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1
1现代聋人艺术教育的学科内容现状
(1)对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宏观基本要求。现代聋人艺术教育课程是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来设定的,对于聋人的艺术课程教育目标应大体与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尽量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帮助聋人学生掌握生存社会的一技之长,要有职业意识、执业纪律、职业习惯和安全生产习惯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或获取相应技术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最后,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将来立足社会。
(2)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类型。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的类型主要包括艺术才能教育和艺术类职业技能教育。在艺术才能教育方面,舞蹈类、器乐类课程比较常见,旨在发展聋人学生的艺术潜力,让他们摆脱自卑,拥有精神依靠。在艺术类职业技能方面,有蛋糕制作、美容美发、面点制作、服装设计、花卉种植、电脑编程、工艺美术等,有些学校还能提供像书法、篆刻这类的艺术学科,这些艺术学科分布在体育、艺术、职教等方面,在教学生如何掌握艺术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用意志去就业、自立,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而不再是别人眼中弱小的残疾人。
2聋人和社会需求的冲突问题与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
(1)聋人与社会需求的冲突。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是在社会需求的向导下开设的,与此同时,把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听力残疾的局限性以及对自身和社会认识的不全面,根据人才市场的具体数据来制定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而现实生活中,聋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却有着很多冲突。例如,1)聋人的职业能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调查,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需大于供,而动画设计、工程维修、软件开发这些专门需要技术人员的岗位仍然有很多空缺。这些都说明有一技之长的聋人目前仍然紧缺。而其他一些技术含量低却辛苦的行业,却不是很多人愿意去的,这就造成很多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干的例子,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需要技能人才,而“想去的地方进不去,需要人的地方没人去”,这种职业供求的不匹配加剧了聋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2)聋人与社会之间相互适应的进程发展缓慢。由于社会在对聋人思想道德层面的对待还没有达到一视同仁的状态,所以,很容易把聋人和正常人区分开来,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而对于聋人自己来说,由于跟社会接触的较少,不清楚社会的真正状况,所以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关系,或高或低的评估自己,对工作岗位不能适应或无法站稳脚跟等问题不断出现。
(2)聋人与社会冲突给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带来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既然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那对于聋人艺术教育来说,更是应该把艺术与职业结合起来,考虑劳动力和本地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科学规划艺术课程,特别扶助并大力发展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培养聋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聋人全面发展,实现残而不废、残而有为、自立自强,由残疾者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有经济创造能力和负责任的公民。
3现在聋人艺术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
(1)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为保证学生的基本教育,必须要保证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选修课程,如果说必修课是一座高楼,那选修课就是高楼的装饰物,选修课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广博。
(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聋人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聋人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聋人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聋人学生自主学习,促使聋人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简单地说,把理论课和实践结合起来,就是将聋人学生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的一种训练方式。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将自己所学的东西运用于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活学活用。
(3)加强聋人的艺术职业教育。我们必须培养聋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力,因为是特殊群体,存在听力方面的障碍,所以要想紧跟社会的经济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对于聋人的艺术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实际,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对聋人自身和社会的需求都要尽量做到满足。
