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研究的意义

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1

一、“以美育德”策略的实施原则 

第一,语文学科的本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美育德的实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学科的本体性”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美德教育应与语文学科基本要求及本质特点相符,体现出学科的基本特性,不可顾此失彼。 

第二,美育渗透的适切性 

该原则强调的是“以美育德”应能充分利用文本中体现的科学美、形象美及情感美等内容,实现最终的美育、德育目标。因此,在实施“以美育德”策略的过程中,应做到合理选择渗透的内容、角度及方法,注意保持渗透的适切与适度,保证渗透的有效性。 

第三,“以美育德”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实施“以美育德”,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目标即可。因此,教师可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只要让受教者产生愉悦感与审美享受,目的是实现改造学生意识及心灵、提升其道德品质等美德教育目标。 

二、以美育德的实施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以美育德”,最好借助审美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避免以往采用单纯道德说教模式。只有在良好的人文陶冶下,才能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灵、丰富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 

首先,要积极营造“美”的氛围 

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有密切联系,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若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顺利实施“以美育德”,首先应注重“美”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因此,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积极为学生创设“美”的氛围,利用良好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其情感因素,从而能够走入学生心灵,为其传达各种美。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雨巷》该首诗时,教师可事先寻找一些该首诗的朗诵、表演,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例如,在课堂导入时,可先向学生播放一段以“雨巷”为主题的舞蹈表演,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舞蹈中“撑着油纸伞姑娘”传达的美。当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了解后,再播放一遍该首诗的朗诵文件,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文字的美及文字所表达的美,形成一种美的陶冶、净化。 

除此之外,美的氛围还要求教师学会倾听。高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解读,而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由理解与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并与学生真诚交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并适当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与“美”的品质。 

其次,要善于运用“美”的文本 

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文本,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可以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世界、社会。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教材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审美系统。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以美育德”,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自然、社会及人性的美,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形成高尚的人格。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的相关内容时,在名著导读环节中,有一本名著为《巴黎圣母院》。实际上,大多小说的创作往往以社会现实为蓝本,作品中的人、事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或是启迪人们反观现实社会,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巴黎圣母院》中,有一个长相丑陋的人,但有着人性的美好。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该部分素材,引发学生共鸣,并从小说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之人、平凡之事给予更多关注,发现这些潜藏的道德美,使其领悟与感受世界与人性的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方式。 

还有,要积极创造“美”的手段 

“以美育德”的实施,还要求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传授内容的丰富美与授课方式的条理美,还应积极创造更多的新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文字是人们表达心声的一种重要工具,故美的文字往往能够触发读者的内心情感,使其产生共鸣,并进入一种“物我同行”的境界。在此期间,读者既获得了情感体验,德的智慧也得以提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喜剧等多种文学形式的作品,教师若能用朗诵、表演等方式将之呈现给学生,则有利于引起学生共鸣。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该篇文章时,文中对林黛玉的细节、语言、心理描写,将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并让读者对黛玉的人生命运感到惋惜、同情。教师还可让学生观看黛玉进贾府的视频,或是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通过多种方式,扩宽学生的审美渠道,为学生传达更多的“美与德”。 

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教学;情境教学;“易班”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4-0045-04

情境学习的理论渊源

情境学习可以追溯到我国战国晚期乐正克所著的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培养学生时也提出,“重视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然而,直到凯瑟琳・汉斯曼发表了《基于情景的成人学习》一文,情景学习理论才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情境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人约翰・杜威于20世纪80年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

丹麦成人教育学者克努兹・伊列雷斯在《我们如何学习》一书中创造性地解释了情景学习理论,并建立了一种互动情境的三角模型,动态地展示了情境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如右图)。

情境学习强调“在情境中求知”“在情境中反省”,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指导思想相一致。因此,德育课程需要学生在一定情境或环境下,利用各种丰富的情境资源,与情境产生互动,通过行动的实践、反思来建构知识与解决具体问题,通过群体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反思,去独立思考,获得知识。

德育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开展的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1.对德育课的认识有偏差,学生厌烦说教

大多数中职学生认为德育是副科,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技能、证书和本领,没有多少用处,而且在家常听家长讲道理,在学校也常听教师们讲一些鼓励、鞭策的话,听得多了,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有些学生认为,德育课就是休息课、开小差课、混考勤课等。

2.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果低效

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灌输式的讲解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于思想政治课,学生往往因不能深切地感受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无法与其产生共鸣,更别提对德育课产生兴趣了。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难与学生产生共鸣

教材上很多案例都贴上了成功的标签,要么是通过努力后取得好的成果,要么是先不学无术后因某个事件迷途知返,最后大获成功,要么是一直糊里糊涂,最后人生没有了方向。学生读了这些案例很难与其产生共鸣,因为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甚至与其平时的所见所闻相矛盾,学生普遍感觉这是别人的故事,与自己无关,离自己还很远。

