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生活的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生活的心得体会

低碳生活的心得体会范文1

经过这次的手工制作,我学会了多动脑,多动手就能变废为宝,还有环保的意义,这就是我,一个快乐的环保小达人!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环保小达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环保小达人心得体会1“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看到这句广告词,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我们现在的环境:河水污染,化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喷出呛人的烟雾,一棵棵大树被锯倒,全球气候变暖……

虽然国家宣传并提倡环保,但是光靠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我们都行动起来。可是,很多人却做不到,如:有的人去餐厅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这要砍多少树木,浪费多少资源啊!去超市购物,虽然国家提倡用环保袋,但还有很多人却为了方便,依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如果每个人都不自觉的话,要有多少“白色污染”呀!比如在我们的学校,有的同学本来离家很近,还要让爸爸妈妈开汽车接送。有的同学在学校就践踏草坪,摘鲜花,开着水龙头打水仗……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了学校形象。有的同学即使在学校里做得很好,但一离开学校就又恢复原样: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我们每一个人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每一棵植物。有的同学也许不知道:假设一个水龙头一个晚上都不关的话,那么将会浪费整整一百零八个浴缸的水;如果我们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的话,那么全球至少可以减少150亿木头,相当于砍200亿棵的大树。看到这个数字你一定很吃惊吧?那就赶快行动起来,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吧!

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吧!

环保小达人心得体会2“呜!呜!呜!”是谁在呜呜大哭?告诉你吧!是身患重病的地球妈妈在哭泣。

一天我在花园里散步,这时,我听见了“呜呜”的哭泣声,我忐忑不安地说:“是谁,哭得这么伤心?”我扫视了一下周围,即没有人,也没有人回答我,顿时,我吓得双脚发抖,胆战心惊地想:哎呀!我是不是见鬼了!这条路是不是传说中的幽灵之道?我转过身子,刚走了二、三步,只听见有人说:你好,我是地球妈妈!“我好奇地低下头对着地问:”地球妈妈,“你为什么哭呀?”

“唉,你看!我得了血癌,那些可恶的工厂,将污水直接排到了我的血脉里,我的孩子们(鱼儿)都翻白肚子死了!而人们也喝被污染的水生病的生病,残疾的残疾真是惨不忍睹。

“没错,我这几天的确看见新闻上说过!“我愤怒地说。

还有我的肺也被污染了,你看天上有多么的黑,都是那些工厂惹的!地球妈妈一边咳嗽一边说。听他那咳嗽多么严重,好像要把她的肺咳出来似的。

顿时,我的脸色煞白,嘴里不停地说:“那不是传说中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可是会使臭氧层出现一个空洞的!就会影响全球气候,然后灾难来临!”我望着地球妈妈显得那么的虚弱。那么衰老,那么的可怜……

我们人类怎么能这样伤害养我们,爱我们的地球妈妈呢?没有地球,我们人类就不能活,让我们行动起来,保卫我们的地球。

环保小达人心得体会3《牛奶盒小孩》后,我觉得徐皓宸怎么这么像我们班的一个同学。

他个子小小,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很像动漫里面的卡通人物,他是我们班上的“开心果”,整天笑嘻嘻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乐于助班”。班上缺啥他就带啥,就像班上的小管家,从垃圾桶到拖把,从花盆到餐巾纸,从垃圾袋到抹布······简直是无孔不入。他也是收集牛奶盒的小明星,杭州日报还报道过他;他也是剪开、洗净、晒干、最后压扁放在一起;他也是一个环保小使者;和文中的徐皓宸分毫不差。他就是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5(4)班的“牛奶盒收集小达人”----谢天哲。从一年级开始,谢天哲就有收集牛奶盒的习惯,家里喝完的牛奶都会把盒子留下,他还会要求亲戚朋友不要把牛奶盒扔掉,每次去亲戚家都会带回牛奶盒,“牛奶盒是用纸浆做的,而且是很好的纸浆,如果回收利用的话还可以再造出很多纸呢!”这是他的口头禅。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收集了1000多个牛奶盒,绝大部分都已经交给学校,送到回收站去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又比较了一番,从一个个字里行间比较,从一个个细节比较,他们两位同学都对牛奶盒“情有独钟”,在校园里也推行环保教育,也“瞄准”牛奶盒开展宣传活动,也到处收集牛奶盒,也用心处理牛奶盒。

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他们都是为了我们能拥有一方净土,能看到那一片蓝天。环保达人在我们每个人身边行动着。

环保小达人心得体会4从太空遥望地球,它被蔚蓝色的水包围着,焕发出美丽的光芒。地球是一个美丽、富饶、资源丰富的宇宙中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许许多多的生命在这颗星球上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这颗充满着生命和希望的星球,如今在人类面前变得不可捉摸。因为人类的过度开采资源,这颗美丽的星球已经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就因为森林被大量砍伐,造成了许多地区沙尘暴越发增多;就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消融,数年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下沉于海洋的危险;就因为海洋等许多湖泊被污染,造成了许多国家数年沉浸在缺水的环境中;与此同时,人类也在过度开采中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因为过度开采某地区的资源,许多被开采的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过多的人员伤亡;因为现在的汽车业越加发达,各大街上的汽车星罗棋布,有的汽车违反了交通规则,而发生交通事故,也造成了人员伤亡,每年,都有数万人死于凄惨的交通事故…。人类,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如果在这样下去,地球所剩下的资源只够维持60余年…。

这一切的一切,让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我们还能无休止地掠夺地球资源吗?我们的子孙后代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我们如何才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现在,我们已经有答案了,那就是——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离开教室时,请关掉电灯吧;电脑用好后,请拔掉插头吧;洗手完毕后,请关紧水笼头吧;写字列算式时,请正反两面使用纸张吧……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我们随手可做、能做的事吗?那为什么还不去做呢?!

低碳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但,这都是力所能及的事。地球母亲危在旦夕,为了地球的未来,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倡导节能减排,改变生活方式,做一个低碳生活的环保小达人!!

亲爱的同学们,请永远记住: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低碳生活需要你和我!

环保小达人心得体会5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科学老师汪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个有趣的任务,我们接到任务充满了好奇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这个任务就是“小酵素大能量”。

回到家,我立刻请妈妈和我共同完成这个任务。首先准备好12克红糖加120克水再加36克空心菜叶子,还要准备一个塑料瓶。准备好东西就要开工了!

