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卫生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卫生教育范文1
论文摘 要 本文从卫生职业院校(以下简称为卫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出发,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卫职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针对目前卫职类院校所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卫职院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建议。
目前,我国卫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刚起步,很多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少非专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见,专业教师由于知识转化与操作技术的欠缺,卫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相对较少,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科学性、实效性的指导,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卫职院校处于一种尴尬境地,甚至有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摆设或者门面工程,无法真正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作用。
一、卫职院校心理健康现状
(一) 生活适应问题。
现在的学生在父母溺爱中成长,大多事情由父母代劳,学生对家长形成依赖心理。进入新环境,这些学生不适应,许多问题不知如何处理。
(二)学习问题。
学生带着家长的期待、自己的希望来到学校,然而,有些学生初中基础不好,还有些学生初中没有毕业或在外打工多年才回到学校来,导致学习吃力。学生学习压力越大,造成心理上压力越大,最终容易造成厌学。如果不及时控制个别同学的厌学情绪,会形成影响极坏的风气,直接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人际关系问题。
现在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人交流沟通的经验和能力。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集体,希望交朋友,另一方面又习惯于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两方面的矛盾冲突导致他们与别人难以相处。
(四)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身体发育高峰期。由于身体发育、性冲动驱使,外界影视文学作品、社会上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恋爱在中专校园也成了普遍现象。由于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和青春期性知识的淡薄,有些学生对恋爱的盲目模仿和对性的好奇,偷尝禁果,导致出现早孕、流产等社会问题。
二、卫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卫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预防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卫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领导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必须得到领导重视。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条件。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把心理健康和学校“育人”这个根本宗旨联系在一起。
(二)科学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做好新生普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
新生健康普查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新生普查有效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利于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控制,及时排除心理安全隐患。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随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卫生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更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心理知识,不但可以调节自己心态,而且还可以在工作中应用心理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3、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由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处理各种关系,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4、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人的心理变化是在文化氛围之中逐渐发生的。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在全校形成一种氛围,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如:学生心理学会、广播、网站、心理辅导报、橱窗等媒体,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三)开展卫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由于我国心理学起步比较晚,从事卫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研究人员更少,目前缺乏可供卫职院校直接借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因此,卫职院校专业教师应该加强该领域研究,以现有理论为基础,加强与同行专家的沟通交流,深入实践,积极开展研究,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三、结束语
卫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现在很多中专学校普遍存在应付上级检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境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无法直接衡量工作量和工作效果的工作,虽然心理专业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在做大量工作,但很难被领导重视。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高速发达的网络、爆炸式增长的信息、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卫生类中专生这个特殊群体该如何去面对各种困惑、诱惑,如何处理各种矛盾,如何在困难环境中寻求一条成长、成才的道路,这是广大卫生中专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3(5):68.
[2]姜道春.薛德根.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校园卫生教育范文2
2014-2015年度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课题: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压力与竞争心理对学生综合幸福感影响的实践研究(JCH201533).【摘要】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面对着比其他职业院校学生更大的学习压力,这将影响她们的幸福感。运用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将是一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尝试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压力的特点,并总结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疏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学习压力;卫生类职业院校
心理学上借用物理中“压力”的概念来表达一种紧张和阻抗状态。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将心理学上的压力定义为三种含义:一是指现实存在的威胁性刺激,即压力源。二是指人对压力世界的反应,即压力反应。三是指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即压力感。关于学习压力《心理学大辞典》中的释义是:学习压力是指由学习引起的心理负担和紧张。由于卫生类职业院校一般课业负担都较其他职业院校重,长期暴露在学习压力下的学生容易产生倦怠从而产生生命活力不足的情况。那么卫生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否承担更大的学习压力呢?为了确认这个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的调研。同时为了加以对比,还加入了其他非卫生类职业院校,总样本量达到了3450份,有效样本2998份。调查采用江光荣等人编制的《班级环境问卷》中的学习负担分量表对前述样本进行了施测,想知道在学习压力因素上,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是否与其他类学校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在0.01水平上显著高于非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也就是说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压力与非卫生类职业院校相比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干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呢?体育课程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教学设置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一、合理有效的体育课程可以起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作用。
1.增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在健康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吸取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恰当高效的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巧,加强自我保健,从而最终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于学生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学习的道路上也是这样。最终的成功往往不属于最聪明的学生,而属于最能坚持的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耐挫力,促使其以更加阳光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压力与挫折。
3.缓解压力。体育课程对学习压力的缓解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它可以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面对学习压力,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调整方式。有的学生用暴饮暴食、甚至沉溺于游戏等不健康的方式来舒缓压力,不但无益于解决学习压力的问题,反而伤害了自己的身心。相比来说,运动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在不开心的时候,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奔跑、流汗,暂时把不开心都抛到脑后。运动结束后冲个热水澡,一觉醒来就把负面情绪彻底放下了,这是很多职业院校男生缓解压力的方式。
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在体育课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1.硬件设备跟上。体育课程需要各种器材,如果缺乏相关器材,往往体育课变成自由活动的放羊,因此购置能够满足学生课堂需求的体育设备是有效的体育教学的前提。
2.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较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也很容易对熟悉的事物感到厌烦。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不断开发新的,适合年轻学生的运动项目,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这将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举措之一。
3.要使学生真正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益,还需要我们再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放松。总起来说,合理的体育教学课程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但必须做好教学设计,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项目,结合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从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华云娟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袁冲.试论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J].体育教学,2005(02).
