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奖励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奖励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奖励细则

煤矿奖励细则范文1

关键词: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煤矿建设质量及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员工的作业水平的提高,进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逐步发展形成一整套管理体系和方法,但是其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并完善。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3年5月1日以煤安监行管字【2013】1号文下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较2004年修订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相关办法及规定,更简便易操作,且上升到安全生产标准的层面。但在此之前,煤炭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一)盲目追求等级

2004年修订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规定煤矿企业只要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各专业在检查验收时达到相应等级的分数整个矿井就能达到相应等级。于是一些煤矿企业开始走捷径,出现了在检查验收之前搞突击亮化的现象,而将关乎生产安全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日常动态管理抛到一边,造成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如同虚设。事实上,有些煤矿评定所得到的等级根本不能代表该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水准,这也是煤矿频发大大小小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资金投入不足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但由于一些中小煤矿领导重视不够,他们多认为质量标准化不适用是花架子、投入多少都是浪费,所以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其实综观以往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其根本原因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日常动态管理没跟上或者是由于安全管理未闭环、出现漏洞造成的。

(三)缺乏细则设计

2004年修订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的着力点主要是在矿井各大系统和作业现场的工程质量上而对企业决策、管理和操作各个层面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缺少相应的检查认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一些煤企领导认为标准化与现实状况差距大、不合理,所以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有少数煤矿企业不是积极应对而是徘徊观望、能拖就拖。殊不知国家颁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考虑的是全国的普遍状况,是一个阶段性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标准而不是终极、完全符合任一地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吃透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细则标准,以达标工作为契机推动煤矿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架构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煤矿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基本架构

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参加评级的专业为11个,即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应急救援、信息调度和地面设施。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满分为100分,采用各部分得分乘以权重计算, 各部分考核得分乘以该部分权重之和即为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各专业权重如下:通风为0.18、地测防治水为0.12、采煤为0.10、掘进为0.10、机电为0.10、运输为0.09、安全管理为0.08、职业卫生为0.08、应急救援为0.06、信息调度为0.05和地面设施为0.04。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3个级别,考核标准综合考虑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各专业得分、年度内矿井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等三项内容。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检查考核手段

矿井执行旬检查制度,集团公司实行动态检查和季度验收制度。矿井以月度验收结果作为本单位考核的依据,集团公司实行季度综合考核。季度评定得分分为两部分,即季末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得分占40%,平时各专业动态检查验收得分占60%。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奖惩

对季度实现安全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综合验收得分达到一级和各专业前3名的矿井,分别由集团公司进行奖励。对季度内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达不到集团公司规定级别的矿井,按集团公司安全奖惩文件的规定处罚。积极创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凡年度内实现安全生产且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矿井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员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

煤矿企业中的各级员工必须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视为煤矿生命,是煤矿企业能否安全发展的关键。只有广大员工的自身意识得到了提高,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矿井的标准化建设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二)建立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对于煤炭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及考核方式,每一个煤矿都必须严格的执行,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的标准,要与企业生产力水平、人员素质、及自然条件等相适应。

(三)建立循环制约的质量管理体系

所谓循环制约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之上紧抓工作质量,使员工、班组以及工序之间形成一种用户关系,相互的制约,最终建立以工作质量最优为目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

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通过分析发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提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方案,进一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滞后、脱离实际等问题,促使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志雄.浅谈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2,14:57.

