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掌握量词;对字母表掌握并运用。
2.能力目标: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阅读《阳光》。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积累词句并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掌握量词;对字母表掌握并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和量词有关)
3、你还能说一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吗?(一个人、一座山……)
4、集体齐读字词。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背诵字母表。
(2)学生独立完成:给大写字母找到对应的小写字母,并连一连。
(3)学生展示。
(4)按照顺序读一读。
2、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左边生字。学生领读。
(2)同学们读完有什么发现吗?(明、星、早、阳是给日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3)同学们还能组成其他新字吗?(音……)
(4)学生自由读右边生字。你们发现什么了?(给寸加偏旁组成了新字过、时、对、村。)
(5)集体齐读这些生字。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阅读《阳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展示台。
1、
出示词语,学生自读。
2、
同桌互读。
3、
指名读,齐读。
4、
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孟浩然。
3、请学生试说《春晓》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阳光》,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幼儿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2
>> 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构 诗歌体式与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 图画书与美术结合的教学实践分析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浅谈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 《逍遥游》教学内容的确定 再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初中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小学散文类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 试析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特定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 浅议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 浅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文体意识下戏剧教学内容的确定 现代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tab=4#tabs .(下转 44页)(上接 125页)
⑤⑦⑧{10}彭懿.怎样阅读一本图画书[J].语文教学通讯, 2008(12/C):27-32.
⑥{9}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0-42.
{11}余耀.图画书阅读:并不那么简单[J].小学语文教学, 2008(5):16-18.
{12}[美]克里斯・范奥尔伯格文/图,宋译.两只坏蚂蚁・导读手册[Z].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5).
{1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249.
{14}Giorgis C,Johnson NJ.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Reading Teacher,2002(5):486-494. 转引自Sharon,Morris,San Angeol,Texas. Teaching Point of View With Two Bad Ants [EB/OL]. ?tab=4#tabs.
{15}国际阅读协会(IRA).英语语言艺术国家课程标准[Z].引自Sharon,Morris,San Angeol,Texas. Teaching Point of View With Two Bad Ants [EB/OL]. .ab=4#tabs.
幼儿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3
一、低学段学生的特点与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低学段的学生与几年前的学生相比多有不同,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学生基础水平差距大,兼顾不同学生难度高。目前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很多幼儿园,特别是城市的幼儿园大都设有识字类的课程。但由于不同幼儿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各幼儿园的教学水平也有差距,所以致使新入学的学生,即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基础差距也非常大。根据我们对某个班的随机调查,有70%-80%的孩子在幼儿园学过识字,但也有少部分孩子确实没有学过。老师们普遍反映,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距较大,所以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管理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就发现,当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个学生几乎没有听课,一直在动来动去。当询问他为什么不听课时,他说那些字他全部认识。这就产生了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生字量大任务重,教学低效水平低。现在有一些社会和语文教育人士对语文教学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现行语文教材识字量小、识字速度慢。比如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就认为,识字也可以从一年级开始,但至少要让学生“都能在一年之内认识2 000字”才比较理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一学段两年时间学生的识字量才不过1600个,还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一半。即便如此,许多老师还是认为每篇课文后有十几个生字,识字量太大,教学任务过重。社会上关于“识字量小、识字速度慢”的批评是实情,老师们“生字量大、教学任务重”的感觉亦不矫情。一方面是识字效率太低的批评,一方面是识字任务太重的抱怨,我们不禁要问,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三)儿童语言发展明显超前,语言教学相对滞后。经常和孩子接触的人会有这样一个明显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尤其表现在语言发展方面(主要是口头语言),刚刚入学的孩子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们不但拥有令人惊讶的丰富的词汇量,而且能根据语用情境的需要,用完整复杂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其中的原因除了绝大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外,电视等现代媒体的普及以及家长有意识的教育是重要的相关因素。尽管老师们也注意到了孩子语言发展水平提速和超前的现象,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很少有人注意这一现象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使得现在的教学活动实际上相对滞后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这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语文教学中如何善用和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
(四)母语文化受到削弱,学生汉语能力下降。近年来,社会上轻视汉语的意识在逐渐增长,很多家长似乎觉得母语学不学好无所谓,外语一定要学好,而且要“从娃娃抓起”。外语教育的不断升温,不仅削弱了语文教育,使儿童错失了学习母语的大好时机,而且造成了汉语能力的下降。中小学生使用的词汇量大幅度减少,多局限在网络用语,且很不规范,这已影响到学生思维的丰富性、缜密性。教育部、国家语委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认为,由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母语文化受到削弱。特别是由于“广泛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得人们普遍手写汉字的机会减少,致使汉字书写教学逐渐边缘化,国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母语运用能力水平下降退化的困境倒逼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小学低学段应该让学生打下什么样的汉语基础?
