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

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文1

一、完善区电商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等“三有一能”为目标,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2017年,建设完善乡镇电商服务站2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85个,实现全区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支持区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建设发展,鼓励乡镇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村电商服务点提供技术和创业孵化服务。

二、健全网络物流配送体系

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紧抓国家《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和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的政策机遇,实施宽带乡村和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延伸等网络覆盖工程,推动光缆进村入户,扩大贫困村组宽带网络覆盖面,提高贫困家庭宽带普及率。完成贫困村通网络核查验收工作。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整合利用本地物流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业,健全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区域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和扶持物流快递企业在贫困乡村建立物流配送门店或快递服务点,提高网货配送效率。年内基本实现全区贫困乡镇物流快递全覆盖,功能覆盖到村。

三、完善电商激励评价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5〕58号),对全区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加强电商扶贫工作考核评价,重点考核网店数、销售量、交易额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四、提高农村网店运营效益

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络产品品牌。学习陇南等地网店运营管理先进经验,采取教育培训、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一对一”帮助指导贫困户开办网店,提高运营效益。对运营差的网店,鼓励当地电商龙头企业、网络经纪人、能人大户接管经营,着力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等在乡镇电商服务站、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开设扶贫网店,代销产品。推进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落地区,利用大平台提升我区电商扶贫质量水平。

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机制;农村物流

目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主要受到缺乏高质量服务体系、服务站点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网络与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健全、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在未来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按照目前的影响因素做好一系列应对工作,推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应用。

一、农村电子商务概述

从本质层面而言农村电子商务主要就是在农村地区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以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为主体部分,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与机制,企业搭建平台,农村居民参与其中形成群组模式提供农产品和农业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进行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农村居民在平台上公布各类农产品信息,消费者在浏览信息之后明确需要购买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易;农村居民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购买生产生活需要的农业机具、日常用品等,具有买卖的便利性。农村电商平台建设能够带动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使得农业活动在生产、销售、物流运输等环节都可以实现数字化的改革,增强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对接力度,有利于形成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发展的模式,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推广,甚至还能增强国际化水平、预防出现市场风险隐患问题。除此之外,农村电商还可以帮助农村居民在消费层面增强网络化水平,转变传统的单一普通实体消费形式,增强农村居民购买各类商品的便利性,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化肥产品、农药产品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服装、日用品等,有助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电商服务机制影响因素

经过近年来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当前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地区差异,相关的电商服务机制照搬套用往往难见成效,经常会出现政策落地困难等问题,导致农村电商的整体发展受到制约性影响。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推动地方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根据上级政策明确各个部门、组织机构的职责要求,但是往往忽视了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没有合理地因地制宜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建完善的企业服务机制以及物流服务模式,尤其是物流方面,农村区域广泛人口分散,物流配送难以到户,且配送速度较慢,导致农村电商平台物流成本较高,农村居民购物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电商服务模式难以完善,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建设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但是由于站点负责人的电商技能不足,一般只能完成代缴话费或代收快递等基本业务,缺乏健全的服务功能,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高效率、高水平、多元化的服务。

(二)基础设施影响因素

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确保相关基础设施的健全才能保证农村电商有序发展。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仍缺乏完善,无法为农村电子商务活动提供基本保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营销与农村居民在电商平台购买各类商品都会受到制约性的影响,这样不仅会导致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减慢,还会对其未来的进步、拓展、全面覆盖等造成阻碍。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政府扶持难以到位,而计算机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的价格较高,无法在偏远落后的地区普及,部分原有的设备故障陈旧,网络通信不通畅,物流难以到达等,这些对农村电商的建设和应用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电商人才影响因素

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人才储备偏低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另一个主要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地区剩余人口结构日益呈现幼龄化和老龄化并存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而电子商务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营销技巧要求较高,技术接受度较高的青年人才缺失导致农村电子商务活动失去了人才支撑。农村地区自身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员稀少,加上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较差、工资水平偏低,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环境,高校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毕业生等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就业创业,甚至连本地培养的人才也会出现流失现象。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企业在电子商务人才方面后继乏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越发困难。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电商服务机制

1.完善电商与物流服务体系要想更好地促进农村电商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确保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的完善性,获得更多电商服务主体给予的支持。首先,当地政府应结合本地电商发展情况重点培育或引进农村地区的电商服务企业、服务主体,在农村地区建设电商协会组织,在协会的带领下成立有关的服务部门、服务机构,开展宣传引导活动、技术培训活动、品牌打造和维护的活动、信息咨询活动等,形成较为专业的服务模式,增强农村居民参与电商活动的积极性与便利性。其次,挖掘本地特色产品,重点为相关的电商企业、物流公司等的商品安全管理、质量控制、配送管控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电商相关活动的开展打造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彰显电商企业本身的产品核心价值、核心优势,形成带动效应,打造品牌,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再次,制定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支持组建良好物流配送关系网络,按照当地物流、运输行业的路线情况采取多元化的形式,以县级、乡镇级别的物流配送点为基础扩散到乡村区域,创建乡村级别的物流配送系统,以满足农村居民日常消费方面的需求为最终目的,按照不同农村居民的网络购物特征、所购买商品的特点等,建立健全对应性、适应性的物流配送网点,保证商品的流动更加畅通、更加良好,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增强农产品销售及农村网购的便利性。最后,为增强农村居民在电商平台中购物的积极性,还需强化物流服务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为农村居民所购买商品的物流设置安全保障,预防电商平台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减少农村居民的心理层面负担,提高其参与的积极度。2.完善三级服务站点的功能农村电商全面覆盖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已经大幅度增加了服务站点的数量,但是经常出现业务量过低的问题,不能确保符合预期的服务目的、服务效果,所以在农村电商发展期间应重点关注服务站功能的完善,强化宣传工作的力度,层次性地建立服务站点负责人员服务质量的管控。首先,健全服务站的运行工作机制和模式,增强县级服务站、乡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站业务与技能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工作方案计划,切实提高不同级别服务站的服务工作质量。其次,重点关注服务功能的丰富性和优化性,从基础生活服务入手拓展网络服务的多样性,逐步提高综合性便民服务的水平。最后,鼓励企业与服务站点合作,开发企业与农村特色产品的合作品牌,促进农产品品牌企业化运营,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特色产品品牌建设效果与竞争水平,还能增加服务站点的电子商务参与度与交易量。

