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备课是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了解、熟悉和掌握教材的教学目标,也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以确立切合学生、教材和教师三方面实际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包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也包括学科素养的目标,还包括品格教育的目标。
课例:关“艾”―了解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课堂目标
1.概述艾滋病的名称和病毒名称、结构及致病机理,使学生理解生物科技对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视以及历史使命感。
2.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进而关爱艾滋病病人,拒绝歧视和冷漠,实践关爱教育。
3.关注“世界艾滋病日”,全民动员防艾抗艾,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4.了解我国“四免一关怀”政策,更深层次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二、上课:实现学科教学与品格教育的交汇点
上课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它通常包括引入、新授、巩固、小结和拓展等过程。整个过程都是以一定的线索贯彻始终的,可以是以事件发展为线索的,也可以是以观点阐述层层推进的,还可以是以人物刻画和描述逐渐深入的。
引入通常起到渲染课堂气氛的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尤其是通过生动的情景和感性的描述,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情感,使学科知识与品格教育联系起来。
新授一般被看做是知识的传递,其实知识的传递一直是由有情感的教师来实施的,而且知识的积累也是通过人的感觉、思维和创造完成的,在这些过程中展现了人的勤奋、耐心、意志力、责任心、求真求实等可贵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科知识教育与人的品格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巩固往往是通过适当的练习完成的,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或是劳技等。练习是对知识进行操练、分析和运用的过程。自然学科的知识通常强调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客观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而人文学科的知识通常强调文化、习俗、道德、规范等思想性的东西,更具主观性和人文性。虽然两者有区别,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其中必然蕴含着品格教育的要素,如刻苦、严谨、毅力等。
小结是一节课所有知识要点、技能要素,以及品格教育要素的归纳和提炼。
拓展是课堂教学和教育的延伸,既包含知识技能的延伸,也包含品格教育的延伸。这一环节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
课例:让我许个愿―感恩母爱
首先以歌曲《懂你》为导入,自然、亲切地引发学生的情感。随后,以默读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走进作者(学生的同龄人)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寻找感动自己的句子,根据课文的情节写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情经历,通过具体的事例把握作者发生的转变,请学生谈谈对作者的转变又有怎样的感受,层层递进地挖掘其思想感情。整个教学过程,结构完整,层层深入,刻画了语文教学的“润物细无声”,展示了生动的语文学科品格教育课堂。
三、作业:设计学科教学与品格教育的迁移点
作业布置是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诊断,包括巩固练习、提高练习和预习练习,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知识技能的迁移,通过思考、反省和感悟,提炼品格教育的要素,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格。
课例:开创外交新局面
作业内容
1.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历史恩怨,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历史知识,用关键词概括不同时期的中日关系状况。
2.2012年中日建交50周年,日本上演购岛闹剧,破坏中日两国正常关系。中国超过50个城市出现反日游行,多地出现行为,大量日系车被砸,日式餐厅被砸,日企被烧。请你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分析这些行为。
3.属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却不断狡辩,请你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反驳。
四、辅导:提高学科教学与品格教育的落差点
在一节课后,有些学生对所学和所教的东西不理解,甚至听不懂,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辅导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有些学生学不好的原因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态度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辅导不仅是指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所学知识技能中的问题,而且也指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心理的问题。
课例:阳光天使―桑兰
对于这一课,成绩差的学生会觉得有些句子难以理解,对课文的结构不清楚,对访谈的要求也一知半解,教师需要帮助这些学生重新整理思路,写好笔记,提高写作技巧。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桑兰是个幸运儿,如果换成自己,就不会得到关爱,他们认为这样的故事没有普遍意义,有人甚至写了“我比桑兰更痛苦”的作文,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就应从态度和情感方面进行辅导。
五、评价:保持学科教学与品格教育的均衡点
以往,学科教师往往以分数的高低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这种评价说到底就是一种标签,不利于全体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建立融学科教学和品格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寻找两者之间评价的均衡点。
学科评价不仅包含学科成绩的评价,而且包含学生学习品格的评价。改变以往的学习奖励制度,不再以学生成绩排名进行奖励,而是与自身前后的成绩作对比进行奖励,设置学习进步奖、鼓励奖等;不再仅仅以学科的考试成绩作为奖励的唯一条件,而且要以学习的品格作为重要条件;不再以单一的总结性评价为标准,而是结合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影视教育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将契合学生兴趣当做除却契合学科特点与本质之外的探究学科教育方式的原则之一。落实至高中英语教学中,能够同时满足此二重原则和需求的教学方式之一则为对英文影视资源的运用,即其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契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情境的依托特点。但对此的创新性引入亦必得围绕着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等在内的核心素养中心,以在“寓教于乐”中顺利实现课程目标。依据此,对影视资源进行具体运用的方式则可分立为以下三者。
一、配音情景演绎以提升语言能力
英语核心素养中的第一大素养“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英语,通过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但在中文语言环境中生活的学生普遍较为薄弱的英语知识储备与英语语感,其自主有效的语言训练显然很难实现。而影视资源凭借其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与视觉画面、标准规范的英语发声则恰可成为学生通过模仿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以提升语言能力的有效素材,且丰富的配音软件又为此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每天的英语作业布置中,我皆会布置一个利用“英语趣配音”APP软件进行小组分角色配音的作业。如全班同学以四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去围绕电影《冰雪奇缘》中由Olaf、Sven和与它同名的Sven(驯鹿)、Anna构成的经典情景对话进行分角色的配音练习。此重复进行“还原”角色原声的配音练习过程,即是同学们依据特定的语境和情境进行在词句意义理解基础上的听、说、读的过程。而在此之后的正式化英语课堂之上,我则随机挑选几组同学进行现场的情景角色演绎。此则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亦将逐步使得同学们在此规范性的情境语言交互表达中,获得听、说、读等方面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二、注重信息分析以提升思維品质