(4)加强聋人艺术教育学科与社会企业机构的联系。把聋人艺术教育课程与各类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强聋人与社会的沟通,为聋人的职业选择提供指导,让他们能顺利地走上社会。艺术教育学科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 临dylw.net]要进行设计,在符合聋人学习习惯的同时,不能忘记关键知识点的灌输,贴近聋人生活习惯,保证艺术教育的实际效果和聋人职业发展。
(5)加强聋人和健全人的沟通教育。因为自身的听力缺陷,聋人通常不能或者很难与健全人正常地沟通,而事实上,这两个世界的人们是不应该有隔阂的,世界的丰富多彩应该让聋人感受到的是幸福而不是胆怯。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应该关注到这一点,在强调职业教育的同时,满足他们内心与健全人同等对待的渴求,让他们坚信“除了听,聋人能做任何事”这一观点。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促进聋人就业的舆论环境。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提倡全社会都要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环境,加大对他们就业援助的力度,减少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隔阂。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资源库建设;软件技术;资源共享
一、资源库建设背景
当前,国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正朝着移动化、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尚不成熟。近年来,国外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我们提供诸多借鉴经验,因此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
移动互联网产业高速增长,迫切需要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为适应国家对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标准及企业对员工专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及新技术,高职院校应积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建设共享型移动互联网方向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同时,为满足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教学资源库须涵盖校企,实现资源的全社会共享。
二、资源库建设意义
1.带动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将带动专业其他方向课程建设的发展。因此,建设好教学资源库,必将促进一个专业及专业群体的发展,带动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2.推进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可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提高现代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自主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需要。因此,资源库的建设能够高效推进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支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面向社会开放优质教学资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从业人员和社会广大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支持体系,并通过有效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服务机制,促进高职教育和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满足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支持产业经济发展
教学资源库能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支持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三、资源库建设内容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课程、素材三级资源和拓展服务部分,拓展服务部分包括职业资格认证、校企合作两个功能模块。
1.专业方向教学资源建设
借助于专业资源的全面展示,为用户提供专业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应操作方法。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介绍、行业标准、专业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办学条件等。
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专业方向所有专业课程及学习单元学习包,将源于企业的项目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通过专业课程整体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学习指南、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演示录像、任务工单、学生手册、虚拟实训、维修资料、教学案例、教学评价方案的全面展示与集中提供,为用户提供“做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案例及操作方法。
3.素材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覆盖Android、IOS、Window Phone三大主流移动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素材教学资源是专业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的素材提供地,按照媒体类型分类,应用场景分为电商类移动应用、旅游类移动应用、教育类移动应用、交通类移动应用、娱乐类移动应用等。
4.拓展服务模块建设
网络平台上嵌入职业资格认证、校企合作平台模块,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功能,为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人员提供信息支持。