我先把红糖倒入瓶中和水搅拌,再把厨房剩余的.空心菜叶子倒入瓶中,最后把瓶盖拧好。资料上说要每天打开瓶盖放气,还要把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往下压。我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每天按时排气。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月了,我闻到瓶子里散发出一股发酵的气味,发现原来绿油油的菜叶变的枯黄,妈妈说这是发酵的起端。我怀着兴奋和好奇度过了近两个月。有一天,我打开瓶子放气时,液体的颜色变成淡黄色。时间像流水很快就过去了。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在帮妈妈扫地时,闻到了一股橘子般刺激的气味,走过去一看,棕黄色的液体,这说明发酵成功了。我高兴的跳起来。这时大家一定会产生疑问,那残渣有什么用呢?让我来告诉你吧!把残渣晒干,可以当作肥料帮助植物生长,也可以在残渣中加入黑糖,倒入马桶可起到净化的作用等。酵素液也有自己的作用,比如可以当杀虫剂防止蚊子的叮咬,可以洗碗,让碗更加干净。还可以当作沐浴露滋润皮肤等等。

低碳生活的心得体会范文2

一、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人、事、物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也常常是马耳东风,过而不留,更不用说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了。因此作文时就会出现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的现象。为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1.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根据单元写作的需要,提出观察目标,让学生走出教室,一是在校园里观察。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小到蝴蝶、蜜蜂在花坛草地间翩翩飞舞,都是观察的对象,这是教师引导的观察。二是让学生利用在家的时间去观察,农村优美的风景,浓郁的乡土气息气,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

2.写观察日记,积累写作素材。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二、从阅读入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视野,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

时下,学生对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读书则兴趣寡然。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积淀语言为学生写作奠基。

1.教师应从自身做起,通过自身的读书行为,感染学生,让学生感悟到老师的知识渊博来源于读书,同时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读古今中外名著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书籍。

2.为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创造条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三分钟讲演、讲故事、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读书专题沙龙、开辩论会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去读。这样,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的过程中,净化了思想,拓宽了视野,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作文素材,为能做有米之炊的巧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激活思维入手,标新立异,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条件。

作文教学的每一环节都与想象力分不开,学生的习作恰当地运用了合理的想象,作文质量就有了质的飞跃。“踏花归去马蹄香”就是因为点缀了蜜蜂,才收到了画面上没有一朵花却是繁花似锦的想象效果。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维驰骋,如果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思路就会闭塞,构思不巧、内容空洞,立意陈旧。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激发,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构思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1.利用电教手段,启发想象,拓展思维。电教多媒体表现力非常丰富,它能够通过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的再现,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小学生的作文过程,偏重于模仿,创新是发展的结果。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选择优秀例文,引导学生结合录像分析例文,图文对照,从而让学生明确文章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现画面的,找出例文值得借鉴的地方。其次,提出要求进行仿写,从篇章结构到语言运用有效地进行借鉴。最后,再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写出与例文不同的东西来。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利用例文仿写,一方面例文能把文章做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例文又能帮助学生习作时扩充知识,开拓思路,丰富想象,更有利于想象能力的激发。电教媒体能再现生活情景,比较持久地吸引住学生,只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会活跃。

2.体验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来源于现实,脱离不开现实,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空洞无物。例如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就是童话,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认识的一种体裁。如何指导孩子们写童话,那就得教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去想象。一是了解童话作品,指导学生读童话大师的作品;二是由现实生活展开相关想象,如文具盒上的图画、书本、课桌、教室、小动物等。再如让学生写未来的世界,不进行指导对学生而言,确实难度很大,着眼于从现实入手的点拨,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从现实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低碳生活、太空环保、无污染能源、无公害食品、高科技产品等。而是借助于科幻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开想象,画出自己对未来的想象,然后有条理地描述下来,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想象能力得到了应有的培养。

低碳生活的心得体会范文3

园艺实习心得体会【1】 实习目的:

通过本实习,从历史、文化、人类现状全方位了解了解并认识上海苏杭园林的园林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植物造景等。同时提高学生对园林的鉴赏能力和判别能力。

实习行程:

上海南京路、外滩上海世博园苏州园林(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杭州西湖

实习内容

上海

上海我之印象:繁华,现代,一座二十一世纪中国标志性的城市,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座标志性城市。

1 上海城市规划

(1)道路

走进上海,如果问我第一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什么?那么我一定会回答:上海的交通,上海的道路,干净,整洁,通畅,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东起外滩、西于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两侧商厦鳞次栉比,云集着约600多家商店。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东西两段。西藏路以东称南京东路,以西称南京西路。每天约有150 万人在这条街上游览、购物。年销售额超过20 亿元。 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建立最早的一条商业膏,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

(2)建筑格局

上海建筑很具有历史意义,外滩更是久负盛名,享誉世界!

外滩(The Bund),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3)设计理念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十一章说: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的配合作用。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设计师提出将运动中的花园作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风景园林师必须认真研究时间性和时效性因素,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一个园林景观作品的诞生,就像一个婴儿出世一样,他本身的生长、变化过程就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不要期望园林景观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样将会失去很多乐趣。

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在近邻德国的影响之下,法国风景园林师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关于生态,有几点需要进一步阐述。首先,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不是光靠风景园林师就能够解决的,园林景观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理念,更多的是呼吁政府、公众的关注生态环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种姿态;其次,风景园林师提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学家、环保组织提出的生态理念还有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关注的内容虽有着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却具有不同的层面,否则社会就不需要风景园林行业了;最后,如若完全从生态原理出发,设计师往往会陷于极端而难以被社会接纳。

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说,在城市环境中,应较多地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边缘性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叉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等。因此,风景园林师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个学科特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

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保证。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并非鼓励个人刚愎自负或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而是强调个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态、对艺术、对历史等等的独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独特体验、以及个性化的设计表现手法,强调个人对园林景观内涵与本质的独特认识。

2 上海世博.中国馆

上海世博已经过去多时,大多会馆已经关闭,但中国馆依然开放,几个同学实习之余抽出部分时间买票进馆,终于得偿所愿,一睹中国馆风采。

20xx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主体构思: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国家馆的精彩(17张)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 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苏州

苏州我之印象:古韵悠悠,回味无穷,走在其间,就如同翻开一卷卷古老的书籍,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张张埋藏在历史尘埃中的脸庞一一展现。

1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2 拙政园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3 留园

留园(The Lingering Garden )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南洋公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30000平方米),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4 网师园

网师园分为宅第和园林两部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作为古代苏州世家宅园相连布局的典型,网师园东宅西园,有序结合。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

