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1
1前言
高速公路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就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而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高速公路的规模不断加大,促使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方面出现了新的格局,高速公路作为社会流动的主要动脉,关乎着群众的出行安全,所以在管理上一定要采用最新、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在减缓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的基础上,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进而从根本上促进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强化我国经济化水平建设。然而,就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来说,高速公路管理的制度落后于建设的速度,这种不协调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加强。所以,如何有效地应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来实现高速公路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是当前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信息化建设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必要性
2.1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以及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上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以及建设资金的来源上也各不相同,使得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也完全不同,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的速度上快于其发展管理体制。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的最初阶段,高速公路在管理上主要是凭借公路的机电系统,如监控系统、收费系统以及网络通信系统等等。
2.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落后于发展的需求
就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来说,管理的体制依然落后于发展的需求,所以在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有待提高的问题。首先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其具体表现是运营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由于高速公路在建设初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整体规划,从而导致了运营管理设施陈旧阻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高速公路虽然在运行管理技术上运用了如监控、通信以及收费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升。最后从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上多半是采用分段、分线的建设模式,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个路段的管理体制完全不同,造成了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各个路段的信息化系统分散独立运行、自成体系,没有从整体上加以整合,造成运营管理和协调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2.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分析,当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虽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改善,很多地区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如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公安交通管理相结合,建立区域监控信息等,这些信息的整合在整体上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管理上过分注重行业和部门内部的管理,缺少高速公路大众化信息服务,如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等相关的信息服务。所以,今后需要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进行必要的信息化建设。
3高速公路运营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与方案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应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高速公路各级管理机构和操作业务部门为服务对象,从而实现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资源共享以及不同职责部门的综合办公。因此,建立相应的高速公路运营体制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要求。
3.1接口层模块
接口层模块是基于我国当前高速公路的特点所提出来的,我国高速公路分布线路广,不同的路段处于不同的环境,从而造成了路段信息难以被计算机信息技术所采集,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探讨在高速公路运营信息管理的结构上,设置相应的接口软件,如监控视频接口、收费接口、检测监控设备接口等,同时还应该设置相应的信息接口模式,实现高速公路网上各种硬件设备的无缝连接,实现统一的有效管理。
3.2信息处理模块
当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下达相应的命令以后,最先响应的是接口层相关的转换,然后促进信息的有效处理。通过信息处理模块,不但可以满足现代化网络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相关的管理部门及职能部门掌握高速公路的最新动态信息,实现对高速公路的有效管理。一是服务和指挥交通。信息处理模块能够依据电子地图,将高速公路的相关路段信息有效地展现出来,帮助管理部门更加清晰地掌握路况问题。一旦路段发生了相关的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把握路面车辆的准确信息,对其做出限速和报警提示,保障行车安全。二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收费以及财务的管理。信息处理模块,能够准确地采集高速不同路段的收费站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确保收费站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系统还能够对收费票据进行必要的录入和审核,保证了票据的准确性。三是强化高速公路的维护和保养。信息处理模块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控路段的相关信息,掌握路段的使用情况。依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关的路面维修和保养措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运行的有效性。
3.3办公业务系统
办公系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有效地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对管理部门所发出的指令进行快速传达,以保证上级管理部门与下级各职能部门实现远程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通过信息处理模块系统,实现各个部门联合办公,沟通信息,这样不但能够随时掌握高速公路路段的突发信息,对相关路段所发生的突发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也能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3.4管理部门更好地做出决策
当数据信息系统采集路况的相关信息以后,再由信息处理层进行相关的处理,最终将处理的有效信息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或者是进行相关操作时,能够通过数据库调取相关的有效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最终实现对所做出决策提供必要支持。
4结语
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可以知道,只有不断地对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建设和完善,才能构建出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继而在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取得应有的管理效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够确保高速公路在管理上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更加规范,同时还能够帮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部门获得有效的、准确的以及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提升。所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者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依据路段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研究制订出可靠安全的管理信息化方案,对一些特殊的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以此来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贠宏汉 单位:陕西宝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凤翔管理所
参考文献
[1]贾元华,康彦民,王志强,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26(2):51-54.