(1)职业资格认证模块。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高职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高职移动应用与开发的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教学资源,促进“双证书”制的实施。
(2)校企合作平台模块。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展示移动应用开发专业领域中的国内外著名企业及其技术标准、项目案例、技术培训教学资源等,满足企业品牌宣传、客户培训、员工终身学习、高技能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需求。
四、资源建设架构
资源架构要面向用户,强化应用,构建长效反馈驱动机制,打造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与重构。以“学习”为中心,按照个体职业成长路径,面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培训和认证服务;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最新理念,全面支持专业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向同类高职院校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和课程资源支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对优质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和应用,可以有效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督促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带动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特别是它能为新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专业基础平台,以带动专业技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软件技术专业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申小中.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教材建设;教材体系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高校教材建设。
一、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主要标志,是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教材的编写体例、取材范围、编写方法等,对课程的实施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教材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其次,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员和学员必须以教材为基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都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教材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对学员也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
第三,教材在培养学员的能力和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可以给学员提供情报正确的认识方法、思考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学员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为学员提供举一反三的技术实例,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为学员留出独立思考的“窗口”和“接口”,培养学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教材是一个院校师资水平、教学水平的科研水平的综合反映。一部高质量的教材,既是优秀的教学成果,也是优秀的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教材体系的构建
1.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和实作教材有机结合的教材体系
基本教材是教材体系的主干,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可以使学员形成基本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思维过程;辅助教材是教材体系的枝干,是根据实际需求的发展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的必要拓展和深化,可以使学员巩固基本知识、扩大视野和活跃思维;实作教材则偏重于实用性和操作性,有利于检验学员的理论水平,培养实践能力。在教材建设中,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要求,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2.纸基教材、多媒体教材和网络教材有机结合的教材体系
在教学史上,纸基教材以其方便、直观的优势,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极快,其功能和效果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多媒体教材形象直观,可使呆板的教学内容动态再现,把抽象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分解细述,将复杂的实验课题虚拟仿真,运用起来也十分便捷;网络教材则突破了多媒体教材在信息容量和应用范围上的限制,实现了教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信息资源不足的矛盾,并为个性化、智能化和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材管理部门要紧紧追踪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把纸基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合理配置,形成规模和体系,以适应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需要。
3.基础教材、专业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有机结合的教材体系