[2]王琳,李士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88-91.
校园卫生教育范文3
1.1 外部环境的影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在确定创业教育目标时,以高等教育的任务为根本出发点。
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应当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②高校人才培养所处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作为云南省最大的民办高职院校,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这是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所要求的。
1.2 内部条件的影响
1.2.1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对定位的影响。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自2008年9月以经济管理专业为试点开始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多的探索和尝试,本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以创业计划大赛为平台和主线,全面推广和重点培养相结合,校企合作、项目驱动为主要培养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在各级创业竞赛中屡次获奖,收获颇丰。构建系列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创业技能竞赛体系,全面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5年中,本校学生团队已经获得4项国家级奖励、12项省级奖励。按照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初步完成了本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体系建构(CAPTDS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即Competition Learning,竞争导向学习;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ntegrated,知识的整合应用学习;Project Driven Learning,项目驱动式学习;Team Work Learning,团队协作;Double Tutorial System,双导师制度;Social Cultivation,社会化培养。依照目前的做法,学校将所有的学生都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并创建了大学生创业中心,这些决定了我们开展的教育是创业普及教育而非创业精英教育。
1.2.2 大学生已基本具备创业教育的素质对定位的影响。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我们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绝大多数同学为了完成创业项目可以做到自觉自愿、废寝忘食,经过付出后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其中仅2010级创业种子班在省级以上创业计划大赛中就获得了奖励9项。学生创业和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创业教育已成为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品牌。根据统计,参与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的获奖大学生就业率达100%,参与学校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学生,就业率较高。
综合上述,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它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而是解决问题,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不仅传授创业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高职院校在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应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机制,将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细化。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各高校要注意创业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定位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业精神的教育,而非创业理念、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我国的创业教育则不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地位及做法的不同。我们应当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毕业生”,而不是培养“大学生企业家”。
因此,创业教育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动态环境下具体实施的一种方法或手段,必须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目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正在升本的关键时期,由高职院校转变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院校。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正在创建创业型城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校可以把创业教育的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校园卫生教育范文4
关键词:市场定位;高职院校;教育
0引言
就我国目前来看,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应该重视现实,根据市场的具体需求,在教育方面需要站在时代与科学发展的制高点,通过明确的定位,根据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就业为新的导向,建立一条符合我国市场经济规律的教学管理体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与社会共生
在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总要求是学校和社会共生,需要时刻保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脉相承的。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去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建设,另外,我国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经济实力的支撑。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应该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追求学校和社会同进步。
1.1学校与社会共生是高职院校教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经济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人们也对现如今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是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直接动力。经济发展,能够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机会。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工作岗位变得越来越多,意味着毕业生的入职岗位越来越多。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下,需要学校不断更新专业质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符合现代的发展标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层次和质量。在社会经济要求的发展下,人能够适应职业的变换。在高职院校中,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社会经济的要求中,高职院校能够在自身不断改革中提高学校教育的综合实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劳动力保障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在高职院校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服务社会,符合现如今经济发展的需求。
1.2学校与社会共生是由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的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进行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总体来看,教育是和社会市场的发展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促使教育为社会服务。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系,在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在不断竞争中谋求发展。在市场经济的需求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和市场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强化学生的技术市场,在社会观念逐渐转变的基础上,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转变思维,随着社会竞争和供求的不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随之转变。教育需要和市场紧密联系,使得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协调,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相联系,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特殊性,遵循市场规律。
2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市场定位
2.1当前的市场就业形势
2.1.1我国将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就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增长。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GDP的增长意味着未来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经济增长,我国的岗位也在迅速增加,使得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经济发展阶段,着重关注的领域是科技领域,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技术人员,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劳动者。这意味着过去的单纯只掌握一项技能的人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综合性的人才才是社会和企业所青睐的。
2.1.2用人单位逐渐形成理性、求实的招聘意向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用人单位的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转变,用人单位在传统招聘人才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学历,学历高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录用,而且工资待遇也比较客观,反之,学历低的求职者则是处处碰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和社会现在往往注重毕业生的实力,如果仅仅有高学历,但是实践能力差劲,则是不能够被录用的,企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废材。高职院校学生有相当熟练的技术水平,招聘单位愿意为他们提供工作,用人单位的观念发生了改变,要求高职院校更多的为学生关注企业的发展,关注企业招聘方向,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