其中中部为主园,名曰网师小筑,以全园以水池彩霞池为中心,面积约半亩。池岸西北、东南两隅,各有水湾一处,曲折深奥,有渊源不尽之感。沿池布置石矶、假山、花木和亭榭,黄石假山云岗体量不大,但位置和造型得体。由于池岸低矮,临池建筑接近水面,所置山石、花木也不高大,使水面显得开阔。这里池水清澈,游鱼戏水,花木争妍。环池廊、轩、亭翼然,夹岸有叠石、曲桥,疏密有致,相得益彰。网师园以它精致的造园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作为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成为小园极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池南主厅小山丛桂轩位于峰石木樨间,有廊左通住宅的轿厅,右达西侧的亭榭。西南侧的濯缨水阁和东北岸的竹外一枝轩隔水相望,东侧的射鸭廊和西侧的月到风来亭遥遥相对。这些建筑形体各殊,装修精丽,其倒影又与天光浮云交映于碧波之中,增添了园中秀丽景色。再北为集虚斋、五峰书屋和殿春簃等建筑,都是旧日园主读书作画之所,布置疏朗清幽。

杭州西湖

西湖我之印象:如果说实习的三个地方哪一个地方,我最向往,必属杭州西湖无疑。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曾今我一度怀疑,可是有此一行,我不得不承认这句话,西湖真的很美,美得让我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

西湖之美,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

西湖之美,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动人的传说,悠久的历史,让人迷醉的环境,等等,无一不是西湖之所以美的原因。

总结

本次实习在我看来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专业实习了,一句话,收获太多,表现出来的,潜在的。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专业,园林、城市规划,三个地方,三种不同风格,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那样吸引人,让人舒适,回味,不同的是他们所代表的文化,所代表的历史,所代表的时代。而潜在的,我感觉很多,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古今文化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了解,这或许在短时间内不能表现出太多,但是对于我们的未来,影响绝对不小。

一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对于我们学园林的同学而言并不陌生,而且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可是当我从南站出,走进上海之时,车窗外所闪过的一抹抹绿色却让我突然有种陌生的感觉,看着车窗外那些貌似规则僵硬的植物配置但却给我一种无比自然的感觉,我实在想象,一个钢精水泥高度密集的城市却又如此高的绿化率,心中不得不感叹一句:这才是植物配置,这才是城市绿化!

上海植物造景独具一格,群落分明,层次感强不管是,乔木、灌木,还是叠石与铺装,都令人感觉很清爽,而苏州的植物造景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幅幅山水画,一首首无声诗,每一处都显得那样自然,那样富有深意,让人神往,让人迷醉,它们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植物的美,它更多体现着历史的韵味,深厚的文化,这种景即便是模仿也模仿不来。 而杭州,这里的植物配置让人感到清新,自然。

二 设计理念

1设计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在这里很多地方你不会感到不舒服,它的设计让你觉得很透彻很具体,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2设计符合各景区设计要求,为景区更添色彩。

3设计符合人类行为心理,令人清新舒爽。

4设计环保健康,体现人类文明更进一步。

5设计体现了现代的科技技术,更加体现人类文明。

6设计结合历史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三 历史文化

上海的历史并不算长,至少与苏州和杭州相比,它并不算长,但上海这个地方却是一个世界文化交融之地,在上海外滩,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这些便是时间文化交融的产物,当然,上海并不止于此,从清代开始,上海便是一个风云汇聚之地,各种名列史册的大事在这里发生,如今更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苏州,历史文化悠久,我也不再赘述,不用去翻历史,也不用却查古籍,单从每一座园林之中那些古老的建筑,盘根数百年的老树便可以知道,苏州园林可以说就是一部实打实的古书,记载着尘封在历史尘埃中的一系列未知故事。

杭州,历史悠久,由来已久,宋朝后期,更是成为了都城,杭州流传的动人故事太多太美,天堂之名它足够资格拥有。

四 建筑风格

上海的建筑风格可谓汇聚天下奇思妙想,世界各地风格的建筑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而在苏州和杭州,它们代表了中华人民在建筑上面的而独特造诣,大多为中国古典建筑,精美别致,古韵盎然,透着无尽的神秘之感,虽精细但却大气磅礴,透着东方文化的深邃与博奥。

园艺实习心得体会【2】 二个月的实训时间弹指一挥间就悄无声息的流逝了,就在此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突然意识到日子的匆匆。我想这将会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的青春留下了精彩而难忘的回忆。

二个月前,我怀着对社会、对工作满心憧憬和几分迷惘,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开始了实习的生活。在这段不算短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要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

记得刚到公司时,我的第一分任务是整理和制作一个小区绿化工程的竣工资料。这样的任务对我来说既新鲜又是困难重重的。在学校时虽然也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毕竟比较肤浅,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凭着自己的执着和耐心,以及在同事的帮助下,我还是如期完成了这份任务。走上工作岗位,我认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也许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从零的开始,但我相信,不懂多问、多听少发表议论,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平时,我一有时间就上网查阅各种与园林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将来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

在这二个月里,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从不迟到早退,心中谨记为学校树立良好形象、争得荣誉的信念。工作中,时刻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我深知我们园林的每一个工程是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而都是要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默契的配合才能达到的。

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我的主要任务是(1)负责资料的整理、开竣工资料的制作等;(2)CAD制图操作;(3)施工现场放样、修剪;(4)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园林工作者应当具备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圆滑的交际能力、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我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

有付出就有回报。二个月的实训结束了,真的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所没有学到的东西。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自我学习,如何适应陌生的环境,如何克服面对一个人在外的不易。懂得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品尝工作中的艰辛和快乐。

最后,我非常感谢在这段日子里,那些帮助过我,指导过我的人,有了你们的帮助与关心,我才能顺利走完这一段路。实训结束了,但我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会努力的,因为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园艺实习心得体会【3】 随着现代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逐渐强大起来,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体高。可是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国家同样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我们的环境保护问题,这已经是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学校为了全面完成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同时拓扩同学们的视野,丰富课外的社会知识。学校领导精心的为我们每一个学生做了长期的计划---每年一次的社会实践。这个暑假,我们进行了地一次社会实践。

经过两个星期的时间,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现在回顾这一次的社会实践,确实有了很大的收获,但也有写遗憾。因为在学校里刚学的知识还不够扎实,只能在实践公司里看而不能动啊!要想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只能在工作的时间向他们讨问有关的专业知识!

