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范文1
传统户外媒体的移动化和数字化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和各种创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户外媒体的移动化和数字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媒体通过嫁接、融合等手段,尝试着各种新鲜应用,如QR码、动作捕捉、智能识别、AR增强现实、无线射频等,营造了多样化的广告场景,也于无声处改变着户外媒体的传播模式和价值。与传统户外相比,户外媒体移动化和数字化之后具有贴近售点、覆盖面广、视觉冲击力强、增进互动、提升受众品牌体验等功能,甚至还能直接实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户外媒体与网络融合的趋势加强。当下户外媒体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广告,它还能推动受众的网络购买行为。互联网化不是将资源搬到网上,而是与线上互联网消费模式相适应的互联网化。过去,互联网广告是线下媒体的补充,现在户外媒体是线上平台公司的补充。这个补充实现了户外媒体广告的“双转移”,即经营模式的转移与消费人群的转移,这体现了户外媒体与网络的融合。
其次,户外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户外媒体与手机的结合模糊了数字媒体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与虚拟技术的界限,实现了户外媒体随时随地的移动化。在英国,博视达公司(Posterscope Worldwide)为诺基亚策划了“指哪找哪”的广告活动,消费者只要用手机将广告拍摄下来,手机GPS定位系统就会根据消费者的位置获取搜索结果。
第三,户外媒体的社交化趋势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在有效整合本地商业娱乐资讯等的基础上,户外媒体的社交化趋势凸显。如公交站台广告与二维码结合、闪播网等,实现了SOLOMO的理想媒体模式,即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这种模式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户外媒体的创新形式——户外移动数字媒体
本文中的户外移动数字媒体,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收信息,将海报、灯箱、地铁、巴士等传统户外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实现融合与互动,并开展移动营销与广告经营的创新载体。例如,韩国乐购在地铁站推出“虚拟商店”,人们在地铁站利用等候时间选择商品并拍下二维码,通过网络在线订购的方式实现产品购买。这一运营模式实现了户外、网络、移动终端媒体的“三媒融合”。相比传统户外媒体,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而产生的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线延伸。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户外媒体渠道,如主流城市的地铁媒体、公交巴士媒体、电影院线媒体、机场媒体以及观光游轮媒体等影响着城市中日常交通出行的主流人群的户外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这些媒体连接起来,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限延伸。
如百灵时代传媒集团的闪播社交移动营销平台就是基于成熟运营的传统媒体网络,其以移动互联网化思维进行跨渠道传播整合,打破了传统户外媒体的传播空间与传播范围的限制,通过出行人群的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广告与固态广告的形态转换,从而打造出一个精准传播的数字化营销平台。
填补受众碎片时间,降低受众生活成本。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营销平台串联起各种生活信息及消费优惠资讯,用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信息填补了受众的碎片时间,也降低了受众的生活成本。如出行人群搭乘地铁时,看到地铁站内的雀巢咖啡新产品宣传广告画面,通过移动应用画面拍摄,就能得到雀巢咖啡新产品购买优惠券以及官网链接等信息,并能在其中查找到雀巢咖啡其他系列产品的相关信息及购买优惠券。再如百丽鞋业与户外媒体签订合作,当消费者进入百货商场中,通过其在商场内提供的免费闪播Wi-Fi上网,就能提示链接百丽鞋业的官方网站,获取即时生效的消费优惠券,帮助广告客户达到品牌传播与促进即时消费的双重目的。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还可利用社交移动营销平台,针对城市地铁人群打造一个吃喝玩乐的功能性讯息传递的移动地铁社区,整合各个地铁站点出口周边的商圈及商家,能提供给出行人群更多的、更及时有效的消费及优惠资讯。
个性精准和高效到达的互动营销传播体验。户外移动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广告不再局限于固态位置的单幅画面,而是一种完整的品牌互动营销传播,实现了品牌及全系列产品的点对点精准传播以及受众到用户的直接转换。如消费者通过拍摄户外媒体运营商提供的电影海报,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获得针对出行人群的电影资讯、片花以及购买电影票的优惠券。这种点对点的精准传播为品牌商提供了针对消费者的个性精准和高效到达的互动营销传播体验。
总之,与传统户外媒体相比,户外移动数字媒体通过整合户外、网络和移动媒体的信息,弥补了路牌、灯箱等传统户外媒体信息容量有限的缺陷,改变了传统户外媒体单向、被动的传播模式,实现了“让广告会呼吸、让图片会说话、让创意会灵动”的互动营销传播模式。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商业模式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广告主的认可度提升以及预算投入的不断增加,移动数字营销今年和明年将迎来大爆发,由此也将加快户外媒体向移动化、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续写O2O商业模式。O2O营销模式又称离线商务模式,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O2O模式强调通过线上渠道(网店、网站、移动应用)与线下实体店的一体化运营服务,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体验流程,这需要媒体企业在户外媒体、线上媒体、移动媒体上生动展示商圈、购物中心、商场、商户的同时,实现互联网与实体店的深度融合和多方互动,推动商家转变运营模式。O2O模式十分符合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特点,而户外移动数字媒体也能极好的实践这种领先的商业模式。户外移动数字媒体正是基于成熟运营的传统户外交通媒体网络,以移动互联网化思维进行跨渠道传播整合,通过出行人群的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广告与固态广告的形态转换,打造出一个精准传播的数字化营销平台。