2.1.3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层次的逐渐提升
在我国,大量的发展中的企业例如民营企业,在创办之初民营企业的创办规模相对较少,生产和经营方式往往是传统的经验式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对人才进行优化,形成了较高的岗位需求,我们通过对这些岗位需求进行分析,认为高职毕业生对此是最适宜的,他们不但掌握了相当多的知识和文化,而且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能力,有助于这些企业的扩大和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无论是对企业来讲还是对毕业生来讲,两者都会受益,除此之外,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2.2科学定位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去组织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正确定位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当地的经济建设,坚持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方面,学校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企业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什么技能,学校就为学生们开展什么课程,从而做到学校培育出的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
2.2.1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等职业学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地方经济,根据地方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定制发展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员。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升劳动者的融合素质,面对市场需求和经济挑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满足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维特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
2.2.2教学实施
根据实际岗位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帮助学生根据具体的市场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要求学生。依据岗位描述和职业知识能力的提升,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市场发展和市场生产的环节,根据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学校也应当定期组织教师们进行培训和交流,从而让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保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2.2.3办学层次
就高职院校本身而言,不应该一味地提升学校排名,不应该将眼光单纯的放在学校的发展上,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定位,并根据市场要求,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只有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把学生放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3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定位所采取的措施
3.1转变观念、确定市场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以及确定正确的人才规格上往往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掌握的知识结构层进行设计的。在学校中,是通过对学生成绩的考查,认识到学生是否满足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总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需要进行改变,强化高职院校的总体职能,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的走上市场,不再是计划性的产物。按照市场的用人要求培养人才,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去确定合格的人才并接受相对应的考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需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培育。另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各种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更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培养高技术人才和相对应的管理人才。面对这些竞争,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压力更加明显,这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培养学生然后将学生推广到社会上。需要紧密的联系社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2树立特色化、品牌化办学意识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职业院校的特色,打造品牌效应。在强有力的素质教育中,提高办学标准,打造品牌化办学意识。
3.2.1打造精品专业、培育长线专业、开发短线专业
要想保证高职院校在发展阶段能够具备独有的特色和品牌效应。需要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需要高职院校更好的突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特点。我国各所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环境等具有差距。需要高职院校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实力以及本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强化高职院校的精品专业,打造专业的技能,培养长线专业,细心开发高职院校的短线专业,形成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品牌效应。
3.2.2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独特的教学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是学校教学模式的基础,能够有效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毕业生需要具备显著的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社会市场的总体需求,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构建新型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提高思维认识,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专业培养上要求不要过于严格,要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在理解实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能力。要求培养的学生全面发展,掌握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融合能力。
3.2.3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市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保障良好的素质。随着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素质教育制度下,使得我国对各类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实施素质教育:第一,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设置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二,要注重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市场建设的总要求下,发展市场需要的人才,核心是发挥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成长的关键,为社会培养关键性的人才,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一个国家中,核心经济实力决定国家竞争力,这就更加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素质教育,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成长。另外,在文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招收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学生的自身优势占据着很大程度的就业条件。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专业调整紧跟社会的需求,通过不断的努力强化自身,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部分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培训,对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做到计划性,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不到位的,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宽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3.3加强市场调研,与地方经济更紧密地结合,积极主动开展订单式培养
我国设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为了与地方经济市场的运营情况相互联系,为了更好的帮助地方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地方经济逐渐发展成熟,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形成广泛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也加强了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带动我国地方的经济水平,同样的也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信息化技术操作需要相关的科技人员去实施。在当今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使得我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人们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这就对相关部门的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迅速掌握专业技能至关重要。
4结束语
总之,面对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在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实时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要求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当代就业的新形势,经过准确的定位、判断和分析,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加强针对学生的基础建设,创造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向丽.质的研究方法在高职课程研究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04).
