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

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办公室 企业管理 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在企业的运用在业界成为了一种趋势。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全面展开,和谐企业的建设已经得到各国有、民营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当今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内部职能划分既强调分工,又注重协作。企业办公室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中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离开其他部门的配合协作。作为企业办公室部门,在整个企业的工作中处于服从和服务地位,是为企业工作提供各项保障的部门,也是企业的中心枢纽。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谐办公室建设。

1.以人为本,重视企业资源与企业战略匹配发展

办公室是企业的一个个体,但是企业个体的发展必须要服从或者归顺于企业的和谐发展,因此企业的战略就铸就了企业办公室的和谐发展原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本就蕴含了和谐发展,以人为中心,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和谐企业的标准就是企业内外环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企业资源和谐等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企业的办公室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相互匹配,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步协调。企业办公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管理的有效性,注重和谐本身的内涵发展与激励和促进作用。

办公室是一个企业的首脑部门,是企业决策的辅助,是一个充分代表民主,民意的窗口,是企业是否和谐的衡量标准。因此,企业办公室的和谐管理确切地说是企业办公室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充分揉合企业战略实施的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办公室应当遵循企业战略,制定相互适应的管理制度,根据制度的适应性调整管理办法,在规范、优化管理手段的同时要注重沟通的有效性与企业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如此,在具体的管理实施中,“以人为本”不单纯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注重管理实践中的动态和不良信息的萌发。利用和谐的,优化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规则,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能力培养与办公室管理目标,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塑造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并整合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的资源整合。在这个基础上,人是主要的因素,要充分利用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真正的人本管理要注重人才效能与管理绩效的运用。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要将人才资源的最大潜能发挥好,利用人力资源的各种优势实现企业的能力再造。比如在企业办公室管理中,以人为本首先要民主,为办公室的员工创造和谐多赢的环境,其次是要在制度上针对人才管理进行科学的规划,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造规划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办公室管理在企业的层面来看,是企业机构的一种组织行为,对于企业整体来说不具有足够的影响,甚至在管理的优劣上,企业办公室管理不具有明显的危害性。”但是如果要深层次探索企业办公室的不和谐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和危害,显然在具体的企业办公室管理中要做到:首先要全面落实和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事”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的企业办公室管理理念和模式己不能适应企业办公室管理的需要。为此,企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对人负责,在尊重、服务、协调等形式中进行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办公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办公室优质、高效地运转,这是企业办公室管理实现和谐管理目标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是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实现企业办公室的人本管理,就必须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素质,它是企业办公室全面实施人本管理的关键。(1)办公室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心态和奉献精神。(2)强化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3)提高服务和协调能力;再有就是坚持以员工为本,战略为本,面向企业服务为本。在企业管理中,员工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在企业办公室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的方式之一就是坚持以员工为本。企业在企业队伍、生产实现、学习条件、生活设施等方面必须满足员工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在管理中尊重员工的个性、价值、尊严,对员工实行机动灵活的管理。按照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制定一整套公平、公正、合理、正确、人性化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融洽、尊重和充满人情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强化沟通,构建和谐高效办公环境

“协调是办公室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协调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办公室的形象,关系到领导决策的落实。”’因此,具备良好的协调技能,掌握高超的协调艺术,是出色完成办公室工作的保证。必须认识到沟通的过程就是相互协调。既然是沟通,就要注重办公室管理中的高效与集中。当然,以人为本是最为基础的手段,不过由于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够弥补办公室与基层,办公室与决策阶层之间的协调。因此,企业办公室管理中首先要以尊重为原则,无论是上级对下级,还是办公室对员工个体都必须要体现尊重,体现相互尊重,创造和谐环境。

3.文化引领,以企业文化促进管理绩效提升

文化引领是企业实施文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具体创新实现。“文化引领是企业办公室人员利用企业文化的建设,整合科学的管理手段,将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管理、科学激励、环境管理、科学评价融合为一体的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手段。”但是传统的办公室文化与企业文化是有冲突的。企业文化最初的形态是依附建立在企业主的个人魅力及个人文化体现上的,但是,在企业逐渐成型后,企业就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单纯靠企业主及其创业团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了。企业就必须有更多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的机构部门日益增加,制度的日益完善下,企业员工自然就会离企业主越来越远,企业主的个人人格魅力也就很难影响到企业员工了。因为企业员工更多的是和企业的各个层次的管理干部接触,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文化更多的是要求企业的管理干部来共同建设,使之整个企业都认同建立在企业主个人人格魅力上的企业文化了。

