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现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经济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经济现象

农业经济现象范文1

关键词 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山东微山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03-01

微山h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东经116°34′~117°24′,北纬34°27′~35°20′,南北长120 km,东西宽8~30 km,总面积1 779.8 km2,辖15个乡镇,68万人,境内有北方最大淡水湖――南四湖,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全县气候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境内多西南大风,雨水稀少,空气干燥,常发生春旱;夏季受东南风的影响,温度高,湿度大,常形成大范围降雨;秋季秋高气爽,有时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常有偏北大风,天气干燥寒冷,雨雪稀少。经查询近30年气象灾害资料发现,影响微山县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寒潮、雪灾[1-3]。

1 暴雨洪涝灾害

据我国气象有关规定,24 h降水量为50 mm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堤防溃决以及农作物被淹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微山县1981―2010年暴雨日数为85 d,平均每年暴雨日数为2.8 d。暴雨洪涝灾害是目前对微山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6―9月,汛期期间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次数多等条件极易造成暴雨洪涝灾害。2005―2015年,微山县发生暴雨洪涝灾害4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5亿元,其中2005年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最大,造成该县房屋倒塌1 683间,农田受灾面积14 252.47 hm2,绝产面积4 415.73 hm2,养殖受灾面积7 948.93 hm2,损毁大棚面积93.47 hm2,直接经济损失达3.1亿元[4-5]。

2 大风灾害

大风指近地面层风力达蒲福风级8级(平均风速17.2~20.7 m/s)或以上的风。大风会毁坏地面设施和建筑物,危害甚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微山县1981―2010年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 m/s的大风日数为84 d,平均每年2.8 d,最多年份有6次大风天气。大风易造成建筑物倒塌,对作物等产生机械损害,长时间的大风会造成土壤风蚀、沙化等,大风甚至还会引起风暴潮、沙尘暴等。微山县2005―2015年共发生3次大风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其中,2007年7月11日的一次大风天气过程瞬时风速达32.7 m/s,造成该县9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据民政部门统计:倒塌房屋共1 691间,农田受灾面积3 862.67 hm2,养殖受灾面积630 hm2,损毁鸭棚123个,刮断树木58 000余株,损毁网箱490个,欢城镇重伤2人,夏镇街道轻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 10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3 500万元。

3 干旱灾害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无法满足人的生存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气候现象。干旱灾害自古以来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重大危害,时至今日,仍无法有效避免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反,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紧缺状况日趋严重,目前干旱化气候灾害已成为全球问题。

2014年进入汛期以来至7月24日,微山县降水量100.1 mm,较历年同期偏少179.2 mm。气温持续偏高,日蒸发量大,土壤缺墒,导致农作物干旱灾情严重,湖面及鱼塘水位急剧下降,造成大量养殖鱼、虾、蟹死亡。此次干旱灾害导致该县10个乡镇(街道)出现旱情。据民政局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13.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 929.6 hm2,其中成灾影响面积2 904.3 hm2,绝产面积6 744.7 hm2;网箱受影响面积562 hm2,严重影响面积979.4 hm2,绝产面积1 706.8 hm2;鱼池、鱼塘受影响面积2 853.7 hm2,严重影响面积3 968 hm2,绝收面积224.6 hm2;网围受影响面积1 973.4 hm2,严重面积3 440.5 hm2,绝产面积2 104.3 hm2。全县直接经济损失3.56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566亿元。

4 寒潮灾害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即称为寒潮。寒潮的发生范围较广,其导致的降温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从而引发农作物霜冻、冻害等。

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农作物的耐寒温度不同,如豆类、北方春小麦和油料作物可承受-10~-7 ℃的低温,萝卜可耐-6 ℃的低温,白菜可耐-4 ℃的低温,而玉米、马铃薯只能耐-3~-2 ℃的低温。同时,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阶段的耐寒能力也有区别,大部分农作物在温度降到约0 ℃时就会明显受害。

5 雪灾

雪灾是由于长时间大量降雪导致的积雪灾害。2015年11月24―25日微山县普降大雪,降雪量35.7 mm,最大积雪深度达22 cm,受积雪影响,灾害造成该县6个乡镇的塑料大棚、牛棚、厂房被积雪压塌。据初步统计,此次灾害造成全县受灾人口共计81人,受灾面积6.03 hm2,垮塌塑料大棚76个,倒塌牛棚11间,压死黄牛51头,压塌厂房17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

