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概念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文旅概念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文旅概念规划

农文旅概念规划范文1

郎溪县委书记邵建华表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在文化赶超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近年来,郎溪县已按照“全域统筹”的理念,将顶层策划、规划覆盖到每一寸土地。“九德郎溪”等系列人文策划便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九德郎溪”的文化主题和概念是2010年南京大学张鸿雁教授在《郎溪城市景观品质提升及城市泛园林化概念设计》中首次提出的,获得了郎溪县政府的高度认可,推广到全县。其以《尚书·皋陶谟》中“为政九德”的概念为思考,创造性地提出“郎溪九德”,即仁、义、礼、智、信、静、清、趣、善。其中,“仁义礼智信”5个字是儒家伦理文化的“五常”,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处世法则和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静清趣善”4个字则体现了国人对理想生存环境的向往。建设“九德郎溪”,就是把“九德”的内涵植入城市建设和人文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张鸿雁教授还指出:“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元素,“士有百行,以德为首”,中国根柢在“九德”。 “九德”作为郎溪城市文化的核心,具有独特性,并有望成为中国根柢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大文化郎溪”发展战略在秉承原有定位的基础上,以创新文化郎溪特色县域定位为出发点,系统打造“九德郎溪”的主题县域空间和主题文化发展战略,以软实力和特色竞争力的构筑促进县域的整体提升,打造中国文化根柢示范区和创新区。

通过“文化郎溪”建设,重新构建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实现历史文化价值,以地方性文化崛起整合区域发展与富民效益,创造县域经济与文化共同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实现示范标杆价值;郎溪农、文、旅、工、创联合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打造,可以拓展“文化郎溪”产业覆盖半径,实现经济产业价值,创造郎溪社会全员的文化福祉,实现文化礼仪递进共享机制,实现民生福利价值,进而创造出文化层面的 “郎溪现象”。

整个“文化郎溪”建设目标,是实现由6个方面组成的系统目标体系,即以“一核九区”为特色县域文化主题,建设中国根柢文化创新试验区;以文化富民、文化福民为导向,建设民生文化的先行区;以文化设施的高质量建设为基点,建设安徽省高品质人文县区及人文循环示范区;以发展“5+1”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重点,构建郎溪特色全文化产业链实践区;以“九德”文明行为普及和居民素质提升为亮点,建设“九德”文明素质典范区;以全面实施12大工程为抓手,力争建成中国特色文化先进县。

农文旅概念规划范文2

一、指点思维

以市委总体计谋为指点,具体贯彻落实区委“两个带头”、建立“三最”要求,以现代农业开展和新乡村建立规划为引领,以农业财产构造调整优化为目的,以科学性、指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本准则,树立和完美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目标系统,完成从概念农业向准确农业、从定性农业向定量农业改变,推进现代农业的规划化、科技化、市场化和可继续开展。

二、任务重点

(一)树立健全任务机制

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指导小组,担任该项任务的统筹布置。参照市级平台和试点区县的功经历,建立区现代农业开展监测平台,首要包罗软件和硬件两局部,软件系统包罗数据处置、系统操作和果展现等内容,硬件包罗效劳器置办和材料购置等内容。

(二)树立全区农业监测评价目标系统

区现代农业开展监测目标系统由农业可继续开展程度、农业出产要素程度、农业运营治理程度、农业综合产出程度、乡村经济开展程度和乡村情况管理程度等六大类目标组。

1、农业可继续开展程度目标。首要对农业可继续开展的资本情况进行评价,由丛林掩盖率、管理水土流掉面积比例、农业浇灌用水应用系数和耕地保有率四项目标组。

2、农业出产要素程度目标。首要对农业出产要素开展情况进行评价,由当局投入增进率、农业科技提高奉献率、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和从业人员技艺培训率四项目标组。

3、农业运营治理程度目标。首要对农业运营治理情况进行评价,由农用地规划运营比重、农人组织化水平、优质农产物基地比重和农业规范化效劳掩盖率四项目标组。

4、农业综合产出程度目标。首要对乡村一财产开展程度进行评价,由地盘综合产出率、农业劳动综合产出率、农产物商品化率、农产物平安及格率四项目标组。

5、乡村经济开展程度目标。首要对乡村一二三财产联动开展才能进行评价,由城镇化率、农业添加值、农人人均纯收入、村庄旅行收入比重和农产物深加工率五项目标组。

6、乡村情况管理程度目标。首要对乡村出产生涯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由栽种业污染管理率、养殖业污染管理率和乡村生涯污水管理率三项目标组。

(三)抽样布点

依据树立都会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市级平台的要求,我区已确定拔取黄土镇三村村和黄土镇洪安村作为样本村,各项数据以村为单元进行查询。为了取得更具体、精确的根底数据,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另增设大面街道蒲草村和柏合镇长松村为查询点。

(四)查询计算

在区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指导小组的指点下,由区发改和经信局牵头,组织区农发局、区计算局、区水务局、区疆土局、区财务局、区科技局和区文旅局等部分和街(镇)乡任务人员,参照现有查询计算准则,接纳具体查询和抽样查询相连系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对换查计算后果进行科学评价和认定,确保数据真实有用地反映我区现代农业的开展状况。

(五)剖析评价和出具年度申报

在市发改委、市计算局、市农委和区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指导小组的指点下,由区发改和经信局牵头,组织相关部分任务人员及专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顿、计算和剖析,给出客观、科学的监测评价结论,最终形本区年度监测评价申报,供区当局决议计划和上级部分参考。

三、进度布置

现代农业监测评价任务今年度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发动培训阶段(2012年9月20日前)