新时期军队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基础知识牢、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而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也使基础知识趋向统一、专业界线逐渐淡化。因此,在构建教材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要求和特点,做到科学选用、合理配置、形成优势。具体来说,就是文化基础教材与地方相同;基础理论及通用专业教材以选用地方为主,自编为辅;专业教材以自编为主,选用地方为辅。在教材内容和质量方面,基础教材要与地方高等教育要求一致,专业理论教材要增强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专业教材要体现高新技术及装备发展要求。
三、教材建设的管控
教材建设的管控,从管理层面上讲,应设立专门的教材建设职能管理机构,加强对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从制度约束方面来说,应对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监督、审核与审批,确保教材建设质量。
1.教材建设的管理机构
教材建设事关学科建设乃至院校建设的成败,故应设立教材建设专门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领导教材建设工作的实施,规范教材建设秩序,拟定教材建设计划,制定教材采购、编写与修订等各项制度,监督检查教材编写工作的进程,组织对教材编写质量的审核与鉴定,搜集教材使用反馈信息,解决教材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教材建设的审核制度
教材质量是教材的生命,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教材是对某门学科知识或某个专题知识的梳理、总结、提炼和系统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教材体系的构建,还是具体教材的编写,都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活动。教材建设管理机构应下设教材建设与编审专家组,负责对教材建设各个主要环节的监督与审察,以及指导制度的落实,主要是从统编教材选用审核、教材编写立项审核、教材编写人员审核、教材稿验收审核和教材内容更新审核等几个方面,对教材建设进行监督和审核。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创新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制定这个“计划”就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学创新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它是对现有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涉及到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
1.篮球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审视
在普通高校篮球技术课程教学中,必须对庞杂繁琐的篮球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其基本思路是:在基本技术方面:(1)移动技术。依据现代篮球竞赛中大量实施贴身防守的现实,应将移动技术教学内容定位于短距离的急停、转身和跨步的教学;(2)传球技术。依据传球的突然性、隐蔽性及其与其它技术连贯而紧凑衔接的需要,应将传球技术教学内容锁定在双手头上传球、击地传球的教学;(3)投篮技术。依据现代篮球比赛从容投篮时机越来越少的特点,应将投篮技术教学内容放在贴身投篮、后仰投篮的教学上;(4)运球技术。依据运球技术必须体现攻击意图的需要,应将运球技术的教学内容放到转身运球、胯下运球的教学上;(5)突破技术。依据现代防守步法灵活,堵截力量强,难以直接超越对手的现实,应将突破技术的教学内容放到交叉步持球突破、同侧步持球突破的教学上;(6)抢篮板球技术。依据队员的身高和运动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抢篮板球行动提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应将抢篮板球技术的教学内容放到冲抢篮板球、单手点拨的教学上。在技术理论方面:应增加篮球运动技术原理及其分析方法、篮球运动员心理问题内容的教学。
2.篮球技术课程教学原则的重新构建
根据篮球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依据篮球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对球性、动作技术和攻守关系的认知规律,遵循技术多样性以及高强度、高速度攻防直接对抗的现代篮球运动竞赛发展趋势,篮球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应该有:(1)注重基本功的教学原则;(2)注重基本动作规格的教学原则;(3)注重技术组合的教学原则;(4)注重对抗中运用技术的原则;(5)注重适度内部与外部负荷相结合的教学原则;(6)注重智能开发的教学原则;(7)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原则;(8)注重竞争与合作的教学原则;(9)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3. 改革篮球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篮球技术课程教学中,其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练好基本功,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学内容方面偏重于单个技术的教学(占总课时85%),忽视攻防技术练习(占总课时8%);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只注重实践,几乎完全忽略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改革篮球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其基本思路是:(1)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技术组合练习,简单组合练习、较复杂组合练习和复杂组合练习分别占总课时20%、30%和40%;(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时数分别占总课时10%和90%;(3)在教学顺序方面,准备部分大量采用以发展、提高与巩固基本功为主要目的的熟悉球性练习。基本部分则在控制适度内部与外部负荷的原则下,大量采用攻防技术组合的对抗性练习;(4)教学重点则应放在运用技术及其意识、智能开发、竞争与合作、创新能力等培养上面;(5)在教学方式方面,在广泛运用比赛法的前提下,通过大量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比赛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 拓宽篮球技术课程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纠正这一周而复始的固定教学形式。