户外移动数字营销将实现广告主和消费者的双赢。户外移动数字营销基于位置属性,可通过定位设备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不但可以根据当前位置推送周边的营销活动,还可描绘出用户的生活轨迹,从而更准确地定位目标受众,指导营销信息传播和广告的投放。加入社交属性后,这一优势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例如,消费者在地铁上用手机上网的同时,就可以在互动平台上选择好目的地或地铁出口附近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打折信息,下车后即可直接去店里消费。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在方便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实现广告主营销价值的增值。户外媒体与移动数字媒体的广告主类型不同,两者融合可以扩展原有的广告主群体,也有利于为广告主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营销创意形式和广告投放方式。通过媒体融合,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广告计费和监测方式都可运用到户外移动数字媒体,从而为广告主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广告效果评估,有助于广告主选择更好的广告投放形式。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北京市传媒产业品牌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PXM2011_014213_113628)阶段性成果。
作者高丽华系北京工商大学广告
系主任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范文2
因此,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如何做出改变以应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的挑战。在报纸生存的外部环境方面,传统媒体无一例外地开始向互联网媒体发难,指责谷歌以及其他新闻聚合网站是网络寄生虫,让读者形成了新闻、信息免费的认知观念,并通过读者这种错误的认知习惯,利用传统媒体等机构提供的内容进行盈利。《华尔街日报》总编辑罗伯特・汤姆森称这些网站为“互联网大肠中的科技绦虫”,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也气愤地质问:“我们应该允许互联网窃取我们的版权内容吗?”②互联网新闻内容的侵权问题亟待通过版权法等相关法律解决,若报纸真的不再重要,网络媒体也将失去价值。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报纸自身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这些报纸的新举措和新趋势使从业者和传统媒体捍卫者窥见报纸的新未来和新发展。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英美主要报纸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报网融合的新趋势
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带来的对传统阅读习惯的挑战,报网融合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报网融合是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报纸与网络除了在内容上、技术上产生融合之外,也在制度和结构上产生融合。
以《纽约时报》为例,早在1996年《纽约时报》就开始了报网融合的尝试,其网络版现已成为“全美最佳报纸网络版”,《纽约时报》还开展了与其他网站的合作业务,并已经成为谷歌网站重要的内容提供商之一。此外,《纽约时报》还推出了数字化报纸,能够让在美国本土之外国家和地区的订户在网络上同步下载打印完整的PDF版报纸。《纽约时报》在报网融合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如根据报纸上的内容为三至十二年级的学生编写课外学习资料、设计课程内容和课外娱乐活动等,旨在使《纽约时报》的内容更加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纽约时报》在报网融合方面的另一成功做法是,让广告客户在报纸印刷版和网络版中享有同等的宣传推广的机会,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的客户可以享受在网上刊登广告的折扣。
美国著名财经类报纸《华尔街日报》在应对新媒体挑战方面也一直坚持报网融合的策略,《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除了提供印刷版的所有内容外,还涵盖了来自道琼斯产品资源的新闻报道和专栏文章,每天约有1000多篇的优质原创稿件支撑着《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尤其是在2007年“瘦身”后,《华尔街日报》大大增强了与网络版的互动,“瘦报”网络版为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时间紧迫的精英读者提供快速阅读的可能,同时创造出一个紧密结合其网络版的新型报纸。
反观英国报纸,著名的《金融时报》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也实行了数字化转型,在报网融合方面较早地采用了“网络+报纸”的捆绑销售模式,并早在2001年率先推出手机报。当下《金融时报》正与欧洲的移动运营商合作,准备大力发展手机新闻业务。在报纸网络版的服务内容方面,《金融时报》采用收费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收费额度,读者能够享受到不同等级和内容的信息服务。报网融合最重要的一点是,网站的内容并不是报纸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其内容更加丰富了,阅读体验更个性化了。
融入全媒体的趋势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最优的选择就是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隔,去拥抱一个全媒体时代。报纸的全媒体化应当是包括英美报纸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纸媒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仍以《纽约时报》为例,《纽约时报》为适应全媒体,通过组织创新推动新闻报道的流程再造,推动编辑记者、报纸网络的协同,从而带来了编辑记者以及技术人员工作角色的新变化。例如,2006年《纽约时报》要求曾经只为报纸工作的图表部门做好为其他媒介平台制作新闻图表的准备。2007年《纽约时报》组建了一个既懂新闻又懂技术的5人互动新闻小组,与其他记者编辑并肩作战,借助技术人员维护的互动数据库,制作了大量极具表现力的新闻作品。在《纽约时报》,越来越多的记者成了“记者程序员”,开始学习视频拍摄、3D动画制作、数据库的更新维护甚至数理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新闻的采编和方面,《纽约时报》的全媒体实验更是打破了以往的流程,呈现出复杂的、互动式的特点。
小型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2003年9月30日,英国《独立报》在出版大报的同时推出了小报版本,二者同时销售,价格相等,使得报纸发行量迅猛增加。当年的11月15日《泰晤士报》也推出了小报版本,同样大获成功。小报式样的报纸更方便乘交通工具上班的年轻人阅读,更受年轻人、妇女这类广告商追逐的重点人群的青睐。时下,美国新办的报纸几乎都是以小型报的样式出现。鉴于小型报纸可加快阅读,方便携带,逐渐成了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报纸设计奖得主Mario Garcia在接受访谈时说,不出20年,所有的报纸都会是小篇幅的。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小型报纸所带来的阅读便利成了未来报纸得以发展的又一砝码。
