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运输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运输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运输方案

光伏运输方案范文1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 应用技术安装施工建筑节能

1. 工程概况

由深圳市华昱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6KWp太阳能光伏并网工程项目位于深圳市坂田街道伯公坳路1号华昱机构大院内。该项目总安装容量6KWp,采用60块Nexpower生产的95W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组件通过5串12并连接方式,采用施耐德GT2.8型号并网逆变器两台,采用室内安装,系统配直流配电箱1套和交流配电箱1套。整个项目与楼顶建筑结合与一体。光伏发电就近并入220V配电系统的低压配电端,供办公大楼的零耗能办公室空调用电,本工程将光伏系统与建筑节能理念完美结合(如图1所示)。该项目工程的施工单位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於2010年7月20日开工,至2010年7月31日竣工,大楼通电后项目于2010年9月2日正式并网发电。

图1

2.总体设计方案

2.1本次项目以深圳市华昱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六楼东侧顶部建筑架空屋面形式为安装场地,总共建设功率为6KWp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2.2太阳能发电部分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如下(如图2所示):白天有日照时,太阳能方阵发出的电经并网逆变器将电能直接输到交流电网上。此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了60块95Wp的非晶薄膜太阳电池组件,采用5串12并连接方式;系统选用了两台型号为GT2.8AU的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成符合要求的交流电供用户侧负载使用;并网逆变器经过交流配电箱NLACB-01后,接入低压配电并网点。

图2(系统原理图)

2.3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本项目采用瑞士专业的光伏设计软件,对整个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设计阶段我们结合深圳当地的气候特点,针对太阳电池方阵安装的三个方向(分别为:正南、南偏东45°、南偏西45°)的发电量进行深入分析(详见表1及图3),最终太阳电池方阵决定采用正向朝南的安装方式,组件安装倾角为当地最佳倾角23°(由于业主方考虑到整个屋顶美观性最终采用光伏组件与水平面1°倾角),光伏系统共采用60块95Wp的非晶薄膜太阳电池组件通过5串*12并方式进行系统串并联连接,由2台施耐德公司生产的GT2.8系列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总安装容量为6kWp。(详见图4:太阳能电池方阵接线图)

不同方向的发电量分析 表1

图3

整个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由太阳电池组件、直流汇线箱、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箱、防雷系统组成;同时由1套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完成对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数据采集。

本项目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蓄电池储能,直接把电能送上电网。与离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相比,该技术无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所发电能馈入电网,以电网为储能装置,省掉蓄电池,可比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建设投资减少35%―45%,降低了发电成本。同时,省掉蓄电池可提高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减少蓄电池的二次污染。光伏电池组件与建筑物完美结合,既可发电,又能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使建筑物科技含量提高、增加亮点。

3.施工具体操作细节

3.1组件支架安装

按照施工图纸,组件支架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焊接完毕通过防锈处理,支架组装完成后形成统一平面。(详见图5:基础钢结构装配图)

3.2太阳电池组件安装

太阳电池组件平行插入两根H型钢材固定的导轨内,H钢高度100mm,电池组件厚度35.3mm,不够部分用泡沫垫将组件底部垫起。 保证电池组件整个形成平面,太阳电池组件不与支架发送直接接触,达到保护太阳电池组件目的。(详见图6:工程总装配图)

3.3屋顶密封

电池组件间用泡沫棒填充后用黑色耐候胶密封,组件与钢支架衔接部分用黑色耐候胶密封。缝隙较小部分用泡沫垫填充后用耐候密封胶密封。电池组件方阵有一块空缺部分用玻璃板密封,四周打耐候密封胶。

3.4组件线路安装

五块组件串联之后主线进入设备间。主线穿过方阵和设备间的90PVC线管,12组主线按照设备编号进入设备间。主线衔接部分用防水胶带和绝缘胶带捆绑。

3.5设备间安装

设备间用镀锌线槽,线槽有线出入部分开孔。直流线缆按照编号进入直流配电箱。

3.6 设备运输

安装包括电池组件运输,支架钢结构运输,基本材料运输。(设备运送到工地后从一楼到楼顶)

3.7 系统施工流程如下:

4.施工管理

施工单位组织精干力量,挑选比较优秀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请甲方现场技术负责人审查通过。

我们在施工现场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把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实行质量与经济挂勾制度,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并切实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从开始施工至结束施工始终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设计变更文件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新规范进行质量验收,没有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没有发生质量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

5.工程质量情况分述如下

5.1钢结构施工工程

图7(钢结构竣工图)

整个项目施工完成后刚结构平整,达到预期安装效果,屋顶结构合理。整个楼顶钢结构采用12个立柱支撑,保证安装完毕钢结构形成完整平面。同时为了防止尘土影响整个系统发电效果,系统采用1度倾角保证在下雨天雨水能顺利将屋面尘土进行冲刷带走。

整个系统钢结构采用无缝焊接连接,焊接完毕用防锈漆进行处理,系统采用2套无动力风机,将屋面热量及时带走。无动力风机采用镶嵌式安装。

5.2建筑电气分部工程

设备挂式安装在大楼六楼配电间。电气部分由太阳电池组件,直流配电箱、施耐德公司生产的GT2.8系列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2台、交流配电箱组成。我们对发电系统的每个环节都做检验记录。主要包括系统设计、安装、布线、防水工程、防雷接地、设备工作特性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等,截止到目前所有设备运行正常。详见图8(光伏系统并网设备安装示意图)

