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长株潭 休闲体育产业 发展

休闲体育产业的现代价值

休闲体育是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而休闲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所提供的体育服务性行业。①其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进人们健康,丰富人们娱乐生活。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社会环境不同程度的恶化,人类的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因此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的活动选择空间,为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身体活动,人们的身体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精神也获得了适当的放松。

带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制度条件和市场机会,人民群众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和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人纷纷投资休闲体育产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就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开始显现,并且已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促进社会和谐。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人们可以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有更多的信息交流,不仅包括技术层面,还包括思想文化层面的交流。以休闲体育为平台增强城市之间、系统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

发展长株潭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

城市一体化带来机遇。长沙、株州、湘潭三大城市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长株潭一体化,从物质条件来说,更加促进交通等领域的便利、统一化发展,基本实现了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环境同治;三市一体化产生的有利条件在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更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的进程,也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近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现代化的服务业与工业发展水平逐渐加快。在未来时期,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减小,非农业人口比例增大,必然参与到休闲体育当中的人数也会增多。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促使人们慢慢加大对科学文化水平的投入方面。因此产业结构在第一产业方面所占比例也将逐步缩小,而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等)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大的涨幅,然后趋于回落,只有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当中会逐步增长。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于长株潭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优势。

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体化的“长株潭”地区在近年来加强了城乡基层和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注重提高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体质,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在深化体育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和投资体育产业,规范发展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以及多种形式的体育组织和经营实体的经济活动中,政府将实行宏观调控制,以保证一体化的“长株潭”地区的广大民众拥有更广阔的体育休闲空间,也为“长株潭”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府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丰富的体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长株潭”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各种体育资源,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长株潭”地区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有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传统体育资源等等,而这些丰富的体育资源将是促进该地区休闲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长株潭”休闲体育产业现状

“长株潭”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从“长株潭”休闲体育相关的调查结果来看,长株潭地区的休闲体育产业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从“长株潭”地区人们的休闲体育价值观来看,长株潭地区居民按参加体育活动目的排名前四位的分别为:锻炼身体(82.3%)、休闲娱乐(60.5%)、体现能力(29.4%)、医疗康复(20.7%)。

从该地区人们的休闲形式的选择来看,排名前八位的依次为:上网聊天(75.4%)、读书看报(45.2%)、健身(34.1%)、旅游(28.2%)、听音乐(15.2%)、棋类(16.4%)、书法(13.5%)、其他(6.2%)。

从休闲体育产业的经营类型看,被作为某一机构附属形式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50.3%,在这一部分30%是以盈利为目的,以职工福利为目的仅占4%。而以独立机构形式存在的占49.7%,其中包含多种健身娱乐项目的占22.1%。而以经营体育健身休闲项目为主的,同时有兼营饮食、住宿等服务的占17.5%;只经营单一休闲体育健身项目占19.4%。

参加休闲体育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60.5%的居民喜欢选择免费休闲场所,有26.7%的居民选择在室内活动,在收费场所活动只占6.7%,还有6.1%的喜欢在公园里进行各类健身活动。

从参与休闲体育形式看,大多数选择与朋友一起或独自活动为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在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年青人大多数青睐于群体性活动,而大部分中老年人则常常以独自活动为主。

长株潭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第一,产业发展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观念落后。对休闲体育产业的正确认识是推动其迅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目前“长株潭”地区甚至全国有关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的理论都极不成熟,基本处在借鉴、探索的起步阶段。各领域中都普遍存在对“休闲”、“休闲体育产业”认识不清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指出的是,休闲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存方式密切相关,高雅而科学的休闲方式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素养的提高。休闲体育生活应该被看作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第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供求不平衡。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长株潭三市中心,休闲体育产业初具规模,但该区域的一些小城市、农村以及偏远地方,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指导。休闲体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但到目前为止,长株潭乃至全国的休闲产业的发展体系都不完善,积极发展体育休闲产业方面的相关政策也迟迟未出台。第四,产业发展缺乏专业性人才。休闲体育教育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盲点,国内也只有零星的几所院校开设有这方面的专业,一般只是作为旅游系、体育系或人文等的补充,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材选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大部分体育休闲产业的人员都没有经过科学而又系统的相关专业培训,直接影响了体育休闲产业产品的服务水准。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研究、理论指导及专业知识的传授,一些休闲体育经营者、管理者也是往往难以对现有的体育休闲产业的服务和经营提出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限制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发展长株潭休闲体育产业的对策

增加休闲体育产业投资。整个“长株潭”地区的休闲体育产业还正处于初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加对休闲体育产业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资。找到休闲体育产业的有效价值投资点,充分吸收社会投资和民间自主投资。

