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人员管理制度

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文1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与现今发展速度相匹配,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在劳动人事上的纠纷频频出现并呈现数量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家逐渐通过完善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来化解此类纠纷,因此亟需结合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特点及其管理现状,对我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传统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

(一)劳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作为劳动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是档案工作的重要执行者与维护者,对于保障整个劳动体系的运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受人员编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劳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专业素养偏低的问题,又因为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劳动人事档案数量急剧上升,导致出现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在职的人员忙于其他的工作,很难负责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这时不得不从其他部门临时调用工作人员,然而这些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档案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并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十分陌生,这就使得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进度缓慢,甚至出现纰漏。而在传统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下,一些管理人员又存在着观念落后、守旧的问题,对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二)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简单的对档案进行归纳、整理的工作,导致出现了对档案管理技术引进不足的现象,使得在财力、物力的方面,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对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也不断丰富,起其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虽然在目前,我国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推陈出新,但在大部分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原因,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并且在档案的记载中关于人事资料的描述也过于简略,通常只有基本的通信资料,对个人经历中具体的细节描述不到位。在操作层面,现有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依靠手工操作,先进设备应用明显不足,也难以保证准确性、便捷性。

(三)劳动人事档案形式单一。劳动人事资料需要一定的载体,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只有纸质形式。但由于劳动人事资料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其保存需要特别谨慎,稍有损毁就会对档案的流通造成影响,加剧管理成本。一个完整的劳动人事档案资料必须具备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录音、重要照片以及一些必要的影视资料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人事档案资料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上述形式,这样形式单一的劳动人事管理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对完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 提高劳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现阶段科学技术被不断的运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着就需要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业务水平。除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档案管理技能以外,还需要使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实际操作水平,真正的在本质上提高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水准。为了体现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的进步与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比如要对档案的整体收集、分类整理、保管方式以及编研编目进行培训,并将综合分析的观念之中贯穿其中。还应定期向从业人员宣讲国家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深入学习体会我国在这一领域新的主张,提高劳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机制是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保障和实施依据。完善并创新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是保障劳动人事档案管理与时俱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下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环境瞬息万变,环境的变化与传统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冲突与矛盾,因此亟需不断地完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且一套完整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还应具备相应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就需要逐步夯实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基础,明确职责权限,一些不具备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不可以进行人事管理权限。良好的制度还需要有效的监督体系才能够实行,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监督机制,规范对整合人员信息流程、更新补充人事档案的监督,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本人签字盖章的文件,不允许代签。特别注意加强对劳动人事档案安全保密性和开放性的管理,实现人事档案转接程序的正规化。

(二)提高劳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劳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水平,是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的必要措施。只有加快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高各种信息在接收和识别等流程中的效率,才能保证劳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这不仅要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人事档案信息及各类资料进行数字化管理,对归档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并且对日常的资料进行汇编,还应该注意的是,除了这些内容,劳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还包括一些相关手续的办理等工作。尤其是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的建立和开发领域,务必要将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一定网络环境下所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中,通过对系统的构建,整合出符合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特点的计算机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对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设备的有效引进,促进人事档案的无纸化以及电子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路

一、前言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经济发展落后,作者通过对多个企业发展情况的总结分析了解到,在新形势下,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出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缺乏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路进行研究。

二、注重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的创新,不断的对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组织结构的不断变化,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的经济管理也应进行不断的创新和调整。注重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打破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架构的束缚,要不断的向着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方向发展,将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灵活,而且,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组织结构的多样性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外面市场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2.向着扁平化组织结构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组织结构的约束,不断的完善组织结构,并在这个基础上对组织结构进行更好的删减,将一些无用功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反馈以及传达的迅速性,为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创新思路,从而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充分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新形势下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构建虚拟化组织结构,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数据、人力资源以及相关知识等进行统一的调整和创新,将现代化基础充分的体现出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节,不断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员工的工作效率等,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应有所创新,除了以上提到的对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的创新之外,同时还要注重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首先,要对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了解当今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今新形势的发展,为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团体运行的高效性,需要对传统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其次,相关部门要做好经济市场的分析,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再次,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激励体系,对一些表现较好工作人员,不仅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同时也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经济管理激励体系的激励作用,对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效率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经济管理制度可以说是保证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对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

