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1
摘 要:初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所以初中物理教育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用创新的教育模式代替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和策略,与各位同仁交流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思维
初中是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开始,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大学的兴趣培养打下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学是一门讲究物理学空间性、物理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在初中属于一门新的学科,其教学活动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考验。所以,必须正视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做出改进,将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接受物理,爱上物理,这是我等初中物理教育者当仁不让的责任。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
物理与其他需要背的语文、英语等科目不一样,学习物理需要物理思维,而物理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在理解和掌握之后进行不断练习和不断探索才能实现。而现在教师需要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就不得不加快讲课进度,减少和学生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把物理当做一门记忆性的学科,无法理解物理的真正奥妙,也就无从提起学习兴趣。
2.实验性教学被弱化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所有的公式、定理都是在大量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支撑下总结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实验部分的物理课是不完整的。但是现在许多学校不重视物理实验,没有符合标准的物理实验室,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做简单的演示。一些资金充足的重点学校,面对中考的压力,物理排课也很少,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喜爱只能“望梅止渴”。
3.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现在许多物理教师还采用老一套的教学理念,认为只要把自己该讲的讲了就行了,这种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教学了。学生喜欢的是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的氛围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以后的物理思维的养成。
二、初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1.改善方法,转变思路
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渴求也很强,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思路,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许多知识在生活中都有体现。教师在上n时应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讲“浮力”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放几组图片,比如:鸭子浮在水面,气球升上天空,船在水面上航行等。通过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出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这种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在生活中有多种具体的表现。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提出的,也可以讲讲阿基米德的故事,由“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这句名言,可以引出著名的杠杆定律。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2.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将实验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上课时应充分用实验现象来证明定理,向学生展现物理是科学的,严谨的。
比如,在学习“惯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一个硬纸板盖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在上面放一个鸡蛋,当快速抽掉硬纸板时,学生看到的现象是鸡蛋径直掉进了水中,而没有随硬纸板滑落。可以先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归纳引出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这样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惯性及其所诱发的现象,加深了对惯性的领悟。
3.抽象问题具体化
物理教学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比较抽象的,比如“磁场”,在生活中没有人能看见磁场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它并不像我们在纸上画的磁场那么简单。但生活中又处处受到磁场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磁悬浮列车的原理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磁场的巨大魅力和带给我们生活的巨大改变,对物理充满崇敬就会让学生更加上进。比如在讲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内容时,可以找一个鼓面,敲击让其发出声响,再用手按住鼓面,让其停止振动,学生就会发现声音立刻就停止了。这种直观的感受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是发展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培养物理思维的重要阶段。初中物理教师要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改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2
1.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低下,严重制约学生健康发展
一个好的教师可以成就一批优秀的学生,同样,一个差的教师也可以毁掉一批优秀的学生,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甚至决定着他们的一生。基于此,具备良好的素质就成了每一位教师走上讲台的首要前提,可在大多数农村初中教师的身上,情况却并非如此,以物理教师为例:
(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难以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有一个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施教者去操作。但相当比例的教师自身对教材挖掘都不够到位,讲课只是停留在表层,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连最基本的一些公式、定义及相关物理现象也不能熟练运用和作出恰当的解释,这样,何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何谈高效课堂的构建?