(二)健全电商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的电商活动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依托,只有确保各类基础设施、系统的完善性才能推动整体电商平台的快速进步。1.积极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是电商平台建设、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必要的基础设施,一旦出现网络问题将会导致其全面覆盖、普及与正常的信息交流受到制约。因此,在农村电商平台发展期间应重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可能减少农村居民的信息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首先,建议增加偏远落后地区计算机设备方面和智能终端设备方面的补贴力度,尤其是要针对农村电商专用类型的基础设备,必须要落实好相应的补贴工作,使得企业能够在农村地区更好地拓展市场,农村居民也可以在电商平台中便利性购买商品。其次,重点关注网络信号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可能保证网络的通达性,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宽农村区域的信号覆盖范围、增加覆盖率,鼓励运营商之间在良性竞争的情况下强化农村区域信号基站方面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信号的质量水平,同时为农村居民设置优惠性的手机套餐,减少上网沉没成本,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最后,重点关注各类电商平台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减少农村居民在信息搜索方面的成本。例如,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全面性的挖掘服务,对农民所需的农业数据信息深入性的分析和采集,创建较为完善的平台,对于能够自主建设电商平台的主体则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是在农村地区设置公用电商平台的准入制度,降低农村居民学习电商活动的成本、增加信息获得的效果与在平台中交易的便利性。2.积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保证物流系统、平台和设施的完善性,才能预防因为物流不合理、不可靠发生问题。首先,应强化对物流企业的引导扶持工作,鼓励物流企业配送网点向广大农村区域的延伸覆盖,使其在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带动下积极参与农村物流系统建设活动,彰显出现代物流对于农村地区经济进步、农村电商建设发展的价值作用。其次,对现有的农村运输形式进行改造利用,规范乡村班车带货以及顺风车带货等多元化的运输形式,合理规划路线网络,在增强通车能力的情况下满足农村物流服务的通达性需求。最后,创建较为良好的投资模式,积极在农村地区建设区域性的物流集散系统平台,吸收社会闲置资金进行农村物流系统网络建设,保证物流体系的高效性、完善性,充分彰显物流中心的辐射功能,保证农村物流服务整体工作效果。

(三)加大电商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有效支撑。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一方面要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目前各地虽然已经在政策的推动下已建成规模不等的电子商务培训基地,针对农村居民有计划地实施了电子商务培训活动,但培训成效仍不明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各主管单位应继续加强宣传,摸清农村居民的培训需求,统筹规划,引导其积极参与,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对于在电商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农村带头人要树立标杆,形成传帮带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外地人才的引进,政府应制订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鼓励外部的相关人才回乡创业,以优秀人才资源的回归为本地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带来技术、资金、人才等新鲜血液,刺激农村经济的活性。另外,要注意加强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广泛寻求思路,要真正利用好身边的智力资源,使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不足等影响因素而出现问题,对其有效推进造成制约性影响。因此在农村电商平台发展期间应归纳总结经验,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改善各类服务工作体系机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的多方位供给,为农产品拓展营销渠道提供良好空间、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提供便利服务。

参考文献:

[1]万津津,陈刚,刘玉轩.我国省域农村电子商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1,5(6):75-78.

[2]代霞.农村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情,2021,13(30):34-35.

[3]程骅.精准扶贫背景下抖音平台对贵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J].数码设计(下),2021,10(2):257-269.

[4]张佳,王琛.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基于浙江省淘宝村的问卷调查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20,29(5):952-961.

[5]陈轶,蒋常怡,方智超,等.苏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南京市淳溪镇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8):345-350.

[6]陈先容.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脱贫的影响机制探究[J].广东蚕业,2020,54(11):109-110.

[7]汪雨雨,姚万军,张辉.电子商务发展下社会资本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基于CHIP2013农村居民数据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20,11(10):20-25.

[8]赵建伟,彭成圆,冯臻.农村电子商务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22(7):144-148.

[9]李梓铭,姚智俐.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33(12):72-89.