由于我的真诚搏取了他们的喜爱,并热情的给我讲述了有关于我们园林专业的很的知识,如绘图、草坪的重要作用、色彩在园林上的表现等。如此将使我对园林专业深一步了解,也让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

为了能让我这位刚读完大一的学生打开眼界,对园林专业知识的扩展,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热心的轮流的带我去逛公园、观察园林的造园手法,并给我讲述园林建筑小品:厅与堂相似,常设在园林中心或视钱交汇之处,坐北朝南;轩与馆相似,单体或组成建筑群比厅、堂轻巧秀丽,园林中长设在明显的位置作为对景作用;楼与阁相似,一般为两重以上的建筑,设在厅堂之后或园林四周。依山旁水之处效高耸,作为对景使用;台常建于水边、湖边、桥上、山腰之处;榭是临水的建筑物,往往建于水边平台上,花丛树旁;廊园林中的长形建筑;亭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园林建筑物之一,常设在山上、水边、湖心、路旁、桥头、桥上等,常与廊相接。等等。此期间让我陶醉在他们的解说之中。他们告诉了我要学好园林专业必须多出去看看别人创义一些好的公园、名胜古迹、具有特色的建筑物等,从中吸取其中的精华,用来设计出原无既有的园林特色。此时让我更加懂得了园林。园林是一个能够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出更美好的创造者。

更让我体会到了,我们平时在园林学习中是多么的丰富多采啊!我们经常背着画板到了各处去进行写生,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我们可以随地而坐随心的做画,都可以旁若无人。在人们的羡慕和惊讶的目光中,我们尽情的去挥动自己手中的画笔涂抹着美丽的色彩,画出一张张生动是作品啊!不管我们是走到那里,只要有一张纸、一支笔都去买弄自己的手法,好看的我们就把它当做艺术,难看的我们就把它当作一糟糕的练习吧!这对于我们学习园林的来说多么的重要啊!

我们都知道我国有过世界园林之母的名誉啊!但那只是古人名誉罢了。在现在的现代园林设计中,我国只是在初级阶段,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美化整个世界。可想而知,在我们生活中,哪个城市获得什么的环境奖的,哪个地方要修一条公路,哪个地方新建一个公园,哪个地方要搞绿化的,哪个地方植树布景。。。。。。都是需要用到园林的改造啊!而我国现在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需要对各地方的建筑和规划!现在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我们园林都有相当广泛的空间去运用啊!

现在我国有了快速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好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就高了,不但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的享受!工作累了也要出去玩玩,什么名山大川啊,什么风水名地啊!最少也要经常到公园里去观光。如果是我们的设计真能够做好!不管是什么的名山大川啊,什么的风水名地,我们都会把每地方变为风景名地。在2009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和在广州举办的亚运会,无疑是我们园林大显身手的一个好机会啊!在这里面,我们园林是有着多么大的发展前景!

如上所知道,我们园林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了。便让人深刻的知道园林的对社会的极大奉献,可想而知园林专业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专业啊!

低碳生活的心得体会范文4

“北京最后黄金地块”的12宗土地从招标工作开始,至规划方案投标和中标结果的公布,一直备受业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次招投标几乎吸引了国内所有的一线主体单位与设计团队,还包括了诸多知名的境外设计团队。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投标共有60多家主体单位参与投标,各地块方案总计约200多个。中汇国际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室(下文简称“中汇国际”)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配合中信集团参与了其中Z8-Z15共八个地块的投标,其中Z8及Z11-Z15六个地块获得了满分的成绩(图1)。回顾整个投标历程,中汇国际如何能在高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性的胜利,确实与自身一直秉承的发展思路和设计模式密切相关,而其中很多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也非常值得总结与分享(图2)。

设计理念:城市视角下多层次的城市设计研究,由规划到建筑,有效把握全程的建筑设计

中汇国际自成立伊始即强调“城市视角”的重要性,设计团队长期开展由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层面的各项工作,提倡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工作,在本次CBD核心区的投标中,中汇国际秉承了一贯的设计思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具体的建筑设计置入到城市甚至区域中,更为全面地考虑规划与城市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长久以来,作为建筑师来讲,都比较注重单体的塑造而往往局限于就建筑论建筑,但从目前看来,包括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内的一线优秀建筑师都非常注重建筑与城市的文脉问题,擅长以城市的视角来把握建筑设计,甚至亲自参与到城市规划直至建筑落成的全过程当中,越来越关注城市问题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2007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理查德・罗杰斯除了作为伦敦市市长的首席建筑和城市主义顾问,还是“英国城市工作组”(Urban Task Force)的负责人。这个工作组成立于1998年,研究城市衰败的原因,并为城市复兴的未来规划了基础工作。罗杰斯越来越关注城市尺度的项目,他曾经评论说,明天的城市“再也不像今天那样孤立地划分成区,变成只有一种活动的聚居地i相反,它们会更像过去的那种更加丰富的城市分层。生活、工作、购物、学习和休闲将重叠起来,集合在持续、多样和变化中的结构中。”同为英国著名建筑大师的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诺曼,福斯特爵士,在阿布扎比主持设计的Masdar新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零碳”和“零废物”城市,以福斯特事务所为工作平台的设计团队,工作内容涵盖了从前期总体规划到城内每一栋建筑的单体设计直至落成,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对城市总体规划的驾驭能力。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大会主题更是让城市设计生活这一理念深入每一个人的人心。

由此可见,关注环境和城市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建筑师乃至社会各层面的追寻方向,在关注公共领域设计的同时,我们将“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扩大,从区域整体的发展结构、交通系统以及环境能源着手进行研究分析,再去更有效地把握独立的各个地块的建筑空间设计。

当然,在“由规划到建筑”理念之下辅以一向坚持的“研究型设计”原则则是方案胜出的重要保证。中汇国际强调“产学研一体化”,鼓励与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后设计,这种设计思维模式更加强调方案前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的逻辑推理,从本次的竞赛成果就可以看出,单体方案本身不一定称之为所有投标方案中的唯一最佳方案,但最终能够全面胜出,必定是最适合于现实需求、最为合理的实施方案。科学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清晰的方案设计使得其最终得以胜出成为必然(图3~5)。

