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结合盐城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提出了包括沿海错位开发战略、区域关联发展战略、“第四产业”发展战略和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在内的战略体系,并对相应的方案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上看,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枢纽地带,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但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展还处于“低谷”区。近期,《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等苏北地区的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系统的思维确定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盐城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促进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南的差距仍较大

“十五”期间,盐城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拥有悦达集团、森达集团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102家。2005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0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64亿元,增长39.8%,增幅列全省第一。但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多种原因,盐城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以2005年为例,盐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85元,而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66元,是盐城平均水平的5.3倍。

2、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但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盐城所辖9个县(市、区)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东台、大丰、亭湖、盐都)已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台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67.3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中位居第57位;第二板块(射阳、建湖、阜宁)经济快速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第三板块(滨海、响水)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第一板块相比仍属贫困地区,其中响水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4亿元,滨海、响水两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趋同化明显

“十五”期间,盐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格局。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31.5︰38.6︰29.9调整为2005年的22.3︰45.6︰32.1,基本形成“二三一”产业格局。但从盐城工业产业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附加值不高的纺织、化工、机械和食品四大产业占产业总产值的70%左右;二是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尚未形成;三是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10%,企业有数量而无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1、海洋和滩涂资源丰富

盐城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的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已成为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盐城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是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

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盐城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并已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当前,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有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此外,盐城海滨湿地还有长200公里、宽140公里近岸浅海区的辐射沙洲,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形成了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盐城滨海风光。

三、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

盐城区域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相对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省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盐城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挖掘区域优势与潜力,通过正确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一个经济区域只能是在适当的产业或产业链条的适当位置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每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个性越强,越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省“十一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盐城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出临海生态特色,实施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具体而言,除了继续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之外,还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现有1300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上发展沿海速生林带,并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商品用材林产业和优质高效经济林产业,扩大沿海滩涂综合林业产业规模。二是利用沿海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建成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食草动物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无公害、污染轻的特点,大力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成以盐土农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基地。四是围绕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临海工业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沿海国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种珍稀动物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带。

2、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和“淮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这为盐城的区域关联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缘,目前虽属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但该区地处江淮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淮海,面向长三角”,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淮海”两大经济圈相互促进的桥梁,通过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的跨越发展。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关联发展中,要突出发展目标、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及产业的前后关联,在不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3、“第四产业”发展战略

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梯度明显,苏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苏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必然会向盐城等欠发达地区扩散。但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盐城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沉淀成本小、技术调整快,易于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而且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途中的盐城等苏北城市而言,信息化是其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改善区域的信息化投资环境。

4、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盐城中心市区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市区战略是在将亭湖和盐都两区纳入中心市区范围的基础上,以市开发区、亭湖开发区和盐都开发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载体,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明确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的城市区域定位,着力彰显“水绿生态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基础支撑和工业化重要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要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现有城镇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同时,必须自觉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盐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正确的战略组合,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所构建的战略体系是基于盐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条件而提出的,但又立足于我国当前沿海开发和区域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因此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适度的扩展性,对于苏北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盐城统计局:盐城统计快报[R].2006,1(22),45。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电子版)。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2

目前国内外科技的创新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沿海省份经济增长却后劲不足,最大的瓶颈是科学技术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快速实施的关键。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沿海区域实现经济向外循环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支撑点,摆脱其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培育区域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进而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沿海区域的内涵及沿海区域科技创新现状

hansom(1998年)把沿海本文由收集整理区域定义为“大陆或海岛周围空气、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区域”。beatley(1994年)提出了一个生态学概念:“它是一个转换区域或是一个群落交错区,位于海洋(湖泊)和地域系统之中”。我国《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给沿海区域下的定义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按行政区划分为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沿海区域是新兴增长区域、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科技投入产出效果难以持续增加。我国沿海区域长期以来的发展主要依托初级工业品,兼营商贸、金融、农业等外向型综合性模式,造成不同工业部门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雷同现象。这种模式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企业技术积累,技术扩散不充分,产出滞后,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的持续效应,这不仅造成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严重浪费了技术资源,也不利于我国沿海区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发挥沿海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不完善。一方面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足。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与国外相比,无论是投入数额还是投入强度,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特别是种子期科技企业的融资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结构单一,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高度集中的银行金融体系从体制上把科技创新排除在信贷资金供给之外,从而无法满足企业在科技创新时的融资需求。

缺乏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10年12月,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试点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推动地方科技部门和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企业,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企业信息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一直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由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较难适应信息流、技术流转移的需要,加之没有建立功能强大、健全的物流渠道,增加了平台高端创新的难度,而且目前政府、企业、银行三方流通的相当部分信息是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固有特征的软信息,其内部化现象较为严重,即不能按标准化办法收集、处理和传递,其信息往往不能进行定量、编码传递,进而造成政府、企业、银行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大大降低。