4.考核评价单一,难以促进教学改革

传统德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是教师依据期末考试的分数,兼顾课堂纪律和出勤情况来评定。这样的考核很难真正反映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产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情况,也无法带动学生参与学习与评价,分享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抓手。

中职“易班”平台在德育教学中的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下,“易班”平台融合了博客、微博、论坛、社交网络、邮箱、网盘、手机应用等功能,为学生交流、评价提供了平台,借助该平台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易班”平台上传课程学习资料,德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然后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知识目标,上传搜集的反映现实社会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的多媒体资源,自拍、自编、自演的视频以及整理后的PPT资料。任课教师还可以作业、问卷等,让学生及时跟进学习。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翻转课堂”。学生们在课下浏览、学习“易班”网络学习资源;课上在教师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同学对自己所上传资源的创意讲解、内容分析和感受分享,然后全班分组讨论、汇报,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和提炼。这样真正实现了课下、课上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表演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过程评价。针对教师布置的主题,学生根据上传资料的完成质量在平台上“点赞”或发表评论,然后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平时在“易班”平台上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个性指导。由于大多数中职生是未成年人,受到自信心、自尊心、胆量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不愿意面对面地向教师倾诉,所以传统的面对面的谈话交流方式无法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教师可以通过“易班”平台访问学生的空间、日志等,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应、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从多方面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尤其是对消极、偏激的学生及时进行引导、疏导和纠偏,能达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情境教学在“易班”平台的实践

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体特点,创设、引入和培养与学生世界相适应的情境,引导他们体验,激发他们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与认同感。为了提升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如何借助“易班”平台开展情境教学呢?

1.思想动员,班级建构

(1)思想上接受“易班”。入学之初,每位学生都按照班级号、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注册了“易班”账号,在注册时教师对“易班”的功能也逐一做了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运用。在上课时,教师再次对这个有利于学生交流学习、评价提升的平台做系统的阐述,并强调要多关注中职课堂、班级活动、资料库、视频、分享等板块。

(2)行动上实践“易班”。教师让每位学生做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思想准备,并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设计情境主题。每位学生都是主题的实践者,要带着主题去现实生活中找素材,这样设计的情境才真实贴切,才能产生共鸣。在课前经过课代表收集作业、教师筛选、提前通知被选作品的作者、相关的沟通和交流等几个环节后,教师从备选作品中随机抽取三位学生上台讲解,采用课件、视频、录音、动画、照片、文字、情景剧、小品等形式在课堂上呈现主题,全班学生参与评分,评分结果作为期末成绩的依据之一;同时,全程录制过程,教师在课后对录制的材料进行精选,借助“易班”平台展示课堂上学生的各种风采,学生们跟帖回应,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局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以及对身边事情的关注度。

2.意见调查,确定主题

(1)主题设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易班”平台在课前调研学生需求,以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核心,以社会真实为起点,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将课程相关内容在“易班”上,征询学生意见,了解学生想法,梳理调查结果,从而确定主题。主题要本着知识性、启发性、实践性、相关性、有趣性的原则,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传播正能量。

(2)设计的主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考虑学生的能力和认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情境素材,学生自行或分组采集,采集方式和情境的呈现方式由学生自行决定,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选择性。

3.组织实践

整个情境教学的过程包括课前准备、实施、评价、课后反馈。在组织实践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准备。教师的准备,包括对被选作品烂熟于胸,对呈现的现场和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导向性和把控性,对呈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预案等;设备的准备,包括要确保多媒体正常运行等;学生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演讲的课件、资料、道具等。

(2)任务与角色。在情境呈现时,教师是教练、指挥官和配角。在学生不熟悉规则时,教师应充当教练,告知学生规则,并督促和鼓励学生实践;在学生讲述主题时,有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如冷场、笑场、起哄、恶作剧等,教师应有应急措施,及时制止、引导和控制班级,以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指挥和控制现场;在学生演示时,教师应充当配角,以学生为主导,辅助学生顺利完成演示。

(3)课后工作。教师在各班选择成员代表成立德育小组,然后组织德育小组在课后收集课件、视频资料等,并对其进行挑选、修改、剪辑、优化和整合,上传成熟的作品;学生观看课件、视频后做出评价,进行点赞或想法,然后教师及时给出回应和指点;“准备―设计―收集―演示―整合―上传―评价―回馈―再修正”,整个过程反复进行,不断完善,最终目的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更科学地设计主题,更深切地了解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