首要义务:召开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发动会,统筹部分分工、落实详细任务人员,做好设备设备装备等相关预备任务。

(二)监测计算施行阶段(2012年9月21日至2012年12月21日)

首要义务:由区发改和经信局牵头,区农发局、区计算局、区水务局、区疆土局、区财务局、区科技局和区文旅局等部分协同共同,重点展开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相关目标的监测和查询计算任务,树立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目标的季报和年报准则,完季度和半年监测评价申报。

(三)评价申报阶段(2012年12月25日至2012年1月10日)

首要义务:依据查询计算的目标完状况,组织相关范畴专家和营业主干对区现代农业开展近况进行剖析评价,形科学详实的今年度监测评价申报。

四、任务职责和要求

(一)职责分工

区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指导小组首要担任总体摆设、人员布置、进度督查和果审核等任务;区发改和经信局担任牵头组织施行监测评价任务。区农发局首要担任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从业人员技艺培训率、农用地规划运营比重、农人组织化水平、优质农产物基地比重、农业规范化效劳掩盖率、农产物商品化率、农产物平安及格率、农产物深加工率、栽种业污染管理率、养殖业污染管理率等11项目标的监测搜集任务;区计算局首要担任农业添加值、农人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综合产出率、地盘综合产出率、丛林掩盖率、城镇化率等6项目标的监测搜集任务;区水务局首要担任管理水土流掉面积比例、农业浇灌用水应用系数、乡村生涯污水管理率等3项目标的监测搜集任务;区疆土局首要担任耕地保有率目标的监测搜集任务;区财务局首要担任当局投入增进率目标的监测搜集任务;区科技局首要担任农业科技提高奉献率目标的监测搜集任务;区文旅局首要担任村庄旅行收入比重目标的监测搜集任务。

(二)数据采集和报送要求

各相关部分和街(镇)乡要按期、定人前去样本村采集义务分化表中的各项监测数据。数据报送的根本流程是各部分先将采集数据报送至区发改和经信局,经区发改和经信局、区农发局和区计算局一起对数据进行剖析和测算,并由区发改和经信局将测算数据报送至指导小组审核,然后报送至区当局进行认定和确认,数据确认后返回至各部分,最终由各部分按要求将确认数据上报至市级对口部分。

数据报送执行季报制,要求各部分在每季度次月3日前(节假期顺延)以表格方式报送至区发改和经信局。

五、保证办法

(一)进步看法

树立科学的监测评价目标系统和办法是权衡现代农业开展程度和阶段、查验农业和乡村经济任务效、推进现代农业疾速开展的主要伎俩。展开全区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既是开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求,也是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开展的主要行动,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开展具有非常主要的意义。各相关部分和街(镇)乡要实在强化对该项任务主要性的看法,仔细实行职责,积极推进该项任务深化展开。

(二)增强指导

为增强对监测评价任务的组织指导,立区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指导小组,具体担任该项任务的组织协调、指点和办公室日常事务任务。各有关部分和街(镇)乡要确定一名分担指导,依照任务要求,将义务分化表中的任务分派到一个或多个详细科室担任,并落实到详细人员,人员布置须汇总至区发改和经信局。

(三)增强协作

现代农业开展监测评价任务是一项系统任务,各有关部分和街(镇)乡要在指导小组的一致指导下,执行分级担任、上下联动的任务机制,明白各部分任务责任,树立任务责任制,促进相关部分、街(镇)乡之间的有机协作。对触及多个部分的监测目标,要树立样本拔取、数据搜集和材料报送联念头制,按期进行谈判。

农文旅概念规划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基建;产能循环

一、引言

我国率先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概念,其是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传统基建)相对应的概念范畴,是指立足于信息网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可以分为5G基建、人工智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将有以下优势:由于新基建的发展,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可以改善大部分农产品销售狭隘现状。产能循环是我们基于“第六产业”概念提出的。“第六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东京大学NaraImamura教授提出,是指农业种植户可以通过发展销售等,让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进而提升附加值。我们认为,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这一概念类似于让农民进行产业链前向延申,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具有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一概念仅仅是产业间生硬的加法,没有真正做到有机融合。基于此,我们提出产能循环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在生产流程方面,实现产业内上下游衔接更加紧密,产业间实现在固定地理区域内的共同发展。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闻报道较多,但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模式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领域。本文在研究了全国2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案例后,发现东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模、发展情况要好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我们选取了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调研,并基于此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模式。该模式的提出有益于我国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可以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推广。

二、现有模式介绍—以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

2008年成立并正式投产的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南京市首批市级农业示范园区。2019年8月被评选为南京市六合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2021年11月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园区位于宁启铁路西侧,包含了四个村居在内的4.5万亩土地。涉农人口约3万人,核心区域面积约1.5万亩。

(一)打造特色产业

蔬菜、水稻和鲫鱼是龙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张名片,通过对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龙池在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加工的同时也在重视农业休闲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龙池园区内种植面积约为五千余亩,已建成的水稻基地约为两万亩,稻虾、稻鸭种养面积九百亩,鲫鱼养殖规模两万余亩。其中高效农业设施面积占比约为48%,标准化菜地项目面积占比约为38%,是南京市最重要的叶菜基地之一。园区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了蔬菜基地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休闲旅游方面,园区规划建设了三处生态旅游基地。其中苏康基地与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展出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休闲旅游新卖点,打造“和美龙池”品牌,销售龙池优质农产品,并在2019年吸引了周边游客三十余万人,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互联网全面覆盖