[2]刘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5):49.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管理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35-02
高速公路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国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运营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相关政令无法畅通实施
交通政令的实施畅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率,然而在一些上市公司独资以及合资经营企业、集团公司中,对于交通管理意识非常淡漠。不仅不积极主动地执行行业法规、技术标准,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能配置不到位,公众利益受影响
从经济本质上来讲,高速公路运营产业是处在一个不完全的竞争市场环境下,自然垄断性质非常明显;在该种市场结构条件下,因同方向路段供给表现出来的稀缺性以及捆绑收费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导致高速公路经营者多凭借着自己的垄断优势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尤其在高速公路运营养护实践中,上述现象更为突出。比如,有些公司将短期效益凌驾于社会长远利益基础上,未能结合实际路况提供。对于国有独资以及控股高速公路公司而言,政府股权管理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问题凸显,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特许协议制定收费费率区间、收费期限,未能充分体现服务质量水平以及养护维修水平,导致交通主管部门执法的不当,进而影响到公众利益。
(三)运行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手段
传统意义上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是按照行政命令运作。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管理方式,而且有机协调、技术以及行政法律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运营管理效率。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此,虽然国家通过颁布并实施公路管理法律、条例,使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初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立法为例,虽然早在1997年我国就颁布了公路法,并且对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运营收费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内容、手段以及执法主体等要件进行具体规范。从当前国内实践来看,依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高效、普遍适用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行法,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参考的依据只有普通公路运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备性以及通用性远远不够。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策略与管理模式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职能一定要明确
通过明确政府职能范围,来有效减少高速公路公司经营行为职能外的行政干预,并且要确保政企分开,企业进行自主经营。对于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而言,其主要的职责是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明确现行法规和政策倾向,以此来规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行为,然后适度引导高速公路公司宏观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讲,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职能部门审批的经营期限、范围以及服务标准和收费空间,以此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率。在此过程中,还要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内部行政监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并非否定或者拒绝政府职能参与,而是因高速公路具有效益、公益双重特点,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由政府部门负责;同时,交通管理、路政以及监控和收费等部门,应当严格遵守政府标准,并且接受监督。
(二)加快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全球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卫星定位技术、CAD数字成图技术、GIS技术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和物流技术等。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依赖政府财政投入,而是应当对运营管理市场化主体进行全面考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标准,使资金应用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在选用技术方案时,应当经竞争者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质疑和可靠性论证,然后再确定最优技术方案,从而有效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三)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从本质上来讲,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管控空间非常的大,其中包括用工、奖金、福利、采购固定资产以及高速公路维修和养护费用等。结合以往经验可以看出,交通主管部门运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因管理成本惯性而导致成本管控不尽如人意;通过市场化竞争,可以优选高效率的运营管理公司,虽然需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但是有能力制定科学的经费预算方案并执行。在此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经费划拨及应用,而且还要通过内部管理来确保基础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有效降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