扩大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一是从供给入手,用供给的多元化、系列化和特色化去创造需求、开拓需求。二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要有启动体育消费的视角和意识,把引导和激励体育消费作为实施计划的出发点和内在目标,使这项利国利民的计划既成为国民体质建设工程,又成为启动国民体育消费的系统工程。三是要尽快出台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和体育服务业的行业标准,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就“长株潭”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急需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休闲产业教育、管理专家,或是选派一些中青年骨干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休闲体育管理的经验,掌握国际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以此带动、培养强大师资阵容。

制定和完善休闲体育产业经济政策。加大调查研究,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政府对休闲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关财政政策、体育基本建设的投入、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社会对休闲体育公益事业赞助方面的政策。执行有关人事、财务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长株潭”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产业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发展 机遇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1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定位及具体内容

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习惯对围绕体育运动开展的经营活动称为体育产业。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体育产业的界定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1.1财政、金融政策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

体育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产业性质,具有以下特点: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外部经济的性质、属于新兴产业。由于以上一些特性,使得其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降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由市场自发的调节,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指市场中的价格、信息和流动性的不完全或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市场机制调节失灵)。因此,必须有相关的政策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我国缺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1.2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方面主要表现准许体育彩票的发行。即使是全部用于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众多的人口来讲,人均也不到1元,我国对体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支持就显得贫乏了一些,如缺乏灵活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措施。

2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相关对策

2.1确立民间兴办体育产业的主导地位

根据当前我国的国情,发展体育产业必须摆脱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局面。政府不仅缺乏投入资金,而且运作的效率也往往不尽理想。实现体育产业化,就必须有效调动民营资本的投入。只有真正调动民间资本投资于该产业,体育产业才可能走出困境,出现真正的转机。因此,政府应该明确表明态度,让拥有资本的人们知道,政府将鼓励该民营行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民营资本才能进入该行业。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制订政策,实现政府引导性投资。

2.2建立协调机构,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要促进它的发展就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它涉及到文化、法律、金融、税务、劳动人事、工商管理以及社会保险等多个部门,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加以协调、配合工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挫折,将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负责综合协调工作。

2.3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改制,提高使用效率

现有的体育健身场馆设施绝大部分属于国家、集体所有。在体育社会化的今天,这些场馆大部分参与对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但是,由于产权关系往往造成责任和权利的不统一,这些场馆的运行效率往往低下。为了提高场馆的供给总量,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改制:对于体育系统所属的比赛、训练用场馆,在不改变其用途的前提下进行租赁经营,使得运动训练和比赛由直接提供场馆转化为货币供应,使得场馆使用货币化。对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系统,由于福利原因建造的体育设施,在保证不改变其用途的前提下实行租赁、拍卖,使得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系统的体育福利货币化、社会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对场地实行对外租赁经营。通过以上改制从总体上增加体育场馆的供给,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3体育产业发展展望

3.1体育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规模的逐步扩大,体育资金需求的日益膨胀,体育经济功能的不断开发,体育产业正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趋势。有些国家的体育产业已成为本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自80 年代末其产值已超过600亿美元,比石油化工业(533 亿美元)等重要工业部门还要多。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 3%,位居第二。

3.2体育产业将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我国从1995 年开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若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科技革命加速了产业的衰落期,以往以纺织、煤炭、冶金、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要发生转换,而能源、地产、汽车又都热了一阵却起色不大,开辟新的产业势在必行。作为新兴产业的体育产业无疑是其中的一部分,其资金密度与劳动密度的需求适合中国国情,他同时具备无烟工业的特点,又与国际惯例接轨。市场的发展首先是市场的需求。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不少人衣食无忧,人们生活市场化程度达到60%。

体育产业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K825.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200-03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与产业范畴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

休闲体育是以休闲为目的,或以休闲的心态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作为休闲生活方式之一的活动方式。休闲体育强调以体育活动为路径、方法、手段和舞台,进而获得健康和高尚的魂魄①。在体育的概念体系中休闲体育从属于社会体育,具有健身性与娱乐性、全民性与普遍性、余暇性与主动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等特点②。在体育、休闲与旅游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学术界出现了休闲体育旅游的提法。认为休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进行以体育休闲为目的与形式的旅游活动,并得出休闲体育旅游是休闲体育的一个子集的结论。

