的期刊全文,到2000年底累计全文文章总量已达500篇,题录1000万余条。内容覆盖理工、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学、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它的数据库网络版有9大专辑,126个数据库,网上数据每日更新,是目前中文期刊收录量最多的一个全文数据库。镜像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除清华大学的“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外,还有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公司的“万方数据库系统”、书生公司的“书生之家”和超星公司的“超星图书馆”。目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的图书馆电子文献的订购经费已超过总文献经费的300/0之多,电子网络文献的迅速发展已经给全民提供了更加便捷文献信息资源的途径。

2.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动态

2.1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正以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形式全面推进,已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大环境,共享网络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强大的支撑保障,加强各种类型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仍然是今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如江苏、上海、浙江、深圳、广州等已开始以各自的联合或协作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整体化建设原则,建设公共、科技、高校的图书文献馆之间互联互动的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有的正开始起步,有的还正处于酝酿之中,在这些地区,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议题的会议,讨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以积极地推进本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发展。

2.2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目前,随着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的建成以及因特网上免费文献信息资源的出现,国内各图书情报单位正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积极参与加入各种共享网络、知名网络服务系统,以及利用因特网上免费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服务体系,使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广泛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联合订购也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今后凡价格高、利用率高、知名度高的重要文献信息资源仍应采取集团采购,这样既可以节约经费,又可以节省精力提高效益。

3.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完善

网络环境下,网络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凸显了其复杂性。用户在进行资源共享的时候,总是希望自身的权益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图书馆在提供资源共享的时候,必须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因此,国家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图书馆立法是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图书馆法律都比较完善。我国图书馆在资源共享的建设的同时,也在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资源共享方面的法律法规大致包括以下层次:科技进步法、信息资源共享法、政府信息公开法;行政管理法规、国家与地方颁布的信息资源共享条例;共享管理的具体方法、共享管理建设规范、服务监督与评价办法、科学数据汇交方法等。随着国家对资源共享建设的重视,国家层面上的资源共建的规章制度也必将更加完善。另外,对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机制,资金投入机制,以及解决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兼容等方面问题的制度建设也会更加健全。并且为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等配套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样,就可以确保资源共享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润珍.网络环境下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障碍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2.(3).

[2]殷明,任道忠,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与建设[j].中国信息导报, 2002,(7).

[3]阚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社会共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2, (12).

网络经济现象范文5

关键词: 网络互动 教学沟通 教学资源库

曾经有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笑话,我和同事都教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这两门课程,为了偷懒,我们约定每人做一门课程的教学PPT,然后对方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修改就行。本来这是很完美的计划。没想到有一天,上学期教这两门课程的老师看到我在做PPT,说他有一版这样的PPT,我只要根据自己的要求改一改就行。我恍然大悟,目瞪口呆。原来他那版PPT也不是他自己做的,是他在名牌大学网站上下载的。我虽然对现有的PPT做了一些更新,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确实省去了很多时间。但问题在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及时整理教学资料,没有建立共享的资源库。事后,我们教研组开会时提出讨论了关于教学资源共享的问题,并马上付诸行动。我们教研组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多门课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建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也有了自己组的网络平台,那里有老师们做的课件,有老师们下载到的好的教学素材,有好的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网络互动,让教学沟通更无限

教研组的存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把同一教学任务的教师组织在一起,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其任务为讨论及制定各科教学进度,研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研活动不但是教师增强专业能力重要舞台,还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教研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传统教研活动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在固定时间、地点才能进行,且只能有少数教师发言,点到即止,大多数教师的观点难以充分表达;过于注意发挥个别优秀教师的示范功能,而忽视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作用,不利于集体智慧的形成;在教研点评时,不少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们)经常不好意思发言、提意见,使教研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改进传统的教研工作,更好地发挥团队效能,是我们教研组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现如今网络技术愈加成熟,为了便于教师交流经验、沟通与联系,方便通知学校及教研组活动等各项事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纸张,我们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机电组教师建立了机电教研组QQ群号。教师们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理念进行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提问,也可以为他人解疑,可以更方便教师间的交流,方便看到教研组的相关信息或活动通知。机电教研组QQ群的创建,让网络教研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的助燃剂。