(2)课程性质认识浅薄,教学观念依然陈旧
要想真正教好一门课,对该门课程的性质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教学观念也要不断更新。但现在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往往忽视了对课程性质的再认识,没有考虑到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育的目的也不应只停留在简单意义上去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从而导致他们继续把应试教育当做平时工作的重要方向,一味绞尽脑汁的为提高学生成绩而服务,最终或许成绩和升学率提高了,可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任何提升,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2.实验条件没有保障,学习兴趣无法调动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物理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良方就是精彩的实验。然而,因为受经济基础等影响,农村初中在平时教学中一些必要的实验根本没有保障,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要么纯粹没有实验室,要么就是经常缺这个或那个仪器,致使一些必须通过实验才能明确的知识点,教师要么就用仅有的简陋设备进行演示,要么就干脆用较为牵强的语言去解释。这使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及内在联系不能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去接受,因而探究兴趣越来越淡漠,久而久之,就滋生了懒于学习物理的情绪。
3.教师评价机制死板,影响教师教学激情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容忽视。要落实这一环节,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受传统观念的误导,许多农村初中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学生成绩为中心。学生成绩好了,就对该科任教师另眼相待,诸如“先进工作者”、“学科模范带头人”等头衔都理所当然的落到了他们身上。可对于那些平时工作中兢兢业业、教法新颖但学生成绩并不理想的教师则总是冷眼处之,却从不考虑其可贵的敬业精神,不分析他们尽了力却成绩低下的原因。这样不科学的评价机制,教师的激情又怎能被有效激活呢?
针对上述问题,我个人觉得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以便使物理教学在农村初中的开展进一步趋向成熟:
1.积极树立责任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态度决定一切,是否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关系到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否能够培养出出色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树立和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高度责任心的支配下,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圣和艰巨,从而主动克服种种主客观困难,努力通过多方渠道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扎实,课堂技能越来越精湛,教学观念越来越新颖,教学成果越来越明显。
2.切实加强硬件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教育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步伐,因此加强硬件建设刻不容缓。学校应挖掘最大潜力,争取在购置必备实验器材的基础上,也尽可能的建造条件较好的实验室、便于接受远程信息的电教室等,确保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顺利进展,从而,一个良好育人环境得以有效创设并发挥重要作用。
3.优化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有效性 影响因素 策略 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60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产生活非常接近的学科,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却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导致物理的教学并不十分顺畅。于是我们就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现今出现的问题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改进,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更为有效。
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偏多,教学时间不够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给学生减少学习负担,减少学生在校的时间,给他们留出更多空间自己支配,这样一来,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分配到物理教学的时间也就更少了。但是物理教学的内容并没有相应地减少,这就造成教学时间和内容之间的矛盾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把应该详细讲解的知识简略化,不能做到深入讲解,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缺乏实验课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学生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动手操作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但是,很多初中物理教学在这个方面都比较薄弱,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开设实验课,或者是实验课只是摆设,用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
很多学校物理教学都存在这样一个通病,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认为教师是学习的主体,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没有走出应式教育的影响,只追求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做法不仅有违物理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特点,也容易造成学生因枯燥的教学失去对物理的兴趣,制约着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缺少延伸
书本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把书本的位置看得太重,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只是局限于书本内容,教学活动就会十分呆板,无法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当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提倡物理课堂教学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疑会在一些问题上对结果产生分歧,因为在这种分歧下教会学生新的东西,会为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所以善于把握课堂的教师,会将这些分歧转化成最有效的教学资源,会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深的理解。疑是知之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新问题的时候,老师应该好好加以利用。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青少年不唯书、不唯上、只为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品质为目标,组织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同时,教师在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实际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一些有效的探究活动。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共享,共同交流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热爱。要注意的是,初中生虽然普遍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认识问题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与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条件独立进行物理实验、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后,注意鼓励学生各自组成物理设计小组,鼓励和指导学生制作物理模型,将理论用于实践。