龙池紧随互联网发展大潮,积极推动园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物流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探索农民、企业与市场的连结机制。园区通过构建网上销售平台与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实现与消费者的良互,打造生态有机的特色品牌;与多家物流达成协议,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完善销售途径;借助网络的影响力,扩大园区影响力,吸引游客与市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农旅结合

园区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建设以养殖为主、花卉种植为辅的多样化生态休闲农业。其中,苏康园在提供美景之余,通过引进彩虹滑道、网红秋千及烧烤营地等“网红”系列体验活动,配套销售龙池特色农产品、水产品、鲜切花,提供果蔬采摘、农家菜和茶品尝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观赏游玩,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创新机制

1.建设电商平台。开展绿色优质有机农产品创建,提高品牌优势与知名度,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并拓宽产品销售渠道。2.通过电商平台订单提前解决销售问题。所生成得订单可以直观快速的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可据此调整销售产品与销售战略,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3.发展集体农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开展集体投资建设,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从而降低农业创业门槛。4.提高土地流转率。园区目前已流转土地面积为两万七千亩,并开展加工运输仓储基地建设,通过设施租赁产生经济效益。

三、产业互联模式的“堵点”与“断点”

(一)产业间关联度较低,第六产业发展滞缓

产业互联模式在当前发展阶段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仍处于初级较低级别:一产企业仅将成熟蔬菜打包给三产旅游基地,二产企业食品公司将加工制成食品送至旅游基地进行售卖;甚至出现相邻的食品加工公司与蔬菜种植基地,食品加工公司的原料来源于其他距离遥远的种植商,而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以低价批发至蔬菜批发基地的情况。经进一步深入调查得知,食品加工公司会出现因上游供应商供应不及时而出现部分加工生产线暂时停摆的情况,蔬菜种植基地因蔬菜市场的需求季节性波动导致供需错位,甚至出现部分蔬菜无法被及时采购而腐烂的现象。一二三产企业生产品类存在差异也是产业互联程度低的原因之一:水稻田与熟食加工企业相邻,则其产业互联度必定不高。一二三产企业虽然物理距离较近,但经济距离被人为拉远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之间通过产业互联进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意识仍然较弱,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传导机制出现一定障碍,导致产业互联与产能循环的成果无法充分发挥,甚至出现资源浪费与整体福利效应下降等问题。

(二)产业内循环存在障碍,产能循环紧密度不高

1.一产种植企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克服:作物存在自身的生长周期等自然规律限制其耕种期;土地需要休耕轮休以保持土壤营养化、防止土地荒废;种植田地上进行二三产业活动的可行性较低、难度较大。因此经常出现温室大棚空置,土地季节性荒废等情况。2.二产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例,机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如一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加工设备,当某一原料的供应出现短缺时,由于机器的功能固着性以及固定成本高,企业难以及时调整生产方向,整体产出将下降。3.三产中的旅游产业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天气状况良好的晴天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游玩,可能超过景区的游客负载量;天气状况较差的阴雨天游客量骤减,景区的日常运营支出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的同时,收入也会缩水;旅游淡旺季的差异导致旅游市场的季节性问题突出,难以形成全年稳定的收入流。综上,产业内循环仍存在难以克服的客观障碍。

(三)普惠水平较低,产业互联模式推广受限

现阶段产业互联模式的多数成果被下游的参与公司所直接获取。对于农户而言,参与此模式前后的区别仅仅是将农产品卖到批发商手中还是由下游企业进行统一收购,此模式带来的超额收益往往不会流入到基层农户手中,导致农户参与此模式的积极性不高,对基层农户的生活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此外,多数下游公司仅关注收购的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而没有提高农户耕种效率的激励。在农户资金存在局限的情况下,仅凭靠农户的个体行为也难以培育良种和投入新型农产机械,运用先进农业技术所导致的大额固定成本与学习成本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多数农户的耕种行为没有受到新兴农业科学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农作物的产出无法实现较大程度提升,产业互联模式的成果没有反映在农民的生产中。部分坐落于农村的企业经营与当地关联程度不高:从原公司抽调员工而没有选择从当地招工,导致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的能力差,食品企业没有从当地农户中收购农产品、将当地农户纳入统一管理,而是自行开地种植导致当地农民的耕作被排除在产能循环之外,导致产业互联的普惠度较低。

(四)传统基建缺失,对新基建的支撑不足

部分已实现产业互联模式的六产企业或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具备良好的新基建条件:仓储物流的物联网应用、关于运营与客户数据的大数据中心、5G基站的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应用等。虽然新基建的建设程度高,却存在传统基建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了道路条件差易堵车、指示标识不明确通达度差、公共交通便利度低班次少、垃圾桶卫生间等基础服务设施分布少、餐饮场所数量不足且卫生条件堪忧等现象,导致游客的体验感较差,二次参观的积极性不高,同时降低了潜在游客到访观光游览的欲望,发展旅游产业以带动一二产业形成产业互联模式所带来的人气红利消耗严重。缺乏传统基建支撑的新基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其自身实现程度高,发展空间和对产业互联的贡献度也会被大幅度限制。

(五)支持力度不足,政府政策亟待加强

1.政府对六产企业的支持往往是促进性而不是建设性的。政府对分散农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关注度有限,政府出台的利好政策分摊到单个企业后的效应有限,无法帮助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提升,难以构建产业互联模式。只有大型企业或初有规模的企业联合组织才会获得政府更多地关注与更多的扶持政策,更有可能具有新基建与产能循环的条件,实现产业互联。2.政府政策往往具有阶段性,在初期筹划现代农业园区时给予较多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财政倾斜,而在园区后期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依靠企业个体的行为和彼此间自发地联动,政府的引导、调整作用不甚显著,政策扶持力度较初期有所减弱,可能会导致产业间关联度较低,产能循环不彻底。在调研中,甚至存在基层政府对其辖区内发展第六产业的企业知之甚少的情况,政策扶持更难以实现。

