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格教育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格教育体系范文1

关键词:音乐作品分析 教学体系 结构 原则

音乐院校中的作品分析教学需要教学者对音乐和音乐作品有足够的研究,将作品和音乐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对从师音乐教学的人来说是教学和音乐创作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够将音乐作品和音乐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在很多音乐院校中都进行了专题科研研究,将最新的科研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在音乐作品分析教学中起到较好效果的则纳入教学体系中,对于音乐教学的科研作者在创作中的灵感和内容则不断地融入教学体系中,不断地进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

一、完善和改革音乐作品分析教学体系研究效果分析

(一)音乐作品分析教学方法分析

在我国音乐院校中,很多音乐教育学者都是将音乐作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在音乐作品的相关章节中做重点分析、重点教学,理论上讲,这是音乐教学的最基本手段,也是基于音乐作品教学中的具体范畴。然而无论从音乐的艺术性和技术形象表现中都能够看出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不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概念来加以讲解,这对于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方式方法有着密切的协调关系,以完整的动机和音乐旋律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音乐作品的教学才是更应该采用的方法。但是,在音乐作品的逐渐发展中,基本的教学分析方法应针对不同的时代和风格人物的作品,要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教材的反复推敲,对于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要进行重点集中讲解,做到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方法和艺术品质进行鉴赏,在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可从教学表现方法上通过形象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当时的音乐意境,对于音乐原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进行较好的表达,通过语言和曲目的表达形式来传递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从而能够使学生在作品分析中理解音乐作者的创作层次性和选择性。

(二)音乐作品分析教学方法中的表现形式

音乐作品分析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将作者的背景和当时环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实地表现出来,通过在教学上的音律和音响的有效组合,对音乐作品有效的表达出来。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院校中的音乐作品教学都只注重与形式,将教材作为重点,不能将音乐的旋律进行有效表达,使传统的音乐作品教学表现僵化。而音乐片段的讲解过程中在对音乐的曲调和曲词上应表现出各种不同结构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的内涵的深入了解。通过各种不同的音乐乐段的组合能够使音乐的“自由乐段”得到更好的发挥,然后在音乐的语言表达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从多个方面分析音乐作品,让学生中在音乐作品的曲调和乐曲组合上有了深切的认识。

二、音乐作品教学体系完善和改革的原则

(一)教学体系原则分析

1.并列组合原则

把各曲式部分根据并列累积的原则进行组合,是曲式结构最简单的组合方法,简称为并列组合原则。单一部曲式是并列的基础,没有单一部曲式存在就说不上并列开始,因此可以把一部曲式列在并列组合原则之下。虽然它本身并没有并列因素,但它可以在发展中产生这种因素,从而向二部并开过渡。

2.再现组合原则

能够比较有效地克服并列组合原则弱点的高一级组合方法,就是在曲式的最后、再现、曲式最初的结构部分,从而形成再现组合原则。“再现”带给曲式结构的非常重要的功能含义。它不仅比并例原则更明确有力地体现出功能运动的各个阶段,而且明确地体现了矛盾统一的,辩证原则:两端再现所形成的稳定骨架对抗着中间部所产生的离散力量,从而巩固了结束功能;它在肯定第一次出现的主题材料的主导地位时,也就更有逻辑地发挥了概括总结的功能。然而,音乐作为在时间中层示的艺术,应用时间上先后出现的再现表现手段,在这里并不产生思想内容表达的先后在次序上的时差观念。

3.分章组合原则

它是套曲曲式的结构基础,是并列组合原则在最高结构级别套曲曲式上的复制。在套曲曲式级别上有时可以复制出再现原则,甚至用乐章的多次再现复制出循环原则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作品分析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是我国音乐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音乐教学分析和学生学习音乐作品这门科目的有效发展途径。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体系应不断的深化音乐教学体系改革,对于音乐教学中的改革应从细节做起,对于复杂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然后从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培养学生分析作品背景的意识,使学生能够从音乐作品中学习其中的结构和艺术表现,为我国音乐院校中音乐作品分析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中骏.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音乐佳作——新世纪初湖北音乐(歌曲)创作态势评析[J].政策,2003,(12).