(四)常用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而且运营管理主体的组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市场化运营过程中,其投资主体也会呈现出多样性,一方面是政府拨款,另一方面则是民营企业的投入等。在多元化投资主体模式下,高速公路的运营模式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1.自行运营管理模式。所谓自行运营管理模式,即高速公路单位自己拥有运营管理队伍,由自己的管理队伍完成对高速公路的运行、养护施工和管理任务;一般只是对于那些技术要求比较高、无法有效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会聘请其他企业和单位参与;养护管理模式。以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为例,在沪杭甬高速运营管理模式下,该公司下属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日常的施工、养护以及运行管理等),均由运营管理中心完成,仅在发生大修以及重大突发性事件时,运营管理中心无法应付的情况下,才会聘用其他单位。从实践来看,该种运营管理模式下,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属于同一单位产物,其中建设单位在完成任务后直接转化成管理单位,施工队转化成养护队。在自行运营管理模式下,除成立运营管理中心,目前部分地方还通过成立运营管理公司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相关业务;虽然运营管理公司以独立经济单位形式存在,但是业务仍以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任务为主,该方式更能够有效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对参与市场竞争非常有利。然而,运营管理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根据规定需缴纳相互的税费,易产生利益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运营管理成本增加。
2.对外承包运营管理模式。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所谓对外承包模式,即高速公路单位仅设立管理部门,不参与或者仅参与少部分较为简单的任务,将全部、大部分任务采用对外发包形式由其他单位完成。以完全市场化管理模式为例,最为典型的是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高速公路单位运营管理任务全部采用市场化运作,利用市场手段在市场上寻找合作单位完成既定任务。比如,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养护管理过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日常小修保养、绿化以及大修工程和专项工程等,无论从技术要求,还是对相关机械设备要求,在市场化操作过程中均需多支队伍才能完成。对于沪宁高速常州段而言,养护管理工作均由管理处养护科负责;日常小修保养和绿化工程以及基础防护设施的损坏恢复,均由专业公司负责;而专项工程以及大修工程等,则采用全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交给具备资质的公司完成。
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模式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向着以下两个趋势发展。
(一)专业化方向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由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逐渐向着建设和管理分离模式转变。长期以来,国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均由相同的机构负责。虽然各方面的工作可进行统一协调,但是对多条公路集中管理以及统一规划非常不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运营专业化管理公司的不断出现,运营管理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所以专业化是主流发展趋势。
(二)规模化方向
规模化经营管理模式,对于节约运营管理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效、统一的运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任何一种组织管理体制都是由组织运作目标、职能配置以及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要素构成,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不例外。从功能层面来讲,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关系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创新和改进运营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才能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宪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5).
[2]潘静,张阿斌.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市场化效应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3).
[3]潘成贵.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4).
[4]刘凤凤.基于服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2).
[5]丁桂花.探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J].北方经贸,2015(7).
[6]刘细茂,秦旌力.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8).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速公路;信息集成;Web服务;商业智能