(六)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弱

1.部分企业存在盲目的产业链扩张行为。当六产企业发展到各项业务运作正常以及盈利状况良好时,企业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亟待扩大经营范围,扩张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势力,通过向外界大量融资,利用金融杠杆进行负债经营。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出现问题,正常经营受到扰动,资金流动性不足,并且缺少资金预警机制,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危机。2.在实施战略投资时,决策者缺少风险评估意识,没有充分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企业决策者与交易对方的信息鸿沟难以弥合,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的费用大幅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加大。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会导致经常账户赤字、资不抵债、陷入金融骗局等后果,资金链因此断裂,致使一系列威胁公司生存的连锁反应。

四、实现乡村互联模式的途径

(一)加强产业间联系

科技引领,农业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扩大一产规模,提高机械化耕种率,使农田高标准化、农场化运作,将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相结合,加强产业间的互联互通。夯实基建建设,为产业互联兜底保障。深化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显著空间关联特征,重视各个产业园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深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突破区域内的空间地理壁垒。交通设施不断建设与发展在大幅提升交通便利性的同时,能够吸引资本流入与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发展。同时由于交通的便利条件,旅游业的发展、流量的增加将带动本地产品的销售量,加速区域内的经济要素流通,带动园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六产融合发展。以旅游经济加深产业互联,创新多元化业态模式。通过产业互联的方式推进旅游经济与现代农业、文创产业、科技创新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农业园区与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间互联带动效应与溢出效应。

(二)突出产业内差异化

依托地域背景与文化特色,对田园景观、民居建筑、节庆与饮食等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并统筹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同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向游客提供个人定制化服务,加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建立品牌农业。依据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等提供异质性娱乐项目,增强产业优势。从科技含量高、功能配备完善、经济效益高等方面创新创造,建设富有差异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三)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加强对新基建建设及普及力度。新基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提高特色产业园区的便利性与可达性。政府应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新基建、掌握新型农业与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并将与新基建相关的技术应用到农业方面。精准把握当地的特色文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重视产业发展链条的前后延伸:一方面,政府需鼓励企业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合作,必要时也可参与农产品生产原料供应基地的建设,从而达到产业链条前伸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也需利用农产品基地发展特色旅游业,使得产业链向后延伸。除此以外,政府积极搭建农业技术研发机构、高校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从而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在技术、人员、物流、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四)防范金融风险

评估风险,科学合理扩张。多重因素影响应当在企业或产业园区在做出决策时经过充分考虑,并尤其在扩张决策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避免激进的过度扩张,盲目追求规模导致资金风险问题。加强资金监管,避免链条断裂。科学的制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应当在企业规划中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合理规划,从而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并保证现金流的安全与顺畅。

五、结论与模式总结

(一)促进三产融合,为产能循环增添动力

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一产业从业者为主体,在第一产业的后端加入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全方位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能够形成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多部门协调、各环节衔接,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依托,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通过依托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点,进行市场化运作,提升知名度的同时带动第六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产业互联模式的完善。

(二)新基建赋能产能循环稳健发展

大数据是有效进行产能循环的工具。发展农业大数据云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农业数据的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实现科学的发展。农产品可追溯平台,通过溯源系统的管理平台,同时借助智能监控系统自动采集的环境信息、实时视频信息等,建立完善丰富的农产品档案。物联网的建设,有助于各农业区之间的信息互通与产业互联。智能化农情监控平台,将现代化农业装备与信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在全面的农情感知系统、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以及高效的智能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实现平台智能分析、联动控制和精准干预。交通的便捷与快速发展有助于旅游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便利的交通打通了游客与目的地的隔阂,有利于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不断发展。

(三)利用平台经济,拓宽销售渠道

平台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双边或多边市场,因此具有双(多)边市场的共性特征。但其互联网运营特性又为其注入了更多的独有特征,具体包括规模经济、高效连接、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特别的,在产业互联模式下,平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推广平台。使得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也可依托平台经济与富有地域特色产品,进行销售推广,进而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与相关文创产品,同时达到吸引游客、扩大知名度的目的。农产品电商依托信息社、微信公众号及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推介特色农产品,擦亮品牌产品名片,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网络商城补充了线下门店售卖的渠道短板,提供更多的产品类型,更多的产品售卖形势,让销售真正做到了O2O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且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预约系统预定产品,使消费体验更加便捷自由。

(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突出集约高效科技创新能力。引入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配置现代农业设施,产学研、一二三产融合联动,使得科技惠农绽放魅力。运用农业科技培育新品种,应用优质培育土壤和生产基进行种植,能够提高蔬菜种植效率并且更好的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广泛使用蔬菜温室,并运用控制中心对温室进行一体化智能高效的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农业中的大面积应用推广,田间地头中涌现的大量新型物质装备也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人机等新装备有效推广不仅使农业种植的开展更加便利快捷,也吸引游人驻足,使得相关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五)政府扶持为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补齐现有基础设施短板并推动新基建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实现高效帮扶。把握科技发展浪潮,推动科学技术应用与有机优质农产品从城市向乡村推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合理规划,引导产业成长。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规划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品牌农业、带动生态休闲。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实现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成长、加强品牌建设以及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产业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玮,秦国伟,于法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转换与调适———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农村经济,2021(9):64-72.

[2]陈薇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3):73-75.