品格教育体系范文2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基本加工技术原理、加工工艺、创新加工的方法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而当前该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比较狭窄,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缺乏相关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监管制度不健全,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并且在实验室完成工厂化全套技术操作是非常困难的,而当前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不愿意接受毕业生实习,这就为建立现代化实训基地增加了难度。因而,该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实习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对当前的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改革。

1 改革培养目标和培养课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要根据当前形势来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类人才,满足食品产业对人才新的需求。传统的人才培养课程及培养计划涉及的方面比较窄,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及课外活动脱节,不能满足培养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应该从制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培养计划入手,根据当前食品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来建立结构合理,各模块配置优化的课程体系,多使用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争取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培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传统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工艺和工程类型的人才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新设置了工程科学模块,从而开辟了食品科学方向的新模块,为那些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之间进行课程的合理调整,以促进内容的简练和课程结构的紧凑,达到浓缩课程内容的目的。在实验课程中添加一些新的科学元素,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实验,总结实验结果,并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在专业的课程中添加一些外语、计算机、交流礼仪、人文科学以及实践相关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其自身的素养以及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2 改革专业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直接传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教学的要求,随着食品行业逐渐与国际的接轨,对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应该让教师在专业课的讲述中插入一些英语资料或英文文献,讲述一些国际上行业的形势,甚至让教师对学生直接进行英文的教授。同时,教师还要借助于现代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将死板的课文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势呈现出来,不但能够增加课堂的鲜活、生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探求度。

传统的授课方式多是教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这种方式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分别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和教师一起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自发讨论来增强其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把现实中企业面临的问题拿到课堂中来讨论,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主动学习及表达学术思想的能力。

3 增强实践教学

仅仅将课堂知识强加给学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了解食品工艺中的基本单元操作和主要产品生产工艺,认识某一食品工程技术发展的状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接触食品制造的相关设备,锻炼其实践能力。

品格教育体系范文3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 知识品格 知识选择 认知维度

中国要逐渐拥有足以和现在的体制相匹配的文化精神,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要从高等教育入手。在这个使命下,高等教育一定要做好文化自觉意识的理念准备和教育体制的稳步推进准备。何谓文化自觉?先生言:“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种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古代文学,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需要进行观念的更新。

通过高等学府中的人文教育培育国人一种集体的、核心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知识品格和观念品格确立的主要渠道。多年来,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中泛泛的道德教育,已经向我们展示的是无力和脆弱;纯粹的语言文字教育,展示的则是无法接近知识深度的无奈和尴尬。所以文化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和语言文字教育。在当今时代,只有从知识形态本身入手,促进科学与鉴赏的结合才是高等人文教育的实践力量。

目前,文学教育所承担的以语言艺术为核心的教育使命并不能解救文学教育,因为,由智力出发的语言艺术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中文系学生所应习得的语言能力应建立在对自然和社会知识体系的认知和辨析之上,只有这样的语言才具有真理性并富有生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处理好文学教育和知识本身的关系。从知识观出发的文学教育,将改变一切文学教育的路径。

一、“知识社会学”理念在教育体系中的运用

“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是马科斯·舍勒在其著作《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中提出的,后经卡尔·曼海姆的发展成为一门引起广泛注意的学术成果。“知识社会学”关注的核心命题是:研究知识、思想的发生与社会的关系。涉及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在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影响。将这一理论从西方带到中国的,是李安宅先生的《孟汉论知识社会学》。他将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中的第五编翻译成中文。这篇译文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另印了单行本,名为《知识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是一个从哲学本体意义上讨论知识和社会中一切运行体制、社会中一切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各种组织体系中,教育是保存知识和传承知识的主要载体。当今在教育学领域中越来越注重从“知识”视角来反思大学的身份,如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强调在知识传承中的大学身份:“大学是现代社会的知识中心,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深深地卷入社会发展的格局之中。”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他2001年的就职演说(刊登于2009年3月22日的《纽约时报》)中,反思当今大学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知识构成:“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至少在一所大学里,很少有人会承认说—几乎没人能骄傲地承认——从未阅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他补充说,“但是要说到不认识染色体基因,那再正常不过了。”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日益细致,而中文系的学生并不在这个知识领域中出入。