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配电房及设备操作及维护的主要注意事项

6.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备的操作

6.1.1 系统通停操作

6.1.1.1 系统通电的操作

(1)先打开太阳能直流配电箱将断路器开关合上;

(2)再打开交流配电柜将断路器开关合上,并网逆变器自动启动与市电并网,同时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输送到电网供办公室空调等设备用电。

(3)在并网逆变器正常工作状态,不能随便关合交直流开关。

(4)直流汇结箱开关要处于正常开启状态。

6.1.1.2 系统停电的操作

太阳能供电系统并网后,只要设备不出系统故障,不能人为停电,如必须停电,按以下步骤操作停电。

(1)先将配电房太阳能直流配电柜直流开关断开。

(2)再打开交流配电柜将断路器开关断开。

6.1.2 直流汇结箱操作

如果停止逆变器的直流输入,将直流汇结箱的直流断路器全部断开。

6.1.2.1 浪涌保护器:提供光伏组件的防雷保护。

6.1.2.2 直流断路器:直流输出的开关。

6.1.2.3 正输入:光伏阵列的正极输入。

6.1.2.4 负输入:光伏阵列的负极输入。

6.1.2.5 输出:直流汇结箱的输出(至逆变器)。

6.1.3 逆变器操作

按系统通电的操作进行并网,一般情况下逆变器无需维护保养,通电后自动运行。逆变器具有自动运行停止功能:早上太阳上升,日照强度增大,使光伏组件输出功率达到条件时,逆变器自动启动。日落时运行停止。如果出现故障显示为红灯,绿灯正常工作。

6.1.4 交流配电箱操作

6.1.4.1两个电表:分别记录两台逆变器输出交流电量。

6.1.4.2 浪涌保护器:防止交流过电流/电压对系统影响,保护逆变器正常运行。

6.1.4.3 断路器:左边并排两个断路器分别为两台逆变器交流输出切断开关,右边一个断路器为并网点切断开关(紧急情况下使用)。

6.2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备的维护

6.2.1 光伏组件的维护

所有的光伏组件对维护要求非常低。如果组件弄脏了,即可用肥皂、水和一块柔软的布或海绵清洗玻璃。对于较难去除的污垢要用一种柔和的不含磨损剂的清洁剂来清洗。另外,要检查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是否有裂纹、电极是否脱落。适时用万用表检测组件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看是否与说明书上的参数一致。

太阳能电池组件最少每半年要进行定期清洗,经常清洗可提高系统5%发电量。

6.2.2 直流配电箱的维护

日常检查外壳是否腐蚀、生锈和检查布线是否损伤。

如直流输入发生故障应依次检查直流端的开关及接线端,确认直流汇结箱中的开关电源是否击穿或损坏,然后再检查太阳能电池方阵是否有电流松动现象。浪涌保护器是否被雷电击穿(一般浪涌保护器只能承受三次左右雷击,雷击后需更换以免造成其他设备损坏。)

6.2.3 逆变器的维护

日常维护和检修:检查外壳是否腐蚀、生锈;检查是否有异动振动,异常声音;检查指示灯状态(绿灯正常运行,红灯设备故障)。

6.2.4 交流配电箱的维护

日常维护和检修:检查外壳是否腐蚀、生锈和检查布线是否损伤;检查全部装置是否有异动振动,异常声音;检查电源电压主回路电压是否正常。

6.2.5 太阳能设备操作使用的注意事项

6.2.5.1 由于太阳能并网供电系统:直流>500V,交流220V必须指定专业操作人员,应按有关安全标准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故障。

6.2.5.2 太阳能并网供电系统为无人值守站,定期巡检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7. 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7.1经济效益分析

7.1.1 年节电量及节约用电节约用电:年节电量为6138 kwh,年节约用电费约0.5万元。

7.1.2 年节省一次性能源合约2.3吨标煤。

7.1.3 减少城市电力建设资金投入量5万元

7.2环境效益分析

7.3社会效益分析

7.3.1本项目单纯按照发电量计算,其经济效益是较低;与常规能源对比,费用仍然较高。这也是制约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因素。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治理常规能源所造成的污染是一项很大的“隐蔽”费用,一些国家对化石燃料的价格进行补贴。

7.3.2 太阳能发电虽然一场投入很大,单其运行基本没有成本。而对于并网发电而言,运行故障相对较小。

7.3.3 本项目太阳能与建筑节能理念相结合,其未来发展前景巨大。

7.3.4 用太阳能发电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远期大规模应用。许多发达国家光伏发电已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据权威预测,到2030年光伏发电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将占到5―10%。

8. 结束语

近几年来,华昱集团一直在进行节能建筑、生态人居等健康住宅探索,寻求持续发展之路。并与华中科技大学于2009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建筑试验房,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节能设计方案,并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该太阳能光伏并网工程项目所在地华昱集团总部零耗能办公室为该公司第二阶段的节能建筑试验场所,该零耗能办公室充分利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动态空气墙、室内舒适度调节系统、室内地板送风系统等节能技术,其中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节能的较大亮点。华昱集团总部生态零耗能办公室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该技术既能满足建筑结构要求,提升建筑美感,又具有光伏发电功能,对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运输方案范文2