上述这四方面学生明显且重要的特点,对低学段语文教学有着特别重大的影响。但就目前低学段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来看,并没有针对这种明显且重要的变化做出积极的、适当的反应,语文教学依然在固有的轨道上惯性运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没有把“识字与写字”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通常是课文内容讲得多,意义讲得多,常识讲得多,但识字与写字讲得少,学生写字的时间少,而且识字与写字教学活动简单化。
二、“识字与写字”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与实验稿的比对发现,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对“识字与写字”任务的标准和要求,在教学建议及其它有关部分中对“识字与写字”补充增加了相当重要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了“识字与写字”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明确了“识字与写字”在教学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第一,强化了“识字与写字”的基础性地位。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实验稿相比,除了继续强调识字与写字是低学段的教学重点外,还特别增加了“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把识字与写字任务扩展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这种表述方式是针对当前低学段语文教学存在的常常偏离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的问题向教师们发出的强烈信息,既然识字与写字都已经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那么在低学段就更应该毫不犹豫地坚持以识字与写字为教学重点不动摇。
第二,明确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综合性要求。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几个方面特别增加和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要求。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定义。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的理念。在教学建议中又再次强调“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的意见,而且还增加了“沟通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除此以外,还在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部分,增加了“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建议。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应该而且必须落实好读与写、说与写之间的综合与整合,发挥和利用儿童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超前的优势。
第三,提出了“写好汉字”的审美性标准。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对汉字书写的质量标准,提出了“写好汉字”的具体要求。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按照规范要求认真书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和“提高书写质量”等重要内容,还在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部分再次强调要“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这增加的内容使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更加全面完整,也是针对“汉字书写能力退化”这一现象有力的纠正。
第四,突出了“增强练字意识”的实践性内容。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下几处增加了“练字”的内容和要求,在具体建议中提出“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的观点,明确要求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而且将书写的要求延伸到写作教学,建议“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我们认为,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对练字的强调,是对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淡化基本训练问题的强力矫正。
三、低学段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根据低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总结和形成了对低学段语文教学的基本认识。我们认为,识字与写字是低学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重心。所谓重点,就是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要以“识字与写字”为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教学目标,重点解决汉字的识写问题。所谓重心,就是低学段语文教学要围绕“识字与写字”这一教学重点展开,“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任务在兼顾的同时,要为“识字与写字”教学服务。为此我们确立并实施了“把握随文认读、集中重点强化、力求识用结合、沟通听说读写”的教学策略。
把握随文认读 从低学段与中高学段语文教学的比较来看,低学段应该少讲(内容)多读(课文)。少讲(内容)就是对课文的内容意义或常识性的东西不过多地讲解说明,学生只要略知大意初步理解即可。多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多读、熟读,有的课文甚至需要背诵下来,让学生在读中再认、巩固和强化所呈现的生字,并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感受和理解生字的意思与语用习惯,同时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此“随文认读”与于人们通常所说“分散识字”是有区别的,主要强调认(识)字和读(准)音。它分为生字的定位,识读与再认三个阶段,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生字的短时记忆。比如,在上课时老师先不示范和领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先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并通过自己查拼音解决。在完成上述生字定位和识读两个阶段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再重新读课文,这时的“读”要求是正确流利。正确就是学生能把课文中的生字再认出来,即能正确识别且把音读准;流利就是对生字更加熟悉,能立即辨认出来,语言流畅,不犹豫迟滞。
集中重点强化 现在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以白话文为主,以人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为例,每篇课文的字数在150-450个字之间,生字数约7-14个左右。尽管汉字的学习仍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但生字以这样分散的情形出现,确实不利于学生的长时记忆,因此集中重点强化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集中识记是在学生在阅读课文初识生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可以是生字的集中呈现和集中讲解,也可以是生字的集中归类。集中的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对生字的印象,通过不间断的各种方式的练习和训练,引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字义,减少遗忘,把短
时记忆尽快变成长时记忆。重点识记是对每个生字的学习和时间分配上要有所侧重,不搞平均主义,要特别关注学生容易遗忘和混淆的字,或特别有价值的字。强化识记就是“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练习、复习和巩固训练。
力求识用结合 “用”是“识”的目的,同时“用”也是“识”的手段,“用”是沟通语文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所以我们坚持以“用”为核心和突破,将学生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发挥和利用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主要是口头语言)提速和超前的特点和优势,并把它作为低学段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的资源,教学中创造性地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课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但学生必然是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来逐渐熟练和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为此我们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善于把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给学生创造或创设更多的运用和使用文字的机会主动识字,甚至有“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的强烈意识。
沟通听说读写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分类为“听说读写”四大基本任务,有些语文教材也在其中单独设置了“口语交际”和“习作”之类的内容,但这四项任务的教学并不能也不应该截然分开,整合在一起效果反倒会更好。所以低学段语文教学尽管是以识字与写字为主,但在教学中却并不能孤立地识写汉字,必须坚持贯彻“沟通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原则,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指导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说一句话或编个故事,尽可能多地使用上面列出的“我会写”的字和“我会认”的字,说话时使用的生字越多越好,随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让学生在写话中进行有意义的写字训练。