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在线内容的关注,人们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趋势将更加明显。这也意味着除了大众化、综合性的报纸外,专业化的报纸将更加受到具有不同信息需求的读者青睐。《金融时报》首席执行官John Ridding认为在应对数字媒体的挑战中,报纸的专业化发展会是一个趋势,并将在未来的报纸中扮演重要角色。
调查类报道的强化趋势
新闻传播的核心一定是高品质的内容。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工具性质的变化。虽然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但是坚持好的新闻内容是传统报纸发展的长久之计,也是报纸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重要理由。新媒体的长处是快、多、视觉化等,软肋是泛、浅、公信力差等。迄今为止,纸媒调查类报道的深度仍是新媒体所无法具备的,因此不少英美报纸开始把吸引读者的着眼点放置于此。一项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受访报社负责人表示相比三年前,他们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调查类的深度报道之中。
办报方式和报道方式不断变化的趋势
面对新媒体时代,报纸应当及时调整,积极应对,不断适应新变化。以《洛杉矶时报》为例,该报编辑部设有专门为美食版服务的厨房,厨房就设置在采编室内。报纸在推荐相关的美食之前,负责编辑会亲自下厨进行美食实验,甚至会邀请专业的厨师进行现场表演和指导。如此,报纸的趣味性、权威性、真实性在读者之中建立起来。新媒体时代,读者对于信息的“体验式”消费应当被报纸重视起来。与新媒体相比,时效性差一直是报纸的软肋,当然报网融合和报纸的全媒体化尝试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方面的不足。但对于报道方式的创新性探索和尝试,也将成为未来报纸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现在,英美许多报纸开始将第二天见报的新闻改为当天在报纸的网站上及时。具体的操作流程是:第一时间后及时炒热捕捉到读者关心的新闻对所关心新闻做出深度报道第二天见报。这种报道方式将新闻事件报道的选择权部分地交到了读者手中,当然也对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对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寻求改变和创新才是报纸的出路。相对成熟、发达的欧美报业也在不断地尝试突围之路,关键是在发挥报纸长处、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报网融合、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
注释:
①菲利普・迈尔:《正在消失的美国报纸》[M],新华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33~234页
②http:///a/20130416/000785.htm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范文3
视听新媒体时代来临
如果说,几年前,以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还处于萌芽期的话,那么,近两年视听新媒体已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608家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19家省级以上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22家地市级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共同建设运营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网络视听领域迎来合纵连横大发展的新机遇。
依托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中国视听行业已经开启视听媒体的新时代。到去年年底,互联网电视终端用户数接近3000万;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用户规模达4700万户。截至2013年5月,6家机构获批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26家机构获批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3家电信企业获准开办手机电视分发业务,与此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数的增速正在逐年放缓甚至下降。①
种种情况表明,视听新媒体对广电行业的冲击,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巨大的,最直接的挑战莫过于年轻受众的流失、广告份额的分流以及专业人才的分散。电视媒体只有根据所处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构性地改进自己的采编播业务,加强与各种媒介多方式、多角度的融合,凭借其专业的人才资源、内容渠道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与视听新媒体融合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必经之路
视听新媒体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媒体形态,它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而不断涌现的新媒体群落。新媒体群落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三个互相关联的领域:技术、内容与传播方式。这三个领域都对传统广播电视,尤其是下一代广播电视(NGB)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进步层面的融合。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传统的电视媒体有两个方面发生了巨变,一是制作,二是传输。就制作而言,数字信号淘汰了模拟信号,非线性编辑淘汰了线性编辑,音视频文件取代了音视频片段,使节目的制作更加方便和多样化,观众直接感受到的是节目信号质量的提高和节目形式的翻新。传输过程的数字化不仅节约频率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传输更多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更体现在接收终端的多样化,任何具有音视频接收功能的设备都可以作为视听新媒体的接收终端,诸如电脑、手机、网络电视频道等,网络视频已成为电视机的补充,而CMMB更是提供了众多的显示终端。
其次是内容生产层面的融合。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终端设备的多样性,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随着视听新媒体的应用,人们已经逐渐在改变以往收看电视节目的方式:时间上,整体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短,电视节目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叙述完整的节目内容;空间上,观看节目的环境越来越多样,诸如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户外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网络电视、CMMB等,不同的观看场合需要有不同的观看内容。