【关键词】分布式小电源 电能计量 双向计量

分布式小电源,容量小,一般均小于50MW,而且在向当地所有供电方面可以直接将小电源直接连接到配电网。一般可将分布式小电源,分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和蓄电池等。

1 分布式电源分类

1.1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简而言之就是把“风”过渡到“电”。风力资源几乎在各个地方均有分布,清洁环保,符合当今社会所号召的创建节能、环保型社会的要求。虽然目前风力发电,成本还是比较高,还没有普及到所有地区,但是相信在日益开放进步的中国社会环境的促使下,风力发电技术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并且可能深入到乡、镇、村。

1.2 太阳能光伏电池

太阳能光伏电池,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其中原理,便是把充足的太阳光源通过设备进行设置将太阳的能量,进行转化变成不需要消耗燃料的电能源。据估计,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太阳照射地球每40秒就相当于210亿桶石油的能量的产生。在目前能源方面,太阳能被专家一致认为是可再生率最高、最为环保、具有无尽潜力的未来资源。

太阳能广发电池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尽;分布地区广,能够分散使用;避免运输方面的经济资源消耗;无污染,可以再生等各种原因成为能源界至高的宠儿。

1.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不是通过传统的燃料燃烧产生电能,还是通过燃料的电化学反应,可以把燃料自身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近些年,燃料电池发展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与常规的电力发电相比,发电效率高,最高可达到80%,CO2的排出量也相应的减少;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广泛的燃料,容易建设,占地面积小;且产生电力的质量高,操作容易。因此,被誉为第四电技术,受到全世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交通运输方面的电力系统的重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燃料电池需要较多的氧化剂,且废旧电池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1.4 新型燃气轮机

新型燃气轮机是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作为原料,通过燃烧原料的一种功率为数百瓦以下的一种超小型燃气轮机。新型燃气轮机作为居民小区和商业圈范围内主要供电装置,其具有体积小、污染轻、质量轻、运行维护起来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商业竞争方面上,其是目前最成熟的分布式小电源之一。

1.5 蓄电池

在分布式小电源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部分时间的供电超负荷运行。倘若这种自然环境提供的能量转换的电能,受到长时间天气恶劣的影响,更有甚者能够导致大规模的电路系统供电失败。随着气候变暖,天气越来越琢磨不定,这时便需要采用储能技术,蓄电池便是储能系统中较为广泛的应用装置。

随着技术的进步,蓄电池也经过多次变革,从原来制作成本高、寿命短、对环境污染特别厉害,废旧电池处理特别麻烦的传统电池,蜕变成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新型高能量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便是这新型二次电池之一,为人们所熟知,在分布式小电源发电装置不能进行正常供电时向用户提供电能。

2 分布式电源运行时电能计量的实现方式

2.1 分布式小电源的运行模式

分布式小电源按照与电网关系来区分可以划分为:独立运行即给用户提供电能;却与电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种分布式小电源不能够正常运行时,切换供电;分布式小电源和电网并联,主要以自身用电为主,不够时从电网处接受其提供的电能;分布式小电源和电网并联,向电网输出电能。

2.2 电能计量点设置原则

根据分布小电源运行的模式来设置电能计量点,首先以上四种运行方式,可以把其再分为两类:从电网吸收电能和释放电能。前一种,应该将分布式小电源电能计量点设置在入网产权分界点处,即为用户计量点;后一种,原则上应该在入网的每一条线路都设置一个计量点。

2.3 电能计量方案

(1)分布式电源运行时电能计量方案配置:分布式小电源入网处所定的计量点,均应该在各点装设电能计量装置,并且在设备配置和技术时,必须符合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标准要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布式小电源入网电能计量理应准备不同的方案,例如:高压供电时,最好采用双重配置标准的电能计量方案,来保障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2)对应用于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电表的特殊功能要求:除了对必须要满足电能表的基本要求,还需要满足一部分其它的特殊需求。普通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精确度受到许多其它不可避免因素的影响,如电压互感器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压降以及计量二次回路的负荷、功率因数、计量方式、环境条件等。因此,简单的电能表方面的要求不能够满足对入网电量的计量,必须要挑选精度高的电能表,从而提高低负荷和分布式小电源入网发电是低谷时候的测量精度,例如双计量电能表。

3 双向计量分式小电源入网电能的研究

随着分布式小电源入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用户家庭、商业圈以及专业测量人员对计量精度的要求随之而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分布式小电源入网在电量质量问题不能够完全保障的情况下,人们不断向计量方案提出来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计量方式在满足供电方案的前提下,做到精确度最高。

4 结语

伴随着分布式小电源入网技术的精湛,双向计量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必须根据分布式小电源的运行模式来划分其在运行时,正确的设置计量点、计量方案配置、特殊计量功能。统一并规范各类分布式小电源的计量,从而促进分布式小电源入网的迅猛发展。同时不能够局限于目前的计量方案,必须及时的根据分布式小电源入网发电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为用户和电网之间提高更便捷的沟通平台。