大雪天气时应及时采取防冻害措施,避免持续低温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设施农业方面,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保障蔬菜的正常供应。同时,大雪过后应及时清除农作物大棚上的积雪,一方面减轻大棚塑料膜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大棚透光性。与此同时,做好冬季蔬菜瓜果的储藏与管理工作。为避免雨雪天气导致田间积水,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应定期进行“三沟”清理工作。此外,加强日常田间管理,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能。

6 结语

除以上几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外,干热风、冰雹也极易对农业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应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增强灾害防范,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尽量避免经济损失。

7 参考文献

[1] 辛吉武,许向春.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灾害学,2007(3):85-89.

[2] 张养才,何维勋,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3] 杨尚英,张梅梅,杨玉玲.近1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106-108.

农业经济现象范文2

1、精准农业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形态或农业生产形式由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关系)所决定。影响农业生产形式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农业自然资源保障系统、农业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农业自然条件和农村经济条件及社会生产力水平4个方面。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上。通过大量高能耗工业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等)的投入来维持系统的产出。机械化农业的主要优势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土地压实、水土流失、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品种基因单一化的危害、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水土资源及能源制约等。这种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促使科学家和农民努力寻求一种在继续维持并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又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新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并进行了多种探索,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如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等。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作物栽培有关模拟模型以及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DS)技术研究的发展,"精准农业"已成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

2、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成见表1。

2.1 现代信息技术

精准农业从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英美法德等国家纷纷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工乃至航天技术使精准农业更加"精准"。美国把曾在海湾战争中运用过的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这项技术被称为"精准种植",即通过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装置,在农户地里采集土壤样品,取得的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地块的养分含量,精准度可达1-3m2。技术人员据此制定配方,并输入施肥播种机械的电脑中。这种机械同样装有定位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施肥和播种可以完全做到定位、定量。还可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并配置相连的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收割机工作时可自动记录每平方米农作物产量、土壤湿度和养分等的精数据。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土壤和作物信息资料整理分析,制成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根据空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通过调整资源投入量,达到增加产量、减少投入、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同时在农田经营管理决策的环节上,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单纯获取高产","以适量投入,获取较好经营利润"或"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不同优化目标。这项技术的构成包括空间定位的农作物产量信息采集技术和土壤信息定时采集技术、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定时更新技术及空间定位的农业投入控制系统等。

2.2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最富有生命力的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打破了远缘物种不能杂交的禁区,即用新的生物技术方法开辟一个世界性的新基因库源泉,用新方法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起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营养更丰富,且生产成本更低的新作物、新品种;另外还具有节约能源、连续生产、简化生产步骤、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功效。如美国把血红蛋白转移到玉米中,不仅保持了玉米的高产性能,而且提高了它的蛋白含量。抗转基因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数百万公顷土地上试种。1998年,全世界利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已成功地开发了100多种再生植物,转基因牛、羊、猪和鱼也培育成功。美国是采用转基因技术最多的国家,1998年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达2050万hm2,是1997年的2.5倍;目前其转基因种子播种面积已占大豆播种面积的36%,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5%。阿根廷是继美国之后大量采用转基因技术的国家,1998年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达550万hm2,是1997年的4倍,其中75%的大豆播种面积采用经过改变基因的豆种。加拿大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从1997年的130万hm2,增加到1998年的280万hm2;50%的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采用了经过基因处理的种子。

微生物农业是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在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各种酶方面的能力比动物、植物高上百倍;微生物还可利用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有益微生物,不仅可获得大量生物量,用于制作食用蛋白质以及脂肪、糖类等专门食品,而且在生物防治、土壤改良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日本研制的EM(含80余种微生物的生物制剂),被称为可以挽救地球的有效微生物群。施用EM可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药物,净化环境,。

2.3工程装备技术

现代工程装备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硬件",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精准农业中,应用于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

精准播种。将精准种子工程与精准播种技术有机结合,要求精准播种机播种均匀、精量播种、播深一致。精准播种技术既可节约大量优质种子,又可使作物在田间获得最佳分布,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作物对营养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精准施肥。要求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盈亏情况,作物类别和产量水平,将N、P、K和多种可促进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与有机肥加以科学配方,从而做到有目的地肥,既可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又可降低成本。要求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具有自动控制的精准施肥机械。