在“语言能力”之外,“思维品质”作为英语第二大核心素养存在,其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为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与创新性等的水平和特点。而影视资源多以一个故事或情节等作为基本单位构成,即其内的任何一句话、一种现象皆具有特定情境和语境的依托,从而具有可供学生依据情境进行逻辑思维、批判与创新思维的空间,而这则便是运用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提升的方向与方式。
例如:在播放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时,我便让同学们在对影片故事的前后观看与解读下,去解读影片的中心句“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即其需要去回顾影片前后所展示的如主人公安迪为狱友换来啤酒、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申请扩建监狱图书馆、教授汤米知识、出逃、瑞和其余囚犯的生活等的情节,而实现此回顾过程的前提则是其在观影过程中对整场电影英文台词意义的理解,此理解的过程本身即是同学们运用英语进行思维运动的过程,而回顾的过程则是更深一层次的对影片信息进行整合、总结与整体看待的过程,在此之后的对上述中心语句的解析相比于此,需要调动的思维则更为深入,因为其代表着对此语句表层意义的理解、联合故事看待对其深层意义的挖掘,从而得出类似于“忙着生,忙着死,而没有对灵魂的探究、对自由与希望的追求”等结论。此完整的过程则是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极大磨炼与提升的过程。
三、理解中外文化以提升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英语的第三大核心要素,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在平常依据课本教材的教学中,师生鲜能够对特色的异域文化有所发现与理解,而优秀的英文影片则多建立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呈现基础上。所以,依托此进行的对学生文化品格与素养的锤炼则具有合理性、有效性与价值性。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习惯养成;方法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44-01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型,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因为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人的一生中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如果说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是高顶点的话,培养良好的养成教育则是藉以攀登的阶梯。
一、习惯的基本含义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习惯有哪几层含义,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习惯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事物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第二种观点认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还有人认为习惯是从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
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21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在过去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知识轻习惯的现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幼儿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需要。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品格的最佳途径。再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纵观国际、国内不同历史时期,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它足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道德习惯。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一个人品德高尚,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其精神财富。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的习惯,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
(四)劳动习惯。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级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
四、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一)巧设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全面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方面下了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二)积极鼓励,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红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提供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这些都形成了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关键词:五育;道德素质;品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97-01
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好像说得更多的是行为、习惯、品质,接到了领导的命题,我昨晚也好好的学习了一下,现在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网上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定义有很多种。我选择了教育部拟定的:以培养学生形成以“更新、顺服、仁爱、接纳、尽责、诚实、坚韧、公正、谦卑、节制、感恩、信心”12种核心内容为标志的完美品格。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我们的育人方式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型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多元目的转变。“五育”(德、智、体、美、劳)“德”为先,“道德素质”是全人发展的核心,品格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品格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品格决定命运,品格成就人生。
前段时间,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殊荣,所以我也关注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小学。”“在小学学到了什么?”“学到热爱读书、适应老师、做错事要道歉,学会了自信……”当时听到这个科学家的发言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还是引起了现场的争论,现在想起来说明了儿时养成良好品格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的古话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含义之一就是从儿时的品格可以推测未来,好品格能够造就好人生。
以四年级还是以情感教育为主,通过教师节、中秋节等主题班会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仁爱的教育。