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3

陶艺语言的个性特点

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有其自己鲜明的语言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1)泥土面前可以消解国别、性别、语言的界限,这是泥土的材料特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对泥土材料实行的自我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这源于人类与生俱来对泥土的天赋本能。因而当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成为公共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它使人们多了一份参与和交融感,这是源于生命本质的亲切感受和需求,也是陶瓷所特有的公共属性。(2)陶瓷的泥性塑造语言、釉色和烧成之后的美感,是其他材质所无法替代的。创作时对陶泥的各种加工,可以生成不同的形态和肌理美感。而釉料也会因火候、温度、烧制时间等各种原因的不同常年呈现出不同的肌理和色彩。陶瓷的装饰方面,又可分为釉下彩绘、青花、镶嵌装饰等,极大的丰富了陶瓷的视觉词汇和审美表达。(3)材质具有恒久性,它是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的,具有抗腐蚀、耐磨损、强度高等优点。陶质艺术作品长期安置于公共空间中不会褪色和失去色泽,这种特质为其在公共环境中的运用提供了条件。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厚重人文内涵的陶瓷艺术,正吸引众多艺术家选择这种材料进行创作,并为越来越多的公众所喜爱。这使得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进一步运用成为可能。

陶艺语言运用于公共艺术创作中所须遵循的规律

其一,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材料、形象、环境三者的完美结合。在运用陶瓷材料进行创作时,除了考虑材料本身的鲜明特点外,还要与形象的处理巧妙结合,也就是将形象转换为陶艺语言时,要发挥陶瓷材料自身的特点。其二,陶艺语言的选择要与环境相协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社会环境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其鲜明的地域性。这就对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既要彰显自身的个性,又要与艺术作品所存在的环境相协调提出了要求。在运用陶瓷材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对于形象的处理、空间的把握要与陶瓷材料及陶瓷语言自身特点相适应,需考虑到语言自身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如果在有“陶都”之称的宜兴,街道边如果用青花瓷做的立柱则显示不出“陶都”自身的地域性和人文特点,而安放在景德镇街道俩旁则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体现。其三,陶艺语言的运用要考虑特定的主题和文化诉求。运用陶瓷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但要考虑环境的协调、材料技术、艺术家个性的表现等问题,还要根据文化诉求、主题内涵的定位来确定陶艺语言的运用和整体风格走向。例如音乐厅、酒店等,如果都用陶瓷做装饰表达,就应考虑语言的定位应着眼于不用场所的文化诉求,包括空间、色彩及整体形式的表达,都要有针对性,在这个过程中在融入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观念,使作品即凸显艺术家风格,又为大众的解读提供通道。

将陶艺引入公共空间的思考

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高一政治教育; 叙事研究; 策略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10-001

教育叙事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关于质的研究方法,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下面就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谈谈我的想法。

一、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

我校属于县普通高中,学生来源为县中统招后的生源,主要有三类:统招、扩招、增招,属于县中等偏下的生源,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文明礼仪的缺失、感恩意识的缺乏、团队精神不强以及存在着心理问题等现状,政治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教育叙事是政治德育的一种有力形式。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让学生懂得并践行文明礼仪,学会感恩、学会团结协作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为此在高一阶段开展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政治课任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感情、人性以及主动性和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叙事这种方式可以使老师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注。这样才能构建属于师生共同的教育世界。

2.教育叙事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政治课任教师通过对原有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回顾和反思,对本来模糊的理论、假设、信念和自己的实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经过日常教育活动洗礼、升华的教育思想又进一步指导以后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哲学。

3.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增强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政治课任教师通过对政治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使他们从教师、家长、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出发,透过他们的眼光观察世界,多角度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在叙事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就自己,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界定

高一政治:主要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两本教科书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通过记录一个个的教育故事,让同行分享、体验,寻求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探索高一学生德育的新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通过一年的研究,在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自然情境性。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班级实际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我们教师在高一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的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如我的教育叙事:《爱是教育的全部》。

2.故事情节性。政治教学叙事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叙事一样,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冲突和事件发展等情节。每个叙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的“意外事件”或冲突,冲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3.反思性。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在叙事研究中教师要善于积累一个个的教学故事,然后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从而找寻政治教学的规律,提升政治教学的水平。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

四、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一个个的叙事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境、真实全貌,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在对叙事的反思时,往往会受到研究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理论水平等的制约,需要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教育叙事的研究水平。所以我们要做到:

1.明确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强调回归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归纳出解释性的理论与结论。

2.掌握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采用的是“从实践到解释性理论”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法,教育叙事强调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主要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

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5

“一校三门”德育管理模式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对策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也就尤为重要。随着“一校三门”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着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基于“一校三门”办学模式对小学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统一性的德育教育主题

小学生年龄较小,尚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因此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在三个校区间树立统一性的德育教育主题,明确德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由于“一校三门”办学模式是以年级组作为校区划分手段,将一年级学生统一在一个校区、二三年级学生统一在一个校区、四五六年级学生统一在一个校区,不同年级段小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于德育思想的重构过程难免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树立统一性的德育教育主题,可以使“一校三门”办学模式下的小学的与教学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从而打破年级段间知识结构与思想的界限,使不同校区的德育教学融入到统一性的德育教育主题中去,加强不同校区间德育教学的沟通与合作。