参考文献

[1]雷E.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策略与协调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光伏运输方案范文3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辅助电源的铁路区间设备配电方案,将光伏发电系统与铁路区间设备原有配电线路通过“H型”接入构成双供电系统,当配电网络发生故障时,可切换到光伏系统单独供电,实现设备电力供应的双重保护。提出了该配电方案的系统框架与模块设计,并对各模块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光伏;辅助电源;区间设备;“H型”供电;设计

铁路的供电网络由动力牵引供电和信号辅助系统供电两部分构成,分别称为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供电系统为机车行驶提供动力电源,配电系统为铁路区间闭塞设备(简称区间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等供电,两套系统相对独立,一般由相互隔离的线路分别输送。区间设备多为双路独立电源供电,包含主配电和备用配电两个部分,通过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切换。传统的配电形式对电网可靠性依赖较大,如遇到配电电网故障时,会造成区间设备失效。2008年因冰灾造成了京广线部分区域电网供电中断,主配电与辅助配电均失效,导致区间设备停止工作,行车信号、道岔等需要通过人工操作完成,造成华南地区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因此,为铁路区间设备建立独立、可靠的辅助电源,解决因配电网故障造成信号系统瘫痪问题成为铁路安全运输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铁路配电系统的主要形式

1.1相关概念所谓“区间”,是指两个车站或者两个铁路变电所之间的线路。两个相邻车站间的区间称为站间区间;相邻变电所之间的区间称为所间区间。所谓“闭塞”,是指为保证行车安全,通过电气控制将列车运行的线路区间进行全封闭或者分段封闭,防止同区段内的对向列车和同向列车因时序安排不当而造成对撞或追尾等事故。所谓“H型”供电,是指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并列供电。《铁路信号维护规则》第12.2.1条规定,铁路信号设备输入电源供电方式有一主一备和两路同时供电2种方式,其中两路同时供电方式即为“H型”供电,这种情况下由主副两路电源并列运行,当一路电源关闭或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另一路电源。

1.2区间设备的主要供电形式目前,国内铁路基本上都实现了自动闭塞,并配置了较完善的区间设备及配电系统,供电形式从宏观上划分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为了避免单一供电产生故障造成的供电失效问题,一般多由两路独立的供电线路构成主附电源,通过电力互供的方式保障区间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常采用的互供形式包含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两种,其中单回路供电又包含三点三线式、三点两线式、点集式等供电形式,各种供电方式原理及特点如表1所示。

2区间设备供电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源配置对牵引变电所提供电源依赖性强从区间设备各种配电形式来看,配电电源一般引自牵引供电电源,当牵引电源出现故障时,区间设备配电系统将一同失效。因此,在发生自然灾害、供电网失效或不稳定时,会造成区间设备停止工作,为铁路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2)配电技术发展缓慢,自动化程度低相对于牵引变电技术的发展,区间设备的配电技术发展缓慢,自动化程度不高。考虑到安全、成本等因素,配电技术的技术革新较为谨慎,国内仍有部分铁路配电沿用20世纪80、90年代的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线路老化,出现故障时较难找到故障和及时排除,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和难度。(3)缺乏带有储能功能的独立监控电源,断电后没有数据的现场保护监测系统应是一个独立的辅助系统,其工作电源一般取自信号电源系统的直流输出,当配电系统断电时,监控子系统同时掉电,无法继续监测及对故障情况进行现场保护,造成设备故障分析困难。如能在电源屏上增加具有储能的辅助电源模块,在两路电都断电时为监控子系统补充供电,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3光伏发电在我国铁路领域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在1975年,光伏发电技术就在铁路系统进行试用并逐渐拓展,1984年铁道部编制了《硅太阳能电源光电参数及容量选择》。通过多年的试用和技术发展,光伏发电在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上应用逐渐增多,并在测试、施工、维护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经验与标准。随着电气化铁道技术的发展,铁路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功率等要求越来越高,而此时国家电力行业发展迅猛,电力行业走向市场化,电网覆盖区域逐渐增大,可靠性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带动了铁路供配电网络建设。因此,光伏发电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其成本高、容量低等缺点逐渐显现,早年推广的铁路光伏设备也逐渐被传统供电网取代,改由贯通电线路或自闭电线路供电[1]。从未来发展来看,传统能源的紧缺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各国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加大扶持力度,为太阳能在铁路行业的广泛利用带来政策环境。同时,铁道部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或计划修建数条西部铁路线,而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常规供电网建设存在不足,为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带来广阔前景。更重要的是现有铁路配电系统过分依赖牵引变电所提供外部电源,在发生自然灾害、供电系统故障或不稳定时会产生信号系统终端瘫痪、监测记录缺失等隐患,增加具有独立、储能特点的光伏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可有效解决应急条件下的辅助供电问题。

4基于光伏辅助电源的铁路区间设备“H型”供电系统框架

基于光伏发电的诸多优点,探索将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铁路区间设备的辅助供电,建立基于光伏辅助电源的铁路区间设备“H型”供电系统。该系统由原配电网电源模块、光伏辅助电源模块和监控系统模块这3部分组成,通过合理的接入控制,形成光伏供电与常规供电相互补充的区间设备供电系统,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其中,光伏辅助电源模块由光伏太阳能板组件、双轴太阳自动跟踪子系统、主控系统、储能系统、防护装置等组成。