[3]孙中兴,王剑.基于新基建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J].农业工程,2021,11(4):39-43.

[4]樊蓉,裴学海.农业领域5G行业应用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193-195.

农文旅概念规划范文4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发展阶段;特色经营模式;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8403

1休闲农业概念及其发展意义

休闲农业是一种将休闲旅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资源、农业文化,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在使游客获得休闲体验、了解农业文化的同时也开发了农业资源,调整了农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休闲农业对农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1)改善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休闲农业将一、二、三产业融合,从原材料基本供给功能,逐渐拓展到休闲观光、文化传承、农产品加工副业等功能。

(2)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就业收入。休闲农业的发展在一定需求和带动条件下,逐步增加了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宣传营销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

(3)增加城乡交流,改善农村环境设施。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者在无形之中将城市中现代化思想、经济、文化、意识等知识传播到农村,使农民在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的同时逐渐感受到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了农民素质;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改善村容村貌;在一定层次上逐渐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丰富了我国旅游产业体系,增加新型消费业态。在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将休闲农业的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1]。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随后在欧美国家发展。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3]。在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它是以观光为主的休闲方式,侧重于在乡村地域发展有关农业旅游的活动。

2台湾休闲农业发展阶段

2.1萌芽期(1971~1989年)

最初的休闲农业模式是观光果园花市,旅客在游玩的同时可以品尝、购买农产品,这种模式主要于1971年出现在台湾彰化田尾、苗栗大湖等地。1979年台北农会召开“台北市农业经营与发展研讨会”,认为农业结合观光的方式是解决都市成长扩张、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出路。1983年推动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发展出更多样化的农业游憩活动。随着农业园数量增加,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活动停滞在采摘阶段,游客逐渐减少,观光农园呈现衰退[2]。

2.2成长期(1989~1994年)

在1989年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休闲农业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于1992年公布施行《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为休闲农业制定法令依据。多种公、私营大型农场及休闲农业区逐步发展形成,并相应提出服务文化活动、生态教育解说等科普活动,以及住宿、餐饮、农村文物展示中心等,使得休闲农业多样化发展加强[2]。

2.3拓展期(1994~2000年)

1996年《休闲农业办法》的修正和1999年《休闲农业辅导办法》的颁布促进了台湾休闲农业的规范性和经营方向的正确性。《休闲农业辅导办法》制定了《休闲农业区划审查作业要点》、修正通过《非都市土地开发审议规范》休闲农业专篇、《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专案辅导实施作案规定》等法令公布施行[1]。

2.4提升期(2000年至今)

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台湾逐渐将休闲农业发展定位于国际观光水平,使其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逐步走向标准化和国际化。2001年公布的《民宿管理办法》赋予农场经营者更大的空间。2002年修正实施《农业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项目及标准》,增加休闲农业为农业法人承受耕地,从事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农业范围,鼓励农民团体及农企法人参与投资经营休闲农业,促使农业转型升级。2004年再次修订《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提供更加完善的法令及生产发展条件。各类农林渔牧活动呈现多样化、多元化,提供服务内容已朝策略联盟及主题活动等新型形态发展,同业套装旅游营销及结合自然生态、教育解说等内容丰富多样[2]。

3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特色经营模式

在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30多年里,在农业资源多样化、社会需求复杂化进程中,休闲农业性质逐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呈现多元化形态。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政策和经营模式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

3.1当局参与,主导推动

当局主导参与在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各项行政法规的出台、资源合理配置、资金充足都离不开当局的支持。

(1)政策法规充分有利,行政管理划分明确。在休闲农业兴起的时代,台湾地区已开始制定相关的休闲农业管理办法,经过逐步修订和补充完善的有《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除专项法规政策外,在土地、环境、旅游、农业发展等领域的相关法规政策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推动政策[3]。虽然各部门都出台相关管理政策,但休闲农业的管理很明确,其主管部门是农业委员会。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采取行政管理主导模式,旅游项目的规划审查与核定、规划内容、经费配置、推动方式均由委员会主导。休闲农业由“农委会”、“观光局”、“经建会”协同管理,通过《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规范发展经营行为[1]。

(2)经费支持到位,资源配置合理。休闲农业的经费主要以项目申报形式,由上而下申报和审批建设。经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拨出的专项经费用于休闲农场的水利工程、服务设施、组织宣传等项目[4]。在充分投资和经费使用同时,提升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开发层次[1]。

(3)结盟合作管理,提升整体规模。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存在多种类型及规模的休闲农业经营体。在政府辅导运作下,各休闲农业经营者组成相应的管理委员会,进行总体规划管理、宣传服务、生态保护等工作,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3.2特色创新,产品丰富

将台湾休闲农业的资源多元化、地域差异性和社会需求复杂性相结合,提出以特色创新、多元经营为特色的多样化主题休闲农业。目前主要的休闲农业产品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等[3]。

3.2.1观光农园

观光体验休闲农业园根据农业产品的不同类型分为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和观光菜园4大类。游客在参观体验农产品的同时放松心情,回归大自然,满足了好奇心,也延长了游客的游览时间,增加了农产品的直销。

3.2.2休闲农场

根据不同经营类型,休闲农场分为休闲牧场、休闲林场、休闲渔场等多种类型,利用农场原有资源的多样性,提高游客在农场的参与性,使游客在农场采摘、耕作的同时释放心情、排解压力、增长知识。

3.2.3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一种新型的自给自足的劳作方式,是将市区附近的农地集中规划分置,出租给市民栽种花草、蔬果或经营家庭农艺,同时为其提供土地耕作技术指导,使其在享受耕作乐趣的同时体验农业生产经验。