再次是传播方式层面的融合。新的传播方式由单一方式向多方面发展,从单向变为双向,使信息的者和受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互动使受众变成了信息的主导者。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微博、微信、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每一个人都可成为信息的者。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转变,CMMB的应用使接收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带来简单便捷的制作,“大众记者”、“草根新闻”使信息实时可见。传播内容也从单一到交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现实。由此可见,融合是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
媒介融合中传统电视的发展策略
有关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发展已有诸多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视听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在发展的进程中也有自身的弱点,比如虽然技术先进,但内容缺乏;理念先进,但应用不足。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使两种基于不同平台的媒介能够形成协同效应,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扩大彼此的影响力,真正实现双赢。这对于电视而言,也是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之下必须做出的改变,以适应新的传播格局。
首先,视听新媒体为传统的电视节目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电视台有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节目采集、制作机制,有强大的节目制作团队,有丰富多样的原创节目资源,能够为各种播出平台提供强大的内容支持。但是专门为视听新媒体量身定做的电视节目很少,多是传统电视节目的直播或转播,而并非是适应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创新和改造。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内容仍然是牵制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电视就要把握机会找准位置。
其次,用户与媒体的互动为传统电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技术上,国内有诸多的电视机生产厂家完成了全高清多屏互动3D电视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产品均可和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多屏终端智能隔空互联,系统采用的是在手机、电脑上被广泛应用的Android系统,也有的是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有的甚至采用了自主系统和Windows系统双轨并行的方式。该系统的配备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电视机的同时拥有了一个免费的软件资源库,使传统的电视机功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展,为新的电视节目形式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从传统的电视节目互动形式上来说,用户的互联、互动真正把媒体与受众联系了起来,为实现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奠定基础,NGB需要新型的电视节目,传统电视也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最后,视听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新型的传媒人才。对人才的培养和对优秀人才的占有是电视媒体发展的推动力。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奎恩教授曾对媒介融合下的记者能力做过如下描述:对于一个传媒集团来讲,最理想的是拥有三个层次的记者。第一个层次是能够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第二个层次是一个记者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又能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还能为报纸写稿子;第三个层次是既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又能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实片。②由此可见,今天的记者不同以往,可谓全能记者。不仅如此,视听新媒体语境下的传媒人才不但要会做节目,还要懂技术,要知道针对不同的媒介使用不同的手段,针对不同的受众采取不同的节目形式。今后须强化记者对跨媒介技能的应用,提升其综合素质。
注释:
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年7月4日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都给广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广播行业思考如何在这个新时代获得更好地发展,如何让广播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协调,如何在广播行业中融合新媒体行业的新技术,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广播技术的发展,从而让广播技术适应现今社会、科学的发展,让它在新媒体时代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多渠道收集广播节目的素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归功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它使广播行业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使播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广播节目所需的素材[1]。传统的广播工作者一般从报刊杂志上搜集信息,现今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通讯设备等多种新媒体方式收集各种播报材料。人们从时下流行的微信、论坛、微博等途径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有意思的素材,能够及时把热点问题编辑到广播节目稿里去,并在节目中播报这些信息。这些便捷的搜集播报素材的新技术,能够充实广播节目的内容,能使广播工作者及时把握时事热点,用新颖的话题吸引听众的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节目效果。