在当今的人文学术界,同样开始关注知识本身。福柯的《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是人文学界又一杰出的哲学著作。它反思西方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来考虑知识和人类理性的关系,“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中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欧洲背景下,古代知识系统得以向近代知识学科体系跃迁的可能性做了深刻的话语内的历史性考察。其考察核心之一便是‘分类’,故而其第五章就叫‘分类’,在福柯看来,‘分类’即对物的‘同一性’的不同思考体现了不同知识体系的差异。而知识体系从一种分类向另一种分类的裂变,体现的是知识体系自身‘认识型’的裂变”①。无论马科斯·舍勒、卡尔·曼海姆还是米歇尔·福柯,他们均从哲学的高度引领世界学人的思考角度,而教育体系作为主要的知识传播途径,需要以“知识社会学”的高度反思自我的现状。

二、课程体系中的知识选择和认知维度的扩展

国家在制定课程政策时,由教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哪些“知识”可以进入到人文体系的传承中。现代大学课程体系中的知识传承渠道是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篇章的选择与删改,是国家整个教育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人文教育来说,只有广阔的知识认知才能引导心灵产生整体的、深刻的观念认知。大学古代文学教育应该关注与科学发展相关的社会文化,关注自然知识的社会属性,人文教育必须要借助自然科学知识来扩展人的元认知能力。

目前古代文学教育的教材版本,主要有“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类,在“作品选”的范畴内比较权威的有朱东润先生的《历代文学作品选》等等。之外,比较新的成果是近年来很多高校从文体的角度,重新编选古代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选”着重于对文体意识的培养。在“文学史”的范畴内,其教材版本主要有郭预衡、袁行霈、章培恒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主要是从思想、语言、文学史的角度,提及并分析一些文学作品。这些教材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大致构成了今天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知识来源和国人基本的公共话语资源。

在现有的人文教育传承体系中,唯一缺乏的是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去对中国传统的文献进行选编推广。编选这个行为本身,代表着我们对传统知识和文化在当今价值的重估。对于古代文学教育,我们似乎过重于观念和思想的教育,而忽略自然科学知识如何有效地进入到人文体系的教育中。我们今天所提供的人文观念、人文教育分析研究体系,缺乏和传统知识体系(而不是观念体系)相勾连的机制。在文学教育中所做的正是要凭借一种知识反思把握中国的古代文学中的知识体系。

从知识角度出发的选编,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学作品。何谓文学经典?最早的文学经典即是人类文化的起点。早期文学中浑然不分的学术形态,体现的是人们在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礼乐文化的传承中,所获得的感知世界的能力,表现在文学上,则是一种智力的训练和语言表述习惯的逐步形成。早期经典的语言表达方式参与了人类思维的形成和文化的创建,客观的知识通过语言的形式开始取得一种清晰性和审美感知。语言的完善性能够与早期知识形态的完善性相容。因此,就知识与语言的关系看,所谓的文学实际上一种知识和语言对我们的文化所做出的规定。