五年级:是孩子品格变化最显著的时候,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此时都开始发生变化,学生的是非观是否明确以及自主意识的增强再有叛逆期的即将到来都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形成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更出现了个别生更个别,还会出现优等生在这个时候也会出现某些行为的下滑。所以这个学期我更加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律: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的教育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毕竟还不强。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复抓的重头戏。俗话说,纪律是胜利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比较重视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比如,合唱比赛、入场式的训练、要告诉他们集体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需要,不要因为你个人影响集体的步伐,有步调不一致的要反复训练基本规范。小的方面也要练(如课前准备,个人物品摆放)。经常让学生明确我们要做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教给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一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常规管理做到了细、实,班级秩序自然就井井有条,学生的活动和学习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证。这种自律的品格也就会自然形成。
二、诚实的教育:
案例一: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谎言来投机取巧(薛俊豪)
三、寻找榜样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案例二:关注优秀生行为的下滑(刘海桐、陈泽波:下滑的表现、寻找原因、家校联系)
案例三:榜样的激励作用(用特长生影响黄俊哲)
四、宽容:在相处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宽容待人。
案例四:课间活动时以大欺小(换位思考,蔡刘高华)(高志林、游皓韬)
案例五:在宿舍里以强欺弱(刘春煜、阮玉韵)
五、坚韧:
案例六:心理脆弱、思想懒惰、家教不得法(林奕宇)
1.倾注爱心,拉近距离
我首先采取包容的态度,有意缩小他的缺点,放大他的优点让他看到自己身上也有闪光点。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的集体意识很强,喜欢为班级服务,比如:大课间的投篮训练,每天自己不投却主动站在篮框下为同学捡球。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给予表扬,还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增强他的自信心,使他感到自己还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在这个前提下,我加大对他的表扬力度,比如:个人卫生等。现在个人卫生及周边环境都有所好转。
2.多点信心,不言放弃
像这样的孩子,由于缺点很多,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导、帮助他。在这个过程中,我总是对自己说,对这个孩子要有信心,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能不能成功转化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放弃他。记得刚开学时他在全班面前做自我介绍我是一个留级生,当时我和同学们都被他的举动惊呆了,事后我找他聊天告诉他留级是个不光彩的事等等作了很多的引导,前不久召开部分班级参加的舞蹈大赛,刚好坐在我们班后面的班级就是他原来班上的同学,他低着头来找我换位子,说太难看了,我及时表扬了他的进步也指出以后的努力方向。
与家长密切合作,首先与家长沟通好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孩子的改变才是最迅速有效的,比如(支持的:软、薛);不支持的照样教育,(蔡钊豪)用学校的制度、用自己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处理。同时随时跟他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行为状况以及我们是如何的。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钢琴教学 音乐 情感教育
钢琴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是通过富有规律性音响组合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钢琴教学则是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形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钢琴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一)就理论而言:钢琴教学是情感教育一部分
钢琴教学与一般的认知活动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钢琴教学是一种心理教育活动,它通过在较短时间里以大量的音乐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之理解并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关注钢琴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可见,钢琴教学是情感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就实践而言:钢琴教学拓展了情感教育空间
钢琴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培养与学习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音乐的情感调节功能来引导学生的释放个人情绪。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互相观摩、互相评议,就钢琴学习的各种问题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以理性认识的形式升华了自己平时的感悟体会,对于指导个人的钢琴学习具有实践意义。
二、钢琴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必要性
(一)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弊端
鉴于钢琴教学内容具有“时间短”、“信息量大”、“演奏技能难”的固有特点,其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一对一”“填鸭式”为主,老师说,学生弹;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成为了基本形式。在这种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课堂氛围沉闷,愉悦的教学情绪难以调动,教学效率低下。
(二)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
然而,长期以来,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认识(理性的)的发展手段与工具,其学科地位往往被排在了二等学科,与实现理想教育目标有天壤之别,至于说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内容只能作为“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这就使得学生在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长期以来,都处于弱势的地位,受到忽视与损害。
(三)时展的要求
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是多方面的,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有道德的养成、审美活动、人际交往方面的培养,面对着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时代挑战,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数量庞大的信息。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良好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是一个富有人性化、塑造完善人格的渐进过程。
三、在钢琴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策
(一)教师以“爱”激感
爱是教育事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正因为教育事业是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所以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就应该以爱和心灵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教师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奋进的工作态度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深厚的师生之情。
1、因材施教,培养爱生之情