[2]苏文科.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09).
[3]杨建立,荆爱珍.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6).
[4]宋建军.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02).
校园卫生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职;护理英语;自编教材
在参考了来自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几大出版社所出版的与护理英语相关的50多本教材,发现大多数受众为本科学生,而适用于高职院校护理学生的护理英语教材极少,且编排侧重点各异。
一、现行护理专业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热情高
我校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英语基础较薄弱,学生高考成绩及格的人数不到40%,还有很大一部分未及格的学生成绩在五十分以下。以此可以看到高职英语教学的艰巨性。护理专业绝大多数为女生,课堂秩序良好,学习氛围积极向上。虽说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但学生对英语有很强烈的学好的意愿。他们认识到学好英语,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有极大帮助。所以课堂秩序井然,学习热情高涨。
2.英语学习习惯不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JP2]行业英语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导致中学阶段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来到大学之后,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观察到大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
3.学习积极主动,完成作业情况良好
绝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很积极,能按时上交作业。还有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询问护理英语考级的相关问题,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编教材的目的
1.教材偏难
经典的护理英语教材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难度太大。高职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是行业英语,即教学内容主要是护理人员同病患的沟通等常用表达和应用文书的写作,而不是本科阶段的医学英语,其侧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医学文献和写作等技能。
2.现有的护理英语教材编排不够合理
通观多本高职教材,并没有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划分来设计场景,而是简单地将相关内容拼凑在一起,缺乏连贯性、梯度性和针对性。我们应该在典型任务的划分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在护理岗位上会高频使用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而对于其他非重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删掉,或者不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以此来减小学生学习负担。
3.教材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
传统教材的内容载体比较简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编写过程安排
(1)到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写教材,特别安排教师到医院进行实地调查,比如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预约和门诊护理、急诊护理、病房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传染病护理、康复护理、出院等10个典型任务。(2)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单元数以及每个单元的主题。本团队教师根据以上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10个单元,以及单元主题。(3)通过在网上查阅各大数据库和各种书籍资料,大家商量每个单元涉及的环节,并做到每个单元统一。(4)合作完成第一单元的编写后,由大家共同讨论,再次审核。(5)在一个护理班进行第一单元内容的实践教学。课后及时收取教学反馈,并对反馈进行分析。对于教学反馈,采取不记名方式。目的使学生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本次教学的意见和建议。(6)教师收回反馈意见后,进行集体讨论。并修改教学设计。然后再在另一个护理班进行教学,教学后,及时收取教学反馈,并修改,最终将此单元设计为自编教材的单元模板。(7)组内对各个单元的编写进行分工。每位教师,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所在,负责1~3个单元的编写。(8)最后将各单元的初稿共同讨论,再次审核。然后再按照一单元的方式在两个班教学,并收取教学反馈。进行分析和讨论。(9)最终完善和总结本自编教材。
[JP3]自编教材的优势在于一线教师最了解学生情况,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教材,所以在做自编教材之前,一定要做好学情分析,因为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而对于经典教材,也应该慎重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可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切忌在不搞清楚学情和对经典教材没有读透的情况下,随意取舍,自编教材。
参考文献:
校园卫生教育范文6