(二)休闲体育的产业范畴

广义上休闲体育产业是指社会各部门提供的与休闲体育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以及与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所有经营活动的总和,即休闲体育产业不仅包括向社会提供休闲体育服务的各部门,而且还包括提供有形休闲体育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③。从旅游城市的视角,休闲体育产业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典型性休闲体育产业,如高尔夫、赛马场、冰雪运动项目、漂流、拓展项目、旅游城市的体育场馆与建设设施等;二是复合型旅游项目的休闲体育成分,如草原度假区的草原卡丁车、山岳型景区的爬山攀岩、滨水型景区的游艇等;三是休闲体育辅助行业,如体育俱乐部、车友俱乐部、媒体网站、科研教练部门等。

二、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背景分析与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休闲体育产业在体育市场上排位第一,占到总产值的32%,占国民经济的1%。休闲体育吸引了众多美国人参与,对旅游、交通运输、食宿、体育用品等的消费起着巨大的刺激作用,为美国体育产业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④。在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收益的功能及拉动关联产业增长的功能,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

(二)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进入国家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休闲观念的日渐成熟,我国正步入世界休闲国家行列。休闲体育作为现代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国民健康需求的天然链接性、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高度融合性,受到了各级、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健身休闲体育,由此休闲体育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

(三)承德市旅游产业进入战略调整期

承德市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是中国旅游名城与河北省旅游龙头城市。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246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左右;实现旅游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接待国际游客的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均位于河北省首位。同时一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013年承德市国内游客接待人次总量只排到河北省的第七位,相较于2012年又下滑一位。诚然,在不考虑城市自有客源市场规模、旅游产业历史基础规模、旅游接待能力、旅游行业效率等因素,单纯以接待数字来衡量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但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但是这一数字作为承德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表象,与我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来自旅游行业一线的信息为这一表象提供了佐证。2013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动与国家政策新导向的出现,承德市旅行社、酒店与景区行业普遍感觉经营困难,均认为承德市目前单纯依靠观光团队支撑的旅游产业形态将难以为继。

承德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制定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定位。把文化旅游服务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明确了发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把承德建成多元支撑、复合型、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

(四)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是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承德市作为河北省旅游龙头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已经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建立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战略构想与实施路径,顺应了旅游活动从表层观光旅游到深度体验旅游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旅游市场从团队观光市场到家庭自助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旅游产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对于丰富承德旅游产品谱系、引导承德旅游产业形态升级、优化承德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也有可观的预期价值,

三、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的基础条件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优势得天独厚,从历史底蕴、生态环境、市场条件与交通区位等方面,都具备做实、做大、做强的潜力。

(一)承德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史可依、有脉可续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休闲是文化的基础,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休闲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形态,始终传承着主流文化”。满族是骑射民族,习武、行围、打猎是满族传统的习俗,也是满族皇族十分钟情的休闲体育活动,满洲皇帝进关之后,难以忍受盛夏的酷热,自然要出关择地避暑休闲,并融避暑、游猎、习武、御政为一。康熙皇帝为此兴建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在承德市书写了辉煌璀璨的历史篇章。所以承德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史可依、有脉可续。并以“皇家休闲体育”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休闲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承德市现阶段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源头活水。

(二)承德市是环京津地区的生态高地,具备发展休闲体育的比较优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进入明星产业的最佳途径》一书中认为,引发全球财富“第五波”的将是未来的明星产业――健康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组成部分的休闲体育产业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提出很高的要求。承德市拥有华北地区最优异的环境质量,林地面积达到3310万亩,占全省44.7%,森林覆盖率全省最高,达到55.8%,被誉为华北的“生态绿肺”和“天然氧吧”,是承德市发展户外休闲体育的首选之地。

(三)承德市拥有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市场基础

休闲体育产业对市场规模与成熟度有很高的要求。承德从属的京津冀都市圈人口7605.1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79%,人均收入在国内位居前列。北京市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2069.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2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37元。天津市2013年全年常住人口1413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京津两市汇集我国最大的高端消费群体,对以健康与休闲为特色的休闲体育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四)承德具有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交通区位优势

承德市毗邻京津、具有“一市连五省(市、区)”的区位条件,随着“一环十射”高速公路、京沈客运专线和承德机场的建设开通,使承德将进入北京1小时,天津、沈阳2小时交通圈,密联京津、通达辽蒙、辟通港口的区位优势将成倍放大。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为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创造了外部进入、区内连点成线与组线成网的空间组织基础。

四、承德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战略举措与实施路径

(一)思想引导、政策对接,把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

承德市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冰雪、温泉、狩猎、户外运动、商贸服务综合体等新业态,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实现全天游、四季游,增强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近年来,在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承德市滑雪、漂流、草原运动等行业蓬勃发展。承德市已经具备了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政策环境与产业基础。