3.2.4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开展一系列具有科普教育的活动,在农园中生产或栽植的作物及设施具有教育培养功能。

3.3因地制宜,宣传广泛

结合本土各种农业资源、文化特色,发展多种主题休闲农业。在公司和政府创造的条件下,开展多形式的营销方式宣传扩大休闲农业的影响。

(1)举行农展会、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在大陆各省市和台湾当地的市县都会举行各种规模的农展会和展销会以及农业宣传活动,如2012年在台湾农业委员会主导下,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结合全台各地特色休闲农场,集生态、景观、餐饮、农场住宿及农业活动于一体,在《2012海峡两岸台北旅展》中推出《台湾休闲农业馆》,以“在地消费、永继发展”为概念,规划三大主题旅游,分别为“台湾农场趴趴走”、“食材旅行”和“自然旅行”。还有2012宜兰青年美食文化体验营,有助于深度了解宜兰美食并探索宜兰人对食物的态度与精神,让青年学子对食物有更全面性、多元化的认识,有助于推广宜兰的美食。

(2)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广告。主要的新闻连结有“Google联合新闻”休闲农场、“NOWnews”旅游新闻、“自由时报”生活新闻、“农业易游网”产业新闻、“农业旅游咨询网”产业新闻。网络有多项发展板块:台湾农业发展协会、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网、台湾农场社会关怀、台湾农场专卖店、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学院、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台湾休闲农业馆粉丝专页、休闲农场教师体验营。各网站都有相应的农场讯息、活动详情、会员服务等各项帮助。

(3)与中介机构密切合作。探索与市场营销中介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并自主组织成立台湾农业发展协会,作为行业发展宣传的中介机构。台湾农业发展协会会员都是可以提供农业体验、农业产销等的农场。这些农场都与休闲农业有关联,都在运用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景观资源,投入观光休闲旅游产业,经营观光农园、休闲农场产业、农产品经营、民宿、酒庄等为主。协会有自己的宗旨,并制定有各种相关章程。

(4)注重当地文化的保护。乡土文化、民间手工艺品、体验型产品是休闲农业的基本要素。台湾休闲农业在发展中大量引入文化创意,开发农业创意产业,其品位和价格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并且成为当地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传统民间手工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具有很强生命力,将这些手工艺引入民俗旅游村,既促进了民间手工艺等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也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还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游客参与的体验型项目。

4台湾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借鉴意义

台湾的农业资源和大陆的农业资源类型基本相同,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特色对大陆有重要借鉴意义。

(1)确保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农业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依托基础产业,只有保证了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延伸开发,拓展新的产业链。在发展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定将会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在重复的资源利用过程中,对游客行为施行管理措施,以及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一定的修理改善,保证农业经济与旅游业循环持续发展。

(2)加强农业与旅游合作。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客源市场。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3)提倡创新消费,特色理念。引入台湾以及世界休闲农业的最新理念,规划与设计休闲农业产业,提高旅游消费者的参与性,促使游客更多地在农园或休闲农业区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制作食品、礼品、艺术品,租赁农场自己经营管理[5],从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并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高质量的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怀旧、放松、传统等体验型产品。在游玩中,可以为游客提供生产知识讲解,使游客在参与干农活的同时学习乡村知识,丰富体验经历,满足游客的求知心理;要拓宽思路,在自助烧烤、垂钓、采摘、打猎等基础上丰富体验型餐饮种类。

(4)加大当局参与,扶持引导。在发展农业旅游时,县和乡镇政府需要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一是积极引导,二是统筹规划,三是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政府成立相应的主导管理机构进行组织、规划、研究,从而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并且在政府规划指导和侧重执行下,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破坏。这样不仅保证了休闲农业的特色,保护了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依法经营的权益,而且防范了少数人以休闲农业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

在对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的认识和学习中,不断研究和探讨必定推动海峡两岸休闲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探索琼台及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合作的有效途径,构建两岸农业合作新模式,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能够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吴人韦,凌诗佳. 台湾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启示[J]. 台湾农业探索,2006(3):32~35.

[2]吴其勉,林佳丽.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加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网络财富,2010(3):59~60.

[3]胡伟,张翔. 中国式休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台湾和国外发展模式对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76~6678.

农文旅概念规划范文5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也为推动鄂西地区经济开发,2008年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全面发展区域经济。2013年省政府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将“两圈两带”即汉江生态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作为湖北省重要发展轴线。借助全省平衡发展的机遇,鄂西地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破束缚与界限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前分析研究鄂西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对区域经济战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 1983年提出,他主张到较为偏僻没有污染的地区观赏自然风景、寻找野生动植物、考察当地文化的旅行。目前对生态旅游的涵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出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专项形式。结合多方观点,360百科给出的最新的定义是以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1]。虽然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所有的生态旅游概念都强调了两个要点:一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即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回归自然生态,在天然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享受舒畅。

近几年生态旅游以每年超过15%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壮大,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的热潮,在物质和精神财富都丰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自由、经济、悠闲的旅游方式,开始亲近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鄂西地区以山岳生态和森林生态为主,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机遇,用绿色旅游经济带动湖北区域经济,给旅游者带来特色生态旅游体验。

二、鄂西生态旅游的概况

目前,鄂西地区生态旅游的范围包括随州、荆州、荆门、襄阳、宜昌、十堰、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50%和70%,据统计,鄂西地区拥有 2个世界文化遗产:十堰武当山、钟祥明显陵、1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以及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鄂西圈”的森林覆?w率占全省54%,林地、山岳景观资源尤为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农架和武当山,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武当山属于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名胜景区,还有规模宏大的木制结构的古建筑宫殿,除此之外耳熟能详的生态景区还有武当太极湖、恩施大峡谷、三峡大坝、炎帝故里、神农架大九湖等[2]。这凸显了鄂西地区强大的旅游资源实力和在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经过9年的创建,鄂西区域生态旅游得到跨越式发展,知名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收获显著。