工作模式:以本土设计团队为主导,集合高端技术力量,实现设计整合与集团作战

CBD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端产业资源、城市行为活动,因此CBD核心区需要有便捷的交通设施、安全高效的工程技术来支持如此高强度的城市开发。北京CBD地区汇聚了大量的金融企业机构和集团总部,城市交通环境、商业环境都比较复杂,对比必须从多层次、多角度、融汇与合作的观点出发才有可能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城市设计本身也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跨领域学科,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结手段,引入城市设计将增强对建筑设计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使建筑群体各单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CBD核心区的规划建设是北京CBD跻身于伦敦、东京和纽约等世界级核心商务区之列的巨大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对复杂多样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工程技术等城市功能系统的协调和整合。因此高效整合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出一个合理的经济、生态、文化及社会目标,并且能够充分体现规划的可实施性和管理的可行性。中汇国际以跨学科的视角,在短时间内组建起设计共同体,将科学、融汇的设计管理思路贯穿于投标设计始终,成为方案最终胜出的关键。在整个投标设计过程中,一直强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体设计单位,突出国内设计院的优势,处于领导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在项目设计原理执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效地整合多方设计单位的技术要点,保证了设计方案最终在评选中全面获胜。

同时,地域性也是影响城市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筑文化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其尺度、比例。色彩,装饰都与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特征、文化背景不可割裂。此次投标,中汇国际作为本土设计师担当设计主体的同时,也确保能够更好地研究北京CBD地区的固有特色,避免设计方案的全球性的无地域特征的雷同(图10)。

在不到2个月的工作时间中,中汇国际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体设计单位在短时间内整合了世界顶级的设计团队力量,协调建筑设计公司、工程顾问公司、交通咨询机构等不同领域的知名设计师,整合了高效的设计资源、集合各方面技术优势,组建起一流的设计团队,在城市形态、工程技术、低碳设计、交通组织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设计团队在超高层建筑以及大型综合体的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不乏一系列标志性的成功作品,最终完成了拥有多方技术支撑的统一、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交出高水平的北京CBD核心区规划。此外,高效合理的设计组织管理也为规划方案的最终胜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汇国际长期参与北京旧城与重要城市功能区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经验积累,使其能够最快、最为准确地发现CBD核心区最为重要的城市建筑的问题所在,并找到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宝贵的实践经验对在投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设计组及时做出相应决策,以形成更加合理的方案。设计将全球化和本土化两者统一起来,相辅相成,最终展示出文化内涵并震撼世界的高水平方案(图6)。

规划设计:以建筑为导向,高水平的规划为高端的城市形态和运营管理奠定了基础

中汇国际在CBD核心区投标中获得了11个投标地块中5个地块的第一名,其最大优势在于其将城市整体空间、建筑设计、各项工程技术有效地统一起来考虑,形成了一个宏观、中观至微观的全面综合的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并且该团队具有高水平的建筑设计专业能力,解决了现状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相脱节的问题,将城市设计真正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管理与实施中来,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城市设计所需要借鉴的工作设计模式。在建筑群体的形态设计上,Z15地块地标建筑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蕴藏着“华夏之礼”的古典气度,取尊贵庄重之意。因其所处地位的显赫性而从整个CBD核心区各个地块中脱颖而出。其他地块的建筑形态设计也体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交错、层叠的现象,将“古代钱币”、“孔明灯”、“门”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意向融入到现代化的CBD核心区的建筑形态设计中(图7、8、9、11、12、14)。

1.结构明晰的城市形态

最终展示在公众面前的CBD核心区规划方案体现出一种气势宏大的城市秩序,其建筑群体的布局结构、形态意向融合了城市空间、文化内涵、产业需求以及设施配套等多项分析研究成果,这也是该规划方案最终能够胜出的最大优势所在。CBD核心区的规划方案完善核心区域“九宫格”式的规划格局,形成“一环、双核、三轴”式的整体结构布局形态。“一环”指串联各个地块组团的立体化步行街廊:“双核”指统帅各组团的中心焦点,包括以Z15摩天地标为中心的地标核,以及以中央绿地为中心的生态核;“三轴”指穿插各组团的视觉通廊,为城市带来现代城市与文化融合的视觉感受(图13)。

超高层建筑是一个地区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城市重要的标志性景观,超高层建筑尺度应与整体CBD区域尺度相一致。核心区整体高度结构以合理的布局方式和建筑体之间的错落,与周边的建筑共同构成连续,积极的区域城市空间。超高层建筑组群沿中心绿轴布置,注重与周边地块其他建筑的呼应关系,呈现出城市形态融合、渗透、动态发展的过程(图15~18)。

2.高效便捷的交通组织

由于CBD区域聚集了大量的城市设施和产业资源,是城市车流、物流和行人活动集中的高密度区域,交通拥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规划方案分别从宏观――CBD区域(含东扩区)、中观――CBD核心区、微观――楼宇组团三个层面上分别对规划区域的对外及过境交通走廊、路网结构,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静态交通、交通组织规划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多数人的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随着20世纪汽车的介入,这个城市已经发展出了由机动车道所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并对步行人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设计的观点是建立起一个地面步行的网络,倡导通过地面活动来塑造空间形象。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对现有道路进行整改,以便步行人流能够轻松安全地通过。通过共享路面、自然交叉、区分不同路面速度限制和人行道斜纹等方法,将有助于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空间,并为该地区其他区域做出示范。该地的机动车规划策略将主要通过在总体规划中设置关键入口,将车流通过斜坡道引至地下层。这一策略将整合于过境交通的回避,在远离地面交通的策略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使得总体规划中路面车道更少、交通量更小,从而加强同一平面的步行人流的连接(图19~21)。

核心区内部交通组织循环顺畅、有序,方便机动车到达各地块,减少冲突点,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规划创新地提出了建立立体化步行交通系统的构想,包括地下层、地面层以及屋顶花园层三个层次的步行环廊,将轨道交通、商业及办公产生的人流有效地统一起来,并且通过景观环境与建筑设计形成室内外互动的公共空间(图22)。

3.多层立体的商业布局

清晰完善的商业组织也是该规划方案的一大亮点,世界著名的CBD曼哈顿、道克兰白天作为世界商务金融中心的职能特征明确,同时夜晚仍然具有多样化的商务活动特征,如曼哈顿的百老汇、道克兰的金丝雀码头区的设计,使CBD夜间同样具有活力避免成为“睡城”。贸易和金融是世界城市的关键性组成因素。因此,需要将大量持续不断的商业资源与高品质的、形象独特的全天候商业中心很好地联系起来。规划方案充分反映了以上观点和视角,在方案中形成了CBD地区、核心区内部、楼宇组团三个层级清晰的商业组织流线。