(二)多载体传递广播节目的信息
新媒体的出现,为广播节目信息带来了更多的传递方式。以往人们只能在收听广播时获得节目信息,而现在人们可以预先登录广播电台的网站、微博、微信获得最新的节目预告,还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重播广播节目,不用担心没有收听电台节目而错过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内容。传递广播节目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多,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广播信息的传递效率,保证了公众对广播电台的持续关注。同时,人们对广播信息传递载体的需求也促使广播技术人员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有利于促进广播技术的发展。
(三)多途径交流广播节目的话题
传统广播通常是平铺直叙地向听众讲述广播内容,忽视了调动听众参于广播节目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工作者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带动人们加入节目话题的讨论[2]。观察电台节目现状容易发现,电台主持人有时会接通观众电话,听听公众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后台工作者则会开通电台官方微博,从微博上获取网友对节目所论问题的意见;工作人员会事先在网上开展网络调查,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听众的想法。此类多途径交流广播节目话题的方式,有效地拉近了听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听众的收听热情,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二、促进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广播技术管理机制,提高广播节目质量
管理机制的优劣关系到事物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新媒体时代继续焕发光彩,必须革新自身的技术管理机制。广播电台管理者要优化电台的规章制度、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协调多方力量共同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3]。比如,在筹划一档节目时,管理者应当对节目的制作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并分配好每个技术人员的任务,划清每个员工的职责权限。同时,电台管理者应组织技术员工参加新媒体技能运用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素养。此外,管理者还可以结合新媒体时代下听众的收听习惯,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期间,妥当地选择节目的论事角度,科学地安排节目的内容。管理者只有重视优化广播技术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运用广播技术,才能发挥每个广播电台员工的个人价值,进而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为听众呈现一档满意的节目。
(二)完善电台网站建设,丰富广播信息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人们习惯于借助网络来获取信息。广播电台技术人员应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借助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来给广播事业注入新鲜的力量。例如,广播电台希望宣传一档节目,管理者可以让技术人员加强电台网站建设,将宣传片、宣传文字放在电台网站上,利用网络效应将节目推向大众。除此之外,电台主持人还可以在官方主页上帖子,为听众提供参与互动的机会,激发听众的收听热情。以上这些宣传方式都对电台网站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电台技术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技能,认真学习新媒体技术,积极参加广播技术人员专业培训,运用所学去完善广播网站建设。管理人员重视对电台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不仅可以使广播事业搭乘新媒体快车获得更快地发展,还可以推动广播技术的进步。员工在认识和研究新媒体的同时,产生了推进广播技术建设的新灵感,这能给广播技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能产生更先进地广播技术,从而使广播节目收获更好地播出效果。
(三)更新广播设备与系统,推动广播技术发展
广播行业若想在竞争的激流里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及时学习最新的高新技术,研究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优缺点,探寻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广播技术行业的方法,更新现有的广播设备和系统,推动广播技术的发展。例如,新媒体的出现为优化广播播出系统提供了可能。广播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每档节目的具体要求,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结合其他广播台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先例,更新自身的数字播出控制系统,提升广播节目的播出效果,从而使听众获得更好的收听感受。为了给听众呈现更精彩的节目,广播技术人员必须要有灵敏的专业头脑,密切关注市场上出现的新媒体技术,积极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改进电台的广播设备,为广播行业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广播技术。
结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广播技术要积极融入到新媒体大环境中,以此来满足人们在新时代对广播媒体提出的新需求。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技术的发展仍存在许多值得优化的地方,这一方面需要广播行业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积极将新技术应用到广播技术中,不断探究高效的传递信息的媒介、方法。另一方面,这需要广播技术管理者结合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改进广播技术管理机制,提高广播技术管理的效率,从而使广播技术更加成熟,为观众们呈现更好的听觉、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梁慧敏,刘鑫.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技术发展研究[J].江西现代教育.2014(23):64-65.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湖北汉绣;保护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淀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以数字为媒介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怎样能更好地将这些民间传统文化形态加以保护?如何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保护工作中?俨然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利用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搭建汉绣未来发展平台,为汉绣的保护发挥作用,不失为一条创新且亟待探索之路。