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文3

[关键词]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农村经济体系;“三农”问题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直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均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促使各个行业转型升级。处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传统经济模式逐渐衍生出互联网经济这一模式,最为常见的是电子商务。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普及,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逐渐与农村经济体系深入融合。我国从党的十至今,农村经济发展树立特色农业经济这一目标,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面临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的诸多机遇,农村经济以及生产生活模式也树立了全新的方向。对比传统经济模式,电子商务使得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创新了销售渠道,也为“三农”问题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思路。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在电子商务这一方面获得了相对显著的效果,制定了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方案,拓宽了电子商务在广东省的覆盖范围,还推动了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切实提升了当地农业经济水平。

一、广东省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推出《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带动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1]。广东省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除了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之外,还着手探索了互联网+渠道,开拓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农村”和“互联网+现代农业”打开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新渠道,也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截至2020年,广东省电子商务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创建支撑服务体系,使得城乡双向流通渠道高效运行,不断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目前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共有5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数量超过100个,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实现了全面覆盖[2]。与此同时,广东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超过30%,并且呈增长趋势,直接提升了当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2018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51.57亿元,增长幅度为4.0%,整体发展势头稳定且良好,对比山东、浙江、江苏等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增速均处在领先位置(见图1),有5家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20家企业的年销售额高达亿元,超过100家电子商务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3]。在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广东省目前建设了国家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拥有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超10万名,不仅提升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

二、建设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广东省建立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包括网络农产品交易与涉农交易等。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批发与市场体系,明确特色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从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着手加强整合,保证信息精准性,加强对交易服务、结算、仓储等第三方服务的重视,将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覆盖到全省甚至全国各地[4]。创建的特色农业商务平台具有第三方属性,当地的农民与涉农企业均可以在该平台中享受商务服务。搭建会员管理制度,所有平台的会员可以享受到优惠与权限升级等权利。信息方面,无论是买卖交易双方还是平台的其他用户,都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中、搜索需要的信息数据[5]。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是交易服务,根据分级管理要求,将不同级别的用户所享受利益明确划分,保证管理效果。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资金流与物流专业服务,银行系统与物流系统对接,实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三位一体,不仅能够保障线上支付安全,也可以将销售的特色农产品直接配送至所需地点,加强交易资金流、物流运行协调性[6]。除此之外,展开信息交流管理,所有平台的用户进入到系统交流专区提问,营造自由交流环境。平台中上传的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等,经过大数据分析与统计自动生成报表,为销售月结、年销售额统计提供依据。关于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安全,应该制定安全保障方案,例如可以采用CA认证,保障商家产品交易、物流运输与在线支付等各个流程的安全性。开发涉农信息资源需要有对应的信息库,保证开发深度,与当地村委会、龙头企业等紧密联系,采集全面的数据与信息,利用网络将信息传递给所有农户。关于三农信息的开发需要以农民群众为对象,为其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了解农副产品与农资产品情况,获取到有价值的种植、养殖数据[7]。与此同时,建议创建城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数据采集交换,使所有三农信息能够在线共享与整合,在大数据帮助下实现信息资源集中。为了保证信息资源开发有效性,必须要创建专业团队。例如组建农业信息协会,凭借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所有农户经济增收。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方案的制定还应该能及时帮助当地所有农户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与技术优势,广大农民群众利用微信、电话等渠道直接与专家取得联系,咨询农业方面的问题。

三、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行

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运行,信息服务渠道比较多元化,其中在运行中要将重点集中在进村入户这一方面。首先要实现传统信息获取渠道与新媒体渠道的结合,例如电视、电脑与电话,拓宽农民获取信息途径范围[8]。在互联网普及与信息化建设这一方面,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实现全面宽带入户,还要提高移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率;其次,农村、市、县、乡村户信息网点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确保广大农民能够享受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便利。为了突出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面也要体现独特性。结合广东市电子商务平台,参考“一乡一站”“一村一站”经验,建设特色农业产品网站,以农村、市、县、乡、村户为单位,充分体现出规模效益,解决农民群众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问题,为其提供专家信息咨询服务;最后,为了使农村特色经济更加深入地落实,在当地政府部门指导下坚持市场化运行,基于当地特色农业经济,探索电子商务运行模式。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电子商务产业的深度普及[9]。

四、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各个地区互联网企业也要关注农业发展,在搭建农业服务平台时,加强对产销连接以及涉农电子商务的重视。一直以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效果显著,使得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不断探索中获取全新的思路,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10]。然而在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进程中,电子商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还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例如基础设施老旧、人才不足等,为了使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深度发展与落实,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供法规制度保障要想推动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明确广东省电商发展典型地区,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第二,分析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电商的优势,结合电商发展进度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相关制度与规范条例的针对性,广大农户可以严格按照电商经济发展要求规避经营可能面临的风险。政府部门在推动农业电商发展期间,深入贯彻落实农村电商政策,发挥出政策引导作用,为特色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提供基础设施与物质保障农村电商深入发展与落实必须定期更换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拓宽物流覆盖范围,尤其是道路项目建设,明确县级与村级公路工程重要意义,从而构建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农村公路交通网,推动电商物流业务普及;第二,完善农村电商信息化基础设施,使互联网通信更加完善,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运行提供保障。

(三)提供资源配置保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强当地资源配置合理性。一方面要引进技术手段开发农村电商资源,提高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使用率,并且将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转换为经济效益[11];另一方面推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务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四)提供电商人才保障任何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也是如此。为了提高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组建专业电商人才团队非常重要。现阶段,广东省培养电商人才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考虑到今后农村电商可持续性发展,还应该重点关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第一,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与政策,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村电商提供优惠政策、先进技术支持,促使广大优秀人才从事农村电商领域工作;第二,专门组建电商培训线上平台,行业领域内的专家以及龙头企业负责培训,帮助农户了解电子商务;第三,引进人才管理与激励制度,凭借优惠政策起到吸引电商人才的效果,以此来推动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经济水平的提升。