从发展现状来看,承德市没有把休闲体育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去培育,现有产业形态均以休闲旅游的分支形式出现。虽然拥有众多的相关景区与项目,但是没有形成鲜明的产业外宣形象,没有与京津休闲体育市场有效对接,没有打造出自己的竞争力,没有发挥出休闲体育的巨大产业带动效益。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不是对现有相关产业要素的简单提炼与组合,而是从行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去把握、去组织、去实施,是政府顶层设计、行业组织承接推进、企业实体贯彻执行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契合了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执政思路与发展部署。现阶段应该做好调研与规划工作,争取获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早日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

(二)统筹规划、把休闲体育产业打造成为承德市市域经济的新亮点

1.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总体定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示范区与环京津地区休闲体育最佳目的地

我国已经开展全国社会(休闲)体育示范区的评选活动。承德市应以评选全国休闲体育示范区为提纲挈领,加大休闲体育产业的培育力度、发展速度。同时对接京津休闲体育巨大的市场需求,打造环京津地区休闲体育最佳目的地,使承德市成为国内休闲体育产业客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优选汇集地。

2.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空间格局:一心、两极、三片区

一心:承德市区。利用现有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把休闲体育与休闲度假旅游、企业奖励旅游与企业文化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发展职业竞赛、京津冀及其他地区大企业与社会团体的行业联赛与内部赛事。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发现,已有京津唐大企业自觉来承德开展以上活动。双峰寺水库建成后,可以开展游艇、皮划艇、赛龙舟等水上休闲体育项目。冬季利用市区周边滑雪场、武烈河冰面开展冰雪运动项目。

两极:北部坝上草原休闲运动区与南部山岳休闲运动区(雾灵山及周边山地)。这两处区域清代为木兰围场与东陵后龙风水禁地,是承德两块自然环境的美玉。坝上草原休闲运动区主要发展赛马、热气球、射箭、草原定向越野、草原漂流等休闲运动项目。山岳休闲运动区主要发展登山、山地穿越、高山滑水、山地漂流、攀岩、溯溪等山地运动。

三片区:金山岭长城穿越区、蟠龙湖水上休闲运动区与承德县乡村休闲运动区。金山岭长城徒步穿越区:范围为金山岭长城与长城沿线乡镇,主要针对国际旅游者退出以长城穿越为核心的文化休闲体育项目。蟠龙湖水上休闲运动区主要开发水上休闲体育项目。承德县乡村运动区范围为新杖子乡、刘杖子乡与大营子乡,结合花果乡村体验,发展以自驾车、自行车、徒步游为特点的乡村运动项目。

3.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行业运营

在发达国家,休闲体育由政府和非赢利机构以及赢利性机构来实施和承担,并且主要是以俱乐部会员制的方式经营。根据承德市市情,建议建立由承德市休闲体育行业协会(负责标准引导、服务监督、外联营销)、休闲体育俱乐部(负责客源输入、活动组织、技术指导)、休闲体育基地(负责客源接待、安全保障)组成完整的行业运营体系。

(三)构建全产业链,发挥产业联动作用,把休闲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承德市产业升级的驱动源与增长极

承德市构建包含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休闲服务业(咨询机构、培训教育)、休闲体育传媒业(网站、会员刊物)与电子竞技业等组成休闲体育产业链条,并发挥休闲体育对承德市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与贸易业的拉动作用。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将会促进旅游产业升提档升级、为服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集聚,成为承德市产业升级一个重要的驱动源与增长极。

(四)理顺管理体制、开展专业教育与科研,保障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休闲体育与国际发达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行业管理体制与休闲体育教育科研落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承德市规划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应该注意的地方。

休闲体育行业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治的管理体制,成立承德市休闲体育协会与专项协会,最大限度激活社会力量参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热情,引导整个行业向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方向迈进。

休闲体育教育科研:在承德市高校设立休闲体育专业,开设休闲与运动操作、运动管理和推广、社区体育推广、体育和娱乐领队,为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承德市体育局与旅游局牵头,成立涵盖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领域的承德市休闲体育研究会,为承德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休闲运动企业管理运营提供智力支持。

注释:

①马惠娣.休闲、休闲体育、后北京奥运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3).

②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③杨德云.体育产业研究评述[J].市场论坛,2007(1).

④黄玮.揭秘美国体育产业[N].实时报告,2012-6-19.