一、汉绣的工艺和价值
1.汉绣的工艺
汉绣是指湖北地区以武汉、洪湖、荆州为中心生产与创作的刺绣品的总称。汉绣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分层破色,对比强烈。
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绣品多从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基本针法“齐针”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汉绣作品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
2.汉绣的当代价值
汉绣根植于荆楚大地,依托于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如今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
(1)审美性价值
汉绣艺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组成部分。汉绣题材中的节庆汉绣,礼仪汉绣,人文汉绣等都代表着不同的审美特征。
(2)创造性价值
汉绣经历数千年的创造和变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创性、传承性、地域性特征,更多保留了艺术的本源,更具打动人心的原始情趣。
(3)教育性价值
在保持对汉绣的传承认知的同时,通过开发富有更多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将呈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易使我们积累起更多的审美感觉经验和内心文化感受。
二、汉绣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历经风雨洗礼的湖北汉绣,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深厚积淀,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价值体现,如今却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遭遇不少问题。
1.汉绣工艺传承人的断层
传承后继乏人可谓是汉绣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如今活跃在第一线的汉绣传承人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以任本荣老先生为例,已过古稀之年的任本荣老人出身于汉绣世家,是目前所知国内唯一精通汉绣50种针法的汉绣艺人。任本荣先生虽然也招收了几个徒弟,但目前还是家庭作坊模式,且能担当主创重任的仍只有任老一人。
2.工业化发展的冲击
汉绣由于复杂的工艺流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这与当下的机器化大生产背景不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汉绣没有与时俱进,产量少,价格高,产品形式比较传统单一。加上缺乏相应的文化群体,使得其在技术、思想、设计上都难以创新。旧日的辉煌成为今日的阻碍,发展停滞不前,面临绝境。
3.没有建立有效的宣传推广机制
随着汉绣街的没落,汉绣逐渐淡化出人们的生活,只有少数精品被珍藏进博物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汉绣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近几年,湖北省有关部门与汉绣老艺人们为改善汉绣的社会生存环境正在积极奔走,希望进一步挖掘失去的汉绣记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未取得显著的效果。
三、汉绣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保护与发展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如何利用新的媒介环境搭建发展平台的机遇。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是指继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接收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
在新媒体时代,以汉绣传统工艺为基础,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汉绣宣传、保护和传承等方面,从而拓宽汉绣传统技艺的发展渠道,有利于增强我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
1.数字化整合汉绣资源
资源数字化是借助于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起一个全面的资料数据库,汇总相关记录媒体提供的信息,对文化遗产加以信息化存储、进行学术分类,这意味着可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汉绣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为汉绣今后的信息共享、保护修复、考古研究提供精确的数字化素材。
建立多媒体的数字博物馆也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包括运用图像、声音、视频、文字、数字化的多媒体手段;如可建立一个汉绣虚拟博物馆,只需轻点鼠标,就可清晰且内容详尽地了解关于汉绣的各种知识,更能实现在虚拟汉绣博物馆里的漫游。
还可利用多媒体虚拟场景的建模和镜头语言的演示等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再现,尤其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演示,如,关于生产、使用、消费和传播的方式,又如,可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全面展示的汉绣工艺流程,既可进行记录,又能达到教授的目的。
2.新媒体技术打造汉绣文化产品
汉绣要发展就要“求变”,针对汉绣在思想和技术上缺乏创新这一缺陷,可尝试将传统汉绣工艺文化作为积淀,将动画、网络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新艺术样式应用于汉绣艺术中,以求新的突破。如,可尝试以汉绣历史沿革或工艺为剧本,创作出一系列原创动漫节目。由于动画片对于青少年有更强的吸引力,青少年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把中华传统的文化精神和经典故事无形地灌输给他们,汉绣的美学思想、造型艺术还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视听印象。
3.新媒体助推汉绣艺术