三、鄂西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

1. 改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产业链。生态旅游是现代都市人放松压力的主要休闲旅游方式,景区除了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以外,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也在更新换代、完善齐全。鄂西圈经过9年的建设与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都相继开工建设并顺利完工,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路况方便游客的出行;景区内的特色美食街、中西餐饮店、各种档次的旅馆、农家民宿、购物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服务产业也相继建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的服务,将旅途时间缩短,延长游览观光时间,真正实现“快旅慢游”的目的。

2. 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带动山区脱贫致富。鄂西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山、穷、库”的地区,贫困县占到全省67%,贫困人口约占全省70%,环境相对封闭,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脱贫致富,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各级政府通过“旅游扶贫”的途径,招商引资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创造就业岗位,让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通过旅游的消费需求创造发展契机,生态旅游是带动鄂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力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的提高。比如武当山景区在最近几年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丰厚的门票收入和旅游消费产品收入使得2016年的旅游总收入突破40亿,武当太极湖的建立体现休闲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郧阳区樱桃沟村是最典型的依托旅游发展致富的小乡村,公路交通方便,村落依地势修建,樱桃树种满道路两旁,景色宜人,春天踏青赏花,初夏采摘樱桃,秋冬是烧烤、朋友聚会的最佳场所,装修风格各异的咖啡馆、酒吧、农家乐、休闲垂钓、特色民宿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给当地的居民带来颇丰的经济收入,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税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旅游市场需求扩大,经济收益显著增加。截至2015年年底,鄂西圈接待游客23769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人数46.6%,实现旅游总收入169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9.3%,相当于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13.5%,宜昌和十堰领跑鄂西圈,旅游总人数双双突破4000万,成为圈内新的旅游增长亮点。随着游客的增多,圈域景区景点品质明显提升,5A级景区达到8家,4A级景区达到26家,旅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数据来源:《湖北统计鉴》2016年),鄂西生态旅游圈以“一江两山”为基础,在市场整体发展布局中,以生态为依托,休闲度假为主题,将旅游产品创意凸显,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实现将自然优势转化成经济实力的目标。

(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鄂西地区新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自然生态、古朴文化、新奇科技等手段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虽然游客在逐年增长,经济收益在年年攀升,但是审视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三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人才短缺。

1. 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全部采取现代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跨部门整合资源,而鄂西地区的旅游景区大多数还是官办体制,由政府机构牵头管理,涉及林业、水利、宗教、文化等多个部门,以至造成政出多门的管理乱象,管理手段落后也是鄂西旅游景区目前存在的大问题,在游客高峰期,无法发挥科学分流的良好效应,经常发生游客长时间等待与滞留的现象。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落伍,现代化旅游运作需要科学管理合理运营,在新的市场需求上不仅要关注景区设计规划,还要关注服务品质和细节,这是现代旅游的新趋势。现在鄂西圈的旅游产业运作模式,显然存在着很多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2. 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生态资源富集对鄂西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优势,可以少投入,多收益,但旅游业是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肆新建餐饮业、宾馆休闲场所,盲目的过度开发当地资源,不进行合理规划,高负荷的接待游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旅游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超过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承载能力,风景区将恶化成“生命荒漠”,很难恢复原貌[3]。各级政府要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积极引导资源开发企业履行生态保护的义务,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工作,转变思想,改变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减轻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将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地方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来保护生态资源和原生遗迹,开发与保护需要平衡。

3. 市场宣传乏力,人才短缺。在市场营销方面,鄂西圈内各州市的旅游宣传各自为阵,没有整合资源,不利于区域特质的凸显,使得主题不清、形象不明、营销乏力、效果不佳,而且广告宣传资金有限,宣传的方式除了报纸、旅游杂志、广告、电影、电视之外,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用新意、创意吸引大众的眼球,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在旅游人才方面,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景区餐旅业尤为突出,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游客不满,矛盾加剧;景区内讲解员、导游很多未取得资质,专业人士很少,而且工作辛苦,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导致员工流动性大,人才离职率高,需要加大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

四、鄂西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鄂西生态圈涵盖湖北8个市州,旅游资源整合牵涉到不同行政主体的管辖权与收益权,政府牵头进行跨区域协调有利于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成功,若实现资源整合,将推动“鄂西圈”一体化发展[4]。鄂西地区旅游业的规模都不大,都是各自为政,游客人均消费在一千元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扩大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强区域合作,打破界限,发展跨区域旅游经济,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联合与共享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开发特色旅游路线,拉长产业链,挖掘和创新鄂西圈内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合作,统一规划,发展大旅游,提高鄂西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体,在旅游产业发展的早期,为了快速脱贫致富,开发过度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以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这些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保护的重要。在2008年省发改委编制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就坚持“优先保护”的原则,是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发利用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矸⒄孤糜危?这一理念指导鄂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对自然生态和原始文化遗迹妥善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润,不急功近利,重质量,轻数量,稳步发展经济,改变鄂西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各级政府也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使生态旅游、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5]。