在这一固定教学形式中,讲解与示范主要依靠教师来进行。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讲解与示范往往一晃而过,留给学生“听、看、思、行”的时间十分短暂,难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本体感觉等感官功能充分调动与整合,导致学生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动作表象模糊或失真。因此,为了提高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将学生感觉器官的感觉功能充分地调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使学生在大脑皮质中建立清晰而准确的动作表象,更有效地建立动作概念,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为了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教学信息的反馈,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摄像、放像、幻灯、投影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在设计CAI课件时,应特别重点突出各动作环节的三维效果,采用动画的形式,从侧视、前(后)视、俯(仰)视3个方向同步地向学生展示逼真的动作过程,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现场诊断和正误对比不能同步呈现以及立体展示较弱的缺陷。(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丁英俊.素质教育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J].浙江体育科学,1998,(1).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蓝牙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59-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12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日常教学的必要手段,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语音扩声设备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其稳定性、抗干扰性、音质的优劣是影响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扩声系统已经成为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对教室的扩声系统技术、发展、使用、管理进行论述。
一.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发展历程
高校的电化教学教室大都始建于1978年,当时的电化教学教室主要设备包括:幻灯机、透射式投影仪、彩色电视机和音频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作为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约经历了四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初中期,
教室的扩声系统主要以手持动圈话筒、V段无线话筒为主,为配合教学工作的扩展,少量单位配备移动式无线话筒,供教师临时借用。
这个时期扩声系统采用手持动圈有线话筒,和V段无线话筒。采用手持动圈式话筒授课,受话筒线长度的制约,老师的活动范围小,妨碍老师讲课时的利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互动,而使用无线话筒虽然可以随意走动,但其使用手续繁琐、电池消耗大、频点少等弊端制约了V段无线话筒的推广使用。
2.第二个时期:20世纪90年中期至2004年左右
学校普遍使用界面式话筒和U段无线话筒。尽管排除了话筒线的制约,加大了老师的活动范围,但扩声系统产生的啸叫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3.第三个时期:2004年左右至2010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解决教室扩声系统产生的啸叫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移频功放。在这里有必要简单阐述一下扩声系统产生啸叫的原因和移频功放的基本工作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产生啸叫的因素有二,一是反馈同相位,也就是当扬声器输出为正向位时,反馈到话筒的音频相位也为正。二是只有当音频振幅足够大时,才会产生啸叫。这是音频功率放大器产生啸叫的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缺少一个都不会产生啸叫。
我们知道,界面式话筒在拾音过程中除了拾取直达声外,也拾取了从各个界面来的反射声,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叠加导致相位不同,在某些频段出现周期性峰谷,满足产生啸叫的两个条件,极易产生啸叫。
移频功放,顾名思义,移频就是移动频率,移频功放正是基于通过改变输入音频信号的频率来不断回避啸叫点。举例说明,输入一个1000Hz信号时,当正方向移频3-8Hz时,移频器将会输出一个1003-1008Hz的信号:当反方向移频3-8Hz时,移频器将会输出一个997-992Hz的信号。移频的目的是保证输出的信号相位与反馈相位不一致,从而破坏啸叫条件之一——相位条件。
采用移频方式虽然可以防止界面话筒引起的啸叫,解决电池消耗量大的问题,然而,由于移频技术的应用,使扩声系统的音质大打折扣,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每句话的末尾由于采用移频技术带来的所谓的“金属撞击声”,使语音变调。
移频功放主要特点是:
(1)移频是通过对整个音频范围内的某些频段有意失真达到抑制啸叫之目的;(2)界面话筒拾音对环境建声要求比较苛刻,调整难度大;(3)因界面话筒灵敏度的制约,教师只能在界面话筒附近授课。实践证明,教师离开界面话筒约4米,就无法达到理想扩音效果。
4第四个时期:2010年至今——红外无线话筒、2.4G无线扩声与蓝牙技术的应用
红外无线话筒是以红外光作为声音信号的载体,实现发射、接收的无线扩音系统。基本原理与普通射频系统类似。红外线话筒工作频率在3G以上,抗干扰能力强。但价格较昂贵,未能得到普及。
2.4Ghz无线话筒工作频率范围是2.405GHz-2.485GHz之间,故称之为2.4G无线技术。2.4GHz无线传输技术采用的是自定义传输协议,因此制造成本较低。其中蓝牙无线话筒的问世与推广使用,使课堂使用无线扩声系统的推广与应用达到。
二.V段、U段、红外、2.4G、蓝牙四种无线扩声技术比较
1.VHF无线话筒,简称V段无线话筒
V段无线话筒工作频率范围是30MHz-300MHz。国内准许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69MHz-230MHz,共有61MHz频点。其与电视6-12频道所占用的频率范围相同。