(五)提供互联网技术保障大数据时代下农村电子商务需要获取实时数据,特别是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要提供互联网技术保障,构建互联网加农业信息平台,全方位采集市场信息,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决策,将生产需求面临的矛盾解决,也可以杜绝盲目生产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水平。

(六)提供农业电商体系保障1.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品牌农村电子商务在市场中竞争力的提升,要有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品牌,特别是独具地区特色的品牌。所以,广东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要总结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电商的优势,将自身特色和品牌打造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产品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实现农村企业与电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2.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各项要求,组建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在物资、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加强重视。通过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广东省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加强农业牧渔融合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使得当地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12]。与此同时,广东省涉农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兼并重组与深度融合这两个方面,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与特色农业种植合作社、农户展开合作,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还有利于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落实品牌发展战略,发挥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优势,提高广东省农村电商经济水平。3.特色农业公共服务系统结合广东省农业电商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创建特色农业公共服务系统,搭配数据库运行,使得农业产业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所产生数据,都能够实现在线共享与衔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特色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将监测所得数据录入到大数据系统当中,展开大数据分析,完善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广东省推动数字化农业、智慧环保农业发展,重点关注长效扶贫产业。当地电商龙头企业将农产品销售途径拓宽,为农村物流配送提供支持,使得快递网点在乡镇覆盖率不断提升。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要探索互联网+这一途径,打造互联网+农业生产、互联网+物流配送流程,在传统线下销售基础上,促使广大农户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实现特色产业创新。利用电商服务平台将广东省特色农产品销售至全国乃至国外市场。

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文4

Key words: big data;rural e-commerce;Internet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38-02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全局。电子商务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孕育出的新浪潮,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对农村电商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贵州省先后引入了淘宝农村电商和京东农村电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的运营和管理,已经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将大数据引入农村电商,探讨大数据影响下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运用大数据有效的开发新产品和挖掘潜在客户,这对推动农村电商向更好方向发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1 大数据相关内容简述

1.1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是从英语单词“big data”直译而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认为数据量巨大,而与海量数据、大规模数据以及超大规模等概念相比完全不同。关于大数据,目前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定义都是根据大数据特征来定义的。大数据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第二、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第四、速度快(Velocity);Merv Adrian[1]认为:“大数据超出了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为其用户收集、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1.2 数据处理模式 从大数据的4个基本特征可以看出,使用现有方式来处理大数据是不可取的。大数据主要处理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通过分布式集群对数据体量巨大的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其中集群结点可以灵活调整。而这种灵活性主要是运用Google提出的MapReduce框架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2]。

2 贵州农村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产品销售搭上新快车、创业就业找到新门路、快递物流得到新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途径。

2014年贵州省电商交易规模758亿元,同比增长132%,网络零售额达到34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近6万人。今年上半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31.6%,网络零售222亿元,同比增长30%。

贵州省确定了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8个县获得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还增评11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带动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贵州省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合作,签署《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在品牌、网络、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结合贵州省的生态资源丰富,围绕“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普及、新型高效的农资电商O2O渠道的建设、生态产品电商化供应链的打造、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发展”等主要内容,提高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

2.2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趋势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构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打造有贵州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和创新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与贵州省五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到2017年底,贵州电子商务发展“百千万工程”基本完成,电子商务生态圈基本形成。

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带来机遇与挑战

在数据时代,人类的活动基本上是基于数据的活动。而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讲是大数据的竞争,谁能获得和运用好大数据谁将能在数据时代占有先机。电商平台所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以及收集到的信息具有真实性、精确性和指向性。因此,大数据在电商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

3.1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机遇

3.1.1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商业活动方式,这也是商业营销的另一种新模式,数据服务的变革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村电商企业通过挖掘和分析消费数据来制作具有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营销策略,建立一种比现有营销广告和产品推广策略更为高效新商业模式。农村电商企业可以应用大数据来很好的掌握客户需求,寻找更多的切入点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这也是增加农村电商企业收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2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推送精准营销信息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客户可以更好的掌握客户信息,以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提高营销活动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式可以帮助农村电商企业降低成本,找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的地区、购买习惯、收入水平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细化,同时对消费者的浏览记录以及购买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找出商品营销过程中的规律,这将有利用增强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大数据在电商企业与贵州农村电商活动中的应用

3.2.1 大数据在ZARA中的应用 ZARA是美国的一家服饰生产销售企业,ZARA平均每件服饰价格只有LV的四分之一。但是,打开这两年的财务报表,ZARA税前毛利率比LVMH集团要高出23.6%。

当有客户像ZARA店员反映:“这个衣领图案很漂亮”、“我不喜欢口袋的拉链”等细微未节的细项时,店员都会记录下来并反映到ZARA内部全球资讯网络平台,每天至少有两次传递资讯给总部设计人员,由总部通过数据汇总后做出决策传达到生产线,改进产品样式。

收集和分析海量的顾客意见做出生产销售决策,这样的作法大大降低了存货率。同时,根据电话和电脑数据,ZARA分析出相似的“区域流行”,在颜色、版型的生产中,做出最靠近客户需求的市场区隔。