一、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亦在全省同步开展。全省高速公路通信、监控、联网收费及结算清分工程项目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全省高速公路联网升级改造项目也在进行中。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减少了高速公路收费环节,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提升了路网服务水平。全省运政管理微机区域性网络系统已基本建立,为道路运输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实现全省联网运行奠定了基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在部分市开展了IC卡车辆管理系统的研究以及道路运输运营管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应用试点。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水陆交通的管理水平,为交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高速公路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高速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目标是,整合交通部门及各业务管理局先后开发并应用的多项业务相关应用系统:交通政务信息管理系统、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交通综合统计系统、交通法规数据库查询系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和公路桥梁管理系统以及规费征收管理、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汽车站务管理等应用软件,集成公路规划、勘察、设计、养护、监控、售票、货运物流、联网收费等领域的数据和业务功能,利用CAD技术、GPS定位技术、GIS信息技术等信息资源,联通“信息孤岛”,建立高速公路一体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为交通行业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一个宏观管理、数据统计和决策监管、沟通协作的平台,提升原有资源价值,提高车辆通行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完善公众信息服务,提升路网服务水平,为全行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高速信息系统架构及系统设计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从数据中心建设的层面,全面考虑信息数据共享及交换需求,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手段,整合公路、港航等多源异构信息资源,配套完善的标准、规范、安全与管理机制,建立方便实用、安全扩展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接口,为厅级部门的综合应用与决策支持系统、各单位的业务系统、公众服务提供数据与功能服务,并为交通部、高速其它政府部门提供共享服务。在应用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取部门业务数据,扩展完善基础数据库。依据EAI解决方案的四个典型层,我们设计了高速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总体架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在娱乐、教育及艺术领域的应用占据主流,其次是军事与航空、医学领域,机器人和商业领域都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在可视化计算、制造业等领域也有相当的比重。整个资源整合平台被部署在全省交通资源数据中心,由交通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整合平台业务应用的接入端包括高速业务平台和地区级业务平台以及相关业务单位的业务系统;目前主要的接入系统包括公路管理业务应用、运输管理业务应用。在各职能部门还未形成统一的业务中心以前,整合平台可以先与地区级业务平台直接建立采集交换链路。
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对象是各业务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和业务系统本身,是信息资源的存储和中转中心;它的最大特点是在不改变原有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条件下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原有业务系统仍然可以按固有方式运行。面向各业务系统产生的分散异构数据源,通过分布式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统一采集整合到一个整合资源库;各个业务子系统可以通过分布式异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便于实现应用系统间的复杂集成和加入流程控制的高级数据采集过程;数据整合和数据交换系统基于目前成熟先进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EAI)实现;整合平台还可以提供另外的数据导入接口,接入其他来源的数据源;整合资源库包含一个由十大类基础信息组成的基础数据库,以及基于这些当前细节数据生成的决策支持资源库和统计分析库;基于整合资源库,通过数据分析与报表服务系统,为决策分析和综合报表等高层应用提供支持;基于整合资源库,通过统一的信息共享接口,可以为各类外部应用提供数据访问服务;可以为交通部级的数据资源整合提供报送接口,实现高速信息资源向部级的汇总和整合;数据整合、数据交换、信息共享需要基于统一的公用数据组织规范;数据分析与报表服务系统、信息共享服务基于统一的资源访问控制规范实现信息的访问。
四、总结
高速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是针对由交通部组织实施的三大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之一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设计实现的。本系统采用了企业应用集成的整合技术和商业智能的决策分析技术,以基于Web service的访问对象/组件的标准通过SOAP协议调用服务,数据以Web service的方式来封装,以XML数据规范进行传送,运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交通部门原有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公路信息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省的公路资源数据仓库,实现了交通部门各分散系统的应用整合和数据的商业智能分析功能,使开发、实施和维护人员能方便快捷的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交通建设规划和交通管理的决策支持,提高了交通政府管理部门道路安全管理的能力,为公众提供了道路交通分析预测和出行服务信息。对今后交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岗,彭霈.GIS与SCADA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测绘,2011(01)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4
论文摘要:对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构建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实现基本信息系统的功能,后期依托新技术进行功能拓展。研究结果为路政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使路政管理行为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