在企业的内部中,企业的办公室中,企业领导为了权利的最大化,权威的形成,也就往往会形成一种小团体的氛围,拉帮、结派这种消极的文化就会逐渐风行,而企业主更多的考虑是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路的整理上,就必然会忽视企业的这个办公室文化的形成及影响。当这种办公室的文化成型后,就不可避免的会和企业文化产生一定的冲突,间接的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举步艰难,无法继续。所以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与办公室文化是不同的,特别是在新的管理办法实施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是贯穿在企业办公室管理的整个过程的。他的目标实现,他的价值观念,他的目标性与管理定位都是对办公室管理的具体工作的推进,可以理解成企业文化的系统工程对于企业办公室和谐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在企业办公室的管理中,我们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一种管理方式,也可以把这种抽象的概念理解成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引领。文化的概念是具有内涵发展模式的,不过在和谐企业的建设中,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而文化引领不但是将管理具体化了,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化引领的作用力和调整下,管理制度不可能在企业办公室针对企业基层的管理中再具有强制性,而更多的是人本性,人文性与激励性,所以我们说,文化引领是绩效管理的再造,更是对绩效管理实施的一个有力保障。

4.管理创新,依托创新实现管理的深层次和谐

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的制度管理始终是企业的命脉。笔者认为:企业办公室和谐管理要树立三种意识:一要增强政治意识。企业办公室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本企业实际,协助企业领导制定企业的改革发展规划,协调职能部门的有关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深入透彻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内在精神实质,使自身的理论功底、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二要增强创新意识。企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的束缚,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办公室人员要跟上时代步伐,就要不断更新知识,切实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一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加强各种政策法规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观点,把握工作全局,为工作奠定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二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办公室工作人员要自觉地“充电”,既要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夯实文化基础,又要广泛学习文史、心理、教育学、经济学和法律知识,建立起层级性的知识储备和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三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广泛掌握企业信息与进展情况,洞悉企业发展规律。要善于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挤出时间来钻研业务,既要对自己承担的本职业务深钻细研,又要兼收并蓄,熟悉全面,切实掌握好综合分析、文字处理、组织协调、计算机应用等各项技能,做到一专多能、融会贯通。只有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才能优化办公室人员的知识结构,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为办公室工作的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四要加强职能建设,围绕企业的工作中心开展工作。办公室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参与政务、处理事务、综合协调、检查督办、提供服务等。

5.环境建设,借力环境建设提升企业人力资本

环境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企业管理的环境和谐的实质其实就是实现制度管理的相互和谐,“软环境”建设与制度管理的相互匹配与磨合。环境建设是企业办公室和谐管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特殊使命,首先它要求企业的办公环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工作节奏井然有序,其次是要求企业的制度与文化和谐,塑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我们要说到的环境和谐主要是指企业的“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和谐建设。

“硬环境”是指企业的制度,企业的管理办法与硬性的考核标准等等,这些硬的要素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也可以理解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硬的制度是企业办公室在决策阶层指导下制定的企业管理办法,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强化,促进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硬环境对于人才资源是有制约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硬环境不利于企业人才的成长,更不利于企业办公室针对企业进行和谐管理;“软环境”就是可以规避硬环境为企业管理带来的硬伤,从情感上,心理上注重员工的生活,工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快乐的激励办法,立足管理上来说,“软环境”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含金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办公室和谐管理的目标实现要加强企业“软环境”建设,深入企业的人才资本能力转变,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然,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办公室的和谐管理能力也就增强了。

参考文献:

[1]赵延斌.对国企办公室管理的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09).

[2]刘玉明.新型势下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JJ.现代企业教育,2009,(04).