这种教学设计把识字、写字和写话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不仅紧密服务围绕于教学目标,更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深度和品质。开始前,老师觉得这个活动难度较高,担心学生做不来。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挑战性活动非常喜欢,多数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的“愤”和“悱”状态。在老师的示范、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说的话、编的故事越来越有创意,表达也更加生动丰富。这个活动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行不同水平的语言实践,使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它既是有意识的生字识写练习,也是真实的口语交际,还是自然的写话练习和发散思维训练。
我们认为把识字与写字作为低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重心是有建设性和有意义的探索。识字是语文教育的起点,是奠基中第一块最重要的基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小学生来说,一旦突破了识字的语言障碍,便有了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把这识字和写字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重心,不但未降低和影响课文其它教育价值的实现,而且是其它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幼儿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小学 一年级 语文素养 能力
引言:
一年级语文学习,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其作用及影响力不言而喻,学生获得较好的语文素养,可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教学论认为人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人的发展必须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自主教育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充分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构建主体性的教学形态,关注学生的学段特点和学习起点,充分挖掘固有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和措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语文素养。
一、以兴趣为师,轻松理解课文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注意力随时会因为外界的点滴变化而受到干扰。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在识记效果上有意识记并不占优的他们,更明显地受到教学情境的影响,因此,生动有趣的课堂富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以及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点,还能让学生喜欢语文纵观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不乏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的课文,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用形式多样节奏紧凑轻松有趣的课堂吸引学生走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例如,我在教授课文“比尾巴”第一、二小节时,设计让学生上台帮助动物找尾巴的环节,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而在教学此课三、四小节时,我改变了教学设计,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公鸡鸭子和孔雀,介绍自己尾巴的特点,这样便于学生对动物尾巴特点的识记,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以习惯为根,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年级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在刚开学的几个星期里,我采取编儿歌、说绕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并在课堂讲课之前不断灌输给他们。让学生在快乐的儿哥、朗读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认真写字到读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不厌其烦的一一讲到和提醒。通过一学期下来的培养,绝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们教学前的必要准备,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前提,教师一定要牢记这一点,这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在打基础。
三、作业设计有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注意色彩和趣味的多元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体验来吸取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兴趣等。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画画的内容,让学生把教科书上学到的内容画一画,然后再根据所画的内容对其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能很好的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另一方面,只依靠课本上的语文内容还是比较不足的,作业方面应对书本内容有所延伸。例如,在学习画家乡时,就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先和家长讨论家乡都有哪些名胜古迹、特产和生活中对家乡最爱的是什么的,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对学习内容的背景进行了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等。课本的内容只是一个例子,而生活才是进行口语练习最好的来源。老师可以在作业设计时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在学习不要这样做时,学生会明白劝说中的诀窍,明白劝说要有技巧性,要让考虑劝说的对象,要注意劝说的场合才能达到有效劝说的结果。
此外,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设计的作业没有针对性,那么就会导致班级内同学无法自身优势做到最大的进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讲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建立一个主动学习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调动学习语文的主动性,通过合作交流使语文作业的效果充分发挥。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四、激励有术,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激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金钥匙,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带有激励色彩的评价成为学生进取的兴奋灶。如后进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学生时需要适度模糊看不足用凹透镜,看优点用凸透镜,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期待的情感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参与,让整个语文课堂在孩子们一次次成功、一份份自信、一回回期待中愉快地度过。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语文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若只从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会产生评价失真,如果能从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学习情感、思维品质、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则能较全面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教师要开展好学生的自我评价。组织好学生间的互评。当某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对全班同学说:你认为他的回答如何?你有更好的看法?通过多向互动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避免教师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及时鼓励加以表扬这样评价亲切自然,几乎不留痕迹,实践证明只有在内在精神的满足下一个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最持久的潜力。
幼儿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5
幼儿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2.1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2.2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3.4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4.4 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4.5 注意事项
五、总结
参考文献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论文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参考文献
[1]林俏霞.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中的儿歌创作训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1:249-250.