汉绣是传统文化背景下生成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对汉绣的认知度较低,加上汉绣对学习者的技术、能力方面要求很高,因此,汉绣的发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近些年来,汉绣的宣传推广开始借助于传统媒介平台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基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等新的媒介平台,大家可随时随地下载或在线收看汉绣的各类影像作品、获取汉绣的相关信息,这与以往只能通过汉绣作坊接收汉绣信息的局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互动性的大大增强使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有利于扩大汉绣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当今世界,如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保护、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借鉴和认真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促进当代文化创新,必将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课题,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共同责任。
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汉绣未来发展,我们不仅要以传统方式来对待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应透过新的技术和手段,实现新媒体发展与汉绣保护和传承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叶云,叶依子.论汉绣的保护与传承.湖北社会科学,2008(09).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节庆文化 彝族火把节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庆祝活动,从中能透视出一个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传统,折射出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轨迹,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全部文化内容的缩影。民族节日以一种显性而独特的方式承载、传递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各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集中表现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①周期性、地域性、民族性的节庆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族群内部的交流,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增强族群内部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增强族群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对话与融合,构建和谐的“多民族”生态文化圈和政治国度。以下笔者将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论述新媒体时代民族节庆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火把节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新媒体时代的舞台娱乐化冲淡了“火文化”的内核。从地缘文化学的角度考虑,少数民族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群众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少文化自觉的意识。所以民族文化通常处于主流文化圈中的“边缘”地带,也处于文化“弱势”地位。通过新媒体传播或者外界民众带来的“强势”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念改变了民族地区的文化“原始天然性”。民族地区文化在和主流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持续接触和影响会造成劣势一方文化发生“文化变异”。
为了满足到场旅游群众和外界群众的观看需求,民族节日举办的时间会精心选择,节日举办的场地也会慎重考虑。举办节日的场地会被迫离开乡村,被搬到县里、市里的舞台。为了迎合更多社会大众口味,把传统节目和仪式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化”方式呈现。媒体的镜头开始聚焦于火把节中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如彝族人民的鲜艳服饰,年轻的彝族姑娘撑着黄伞的图片,“金鹰”和“金索玛”的选美表演充斥着媒体的整块版面。于是,足够艳丽、壮观、欢快而热烈的画面使人应接不暇,各种活动全景、人物特写镜头不断出现。而含有民族乡土气息的彝族传统游戏例如斗鸡、斗羊、斗牛等因为难登大雅之堂而日渐被“边缘化”。为了满足受众群体娱乐性要求,媒介对舞台上的民族文化肆意取舍,甚至添加无厘头戏份的倾向,破坏了民族文化的严肃性。
二、文化被经济的“功利性”绑架。新媒体的便捷性决定了文化传播向商业性质的转变。目前民族文化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以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而电子媒介加入和市场的结合,必然会导致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都怀有一种回归传统和部族主义的倾向。人们担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身份、归属感和个人的意义正在逐渐消失。②而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文化建设视为经济发展的手段,造成了民间文化的庸俗化。过去十年推行的“文化产业化”试图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文化建设,造成了民间文化的商品化,诸多精粹、小众的文化面临失传的窘境。③商业诉求致使火把节文化传播功利化趋向明显。媒体信息中,大量具体的数据向公众传送着招商引资的成果,以及火把节带动了地方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众多产业的增长的事实。而报道中介绍彝族火把文化、内涵的少之又少。
三、新媒体的机械复制性使民族文化符号被“消解”。新媒体技术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超媒体”,凉山彝族火把节文化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复制与模拟,创造出了一个由符号控制的文化世界,使得文化趋于同质化和类型化。传统的特色民族文化传承被迫沦为简单机械的文化符号复制。比如火把节当天的许多文艺节目,身穿魍骋妥逡路的俊男靓女纷纷走上舞台,事前经过层层选拔,节目反复彩排。从民族服装、民族首饰、演员歌曲,到舞蹈动作、舞台效果,处处都是精心设计、排练的结果。“东方美女节”“东方情人节”等庸俗女性欣赏甚嚣尘上。传统彝族的女孩手持黄伞、轻歌曼舞地跳着“朵洛荷”也被现代意义的“选美”曲解。