不仅收集客户意见给生产端,让决策者精准找出目标市场;也对消费都提供更准确的时尚信息,双都能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好处。分析师预估,网络营销客至少提升ZARA总营销额的10%左右。

3.2.2 贵州淘宝生态城 贵州淘宝生态城是基于大数据产业而建立起来的大型电业产业城,该生态城不是单一的电子商务,而是线上线下共存的新型淘宝商家。通过整合分析线上、线下销售数据,为商户提供有价值的二次数据,比如什么商品销量好、如何把握季节性来推广农产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什么样品牌的农产品等。商品可以通过提供的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开发新的商品。

同时,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获得的数据,对每一个物流中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仓储空间以及配送路线进行精准计算,降低了物流仓储和运输成本以及能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及时的服务。

3.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挑战

3.3.1 商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商业活动是基于现实场景完成交易,文件和票据的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仅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需要经过的中间环节很少,第三方很难接触和获取交易双方的商业信息,所以发生商业信息被窃取和泄漏的概率很低。然而电子商务的交易是基于互联网虚拟的现实场景,交易双方的文件和票据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交易双方数据极容易被窃取和篡改,这将给交易双方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大数据处理技术在应对信息安全时进行了性能的全面评估,使其能够及时、精确地定位各类网络攻击或非正常现象,并将这些异常数据收集整理通过分析实施预防措施。

3.3.2 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挖掘数据的过程中通常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体现出了大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征。这些数据中一部分是用来分析和预测消费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另一部分数据是用来研究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的主要问题是在数据的挖掘和处理上,海量的数据为农村电商企业分析数据增加了难度。从事农村电商企业的人员,缺少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的经验和技术,这必定会影响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状大。而当前人才和技术的缺失恰恰是农村电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首要挑战。

4 结论

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 区域经济 协同物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及《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78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2.42亿,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提升至42.9%。2012年全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达到1259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在电子商务爆发的大势之下,物流业务量也逐年上升,电子商务配送是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网购”配送已经成为传统物流业务新的增长点。然而,相对电子商务的高增长,近年来全国规模以上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和业务量的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二者增长速度反差巨大(张运通,2012)。在这样的矛盾之中,电商物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发展以电商为主导的物流业务似乎也成为了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实现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双赢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电子商务是物流业发展的切入点,物流业是电子商务赖以生存的重要平台。二者在不断的联系和促进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因欠缺成熟的市场规范而彼此影响制约。所以,在保障各自利益的同时,双方应积极营造和谐的产业链,努力实现双赢发展。电子商务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试图从需求角度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进行分析,力求找到二者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原因。

(一)电子商务物流价格敏感性强

电子商务在业务流程上降低了商品的社会流通总成本,消费终端的感知价格相应降低,且与传统的零售商相比,这种价格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几乎国内所有的电子商务都是以价格低廉而获得消费者的消费阵营的转移,实现了无距离化的网络消费。但实体的商品物流配送成本就变成了消费者最关心的要素,也是消费者对各个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比较和做消费决策时的重要因素。因此,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都在以低价发展电子商务规模化的同时,将物流价格作为企业低价形象的同样指标,无论是商家承担还是消费者承担,物流的费用都会被压到最低。同时,由于网络的透明化,电子商务的商品与价格同质化的趋势很明显,电商在商品同质化的环境中要想胜出,也不得不寻求或者依赖物流的差异化优势,这就对物流服务的成本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电子商务订单小额化和海量化并且配送难度高

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模式越来越趋向个性化与碎片化,在线支付环境下订单金额也越趋微量化。相比传统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的订单价值一般也偏小额化。而同时伴随着订单数目庞大而且分散,因为电子商务客户群庞大,即使每个客户产生一次订单,也有可观的数量。这种数量庞大,而平均每单金额微小的物流订单,往往其配送成本较高,例如网购的快递包裹需要递送到消费者手中签字确认,而消费者以个人为单位,分布极其分散而无规律,这就产生了“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五百米”的问题。还要完成电商企业“当日送达”等承诺,难度极高,要求传统物流企业要转变自身的业务模式才能应对。

(三)地域性差异大且发展不平衡

中国各城市经济基础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不一样,特别是东部和西部、远海和内陆都有着明显的差距,电子商务成熟度较高发展较快的城市70%都属于沿海城市,这些地区的网购普及率、用户渗透率、网购频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沿海20%的省市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据了全国总额的1/3,电子商务行业的买卖双方分布不均衡,使得物流业务呈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平衡、进出件业务量不对等,大城市揽收量和派送量均比较大,而三四线城市的派送量明显大于揽收量,从而造成运输车辆往返路程货物装载量的不同,将直接导致物流派送成本的提升。

(四)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性化要求高

调查显示,物流满意度已经成了影响电子商务用户体验的一大指标,也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商品与销售企业的品牌形象与网络口碑,物流人员替代了销售服务人员直接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将虚拟的电子商务网购过程集中在与物流人员交互的短时间内得到实物化验证,消费者会将对物流人员及物流商品包装等物品的印象立刻转化为对电子商务企业的评价,冲击着消费者最直观的网购体验。因此,商家对物流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能快速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甚至需要电商物流做到精细化、人性化及商品的品牌形象维护,这都是传统物流所不具备的。