企业产权不清,技术人才短缺。目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是如何让技术和管理等智力要素参与企业产业化的股权分配,虽然政府颁布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执法和违法的查处力度相对较差,造成我国沿海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单一化形式严重、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名不符实。另一方面科技人才缺乏,在当今技术革新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其作用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科技人才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更为严重的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在人才竞争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这类问题不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技术创新的环境难以净化,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将大幅度降低。

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构建沿海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首先,重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执行好国家支持企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和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财政、金融、人才等重点政策,加强监督和控制。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具有网络化、社会化、专业化特征的科技中介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再次,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科技金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新机制。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科技创新紧密联

转贴于

系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建立协同机制,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实现技术链条与资本链条的双重对接;而企业要进行面向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对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利用率;科技金融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促进沿海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必须构建沿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沿海区域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的明细化、体系化、层次化。一是建设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带动的工业园区,承载国家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极和特色产业;二是提高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通过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汇聚人、财、物等资源;三是加快发展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步入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特色、以产业特色促产业集群壮大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四是沿海区域产业要发挥重视临港聚集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对接,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在临港地区发展集中、优质、循环、生态、高效的产业及相应服务业,提升产业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平台,首先,需要公共服务机构能够发挥加快技术研发、强化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带动的作用;吸引从事科技风险投资、技术担保的风投机构,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力度;地方和政府共建新型科技中介组织,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和沿海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其次,构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搞好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实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共享。第四,积极建设科技招商与合作的保障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为沿海区域提供强力支撑。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3

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就平衡增长战略与非平衡增长战略展开激烈争论。针对以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恶性贫困循环”理论为代表的平衡增长战略,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其后被布德维尔、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等加以丰富和发展。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佩鲁提出一个经济体不会同时出现经济平衡增长,通常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个增长极是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它不是区位,而是领头产业或关键产业,这些产业的增长速度更快,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关联,吸纳更多的资本和知识,然后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增长,进而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可见,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偏重于产业增长极,比较强调增长极的正面关联带动效应而忽视了它可能导致抽空周边地区资源的负面效应。

(二)布德维尔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布德维尔继承和发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把产业增长极概念拓展到区域增长极。指出,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效应,作为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在地理上集中,形成一个区域增长极。他认为增长极既是产业增长极,也是区域增长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区域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是引导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增长中心”,可以由市场自发形成,也可以由政府政策计划形成。并指出在区域发展初期,投资应当集中于这种增长中心,使增长由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最终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三)缪尔达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缪尔达尔对增长极的运行机制做了补充,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强调区域之间的相互效应,还论述了政府在增长极理论应用中的作用。他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循环积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核心地区更容易出现一种上升的循环正反馈运动,而边缘地区则可能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必然会有一个地区差异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经济发展正反馈运动,“回波效应”则导致负反馈运动,“扩散效应”是指经济发达地区向周围地区进行经济技术扩散中所起的作用,而“回波效应”则指由于资本、人才外流以及贸易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的冲击。此外,缪尔达尔认为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促进具有累积优势地区的发展成为增长极,逐渐向落后地区扩散,带动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趋于平衡发展。

(四)赫希曼的增长极理论

赫希曼的增长极理论与缪尔达尔有许多相通之处,利用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来分析二元经济结构,但在对待政府发挥作用大小方面持相反观点。他通过“联系效应”来解释不平衡增长,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经济进步会首先出现在核心区,由核心区带动边缘区的发展。所谓“联系效应”,是指在一国的社会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赫希曼强调“发展确实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他指出,政府要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时,可以考虑选择联系效应比较大的产业优先发展,从而发挥较大的联系效应。他把发达地区的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称为“涓滴效应”,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其“联系效应”对应着产业增长极范畴,而“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则对应于区域增长极的范畴。与缪尔达尔强调政府积极干预相反,赫希曼提出政府对增长极的发展应采取谨慎的干预,认为谨慎的政府干预是促进“涓滴效应”生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五)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产生于理论争辩,时代趋势也进一步给予其应用的现实土壤,二战后成为很多国家战略规划的理论参照。纵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本国发展战略,其具体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行业进行规划,选择出合适的产业增长极,并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计划。典型的产业规划比较成功的国家有日本,日本在战后几十年,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实现了日本经济的起飞;(2)区域经济振兴计划,这主要是针对一些落后地区或者有比较资源优势的地区,进行特定地区发展规划,美国就利用增长极战略应对战后国家内部贫困地区发展的问题;(3)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从国家整体角度看待本国各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协调不同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如英国利用区域内的小城镇的经济数据衡量城市和腹地之间溢出效应程度,从而确定增长极来促进英国农村的发展;(4)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是经济体由不发达向发达方向转变的必由之路,利用增长极理论,合理确定不同的城市增长极,缩小城城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具体到中国,由于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比较高,以上几种增长极理论的应用,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体现。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增长极理论的契合