四、提升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下,企业经济管理也应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但是,从实际中发现,除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需要进行创新之外,企业的劳动者综合素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还应提升企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分析当今企业劳动者的工作状态,对于工作状态不良好的劳动人员,必须加强其培训,不断的提升企业劳动人员的工作状态,确保企业劳动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要重视企业员工文化水平的提升,由于一些劳动人员文化素质达不到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要求,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主要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来让劳动人员自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例如,开设企业劳动人员业绩排名、服务排名等,对排名靠前的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这样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一些企业的经济管理在没有及时进行创新和改革的情况下,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发生转变的同时,应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通过本文对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路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企业经济管理的了解,主要从对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柴睿,李兴美,孙文龙.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思考[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20)

[2] 张哲,李娜,王志凯,张学伟.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实践的分析探索[J]. 商,2013(16)

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文3

社会救助是指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以市场机制为依托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补充。[3]社会救助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困难户救济和“五保户”救济、灾害救济以及其他救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存在着两种独立体系,即“二元社会结构”①,因而造成了不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不仅在工作选择、子女教育方面,而且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收入和支出保障方面都享受不到城镇职工应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权利。数量众多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基本社会保障与他们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完全不对称,这是绝对不合理、不公平的,这种状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触目惊心。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入手,拆掉构成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社会基础,建立和完善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但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短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实施。而尽快建立针对流动人口遇到特殊困难情况下的紧急社会救助制度,应该是目前最迫切,也最为可行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现实性。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由家乡来到城市,收入低、保障弱,脱离了地缘、亲缘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城市时刻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失业、财务丢失、伤病等风险,有时候还成为偷盗、诈骗、抢夺、伤害等不法侵害的对象;而且其中不少特殊群体面临的风险更大,处境更为艰难,包括部分妇女、儿童、老年人、精神病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员、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刑满释放后无家可归人员、呆傻智障人员、走失人员、上访人员、拾荒人员等等。这些人几乎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各种困境和威胁,很容易陷入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生活无着的境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能够使其人身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权益得到一定保障,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和人文环境的优化。

其次,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效益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意义重大。这种救助是在受助者最为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在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中具有十分鲜明的兜底性特征。这种救助不但能够维护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而且能够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城乡矛盾,协调社会关系,减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负面影响,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消除和化解部分社会矛盾,因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反之,如果相当多困难群众难以获得有效救助,困难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引发和加剧社会冲突,甚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我国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已具有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我国政府中的民政部门是开展社会救助的主要力量。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自同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1982年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正式建立。这是一项针对城市流动人口而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全国原有832个收容遣送站全部完成转制,北京、湖南等省市新设立了救助管理站,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救助管理站909个。据统计,从2003年8月1日到2004年11月30日,全国共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670404人。[4]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在法规制度、机构设施、经费渠道等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完善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制度安排相比,完善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的成本低、基础好、易操作、效益高、现实作用明显,因此,目前我国应大力加强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二、现行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进步与局限

我国现行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是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办法较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多次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有明显的进步,即由强制性的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由过去的权力政府,强调控制、管理,转变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第一,救助管理制度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流浪乞讨人员,认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了暂时困难,而不是他们的本性有问题,不再把流动人口作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不稳定因素来看待。第二,在对对象看法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工作方法也由管理转变为服务,即帮助生活无着者度过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而不是管制,救助机构不再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第三,该制度给予流浪乞讨者向救助站求助的自由,规定他们的合法权益不能侵犯,从而把受助者的选择置于重要地位,这体现了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对人的尊重。第四,该制度反映了政府的责任意识,从经费保障到提供服务,政府基本承担了全部责任。该制度还通过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的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救助站的责任义务,使被救助人员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得到保障。体现了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是政府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个人责任观,这符合现代社会救助的主流的意识形态。

但《救助管理办法》的形成时间较短,受到原有体制等方面的一些影响,特别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理念和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该制度延续了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的路径,明确指出救助对象仅为“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虽然以城市中居多,但农村里也存在,如此规定未能公平对待所有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第二,救助条件难以把握,没有把生活无着的人员列入救助对象,而是规定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对什么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没有明确“流浪”和“乞讨”应该是二者兼备还是只具其一,受助人员的范围依然模糊。按照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自身无力解决食宿;(2)无亲友投靠;(3)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4)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现实中,真正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人员比例很小。因此,从工作实际出发,如何合理界定救助对象,做到“应该救助的得到救助,不应该救助的不予救助”还有待研究。