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投资环境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为目标,以全县“创卫”活动为契机,以《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省路政管理条例》、《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公路安全畅通为核心,以净化美化公路环境为重点,动员各级各部门及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整治公路环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由杜建军同志兼任,负责公路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各相关单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整治范围和工作重点

公路环境整顿治理的范围是:县乡公路及重要通村公路沿线。

公路环境整顿治理的工作重点是:

(一)加强公路经常性及时性养护,治理路基缺陷,消除路面病害,完善公路设施,确保公路路面平整,行车安全畅通,并形成切实有效的公路管养长效机制。

(二)全面清理公路路产范围内的非公路标志标牌,拆除未经批准设立的非公路标志性跨公路龙门架和不符合公路交通标志规范的各类宣传牌,以及公路两侧设计的与公路用地垂线距离不足10米的各类广告牌。

(三)彻底清理公路两侧违法建筑及废弃建筑物,拆除公路两侧控制区范围(县道两侧控制区自公路边沟外缘向外10米)内的新增违法建筑;对公路两侧的废弃建筑物和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制定和完善公路两侧建设管理办法,按公路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划和审批沿线建筑。

(四)加强村镇城镇过境公路环境的管理。建立过境乡镇、村组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彻底取缔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排放污水、倾倒垃圾、设置障碍和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清理公路沿线的柴堆、粪堆、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公路沿线过境村镇要统一规划和建设集贸市场,设置固定垃圾台,规划垃圾集中倾倒地,确定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及时清运各类垃圾,并落实住户门前管理责任制,确保公路环境干净整洁。

(五)规范管理公路平交道口。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设公路平交道口,经公路管理部门批准开设的平交道口,使用单位或个人要按公路管理部门要求处理好与公路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不向公路路面排水;要按规范要求设置交通标志,并对公路路面衔接处进行硬化,确保车辆出入不污染公路。

四、工作职责

这次公路环境整治活动,要坚持“政府负责、部门配合、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具体职责划分为:

1、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沿线村组和有关职能部门,依据《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统一规划和建设沿线集贸市场,取缔占道集市贸易;拆除沿线新增违章建筑;制定和颁发公路沿线建设管理办法;取缔沿线占用公路及公路用地开设煤场、沙石场、预制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及加水洗车等污毁公路环境的经营行为;清理公路及公路用地以外影响公路容貌的各种垃圾,在沿线村镇建设居民生活垃圾台,划定垃圾集中倾倒地,落实管理和清运责任,并充分发挥乡镇政府交通专干的作用,逐步建立过境公路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负责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环境优美。

2、县公路段具体负责做好省道201线,县交通局具体负责做好县乡公路,各乡镇村做好通村公路的经常性养护和管理,及时处理公路病害,定期对公路进行清洁,始终保持路面平整、干净,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制止和清理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堆放杂物、倾倒垃圾以及在公路上碾场晒粮、占道经营等违法违章行为,拆除非公路标志牌跨公路的龙门架,规范管理公路平交道口,确保公路路产路权平整。

3、县交通、国土、建设、公安、林业、环保、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支持和配合做好公路环境整治工作。

五、方法步骤

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采取治理整顿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期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扎实推进。

整治工作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部署阶段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交通局和有关部门抽调得力人员,对我县境内的公路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组织制定治理整顿实施方案,及时动员和部署整顿治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治理整顿阶段

交通、国土、建设、公路、水务、林业、商贸、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和公路沿线乡镇政府,要以过境路段的环境整治为重点,整合力量,加大力度,对沿线影响公路环境的“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清理和整治,开展声势浩大的大整修、大清理、大拆除和大整顿活动,拆除违法建筑,清理非公路标志,取缔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全面完成公路环境整顿的各项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

县公路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按照《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检查验收标准》,采取百分制评分的形式,对各部门分管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四)整改总结阶段

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各单位要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回头望,对照标准对每一条线路上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治理,保证无一遗漏。整改结束后,县整治领导小组再次进行检查验收,与前阶段的检查结果一并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依据。

交通部门依据治理整顿的总体要求对各部门的治理整顿工作进行总结,研究探讨公路环境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依据《县公路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县的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度,坚持长效管理,保持工作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按照《县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责任,分解细化工作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治下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二)大力宣传,加强教育。涉及路段的各个乡镇政府,要大力宣传相关公路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正确引导和教育群众养成爱路护路良好习惯,自觉维护公路环境和公共设施,进一步增强爱路护路意识。