(五)季节性与突发性需求波动性高

电子商务商品本身具有的季节性,以及节假日经济效应,综合国内消费者购物习惯等因素,从电子商务交易额在全年的时间分布上是不平衡的,往往在促销时,交易量会有一个突然的增加,甚至有可能达到数倍之高,而短暂的季节性一过,或者促销结束,交易量又会回落到原先水平甚至更低。这对电子商务物流来说,如何处理好交易量带来的物流处理量的巨大变动弹性是个很大的考验。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现状与不足

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呈现两种方式,一种是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的方式,这主要存在于B2C电子商务企业或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传统零售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的。另一种是依托第三方物流,这是大多电子商务商家及C2C卖家的选择,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也发展了多年,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而高速发展,但仍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困境

伴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提供的高效的物流系统一度是电子商务能够健康发展的保障,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现有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力的地位。但我国现代化物流体系起步晚,第三方物流从传统仓储和运输业剥离出来的时间并不长,企业规模小,面临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物流功能不强的窘境。但物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远远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根据对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研究可见,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不高。目前从事物流行业工作人员基本上没有从业资格认证,也很少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和培训经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也是第三方物流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快速扩张所致,而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个长期的过程,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为了业绩和递送量,以及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大单,而不得不采取降低从业人员的要求,只看业绩不看总体满意度的情况。同时,物流行业门槛降低,从业人员的薪酬制度不合理,不但加剧了行业内人员的快速流失,也忽视了对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和行业道德的树立与提高。消费者物流服务不满意的方面主要有:普通受理电话接通效率低、不能主动预约上门时间;揽收人员不能在约定时间内上门、取件时间过长、揽收人员着装不规范、服务态度差;货物丢失、物件损坏;快件不能在承诺时间内送达、物流寄递速度较慢。物流需求企业对物流服务也不满意主要有:处理速度慢、货物丢失、揽收人员程序不规范、服务态度差、随意提价及价格管理不透明,以及对问题件处理、投诉结果反馈满意度不高等,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2.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服务能力受限。目前来看,在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物流业务量较为集中,其他地区则没有完整地电子商务物流网络,甚至稍微偏远的地区,物流企业基本上无利可图,选择放弃这些地区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的网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大中城市,营业网点覆盖不均衡,很多中小城镇不能到达,造成物流行业区域间发展不均衡,据《邮政行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2.1%、9.4%和8.5%,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1.3%、10.7%和8.0%。物流企业只看重自身企业的盈利空间,不能站在全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布局物流网点和服务周到,这就导致发达区域物流企业过分集中,恶性竞争时常发生,而偏远区域、农村等区域的物流需求又得不到满足,基本上没有物流覆盖的两极分化现象。这样对物流公司的业务拓展造成限制,也限制了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

3.民营物流企业问题多,业务结构不合理。在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70%以上是中小民营物流企业,国家邮政局发表的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也显示近年来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物流企业业务量总计24.8亿件,实现业务收入374.5亿元;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49.4%。但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有限,没有扩大规模的发展计划,即使有也很少能实现承接能力提高到能覆盖整个物流需求市场,故民营物流公司业务量主要集中在网购市场,而缺乏具有更高利润率和技术要求的国际物流业务量。缺乏经营管理理念、粗放经营,而且大部分民营物流公司采用加盟模式,难以做大做强。

4.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与电子商务企业配合度不够。目前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在季节性促销或节假日经济时,电子商务交易量突然增长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物流公司都不同程度出现“爆仓”现象,基本上扰乱了原有的物流格局和状态,在一定时间内都得不到恢复。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物流承载量少、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的。而电子商务企业是商务信息化的特点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上很少看到,所以当一件商品从电子商务企业流转到第三方物流企业再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有个信息化对接瓶颈存在,这个瓶颈就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无法与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匹配及共享,体现在消费终端就是用户体验满意度不够高,电子商务企业也无可奈何,因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很难短时间完成而且对财力、人力、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也并非某一个物流企业能够率先成功实现全面信息化,所以这是目前电子商务物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存在的困境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企业业务发展的时候,大多数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想到自建物流的方式来缓解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的矛盾,但是这种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的方式也有诸多弊端,且尚未成为能与替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力量,究其原因主要有(孙晓燕,2012):

1.对资金要求高。自建物流配送系统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物流在整体业务中战略地位重要、物流成本所占比重大、对物流服务要求较高的大型或超大型电商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在中国也就寥寥几家,并且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目前还没有较好的盈利表现,如果将资金全部用于搭建全国性物流平台那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布局和管理决策。

自建物流的成本非常高,庞大的投资成本让大多数电商企业特别是正在投入期、发展期的电商企业来说是很难以支撑,即使一些电商企业启动了自建物流系统,也只是有限度地在一些行业领域或重点城市建立配送点,要想真正实现全国范围的普及还不切实际。