体育产业的发展范文4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个加快、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根本,以产业链延伸为方向,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优化提升体育用品业,带动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及体育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与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与城市共荣发展,实现由体育产业大市向体育产业强市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2、发展目标

经过5-10年左右的努力,把建设成为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全国一流的运动休闲基地、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国际知名的现代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

到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9%以上,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数的9%以上,初步形成包括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教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彩票销售、体育广告等体育产业体系。

到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体育本体产业增加值占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10%以上;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数的9%以上;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三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在建设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再创建1-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3-5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有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

二、重点任务

3、优化提升体育用品业。引导纺织鞋服类的体育用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改造提升,全力抢占研发、设计、销售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引导运动装备类的体育用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加速网点布局。加强与全球特别是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先进研发和制造基地对接,吸引外资投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体育用品项目。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牵头单位:市经贸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委台工办,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外经贸局、信息化局)

4、重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大力扶持和发展体育中介,改革体育竞赛制度,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在组建职业运动队(俱乐部),形成以企业化经营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继续办好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等主场赛事,积极争取国家级女篮、男排、女排、乒乓球、羽毛球俱乐部主场落户,逐步扩大职业联赛项目和范围。大力承接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积极申办、承办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培育、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特色体育赛事,争取定期举办世界女排大奖赛、国际网联女子巡回赛、水上运动、航模运动、极限运动和海峡两岸名流高尔夫球赛、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赛等专业赛事。挖掘南少林武术、永春白鹤拳等传统武术品牌,推动武术竞赛、演艺、培训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优势,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并完善全市统一的体育旅游市场体系。举办并做大做强环湾国际自行车赛。支持各县(市、区)举办品牌特色赛事、群众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活动。构建以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为主导,品牌特色、群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互为补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新格局。(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委台工办,市公安局、外事侨务办)

5、加快培育体育健身休闲业。构建以海峡体育中心为核心,以县(市、区)体育中心为重点,以街道、社区健身场地和俱乐部为基础的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全民健身服务业,引导社区和体育协会经营以体育健身休闲为服务内容的健身俱乐部,加强群众建设娱乐技术培训和服务。鼓励体育健身休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树立品牌。积极推行行业服务标准,开展星级评定工作。广泛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培养群众科学的体育健身意识。鼓励县(市、区)举办全民健身等群体活动,推广健身休闲、极限运动等综合性体育休闲项目,开发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工商局)

6、大力发展体育培训业。加快国家级羽毛球、跳水、游泳、篮球、沙滩排球、帆船帆板、极限运动等训练基地规划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级运动项目训练基地落户,吸引更多国家队、港澳台运动队、其他省市运动队、国外运动队来我市训练。利用训练基地的综合影响力,充分开发面向青少年的体育培训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创办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培训活动。支持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和体育专项协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训练。扶持一批有资质、讲信誉、重品牌的体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体育培训业。(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教育局)

7、协调发展体育其它相关产业。稳步发展体育康复、体育房地产、体育旅游、体育中介、体育彩票、体育会展、体育广告和体育传媒等产业,推动体育产业与卫生、建筑、文化、旅游、会展、广告、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相关产业良性互动。逐步完善体育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支持各类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活动、体育场馆和运动队、运动员依法开发和推广其专有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加强对相关知识产权和肖像权的保护。(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体育局、经贸委、卫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商局、外经贸局、旅游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知识产权局)

8、发展壮大体育企业。从体育产业链缺失环节入手,开展产业链招商,充分利用我市已经出台的财税金融等各项扶持、奖励政策,有计划引进国内、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和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引导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体育产业。积极引进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经纪公司,鼓励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鼓励体育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形式,组建大型体育集团;推动体育企业通过改制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发展壮大。引导体育企业进行品牌创造和品牌经营,着力提升自主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鼓励体育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体育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开拓新兴市场。到2015年,推动6-8家体育企业上市,培育2-3个国际体育品牌。(牵头单位:市经贸委、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体育局、科技局、工商局、外经贸局、信息化局、上市办)

9、规划建设体育产业集聚区。利用中心城区资源集中、集聚辐射功能较强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会展和体育商务服务业,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体育产业综合发展区。充分发挥石狮、、南安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优势,规划建设现代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一批体育用品产业园区及一批现代体育用品展销市场,不断提升鞋博会、海博会的国内外影响力,争取举办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制造中心。依托沿海县(市、区)水资源优势,规划建设运动休闲产业带及一批旅游休闲项目,大力发展水上体育运动旅游、体育休闲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山区县(市、区)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休闲等产业,打造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山水、生态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城乡规划局、经贸委、外经贸局、旅游局)

10、强化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和场馆经营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区要预留体育用地,并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城市公园绿地和广场也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健身设施。鼓励社会各界和海外侨胞捐建公益性体育设施或投资兴办经营性体育服务设施。整合体育场馆资源,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做好体育场馆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实现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引进体育场馆管理机构,进行开发式经营发展。鼓励体育场馆管理机构拓展配套经营项目,提高场馆综合利用率。(牵头单位:市城乡规划局、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市政公用事业局)