5基于光伏辅助电源的铁路区间设备供电系统模块设计

5.1光伏辅助电源模块设计分析(1)系统选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既具有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独立、储能的特点,又能够与电网供电相互补充,构成供电系统的双重保护,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可以作为辅助应急电源,解决因电网供电中断或不稳定造成的电源中断问题。铁路区间闭塞设备具有点多线长,数量大、布局分散等特点,所以本项目光伏辅助电源系统的接入形式采用分布式系统,在每一个区间设备点设置一立的光伏发电系统,经过并网逆变后供给单点负载,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也可以靠光伏系统及储能设备独立对单点设备供电。(2)系统优化设计为了提升光伏系统的的效率和辅助电源稳定性,设计中应考虑以下问题:一是构建由信号输入,计算单元,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等部分组成的太阳双轴全追踪系统,提升光伏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二是进行钢结构支撑的轻便牢固性优化设计,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的稳定性;三是采用合理的MPPT算法,提升光伏发电的可靠性;四是系统防护设计,设置安全工作模式,风雨天气和夜晚能够自动回复安全模式。

5.2配电网及光伏系统“H型”接入分析铁路区间设备供电多已采取了主辅供电模式,为了降低改造成本,在加入光伏辅助电源时可不改变原有配电线路,仅通过光伏发电与原有配电网络进行“H型”接入进行电气控制切换。当原有配电网络正常运行时,可由原网络为区间设备供电,当原有主辅配电网络均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光伏系统及储能装置供电。根据铁路信号系统的要求,区间信号供电中断时间不能超过0.15s,因此光伏电源与配电网络电源切换时间应满足其安全要求。(3)监控系统模块设计为满足铁路区间设备供电高可靠性的要求,监测模块包含对双供电电源的监控和对“H型”接入控制的监控,实时反馈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辅助电源在原有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应起到独立供电的作用,因此其应具有储能装置,且应具有较足够的能量储备。将储能装置其作为监测模块的备用供电,可实现故障状态的记忆保护,即使在配电网和光伏系统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备用电源完成故障记忆功能,实现铁路区间设备供电的智能监测。

6结语

光伏运输方案范文4

■污水源热泵业务优势加强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进军冷链产业

■当前股价:16.53元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公司是名副其实的空调配件行业龙头,在空调阀门行业居垄断地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制冷阀门、管路集成组件、压缩机零部件和中央空调产品等,公司的截止阀、四通换向阀等产品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在传统空调配件制造业务持续增长并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同时,公司已经在新能源行业和节能减排领域积累了多个潜在的业绩爆发点:收购江苏大通风机后,公司将具备独立提供整套核电暖通系统设备的能力;收购太原炬能后,公司在污水源热泵领域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3000吨多晶硅生产基地和10MV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自建项目,公司完成了光伏产业的布局;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进军冷链产业。

特种空调发展迅猛核电空调再传捷报

7月1日,公司公告称,公司中标中广核集团合计4022.63万元的核电空调项目,预计于2010年10月份开始交货。此次中标又一次体现了公司核电空调领域的优势,从2008年底打入核电空调主机市场以来,公司在2010年已取得核电空调主机招标70%的市场份额,行业龙头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公司并购大通风机厂,预计年内取得核电站风机和风阀生产资质,核电HVAC总包业务值得期待。公司具有核电制冷主机和末端的生产资质,并具有风阀的生产能力,另外公司控股大通风机,拓展核电风机领域。公司在取得风机风阀核级生产资质后,有望打破南风股份在核电HVAC总包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HVAC系统总包将大幅提高公司核电空调业务盈利能力。一台100万千瓦核反应堆机组的空调主机为1000多万元,而HVAC系统总包价值可达1―2亿元,另外核电HVAC总包商还可以获得约相当于整套设备28%左右的总装费用。与此同时,公司还在核级设备培育了潜在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的特种空调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公司的特种空调将逐步打入城轨地铁和3G基站空调领域。保守估计未来5年我国地铁特种空调市场空间为174亿元,3G基站空调未来两年市场空间在200―320亿元以上。目前公司特种空调已经进入中国移动供应商名单,获得中国移动2010年节能改造通风设备20%的市场订单,正在进一步开拓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的车载空调正在南北车进行认证,未来有望分享轨道交通投资的快速增长。

污水源热泵业务优势加强

公司于今年4月收购了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57%的股权,该公司为一家从事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水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替代燃煤锅炉供热(制冷)设计、施工、运营的企业,拥有世界首创的城市原生污水冷热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成套专利技术与工艺,其业务模式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特许权经营和项目总包等。

公司目前已生产污水源热泵产品,但不从事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施工,此次收购后,公司完成了产业链向下游的延伸,进入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污水源热泵利用城市废热作为冷热源,通过中介水和污水专用的换热器从污水中换取热量,带有热量的中介水进入蒸发器后,热量被制冷剂吸收,中介水通过循环泵动力在蒸发器和换热器之间循环。比较而言,污水源热泵系统可以利用更少的电能,从污水中获得更多能量,然后供给用户制冷及采暖。相比普通的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具备性价比高及环保的优点。目前节能减排已日益受社会重视,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能有效促进节能改造的运营模式也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在此背景下,公司的污水源热泵产品结合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运营模式,必将获得高速成长。