Blog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它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组成,这些文章的内容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相当于博客本人的随笔和日记,有的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且都包含许多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通过网站传达实时信息。教师博客的建立,让教学有了生机。如我现在教机械制图,一直在关注http:///wuzhigy这个机械制图教学博客,这一博客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所讲述的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力求高于教材,给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把这个博客作为自己教学的补充和鉴赏,给学生巩固知识,当然还可以把此博客和一些我发现的网上好的资源放入教研组群里,让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网络不但可以使在同一个学校的专业教师得到更有效的沟通,而且可以使我们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们沟通、切磋,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就自己教学内容建立博客,还可以在博客中记录教学的点点滴滴,有个人的教学反思,也有听课后的感悟,大家在自觉的反思行为中不断磨炼,欣赏别人,让教学沟通更无限。

二、整理资料,建立教学资源库

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智慧的分享。

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是不限距离的,信息复制是不限数量的。这两个特点,使信息共享更具存活性。互联网就是为信息共享而生的。这里不再赘述互联网的建设,而要阐述互联网时代,建立共享理念的重要性。

共享可以让人进步。我是一个有着六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但是学术不断更新,我要不停地学习。对于白天要上课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在互联网上和同行交流、看论坛,看别人的课件是最好的最节约时间的学习方法。我还会解答网友的问题,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看法是促进思考的途径。

共享避免重复劳动。科学文化的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我们不需要去埃菲尔铁塔上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时可以直接拿别人的东西使用,节约时间做其他更加迫切的事情。还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进行修改、处理、使用,节约更多的时间研究如何让一堂课变得生动有意义。

教研组创建了教研组QQ群后,继而又鼓励建立教师的个人博客。教研组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多门课程进行探索与研究,建立机电教研组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1.资源集中化。每个教师教学多年,多多少少有一些资料,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资料都晒出来,放在一起,也就是资源集中化。

2.资源整理。机电专业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应用》、《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使学习者更好地领会本专业的特点,更有效地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对本专业课程建立资源库之前应该先整合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例如,讲到螺纹连接时,几门专业基础课均有所涉及,都介绍了螺纹种类、参数和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在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都有共同点,如连接动画、图例和一些文字资源都可以共享。同时,考虑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将这些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提炼出来,筛选后整合,将课程综合化,其掌握知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机械制图》侧重于画法,《机械基础》侧重于连接与传动关系。《机制工艺学》则侧重于其加工与制造工艺,这些侧重点是环环相扣的,体现同一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制图》是基础,《工艺》知识用于生产加工,《机械基础》则是零件在实践中的应用,它们都是融于专业体系中的。整合资料时,将这些知识点串联,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在整合资源时,要处理好各门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关联,先整理知识,再整合资源。

另外,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传统教学中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是作为两门独立课程进行教学的,但是,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大胆尝试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机械制图》课程按照从二维到三维的方向讲,而《计算机绘图》按照从三维到二维的方向辅助学习,两门课程在内容上相辅相成,让学生掌握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对应关系,基于这些,我们教研组把这一任务当做一次重要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抓。具体整合的课程内容可分为几个教学阶段实施。

(1)基础知识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投影法基础知识:点、线、面的投影;《计算机绘图》讲解的是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平面图形的绘制、编辑及其技巧。

(2)基本立体和简单形体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基本立体的绘制、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及简单形体的投影;《计算机绘图》学习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基本立体的三维建模、编辑基本立体形成简单形体。

(3)组合体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计算机绘图》学习三维形体的编辑(布尔运算及三维编辑技巧)、复杂形体的建模。

(4)机件表达方法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机件表达的各种画法:视图、剖视、断面及规定和简化画法;《计算机绘图》负责形体的编辑、三维实体投影成二维图形的方法及图形的编辑。

(5)零件图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零件图的画图、标注及读图:《计算机绘图》学习零件装配形成装配体及其编辑、生成二维工程图及对其标注。

在每个教学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关键问题是注意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及辅助。可以借助三维帮助理解二维平面图的意义,借助二维平面图消化三维立体的投影特性。比如,讲解零件图部分时,可以把零件结构的画法与三维模型的编辑结合在一起,使二维和三维达到一体化,使学生深刻理解二维零件图的同时,掌握三维零件立体的结构特点和建模方法,一举两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淡化两门课程,而理解为“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一门课程,也就是整合的意义所在。

3.建立资源库。我们没有花过多的费用进行学术数据库的建设。我们机电组的教学资源库的创建是我们全体组成员共同利用一个假期完成的。我们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按有序的步骤,明确的分工,保存和管理资源。

我们按照素材类(视频、动画)、课程级资料(试题库、课件类、竞赛训练、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类)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给教师提供了素材,节省了时间,同时我们还对资源库进行随时更新。当然,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还不够全面,如果可以的话,应更完善。不仅应该有专业的教学素材,还应该有专业信息、技能鉴定、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遵循“边建边用,共建共享,持续更新”的方案建设,我想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校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机电教育资源库建设规模将更完善和更系统,不断满足机电类教学的需要,争取更大的成绩。

如果一个学校能够共享很多教学资料和教学研究成果,则不但使多年沉淀下来的东西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能够节约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推而广之到全中国、全世界,教育一定会进入一个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凌波.教师合作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课程改革研究,2007(9):5-7.