精准灌溉。在自动监测控制条件下的精准灌溉工程技术,如喷灌、滴灌、微灌和渗灌等,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实施实时精量灌溉,可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精准收获。利用精准收获机械做到颗粒归仓,同时可根据一定标准确分级。

转贴于  3、我国精准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明显,农业生产水平差距较大,农业集约化总体水平较低。表2示出1994年中印日美4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及世界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低于印度、日本,同美国相差甚远。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每万公顷拖拉机拥有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7%,甚至低于印度的水平。3)化肥投入水平高。每公顷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7倍,高于美国,但低于日本。

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要实现现代化,是继续走农业发达国家已走过的以牺牲土质、环境及使用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大量依靠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发展道路,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应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之路,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1)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许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测算,我国全年降水量约为6.19万亿m3,其中约55%消耗于陆面蒸发,只有45%转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5000亿m3)。

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灌溉农区面积约5000hm2,其中渠灌面积较大,多属粗放型灌溉模式。在华北井灌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自从将"两年三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后,水分亏缺部分全靠超采地下水来弥补,地下水位连年下降,给北方灌溉农业造成严重威胁。

同时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巨大。我国渠灌面积约3900hm2,井灌面积1100多万hm2,合计约5000万hm2。渠水灌溉的利用率约为0.3,井水灌溉利用率约为0.5,两者加权平均值为0.35左右,与发达国家0.7-0.9的利用率相比,差距巨大。有关部门测算,如将农业用水(按4000亿m3计算)的利用率提高0.2,即达到0.55,则可节水800亿m3。

山东海阳引进以色列技术,建成约33hm2(约500亩)果园自动化控制微喷工程,采用微机控制。根据土壤吸水能力、苹果生产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定时、定量、定位给果树供水。据有关专家测算,粮田自动化喷灌可节水30%-40%;省地1.5%-2.0%;果园和菜园的微灌可节水50%-60%;防渗渠道与土渠相比可节水约50%。

有研究认为,北京市耕地面积与以色列耕地面积基本相同,但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量都约为以色列的2.4倍,如采用精准农业战略,以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和渗灌等方式取代大水漫灌,在产量上达到以色列现水平,可节水约2/3,即约18亿m3。

2)实施精准施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对粮食的贡献率约占40%。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化肥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从1980-1995年的十几年间,化肥施用总量增加了183.1%,年均递增率达7.2%。1995年化肥总施用量约达3600万t,而同期粮食总产只增加了46.6%,年均递增率仅为2.7%。期间化肥投入所生产的粮食由31.5kg.kg-1下降至17.70kg.kg-1。我国化肥施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据大量试验资料统计,平均单产6500kg.hm-2的谷物,1季产量从土壤中带走N100.5-169.5kg,P2O549.5-75.0kg,K2O120.0-175.5kg,N,P,K比例为1:0.45:1。我国许多省区都存在过量施用氮磷化肥,钾肥施用不足的问题。1995年我国N,P,K实际施用比例为1:0.43:0.17。由于农田复种指数和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有机肥施用量下降,化学钾肥投入不足,我国土壤缺钾面积日益扩大。

国外文献报道,氮肥平均利用率可达50%-60%,当季利用率磷一般为10%-30%,钾为20%-60%。据我国有关学者的研究,我国N,P,K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5.0%,19.5%和47.5%,可见我国氮素化肥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向大气挥发、向水体淋溶,形成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农田微量元素缺乏面积不断扩大,而目前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面积仅约1600万hm2,为缺乏微量元素面积的11.3%。

在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产量。

3.2发展精细设施农业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应用某些特制的设施来改变动植物生产发育的小气候,达到人为控制其生产效果的农业生产形式。设施农业主要有:1)设施种植业,如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无土栽培;2)设施畜牧业,如畜禽舍、养殖场及草场建设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即为精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在国外发展较早,目前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在欧洲,多数国家以温室生产为主,其中荷兰和英国的温室主要是玻璃温室,用来生产蔬菜和花卉。荷兰生产的蔬菜80%用于出口,花卉出口达世界出口量的71%(1987)。日本温室栽培蔬菜和果树的技术十分发达,几乎所有品种的蔬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温室生产。