规划地块内部通过裙房的设计形成环形的商业布局,雨篷使建筑空间与街道空间相联通,使得商业空间联通各个组团地块,利用建筑外部空间形成环形购物廊,将步行人流引入Z15地块综合体大楼内部,商场的卸货区域在建筑组团内部,在竖向上与商业步行流线分开,创造出宜人的购物休憩空间。中心绿地下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与地铁直接联通,将地铁的客流量直接引入地区内部,提升地区活力,与周边地下商业街廊联通,汇聚金融区财富,成为城市的商业高地(图23、25~28、30)。

4.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

我们期望提供一种24小时全天候展示活力和低碳的生活方式,规划塑造出各种高质量的公共活动区域。结合北京本地的气候特征,在公共领域方面,我们制定了多种利用空间的策略,在强调场所娱乐性的同时,又降低了灾害天气所产生的影响。公共领域多样性的开发可以通过设置活动场地,增强沿街界面及建筑入口的开放性等手段达到。在地块内部,规划通过建立不同的道路尺度来塑造出不同的步行体验,以实现充满乐趣的城市街区。规划CBD中心公园绿地被大量的高层建筑包围,具有较强的轴向性,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生态廊道,联通地下商业空间、办公楼以及其他区域,构成一个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中心绿地的设计同样也融合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取自古代钱币的造型,将其原型拆分为两个凹形空间,形成广场及台地景观核心,象征着汇聚人流、汇聚城市财富(图24、29、31~39)。

规划利用高层建筑之间的步行通道,将“街道”的概念融入建筑群体内部,形成与中心绿轴步行系统相连的商业街廊。底层公共商业空间形成统一的界面形态,并且与绿地空间、办公空间、步行通道形成立体化、复合化的步行公共空间系统。步行街廊串联起各个组团地块,同时注重与周边地块、地铁系统的衔接,形成整体的CBD核心区步行体系。在步行街廊的各个节点,通过建筑与绿地空间的组合,规划建立组团内部的绿化景观体系有效提高城市绿地的系统性,降低绿地的破碎化程度。采用疏密结合的布局方式,同时从中心绿地引入景观廊道,加强建筑与城市绿地的连通性。规划中绿地景观系统与商业、餐饮、停车等设施相结合,通过步行空间的连通引导人们更好地欣赏CBD特有的城市景观:通过绿地规划创造心理、文化上丰富而有趣的精神环境(图40~42)。

5.综合整体的地下空间

由于我国地下空间规划开发管理的相关法律及实施模式方面还不成熟,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在设计、管理、权属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整体的地下空间开发

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面,方案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也给CBD地区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实施的思路,立体的空间构架,有效地实现高效快捷的商务特征。规划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结合地区功能业态需求,从空间、功能、布局、流线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地下空间平面及竖向布局的形态及功能,以构成地上、地面、地下互动的空间体系。规划设计整合了地下空间的交通、停车、商业、设备等多项功能,实现人车立体分流,形成规划统一、功能互补、空间互通的地下综合体。

规划实现了人行、车行、货运、停车等不同功能需求的流线的合理组织,将交通功能整体化考虑,网络化的道路空间提供布局清晰的交通组织,同时平面与竖向地下空间在布局上的配合与换乘,对相互影响的交通流线分层布置,满足了功能上连续性,保证空间上的秩序性、流畅性。同时将地下人行交通功能整体化布局,实现各个交通系统之间的功能连接和过度,创造高效便捷的地下空间流线组织。地下人形系统与地铁出入口联通,将地铁人流平稳疏散至各个地块,减小人流对站域地区地面环境的影响,并且预留与国贸三期的连接通道。整体地下步行通道呈网络化布局,串联起各个地块商业空间,利用地下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促进商业发展(图43~46)。

6.低碳高效的能源输配

CBD地区人口的高度集聚和大量的建设开发通常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恶化。该规划方案在设计初级进行了详细的低碳生态方面的考虑。以确保整体的空间形态及设施配套都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城市绿地空间、街道尺度等外部环境要素,在满足CBD功能区面积需求的同时注重高层建筑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规划的低碳生态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通过调节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和方位朝向,充分利用冬季阳光和夏季自然风的流动:通过幕墙设计的优化以及高能效设备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同时建立起一套区域能源系统,实现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减少20%~40%的能源消耗;另外还包括废物管理以及相应的节水策略,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图47~50)。

建筑设计:以规划为基础,建筑之间和而不同,建筑组合合理清晰,建筑形态卓尔不群,引领高端先进的建设理念

Z15地块的引人注目,不仅仅在于它是1 2块CBD出让地块中最受瞩目的,更在于它500余米的高度,建成后,这个高度不仅一举刷新了国贸三期330m“京城第一高”的纪录,而且因为位于北京位于长安街畔,天生就具备了“国门第一高”的潜质。因此,势必成为街头巷尾业内业外最关注的焦点(图51、53)。

但是我们的关注度并不是集中在Z1 5的高度上,不是说高度不重要,作为即将开始建设的CBD核心区的点睛之作,其高度必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设计并不是在追求高度,最重要的是建筑的内质应该与它所处的位置、环境、历史相吻合,只有这样,建筑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希望这个建筑会因为它的品质、文化特质等内在因素成为国家首都引以为傲的传世之作(图52、54、55、56)。

Z15地块位于CBD核心区的中心位置,核心区包含了从200m~500m高的建筑群。保持高层建筑在高度和风格上的多样性在任何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规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城市。相邻建筑问的关系尤为重要,对于CBD核心区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而言,能从不同视角形成无遮挡的“视觉”通道是非常重要的(图58~62)。

设计打破了目前建筑界的一个弊端:“就建筑论建筑”,跳出建筑,把建筑真正作为城市、区域的一部分去综合考虑,用设计组的理念来表述,就是“宏观、中观、微观要系统考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杨保军指出,Z15地块的设计在宏观――CBD区域(含东扩区)、中观――CBD核心区、微观――楼宇组团三个层面上分别对规划区域的对外及过境交通走廊、路网结构、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静态交通、交通组织规划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图57)。

摩天楼的外观设计独特、现代而优雅、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细长型的高层建筑相对于高度较低但立面宽阔的建筑,在视觉上更少阻碍,给人更清晰的感觉。摩天楼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建筑,像一个小的城市一样五脏俱全,包括办公楼、公寓、酒店及商业。超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高度成为地标,是城市的象征,然而,光有建筑本身的高度并不足够,建筑物需要满足其场所的意义。对于超高型建筑来讲,最不重要的其实是从空中俯视的角度,而这恰好常常是我们开始观察建筑模型的角度。未来的建筑,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外部、从街道及相邻的建筑中被观察,而街景是高层建筑设计中最为困难的方面之一。高层建筑与街道相连也是非常必要的,即使街道就是一个购物中心。