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需要进行实践的科目,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将学生们进行分组验,并且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们在课堂上犯错,允许同学们在课堂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创新,让同学们在实践教学课堂上深入了解现象和问题,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实验教学,教师们也可以在实验中发现学生们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操作太过不规范,教师可以在实验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纠正,而且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同学们记住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课中观察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的差距,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些信息,教师们可以适当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以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使用最广泛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学专家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情境教学法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将10克盐摆在你的面前,让你咽下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把这10克盐放在一碗美味的汤里,你在喝汤的同时,10克盐也融入了你的体内”。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汤对于盐。只有把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们才能把知识“咽下”、“吸收”。简单的说,情境教学就是把书本上抽象难懂的理论融入到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体会书本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物理是一门物质及物质运动规律的现代科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研究对象和科学理论都源于自然,只有在充分观察和了解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物理学结论。物理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声、电、光、磁等现象。也就是说,生活中有物理,物理中有生活。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物理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
目前而言,很多初中物理教学对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法缺乏明确的目的。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在课堂上,老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传授解题技巧上。在学习新知识时,通常是采取老师一人讲解的方式,不会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学习的时间。有些教师把情境创设仅仅作为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手段,日常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严重不足。
(二)情境创设过于老套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情境创设过于老套,几年甚至十几年都采用一个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时,老师所举的例子大多是白炽灯通电后灯体会变热。这个生活常识很多学生早就通晓,老师频繁举这样陈旧过时的例子,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缺乏情境创设能力
很多教师能够认识到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但是,部门老师由于自身水平不高,缺乏选取典型素材的能力,在情境创设时未能选取生动、形象、有代表性的情境,使情境创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针对初中物理情境创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情境创设目的
初中物理教学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既教学应以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不盲目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科学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应该把情境创设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公开课、示范课中的宝典秘籍。在日常教学中,尽量采取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教导学生把物理学习当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加强师生互动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加强沟通和合作,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情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纵然使用了情境创设教学方法,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物理实验与情境创设相结合
上文中提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如果抛弃了物理实验,物理教学就仅仅剩下一堆枯燥无味的理论,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与物理实验相结合,先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辅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后用物理实验帮助学生验证观点,排除错误;最后进行总结,回归课本。
(四)提高情境创设能力
物理教师的情境创设应该与教材和教学大纲完美结合,选择贴合教学大纲的生活情境;教师应关注科学发展的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素材,在素材选择方面,坚持生动、典型、新鲜三大原则。
四、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实例
授课内容:摩擦力
课前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两双筷子和若干黄豆,选两名同学进行夹豆子比赛,限时1分钟。
情境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视频。视频中的内容包括雕塑屹立在广场、火车站的旅客拉着带小轮子行李箱进站、急刹车、下雪天路上行驶的轿车车轮上绑铁链防滑。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后,老师对上述几个重点画面进行截图。分别提出如下问题:雕塑静止在广场为什么不移动?带小轮子的行李箱运动的是什么力量的作用?紧急刹车为什么能停下来?下雪天路上行驶的轿车车轮上绑铁链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提出后,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小组发言后,老师对各小组的观点看法进行总结归纳。师生共同用木板和小车进行摩擦力实验。实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归纳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最后,回归教材,得出科学概念。学生在掌握概念后,老师让学生回顾课前的夹豆子比赛,说明摩擦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中学物理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引言:
现结合江北区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就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堂教学效果差、效率低。
教师的外在因素
(1)一些教师对所教的物理概念、定律未完全理解透。这样必然导致讲授时方法单一、枯燥无味,甚至有时会出现“思维卡壳”现象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障碍,也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怀疑,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2)由于教师备课不够充分,使得课堂语言存在一定问题,提问缺乏启发性或得出的结论不够严密,对学生理解造成一定干扰。
(3)教学过程中未站在学生角度,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估,讲授课程偏难或者偏易,重难点不突出,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4)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教师为了避免麻烦,用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来代替真正的实验,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5)初中的学生信息筛选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有的教师板书脏、乱、差,没有重难点和区分度,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情绪,导致学生物理笔记乱写一通,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后续复习效果也不理想。
学生的内在因素
由于物理逻辑性比较强且有很多公式、定理、定律需要记忆,使得很多学生在初接触物理的时候,产生下列几种不良表现:
(1) 畏难、逃避情绪 表现为:畏难,在做物理作业或考试过程中,一遇到不能立刻得出答案的题目,就会主动放弃,不愿动脑子仔细思考。逃避,回避上课过程中的小组讨论、实验等环节,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2) 恐惧 表现为:害怕老师上课提问,随堂测验等,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全身心投入,达到“谈物理色变”的地步。
(3) 厌倦 表现为:一次一次的失败之后,对物理再也提不起兴趣,不愿再为物理付出任何努力,破罐破摔的心态。