光伏产业布局完成

通过3000吨多晶硅生产基地和10MV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自建项目,公司实现了光伏产业的布局。项目建成后并网第1年即可达到设计发电能力,每年实现营业收入2388.87万元,年利润总额1850.82万元,投资回收年限为12.04年。本次公司投资自建的10MV光伏电站的项目颇具意义:一方面,为未来打造多晶硅光伏发电全产业链体系、化解单一多晶硅项目风险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公司在国内光伏产业即将爆发的前夜前瞻性地完成了战略布局。

虽然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公司多晶硅项目的前景好于预期。一方面,公司采用的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多晶硅生产的首选工艺,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另一方面,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享受了较低的电价和水价,电价成本一般占多晶硅生产成本的1/3左右,公司有望将生产成本控制在35美元/公斤以下,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水平。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进军冷链产业

公司与泓宇节能共同投资设立浙江盾安冷链系统有限公司,公司出资2700万元,占注册资本90%,从事冷链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冷链系统服务。项目建设期一年,预计正常年份收入1.75亿元,利润总额3014万元。

节能减排日益受重视的今天,过去粗放式、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维持,随着水资源的紧缺,人力成本的提高,过去在运输环节中大量损失新鲜食品的做法,必将得到改变。在此背景下,公司利用自身在制冷行业多年的生产经验,积极投资冷链产品。本项目计划第一年以终端冷链产品为突破口,第二年扩展到冷库产品,第三年再扩展到运输环节冷链设备,第四年导入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驱动的冷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冷链产品的全系列化。目前国内冷链行业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初期,但由于冷链设备的技术含量较高,又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而外资品牌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布局,因此冷链产业中的高端产品,往往掌握在外资品牌手中。公司该项目抓住了冷链行业的发展机遇,如果公司能充分利用自身已有优势,开拓冷链市场,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光伏运输方案范文5

设计单位:海恩-特洛伊建筑师事务所

能源创意:迪·彼得·霍尔茨,克莱姆斯多瑙大学建筑与环境系

奥地利健康和生态建筑研究院(IBO)

阳光别墅位于维也纳以西的普雷斯鲍姆乡村地区,面朝Wienerwaldsee湖,田园风光十分优美。别墅朝向东南,位于湖边的一个斜坡上,陡峭的地势和附近森林投下的阴影给建筑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该项目经理威卢克斯奥地利公司总经理沃尔特说:“我们就是要选择一块难以施工的场地,因为我们的理念是,即使在艰苦的建筑环境下,零碳排放项目也是可行的。” 它将是一栋具备气候平衡、居住舒适、感观优美、具备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的可持续建筑。

这个独栋建筑的设计方案是由福拉尔贝格州(Vorarlberg)建筑师海恩-特洛伊提供,是沃尔特·安特伦纳尔教授领导的评审委员会评出的一项参赛获胜作品。建筑师海恩-特洛伊曾获得2009年世界上最重要的环保奖“全球能源奖”。

建筑设计

海恩-特洛伊的设计方案完美地呼应了建筑场地特点。通过提升客厅天窗的高度将更多光线引进室内深处,从而消除了附近山峰阴影的影响。

采光设计

厨房和餐厅集中在“西南向”一个受保护的空间。天窗和立面窗位置经过了精心设计,既最大程度地以被动方式吸收太阳能,同时又带来了特有的远眺视野,进而突出了建筑个性,所有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自然采光效果。

能源设计

建筑的部分承载结构是木质的,木材就地取材,从而大大减少了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浪费。新鲜空气通过两种方式进入室内:夏季利用太阳能动力智能窗,可以自动开关窗体,通过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环境。在冬季,采用机械式通风和热量回收技术确保室内温度。宽阔的坡屋顶为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8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板, 46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电池,还有低盐度水源热泵用于取暖以及高效能家居用电设备等等,这些设计手段的综合利用确保了能量平衡。

阳光别墅的能量和二氧化碳平衡能量平衡:

能量总需求:50.8kWh/m2/年

供暖、热水、热力设备损失、电力设备和家庭用电

能量总产出:63kWh/m2/年

热泵、太阳集热板、太阳能光伏电池

净能量剩余:12.2kWh/m2/年

能耗效能和生产计算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氧化碳平衡:

二氧化碳排放:10.1公斤/平米/年

建筑材料、运输、建筑结构、供热、热水、供热设备损失、电力设备和房屋用电等等。

二氧化碳补偿:10.2公斤/平米/年

太阳集热板、太阳能电池

30年后平衡状态:二氧化碳中和

所有以上因素都表明,阳光别墅项目30年内产生的清洁能源(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太阳能热系统),足以抵消项目建设及房屋使用过程中所排放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平衡。

项目合作

2010年2月,“阳光别墅”曾荣获年奥地利国家环境和能源科技部颁发的“2010年Ecolinx”特别奖。

2010年10月28日,奥地利首个碳中和住宅“阳光别墅”建成并完美交付使用。它是基于“ACTIVE HOUSE”未来建筑理念建设的,倡导房屋应该实现气候平衡、居住舒适、感观优美、具备充足的日光照明和新鲜的空气,即实现能耗效率与最佳室内气候之间的平衡,同时保证房屋以动态方式适应周围环境,实现碳中和。它是威卢克斯Model Home 2020 项目中第三个完成的未来可持续示范建筑,是威卢克斯集团积极推动开发可持续发展未来建筑战略的一部分。