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文3

一、统一思想,落实部门工作职责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落实建设项目审批要求的重要环节。为此,局各相关部门必须以《市区环境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和《关于印发〈市区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运行规程〉的通知》的规定,明确工作职责,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

二、突出重点,分类管理建设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和对环境影响的敏感程度,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建设项目分类管理:

(一)重点跟踪管理项目(A类):指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需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并编制环评报告书的项目;或周围环境特别敏感、需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

(二)一般跟踪管理项目(B类):指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需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或周围环境敏感、情况特殊,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

(三)一般跟踪管理项目(C类):除A类、B类以外的,对环境影响较小,基本不产生环境污染和所有建设项目。

三、明确要求,规范把握管理环节

(一)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管理

对于横向及纵向有关部门转入的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统一由局开发管理科受理、登记编号,2个工作日内分发至乡镇、街道环境监察管理办公室,并抄送环境监察大队。由各乡镇、街道环境监察管理办公室对由局开发管理科转入的建设项目建立管理台帐,并且组织现场检查,督促建设单位在开工之前必须办理环保行政许可有关手续,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现场监察情况汇总报开发管理科和环境监察大队。开发管理科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牵头部门,应加强与各乡镇、街道环境监察管理办公室的信息沟通,并组织对管理台帐进行检查,实行动态管理。区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对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进行现场督查。

(二)已批准但未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管理

1、实行建设项目分类检查原则。对于A类建设项目,必须实行重点跟踪管理。具体须视建设进度至少每一个月定期监察一次、试生产(营业)期间跟踪监察每月至少两次。对于B类建设项目,作一般跟踪管理。原则上对已开工项目视建设进度每一个月定期监察一次,试生产(营业)期间跟踪监察每月一次。对于C类建设项目,不作定量的跟踪管理要求,但负责现场监察的职能部门必须掌握这类项目的基本情况。

2、建立建设项目管理台帐制度。开发管理科应对A类建设项目建立“三同时”动态管理台帐;环境监察大队应建立A类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和现场检查明细台帐、B类建设项目的监管和现场检查的动态简表台帐、C类建设项目的登记台帐;环境监测站应建立“三同时”建设项目监测的台帐。

3、实施建设项目分类验收制度。A类建设项目按《关于印发〈市区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运行规程〉的通知》(锡滨环[2007]5号)文件规定要求和程序进行管理,并组织验收。B类建设项目可根据环保部门或建设单位的要求,由开发管理科对该建设项目验收所必须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验收。C类项目由开发管理科每月不定期地与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及其它有关部门,采用简易程序,现场直接填表验收。

4、建立建设项目验收信息通报制度。开发管理科必须把通过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及时抄送区环境监察大队。区环境监察大队应每季将辖区内未通过竣工验收的A类项目的下列信息向开发管理科通报:

(1)、在建项目主体工程的进展情况;

(2)、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3)、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的“三同时”执行情况;

(4)、发现的其他问题和处理情况。

区环境监测站必须及时对不能进行或通过监测的建设项目及时通报区环境监察大队、开发管理科。

5、实施验收监测限期办理制度。区环境监测站与具备验收条件的建设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后,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在规定时限内安排现场监测,及时完成现场监测作业。同时,要切实提高验收监测工作效率,原则上现场监测后10天内必须出具监测报告。对于发现建设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与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有原则性变化的,要将变化情况及时向开发管理科通报。

四、其它

1、加强对环评编制部门的监督促管理,尽量缩短编制时间。当建设单位提供相关材料符合要求时,环评编制单位对《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必须在10天内编制完成,办理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可适当延长编制时间。

2、局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办理建设项目转交、通报、信息反馈时,必须有书面交接手续,以落实工作责任。

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商务部《早餐经营规范》(SB/T10443-)和卫生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为依据,以“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市场运作、规范经营”为原则,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运行相结合、规范整顿与积极培育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对早餐业进行规范和完善,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经营规范、品种丰富、业态多样、安全卫生、环境舒适的早餐服务网络体系。

二、工作目标

从2012年起,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早餐工程建设。即市区《餐饮服务许可》达标早餐店达90%以上,市区培育“早餐工程示范企业(店)”50家、“早餐原材料配送示范企业”10家。其中,2012年,培育“早餐工程示范企业(店)”10家、“早餐原材料配送示范企业”3家。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市政府成立市早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督办全市早餐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