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温室面积约36.576万hm2,其中我国面积最大,达15.67万hm2,占42.8%。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高,效益好,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

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推广、应用精准设施农业可以达到增加农产品产出、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水、肥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1)精准农业是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理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2)在我国建立现代精准农业系统应从开始就将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各方面的专家有机组合在一起,协同攻关,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3)我国农业仍属于高耗、低效型农业,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发达国家已达50%-70%),化肥当年利用率仅30%,因此,近期应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农业经济现象范文3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经济;经济风险;风险影响;农业防灾减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S4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0-019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94

1 概述

自然灾害的频发给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据统计,2005~2014年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达到4300亿元,其中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达到3075亿元,占经济总损失的71.5%。2014年,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373.8亿元,死亡人数1583人、失踪23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4890千公顷,其中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953亿元,占直接经济总损失的87.5%。可见,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非常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农业经济与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气象环境因素更大,暴雨、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所形成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更明显。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气象灾害多发的地区,每年农业生产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因此分析气象灾害对河北农业经济的风险影响对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做好为农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包括自然灾害灾情、社会经济年度统计资料和农村年度统计资料,其中2005~2014年全国气象灾害灾情资料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整理;河北省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灾情资料来源于各年度河北省自然灾害会商情况报告和各年度河北省灾情概况及灾情趋势预测报告等材料整理;有关农业方面的干旱损失、洪涝损失、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等数据来源于《河北农村统计年鉴》等。

3 河北省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影响

3.1 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损失重

河北省地势复杂、地貌多样,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类型,在河北省每年干旱、暴雨(雪)、大风、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干热风、寒潮、霜冻、大雾和霾等气象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同时因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等也时有发生。据统计,近10年(2005~2014年)河北省因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年平均达到1965.7千公顷,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达到130.7亿元,占自然灾害经济总损失的比例超过了90%。例如2014年河北省因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74.63千公顷,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1.45亿元,占全省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总损失的98.8%。

3.2 干旱、暴雨洪涝交替发生,灾害损失大

受季风气候影响,河北省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干旱、暴雨洪涝交替发生,其中暴雨洪涝、干旱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主要气象灾害,二者造成的损失占气象灾害损失的比例超过了50%。

据统计分析,河北省发生春旱的频率为60%~80%,初夏旱为55%~90%,其中春旱最为频繁,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河北省干旱呈现出南多北少,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加剧了干旱旱情,由于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土地干化、坍塌,干旱和水资源不足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近10年河北省每年由于干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达863442.2公顷,其中2014年河北省由于干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578910公顷,因干旱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亿元。

暴雨洪涝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夏季气象灾害之一,夏季暴雨、局地强降水多发,而强降水又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以及农田渍涝等灾害。据统计,近10年(2005~2014年)河北省每年由于暴雨洪涝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达150551.8公顷,其中2012年河北省由于暴雨洪涝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456026公顷,因暴雨洪涝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2.8亿元。

3.3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年平均气温上升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目前,河北主要大田农作物小麦、玉米以及设施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和环境因素影响仍然较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增多趋势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特别是现代农业对气象灾害敏感性增强,受灾害影响损失更大。例如,据1961~2013年资料分析,河北省雾、霾日数以每10年16天的趋势增加,持续雾、霾天气引发的低温寡照灾害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而干旱、强降水以及强对流性天气也已成为制约粮食丰产、农民增收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4 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风险影响

河北农业生产大多为小麦、玉米等大田农作物生产,而大田农作物的主要生产特点就是充分暴露在气象灾害风险之下,因此小麦、玉米等大田农作物生产受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的影响较大。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拥有3741.35万农民,耕地面积为9842.03千公顷,农业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而频发的气象灾害也给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影响,也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4.1 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河北省旱灾情况严重,特别是春夏干旱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通过对近10年的分析,河北省干旱频发,旱涝波动幅度大,特别是对降水依赖程度高的夏玉米,由于干旱而导致了玉米单产的降低。通过对每一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和全省农作物受旱灾总面积数一一对应分析,可以看到全省农作物受旱灾总面积数对粮食总产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全省农作物受旱灾面积数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全省粮食减产比较明显的年份都出现在受旱灾面积比较大的年份;二是农作物受旱灾面积小的年份,全省粮食产量均明显增加。可见气象灾害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近5年河北省由于气象灾害损失粮食年平均达到137.55万吨,特别是2014年由于出现严重夏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328千公顷,全省粮食因干旱灾害减产达到244万吨。