威卢克斯致力于生产提供优质环保产品,降低建筑物的CO2排放量,但同时又不牺牲最佳自然采光标准和和宜居舒适度。威卢克斯、 WindowMaster,威尔法克和Drexel & Weiss公司提供相关屋顶窗及智能电控技术与产品。

光伏运输方案范文6

人类的产业活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产必需品,最常见的分类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而服务业中的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可以看做是第一、第二产业实现价值的一个环节(或者是一个区位),因此这里主要讲农业和工业活动。

产业活动,从地理角度看是一种区位的选择,影响要素多、综合性强。要理清这些知识,必须建立一个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一般原理出发解决具体的特殊的问题。

在阅读上述结构图时,一定要注意区分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的原理,即受哪些因素共同影响;另一个是动态的变化,即产业的时空变化以及对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的分析。

从产业活动的区位来看,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工业受资源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两者的分布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发生变化。

二、产业活动典型试题的分类分析

1.静态的原理应用类试题

读某企业集团“铜矿炼制的原料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图”,图中影响乙、丙、丁三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甲 乙 丙 丁

A. 原料、动力、劳力 B. 原料、动力、市场

C. 动力、劳力、市场 D. 市场、交通、政策

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

首先,我们要从图中获取与本题有关的有效信息:选矿厂、炼铜厂与精炼厂是一个连续的工业部门联系;选矿厂产生了97.5%的废料,精炼厂几乎没有废料产生。

其次,调用知识。炼铜是一个电解提炼的过程,它不能像炼铁那样通过煅烧的方式获得铁,电解是要将铜矿通电到熔融状态,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需要注意的是,有色金属(比如铜、铝、镍等)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方式获得的。

再次,结合工业区位原理。所有的产业活动都是用合理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成本,尤其是减少运输费用这一项。

最后,结合选项中所列的区位因素作出判断:选矿厂产生的废料多,要接近原料地,可以减少运费;炼铜厂消耗的能源大,要接近动力(能源)地;精炼厂几乎不产生废料,可以接近市场。

2.动态的区位选择变化类试题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1)(2)题。

(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最相符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2)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该题组的正确选项为A、C。

首先,获取图中信息。通观4个阶段,发现该工业的区位选择发生了变化:在阶段Ⅰ接近燃料、原料地,意味着消耗的燃料、原料量都很大;阶段Ⅱ接近燃料地,意味着运输原料的成本在减少;阶段Ⅲ接近原料地,意味着运输燃料的成本在减少;阶段Ⅳ接近市场,意味着运输原料、燃料的成本都减少了。

其次,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推测:阶段Ⅱ、阶段Ⅲ的变化可能是因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耗燃料、原料的量发生了变化;阶段Ⅳ可能是因交通运输的发展,运费成本大大降低,原料和燃料可以通过远距离运输(比如海运)获得。

最后,结合选项判断。影响纺织工业的是原料和劳动力,影响电子工业的是技术,影响化学工业的是原料和环境,因此钢铁工业最符合这一变化,市场需求因素对钢铁工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3.实际案例的综合分析

我国某太阳能利用企业,成立于1996年,最早生产家庭用太阳能热水器(家庭热水解决方案),在技术上不断自主创新(比如光伏技术),逐渐开发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单位集体热水解决方案)、温屏节能玻璃等六大系列产品。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该企业从生产太阳能热水器到温屏节能玻璃的过程,属于( )

A.产业转移 B.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源密集型

C.产业升级 D.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开发

(2)中国光伏产品以价格优势进入欧美,这种价格优势主要源于( )

A.劳动力廉价 B.国家政策扶持

C.交通便利 D.原材料丰富

(3)我国的光伏产业,在2009年和2010年高速扩张。2012年美国和欧盟先后对我国光伏企展开反倾销调查后,2012年全行业陷入集体亏损。集体亏损反映了( )

A.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光伏行业的冲击很大

B.中国光伏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够,产品有缺陷

C.国家对国内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

D.中国的光伏产业对国际的市场的依赖性太强

该题组的正确选项为C、A、D。

解答这类试题必须从实际的地理事件(现象)出发,读懂地理事件(现象),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地理原理。

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直接解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该太阳能利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品数量增多,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这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所以第1小题选C。

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对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三者概念的区分,这三个概念的关键词分别是技术提升、移地生产、部门变化,某地区或某工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势必会发生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现象。

其次,解读现象,找出关键词,结合原理,进行综合分析。第2小题的地理现象是“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关键词是“价格优势”。光伏产品,就中国相对美国而言,技术上本没有优势,但价格低廉,主要是涉及劳动力价格。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普遍较高,比如在美国,最低工资基本是每小时15美元,而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劳动力因素的影响肯定超过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所以选A。

最后,多阅读,拓展知识面。课本知识永远是滞后的,因此,通过坚持阅读报纸等途径来获取常识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倾销”与“反倾销”的实质都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美国和欧盟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当下,通过“反倾销”手段来限制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入,以达到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有了这些常识,第3小题就不难选出D。同时这也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就某国而言是有利有弊的。必须指出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是影响现代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

4.地域特征明显产业判断

读沙特首都利雅得附近农业景观图,完成(1)(2)题。

(1)对形成这一景观的因素判断,正确的是( )