三、政策措施

1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分散在各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进行统筹集中使用,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等方式,重点扶持品牌体育赛事、重点体育产业项目、优秀体育人才、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训练基地建设等。对社会力量引进重大国际和国内赛事的,由当地政府在场地租金和赛事经费上给予引进方一定的补助。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体育局、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公务员局)

自2012年起,对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年纳税总额超0.2亿元的体育用品企业,由受益财政按其年所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中比上一年增加部分的20%奖励企业,有效期3年;对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年纳税总额超0.5亿元的体育用品企业,由受益财政按其年所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中比上一年增加部分的25%奖励企业,有效期3年;对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年纳税总额超1亿元的体育用品企业,由受益财政按其年所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中比上一年增加部分的30%奖励企业,有效期3年;对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100亿元的体育用品企业,由市政府给予授牌,并在晚报予以通报表彰。对新引进体育产业总部企业、现有体育产业总部企业、市外体育产业企业在我市新设子公司或将分支机构改制为子公司的,参照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给予相关扶持奖励。(牵头单位:市财政局、经贸委、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政府办公室)

12、落实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国家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企业从事服务于体育相关新兴产业,取得的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体育组织,其取得税法规定范围的免税收入,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体育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体育场馆、体育学校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体育企业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对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的体育企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不再征收污水排污费。鼓励体育事业捐赠,对企事业单位、团体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对体育公益事业的捐赠,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对体育场馆在服务竞赛、健身和开展多种经营时产生的费用,合理区分其公益性和商业性,降低收费标准。对非营利公共体育场馆在用水、用电收费方面实行与行政事业单位同价,降低体育场馆服务业运营成本。(牵头单位:市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环保局、市政公用事业局、电业局、国资委、物价局)

13、拓展融资渠道。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支持体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创司以股权投资方式,对我市种子型、创新型、成长型的未上市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进行投资。落实《关于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银行业机构加大对体育产业企业信贷支持,对符合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和信贷管理要求的优质企业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鼓励商业银行探索开发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社会保障卡的体育消费服务功能。引导我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创新担保方式和提高担保额度,加大对体育产业企业融资担保额度。鼓励体育产业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进行直接融资,或通过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各县(市、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辖区体育产业企业提供短期性资金。探索成立市体育基金会。规范彩票公益金支出和使用管理,发挥其在资助体育活动、场馆改造升级等方面的作用。(牵头单位:市上市办、人行市中心支行、体育局、经贸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银监局)

14、鼓励社会投资。对投资设立公司制的体育企业(一人公司除外),允许其注册资本在二年内分期注入,首期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0%和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允许投资人以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体育企业,作价入股的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超过70%。对投资现代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运动休闲产业带和重点体育产业项目,以及采取风险投资形式引入创业投资机构参与资产重组,且创业投资机构所持股份占企业总股本达30%以上的本市体育企业,给予适当奖励。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体育经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规划建设、土地征用、税费减免、从业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国有单位同等的待遇。(牵头单位:市工商局、发展改革委、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城乡规划局、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经贸委、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公务员局)

15、强化用地保障。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农村闲置房产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体育产业,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其划拨土地性质予以保留。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供地政策、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体育产业用地,在用地指标上予以优先保障。属于我省鼓励发展、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大项目和省重点体育产业项目用地的土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国土资发〔〕307号)的70%确定。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对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实行园区供地价格、面积与项目投资规模、建设进度、年度纳税额挂钩制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城乡规划局)

16、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中心的合作,积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对曾获得世界体育三大比赛(运动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前六名、亚洲体育三大比赛(亚洲运动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和全国运动会前三名、省运动会和单项国际性体育比赛第一名的退役运动员,自退役之日起6个月内,符合事业单位岗位任职条件的,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给予聘用;对需要通过考试事业单位招聘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可采取专门面向退役运动员公开招聘方式进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退役运动员可按照人发〔〕10号文件规定享受笔试成绩加分待遇。鼓励高校根据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开设相应专业,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精通体育运动规律和体育事务知识的营销人才。加强现有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建立体育服务业专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提高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体育局)

四、组织管理

17、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体育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管理协调和综合服务,定期研究协调体育产业发展有关问题。市直各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要结合自身职能,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各县(市、区)要完善统筹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将发展体育产业列入工作议程,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构建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行业协会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体育局、经贸委、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外经贸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务员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统计局、旅游局、物价局、人行市支行)