V段无线话筒使用的61MHz频点,细分为A、B、C三个波段,即:
VHF(A)为169MHz-185MHz;
VHF(B)为185 MHz-200 MHz;
VHF(C)为200 MHz-230 MHz。
V段无线话筒的工作频率范围的传输特点是:电磁波除直接辐射外,电磁波能量还具有绕射特性,因此在同样的发射功率和传播条件下,传输距离可更远。
V段无线话筒主要缺点:
(1)易受其他系统干扰:因V段无线话筒工作频率与6-12电视频道节目发射到空中电磁波、呼叫站和无线电话的工作频率相同,极易受到其它电波的干扰。
(2)天线尺寸较大:VHF波长为10m-1m,称为“米波”。天线长度较长,不适合安装在多媒体机柜中。
V段无线话筒一般使用5号干电池或9V积层干电池,因其功耗大,几乎需要每天更换一次电池,耗材成本高,电池消耗量大,易造成环境污染。
(3)V段无线话筒采用固定频点,发射机和接收机只能配对使用,一间教室对应一只话筒。因频率资源有限,相互干扰。增大管理人员工作量。且有些无线话筒工作频率在50MHz左右,受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的限制,如松下早期生产的WX-710S无线话筒。
(4)故障率高:早期无线话筒的咪头与发射机的链接为固定焊接式,发射机话筒线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在使用过程中,咪头与连线之间的连接处、连线与发射机之间的连接处极易断线。频繁更换电池,电池盒盖及电池簧片容易损坏;另外,话筒若长期不用,电池忘记取出,电池电解液外泄,会腐蚀电池簧片,造成接触不良,导致发射机故障。
(5)易串频: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时多个教室使用无需话筒,但V段话筒频率点非常少,多只V段无线话筒同时在一幢楼宇中使用是不可能的。
2.UHF无线话筒;简称U段无线话筒
U段无线话筒工作400-870MHz频段,超过870MHz的频段较少采用,因为GSM和CDMA手机使用870-960MHz频段,960MHz以上的频段绕射能力逐渐变差,所以目前u段无线话筒的工作频率范围是740-870MHz。
U段无线话筒主要优缺点:
(1)频点多:U段无线话筒工作中使用更高的频率范围,因其工作频段较宽,故频点较多,只要调开频点,允许更多的话筒在同一楼宇使用。
(2)噪音低:噪音抑制电路与鉴频电路的设计更趋合理,接收机噪音低。
(3)保真度高:因通频带较宽,故失真度也较低。
(4)电能消耗大:UHF频段的电磁波是直接辐射的,传播衰减大,发射机功耗大。
(5)易串频:当几十甚至几百只话筒集中、大规模使用时,由于U段话筒频率特性,容易受到高次谐波干扰和镜像干扰,出现窜扰现象。
(6)管理难度高:U段无线话筒也使用5号碱性电池或9V积层电池,电池消耗量大,使用成本高。若使用碱性充电电池,管理难度大。
(7)故障率高:因其外观与V段无线话筒相同,故障率也相同。
3.红外无线话筒
红外线无线话筒工作频率一般在3G以上,其工作频率较普通无线系统工作频率高很多,不易受到其他频段设备的干扰,但如果使用环境中安装有红外摄像头或等离子平板电视机则不能使用红外线无线话筒。
红外线无线话筒是以红外光作为声音信号的载体,实现发射、接收的无线扩音系统。基本原理与普通射频系统类似,在无线发射接收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声音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过程。但红外线无线话筒的载波为红外光。
红外线话筒工作时,需要有基本的反射面,否则信号接收窗将无法接受到信号。因此红外线无线话筒不适于在开放的环境下使用(如户外,面积很大的厅堂等),而在中小型会议室,有相对密闭的环境,使用效果好(如300座以下教室、KTV包房、小型会议室)。
因为光线具有较强的反射性能,发射端送出的光信号不需要直接达到接收端,而只要经过反射面反射、散射后的光信号到达接收窗口就能确保可靠接收。目前红外线话筒都采用了多点发射和多点接收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发射端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射的红外线信号,经各个反射面的反射、散射后,会在相对密封的空间内形成一个致密的,看不见的,没有盲点的光网。因此,红外无线话筒不会因为空间内人的走动,或因发射端的移动而出现通讯中断现象,故抗干扰性能强。
但红外无线话筒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价格较为昂贵,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产品仍使用5号干电池,发射机体积较大,但其抗干扰性能、保真度高的特点受到大家的青睐。
4.2.4G无线话筒
2.4GHz无线话筒和蓝牙无线话筒都工作在2.405GHz-4GHz频率之间,但由于它们采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因此在功能和性能上各有偏重。
(1)2.4G无线话筒
2.4Ghz无线话筒工作频率范围是2.405GHz-2.485GHz之间,故称之为2.4G无线技术。2.4GHz无线传输技术采用的是自定义传输协议,因此制造成本低,但由于该频段是公共设施使用频段,社会上大量的无线设备均使用这个频段,如WIFI、蓝牙、ZIGBEE双向无线通讯技术等。这些设备在改造时会直接干扰2.4G无线话筒的通话质量。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堵塞、掉频、锁相不稳等现象,故在较大规模的学校中不建议推广使用。
通常,2.4G无线话筒使用锂电池,为节约后期使用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生产厂商不同,2.4G无线话筒的通讯频点略有差异,一般在40-48个通讯频点之间,可以满足一般学校教学需求。
(2)蓝牙无线话筒
蓝牙无线话筒使用通讯协议与普通2.4G通讯技术使用的通讯协议不同,它除了传输音频信号之外,还要兼顾系统本身的通讯。为了保证一对发射机与接收机通讯工作的畅通无阻,不受其他发射机的干扰,蓝牙技术需要将一部分带宽用于接收与发射之间系统本身的通讯。而2.4GHz无线传输技术采用的自定义传输协议。故其成本较低。
一般蓝牙设备的通信距离是10m,通信速率为1Mbps。采用跳频(AFH)、扩频(FHSS)技术,共有79个信道,每个信道占用1MHz带宽,信号不断以1600Hz的速率在79个调频点问随机跳跃。
蓝牙设备一般工作在2400MHz的ISM频段。ISM的含义是工业、科学及医学的首字母缩写,起始频率为2402MHz,终止频率为2480MHz,并低端设置了2MHz的保护频段,高端设置了3.5MHz的保护频段。
为了避免相互干扰,蓝牙采用了自适应跳频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功率控制、LBT(Listen Before Talk)等独特的技术措施,避免相互冲突。
蓝牙无线话筒特点:
(1)任意匹配,自动对频
发射机和接收机均无须设置频点,当发射机与接收机供电电路接通时,发射机与接收机自动对频,发射机关机后,通讯结束,当另一台发射机开机后,重新开始对频,故称之为任意匹配,做到全部发射机与接收机通用,产品应用、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简单方便。
(2)采用CVC回声、噪声抑制技术音质清晰
蓝牙无线话筒为提高音质质量,采用了CVC回声与噪音消除技术,该技术可以自动侦测语音环境。通过独特的信号提取、分离技术将噪音中的语音信号提取出来,使教室中的扩声系统能够收听或发送更加清晰的语音,实现完美音质信号采集及信号还原。
(3)无串扰,抗干扰