二、加强德育教学的体制建设

“一校三门”办学模式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校是否建立起了多校区德育统一管理机制。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层应当在各个校区间统一德育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层面设置统一性的德育领导机构,保证德育管理机制的高效性。同时学校管理层应在各个校区间构建相应的校区德育管理机构,根据不同校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管理需求,开展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学校管理层德育领导机构与不同校区德育管理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二者的纵向配合,完善小学德育教学的日常教学工作,明确管理层与各校区间的权责分工,提升“一校三门”办学模式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明确各校区学生道德水平的差异性

“一校三门”办学模式下三个校区的划分是以年级组作为划分依据的,由于各个校区学生年级组存在差异性,各个校区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道德教学的教学质量。为了实现“一校三门”办学模式下小学道德教学模式的合理化开展,应当在明确各校区学生道德水平的基础上,根据三个校区的实际情况,对道德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尽可能地实现办学资源效益最大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在道德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大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自主选择性,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课后作业以及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于道德教学的学习兴趣,增添小学道德教学的教学活力。

四、构建网络道德教育平台

“一校三门”办学模式以年级组作为划分依据将小学生划分为三个校区,虽然在空间上存在校区分散的概念,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三个校区的小学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使多个校区形成网络化、信息化的大校园。“一校三门”办学模式下的小学道德教育教学可以通过构建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实现多校区统一性道德教学。在设计道德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应当兼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仅应当引入高性能的硬件基础设施,保证道德教育平台的构建质量,而且应当优化平台设计,调动起小学生的浏览兴趣。在构建网络道德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合理的网络规范,结合学生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利用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加以辅助与引导,从而突破多校区道德教学空间与实践上的限制,提升小学道德教学的教学质量。在网络道德教育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各校区间可以构建相应的电子校园系统,将本小区学生班级活动、学习状态、优秀事迹等内容在网络道德教育平台上呈现出来,通过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鼓励,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小学生的道德教学积极性。

五、结论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现阶段“一校三门”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德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为了提升不同校区小学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应当明确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合理开展小学道德教学。

参考文献:

[1]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目标;模式;就业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57-02

1 培养目标

1.1 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素质人才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正是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坚持把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提出把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从概念上分析,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两者都强调应用性,其共性远远大于不同。但技术型人才更侧重于指导,技能型人才更强调于操作。技术型人才强调对一线工人的指导,技能型人才强调更强调在一线的实际操作。从目前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仅包括一线的指导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线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因而,应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进行阶段性调整。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技能型人才应该是高职的主要培养目标。

1.2 培养目标的内涵

关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人才问题,主席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的全面发展。

2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2.1 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大学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和制度三大因素形成的,可见,大学专业结构不合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订单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的一种典型形式。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的协议或合同,并按照协议或合同上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培养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入学时就明确了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解决了就业去向的问题。这种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既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人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解决了广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难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的模式将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对于非“订单培养”所确定的专业,要照顾到行业、地区或个别企业、单位的需要,同时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特色或专长问题。因此,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在专业设置上,要突出行业性和地方性。第二,专业结构调整要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市场性,还要有前瞻性,克服盲目性。第三,专业培养目标要具有高职教育的特色。第四,专业口径要注意针对性、适应性和融合性。

2.2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课程目标应突出岗位就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

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是使高职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行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柔性化,相对于传统职教课程,模块化课程本身具有灵活性的优势。

贯彻短课时、少学时原则。一般课程实行短课时,具体多少课时为宜,应视课程情况来确定,严格控制和压缩课内总学时数。

2.3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制度的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应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满足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标准,推行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

推行灵活学制。在就业为导向的指导下,学制的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制的确定,应以就业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制的确定还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考虑到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年限长一些,设立四年的本科制也是必要的。

开放性教学方式。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其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包括提供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使他们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同时,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位,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在职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更新技能,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能听的注入式教学法,积极推广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推行弹性学制和试行学分制。高职院校推行弹性学制和试行学分制,是教学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一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可以在调整专业计划、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甚至可以加强横向联系,进行跨校选课,真正实行完全学分制。

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建设。就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重要特征,因此任何一个高职院校都不能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

2.4 拓宽渠道,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职结合之路,必须走“双师型”教师之路,通过校企合作,从生产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引进优秀的师资,通过具有生产实践的专家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企业的文化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新技术与科学发展新情况,感受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道德素质教育。

3 结语

本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进行了构建,要点是积极开展职业教育订单培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推进课程建设,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改变学生就业观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等。

参考文献

[1]王桂娟.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J].成人教育,2002(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