第三,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管理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大多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常年脱离家庭在外流浪,历经曲折,他们的生存环境也使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造成心理健康状态不佳。为促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回到社会,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这方面应是今后我国着力加强的工作之一。

第四,《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但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等原因,还有一些受助人员家属和部分流出地省市对于此项工作比较消极,跨省联系接送难度较大,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第五,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延续了收容遣送制度将救助人员送返原籍,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安置的思路。这是受目前形势所限而作出的选择,因此这项制度强调政府、家庭和社会三者责任有机结合,特别是流出地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才能保证这项制度有效实施。然而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他们负责解决返家受助人员的生产生活困难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一定困难,这使得一些弱势群体的权益无法得到十分有效的保障。如何建立起全国有效的救助网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且,强调返回原籍使救助管理站倾向于提供其返回原籍的乘车凭证,限制了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管理站后的去向。

此外,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新的替代性的社会治安管理手段没有跟上,致使职业乞讨等现象大量增加,这也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但又难以很好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城市管理手段才能解决。

三、对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大量农民流入城市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应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全面指导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对现行的救助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制度在维护流动人口基本生活权益,调整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应有的作用。

第一,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调整和转变观念。要转变对穷人的看法和态度,不能简单地把穷人的贫穷归结为个人原因,也不能把救助穷人单纯地看作是增加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而应看作是政府和社会的应尽之责,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客观需要。协调利益关系与缓解社会矛盾,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是弱势群体有权利获得社会支持与政府有责任制定有关保护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依据。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将救助与慈善等同起来,提倡人道主义,这与我国传统中儒家仁义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说以及民间的道教思想一脉相承,很容易推广和被接受。但现代社会的社会救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仅仅以人道主义作为思想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慈善虽然是一种善心、一种情操,却无法持久,因为它不是经常的,也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承担起救苦救难的责任。现代的社会救助制度则应强调是一种固定的、经常性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人道主义的救助完全出于怜悯心、同情心和慈悲心,但有一些局限性:一是救助者需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完全依靠其内在的道德、情感因素和主观意愿实施救助,不具有强制性,因而救助行为具有主观性,财物的来源没有保证,无法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救助多为个人行为,缺乏有效、充足的财力保障,救助者即使愿意提供救助,也要受到自身财力、能力的限制,无法持久、经常、固定地提供救助。三是即使救助者具有救助意愿和救助能力,也会因主观因素对被救助者进行选择,无法保障遇到困难的人都得到救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四是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不平等,救助者没有救助的义务,救助行为显得高尚,而被救助者是被怜悯、可怜、同情和施舍的对象,得到恩惠,因而有可能使救助带有一定条件。

现代社会救助是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强调社会救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只要是穷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其收入低于贫困线,就有权利申请救助,或者说,个人需要时,接受社会救助是一种法定权利。建设面向和谐社会的社会救助体系,必须实现主导观念从人道到人权的转变,建立客观、系统的现代救助制度,使流动人口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二,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基本生活权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适时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办法》,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扩大救助覆盖面,将虽没有流浪乞讨行为,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生活无着境地的流动人口都列入救助对象,积极予以救助;要尽快建立省际受助人员接送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接送的程序和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参与机制;要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慈善团体、宗教组织和广大市民通过义工服务、捐款捐物、告知引导和直接救助等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救助工作。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救助事业,建立有效而又稳妥的社会化参与机制。

民政部门要从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逐步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容,实施人性化的救助。除日常救助外,要针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进行必要的物质帮助,特别是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特殊救助,争取逐步做到“分类救助,按需施救”。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另外,还应研究制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实施救助管理的具体政策规定。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制定保护性、约束性的救助服务、治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措施,推动工作的规范化,体现社会的温暖。同时要强调建立流动人口的危重病人救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工作程序,疏通经费渠道。

第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逐步解决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问题。从源头上,各地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以保障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同时,加大扶贫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在城市,应当逐步给予符合相关条件的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门槛;而当他们失业或陷于生活无着时,纳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医疗、工伤、教育、养老保险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各种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起公正、积极、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最根本之道,则在于加快社会结构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完善基于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政策,普及国民待遇原则,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带来了社会群体间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全面兼顾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整体,致使一些社会群体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享受了更少的改革利益,承受了更大的改革风险,这部分群体即所谓的“弱势群体”。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郑杭生将弱势群体界定为“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1]而数量达到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10%的流动人口大部分属于弱势群体。[2]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欠缺显然有悖于社会的和谐,因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看,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建设一般是先行的,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探讨流动人口中弱势者(以下简称流动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