2.行业的差异性大。物流并非电子商务企业核心业务,电子商务企业在无法预测自己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很难对与之适配的物流布局做出准确规划。如果电子商务交易量达不到一定规模,物流平台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以目前的交易量很难支撑全国性物流网络。涉及行业竞争与商业机密,电子商务企业之间一般不会互相共享其自建的物流系统,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主营业务分化,多元的发展使得决策者需要处理越来越多样化的事务,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可能会有所下降,通过企业内部权威来配置资源,管理成本可能极高。而且电商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物流的建设速度,一定时间内,自建物流系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这其实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过渡性方案,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3.重复建设浪费严重。自建物流不可能覆盖全部范围,城市乡村二元分化,造成重复建设。按照电子商务与网络购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即使有能力自建物流的企业也只是会选择将自己的物流中心建设在一线城市,对于二三线城市及乡村是绝对不可能覆盖到。或者根据自身产品特点进行物流网点的铺设,这对整个社会物流的贡献并不大,往往造成了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而且全社会的物流效率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区域协同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区域化的第三方物流协同运作将一定区域如长三角经济圈及一小时城市圈等经济区域内,由各大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建立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负责收集整理物流信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有统一服务规则的环境下负责实际物流运作,然后在由区域协同物流运作平台整合物流资源、优化供应链,并提供整套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环境下区域化第三方物流协同运作模式—物流协同运作平台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信息供应商、通讯商与软件供应商等建立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物流集成平台,是一个区域性的供应链集成商,用于提供物流信息共享及物流运作调度与管理等服务,是物流供需双方和第三方物流的整合平台(鞠颂东,2012),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该平台具有的中心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信息收集功能,该部分主要面向注册企业进行静态信息的采集和动态信息的实时更新,该平台注册的企业包括两方面:一是物流运单的需求方电子商务企业,二是物流运单的供应方物流快递企业。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物流市场需求信息,货运能力信息,货运配送信息,企业基础信息等,采集后的信息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清洗与筛选并归类整理,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为平台的协同运作搭建好信息化基础。第二,物流业务运作功能,这是平台最主要的部分,根据业务流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物流信息管理、物流需求管理、物流运作管理三个方面。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是管理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及网络购物消费者地理位置等基础数据信息,包括平台运行的物流相关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物流企业货运能力信息、物流车辆基本信息、物流路线等。物流需求管理主要用于物流承载商和电子商务企业之间提供物流需求信息的管理,将基本物流需求数据筛选、分析、归类并为物流订单生成准备相应数据,甚至可直接从物流货物源头—电子商务企业商品订单信息系统里即可挖掘物流需求及物流需求预测管理(汪文杰,2012)。物流运作管理是指物流定单生成后的物流方案生成,物流定单撮合,物流配送调度和物流状态跟踪。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区域协同物流实施建议

以政府引导建立的物流园区及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随着政府和地方部门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期望与认识的加深,以及认识到物流的发展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加剧,各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平台上下大力气建设,特别是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地理位置优势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也陆续开始出现,以政府牵头作为区域物流园区的支持者,行业协会作为物流协同运作平台建设的推动者,龙头企业参与建设并逐步形成完善的协同服务模式,逐步形成“园区”、“平台”和“服务网点”全方位立体化的格局,结合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与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并结合政府部门信息系统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组成的自下而上的体系结构,这样综合性高,共享性强的平台有助于最高效地发挥协同效应。

从资源分配与成本分摊来实施区域协同物流运作机制的创新。物流协同运作模式的实施需要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企业合约签订等有限资源上进行重组与优化配置,并考虑到参与协同运作的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个体企业利益增加,在进行协同物流平台的机制建设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即基于资源共享的网络协同运作机制和基于运作成本分摊的网络协同机制上进行深化与创新(吴文征,2013)。这对提升协同平台的物流服务效率和协同效果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区域协同中心建设的必经途径。

统一规划平台建设,充分考虑到物流网技术发展对协同运作的促进作用。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协同运作平台的数据的收集及处理上将发生革命性的突破,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链协同处理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快递企业之间将形成非常自然的业务流协作就如同完整企业的各个部门协作一样(王进富等,2013)。并根据物联网物流体系结构的发展布局区域协同物流中心的发展方向。促进现代物流业健康、有序、高速发展。

结论与展望

区域化的物流协同中心可以实现最少资源浪费与最大效率的物流建设与运作,并可以让目前运作良好的大量的小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得以规模化与统一化,同时允许差异化竞争,提高增值服务,同时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发挥规模效应。在一定区域内将整个区域物流过程可以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整个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不管是面对电子商务商家,还是电子商务消费者,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都会产生一个多赢的局面。配合物流网的发展和移动商务技术,这样的物流协同中心的效果将更加明显,也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运通.第四方物流在C2C 电子商务中的可行性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

2.孙晓燕.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现状及对策-基于企业边界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2

3.Hoong Chuin Lau,Yam Guan Goh. An Intelligent Brokering System to Support Multi- Agent Web- Based 4th-Party Logistics[C]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o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2

4.鞠颂东.物流网络协同运作与北京市物流业健康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

5.汪文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协同中心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2

6.C. Y. Lin, "Factors affecting innovation in logistics technologies for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in China,"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2, pp. 22-37, 2007

7.Qin Zhu, Fung, R.Y.K. Design and analysis of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 between fourth-party and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ICAL), 201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5-17 Aug. 2012

乡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运动,它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部署,解决中国上亿人口日常生活所需,所以国家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就一定要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作。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也会被企业和农户所认可,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只有利用科学技术指导农产品进行生产、组织和贸易,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的现代化、信息、标准化和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农产品的产品都是居于全国的前列。因此,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贸易的电子化运作,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地区农产品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真正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体系并不健全

从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发展趋势来看,各省市在建站、购机和入网都设立了相应的程序,农业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国家在行政上条块分割了网络发展,甚至还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国家对于农产品的信息不够重视,导致农业信息化系统与规范化水平低,农业信息的收集和的格局也没有在市场上形成。尤其是农产品信息的加工、利用和农业信息的开通方面更加欠缺,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发展非常地缓慢,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农产品加工市场和农产品设计市场也会非常地滞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运作也无法形成农业信息化体系。农业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使目前农业信息建设还局限于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传播,导致对于农业市场的信息传播的力度不够。