“生源危机”是指一部分学校招不到学生,生源降低,导致倒闭和整合的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多,并曾在2008年一度达到高峰。然而,近年来,高中教育发展较缓及人口等因素,导致高校生源急剧减少。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8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50万人,招生人数为599万人,录取率为57.0%;2013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12万人,招生计划为685万人,高考录取率迈入“8时代”。在五年的时间里,报名人数减少了138万人,招生人数却增加了86万人。高校生源人数不断下降,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这一“剪刀差”,使得高校生源危机问题越来越显著,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高等教育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性环节,其自身的发展概况,不仅综合反映出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成果,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因素,普及和接受高等教育是政府和公众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源危机会对社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第一,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不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就要优先发展教育,使中国由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而这一转变的实现,高等教育势必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高校之间为了争抢生源,会发生恶性竞争行为,不择手段地拉拢生源,如夸大宣传、恶意篡改考生高考志愿、虚假承诺高额奖学金、中伤同行等,这将导致教育主管部门监管难度增大,考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化(范莹莹,2013)。
可见,对生源危机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预测生源危机可能发生的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削减生源危机可能产生的负效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社会实用价值。尤其是通过建立多种模型,对高校生源危机问题进行定量预测和分析,其预测分析结果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直接提供决策参考。
二、中国高校招生需求与生源供给主成分回归分析预测
1、招生需求预测
(1)招生需求影响因素及因子分析。影响招生需求即招生人数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量、高校教师数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城镇登记失业率。本部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1982―2012年历史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从图1中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很高。
从图2可知,若要使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需要提取1个公共因子。
根据图3可得因子表达式如下:
F=0.15x1+0.149x2+0.15x3+0.151x4+0.149x5++0.15x6+0.132x7(1)
(2)招生人数的曲线拟合。从拟合图4可知,用二次曲线拟合效果最佳,二次曲线拟合方程为:
y=285.75+103.60x-4.91x2 (2)
(3)主成分值的预测。用Brown线性模型对主成分的值进行预测,结果如图5所示。
(4)招生需求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见表1。
2、生源供给预测
(1)生源供给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生源供给即生源人数的影响因素因子选取:18年前出生率、出国留学人数、6年前小学毕业生数、3年前初中毕业生数、高中毕业生数、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本部分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1982―2012年历史数据进行生源人数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从图6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从图7可知,若要使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需要提取2个公共因子。
根据图8可得因子表达式为:
F1=-0.084x1+0.16x2+0.062x3+0.159x4+0.169x5+0.162x6+
0.163x7+0.16x8
F2=0.427x1-0.013x2+0.632x3+0.175x4+0.173x5-0.057x6-
0.043x7-0.078x8(3)
(2)生源人数的曲线拟合。生源人数第二主成分变化趋势较复杂,不容易预测,且在方差贡献率中所占贡献比率较低,所提取的信息较少,因而舍去第二主成分,在做曲线拟合时只采用第一主成分作自变量。
从拟合图9可以看出,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拟合效果较好。三次曲线拟合方程为:
y=453.05+188.23x+20.04x2-7.35x3 (4)
在用该方程进行预测时,发现预测结果中出现较多负值,与现实意义不符,因而舍去该方程。选用二次曲线方程预测生源人数,二次曲线拟合方程为:
y=520.02+137.004x-7.09x2 (5)
(3)第一主成分值的预测。预测第一主成分的值,第一主成分的时间序列图如图10所示。
以序列号为自变量,第一主成分的值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
从曲线拟合图11可以看出,三次曲线拟合效果最佳。其拟合方程为:
y=-2.26-0.032x+0.0051x2+0.00013x3 (6)
x表示序列号。
(4)生源供给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见表2。
由于在用三次曲线拟合生源人数时出现了负数,与实际意义不符,故舍去这种三次曲线拟合方法,选用二次曲线方程拟合生源人数。
3、预测结果的对比
招生人数和生源人数对比如图12所示。
由图12可知,2025年后招生人数将大于生源人数,可能会发生生源危机。
三、中国高校招生需求与生源供给时间序列预测
1、招生需求预测
本部分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1982―2012年相关历史数据,招生人数的时间序列如图13所示。
用Brown线性模型拟合数据,如图14所示。
2、生源供给预测
本部分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1982―2012年相关历史数据。生源人数的时间序列如图15所示。
用Brown线性模型拟合数据,如图16所示。
3、预测结果
生源供给和招生需求预测值如表3所示。
将生源人数与招生人数数据作图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7所示。
由图17可知,2022年后生源人数小于招生人数,可能会发生生源危机。
四、组合预测
对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组合,运用优势矩阵法,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由图18可知,2024年左右生源人数低于招生人数,可能会发生生源危机。
五、结语
本文建立和使用的模型主要是:主成分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Brown线性模型),运用的拟合数据方法为曲线拟合,在组合预测部分,采用的方法为优势矩阵法。全文在分析和计算数据时所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