我们举例来反思一下古代文学作品选编中的盲点。对于《史记》的选编,基本每一个文学史、作品选,都选有本纪、世家,但竟没有一本选书、志。本纪与世家,是以人为主题,以情节为手法表现人文价值理念的文体形态,而书、志则是关于天文、地理、律历等基本自然科学知识的描述。这些知识本是每一个世纪中每一位文学学习者的知识修养,也应是我们这些从传统走过来的国人的基本知识修养,然而我们的文学教育竟从不关注。唐朝曾发起古文运动,提倡文学创作应具备鲜明的知识品格和实践品格。伴随这种理念,唐代的文学界诞生了一种文体“记”,其创作数量惊人。唐代古文运动主张散文应恢复“文以载道”的现实品格,韩柳古文运动所提倡之道者,即为物理、事理也。其中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古文运动的主要文章形态。关于柳宗元山水散文的选编,对其《永州八记》中稍稍涉及一点地学知识的散文,则宁缺而不选,文学对自然科学的排斥竟达到这种地步!古文运动所提倡的文章应体现鲜明的知识品格,在今天的知识传承中并没有得到弘扬。或者夸张一点说,这种选编是对唐宋古文运动的核心精神的一种背叛。

今天知识的分科,虽然使文学教育有了自己的专属领地,即思考我们传统的人文价值理念和语言艺术。然而没有古代传统的知识体系,就没有古代传统的思想体系和语言体系。这就涉及思想、知识和语言这三者的关系。今天在古代文学学术界,我们有很多研究方法,但没有一种方法体现了从知识出发,从而在知识的有序演进发展中,研究文学和文体的演变发展。如何去建构文学教育中的人文地理、人文历史……即人文自然科学史,或者说,当今的文学教育在教材选编上,选择吸收历史、地理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的限度、途径、方法如何?而同时,我们面对着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理念的冲击,我们肩负着建构我们今天新的知识、道德理念的任务,如何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借助人文科学主义的具体变革,以认清本民族的文化建构,是知识传承重要的一环。

三、科学知识的认知思维与语言艺术的关系

对于文学教育的核心——语言艺术教育,也必须从知识的角度进行反思。语言是我们把握这个世界的唯一中介。语言表达的特殊性制约着人们共同的思维规律和形式。从语言艺术的教育方式上看,必须积极提倡小学功夫。小学中的训诂,其主要特征在于对于词语与词语间的辨析,而人文思想和观念正是建立在对事物特征的细微区别上。在中国传统社会,小学功夫是古人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使古人和所选知识本身因为语言的深刻理解得到一种固定和强化的作用。

今天的文学教育却不去考虑语言教化对于价值理念的生成作用。我们必须深刻明白,语言本身展示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思维中产生的秩序,经过教育而逐渐扩展为了一种世俗智慧,同时语言也赋予这种思维以清晰性。只有思维方式才能使我们成为全部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能使我们与熟知的事物之间保持一种完整、牢固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知识的层级、知识的转化关系,是要好好思考的一个命题。

语言与知识和文明是同步发展、同步呈现的,在语言的肌理里渗透的是科技思维,不苟且运用语言,本身是科学思维的继承。科学人文主义是要将语言、知识、文化看成一个综合体。课程教学活动是完成知识传授和实施的重要过程。教育界的核心是尊重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现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一部散文作品之所以优秀,在于它细致的展示和描述了事理、物理本身的特征。而学术研究和文学教育的第一步骤,是应展现文学用语言追捕事实的能力。而以语言艺术为核心的文学教育,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它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学生的大脑中,词语与事物之间并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而只不过牢记一些短语以备考试时使用,这种倾向使很多人的文学知识充满着大量毫无感情的、自己并不理解的措词。这些语言从根本上不是学生自己的语言,而是一堆零乱的词语碎片。这完全背离了文学的本质。无论中文系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所表现出的语言上的欠缺,实际上是认识能力和相关性的散失。

知识的认知思维培养,在教育体系中,主要由教师承担。古代文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按照古人的知识体系典范,给予学生认识和鉴赏事物的一种指导,教师的角色必须是经典学家和经典的阐释者。所谓经典,即它在内涵上使后人可以按照古人的知识体系给以认识事物上的一种指导,所有今天的文学教育都是我们早期积累的知识的实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文学教育所揭示的语言规律使我们成为全部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使我们的语言与事物之间保持一种牢固的联系。文学研究和知识结合,将使文学语言获得本质的秩序和联系。