蓝牙无线话筒采用的通讯技术,具有辩识码、数据重传、错误更正,动态数据长度调整等双向智能功能:系统通过蓝牙特有的跳频和锁频技术,使得蓝牙无线话筒不存在串频干扰等现象。即两只蓝牙无线话筒发射机不能在同一教室使用,两只蓝牙无线话筒的发射机中的其中一只先对上频后,另一只则不能对频。
蓝牙无线话筒为防止微波炉、无绳电话等电子设备的干扰,以及其他通信设备的相互干扰,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先进技术。
1)自适应跳频技术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AFH技术是对原始蓝牙跳频序列的一种改进,它缩减蓝牙设备跳频点的数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辨出ISM频段中优良和恶化的信道,从而避免使用扰信道,减少受干扰源。当蓝牙电路进入AFH状态后,其跳频序列可使用的跳频点N的数量是动态变化的,但规定必须有一个最小值Nmin,即Nmin≤N≤79。
2)跳频扩频(FHSS)技术
跳频技术,英文全称“Frequency-Hopping SpreadSpectrum”,缩写为FHSS,是无线通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跳频技术是通过接收机和发射机无线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算法或者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技术”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跳频控制器包括:产生跳频图案、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数据终端则对数据进行差错控制。
①内置锂电池,节能环保
蓝牙无线话筒内置环保无记忆锂电池,通过Mini-USB接口快速充电,4小时即可充满;内部采用高效电源管理系统,发射器可连续使用20小时以上,大幅降低电池成本和环境污染。
②权威认证,低辐射
目前市场上主流蓝牙无线话筒已经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证,蓝牙辐射仅为手机的百分之一;产品拥有国家无线电(SRRC)认证证书,为安全低辐射产品。
以上我们讨论了各种无线话筒的技术特点,总结如表1。
三.蓝牙无线扩声系统的应用
随着蓝牙无线话筒技术的日趋成熟,目前北京已有十余所学校在多媒体教室安装了蓝牙无线扩声系统。蓝牙无线扩声系统的安装使用方法略有差异。
1.设备选型
新建多媒体教室或改造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扩声设备选型工作十分重要,首先应确认学校规模,地面建筑空间各种无线信号的种类与强度;若学校规模不大,地面建筑空间各种无线信号的种类少与强度弱,建议采用经济实用的2.4G无线扩声设备。如若学校规模较大,且建筑空间各种无线信号的种类多与强度大,建议采用便于管理,无串扰、较经济的蓝牙无线扩声系统。
2.无线扩声系统的设备连接
在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扩声系统的连接方式、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扩声系统设备连接时,有线扩声话筒与无线扩声话筒应同时并存。当无线扩声话筒正常工作时,有线扩声话筒处于关闭状态:当无线扩声话筒供电不足或出现故障时,有线扩声话筒应自动启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无线扩声系统的管理
无线扩声系统设备属于学校固定资产,各学校对无线扩声系统发射机的使用、管理方式也各有不同,主要有几种:
(1)课前领用,课后归还
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或教务部门管理,负责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充电、清洁、维护等。老师凭证件上课前领用,下课后归还。这种方式的弊端是管理难度大,教师领用手续繁琐,不利于传染疾病的防控。
(2)开学初领用,学期末归还
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教务管理,开学初根据教室大小、课程安排有选择的向老师发放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其他老师如有需要临时领用。
(3)任课教师人手一只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简称一师一麦)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教务部门根据学校人事处教师名单将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发放到每位授课教师手中,发放及管理办法如下:
1)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依据教务处、人事处给予的教师名单进行发放;
2)教师下载表格填写后,领用人需签名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凭工作证领取。
3)教师领用后由本人妥善保管,无线话筒在已安装无线扩声系统的多媒体教室均可使用;
4)老师对领用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负责,人为损坏、丢失应照价赔偿,自然损坏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维修。
5)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为学校固定资产,发射机上的编号是该设备的编号,教师退休或调离,需将无线话筒交回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4)一师一麦优点
1)无需调整使用方便。无线扩声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器均无须设置频点,自动对频,任意匹配,全部通用,使得产品应用、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更加简单方便。
2)关爱教师健康。做到以人为本,有效地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发射功率小,电磁辐射小。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6