18、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抓紧研究制定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将体育产业发展目标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体育事业发展纳入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县(市、区)也要研究制定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及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将其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体育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体育产业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市场 政府扶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体育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只有不断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才谈得上体育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才有可能扩大体育资金来源的渠道,实现国家投资与体育部门自筹、社会集资三者并举的资金来源格局,才能掌握发展体育事业的主动权,支撑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之走向繁荣与兴旺。因此,积极探寻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不仅对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政府扶植力度

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劳动生产率平均高出0.6%~10.0%。体育运动可保护和增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体育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行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健身体育、闲暇体育在许多国家蓬勃兴起,为人们提供体育劳务产品、体育物质产品、体育信息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体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经济是体育的基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也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业,对物质生活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的发展历史对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尤为突出,体育经济政策是政府管理、调节和发展体育事业的准则手段。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加强了政府体育事业的管理力度,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体育事业的发展活力。这些为我国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调整和改革我国体育经济政策,引导我国体育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国应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植力度,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三是要在政策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二、引导体育消费,培养体育市场

当人们逐渐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会增加包括体育在内的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比重。但人们对消费受其喜好的影响,不会自动扩大体育消费。我国现有体育人口3亿多,而且潜在的体育人口也将不断地转变为现实的体育人口,所以体育消费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当前,重点要做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培育工作,吸引人们进行参与性消费。要使体育产业进入市场,必须创造体育产业运作的市场环境。同时,要打破体育市场的地区性、封闭性,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开放的体育市场体系。运用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体育市场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培育体育各类市场。首先,体育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人才市场是体育产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是体育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离开三大市场,体育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它们应当是体育市场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次,体育技术市场,体育信息市场,体育产权市场,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器材市场则是形成上述三大体育市场的服务保证,也应及时配套。合理地开发体育市场,不仅有利于刺激消费,推动内需,也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因此,体育的管理形式和运作方式要面向社会,投资的主体也应多样化,并提供一套相关完善的监督体系。

三、广纳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

为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引导民间资本向体育产业的注入。比如美国为了扩大体育经费来源,在其税收政策上一直向体育产业倾斜。关于体育部门的收入如何缴纳税款的问题,各国的解决办法不尽相同。但大多数西方国家,以及东欧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均向体育部门提供一定的优惠。在英国,组织体育比赛的部门如果得到慈善委员会的批准,被确认为属于慈善机构的话,其收入免于纳税。法国也实行同样的政策,具有慈善机构地位的体育比赛主办单位,享受免税待遇。

四、拓宽体育产业资金来源的渠道

采取发行彩票、吸收捐助、出售电视传播权等途径获得多渠道的资金来源。1994年3月中国体育彩票经国务院批准发行,至1998年底,为体育事业筹集资金18・6亿元人民币。为鼓励以发行体彩筹集社会资金,许多国家给予发行部门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瑞典1991年发行足球彩票的总收入为60亿克朗,政府征收了50%的税收,使得最后用于体育的收入仅有5000万克朗,大大影响了体育部门的积极性。为此,从1992年起,政府开始大幅度降低征税标准。为支持体育俱乐部增强创收能力,瑞典政府还提出,允许体育俱乐部发行自己的彩票,并且享受减免税的待遇。欧盟国家及其他许多国家,为了扩大体育彩票的发行,已准备将体育彩票的发行由垄断经营改为开放经营,允许各大公司参与竞争。

五、完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除了制定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促进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我国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缺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家一定要完善相关政策,在2008奥运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使之成为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芳: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必要性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周莉: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体育产业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产业结构 体育用品

一、重庆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市场、体育彩票发行、体育用品市场,以及体育赛事、表演的运做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毕竟体育产业是一新兴的产业,因此其发展也面临众多问题。

1.体育产业数量少、质量差

受重庆经济的发展及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限制,重庆市体育产业仍处于发育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主要表现在总体规模小,全市体育产业产值仅占全市GDP的0.1%机构实力弱,而且体育产业机构数以个体户为主,个体户占到全市体育产业单位数的85.3%,多是产出水平底,社会贡献小。

2.产业结构不合理

重庆体育营业收入中体育彩票位居第一,其次是体育用品及纪念品销售收入、消遣性和参与性体育营业收入。以体育为经营内容的信息传播、中介、咨询等较具潜力的行业数量少、规模小。 这一产业结构,明显缺乏开发潜力。

3.无形资产开发不足

目前发展体育产业比较注重有形资源的利用,而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不足,如对各赛事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和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价值等无形资产重视和开发不够。