在今天科技作为知识网络的基础上,从西方到东方,科技作为工具理性的局限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文化的命题。中国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文化本身具备着紧密的联系,合文理而探源流,于中国文学教育和科学教育本是殊途同归。于今天,我们提出通识教育,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文化复兴的前奏。因此,促进科学与鉴赏的结合,是当今文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必然是遵循其内在统一性逐步走向融合而不是分裂。

作为文学教育者,应富有责任感,从知识的角度整理和认知中国的文学,从而达到对人文知识思想的真正整理。文学教育中的知识品格的培养,必需明其知识之构成。目前文学教育体系中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古文注释。在注释中会延展到一部分中国传统的认知系统。但是这个认知系统大约只是疏通表面意思,而没有深层的知识构成和知识体系的认知。但是,完全如现在的历史、地理学科,以具体而微的知识去解决自然问题,也不应是人文社会科学应属的领地。建立人文科学的知识平台是需要觉悟后教育界和学术界共同的任务,虽然艰巨,但也有可循序渐进之处。

目前,我们应对策略中可以入手之处,是通过学术研究带动教育界的反思和政策的制定。第一,对遗忘的作家的发掘和文学家谱系的扩充。对于这一类的古代文学家主要研究他们的学者身份和知识修养。通过专门的作家研究,以宋代、明清文人的视野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体系,比如王应麟、戴震、乾嘉学派,但是这种研究不是当前的梳理脉络式、总结思想式、作家考录式,而是真正关注他们的知识修养。第二,着重一些文体的研究和写作,如赋体、记体。学术界关于这些文体研究的成果,可以很容易地转变为教育体系中对某些作品的强调,并引起大学生写作视点的转化。第三,对于类书的推广学习。学术界和教育界要产生一种对知识本身的兴趣,通过竞赛、奖励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对实学文风的追求。古代文学教育者应当是人类拥有最合理知识的群体代表。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对于这样的知识进行选择。

如果不深刻思考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虽以历史为主要依托,思考价值和思想理念,而最后学生却没有系统的历史知识;我们虽以传统的文化来栽培学生的智力,但学生却没有一点自然科学知识。而当我们出现诸多问题,如道德阙如、理论过度西方化等观念传递障碍时,是否和某种深层的培养学生知识积累、思想习惯的教育方式有关?但这一点,我们缺乏反思。

自然科学知识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语言与知识和文明是同步发展、同步呈现的,在语言的肌理里渗透的是自然科学思维,不苟且运用语言,本身就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继承,是对知识背后的思维的继承。科学人文主义是要将语言、知识、文化看成一个综合体。秉承这种理念,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必将引起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大变革。

注释:

品格教育体系范文4

关键词:军校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57-02

一、军校学员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一般来说,德育隐性课程是教育中的实践和成果。而在相关培育特殊军事人才的军校中,其课程制定和相关规定上无切实要求,但在军校中是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环节。

而对于隐性课程的概述有着共同的作用,分别在以下几点中体现:(1)从结果反映上看,隐性课程通常就是除了学习成绩的非学术性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反映在学员的情绪、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层面的作用上。(2)从作用氛围上看,隐形课程是潜存在军校与社会中具有隐形性和社会性的作用。(3)从作用具有计划层面上看,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计划、无思想与不够确定而产生作用的。(4)从作用的成果上看,因为隐性课程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其隐性的作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具有累加性、缓慢性、平稳性与耐久性的。总而言之,隐性课程就是学员在其军校日常生活中全部历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和显性课程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表层可看出,德育隐性课程概述自身就是有着和道德教育相关的联系。这是因为隐性课程从最根本上是一种价值性的作用,德育作用的含量是比较大的。

二、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功能介绍

1.导向功能。对道德的认识指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把握和在这个关键点上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决策。而道德认识对一个人品行的完善有着关键的影响。军校道德的认识完善本来就要进行一定的道德灌输和说理,但是也无法离开学员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的军校氛围中,从物质对其进行的作用到从团队影响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教员的言行举止到教室的布置,都给其学员起到了一个参照作用,且表现出了适合的价值观信息,使学员有一种隐性的追求。