(4) 自卑或自负 表现为:自卑,物理考试每次总是不理想,让学生丧失信心,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块学物理的料”,在物理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自负,有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而初中物理较为简单,于是造成他们想当然觉得自己天赋异禀,从而飘飘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2.探究式教学贯彻不够彻底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所谓探究学习,即先选定一个主题,后创设一个和主题相关的的真实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部分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探究中,常常通过解释或让学生记住这种最简捷的方法得出答案,“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达不到学生亲自投入的思维水平,使“探究式教学”成为一句空口号,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而且,教师教学往往就题论题,不贴近生活。
3. 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效果不理想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以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双赢效果,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但目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模式: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把学习、认知、习得的过程交给学生,缺少互动。这样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失败的,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只是机械的记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产生怠倦情绪,不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和课堂效果。
4. 课堂教学重结论甚于重过程
众所周知,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在中考压力下,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出成绩,选择了忽视过程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能被学生真正的理解和巩固的,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过程,这样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新性。所以,教学不仅应该重结论,更应该重过程。
5.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未落实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调查发现,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做到了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大部分老师都达到了,但是第三个目标却很少有老师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读死书,死读书”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
结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们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相信从教的物理老师一定会顶住重重压力,肯于钻研,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物理教学一定会出现新的世界。
指导老师:张正严
参考文献:
[1]韦炳耀 《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教学建议》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衔接 问题 对策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面临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每一个人都迫切地希望能在新的环境中“大展宏图”,做出出色的表现并给新的人群留下良好且深刻的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生都被拦在了“台阶”下,即便是一些初中学习较好的学生,物理成绩也出现了下滑现象。他们从原本的踌躇满志变成了踌躇不前,抱怨、害怕、甚至讨厌学习物理。那么,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衔接”大关呢?
一、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材难度上跨度太大。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大都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较小。表现为,教材中语言文字的叙述通俗易懂;教材中物理现象的选择大都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不抽象、不复杂;教材中物理实验的设计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然而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不仅语言文字言简意赅,严谨性和概括性更强,比较难理解,而且各种抽象的物理现象逐渐增多,甚至有很多物理实验无法在现有环境中实现,只能依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其次,是学习方法过于单一。初中阶段涉及的问题都比较简单,很多问题,学生只要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决,因此多数学生习惯于记公式、套公式,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机械,缺乏思考和创新。然而升入高中之后,这种机械记忆、模仿套用的方式显然不再适用了。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更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景,推理、归纳、思考、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再次,数理结合能力欠缺。相比较于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高中会涉及更多、更难的数学知识应用。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数理结合意识不是很强,于是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就不能自觉应用数学知识,或者数学思想比较淡薄,直接影响学生物理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初高中物理教材内容、难度及目标的不同导致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形成了思维定势,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学习,感到吃力也是很正常的。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解决策略
首先,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是把新学知识和内容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中,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完善;顺应就是认知结构的更新和重建,如果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模式所容纳,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模式或建立新的模式。其实,相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高中只是高了个“台阶”,并非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知识初中都有涉及,只不过讲得比较简单、浅显,而高中更深入、系统。“温故知新”,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做补充、延伸和拓展,将知识细化、深化、系统化。这样,学生接受起新知识来更顺利。
其次,是理论生活之间的联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许多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也就是说,学生往往对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触手可得的事情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一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引用生活实例,尤其是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通过知识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效联系,不仅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而且能将学生从“死读书”中解放出来,拓宽知识面,提高物理学习需要和应用意识,不断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再次,解题方法的指导。初中阶段机械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虽然能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适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强解题技巧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多思考,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要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因此教师一定要有十足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