市商务局负责早餐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做好示范企业创建实施工作;市财政局负责编制早餐工程补贴经费预算,确保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协调;市卫生局负责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监督管理早餐网点卫生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早餐店食品原材料在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监测和信息;市工商局负责牵头取缔无照餐饮店经营行为,并负责早餐店食品原材料在流通领域的监督、监测和信息;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早餐网点的环境管理,清理和取缔违章占道无证早餐摊点,并负责放心早餐车的布点和管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有关就业扶持政策;市城乡规划局负责新建居民区及城市综合体早餐网点的规划;市环保局负责早餐店的环保管理,督促指导未达标的早餐店经过改造达到环保要求。

四、工作重点

㈠科学制定早餐工程建设标准。市商务局会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等部门,按照《早餐经营范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市早餐工程示范企业(店)标准》、《市早餐原材料配送示范企业标准》。

㈡大力开展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一是引导经营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早餐店按照商务部《早餐经营规范》和《市放心早餐工程示范企业(店)标准》的要求,自觉提档升级,创建示范店。二是支持早餐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现有早餐店,形成规模效应,创建示范企业。三是重点支持连锁店建设,鼓励示范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店等形式,在新建商业联合体、新建居民小区和人口密集区新建示范店,新建单体店经营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四是引导早餐原材料加工企业按照《市早餐原材料配送示范企业标准》,扩大规模,改善环境,提高质量,争创示范企业。

㈢做好示范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示范企业的认定严格按照企业申请、办事处申报、市早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评审、媒体公示、认定授牌等程序进行。对已授牌的示范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年终由市早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达标企业进行考核验收,经财政部门核实后按奖励标准将奖励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验收不达标的,即亮黄牌限期整改;仍不能达标的,予以摘牌处理。

㈣开展早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由市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卫生、商务、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参加,对早餐经营门店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无营业执照、从业人员无健康合格证明;卫生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分区布局不合理;防尘、防蝇、防鼠设施不齐全,无消毒设施或有消毒设施未正常投入使用;出店经营,污染环境等问题实施专项整治。对经营面积狭小,各项卫生设施、卫生条件经过整改无法达标的早餐店,依法予以取缔。同时,对早餐从业人员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早餐企业(店)业主的食品安全意识、诚信经营意识和第一责任人意识。各部门要加强疏导工作,切实解决好从事小餐饮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引导其规范合法经营或转行就业。

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项目管理;组织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结合青州至临沭(鲁苏界)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的施工实践,并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加以总结,就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认识。

1 组织管理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组织管理往往会比质量、安全、成本控制还要难得多,因为在沿袭多年的传统体制结构中浓缩了已经长期结淀了的人脉关系。随着时间的更迭,这种旧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健康的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项目管理才会是有成效有益的。

为了获得一个良性的管理组织,首先应进行流程再造,合并旧有的机关部门、科室职能,成立新的组织机构,建立新的业务流程体系。核心流程---施工生产运行部和质量安全环保部。其他所有组织机构均围绕核心建立。具体组织框架为施工生产运行部由原来的技术科、综合办公室、物资设备部组成,下设三个作业队、一座拌合站以及工艺技术组、现场管理组和综合组。施工生产运行部还设立与工艺有关的若干区块,形成水平网络式管理。质量安全环保部由原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环水保护科组成,下设测量班、科技创新组、现场管理组、中心化验室、环境检测站、综合管理组。支持流程---项目部机关。对项目部原来的管理资源及其职能进行整合,形成公司机关的"两部一室"机关构架:项目经理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计划财务部(工程项目部),其定位为支持流程,主要服务于核心流程。辅助流程---征地拆迁部。征地拆迁部负责为工地施工提供必要的临时用地和永久征地,提供出安全可靠的施工作业面。最后,再把这些专业化的流程体系通过"模拟现场"结合起来。经过对原来的职能型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其转变成水平业务流程结构,形成首尾相接与完整连贯的新的业务流程。从而成功创建了扁平式网络型一级管理模式。