煤矿奖励细则范文2

关键词:煤矿机电实操技能建设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煤矿机电实操技能状况

煤矿企业的职工素质和技能高低关系到煤矿的大发展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近年来,全国大部分煤矿企业的职工队伍素质和技能状况呈下降趋势,工人的业务技能不高,因此在矿井工作中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不够,经验不足。采掘职工使用割煤机、转载机、刮板机、防爆开关等机电设备不知道怎么进行正确维护和保养,造成机电设备故障增多;机电工人的技能水平不高,对矿井发生的机电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判断和快速处理,延长了由设备事故造成的大量生产时间影响,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提高煤矿机电实操技能的必要性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装备”是前提,“管理”是基础,“培训“更显重要。

“管理“的先进有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装备”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有利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有很高的效率,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用高技术的装备和接受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因此,要想真正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必须从“三并重”之一的“培训”抓起。培训更应该从实操抓起,真正提高生产一线员工的动手能力。在煤炭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煤矿技术职工的技能素质的优劣已成为煤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加强煤矿机电实操技能培训建设,对提高煤矿企业全员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多举措加强煤矿机电实操技能培训建设

1、开展模拟实训,提升受训职工认知度。

大力开展多媒体模拟教学和模拟实训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方法,提升职工对所学项目的认知高度。严格按照 “理论实践一体、实训教演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培训中心和模拟实训实验室为平台,引进了高技术含量的采煤机、掘进机、各种专业开关、综采工作面等装备的模型以及多媒体培训软件设施,开辟了远程网络实训教学平台,开发制作了各实操项目培训视频课件。形成了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远程教育与课堂演示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升了矿井职工对煤炭各种生产设备认知高度,为职工的操作技能提高提供了感知平台。

2、开展基地实训,提升受训职工实际操作水平。

大力开展培训基地训练,提升实际操作水平。我矿围绕着矿山采、掘、机、运、通各系统,在职工培训中心建立了“模拟教学巷道“实训基地,设立了电气开关维修、风机切换、小绞车、瓦斯断电、刮板机等实操点,由各专职教师专业指导,对员工开展针对性实训工作。同时,该矿还将实训拓展到设备生产厂家,选派本矿专业技术突出的职工深入到厂家生产现场,由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实现了培训的无缝对接、全过程覆盖。例如,在确定矿井设备生产供货厂家后,一是要要组织相关生产科室、队组技术人员,到厂家进行培训,由厂家技术人员现场对设备的安装拆卸、实际操作、工艺流程、配件更换等进行现场演练;设备到矿后,组织矿技术人员在实训基地对设备实际操作人员,就使用设备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安装使用等进行现场拆解操作学习、细则解剖分析、实际操作演练,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步骤准确、操作规范达标,这种基地式培养方式极大的提升了员工动手操作的技能。通过建立实训基地这样一个平台、成长了一大批人才,为我们煤矿企业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未来矿井建设发展进程中所需要的高技能岗位人才。

3、开展岗位实学实训,提升受训职工适应现场的操作能力。

通过开展生产现场操作岗位实训,培养适应煤矿恶劣环境下的各项设备操作技能。为了加快培育员工现场作业适用能力,我矿按照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各岗位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了 “师带徒”、 “拜师学技”等活动。新工人入矿培训阶段,在接受理论培训、模拟实训、基地实训的基础上,基层单位队组还需指定师傅,采取 “结对子”、 “一帮一”、 “手把手”等模式,通过签订师徒协议书,对操作工人进行单项达6个月的岗位实训,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评价,按权重纳入实训最后考核,只有理论、操作 “双达标”,才可独立上岗,提升了职工井下恶劣环境下现场作业的适应能力,解决了职工在复杂环境下操作的应变能力, 为全面提高操作技能不留死角。同时建立各项目操作示范岗。为了使基层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在全矿各工种岗位开展了示范岗评比活动,职工培训中心坚持从内部做起,严格按操作标准实施培训,对各机电操作项目按照考核结果将示范岗分1―5级星级管理,在教学需要时带领学员现场观摩学习,建立各单项实操项目学习标准样板,积极为学员找规范、找模范,从而使职工找到差距、纠正不足,从而提高学员实际技能操作水平。