4.体育产业人才短缺

体育产业单位组织形式不规范,机构不健全,基本没有专业的经营人才培养单位;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缓慢,缺少专门的市场管理队伍和体育经营人才;体育市场管理队伍真正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的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二、重庆三大经济区划分

目前重庆依据各区县的自然及经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按照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的功能要求划分了三大经济区:

1.都市发达经济区

都市发达经济区界于缙云山与明月山之间,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及其附近河谷地带,包括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等9个行政区。总面积5473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6%,总人口538.1万,占全市人口的17.4%。

2.渝西经济走廊

渝西经济走廊包括成渝、渝黔、遂渝及渝合等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环绕都市发达经济区的西部,包括万盛区、綦江县、南川市、江津市、壁山县等12个区县(市)。总面积18828km2,占全市土地面积22.8%。2001年末总人口995.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2.2%。

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该区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区的东部,涉及三峡库区和与之具有很强相似性的武陵山和大巴山区的部分地区,包括涪陵区、长寿区、武陵县、垫江县、丰都县等19个区县( 自治县),总面积58 102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5%,总人口接近157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1%。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位于都市经济圈的主城区发展较快而且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渝西经济走廊以及三峡库区除个别中心城市外发展比较滞后,个别地区的绝对差距甚至在扩大。

三、重庆三大经济区体育产业侧重发展

三大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应简单模仿照搬、重复建设。应在整体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资源条件和有效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互补作用与互动效应,加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力求避免资源浪费、市场分散、效益低下的不良经营开发状况。从而更好地解决重庆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

1.主城区的体育产业―― 以体育服务为主

都市发达经济区,是重庆市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该经济区确立了实施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等方面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形成重庆经济的制高点。主城区体育产业是重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主体,占据着资金、场馆、信息的优势。因此一定要利用其“中心”地位的优势,发挥好重庆体育产业发展的带头作用。

发展体育竞技观赏业,一方面继续引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体育赛事;另一方面还可结合地方赛事资源优势,开发本土体育赛事经营业。如重庆是全国著名的汽车、摩托车工业生产制造基地,今后可利用这一优势开发一些地方的汽车、摩托车赛事。丰富体育竞技观赏业的内容,同时加强相应无形资产的开发。

其次开发休闲体育产业,利用经济发展速度优于其他两区,中高收入人群集中、且城市居民体育意识较好的优势。首先为休闲体育市场寻求目标顾客群,然后与其他两区进行合作开发,内容可包括高尔夫球、漂流、探险、旅游等。

此外,以沙坪坝区为首的主城区是重庆高校的集中地。因此,可集中高校优势,培养本土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包括专业的教练、指导员、中介服务、以及产业管理者等。

2.渝西经济走廊体育产业――重点发展体育用品业

渝西经济走廊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小城镇发展较快,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我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直辖后,重庆市政府先后确定了加快渝西工业化与城镇化,壮大以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的优势工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依靠商业流通和城郊旅游带动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卫星城镇功能建设的区域发展战略。

借助渝西经济走廊的地方区域优势,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通过与国内外大型体育用品公司合资,通过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性产业转移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廉价劳动剩余劳动力和朝天门这一西部重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体育服装、体育运动鞋、体育器械等体育用品制造业。如壁山有着“西部鞋都”的美誉,可依托其原有基础建立体育服装、配件生产园区。

体育产品制造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在城镇化过程中,富余劳动力增多的情况。

3.三峡库区体育产业――打好“自然”牌

三峡库区自然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西部滞后地区相似。但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具有潜在的区位优势。其整体经济建设重点是加快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的区域发展战略。

三峡库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等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借此,因此可以开发体育探险、康体休闲娱乐、少数民族体育节日体验、漂流、登山、汽车自驾游等多种体育旅游产品。为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提供基地,满足人们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开发山地竞赛项目,利用特有的山地资源,适当发展体育竞技,吸引更多的选手、观众,从而进一不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已成功举办四届的“重庆武隆国际登山挑战赛”,不仅吸引国内外各路高手参赛,还以此为契机做足了宣传,大大推动了武隆的旅游、休闲以及相关宾馆、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开发水上项目,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竣工,该区将拥有巨大的三峡水库资源,可以创办各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水上比赛项目。

依托自然资源发展重庆的体育旅游、体育竞技欣赏产业都是“无烟工业”,消耗能源少,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利于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可以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产业。此外,库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为可安置库区移民、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卢元镇 郭云鹏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体育学刊,2001(1):41

[2]吴文丽 曾 雁: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5):41

[3]代玉梅:重庆市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统计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76~180

[4]肖存峰: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选择.商场现代化,2006 (11月中旬刊):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