课程如果想获得学生的好评,教师首先要获得学生的认可,因材施教是其可行之道。上课前知学生,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兴趣爱好、优缺点等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达到在备课的同时备学生的目的;上课中尊重学生,我常常告诫自己“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必须要学会尊重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认真聆听学生的每一句话,观察学生每一个眼神或动作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下课后,“谈”学生,为了弥补上课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情况,通过与学生谈心的方式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2、专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指引,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充分利用教育部门组织的音乐教研活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讨论交流等活动,通过教研达到促进发展、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时要以寒暑假或节假日等空闲时间为契机,到外校或外地学习和培训,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演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落伍。
(二)学生以“爱”投入情感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观念来设计教学,积极鼓励学生主体参与,支持和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激励、唤醒、鼓励学生来传授知识。
创设情境理解钢琴。通过情境教学,有利于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欣赏钢琴独奏曲《水草舞》一课时,教师可以尝试配合音乐欣赏,用多媒体将海底水草翩翩起舞的形象放给学生看,学生不仅聆听了音乐旋律,更从画面中理解了乐曲所描绘的水草飘动、水波荡漾的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以“爱”营造情感
动听优美的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坚韧高尚的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此,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高钢琴教学的实效性,使钢琴教学在教师、学生、琴声互为一体的互动中得到优化。
1、以“情弦”触“心弦”
钢琴教学情感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音乐表层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动情的琴声要触动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心动”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只有通过音乐情感的导入及音乐情感的体验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2、多元化的方式搭建情感教育的舞台
钢琴教学课知识的学习立足于课内,而又要关注于课外,尤其是钢琴教学课的实践环节尤为重要,应该采取多元化思维模式,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班级钢琴演奏会、为音乐配律动等),课后布置学生开展钢琴电子板报制作,收集音乐家的相关资料并写出个人的心得体会等。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情感教育自然渗透于其中。
毋庸置疑,钢琴以特定的艺术符号及音响结构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在钢琴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是钢琴艺术的品格体现,也反映了音乐教育的本质。鉴于此,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会对学生情感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伦旺.试论钢琴教学与情感教育[J].电影评介.2007(11)
[2]翟羽佳.论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信息.2009(01)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生命教育;美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72-04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成绩斐然。其不仅在全美普遍展开,而且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认同和效仿。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青少年遭遇前所未有的人格、信仰等精神危机,漠视生命的伤害事件不断出现,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总结其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与现实背景
生命教育在美国的诞生和普及绝非偶然,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下面笔者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丰富,从源于古希腊的尊重个体的生命哲学思想、美国深入人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有着深远影响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都可以觅见生命教育的思想因子。
1.尊重个体价值的生命哲学思想
欧洲生命哲学思想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传承和发展,美国本土的思想家也以新的结构方式阐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单纯地执著于解决和规定生命是什么,而是更加注重探讨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及独特性、生命的超越性。
正是在这种尊重个体价值的生命哲学思想影响下,生命教育在美国得以出现和普及。美国“生命伦理学”倡导者波特(v.R.Potter)提出尊重生命的双重意蕴。第一,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既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这是一切社会价值得以保证的必要条件。第二,讲究生命的质量,既要保持较好的生理功能和形态,又追求健康愉快、有意义的生活。
生命哲学对生命教育的影响还非常鲜明地体现在诺丁斯(N.Noddings)“关心伦理学”的研究中。此外,美国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出现的四原则说、允许原则说以及决疑法等关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讨和争辩,为美国生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张扬生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多种族社会产生的多元文化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契约立国原则根深蒂固。自《独立宣言》以来,美国的个体便以公民的身份地位与国家发生联系,“以个人为本位”成为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美国的法律也是为保护个人自由而存在。法国学者托克维尔(C,Toequeville)在《论美国的民主》中首次提出,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以民主、自由、平等、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相对稳固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它强调个性的树立和表达,提倡自我决策和承担责任,并灵活应对环境的变化。
正是基于这种价值取向,美国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立、选择、尊严、自我奋斗等品质,强调个体生命的自我生成,反对外界强制灌输。其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也体现着对儿童生命独特性的理解,对儿童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的尊重,并引导儿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生命的未来充满自信和敢于挑战。
3.追求生命自由的“进步运动”