4.2 气象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气象灾害影响对农民的经济收入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据统计,2002年河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2685.2元,到了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293.4元,从2007年与2002年的数据对比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6倍;而到了2014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186元,2014年与2007年的数据对比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37倍,2014年与2002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79倍。但是由于河北各地自然资源不同,各地农业经济发展也不统一,其中遭受气象灾害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以2010~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为例,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957.98元、7119.69元、8081.39元、9187.71元和10186元;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19.5%,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13.5%,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了13.7%,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3年增长了10.8%。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的增长比例明显低于2011年,除去其他因素外,其中2012年河北遭受了7.21暴雨洪涝灾害,因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农业经济损失为62.8亿元;2013年河北局地遭受暴雨灾害造成直接农业经济损失为15.5亿元;2014年河北遭受了罕见的夏旱灾害,因旱灾造成的直接农业经济损失为100.1亿元。可见气象灾害的危害程度对农民的收入增长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4.3 气象灾害对农民日常消费影响分析

气象灾害在对粮食生产、粮食丰欠、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农民的日常消费和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气象灾害多发、受灾严重的年份,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个人收入必然会减少,同时由于连带效应商品价格也有一定的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日常消费支出。据研究,农民花费中在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上仍然占较大比例,农民花费在生活上的日常消费支出占据着总花费的主要部分。分析近10年河北省农民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平均支出情况,发现其二者占到农民日常消费总支出的41.9%。而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总支出为5364.14元,其中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合计为2213.58元,占到总体水平的40.62%;201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总支出为8248元,其中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合计为3141元,占总体水平的38%;2012年和2014年的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支出比例均低于近10年的平均值,说明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2012年、2014年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农民日常消费支出。

5 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气象灾害频发、多发的河北省,气象灾害特别是干旱、暴雨等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风险影响。因此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定量风险评估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尽量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损失程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生产保障能力;三是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经费投入,提高人工增雨(雪)作业效益,建设应对干旱灾害保障工程。

参考文献

[1] 刘彤,闫天池.气象灾害损失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1).

[2] 孙霞,俞海洋,孙斌,等.河北省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的统计分析[J].干旱气象,2014,23(3).

[3] 王素艳,霍志国,李世奎,等.中国北方冬小麦的水分亏全缺与气候生产潜力[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1).

[4] 陈小雷,邢文发,张娜,等.对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14).

农业经济现象范文4

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连续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发展现代农业做了重要部署。因此,正确理解什么是现代农业、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找准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是在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发展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从真正意义上讲,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全面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并充分享有收益权的基础上,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使传统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而出现了优质高产的高效农业。它采用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使现代农业的形成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现阶段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

 

胶西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该镇以突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切入点,2007年规划面积5万亩,现已达10万亩,涉及32个村庄,2.6万农民,主要包括核心区和辐射带动区两大区域。核心区规划面积1万多亩,分为设施农业示范区和创汇农业示范区两部分:设施农业示范区主要以大中拱棚种植早春马铃薯和大葱为主;创汇农业示范区主要种植马铃薯、白菜和甘蓝等订单作物。辐射带动区规划面积3万多亩。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 发展的市场化。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农业是在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和完善的,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在各方面发展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并能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现代农业在这种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优先进行资源配置,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同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不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还逐步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发展为真正的市场化农业。

 

2.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高度密集性。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农作物的耕种技术,还是育种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既提高了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此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到集约,劳动者自身的技术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现代农业是一种多元化、多功能的新型产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极大地拓宽和延伸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链条,从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满足人们不同层次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产业链条上连接着生产、加工、服务、销售等环节,兼容了各大产业,成为综合性强、经营性强的产业,实现了农产品从解决温饱向追求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转变;从单纯提供物质产品向同时提供精神产品转变;从传统第一产业向同时兼容各大产业转变。

 

4. 现代农业具备完整的产业体系。为了解决农业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通过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形式来带动千家万户农产品生产者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体系。这一点在胶西镇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已经形成特色,如“宋戈庄马铃薯”、“宋家村芹菜”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大大促进了当地村民的增收和本村经济的发展。

 