这样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后,将有效改善原来管理模式中横向协调困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建立扁平式网络型管理模式以后,全公司共设五部一室,部长由项目三总师及副经理兼任,部以下设作业队,只设队长一人,直接管理工班,行成以施工生产运行部(管理部)为中心的一级管理模式。在三总师及副经理的指挥下,各部能相对独立地组织施工生产和企业管理活动,工作一竿子到底;机关职能和作业队管理职能合二为一,管人与管事结合起来,减少了扯皮推诿现象;管理人员减少了,专业技术岗位得到了加强;专业化分工更细,有利于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职责重叠现象减少,责任更加明确;信息渠道更加畅通,便于上下左右的沟通,项目部的整体效能得到了显著增强。

2 三大控制

作为施工阶段三大控制主要是指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成本控制,三大控制之间既存在着矛盾的方面,又存在着统一的方面。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工程项目三大控制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注意统筹兼顾、合理确定三大目标,防止发生盲目追求单一目标而冲击干扰其他目标的现象。

2.1质量控制

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目标。该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过程,需要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建设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和职能活动的实施来实现,强化质量控制手段,过程控制措施,突出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严禁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发生。要树立质量高标准的理念,要以质量立信誉,以管理求效益,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确立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1) 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1) 掌握好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生产要素是工程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包括作为劳动主体的生产人员、作为劳动对象的生产材料、作为劳动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作为劳动手段的机械设备等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环境等。因此,在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工程质量的自控工作要做到"预防为主、重点控制、坚持标准、记录完整".并且要制定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审制度、质量讲评制度、样板制度及挂牌制度。真正做好事前预控、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2 进度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进度控制的过程也就随着项目的进展,进度计划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另外在工程实践中,必须树立和坚持在确保工程质量 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工程项目是在动态的条件下实施的,进度控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经过科学的论证,看目标是否能实现,否则要对目标进行调整.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定期对所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跟踪调查,如果执行有偏差,要采取纠偏措施,对进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2.3 成本控制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贯穿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它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包括责任成本目标和计划成本目标,它们的性质和责任是不同的。

对于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工程项目管理部的主要任务是审核监理上报的进度款支付、签证、变更,也正是通过审核支付、签证、变更对项目投资进行控制的。另外,工程项目管理部的技术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提出或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达到节约项目投资的目的。

3 三大管理

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任务除了三大控制外,还包括: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

3.1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安全管理工作,要以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交通及行车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冬季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汇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考核办法。工程建设施工中,坚持"安全笫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方针,全体参战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自觉遵章守纪的职业规范。

3.2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合同管理不仅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还包括对合同进行筹划的过程,所以合同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施工任务承包模式、选择合同文本、确定合同计价方法和支付方法、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合同索赔等。

3.3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目前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建筑业生产效率及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是21 世纪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的工程管理信息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结语

在青州至临沭(鲁苏界)高速公路项目近一年的生产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做好项目管理必须依靠一个良好的组织,统筹协调质量、进度、成本三者关系,找到三者的平衡点,还要科学的管理合同、安全、信息三方面要素。这样的管理条件下,无疑是一个高效优质工程的有力保证。

项目管理水品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以及效益的高低,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要搞好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控必须明确其相应的职责,要严格按规范管理,要严格实行奖惩制度,要严格检查检测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世昭. 全国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第2版)[M].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范文6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及政府监管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约定履行义务的意识、能力和行为结果的记录。

第三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本市食品安全信用建设,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辖区内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披露和管理。

第五条本市确定如下行业纳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一)肉制品、调味品、大米、食用油、桶(瓶)装水、乳制品等行业。

(二)农业生产基地(包括禽畜、蛋、蔬果、水产等)。

(三)被卫生部门评定为食品卫生等级A级的餐饮企业以及大型连锁超市。

(四)完成升级改造的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本条第一款以外的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和单位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依照本办法执行,其实施的具体时间和办法由市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另行公布。

第六条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工作遵循合法、客观、公正、全面、及时原则,确保信息的合法性、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及时性。

第七条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来自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等,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或受委托的机构负责征集。

第八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网络和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库。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提供食品安全信用信息。

第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以下相关材料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

(一)有关资质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地环评文件的审批意见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审批意见、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各种质量认证及获得荣誉证书情况等。

(二)企业人员情况。包括单位从业人数、专业技术人员数,获得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数以及主要负责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览表等。