4、加强激励,提升受训职工学习实操技能热情。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争当技能型员工的热情,应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对首席技师、高级技师纳入技能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月度考核,按一定标准计发特殊技能绩效奖金。建立“技能提升奖励”制度,对取得高级技师以上资格,在公司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给予重奖。对考取高一级技能等级的技术工人报销书本资料、培训费用。设立了“师带徒”专项奖励津贴,每季度进行综合考评,发放一定的物质奖励;积极邀请相关操作技能人才进入课堂为大家现场授课,专门设立了实操技能带课津贴,根据授课质量计发课酬费。为了确保“人才上讲台,培训到现场”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地,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投入、激励”三大保障系统,确保了员工机电技能培训模式的长效化和良性运行。通过调动各岗位技术工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形成上岗凭竞争,收入凭贡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职工钻研业务,争当技术能手。

煤矿奖励细则范文3

【关键词】责任,团员,安全生产

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大学生、技校生、劳务工、退伍兵数量的不断增加,35岁以下团员青年的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基层团员责任区活动的开展是团支部为有效监督团员青年,切实发挥团员青年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得一项措施,目的是同通过团员在责任区内发挥安全生产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安全生产。“团员责任区”活动是根据团员青年不同的工作岗位、个人能力和活动范围,把团员应尽的义务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每一个团员,从而形成一个或几个团员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群众为对象、以一定区域为活动范围的团员目标管理责任区。

一、XX矿团员责任区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XX矿共青团现下设42支团支部,团支部建立团员责任区对团员青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能够围绕安全生产适时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调查研究,在各团支部团员责任区中开展横向比一比、纵向看一看活动。有团员青年的班组每月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当月责任区完成工作情况,包括出勤、隐患排查、安全事故、思想状况;团支部制定考评制度对团员青年进行考核,每月月底根据团员的出勤情况,所在班组有无违章、工伤、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考核,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20-100元不等的奖励。通过团员责任区活动的开展调动团员青年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工作积极性,自身不违章的同时带动身边的人不违章、所在班组不违章。

二、XX矿团员责任区活动开展的好做法

XX矿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各单位比照党员(安全)责任区开展团员安全责任区活动,在基层团支部和共青团员中创新开展“安全生产 青年当先”为主题的团员安全责任区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和广大共青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筑牢了青工安全生产防线。活动以安全生产工作为中心,以服务安全、营造氛围、发挥作用为目的,发挥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安全监督和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安全责任意识,增强团员现场管控能力,促使团员行为规范,力争做到团员身边无违章、无受伤、责任区内无事故,实现安全零目标。

1、综采一队为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把共青团员分布到各个生产区域,并按照考核细则严格考核,做到团员身边无事故、无“三违”。该队对共青团员实行“每旬一评、一月一总结”考核的办法进行考核,月度考核在90分以上者(含90分)奖励50元;考核在60分以下者减发50元;当月有严重“三违”或造成生产事故的取消考核,并减发50元。

2、掘进五队在册人数135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75名,青年比例56%。采用百分制考核,考核标准依据队伍实际,将团员分几个区,考核分数以85分为准,85分以上的对责任区区长奖励100元,对责任区区员奖励50元。除依据责任区考核标准考核成绩外,另制定团员责任区“七条高压线”,若触犯高压线,考核成绩即便再高,也同样取消。

3、机修厂现有职工68人,团员14人,团员青年占全厂的21%.“团员责任区”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三化”,实行“三包”。即工作现场质量标准化,岗位操作规范化,日常行为文明化。包安全,包卫生,包和谐。做到安全设施,生产设备完好可靠,杜绝人身及机械设备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实行百分制考核,具体内容为: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工伤者、设备检修事故、习惯性违章、责任区内出现隐患不及时汇报、不参加安全教育活动、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者均扣除相应的分值。考核实行每旬一检查,每月一评比。原则上考核得分最高且全月能实现安全生产的为当月先进团员责任区。被矿评为“先进团员责任区”和先进个人的,除矿奖励外,厂里分别再给予20元的奖励。被支部评为月度先进团员责任区的,对责任区内每名团员给予20元的奖励。