5.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胶西镇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主要以“规模、集约、生态与生产的良性循环”为根本的生产方式,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不但使农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此外,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注重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方向发展,注重农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从而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方面支持。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我国地域广大,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切入点也各不相同。胶西镇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强力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逐步实现农业由分散向集约型、由生产向加工型、由粗放向标准型转变,着力培育参与市场竞争主体的能力,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思路决定出路,胶西镇党委在蔬菜示范区建设上认识到位,思路清晰,在深入基层进行大量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研究,科学制订了蔬菜示范区建设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蔬菜示范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生产区域,通过三年的建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和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解决农民劳动就业,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蔬菜生产条件

 

胶西镇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农业示范区。农业示范区内进行了道路沙石硬化和高标准绿化,疏通路边沟,建设自动气象站一座;新挖深水井70余眼;新建桥梁26座;新发展大中拱棚1200余个;建设物理防治基地2000亩,安装电子诱蛾杀虫灯200余盏。示范区内基本实现了灌溉水利化、道路林网化、生产机械化和销售合同化,有效灌溉率达到100%,节水灌溉率达到30%,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了条件。

 

(三)突出技术支撑,增创竞争优势

 

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着力打造产品三大优势。一是突出品种优势。组织有关人员到山东省农科院,向全国著名马铃薯专家孙慧生教授求教,掌握了孙教授培育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荷兰七号的种植技术,并在其介绍下与该品种原种繁育企业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成为山东省唯一的马铃薯良种商。薯种年销量达1500余吨,辐射面扩大到了高密、诸城、平度等各地,使胶西镇成为山东重要的马铃薯种源地。二是突出错季优势。大力推广“春土豆—夏白菜—秋土豆”一年三季种植模式,现种植规模已达2万多亩,由于错开上市高峰期,效益比一般蔬菜每亩平均高出2000多元。2014年在抓好优质蔬菜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引进高端农产品,重点引进马铃薯新品种“黑美人”,大力推广富硒土豆。在此基础上,年内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土豆加工、粮油加工、蔬菜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工农互动,促进现代农业深入发展。三是突出规模优势。为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邀请山东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专家在生产期间每月前来进行一次技术指导,传授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普及农药安全使用和施肥技术,提高了农户的田间管理水平。有了技术保障,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目前全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3家,其中马铃薯专业合作社58家,蔬菜协会两家,这些合作社存在“小而散”特点,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为此,胶西镇党委、政府成立了“胶西镇马铃薯产业党委”。党委下设支部43个,其中以胶州市出口马铃薯协会为主的联合支部一个,以合作社为主体的支部35个,驻外支部7个。下一步将在马铃薯产业党委的统一协调下建立联合合作社,实现联合起来闯市场,加强自己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位权,同时也使各个合作社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三、政府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应发挥的作用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政府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显得至关重要。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自1985年以来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呈下降趋势,这对现代农业提出了挑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科技进步,需要大量农业人才和科技创新,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的支持和投入,建立专项农业科研基金,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

 

(二)用金融创新支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遇到了融资困难等金融体制障碍,应创新金融体制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上规模、上档次,促进其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转变。二是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以中小企业间互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省级再担保机构,为辖区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三是政府应对农业投资基金,在税收上实行优惠,提供配套的政府低息贷款,加强对基金的投向进行合理约束。

 

(三)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农产品流通和现代流通业对接

 

依据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经验,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在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创新交易方式,规范交易活动,尽快实现农产品流通和现代流通业对接。

 

(四)政府对农业实施产业保护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适当的农业倾斜政策,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失。

 

四、结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树立经营农业的新理念,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强力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逐步实现农业由分散向集约型、由生产向加工型、由粗放向标准型转变,着力培育参与市场竞争主体的能力,实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经济现象范文5

一、现代庄园经济的起源

庄园经济起始于中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封建贵族自给自足的农业庄园逐渐没落。现代庄园经济的发展始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国家,现代庄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庄园,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作为一种新兴发展模式成功地改变了美国、荷兰、澳洲等国的农业经济状况,创造出了红酒庄园、花卉庄园等产业经济奇迹。20世纪70年代以来,庄园经济在亚洲蓬勃发展,在日本被称为都市农业或工厂化农业,而在台湾衍生出了农产品加工与旅游服务,被称为观光农业。