(三)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包括建立原料源头管理、生产批次管理、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进货验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产品召回、投诉处理等相关制度和处理程序。

(四)质量管理组织实施情况。包括原料监控、验收记录,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供应商目录及有关资质材料,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进货验收票证情况或自行(委托)检验记录,生产过程管理记录,产品检验的原始记录、出厂检验报告和委托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投诉处理记录,产品召回记录等。

(五)职能部门监管记录。提交上两年度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现场巡查、产品监督抽查情况一览表,以及原始的巡查记录、市级以上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等。

(六)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十条大型连锁超市应当提供以下相关材料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

(一)有关资质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地环评文件的审批意见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审批意见、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各种认证及获得荣誉证书情况等。

(二)商品进货查验(索证、验证)制度。

(三)商品召回制度。

(四)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五)处理消费者投诉制度。

(六)客户服务、消费者投诉处理程序及记录样本。

(七)在售食品的备案信息,包括生产、供应商单位的名称、资质、联系方式、联系人及商品相关资质等。

(八)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十一条农业生产基地应当提供以下相关材料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

(一)有关资质材料。包括营业执照、产地环评文件的审批意见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审批意见、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

(二)疫情疫病控制、药物使用种类及用量、产品药物残留检验、饲喂养过程的记录。

(三)企业生产规模、年产值及生产经营档案。

(四)通过各种认证及获得荣誉的证书。

(五)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标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六)企业产品的标签、标识及包装式样。

(七)其他要求提供的相关影像证明资料。

第十二条A级餐饮企业应当提供以下相关材料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

(一)有关资质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环评文件的审批意见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审批意见、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各种认证及获得荣誉证书情况等。

(二)上一年度卫生检验机构的食品、餐具卫生检验报告。

(三)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负责制。

(四)食品及原料采购查验登记制度。

(五)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处理程序及记录样本。

(六)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十三条完成升级改造的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应当提供以下相关材料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

(一)有关资质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包括熟食品档的卫生许可证)、环评文件的审批意见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审批意见、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各种认证及获得荣誉证书情况等。

(二)商品进货查验(索证、验证)制度。

(三)商品召回制度。

(四)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五)处理消费者投诉制度。

(六)客户服务、消费者投诉处理程序及记录样本。

(七)市场内经营者的备案信息,包括经营者的名称、资质、联系方式、联系人及主营食品种类等。

(八)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十四条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团体提供以下信息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

(一)工商部门提供企业工商注册、登记、变更、年检、日常监管、工商行政处罚等信息。

(二)质监部门提供企业组织机构代码、生产许可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省、市)名牌产品、产品监督抽查情况、日常监管过程中要求企业整改的情况和整改完成情况以及质量技术监督处罚情况等信息。

(三)卫生部门提供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卫生许可、日常卫生监督、卫生行政处罚等信息。

(四)农业部门提供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监测、生产环节监管和农业行政处罚等信息。

(五)经贸部门提供大型连锁超市和完成升级改造的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录等的相关信息。

(六)行业协会提供企业违反行规行约及其处理情况等信息。

(七)消费者协会提供消费者的投诉情况。

(八)中介机构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作社会调查并提供评价报告。

第十五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或其委托的相关机构负责收集有关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在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建立全市食品安全信用数据库和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库。

第十六条本办法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条规定的信息纳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属于商业秘密的除外。

在公开各单位提交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前,应当征求提交信息的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的意见。

第十七条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信息,应由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团体以电子数据的形式直接报送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

第十八条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的具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通过社会调查所作出的评价,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可以纳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中介机构应对其通过社会调查所作出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第十九条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披露应遵循依法、客观与公正的原则,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对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信息不得披露。

第二十条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披露内容包括:

(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证照基本情况。

(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执行的质量管理、卫生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标准,以及获得的非强制性认证、荣誉等信息。

(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被政府职能部门抽检的结果。

(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被政府职能部门处罚过的不良行为记录。

(五)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被消费者投诉并经有关部门核实,依法受到查处的不良行为记录。

(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违反行业规章、标准等,被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处理的不良行为记录。

第二十一条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过新闻会形式或市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网络披露,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删改。

第二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权随时查询本单位的信用信息。如认为其有关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不真实、不完整、已经过时或者错误的,应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更正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