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站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征可以归纳为:(1)战略导向性,体现了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引导,政府有较大的作用空间同时也应受到相应的约束;(2)综合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只是要求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追求商业模式的创新,甚至是体制的创新;(3)动态演化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限定的产业范围,会随着技术进步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约束而选择不同产业,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会历经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的产业演化过程;(4)多重联动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横向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二是在产业内部,对于产业链的上下游的联动,三是能够联接国内外市场,增进国际交往;(5)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确定的成长路径,发展空间和风险是并存的。

增长极理论的有关研究中,针对产业增长极的产业选择,尤其是关于推进型产业确立为增长极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相契合。国内学者提出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主要有:①技术创新能力,普遍的做法是主要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评价,在佩鲁的主导型产业概念中,内含着技术创新的要求;②产业关联度和协调作用,利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矩阵求出各产业的扩散能力和感应能力,赫希曼对于产业增长极的“联系效应”的分析就是产业关联度和协调作用的机理的理论化;④比较优势;⑤发展战略及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备受关注,需要政策支持。关于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路径,国内学者认为应分三个步骤进行产业增长极的选择:确定何种产业为推进型产业 确定推进型产业中的推进型公司的区位 根据推进型产业的区位确定增长极。推进型产业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反映产业现状及潜力的特征性变量、反映决策者价值取向的政策变量以及反映其他重要经济参数的参数变量,最终确定产业增长极。

如上所述,不难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产业增长极选择有许多相通之处,增长极理论关于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佩鲁关于产业增长极的主张,内含技术创新的要求,对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特点。赫希曼对于产业增长极的“联系效应”的分析可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重联动性。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对政府作用的不同主张,引导着决策者对于战略的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因此,在对具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规划以及后续发展,经济增长极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三、经济增长极理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对发展经济学以及研究产业关联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其理论应用的以上几个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谈到经济增长极理论,应当包含产业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增长极的运行机制、政府作用等内容,运用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缩小区域经济不平衡、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和国家或地区产业规划。增长极理论主张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和产业,把他们培育成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和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来看,在很多方面,与经济增长极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就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极理论大可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加以借鉴。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增长极”效应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是通过推进型企业和产业综合体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以及生产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国务院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发展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从产业增长极的理论角度看,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力图将这七大产业打造成七个产业增长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完全符合佩鲁所说的整个工业体系包含某些有活力的部门或“有推动力的产业”,这些部门或产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效应和外部性,通过“扩散效应”和“联系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效应

“有推动力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视为有推动力的产业)的地区性集中给产业结构和增长带来了某些特殊效应:一个在区域上集中和增长的复杂产业极,将会强化经济活动,导致公共需求,并出现相互关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将会形成有产业增长极推动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可以说,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是两位一体的,是个增长极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维度。目前,除了国家层面出台了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各地方省市也都出台了各自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这正是既要打造产业增长极,又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各地方省市内外部条件,打造区域增长极,最终目标是要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定位

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产业增长极理论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唯独在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还是审慎政策这个问题上,秉持完全不同的态度。缪氏认为要实现增长极的形成,逐渐向落后地区扩散,最后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趋于平衡发展的目标,政府应该发挥积极干预作用,有计划地推动增长极的形成。而赫希曼提出政府对增长极的发展应采取谨慎的干预,认为谨慎的政府干预是促进“涓滴效应”生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增长极自发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政府应当采取审慎态度,由市场更多发挥资源配置和优胜劣汰作用。实际上,这二者并不矛盾,涉及一个发展过程的两个层面,即政府如何定位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政策支持,一是市场竞争。政府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区别不同发展阶段和地区比较优势,进行积极或审慎的干预,前瞻性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振兴初期,大多面临成本高、市场认知度低等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个阶段,政府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有计划地促进增长极或者地区增长极的形成。市场需求是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吸引各类资源,真正发展壮大,形成市场增长极。从这一点来说,政府要进行审慎干预,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可见,缪氏的观点适用于政策层面,而赫氏的看法更多是针对运行层面。

(四)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

当前,各地方政府都在按照各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积极地上项目,更要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可能带来的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认识到负面效应的可能性。许多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导致资源、政策、资本、人才过分集中,可能会对周围地区和其他产业产生冲击,达不到“一个中心,多点开花”的预期。当前许多地方纷纷提出建立国际性大都市和各类产业基地的倾向,是值得商榷的,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也可能由于“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最终影响某个地区或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育增长极的产业选择和地域选择上,要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综合考虑本地区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环境的软约束和硬约束,做出科学合理的产业和地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Boudeville J.R..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2]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1997(01).