而校园的物质环境氛围不单单代表着校园,还包含着十分充足的教育内容。比如:使用古今中外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头像和谚语来贴在教室的墙上。(2)把校风和校训的语句挂在校门及其周围,使学员可以常常看到,促进高尚精神的完善。所以,要用环境去影响学员,从而使校园环境、集体氛围、教员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学员的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

2.情感陶冶功能。道德情感是品行中尤为关键的作用部分,其不可以单单盼望在显性课程中能完全的体现和达成。浅显易见的是,情感的完善和作用是无法离开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和完善的。经过研究调查显示,情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情境性,通常人的情感指的是特定情景中所发生的。隐性德育课程刚好就可以为学生供应体验操作,进而让学员生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在师生交往和同学交流中,容易在学校中才可以生成特定的人际情感氛围。而教员对学生的关爱以及期望会对学员产生作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激励功能。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内驱动力,可以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人们产生激励作用。例如:个人的评优、竞赛括动的安排、社会上的榜样人物、家庭同辈成员受到家长的表扬等,这些都会使人们产生隐性的激励作用。

4.抑制功能。学员隐性德育教育对人具有激励和进步作用,同时也有阻碍和抑制作用。当人们进入高雅和舒适环境中时,不需要律令和提醒的作用,从内心中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抑制不好的、不健康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学领域下军学员隐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隐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因为社会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在德育课程的制定上一般会对隐性德育课程缺乏妥善的考虑和实际的分析,造成了有的德育因素以隐形的方法对学员思维方式和品行教育等方面不能形成隐性德育的作用。就现在来说,我国高校中德育课程的构建有以下三类:(1)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理论和军人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完成其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显性课程。而往往这样的学科是有预先的意义、内涵和计划的,一般称为知识性德育课程。(2)有的是由所在军校中的思想政治人员进行德育教育实践的,例如:学员教导员和政治干事等,这个称为活动性德育课程。(3)还有的是因为各学科政治理论教员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对教材进行运用,将其所含涵盖的德育内涵实施思想教育,称为渗透性德育课程。而这三种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显性德育教育的方法,其在军校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通常大众都仅仅重视其显性特点,忽略其隐性影响,致使隐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加困难。

2.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1)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产生的作用效应。这个也是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最为重要的原则。经调查得知,传统的德育课程,尤其是具有知识性德育课程中显现出不确定性和无效性或者低效性,许多专家对这个有着一样的看法。而杜威曾说过,“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说了道德规则或德育因素的对策和措施,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转换成专门问答教授的方式,对于道德中的练习,并非是准确的,同时是不科学的。而根据教员对学员德育品行中的调查分析说明:学员对于理论和军人思想品德两门课程的需求率是非常低的,甚至许多学员认为制定这两门课程是不科学的,对这样的课程缺少正确的认识,忽略其关键作用。例如:根据调查分析,学员对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满意率大约为39%,不到半数的学员把教学内容改革放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首要位置。因此,军校构建知识性德育课程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从而使作用无法发挥。所以,对于理论和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的实效性是非常紧要的。(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在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从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多角度性来进行考虑的。很大部分原因是隐形德育教育体系自身就是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第一,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是当作一个整体而存在并发挥着功能的机制,如果隐形德育体系中无法形成一个整体或缺少了其中的一两个点,则其德育教育体系的特点和作用就无法体现。第二,隐形德育教育的作用一般需要经过正规性和非正规性的方式进行,正规的隐形德育教育课程后面隐含着隐性的德育因素,而且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德育性可能会以无形的形式埋藏在正规德育课程当中,使学员的思维和言行举止不断起着作用。第三,隐形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影响是经过家庭、军校和部队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起着一个整体性的教育影响,所以,如果单方面依赖于军校实施德育是不能满足的。第四,隐形德育教育的情况是在不停变化的,其学员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道德方面是需要内外环境共同影响产生的,主要表现是具有动态特征,所以,隐形德育教育方式是需要德育设计者伴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3)主体性原则。这里所说的主体性原则就是隐形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以学员为道德的主体,发挥主人翁精神。而隐形德育教育体系中的内容与方式需要对学员的愿望和认识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还需要充分尊重学员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德育教育无论是显性还是隐形都能由教员角色的教授变成是学生学习品的分析处理,成为学员的内在的心理道德能力体系。(4)发展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发展性原则通常指的是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中务必要考察的两个要求。第一,务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处理学员的思维方式和品德言行的现状,不单单要注重学员是否有完成思想道德品质的特点和要求,还要重视新事物中的品德问题和发展状况。第二,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中的内涵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改变而改变,不仅要重视体系内容构建中的稳定性和合理性,还要落实于实际,着眼于未来体系中内容实施的随机性和逻辑性。