1.风格独特的造型设计: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统一,尊重地方文脉

Z15地块单体作为CBD核心区规划中的制高点,将继央视和国贸三期后,承担着引领CBD门户世界性形象的地标作用。作为金融总部建筑,其外形力求表达出坚实稳定的特性,融入先进技术的表皮、合理而注重实效的平面布置将确保这个复合多种功能的超高层建筑最高效和最优化的运营。传统东方哲学擅长以具象实体传达抽象意境,所谓“器以藏礼“的东方礼制,就是以”形而下“之器传递”形而上”之道。尊,古之礼器,意为敬奉,起时双手捧至顶,行顶天立地之势。表常有纹,上书吉祥之图案,后延为敬言。又逢祭祀之所用,故为大,又申为重,长于尊之后,日尊重。建筑构思源于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蕴藏着“华夏之礼”的古典气度,取尊贵庄重之意。因其所处地位的显赫性而从整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身高约500m的“中国尊”是以灵动的弧线构成,因此虽然高大,却不失婉约,简单的建筑线条看起来极具以柔克刚的效果。如此的设计不仅是为了追求耐看的视觉审美效果,同时也是出于构建设合理建筑结构的考虑。曲线优美,也符合功能要求,充分考虑了超高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图64、65、67)。

建筑外形自下而上自然缩小,形成稳重大气的金融形象,同时顶部逐渐放大,享受独在云端的无限风光,最终形成中部略有收分的双曲线建筑造型。建筑立面饰以金属百页,利用长短与疏密变化,进~步强调源自结构的菱形斜交网格形状。紧凑的平面形式、双曲线的立面造型以及改良的边角细节,有效减少了风荷载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超高层形态对生态绿环延续性的视觉影响。曲线的建筑造型不仅打破了北京超高层建筑常见的直线形态,造型独特,卓尔不群,而且在林立世界摩天群中也能明显体现出庄重的东方神韵。此建筑为北京市第一高度,高耸直入云端,表现出顶天立地之势,与“尊”的表现不谋而合。“中国尊”的建筑形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其投

影与核心绿地的形状相契合,并随时间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天际线时起时伏,变化丰富,其平滑顺畅的内弧曲线与国贸三期形成鲜明的对比。

2.国际水准的集约品质

除了造型独特之外,其特有的纵向曲面,高度缜密的结构形式,内部开敞通透的空间,便捷高效的交通组织以及低碳环保的建筑环境使这栋建筑成为同类中的尊者,成为新时代城市综合体的典范,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之林也体现了庄重的东方之韵。“中国尊”作为世人把握北京建筑文化、经济脉搏的新地标,不仅仅是一栋超高层建筑,而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缩影。其超大的规模、复合的功能、多层次的交通都代表着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工程技术。“中国尊”的设计呈现了设计组对地标性城市综合体所做出的思考以及专业团队将其专业技术赋予在这栋摩天大楼之中的探索,展示了一种集约化、综合化、高品质的城市功能载体。这栋显赫身份的大厦适合和满足了不同时段人们享受高效率生活和工作的各种需求,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极具效率的生活方式,优化城市工作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注定成为新的城市名片,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图63)。

首先是功能空间的垂直复合,建筑在竖向上分为办公、公寓、酒店三个大的功能分区,集合了大堂、总部办公、服务式公寓、酒店、公共餐厅和酒吧、地下商业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为公众提供俯瞰整个CBD和北京的绝佳观景平台(图66、68~73)。

作为北京的新地标,

“中国尊”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对话关系,最大限度地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以及清晰生动的城市意象。建筑底层建筑表皮内退,形成巨大的公共灰空间,与中心绿轴相互渗透,充分表达了室内外空间的复合。Z1 5单体的入口空间位于CBD核心区的中轴线,南侧入口正对核心区绿地,设计从建筑本身和整个核心区形象考虑,建筑的南北入口设计体现突出的形象和清晰的标识性。不同功能之间的交通组织也截然分离,建筑的入口采用约40m巨型拱门的形式,凸显了入口空间的宏伟尺度,南侧为办公区主入口,东西两侧为办公次入口,北侧为酒店和公寓入口,动态流线清晰。南北两侧入口处分别设置机动车落客区,首层建筑主体周围设有环廊,而环绕主体的水池很好地界定了建筑的入口空间(图74、75)。

由于综合体将会汇集大量的人流及产业资源,因此将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整体规划统一起来考虑,综合布置商业、辅助用房,步行流线以及竖向交通等功能,这也是CBD地区开发的必然趋势。综合体的设计和城市结构的和谐关系,还依赖于城市开发建设的整体性,避免孤立的建设方式,需要向国际上已有的成功案例学习,例如柏林波兹坦广场、伦敦金丝雀码头、纽约世贸大厦重建等项目。国外城市经营内涵侧重于对城市发展的整体性、战略性管理,即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干预,以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福利的全面提高为目的。3,分区合理的竖向交通

建筑在竖向上被分为三个大的功能分区。办公区按竖向交通分为八个区域,分别对应核心筒内八组电梯。其中一区至四区属低区,在首层大堂设有直达电梯组,五区至八区属高区,由两组独特的双轿厢电梯迅速将首层和地下一层的办公高区人流直接提升到38层~39层的办公区转换层,再转由各区电梯组到达。双轿厢电梯的设置有效减少了普通电梯的设置数量,缩小了核心简大小,大大增加了标准层的使用效率。同时,所有的配套服务用房都设置在核心桶内,使得办公空间开敞而纯粹,进深适宜,利用率高。

公寓在北入口设置独立等候大堂,通过直达电梯分别到达70层的公寓大堂。随着高区电梯数的减少,核心筒也相应缩小。公寓部分利用核心筒合理的分区设计,形成了一个21层通高的“生态核”。

酒店在北入口设置独立等候大堂,通过直达电梯99层的酒店大堂。酒店利用地下二层与部分地下一层布置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大型宴会厅等。酒店部分独特的“生态仓”则通过双层玻璃幕墙形成客房周围的生态缓冲空间。摩天大楼最高处为餐厅和酒吧,是俯瞰全北京的绝佳观景平台,由屋顶玻璃穹隆洒下的自然光,弥漫在三层高的“阳光谷”中庭内,让人体会身处天空之城的无尽韵味(图76~78、80、82、83)。