网络经济现象范文6

【关键词】信息经济;网络信息经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一、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

在经济理论中,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这便是信息经济学的起点。而作为网络经济的起点,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信息经济是以高技术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对于网络经济的含义分为两类:第一类认为网络产业即为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群;第二类认为网络经济包括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在内的一个总体经济的概念。二者都是对新经济形态的描述,表达的对象是一致的,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有区别,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而网络经济强调信息及其技术与经济的网络化特征和效应。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从经济形态和规律角度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作为信息经济的产物,与传统物质经济不同,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基础经济形态和结构。网络经济更关心信息商品、版本划分、网络效应、路径依赖、锁定、正反馈、电子版权、竞争与合作、信息政策等这些在传统经济领域和信息经济初期没有的新事物、新规律。

从产业经济的发展变化来看,网络经济的主体是网络及其相关产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CREC)1999年的研究报告把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分作:网络基础结构层(Internet Infrastructure)、应用基础结构层(Internet Applications Infrastructure)、网络中介服务层(Internet Intermediary)、互联网商务应用层(Internet Commerce),每一个层次都有其代表产业和公司。

从商业模型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促生了电子商务和虚拟市场。一般来说,电子商务就是指计算机与电子网络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子设备和软件实现商业交换和业务管理的全过程。虚拟市场是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市场环境,是网络环境的产物。在虚拟市场中既有对现实市场的模拟,又有全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体验。根据梅特卡夫原则,因特网的价值会随着用户的增加而呈平方级的增加,所以网络经济对社会实际的经营活动影响潜力不可估量。

三、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源于网络改变了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进而改变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运动规律。在这些改变中,较明显的有2个方面。

(一)挑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工业社会中,边际收益递减是普遍的经济规律在网络经济中边际收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显现出递增趋势,这种特征来源于信息的共享性和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消费的非竞争性。网络经济的主要产品是信息产品,它可以零边际成本大量复制生产,而每一份信息产品的价值并不因此而降低,从而在信息产品生产领域,网络经济表现出强烈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

(二)对市场均衡、垄断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有着特殊的成本结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产出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在网络经济中,供求难以均衡或即使均衡也不稳定的特点不仅使市场充满了不稳定性和风险,也增加了确定信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难度,产品的价格更多地由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结构所决定。

四、国内外网络经济学学科发展综述

国外网络经济学研究起步早,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谢伊提到网络经济产品区别于传统经济产品的四个重要特征:互补性、兼容性和标准;消费外部性;转移成本与锁定;生产的显著规模经济性。他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按产业类别讲述了软件产业、硬件产业、电话、广播、信息市场及其它网络产业。

国内学者将网络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纪玉山等指出网络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不会改变和取论经济学揭示经济本质的规律,但在经济现象形态上会拓展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周朝民针对网络经济这一新兴现象进行理论探讨。他认为网络经济学较之传统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黄宗捷等(2001)介绍了网络经济和网络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十大瓶颈等。濮小金、司志刚介绍了网络经济的概念、特征、基本理论,网络产品生产、营销、网络垄断和竞争,网络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及网络安全问题等。

五、存在问题

没有将网络经济学与网络实务区分开来,大部分学者的著作内容有关网络实务,不讲隐藏在网络经济背后的经济规律和原理,网络经济学学科内容与名字相去甚远。

已有的研究是零散的,没有系统化。个别教材或教学也讲了网络经济学原理,但宏观的多,微观的少,不系统、不完整。宏观知识多,微观知识少,并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也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我们应把与相关学科交混、粘结在一起的网络经济学从这些学科中剥离出来,确定网络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方法和理论框架应该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针对国内外网络经济学教材偏重实务、很少讲原理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应抽出隐藏于网络经济背后的规律、定理和原理。研究中要更侧重于微观,并且重点应放在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未探讨或未做深入探讨的问题上面,对网络经济产品的特征进行详细论述。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定理、规律等,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规范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学术争鸣中形成。因此十分有必要介绍解释网络经济现象的不同观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