3.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上文所述,学员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和显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成,而隐形德育教育体系务必要和显性德育教育体系结合,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四、总结

在社会学视域下构建军校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一定要重视隐性德育教育对学员的功能作用,其作用分别是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抑制功能,并且掌握隐形和显性德育教育的联系,取长补短。(2)一定要改善教员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形式,与学员实际相结合,提高学员的掌握程度。(3)对其教学内容实施改革或更新,德育教育内容随着形式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军校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了。

参考文献:

[1]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03).

[2]徐立新,陈芳.隐性德育的作用机理及表现形态[J].甘肃高师学报,2010,(4).

品格教育体系范文5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实施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和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一些成绩也存在不足,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校企间的互动合作和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9.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17-04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XIE Jing

(Deans Office, Nei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eijiang 641100, China)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collectivized schooling;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Dual System

Abstract: The perfe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Germany and its dual-system are efficient, which accelerates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promotes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resulting in the suc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dual system. Tak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law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glomeracy should be promoted,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近年来,国内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主要是对德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描述。前不久,笔者有幸到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学习期间,还有幸到一些企业参观,使笔者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管理运行体制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德国政府、企业、学校、协会以及学生在职业培训体系中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长期萦绕在脑中的疑惑由此得到了解决,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等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实行12年制(幼儿园3年、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2年)义务教育,其中将进行三次分流。而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三次分流时,学生可选择进入5年制综合大学、3~4年制专科大学或3年制职业学院。由于德国不存在我国的“普高热”、“学历热”,所以有70%的学生会选择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德国法律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且两者呈“H”型互通,即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两年后,其生源可以互动,普通高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转入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文化知识,为今后上大学做准备。

在德国,人们最看重的是“工作资格”,而绝大多数人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工作梦想的,所以家长都乐意让子女上职业学校。目前德国有2000多所双元制职业学校,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明显地独立于普通教育体系,并与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这一教育合作体系中,企业承担着首要责任,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

2.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及保障

德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联邦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保障法》、各个职业的《职业培训条例》,以及各协会制定的《考试条例》等法律法规。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规定,凡从业人员超过10人的企业,若其接受的培训学员不到从业人员的7%,则必须交纳“培训税”,凡提供的培训人员超过7%且全部签订培训合同的企业,则将得到相应的经费补偿。行业协会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机构,具有监督企业职业教育运行的职能。而德国联邦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了行会的地位,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负责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证书发放以及企业培训资格的认定。

3.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存在企业和学校两种培训机构,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教学纲要和培训条例。三是围绕综合素质培养设计了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四是企业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条件是品格好(指未违犯职业教育法)、业务精(指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考试,有该职业实践经验),并通过相应考试(如技师考试)。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进门难、学历和资历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具有硕士学位证、实习证、职业教师资格证。五是两种培训身份,受训者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六是要参加两类考试,受训者要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七是要具有两类证书,受训者最后应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布的世界认可的资格证书和由学校与企业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

4.集团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具有独特之处。从办学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集团内成员的人才培养和一些技术合作;从办学特点来看,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调控管理,多元主体联盟;从办学模式来看,主要有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是以政府、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组成的联合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多个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这些中心通常依托学校实行企业化运作,为企业特别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1〕。