始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生命教育有着一脉相承的观点。杜威强调“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即生活”“儿童为中心”,其实质是将学生视为生命个体,强调儿童的生命本能,使儿童的生命得到整体的发展。以马斯洛(A.H.Maslow)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C.Rogers)的自我理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它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识等各方面的成长。生命教育的初衷就是尊重孩子的价值和尊严,人本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中小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个体生命的表现力、主动性、创造性、好问态度、向权威挑战的塑造和培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过程,美国学校都保证每个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由、积极、独立、智慧的发展,为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也是应对社会道德危机的策略之一,是为解决青少年中出现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事件,为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而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战后的美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危机,人们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在物欲横流和精神追求的两难选择面前迷失了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青少年犯罪率急剧增长。据统计,1970年,美国有47.3%的高中生吸食大麻至少一次,吸食过可卡因、海洛因、致幻剂的比例分别为9.0%、2.2%和11.3%。1970年的美国青少年自杀案件较1960年增长了3.2倍。1970-1975年间,美国公立学校中杀人犯人数上升了18.5%,犯人数上升了40.1%,抢劫犯人数上升了36.7%,吸毒人数上升了37.5%,对学生的袭击事件上升了85.3%,对教师的袭击事件上升了77.4%,学校中的偷盗事件上升了11.8%。使得美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J.D.Walters)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加州创办了第一所生命教育学校――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他希望能够用“生命教育”来整合中小学教育,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教育的新元素,以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如何活得有意义,如何面对人生各种挑战并事先作好准备,等等。之后,全美的中小学开始出现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关注社会生命的生计教育、对他人生命和社会理解的品格教育、张扬个体生命的个性化教育等,这些都是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基本普及。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在推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清晰的目标维度和完整的内容体系。其具体目标和内容如下。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维度
华特士指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这可以看作是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总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正确地体认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目的,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维度。
1.关注死亡,珍惜生命
美国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学者开始探索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他们强调生与死的一体两面关系,主张从生死相联、“由死观生”的角度考察人的生命与死亡。死亡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合意的生死智慧,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消解生命的威胁,进而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
2.体悟人生意义,从生命中学习
生命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鼓励而非强迫孩子发展智慧,它倡导切合大自然内蕴的奖惩系统,不过度保护孩子免于去承受他们所犯错误的自然结果。同时,生命教育还努力让孩子以更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些后果,使他们不致丧失勇气,并能明白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它还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以怀疑的态度审视那些不曾被质疑过而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知识内容。
3.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
生命教育是一种为学生快乐和成功地生活作准备、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为此,华特士生命教育基金会提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在身体、心灵以及精神各层面逐渐进步,成为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教育之中,整个学校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生命教育特征。
1.死亡教育
美国中小学进行的死亡教育带有很强的大众化、普及化特征。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到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都有各类死亡教育课程、研习会和讲座。其内容包括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死亡、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对人的心理影响、自杀的原因及其防止、死的权利、丧葬礼仪与开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幸事件等相关知识。系统完整的死亡教育在改变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和防止自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有36个州将健康教育规定为必修课,按幼儿园和低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四个阶段将其内容细化,并确定了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其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点领域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区健康三个方面;中学健康教育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和感情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营养、药品的使用和滥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社区健康、环境健康、家庭生活健康等十个方面。
3.品格教育
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六种“特质”为目标,即可信赖性、尊重、责任、公平、关爱以及公民的职责与权力。在班级、学校或社区,品格教育的策略始终注重对生命的理解、关心、尊重和负责,同时强调教师、学生、学校和社区所有人的积极参与及其社会责任,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
4.个性化教育
美国的中小学非常注重儿童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与行为的培养。学校强调探求真理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在对教科书的认识上,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本教科书,而应使用多种教材或参考材料,同时要提供多种教学理论,让学生进行比较、选择。
5.环境教育