4、水厂共有共青团员23人,团员(安全)责任区采取百分制考核,每月对团员个人进行上、中、下旬三次考核,月末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考核分数在90分以上者(含90分)奖励20元,考核分数在60分以下者扣罚20元,89―60分不奖不罚,当月有严重“三违”或造成生产事故的取消考核,并扣罚50元,所有奖罚均在工资中兑现。团员(安全)责任区考核方案及细则中对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生产任务及团内活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扣分项目,凡出现违反考核项目的团员均被扣除相应分数。

三、XX矿各单位在团员责任区活动开展中发现的问题

1、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对团员责任区活动不重视,团员责任区经费落实不到位,不能有效带动团员青年工作积极性,不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团干部均为兼职团干部,有时在处理业务工作与团内工作关系上有顾此失彼的情况,需加强沟通协调能力。个别团干部责任意识差、思想浮躁,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形势任务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些团员青年安全思想意识不牢,岗位技能不扎实,存在有违章现象和不规范操作行为,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关于完善煤矿各单位团员安全责任区建设的建议

1、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经常召开团干培训班,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团干素质能力、造就素质团干的根本途径,注重团干的培训教育,引导团干部自觉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了解基层团员青年的所想、所急、所盼,力求帮助他们解决急需的问题,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在团员青年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将活动与矿安全生产相结合,大力创建“团员责任区”先进集体,在团员青年中掀起比岗位奉献、比安全生产、比技术革新的竞赛热潮,激励团员青年争当青年建功先锋、争当青年安全标兵、争当青年创新能手。

煤矿奖励细则范文4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煤矿机电设备应用率也不断提升。本文笔者简单的就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及应用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煤矿 机电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矿井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提高矿井内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水平,必须进行技术管理的创新,从而降低煤矿机电事故安全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推动煤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管理理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技术管理活动的主体,人员素质对管理水平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后,决定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即改变以往“以物为本”的传统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将尊重人、解放人、鼓励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思想,为人才的搭建平台,不断提高机电技术及管理水平,以促进矿井生产的不断发展,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导,实施了以下的创新管理。

1)转变培训模式。煤矿机电技术对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机电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必须达到要求,才能够为机电技术管理提供前提保障。因此,技术培训必不可少,为提高培训水平,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模式,采取“培训、实践、引进” 三位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

①制定内部机电人员的培训发展计划,每年从队伍中选择一批年轻工人进行机电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及业务素质,将有较高专业水平及实践经验的机电人才提升到了重要的岗位上。

②以现场实操、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单纯理念学习的方式,例如定期对机电工及接线工进行现场操作技术培训等,使技术人员能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③邀请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前来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拓宽技术人员的思路。同时,与一些专业高校合作,为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2)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同时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机电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广大机电职T学习机电技术的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对积极上进,基础条件好的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培养,给予良好的上升空间,为矿井培养骨干精英,防止人才流失。

2、管理体系创新——创新机电技术管理制度

机电技术管理制度是技术管理实施的重要依据及保障,是实现矿井技术发展的关键,随着越来越多的机电技术的投入使用以及各种管理理念的应用,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越来越无法适应发展需求,势必要跟随技术管理进行创新,使技术管理有章可循。为了能够使创新后的管理方法有章可依,进行了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革新。

1)在机电设备的检查制度上,实行上岗检查责任制度,将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作为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点来抓,每个岗位换岗后的首要工作即检查供电系统,从源头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此外,还实行领导包片,科员包面的机电设备安全责任制,严格检查采掘设备的安装及回收的过程,确保机电设备的使用质量。

2)机电设备的检修上,重点抓住机电设备的停产检修,在停产检修设备前,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编写工作面上每个工序的检修安全措施及检修流程,经机电安全质检部门审核后,安排职能部门人员进行现场作业跟踪,重点作业区域坚持领导现场监督作业,检修结束后跟班人员检测设备正常运作后,方可签字验收,保证了每一工序的检修质量。