4.确保安全的技术体系

除了在建筑体形上达到了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需要,在建筑构造、构件等各个方面也都以安全为首进行了充分考虑,让人身处“中国尊”,既能享受俯瞰京城的快意,同时完全不缺乏脚踏实地的安全感,由内而外的结构防线夯实京城第一高的安全基础。北京位于强地震区,这对于结构设计来说是一个挑战。大楼的结构体系由外部的斜交框架,剪力墙及核心筒组成,是一个非常具有结构美感和效率的独特方案。

塔楼的外形曲线变化使得各层轮廓尺寸略有不同。楼层平面为带圆角的正方形,以帮助减小风荷载。中央的核心筒为矩形,内含所有垂直交通和服务空间。结构体系的选型基于有效、安全、高性价比的原则,同时须兼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考虑建造施工的可能性,在结构体系的抗震性、抗风性能、造价施工以及绿色设计与可持续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抗侧力体系由核心筒及周边斜交网格外筒组成,核心筒底部15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并内埋钢骨的形式,以优化结构整体侧向刚度。中部及上部楼层转换为钢骨混凝土柱及钢斜撑组成的内框架,以减轻结构重量并适合酒店中庭大空间的需要。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组成的外框筒位于塔楼的周边,并以钢制大梁相连,这种布置可以提供宽阔的视野,并使结构所占楼面面积最小。重力体系由组合楼板及跨于核心筒和外筒之上钢梁共同组成,将重力荷载传至基础,此系统重量轻,跨度大,有助于降低柱/核心筒及基础的造价。各系统相互结合,成为一个结构整体,抵抗重力、风力、地震力等外来作用,保证建筑的牢固性,并达到舒适使用的要求。

风或地震产生的水平力将由塔楼的抗侧力系统承担,包括钢――混凝土组合内筒和周边支撑框筒。由于塔楼高度达到460m,侧向力非常大,因此需要良好的侧向刚度以控制侧向力及位移在可接受限值以内。核心筒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核心筒既承担重力荷载,又承担由风和地震引起的倾覆弯矩和剪力。建议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核心筒可经济又有效地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由于塔楼属于高度远超过规范限值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强震下的延性是结构安全性的重要考虑目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提高结构的剪切强度和延性。周边结构为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和钢梁组成的支撑框筒,提供了良好的抗侧刚度。在塔楼周边采用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外框,可以完全满足建筑幕墙形式的要求(图79)。

北京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属高烈度地区,结构设计基本受地震工况控制,抗震设计的基本考虑是:预计地震荷载的侧向力数值将大干风荷载:结构体系的牢固性和抗震设防的多道防线,以及构件的延性性能在结构布置中应予充分考虑,以满足三水准的设防标准;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内筒构件相互联结,在抵抗地震作用时是非常可靠的,组合结构的强大刚度确保塔楼不会发生过大的侧向变形,保证结

构在大震下不致倒塌,在重要的部位采用具有较好延性性能的钢材。已经建立了一个初步的三维计算机分析模型来评估结构的性能。根据中国规范的有关规定。最大允许侧向层间变形限制在层高的1/300。根据层间位移变形图,在侧向力作用下,由组合结构核心筒及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外筒组成的抗侧力体系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结构变形分布均匀,满足规范中对结构变形的限值要求。在建筑的周边,钢制大梁、组合楼板以及楼面梁牢固联系于一体,在地震或其它极端情况下内力重新分配时可以提供额外的传力途径。结构体系的设计可以确保将可能的破坏控制在局部区域而不会导致大面积的破坏。

北京CBD的Z15塔楼由于其超高的建筑高度,风荷载在设计中起重要作用。设计需要满足承载力、位移及加速度的标准。塔楼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降低风荷载和风致加速度。设计利用弯曲的立面和接近圆弧形的边角平面有效减少风荷载,塔楼顶透气的设计能减少顺风向和横风向荷载及加速度:同时避难层处开设穿透性的通风空间,能有效地减少顺风向响应。本项目使用了有利的空气动力形状,例如选择适当的平面形状、弯曲的立面及改良边角细节。这些方法已证实能有效地减少风荷载,并已实际应用在一些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对这样的高层建筑,减少材料需求的一种方法是减低风荷载。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不但减少费用,而且对环境带来好处,也能加快施工期。

Z15地块建筑位于一组拥有众多高层建筑的建筑群中,而且其中一些距离很近。细长的建筑物,有可能受到毗邻大小相若的大厦的干扰而令风响应增大。结构形状的变化和大厦位置与方向的变化可把干扰效应的不利影响减至最少。在方案设计中,将人体舒适度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体现设计的最佳价值。优化的外形使得Z15塔楼达到了令人满意的表现,附加阻尼器的方案为进一步提高舒适度水平提供了可能。

“中国尊”作为北京最高的建筑,不仅引领了北京建筑的高度,同时也要引领高端先进的建设理念。低碳环保的设计贯穿于“中国尊”各个细节中,并将会在未来的建筑深入设计中明确具体的方案,以在照明、散热、保温、用水、垃圾处理、通风等各个方面降低能耗。建筑设计旨在展示北京高层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能源效率、水资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减少,并根据北京全年的气候变化,应用不同的能效策略(图81)。

5.创新理念的消防设计

随着高新技术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越来越被国际上的消防部门广泛接受。特别是在“9・11”事件发生后,以消防工程学方法进行消防安全设计,以在设计上很多国家中得到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非一般性的复杂建筑,传统的按消防条例和规范无法完全涵盖目前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创新和特殊性质建筑的消防设计要求,如超高层综合使用塔楼、超大规模体育场馆,超大规模综合商业体等。而其中超高层建筑由于使用功能复杂、疏散人员多且复杂,疏散距离长和火势蔓延快等各种因素,使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遇到很多新的难题。对于z15大楼的某些特殊设计,如节能,舒适而安全的环境,在消防安全上很难完全遵循现有规范的要求。引入消防安全工程学,在为环境提供舒适的设计同时又能保证消防安全。总之,消防安全工程将使用多种消防工程学的基本方法来处理生命安全事宜,同时结合建筑、结构、声学及机电等要求,建立总体的消防安全策略。在消防安全设计中引入消防安全工程的优势包括更为灵活的建筑设计;创新设计的良机如环境设计、优化消防安全系统措施同时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等级,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建筑进行独立分析和具有消防安全成本效益设计,将给出此建筑面临的具体的风险,更好地达到拟建建筑所需要的设计功能;提高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