1、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1.1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⑴基本建立了基础架构体系。省、市两级数据中心、业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全省行政许可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了基础信息资源库,路政许可管理实现信息化,包括办理流程,相关统计报表、台账的信息化,实现与省厅网上审批平台的数据对接。
⑵规范了路政行政处罚管理业务。实现了对路政巡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巡查过程记录管理,相关统计报表的管理;实现了对路政人事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维护、人员离任管理、人事报表管理;实现了对路政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安全设施(标志、标线、交叉道口和安全信号灯)、路政装备、服装发放情况的管理。
⑶初步建立路政执法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固定治超站点执法现场的监控管理,惯用以电子地图为界面基础的集地图目标定位查询和目标属性数据查询、报表查询、图表查询和数据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查询。
1.2问题分析
虽然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此体系可以为现在及长远的路政信息化建设奠定发展思路及基础技术架构平台。所以在进行具体的路政信息化研究建设之前,首先需要依据全国和各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指导尽快确立完整的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
⑴相关路政应用管理的空白亟需填补。目前大部分路政业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进行,在准确性、科学性及办事效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⑵现有各种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基本处于“孤岛型”运作状况,各个运作实体与行业内的信息交换缺乏有机的纵横联系。
⑶外业管理因路政信息资源数据库不全在路政执法中暴露诸多问题,如路产不明晰、路政许可管理困难等等。
⑷路政人员素质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有差距。虽然近几年,通过加强学习培训,执法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目前信息专业培训缺乏系统性,部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电脑不会用、使用不规范、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2、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2.1系统构建原理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可以分为内业管理和外业管理,目前内业管理繁重又不系统,外业管理存在漏洞,有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引进并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直接改变传统的纸质管理,人力型管理,让内外业兼顾效率效能,让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驶上“快车道”,并且降低运营成本。
⑴将繁杂的内业管理分门别类的存储于电脑中,随时方便查询。
⑵将路政巡逻中的路产、建筑控制区等建成电子地图和信息化档案系统,为路政外业管理升级奠定基础。
⑶路政管理信息系统基于b/s模式,以平面地图为核心,实现路产、建筑控制区的显示、查询、统计功能。
2.2 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日常处理、台帐管理、数据查询、统计报表、公文处理、基础数据、系统管理、功能拓展八个子系统。
⑴日常处理子系统主要进行路政日常业务的处理,包括路政许可、挖掘占用、违法建筑、其他路产损失、行政复议诉讼、超限运输查处、超限运输审批、公路施工路段、公路路政装备、公路技术、桥梁技术、路政执法人员、公务车管理、投诉举报、公路巡查、重要情况通报、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路政工作日记、路产损失赔补收据、路网调度等20多个功能模块。
⑵台帐管理子系统利用日常处理子系统的业务数据,自动生成各种路政台帐。包括路政许可台帐、违法建筑台帐、挖掘占用台帐、其他路产损失台帐、超限运输审批台帐、超限运输检查台帐、公路技术台帐、桥梁技术台帐、路政执法人员台帐、公务车管理台帐、路政投诉、举报台帐、路政综合台帐等。
⑶数据查询子系统提供对路政业务所有数据的在线查询。每种查询都支持多条件组合的模糊查询。
⑷统计报表子系统能根据执法单位和时间段的设置,自动生成全部月报、季报、年报。包括路政管理统计月报、超限运输管理统计月报、路政执法统计季(年)报、交通安全设施统计年报、公路施工路段管理统计报表、公务车管理统计报表、路政人员结构统计年报、路产损失统计年报、路政装备统计年报等。
⑸公文处理子系统实现了网上通知下达、查阅通知、路政信息、路政信息查询、文件上传下载、公文原件影象查询等。
⑹基础数据子系统统一管理路政业务专用术语、规范词等,支持在线更新维护,使得系统的数据录入更加规范、便捷。
⑺系统管理子系统提供操作员管理、权限管理、操作日志审计、数据备份、系统初始化等功能,是系统管理维护人员的主要界面,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⑻功能拓展子系统是基于新技术的开发,如目前的物联网技术、gis\gps\gprs等技术,实现更多的功能,从而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提供更多的辅助手段,提高路政管理水平。
3、结语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是公路外部行政管理的集中体现。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路政事务,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基础性统计,使之便于各级部门间数据的交流,提高数据和报表的准确度。使路政管理决策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本系统预留了较大扩容的空间,预留空间一方面利用新技术可以实现的功能支撑系统的规划、管理、决策,另一方面则考虑到各省局开发的其他系统的挂靠,以及以后管理系统的业务扩展。
参考文献:
[1]李建龙,金文瑞.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m].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5.
[2]黄开元,王小中.安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j].技术与工程,2011,(1):94-96.
[3]吴泉.试论以信息化推进路政管理[j].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2010,6(14):34-35.