3)制定下发一列技术管理考核文件,其中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办法及处罚细则》等。严格执行考核文件内容要求,提高了现场机电规程措施的规范性,明显提高了基层机电技术管理效果,从而降低了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了机电设备的完好情况。

3、管理模式创新——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

随着矿井机电设备的不断增多,许多机电技术也在不断的应用到矿井生产中。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实现有效管理,为此,引进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按照“精细”的管理思路,将管理责任细化,对煤矿工程中的各级领导实行包片、包机责任制,实行上级考核下属的阶梯式考核责任制,将机电设备的养护工作落实到责任人,并找出机电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管理,在杜绝管理盲点的同时有的放矢。

1)完成每个工作面的设备安装后,进行移交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工作面使用的设备情况进行汇总,具体应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特性、数量等,还要保留使用中的各部件的图表、图纸,完成后建立T作手册,将所有资料备案。

煤矿奖励细则范文5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每年的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六成,一旦机电设备停止运转,不仅会影响到煤矿的正常运作和生产,还会对煤矿工作人员构成人身安全的威胁,一旦井下通风设备停止运转,那么就会导致井下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大量集聚,从而严重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工作、正确合理的使用机电设备,对于保证煤矿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日常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工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应付生产中,根本谈不上机电设备的管理。而很多煤矿的负责人在观念中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职能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供电系统的施工都没有按照设计进行,而是仅凭电工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仪器仪表的校验也不按照规定来办,总之,矿山企业的机电管理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欠缺。

2.2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般在煤矿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微不足道的几个人,有些单位没有专职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无法与生产相结合,而仅有的几个机电技术人员又是仅凭经验想当然的进行原始操作,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并且也受到经验的局限,无法应付日益加大的设备故障率。

2.3 煤矿机电设备认识不到位

在一些煤矿进行设备采购入厂时,无论是配套设施还是安装调整试都没有做到位,盲目的把设备投入到生产中来,于是造成本该发挥最大效益的机电设备因为人为的盲目性,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 如何有效的管理煤矿机电设备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规范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行为,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贯彻执行。也有些煤矿具有相当的设备管理意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机电设备点检标准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等,从各方面建立维护、检修、操作机电设备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还配套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违者重罚。这样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度,才能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2 及时对隐患进行处理

日常工作中对于机电设备的点检一定不能放松,要认真细致的检查,以便及时的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在下一次就酿成惨痛的事故,因此企业的各个阶层、每个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在企业的各个一线部门都设置专业的点检站,各组配备点检员,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机电设备点检工作。

3.3 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确保设备资金的投入,加大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力度。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诸如变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控技术等高新科技都在不断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中,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设备安全性能好、工作性能高,不仅为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保证,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3.4 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

煤矿的机电设备与其它行业的设备维修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设备工作环境多样复杂,因此维修作业也就相应的多样复杂;另一方面,作业条件会限制机电设备的结构设计,导致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电设备结构设计并不是很合理,往往很难保证维修质量,或者干脆就无法维修。因此对于机电设备我们矿山企业的员工要加强安全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适当的采取设计检修通道、预防零部件变形、脱落、改进设备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作业的安全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5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干多干少一个产、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摒弃,因此奖励机制、良性的竞争机制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无论管理层还是一线基层,都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经济的“软约束”。激励机制所涉及到的方面可以包括设备的操作、维修和保养,也可以包括对新设备性能、质量的掌握等,让每个员工在激励机制的约束中逐渐形成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

3.6 加强人员培训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的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资源,而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员工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企业领导要加强对于一线操作员工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总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必须从基础做起,强化意识、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保证矿山企业的长效发展。