[2]杨宝风. 儿歌创作新探[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2:78-79.
[3]郑黎丽. 基于儿歌特质进行儿歌创作[J]. 语文建设,2012,22:26-28.
[4]周思缔. 谱写孩子心中的歌——与师范专业的学生谈儿歌创作[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17-21.
[5]陈小芳. 儿歌:洒向童心的种子[J]. 思想理论教育,2005,10:62-63.
[6]王巍. 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7]陈乔芬,郭富生. 激发说写兴趣 引导儿歌创作——《六个矮儿子》教学赏析[J]. 云南教育,2006,11:38.
幼儿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说话训练 表达能力
说话是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的桥梁。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他们今后学好各门功课、提高学习能力、开发智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的思想与情感必须通过说话才能表达出来,如果对学生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就会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在说中展示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其实就是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指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一种倾听、表达、与人交流自己思想的一种能力。语文新课标对口语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努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让所有学生有口语交际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和谐、融合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游刃有余地交流。在教学《黄山奇石》这课时,我将各种奇石制作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当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美景逼真地再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个个举手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当然也赢得了其他同学的一片掌声。教学实践证明,要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约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当小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学习效果也非同一般。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
二、创造各种说的机会,激发学生说话的意愿
教学时要运用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练习说话。如,经常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说说你听到的、看到的事情,说说广播里或电视里的新闻,等等。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知道的事。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不但能启发了学生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还能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在认真的观察后说说插图的意思。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我就让学生借助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理解与傣族群众互相泼水、相互祝福的生动场景,抓住“泼呀、洒呀”、“说啊、跳呀”等词语,让学生连起来说说。在教学《雷锋》时,我就用多媒体制作一幅天空降下雨、河边被风吹弯的芦苇及被河水漫过的小桥的图画,画中的雷锋卷着裤子正在背小同学过桥的图画,先请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明图意,再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插图的具体内容,提示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有的说:“下雨天,雷锋卷起裤子把小同学背过桥。”有的说:“天正下着大雨,刮着大风,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桥。”接着又根据插图按“天,风,雨,河水,雷锋”的叙述顺序,让学生看插图,完整地叙述图中的内容。这样逐步增加表达的难度,学生从中提高表达能力。
三、加强读写结合,抓好平时的小练笔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人沟通与交流。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其表达能力,让其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若仅仅依赖每学期6-8次的大作文,必然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应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特点,设计小型多样的小练笔,进行扩写、缩写、改写、续写、仿写、听写等,从而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设想假如小女孩来到你的周围,你会怎样对待她。学习《穷人》这篇文章,最后没有写完,你可以续写他们怎样度过。这些训练,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的体验和感悟,可以是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在这些训练中,①注意小练笔的内容要多种多样,只要抓住事物的某个方面、某种特征,就可以作为小练笔的材料。②小练笔要与培养观察能力结合起来训练,循序渐进,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写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③把大作文与小作文配合起来进行,有助于搞好从段到篇的过渡。
四、通过课外实践,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新理念,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用语文。通过不断拓展语文口语实践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个体的口语实践活动是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语文语口实践活动,真正让口语交际训练走出课堂。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要组织口语交际训练活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与人接触,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例如:孩子们刚入校时,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做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个人爱好及就读的幼儿园,自己家住哪里,家里有几口人,等等;也可以让小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事情。在学生演讲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评,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有条有理、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为了使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锻炼、提升口头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定期、不定期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情况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确保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性训练,引导孩子在提升口语交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说话”训练,学生参与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课堂快乐起来。通过“说”的训练,学生提高了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明沅.小学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