20世纪90年代现代庄园经济在我国兴起,现代庄园经济把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吸引到农业中来,进行最优配置,从而将传统低效农业改造为现代高效农业,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性改造。近年来出现了农业多功能化,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形态。

二、现代庄园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庄园经济的内涵,但目前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笔者在研究中参照张春香的定义:庄园经济是指农户、开发商或企业,承包、租赁或购买适度规模的土地,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坚持以科技为支柱,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以自己开发经营或委托经营为机制,以土地使用权为投资标的,以股份或土地份额为标准,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农用地产业化开发模式。

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现代庄园经济在我国表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1.在运行上,采用资本加土地模式,通过土地租赁、承包和流转等方式集中一定数量的土地,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规模效应和生态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行资源优化组合,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收益。

2.在组织上,内部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以资本、土地、技术等作股本,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决策,避免盲目开发。外部采用多种经济合作形式,如企业+农户、各种专业合作社等,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3.在生产上,采用高效农业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延伸农业产业链,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稳定市场,降低市场风险。

4.在经营上,以市场为导向,确保产品销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意识,参与产品认证。通过多渠道信息网络,广泛而快捷地接受各类信息,如资源和环境信息、生产和管理信息、资料和市场信息等。

三、发展现代庄园经济的优势

庄园经济吸收了社会闲散资金,将工商资本、城乡资本与农业资本相融合,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将资本、管理、科技等要素投入到农业中,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和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现代庄园经济是农业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在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的同时,集合了观光休闲、科教拓展、餐饮娱乐、养生度假和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促进了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现代庄园经济,有利于高新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突出品牌效益,扩大产业规模,改善产业结构,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庄园,特别是都市农业,通过造林绿化和种植花卉苗木打造城市之肺,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生态体系的平衡。

四、我国现代庄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和项目定位低,缺乏竞争优势

现代庄园是高层次的农业产业形态,生产的农产品应该是高品质、无污染的优质生态农产品,但目前庄园产品定位普遍偏低,在市场上与普通农产品竞争没有充分发挥出优势。有的庄园虽然定位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但在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无公害、无添加剂等农业技术生产标准和规程,最终导致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一些计划开发休闲、旅游服务项目的庄园,由附近的村民、个体老板盲目自主开发,以水塘、山林等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平房、板房或茅屋为基本设施,提供垂钓、采摘、游玩等项目,简单重复建设,经济效益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二)资源优势发掘不足,发展层次较低

发展庄园经济有助于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引入农业经济,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农业产出和产值。但是,目前庄园经济发展中对资源优势的发掘不足,主要投入集中在种植、养殖等初级环节,即使有一定的加工环节也处于产业链前端,附加值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发展庄园经济应通过独特的原料及加工工艺,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使产业链得以向二、三产业延伸。

(三)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目前,很多庄园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较为落后,盲目开发,只顾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管理者对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不重视,导致生产成本高。此外,庄园农业生产与先进科技结合程度较低,导致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难以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现代农业庄园经营者需要培育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四)内部监督体制不健全,投资者与开发商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和开发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庄园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投资者一般不参与庄园具体经营活动,无法获知内部事务及财务状况。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信息公布不透明,利益分配不公平,庄园开发商和经营者为谋取私利而暗箱操作,损害了农民、工人和投资者的应得利益,甚至为非法集资套取钱财创造了条件。

五、我国发展现代庄园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严格标准、动态管理,保障庄园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庄园经济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庄园布局和任务标准等提出具体要求,突出特色,避免盲目开发、简单复制。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政策要向促进庄园经济发展方面倾斜,提高企业发展庄园经济的积极性。政府要做好发改、农业、林业、交通、金融、质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在部门联动、项目建设、信息共享和资金整合方面做好统筹协调。

(二)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发展

现代庄园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是建立在产业链延长基础上的集规模化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与集约化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发挥行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将分散的小型农庄联合为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将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庄园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现象范文6

关键词: 农村经济;财税;改革;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5-0063-02

一、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带来的新问题

(一)减免农业税导致旗乡财政加大对中央和自治区转移支付的依赖

由于农业税是两级财政的一项重要来源,减免农业税直接导致可用财力进一步缩小,财政支出缺口将加大。目前,转移支付占财政支出的20%左右,主要投向农林、水利、医疗卫生及义务教育。但是,费改税后转移支付没有完全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如乡镇基础设施、教育达标、道路维修改造、保护生态环境、封山育林禁牧和移民等项支出,都需要各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如果中央和自治区转移支付的覆盖面不能够进一步扩大,农业性旗县的财政状况将面临新的困难。