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劳动 经济 人事管理 概念 策略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劳动经济人事管理的概念

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指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组织经济、调节资源配置来进行经济运行的形式。劳动经济就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所有社会经济问题,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人作为劳动的载体,企业作为市场劳动经济的主体,对其人事管理的要求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第一阶段的人事管理,是企业对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协调工作的总称,终极管理目标是保护工作人员的合法利益,同时将他们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虽说当今社会人们都意识到人事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下结合自身一些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人事管理的策略。

二、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在经济上,深深地受到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内的很多单位的员工工作中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单位极度重视上下级制度,甚至还在工作上涉及亲情,利用关系走后门等,这样的现象严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从企业本身的不足上来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上,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很少有不加班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HR事务操作者。单一、繁杂的工作,给从业的人员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作压力。提高人力管理的工作效率,改善人力部门的工作形象,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的情况下,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判的时候,就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制度,也是企业员工奖励、惩罚、辞退和晋升的唯一标准。但现在的问题是,并没有完善的机制能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做出科学有效的考核。

(三)因为企业领导阶层的不重视,缺乏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员工培训这件事情。再就是很多的企业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有属于自已特色的东西才能彰显自己文化,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不能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自己的员工,就不能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深层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对于人事的管理上应该是科学化的,是重视工作效率的,但是很多的单位并没有把工作的效率提上来,工作中互相推卸责任、效率低等等问题频出不穷。

三、顺应市场经济的人事劳动管理策略

(一)定制有利保护企业发展和劳动者权益的人事劳动合同。人事劳动合同的制定要以劳动合同法和社保部门提供的合同范本为基础,结合自身企业文化、经营范畴、生产运营模式等因素,列出有利企业用工且能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具体实务方面的条款,做到严谨实用,胸有成竹,有法可依,避免企业与劳动者在人事劳动合同关系上发生不必要的争议。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引进机制。人才引进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任何人进出公司都要严格按照常规渠道引进评估,入职后可采用竞聘上岗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唯才是用,把有能力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三)高度重视劳动人事管理对企业效益的贡献,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人事管理上可以重点培养那些受过训练、受到激励的员工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展并保持工作生活的质量,给员工提供能实现自我价值,满意地工作的机会;及时与员工沟通,保证企业的行为服从于与人事相关的法律,为每个员工提供平等的机会,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企业也有效地使用劳动力,恰当地控制住劳动力成本。因此说做好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和事业发展的前提,所有企业都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事管理对其效益的贡献。

(四)顺应时展新要求,大胆革新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时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需求,要依据这些需求革新传统的人事管理,明确分工组织,制定合理的奖惩薪酬制度,统一员工收入、休假、工伤、医疗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做好关爱沟通工作,对员工进行激励,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工作学习空间,长远看对他们来讲,无疑比眼前的待遇更重要,所以说积极推进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革新,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形式的多样化,是加快企业建设发展的必然需求。

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在科研领域的技术已经与世界的一流发展相同步,要想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人事管理模式的差距就要提升企业劳动人事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现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培养技术性的企业人才、战略性人才和应用人才,进一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打造出一流的实力企业[1]。

1 市场经济下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较深。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在经济管理上受到了传统企业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中员工并没有可以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关于上下级关系制度十分重视。在工作中经常有涉及到家人朋友的关系利用自己走后门进入企业,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企业制度不完善。一个企业的制度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最重要的就是企业人事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在制定企业制度时,不仅要体现出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还要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三)在企业文化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在我国现阶段大中小型的企业中,没有形成好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企业应该有的特点。在当前的企业中,如果不能很好的显示企业自身文化以及企业的特色,就很难感染企业的员工,不能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最终就会导致员工不能对自己的企业形成更深的了解[2]。

2 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实施战略性管理。劳动人事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各个企业在竞争中的最重要资源,推动人力资源的投资就是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劳动资源管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内容。实践表明,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下,企业人事部门在经营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更着眼于未来。劳动人力资源管理关注更多的是怎样能将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来,推动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过程更重要的是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培养。所以,通过劳动部门的资源管理可以使企业对人力资源投入收获最大的效益。