(三)打造品牌,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鄂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对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特色,致使产品单一,服务品质成为空话。要真正做到游客进得来、吃得好、住得舒服、行得方便、购得放心,先要加快交通建设,构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便利的交通网。然后是规范旅游景区服务管理,以人性化服务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具体到单一景点要保障秩序井然,道路干净整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景点门口有统一的游览地图、解说牌、指示牌、引导牌、警示牌,还有完善的自驾游服务体系,方便拓展服务功能。最后是开发旅游特色商品,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自然延伸,游客对旅游商品的消费直接影响着该区的旅游服务品质[6]。鄂西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道家文化、土家族民俗文化等都发源于此,交相辉映,将文化与民族特点融合开发纪念品,要做的精致有意义,吸引顾客购买。以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环境建设特色旅游品牌,宣传鄂西的茶艺、美食和手工艺品,打造鄂西旅游特色标记。

(四)创新投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旅游区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是关键,虽然很多重点旅游项目是政府在投入,国家资金在支持,但后续的开发、维护、营销、设施的升级等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实现资本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帮扶力度[7]。

(五)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储备

省内大专院校结合鄂西圈建设需要,可以对专业设置和建设进行相应修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增特色专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加大生态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交流、引进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端创意人才,用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招贤纳士,全省每年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在林业、文化部、旅游部遴选一批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到地方短期咨询服务,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圈内各地政府及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8]。

农文旅概念规划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弱势群体;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环境景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陆明,广西大学商学院2005级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066―03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近5年以“乡村旅游”为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就已超过400篇。这些研究已广泛涉及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产品开发、景点区规划、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经济文化冲击、资源基础与保护等主题。相比之下,对于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却鲜有关注,相关研究显得严重不足,相关论述零星分散,缺乏对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不系统,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只有10余篇论文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研究层面主要基于宏观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基本是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缺乏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存在,对旅游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十分不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广大村民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利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还缺乏对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方面的研究,“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课题组于2006年5月~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弱势群体的收入现状调查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经济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城乡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缺乏必要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处于贫困状态或接近贫困状态的人群。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是经济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指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及低收入者的集群,它包含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两部分。农村经济弱势群体也指现阶段我国城乡中那些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乃至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的不能平等享受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至于缺乏必要的、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已经处于贫困状态、接近贫困状态和趋向贫困状态的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群。唐玉凤等(2006)认为农村弱势群体也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

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将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界定为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及其对照样本中经济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村民群体。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相比,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除具有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社会地位低、承受能力差等一般特征之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济收入是指相对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即强调其经济状况是与本村其他居民进行比较,可能纯粹就经济状况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弱势群体;其二,这些弱势群体一般拥有改善自身条件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文化水平低、年龄过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或相对贫困;其三,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经济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旅游乡村其经济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有区别的。

四、经济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调查样本中,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37例,占总数的17.4%。在未创办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村落中村民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110例,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8%。以全部样本来分析,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比例为33%。在广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已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37例样本中,我们发现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仅有4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其他均为文盲或小学学历,占总数的89.2%。对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对照样本,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3例,其余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97.3%。综合课题的前期研究,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与其最高学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文化的贫乏是导致其家庭收入少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调查数据我们得出,232个有效样本中,缺乏经济基础的占有185个样本,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0%。数据证明了经济因素是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不能生产自救或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导致乡村居民创业难的主要有年纪大、身体差或有残疾、有病、要带小孩、担心风险、性格不适合、没兴趣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占

样本总数的20%。经济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综合调查结论,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主要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者,如缺乏创业基金等的村民;文化因素,主要指拥有信息、知识资源量少的人,如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业的能力等无法创业的弱势群体;生理因素,主要有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与病人等。

五、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

(一)建立健全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建立合理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帮扶战略的重要保证。应根据“帮扶战略”的要求构建一套制度化、常规化、人性化的运行机制,为解决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各种保障,并注意措施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帮助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增强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以教育培训为主,增强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改进扶持方法。完善二次分配机制

改变当前对旅游乡村弱势经济群体的救助方式,变生活救助为旅游扶贫开发救助,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方式由现金和实物援助为主转变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援助为主,扩大在技术、项目、培训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援助。将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援助纳入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旅游开发项目和人工需求应该重点照顾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开发乡村的分配制度改革,既要使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关注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解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村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护和救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

(三)重视乡村教育培训,健全科教扶贫长效机制

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科教扶贫是对经济弱势群体最根本、最彻底的扶贫,是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对经济弱势群体救助单靠一时的送钱送物势必陷入“扶则解贫,不扶返贫”的怪圈,难以从根本上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应该着眼于建立救助弱势群体长效机制。研究表明,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低是造成其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村民的收入与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要做到乡村旅游开发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对于经济弱势群体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救助为科技救助。加大教育援助将有效促进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获利能力。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建立“校一村”科技帮扶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多种职业、多种技能的培训服务,以改变其文化低、劳动技能单一的状况,使其尽快就业。此外,解决好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不使家长的贫困和弱势延续到下一代也非常重要。

(四)建立乡村旅游股份公司。探索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当前广西各地乡村旅游经济多是各自为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的旅游开发多以市场化形式进行调节。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成立旅游公司,建立村级董事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以分散的农户为基础,组合成团体,在协作中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以统一的面孔对外。董事会要以旅游乡村的公共旅游资源为基础,村民均是公司的股东,每户村民都有基本股份,村民通过多种投资获得更多的股份。公司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也可委托经营或聘请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也可将经营权作股份转让经营权,村民从分红中获得利益,从参与管理或被聘为工作人员之中获得就业机会。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仅靠一家一户是无法解决的,要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人手,强化村级组织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帮助、扶持有脱贫致富愿望和条件的经济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村级班子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村民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益农则农,益旅则旅”,积极为广大村民特别是那些经济弱势群体搞好服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变旅游乡村的整体面貌,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