5.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期间,经历了该集团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企业经营理念;开展企业基础经营模拟实训,让学生体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列举企业倒闭、企业股票上市等真实案例,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资本运营等等。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机构为适应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等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还建立了近千家商务模拟公司,形成了一个模拟市场,实施仿真式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和在现实工作岗位上一样的训练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谈话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了师生的双向互动。如爱科特教育集团在教学实践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从能力本位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把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突出了“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驱动”三个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打下了基础。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型、社会服务功能和校企合作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为改变该状况,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这导致了教育结构整体失衡。由于受传统观念、教育理念和教育行政制度等的影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渗透比较困难、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不紧密,这些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协调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3〕。

因此,要健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把终身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性和通融性,这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必须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目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多元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制定与教育体制、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等相适应的政策法规。还需加强执法监督,以改变单一的行政办学模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

我国是从20世纪初开始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职业教育事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和推动下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立法的完整性不够,缺乏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不明确,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责任不清等;现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应该健全和完善。

要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必须健全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健全和完善现行《职业教育法》,使其内容更全面,更符合我国国情。如在职业资格鉴定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双师队伍建设以及集团化办学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应尽快完善;应建立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以地方和部门立法为补充的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加大《职业教育法》的执行力度。

3.加强校企间的互动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职业院校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创建了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如:“海南模式”、“河南模式”、“天津模式”等①。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其办学体制、机制还缺乏活力。为此,应加大政府的协调与监督力度,使行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集团化办学中来。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重要环节就在于学校与企业的成功合作。我国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把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加强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校企互动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明确校企合作的内涵,在集团内组建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机衔接,构建有层次重延续的学制系统,并通过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认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方式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还需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等措施,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际合作、跨区域合作,使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辐射带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提高集团整体办学效益,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突出、连锁互动、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4.注重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场所不足、实践机会有限、引进和稳定“双师型”教师难等问题。因此,“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要针对目前教师实践技能较差的现状,出台一些激励机制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办法,如可派专任教师利用假期到一些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对口企业或生产第一线单位定期顶岗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吸引行业企业优秀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建立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双师”队伍素质。

5.把握高职课程改革方向,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要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原则,那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重理轻实的课程结构和以书面形式反映评估结果的课程评价等都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今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三是要注重“五导向”的统一,即导向职业岗位(群)而非学科体系、导向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而非逻辑推导、导向理实一体化而非理实分离、导向学生主体而非教师主体。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根据工作任务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以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职业能力课程+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注释:

①参见教职成〔200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网址:。

参考文献:

〔1〕匡 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3):38.

品格教育体系范文6

观点链接

张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整合的关联

一、从职业教育性质看,职业教育就是整合教育。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人们一般喜欢从培养目标层面加以界定,而且这种界定还处在不断的嬗变过程之中。如从1995年“高层次实用人才”、1999年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现在又提“高端技能型人才”等。姜大源先生从职业教育本身性质角度独辟蹊径,提出了“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的观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但反思之余也觉得似有不足。跨界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一种客观描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缺乏对跨界以后“行动路径”的揭示与澄明,不能改变人们面对实际时“怎么办”的焦虑。就是说,跨界是“观念对事物”的一种哲学思考,而教育则应该是“观念对实践”的,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教育之间的对话和行动的过程。而跨界缺乏这种功能,它只能指导人们认识事物,却难以指导人们变革实践,而整合却能突破这种局限。所以我认为,毋宁称职业教育是一种整合教育。这一概念既包孕了跨界的意蕴和内涵,或者说理论品格,又构成一种实践方式,是职业教育无可逃遁的必然归依。它是职业教育的理论根基、核心范式和逻辑起点,由此出发进行逻辑的推理与演绎,可以生成整个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和实践方式。它放,可以一生万,衍生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理论体系;收,可以万归一,回归到整合这个理论原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