[3][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63-177.

[4]褚淑贞,孙春梅.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01).

[5]王昌林等.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0-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08-112.

[6]李小建,苗长虹.增长极理论分析及选择研究[J].地理研究,1993(03).

[7]王瑜.增长极理论与实践评析[J].商业研究,2011(04).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4

在市场经济中,中介贸易是成本最少、风险最小、获利最丰的产业,商品经济越活跃,中介贸易越兴旺,中介组织越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科技界先后掀起了三次热浪,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是技术市场热。此热始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走向。其中的理论突破在于:技术成果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在市场上交换;二是信息热。以1993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在这股热潮中,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得到了极为迅速的推广和运用。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步伐加快,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热是技术市场热的继续;三是知识经济热。它是技术市场热的继续和深化。社会中介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等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对社会中介的发展战略和战术问题研究的不多。

一、社会中介机构的信用是在承担风险的实践中取得的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中介机构大多是从政府机构、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中分枝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中介机构与其母体在知识结构、企业文化、素质能力方面雷同。这种线性的同构性使之往往只能是其母体机能的延伸,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诚然,经过市场磨练,已培育出少量有着综合知识机构和现代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的社会中介机构,它能够与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互补。这种互补已经使这些社会中介机构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对于今天呼之欲出的知识经济的需要来说,仅是互补还远远不够。它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要求是能够起协同作用,即能与科技界、企业界、金融界产生非线性的反馈作用,从而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发生质的飞跃。这无疑对社会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一种实践的观念来突破传统的中介服务模式,即中介方和委托方处于一种“互补性”的结构状态,中介方提供信息收钱,委托方出钱买信息,这种方式在西方也许很有成效,但我国的企业正处于转轨期,企业自身市场营销、战略组织能力一般比较薄弱,即使是很好的“点子”、“很到位”的信息,有时也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发挥作用,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对企业来说,与其说要找人出点子,不如说要找人来操作,帮助他们实现“发明价值”转为“市场价值”的惊险跳跃。从理论上讲就是要形成一种“99+1=100”的协同结构,使之由于中介机构的参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据此,当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中介新概念是“中介方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经验,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与技术提供方扭合在一起,参与过程性操作,在取得增益后共同分享。”这是一种强调实践的中介概念。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构成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不同时,也可获得相同的功能,当中介公司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联由“协同式”取代“互补式”,在结构上虽有所变化,却能够达到与国际标准的中介异曲同工之效能。

二、社会中介机构发挥重要作用的灵魂是信用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学层次问题和走向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而科技创新是以知识产权为前提,产权交易为纽带,以产业化为目标,以高科技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国家安全需求为最终目的。在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的高科技产品过程中,社会中介机构扮演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是科技与应用、生产与消费的服务纽带。社会中介机构对促进多学科的交融、渗透,形成更高更多的知识产权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中介机构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中介信用。良好的中介服务信用是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的关键。在西方国家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中介服务信用成进程会变得缓慢而无序。为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纽带。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社会中介机构的贡献,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会变得缓慢而无序。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5

关键词:区域;会展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递增,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大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廊坊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东莞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以重庆、西安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的高交会、西安的东西部洽谈会等品牌展会。

我国的区域会展经济虽然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场馆建设、经营模式、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都需要我们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会展经济的行业规范和管理体系,借鉴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

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发会展经济资源

会展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区域性和地区特色。各个地区在发展本地会展经济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区域特点和优势,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赶潮流,盲目投入大量的资金,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会展经济资源的开发也不能遵循统一的模式。某一个地区或城市,在决定开发会展经济之前,一定要对本地的资源和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调研,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节省资源和财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区域特色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其他经济形式相辅相成,真正对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规范,避免恶性竞争

地方政府在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的职责是要规范各种法规和管理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监督和评估体系,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做好有力的保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既不能对会展经济的发展大包大揽,阻碍市场调节对会展经济的作用,又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展会及展会公司的质量和资质进行评估和认证,避免恶性竞争,使会展行业规范化、市场化。

三、培养和引进复合型的会展管理人才

会展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受到地域的限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会展行业的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还要精通外语,并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为了培养优秀的会展管理人员,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人才送到国外去培训,可以让他们在国外的跨国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积累实践经验。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聘请一些高水平的国外会展管理精英来国内,对我们的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国内会展人才的培养。

四、小结

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面的市场调研,也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支持,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参与和管理。只有把握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结合区域特色,充分开发会展经济资源,才有可能使会展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与区域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薇.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J].大经贸,2008(02).

[2]丰理炜. 浅析会展经济的功能及其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02).

[3]刘筱柳.区域会展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4).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6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