(二)政府没有起到建设电子商务的主导作用

从国外的发展来看,农业仍然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弱质的产业,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所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国外为了发展农业,制订了更加详细的规划和政策,同时加强立法和增加投入,因此从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在政策方面发挥得并不是很够。尤其是在1996年制定了《“九五”期间农村经济信息体系的建设规划》,整个过程只重视纸质的信息,并没有对信息网互联及信息共享上花功夫。在项目的投资上,农业部也没有进行过多投入,虽然在前几年就提出了“金农工程”,但国家并没有针对农产品贸易提供专项资金,加强信息体系的建设。

(三)农业信息的渠道不顺畅

由于农产品的信息并不顺畅,信息接收的方式过于落后,农民的信息意识也会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过去农产品信息,都是由于农村的基层主要是通过开展办班、发资料和有线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农业信息,这种方式显然是跟不上市场变化。农民过于被动地接受基层干部和农业信息机构的传播,导致农业信息的传播效率出现了问题。农村信息的单向性和被动性,极容易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农业生产大起大落,引起价格波动,无法真正体现农产品的价值。过去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已经使农民习惯了种什么和养什么,在整个过程都需要经验,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限制,他们没有及时直接地从事市场所需要农产品的生产,因此农业信息的渠道不顺畅,直接导致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受阻。

(四)电子商务管理资源分散

由于国内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化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企业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组织构架过度老化,在组织架构中,缺乏电子商务的管理人才,导致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只是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电子商务管理资源的分散,更加不利于农产品的贸易。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充分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

只有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的建设,才能够构建农业信息中介机制。农产品企业要有选择性地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并通过规范农业信息标准,提供更多农业、农村和农民所需要市场供求信息和科技信息,加强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方面的建设,直接扩大信息采集的覆盖面。

农业企业还需要构建农业信息中介传递方面的机制,保证农业信息能够进村,然后传递到每一个农业企业。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是联结互联网和农民的纽带,农民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推销哪一类产品,都需要通过农业信息服务站在互联网上进行。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和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企业的电子商务化的建设,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工程,将信息化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强化管理层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建立信息的责任制和企业信息主管为核心的信息组织体系,为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和技术方案,做好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建设,从技术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配套设施,都能够实现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真正培养一支强大的信息化的队伍。

(二)政府推动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资源,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并整合信息基础的构建,建立一个完善的乡村多级农产品贸易的信息网络,农业信息是一个典型的公共产品,而且有非常强的外部性,无法通过市场进行提供,在网络经济时代,农村基础建设概念过于广泛,而不应该局限于水利和中低产田方面的改造。还需要将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由各级政府共同组建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针对当前农业的需要,提供农业信息基础资源,节约投资,缓解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

要积极从上到下构建信息平台,形成综合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全国区域内信息的连通。同时,在农业电子商务机构内部组建农业专家咨询机构和技术配货服务公司,对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咨询。在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建立农业电子商务公司,并在公司内部设立信息化专家坐席,专职负责整体策划,建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整合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建立适合各农业生产单位自身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分行业或分地区建立网页,便于农户和顾客及时方便了解信息,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生产和合理销售自己的产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另外,农业信息也是政府制定政策和决策的依据,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出发应对农业信息基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抓好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试点

我国的农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一定要建立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内部建立互联网系统,利用网络进行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同时在企业内部实现电子化管理,降低管理的费用,提高企业动作的效率,农业企业还需要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将产品的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农产品的贸易调查,签订合同,履行电子商务契约,全国有部分企业已经建立综合性强的电子商务系统,将贸易活动尽可能地转移到网络系统中进行完成。

为了着力提高农产品的效率,农产品电子商务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网上传信息的初级发展阶段,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所需要配套条件和市场发展机制并没有形成。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并没有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全球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最终趋势,只有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顺应网络经济时代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促进农产品的产供销,提高农业产品的流通,真正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的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需要推动农产品的认证,健全法规和完善农产品贸易的信用制度,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还需要改革传统的物流方式,开展大范围的限时送货,设立专职人员通过电话营销和互联网进行业务沟通。

(四)重新整合电子商务管理资源

农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不能只是停留过去只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而是需要更深层次地进行利用,利用电子商务庞大的资源网络,形成更强大的竞争优势。农民、企业、顾客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模式下信息的沟通,它与传统的商务模式截然不同,农业企业也需要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系统,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实现企业组织扁平化管理,扫除电子商务管理的障碍,真正提高企业和效率,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要将电子商务系统与企业资源的ERP和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打破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组织进行重新组建,建立一个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新企业。

三、结束语

近几年来,中国的企业在互联网交易上进行了不断实践和探索,要想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和交易业务平台,就需要解决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问,为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引导企业进行重新整合资源和商务流,真正改变传统的交易,形成更多高效的产业链。由于中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激烈的商务模式和产业链的竞争,因此企业需要进行重新评价和继承原有的业务方面的流程,真正整合产业链,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商务运作,可以说给企业带来更多新的价值,包含了观念和管理意识的创新,加强信息技术的改进和渠道的拓展,起到品牌提升,标准统一改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明.农贸企业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2012.

[2]王佳.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贸易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