四、新媒体时代消解了民族节庆文化的“原真性”和“主体性”。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能给民族个体起到有效的“定义”作用,它重新赋予裂变、碎片的个体以深度,使其避免成为的现代人。因为最具“民族原真性”文化的继承是建立在文化共同体一代一代地讲述、体现的原型神话和象征、价值观和记忆基础之上的,它们总是保持那些创造并参与其中的人们的独特象征、仪式、理想和传统。④
火把节虽然是官方举办、企业运作、群众参与,但因为民族节日放假时间通常和工作时间冲突,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员根本没有机会赶回家。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火把节从最初的乡间田野转移到凉山州府西昌市,从最初单纯的民间习俗演变成了今天的盛大节日,火把节的主题被各种博览会、投资洽谈会、选美大赛取代,渐渐流于世俗化、商业化。而在真正的彝族聚居区会提前举办火把节,这样就可以避开演出高峰,把时间、人员和表演机会让给西昌市火把节。因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西昌市国际火把节当天,大多彝族民族主体都在山上的家里。本该成为火把节活动的主体反而成为自己民族节日的看客和“他者”,众多外来的异域民族者却成了节日的主要参与者。
新媒体时代火把节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完善新媒体传播环境,树立自主传播意识。火把节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扩大节日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地方政府和彝族民众必须树立“走出去”意识,紧跟时代潮流,转变传播观念、传播方式。变被动地提供给外地游客体验节日的机会为主动地把民族优秀传播出去,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由“自发传播”到“自觉传播”的完美转型。采访报道彝族火把节的多是其他民族记者,避免不了在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产生原生文化内涵的“变异”和“被曲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彝族记者或者彝族学者可以担任民族文化传播的“主人翁”角色,能更加深入地向受众传达民族文化仪式和符号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而处于乡镇和村里广大彝族民众应该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加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把控能力,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向生活化、日常化转变。可以利用新媒体客户平台、商业网站发展彝族文化中的手工艺品产业,既能将火把节文化中彝族绘画、彝族舞蹈、彝族歌曲、彝族服饰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在受众面前,还能保住自己本民族的原始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彝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保持广泛的传播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建立新媒体动态生态民族节庆文化博物馆。传统民族文化博物馆受到空间和距离的制约,受众的范围很小,且在信息的载体形式上比较单一、固定,往往是图片展示和文字解说。新媒体时代的“动态生态彝族火把节博物馆”与以往实物博物馆存在形式不同。这种“动态火把节博物馆”是要把彝族地区的静态民族文化物品加以集合,在彝族重要聚居区设立以新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民族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应具有以下特性:首先是内容展示上的民族性;其次是内容承载应该具有超时空性,也就是新媒体少数民族博物馆能够带来内容形式在时间、空间扩充上不受限制的超越性;第三是文化传播的对称性,即改变以往只是发达一线城市文化信息单向传递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现状。
三、继续构建和完善民族节庆文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体制。新媒体时代要努力寻求民族文化元素创新传播,首先,要在当前民族文化宣传网站的基础上,建立民族节庆文化专题性网站。例如,要建立凉山彝族文化官方网站、开辟凉山彝族火把节板块。其次,把体验式传播与媒介传播、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体验传播中可以建立凉山彝族文化博物馆、开办凉山文化展览会等;虚拟媒介传播中可以建立数字化网络博物馆、推送网络视频等,让自我体验传播与媒介传播有机结合,产生互补的传播效果。
四、努力开发新媒体时代民族节庆文化传播产业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不仅可以陶冶民族情操、提升民族精神,还可以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繁荣。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新媒体为依托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民族文化产业政策的倾斜扶持、实践上的有效帮助,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这样既可以有效保存民族优秀的文化,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和加深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功能,又可以借助文化之手延长经济产业链。
事上,新媒体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产业链的开发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以彝族为例,它不仅包括传统彝族的图书出版、彝族服装、彝族绘画和图腾作品产业的网络化营销,也包括与彝族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漫设计、游戏研发、运营等创意产业。针对彝族火把节中出现的彝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男女服饰、彝族电影(2014年5月,中国首部彝族神话电影《支格阿龙》首映式在北京举行)、彝族歌曲MV,从中挖掘新媒体产业与彝族特色文化的契合点,必将会因民族文化的特性而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也会因为新媒体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这种途径既会促进彝族火把节文化的有效传播,也会带动凉山彝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迟燕琼:《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民族艺术研究》,2008(3)。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张玉国译:《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