(二)因土地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农村费改税前,由于农民负担重,土地效益低,一些农民弃耕离乡进城务工。费改税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因土地引发的矛盾成为农村的主要矛盾。一是免征农业税和粮食直补资金到户后,大批外出务工农民和封山禁牧后的移民纷纷返乡争要土地,出现了争地上访事件。二是政府征地后地价上涨,农民不愿退耕还林还草、甚至出现侵蚀林地、毁林种地等问题。

(三)经济总量小,公共需求多,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首先,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四个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通常占农业性旗乡税收收入比重的85%,且均为共享税种。近几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减免屠宰税、特产税、牧业税政策,使得本身有限的税源更加短缺。其次,财政性支出却不断增加。农村税费改革前很多政策的出台没有配套的资金,需财政出资金,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落后于支出的不断扩张。除了要保证政府机构运转外,还需要承担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兴修水利、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事务性支出的不断增长需求。第三,财政债务问题严重。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财政向地方金融机构借款或拖欠欠款,形成沉重的政府债务。由于负债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加之乡村财力薄弱,乡镇收缴“三提五统”费的口子已堵死,乡村级组织无力偿还各种债务,对地方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形成潜在的风险。

(四)农村公益事业受到影响

长期以来,包括计划生育、农村卫生医疗、济贫助困、农田水利、乡村公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投入主要靠地方政府和“一事一议”来解决。减免农业税后,村级经费将纳入财政支出范围,而财政无力满足大量的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需求,如果不明确划分农村公益事业的公共管理责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势必影响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五)转制企业问题应引起关注

农林、水利、文化、卫生等基层公益性事业单位过去工作经费由财政专项补贴供给,因转制将事业身份转变为定额、自收自支或完全转为企业,职工供给体制和身份转换后,职工仅有一些微薄收入或低保收入,生活非常困难,入社保难的问题日益显现。

二、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农村后续财源建设,构建多元化财源新格局

要把财源建设作为今后的长期工作任务,把农民增收与财政增收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开辟符合当地实际的新财源。在确定财源建设思路时,应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创税型企业。要改变以农为主的财源结构,大力发展物流配送、饮食服务、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构建起以工业经济多元化的财源建设新格局。

(二)完善与税费改革配套的财政体制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把不应该由农民负担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围,不断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按照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适当调整旗乡的事权,赋予其必要的财权,提高旗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财政运行模式在保留乡级财政的前提下,坚持预算管理权、资金审批权和资金使用权“三权”不变,可加快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乡财县管乡用和“以奖代补”等体制和办法。

(三)规范一般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在一般转移支付上,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分清旗级政府的责任与义务,规范旗对乡镇财政收入体制,调动乡镇政府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加旗对乡镇的一般转移支付,建立和完善一套测算及分配较为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的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在专项转移上,要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类别和规模,并将其补助范围相对集中到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环保、公交、卫生等主要项目上,发挥好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解决旗对乡专项转移支付分散、支付规模小,随意性的问题。

(四)妥善解决债务问题

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要切实转变依赖等待输血的思想,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财政运行危机意识,注意加强政府利用外债的计划性,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和总量,建立与财、税、库相连接的财政运行信息监测反馈系统以及预警分析体系。按照“防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要求,建立与税费改革相配套的控制和偿还债务机制。采取先“刹车”后“消肿”的办法,尽快回收债权、债权债务对转、债转股、拍卖闲置资产、节余偿债、破产核销和建立偿债准备金、压缩支出等处置办法来积极稳妥地进行化解财政风险。

(五)完善公益事业建设制度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一事一议”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内容、程序和方法,把“一事一议”界定在村民受益、村民自愿、村民民主决策范围之内,不准固定筹资筹劳,不准强行或变相强行以资代劳,确保议事资金安全运行,逐步建立起政府资助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制度。其次,财政资金要重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卫生保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小城镇建设等公共领域。并引导鼓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办好与自身相关的公益事业并引入市场机制,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一步改变农村公益事业资金短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