(三)更具有系统性。现代企业劳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为企业的所有员工作一个系统的综合规划,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从人才选拔、培养、调配等政策,达到人尽其能,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优化企业人事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最关键的是企业自身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当前社会经济主义的影响下,做好企业内部的人事管理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好指导工作,运用科学的理论方式促进企业的进步;企业自身不断努力,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的员工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员工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与能力。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留住公司的人才,减少公司人才流失,公司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做好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任务责任制,使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完成自己的职责[3]。

(二)提高员工能力与素质。在一个企业当中,员工的实际能力以及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经营。要想在企业中建立拥有扎实技能的队伍,就需要企业定时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与素质培训。员工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时展相接轨,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技能和思想观念,使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职能,对公司传统的方式进行改进与调整。为企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实施岗位分类。在企业内部实施岗位分类,可以为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实行简化的工作。在推进企业人事化管理的工作过程中,运用工作岗位分类的方式,转换每个员工的长处,各尽其能,企业应该参考和借鉴国外先进企业员工分类的制度体系,为企业优化人事部门管理岗位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企业劳动合同管理。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劳动合同审核的制度,针对企业劳动合同中基础比较薄弱的环节,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续订、解除以及终止等协议,具备一套完整的劳动合同管理手续,将合同管理环节落到实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人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特征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展开分析描述。当前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高度融合,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员的流动也愈加频繁,这些导致了企业人事管理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要想企业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去建立健全完善企业人事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袁苏榕.试论现代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模式[J].民营科技,2013,08:86.

劳动人员管理制度范文6

一、工作目标

*年,我市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城镇从业人数净增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0%以上,其困和“4050”人员再就业率50%以上,“零就业家庭”1人以上就业率95%以上(其中,*年登记的“零就业家庭”要在6月底前100%实现每户一人以上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本市户籍农村劳动力培训后转移就业5万人以上,确保全市就业形势长期稳定。

二、工作要点

*年,我市将按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继续实施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特色的就业援助和就业资助政策,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三化”就业服务建设,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重点做好“4050”、“零就业家庭”和“城中村”转制人员的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就业并重,继续加大村(居)委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力度,加快镇级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要点如下:

(一)继续贯彻落实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操作方案〉的通知》(穗办〔*〕5号)的要求,继续加强对再就业工作责任主体、工作机构、就业优惠政策、资金投入、服务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和完善各项管理,大力推进城乡就业并重,着力解决好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完成*市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抓好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工作。

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年8月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建设要求,按照《*市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年)中“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健全机制、优化服务”的方针,以人本服务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全面推进本市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工作,稳定全市就业形势。

1、继续加强就业服务机构体系的建设工作,推进村(居)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建设,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使就业服务网络由街(镇)向村(居)延伸,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

2、围绕全市城乡就业并重的工作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在城乡就业并重方面进行进一步调研论证,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力争在*年组织实施,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实现本市就业工作的战略性转移。

3、建立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制度。借助制定《*市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办法》,统一和规范各区、县级市流动人员就业登记办法和流程,完善流动就业人员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全市用人单位招用工信息库和流动人员个人就业电子档案库,继续完善市、区(县级市)以及街(镇)流动人员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区、县级市以及街(镇)流动就业管理从业人员、企业劳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流动就业管理从业人员;加大清理整治非法职业中介工作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前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4、加快制定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相关配套文件,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本市就业岗位收集、制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通过规范的管理促进各劳动力市场广泛收集本市就业岗位信息,特别是适合就业困难群体实际需求的社区就业岗位。按照省的要求,确保今年信息收集量较去年递增15%。另一方面,要做好送岗位工作,收集的信息要实现全市共享,尤其要想方设法及时地将岗位信息送给信息相对滞后的农村劳动力、“4050”人员、“城中村”转制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通过信息的树立公益性就业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

5、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建立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就业服务队伍。*年底前,全市组织完成街(镇)以上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现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服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就业服务队伍。

(三)继续抓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

1、继续发挥再就业专项资金对就业的激励作用,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资助制度,形成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的机制。继续保证和扩大落实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可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岗位补贴、培训后成功就业的资助制度,鼓励就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就业率。建立健全本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资助项目,积极推进统一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