论文摘要: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除了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浅议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及其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的加大,同时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除了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我们电气自动化教研室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措施等方面加以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1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人才培养。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的课程在教室上课比较适宜。而对于一些应用性、综合性的课程,精讲多练、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推崇。在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合理地调动多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同功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教学环境的改善并不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过分依赖于电子教案,教师的讲课方法单调,反而失去了原有的讲课风采,效果不佳。所以,对每一种教学手段都要扬长避短。不要简单地否定一种教学手段,即使是黑板加粉笔,也有它适用的场合。合理地搭配不同教学手段,可以各取所长,相得益彰。本教研室实施如下改革方案。
1)在教学观念上,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即以知识传递、灌输为主转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2)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由“重教轻学”转换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间接传授与直接面授相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与班级教学相结合,由直接面授转向远距离的间接传授与直接面授相结合。
4)向自主性、合作性及研究性、创新性发展。现代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是在逐步向以高层次教学方法为主、几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有机组合的方向发展。
5)重视教学方法整体改革。研究证明,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可能是促使学生投身学习的有效方法。显然,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目标,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2 教学改革中的做法
2.1 研究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及素养方面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在高职教学的需要。部分的工科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厌学,而对实践环节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特点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整合,使得我们的教学既迎合了学生的口味,也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2.2 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之初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厌学畏难的心理。理论联系实际,在讲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时候,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工地的升降机,生活中的电梯,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控制电路等。让学生明白学之有用的道理,而不是单纯的讲抽象的原理。这样学生就会自发的学习,上课也能增强注意力,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总体效果的共同提高。
2.3 注重演示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演示教学手段,既有利于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现象,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讲解《电路基础》叠加定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利用演示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再和理论推导相比较,增强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牢固,应用也较灵活。
2.4 总结归纳,列表比较分析,深入浅出,加强记忆
教学过程中,碰到难点重点,如何让学生学得透记得牢?教师应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手段,来避免学生因难以理解而不能很好掌握一些重点知识。在每一章的结束时,将重要知识点以列表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会把整章的知识联系起来,既印象深刻又不会混淆,对重点难点也容易掌握。
2.5 学习教学艺术,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将重难点突出,还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以达到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参加广东省的“行动导向教学法”送教上门的培训,再经过我们自己的探讨与分享,将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课堂。
2.6 充分利用学院多媒体资源、实验室资源
当前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尝试制作各种教学软件,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具体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充分利用我们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训室,结合着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尽可能的加大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持久的任务,需要结合着学院和学生的实情灵活运作。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林,叶继英.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改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