美国环境教育中渗透着浓郁的生命关怀思想,它对生命教育价值理念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人类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在人与人交往中只有关心他人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才能维持自身利益的长久性。
6.生计教育
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生计教育分为小学和中学两大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无论在哪个阶段,学校都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使之与社会的要求“合拍”;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的意义,培养其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计教育在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与未来的职业定向之间建立了应有的关联,使个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具备了动力和活力,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意义上理解自身的生命价值。
7.挫折教育
美国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在挫折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和生机,从而使其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同时,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深入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
美国的生命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与美国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重视理论指导是分不开的。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或者是停留在对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引进和诠释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具有影响的著作和学派。在课程和教学领域,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完整的构架思路和方法。我国中小学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操作模式、评价方式等还比较陌生。
在生命教育方面,我国需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生命感情、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同理解,开展生命教育教材编著、教师培训、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此外,还要成立全国及区域性的生命教育研究组织和学术性的咨询团体;加大对生命教育科研的资助力度,重点支持有实力的科研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形成科研与学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
美国的生命教育并不是一门固定的学科或课程,而是随机的、整合的。在课程设计上,它坚持生命的完整性与统整性,重视各学科的统整以及生活事件的关联性。而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尚未完全脱离早期生物学科的窠臼,囿于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安全知识等领域,或把生命教育视作地震等突发事件后的补救措施,课程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为此,我们应当借鉴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丰富多样的内容,着眼于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从死亡教育、品格教育、生计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形成立体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
生命教育仅靠理论的传授和语言的说教是不能
完成的。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是开放的、多元化的。例如,直接参观有关死亡的场所及其展览;通过观看有关影片和欣赏音乐来加深思考;阅读有关书籍和故事,并进行讨论;等等。鉴于此,我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做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知识传授与亲身实践、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同时,要采用亲身体验法、欣赏与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扩大生命教育实施主体的力量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与积极配合。中小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提供的正规生命教育外,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社区、新闻媒体、家庭等各种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是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要力量,它们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和生计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省市也开始开展生命教育。但是,生命教育的实施渠道还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由中小学自行组织实施。广大的社会机构和团体的参与程度不够,社会组织和家庭的教育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扮演好中小学生命教育辅助力量的角色。借鉴美国的做法,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全国有条件的中小学,除在学校开展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外,还应争取与社区、医院、企事业等单位合作,开展青少年课外生命教育活动;第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增加面向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节目;第三,鼓励社会组织募集生命教育基金,将其用于中小学生命教育,并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基地;第四,引导家长帮助青少年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使父母对儿童自发的、无意识的生命关爱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灵引导,让儿童以完满的精神准备去追求未来的幸福人生。
(四)完善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
制订法律、法规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保障,这是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实施生命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生命教育相关法规、法令的颁布,保证了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
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从国家意志层面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地位。这对促进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健全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生命教育走上法治轨道,仍然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生命教育立法应着眼长远,将生命教育全面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之中,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各项保障以及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等责任予以界定,使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生命关怀的理念还应贯穿于所有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宗良,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