煤矿奖励细则范文6

关键词: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任务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人力资源战略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招聘、培训与开发,对员工的绩效、薪酬以及劳动关系等环节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价值的过程。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只有对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现阶段,我国多数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是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机制不灵活,已经很难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这种缺乏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匮乏而且流失严重。人才是煤矿企业最重要同时也是最为稀缺的资源。缺乏专业、科学的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使企业一方面吸收不到人才,另一方面人才也因不满企业现状等原因辞职,导致企业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

(三)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绩效考核是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又一重要的基础工作。激励作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潜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激励措施单一化阶段,采取物质奖励。加之缺乏有效地绩效考核体系,提不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甚至导致人才的流失。

(四)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不足、培训模式不科学。很多国有煤矿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投入不足,人员培训与企业当前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培训模式往往注重企业的整体需求,对员工个人发展考虑的较少。这就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流于形式化,不利于员工自身和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首先,实现从劳动人事管理转变到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人员管理的观念,首先要树立企业员工是企业所有的可用来创造财富的经济资源这一观念;其次要树立对于职工,无论干部还是工人都仅仅是一种资源的观念;最后要树立经营的观念,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 实施各种有利于人员创造性与积极性发挥的有效措施,使得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创造出最佳经济效益。然后,实现从劳动人事管理体制转变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现行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建立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共包含四项内容: 首先废除身份制度和其他制度中与身份有关内容;其次建立不带身份色彩的招聘使用、奖励、培训开发、晋升和分配的制度;最后积极参加社保制度改革,逐步消除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所负担的社会职能;此外还应改革企业职工的福利制度,由纯粹福利转变为经营利, 使福利与职工对企业的贡献相衔接, 从而区别于社会的公共福利。最后,建立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用人制度。这个任务不仅是提高管理水平,还是一项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国有煤矿现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按照高效科学原则进行改造, 才能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二)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人力资源供求动态平衡问题。此新形势下我国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从动态管理角度出发,把保持和实现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发展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并且需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经常性的工作。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与把握企业再就业工程。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出现的供大于求局面短时期内还难以转变,煤炭市场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企业的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则是动态长期的,供给与需求在结构和数量上都处于变动之中,且由不平衡到平衡都相对困难。所以必须从动态方面着眼,把保持和实现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作为企业一项长期且经常性的工作来把握。要统筹规划,动态解决国有煤矿富余人员的问题。要解决富余人员的问题, 第一步必须先克服人员在管理上的缺陷,系统分析企业富余人员状况、新富余人员产生的可能性以及解决富余人员可能途径和所需时间与投入的情况, 来制订出统一的规划,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解决。要实现转产分流。靠多种方法减少人力资源供给绝对数对于改变供给严重过剩现状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实现转产分流成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树立人力资源经营理念,积极促进多渠道就业。要充分利用培训的功能,开展创业培训。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转变职工固有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强自立的创业意识,帮助其掌握创业、求职和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增强职工的再就业能力, 也为企业的转产分流做好一定准备。

(三)建立并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对人才的激励应注意采取除物质激励以外的多种激励方式。如提升员工竞争力、创造和谐的工作关系等。帮助人才提高自身竞争力应该成为激励的重要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培训、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等给人才提高个人竞争力创造条件。让企业人才的自身长处在企业内得到尽可能最大的发挥,这样就会一步步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企业的发展空间。另外,还要将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个人绩效与部门、企业绩效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式,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加强绩效考核,实施不同类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加上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一定会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四)狠抓职工知识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培训是一项能够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投资。企业应在全面了解现有工作人员受教育的程度及所受培训的状况,制订人员培训的相关细则,选择公司发展相适应的最佳培训模式,全面推进培训创新。要由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变为复合型的培训。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技能与思想素质。大力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有丰富的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经验、思想品质好、忠诚企业、责任感强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总结:

国有煤矿企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应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改革速度与深度,重视和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加强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深入分析和研究国有煤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探究国有煤炭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采取具体措施科学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确保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国有煤矿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唐铁军;刘国恒.论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25.

[2]莫寰;张延平;王满四.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傅志明.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任务[J].经济师,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