A.周边的土地由于耕种而出现了荒漠化

B.以水井为中心的灌溉农业,所以成圆饼状

C.多风沙填埋,利用避风的小低洼地发展农业

D.水资源缺乏,利用积水的小低洼地发展农业

(2)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圆形农业景观的是( )

A.亚马孙平原 B.索马里半岛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该题组的正确选项为B、D。

首先,解读农业景观图。该农业景观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形状独特,麦田为圆饼状,而且是独立、不连续分布的;二是分布地域独特,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附近。

其次,调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推断。沙特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为无流国,水资源十分紧缺,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景观图中显示有麦田,说明该地有丰富的水源。推断一:该地的农业用水来源于地下水,理由是如果利用的是河流水,麦地应该是沿河两岸呈带状分布。推断二:该地的灌溉技术应该是喷灌,理由是麦田非果园,不宜用滴灌技术,而缺水地区又没有条件进行漫灌。结合上述分析,进一步作出推断三:以水井为中心、喷灌杆为半径的活动喷灌装置,形成了圆形的喷灌区――麦田。故第1小题选B。

再次,进行知识迁移,作进一步的分析。喷灌,作为一种灌溉技术,需要投入资金、技术,如在水资源丰富的湿润地区(亚马孙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用喷灌技术,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正比的,极有可能会得不偿失,所以水资源丰富的湿润地区不采用喷灌。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产业,只有发达国家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国家(沙特通过石油输出换取大量资金)才能做到,落后的索马里是做不到的。故第2小题选D。

最后,验证推断,以确保推断的正确性。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美国加州是地中海气候,尽管加州的年降水量远大于沙特,但在夏季两地均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都出现连续干旱、水源紧缺的现象,两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极为相似。因此,上述推论是正确的。

【重点提示】每做完一道试题,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地进行拓展延伸,也许这个延伸就是下次练习的题目,甚至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切入点。比如,该题中喷灌技术的应用,可以延伸到更省水的滴灌技术,喷灌、滴灌技术不仅是节水方式,还对农业生态的保护起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由于过度灌溉(传统的漫灌)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即土地的次生盐碱化问题。

5.某要素切入的深入分析

读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描述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的特点。

(2)①区域等值线密集的原因是什么?

(3)②区域等值线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4)分析北方区域④等值线走向的原因。

(5)简要分析③这一区域等值线向北突出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南方地区大致呈东西走向,由南向北推迟;北方地区和横断山区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推迟。

(2)该地区为横断山区,山体陡峭,热量变化大。

(3)该地为四川盆地,热量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高。

(4)受夏季风影响,热量和水分时空分布的差异。

(5)山东半岛受海洋影响显著,降水多、云量大,日照偏少,成熟期推迟(等值线向南弯曲),导致③这一区域等值线向北突出。

对等值线统计图的考查,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出现,但失分率较高。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结构的不完备;二是主次因不能很好地区分;三是区域地理知识的不完备;四是表达技巧的不足。

该试题的整体解题思路大致如下:

首先,回顾一下影响作物种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该题是大面积的冬小麦收获期分布图,所以主要考虑的是自然条件,即气候(光、热、水)、水源、土壤、地形等。

其次,考虑这些自然条件对冬小麦种植的影响程度,即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一般来说,主要原因规定着地理事物的整体特征,次要原因是在整体的基础上有局部的改变。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在这一背景下,才能准确地找到描述总特征的切入口,才能看出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在分布上具有南方早、北方迟,南方大致为东西走向(热量影响),北部为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水分影响,水分的不足会推迟小麦的成熟)的总特点。

最后,在总特征的背景下,考虑次要因素(地形、云量、光照、水源等)对局部地区的影响。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区域地理知识缺乏,不知道某地的地形特点、干湿区分布等,则很难进行更为细化和深入的分析。

这一类题,可以提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深度,体验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减少劳而无功的死记硬背。

6.区域产业的综合分析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中的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农耕比重大,冬季秸秆燃烧量大。图2是图1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 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为禾本科稻属粮食作物,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稻谷容易脱落。稻田同时可以养鱼,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

(1)归纳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2)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分析说明恒河平原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原因。

(3)图3显示恒河平原2013年年初近一个月因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阴霾现象。分析此地冬季易被阴霾长期笼罩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特征:全年高温,4―5月气温最高。原因:纬度低,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北部山地地形使冬季风影响小,4―5月夏季风(雨季)未到,晴天多,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大。

(2)恒河平原地势平坦低洼,雨季降水量充沛,易发生洪涝,平原地区积水深;人地压力和粮食压力大,种植深水稻可以降低洪涝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保证粮食生产。深水稻田水深兼可养鱼,为良性农业生态系统,保证多样的食品供应。

(3)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阻挡冬季风;冬季降水少,天气晴朗;易出现逆温现象或大气稳定;人口稠密,生活、生产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

分析该题的三个小问,大致可以看出命题人的思路是这样的:该地影响人类产业活动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有哪些?某一产业活动中包含着哪些区位原理?人类的产业活动对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然后给出材料或图等情境,让考生从中获取信息。在设问过程中则扣住某一特殊的点(地理现象的发生),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如果我们能将命题的思路应用到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抓住重点的主干知识,节省时间,提高备考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