[4]张增科,孙进财,韩广华.浅谈公路路政管理[j].公路,1995,(1):18-20.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5
与近年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比,我们对高速公路这一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却显得明显滞后。高速公路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现实,严重阻碍了中国高速公路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化对高速公路产业的研究,揭示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机理,尽快采用与世界接轨的先进理念和方式来进行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已经成为中国高速公路产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是在这一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由张东风博士等撰著的《中国高速公路产业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在国内外有关高速公路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及复杂系统等理论和方法,对高速公路产业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专题研究高速公路产业的著作。该书的主要特色和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分析了高速公路的属性及特征,率先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的内涵、属性及特征。
二、率先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基本内涵:是指以高速公路为基本走向并扩延至高速公路两侧,产业群体相对集中,经济发展水平或速度高于其所在经济区域平均水平的带状区域。并分析了高速公路产业带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发展对策。
三、率先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化的内涵:是指高速公路由当前的公共事业向未来的公共产业过渡并寻求发展的动态过程。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目标模式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
四、率先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Freeway Industry Economy Belt,FIEB)理论,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与模式。
五、综合运用了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演进观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和进化博弈观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来对高速公路管制的制度变迁进行了理论的总结。
六、通过对国内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中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创新取向和运营管理机构的设置思路。
七、运用团队合作博奕理论对高速公路公司进行了垂直和平行运营组织结构模式设计,提出了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和政府资金管理机构模式,并认为中国应该成立省级政府批准的交通建设资金管理机构。
八、运用复杂性理论对系统脆性与高速公路灾害预警管理进行了创新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原理及高速公路公共危机处理系统的构建模式,创新性地设计了高速公路交通灾害的预警管理对策。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6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是高速公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规模的机电设备、仪器的安装、使用,极大地改善了高速公路的运营环境,提高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效率。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系统全面覆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做好高速公路收费、监控和通信工作,提高其工作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机电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高速公路设施损耗和载荷,从而有助于高速公路使用期限的延长,进而减少高速公路运维成本,提高高速公路项目经济效益水平,对于缓解环保压力,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国民经济总量持续稳步上升,集中投资领域正在从基础设施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经济利润水平逐步下降,亟需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所带来的设备安装、升级、维护等一系列活动无疑促进了新的产业形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配套维护产业刚刚起步,产业规模尚小,但其所具有的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管理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方向十分吻合,从而表现出来极为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信息基础架构库简称ITIL,主要适用于信息技术服务管理,通过对企业发展需求的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和服务管理模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给予企业开展业务活动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相较于IDC与ITSM,ITIL更倾向于为企业建立一套开展业务的标准,为企业更好地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籍由信息化维护管理模式,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大幅提升,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一个较好的运行状态下,对于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是十分有利的。
2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工期方面的问题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作为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的配套工程,一般安排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后期,距离整个工程结束的时间点很近,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工期压力极为紧张。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投资巨大,影响深远,一旦发生延误,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计。因此,必须严格保证高速公路建设工期,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实际,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和预案,科学管理,统筹实施,确保机电工程顺利实施,满足工期需要。
2.2设备安装质量方面的问题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是将机电设备安装到高速公路各个环节对应位置,使之可以投入正常使用的具体实施阶段。机电设备是工程的施工材料,也是最终产品。机电设备的质量状况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要素。在进行机电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管控机电设备质量。在机电设备的选择上,要紧密围绕高速公路实际特点和所需设备的使用条件与需求,选择种类、规格、性能指标合适的机电设备。设备入场后,要组织技术、质检等相关人员进行抽检,确保到位设备符合工程安装需求,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使用,并与供应商联系,协商解决后续事宜。
2.3工程预检方面的问题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检验工作包括两种形式,即机电工程总体质量检查和监控系统检验。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工程环节,监控系统的施工质量更为重要。因此,在施工时要着力加强监控系统安装施工质量。实际工作中,监控系统线路长,施工距离远,故障检测和排查难度较大,所需人力、物力较多。为此,在正式检测前施工单位要组织进行预检,以保障顺利通过正式检测。
2.4维护模式方面的问题
高速公路线路长,覆盖面积广,系统设备繁多,日常维护工作量十分巨大。单纯依靠专业维护企业进行维护管理经济效益水平较低。为此,可以结合专业维护企业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点,实施联合式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模式。充分利用两个企业的优势,做好高速公路的维护工作。首先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维护管理方案,明确双方权责范围,细化分工,确保维护措施和所需资源全面落实到位,一般来说运营企业主要负责设备的巡视检查工作,要做好设备允许记录,并及时反馈信息给维修企业。维修企业着重做好设备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管理要点
3.1严格机电设备的管理、使用程序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要建立机电设备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每台机电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各个环节,档案要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使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查看设备在某个阶段的具体状况信息。为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和使用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设备档案予以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管理水平。
3.2做好设备日常巡检工作
日常巡检的基本意义在于通过对设备日常状况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问题,进而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处置措施。做好日常巡检工作,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排查故障隐患,将故障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