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物理 教学 策略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实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三、教师应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课堂;策略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积极投身到物理课程改革中去。

一、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成为现代研究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地反思,经常阅读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新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要信任,碰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活跃思维、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二、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

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必要时,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三、善于通过物理实验探究自然过程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四、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因为“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和精神,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探究式教学”应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五、用“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就是一个方面,而“问题”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问题”是由生活和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于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不辞劳苦和用功读书,把“学习”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作必不可少的兴趣活动。可见善于用优化学习活动的策略,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探究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解决问题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让他们都跃跃欲试并尝试探究本来认为深奥的、难懂的知识,尝试探究获得原来认为高不可攀的技能。例如,在《透镜》的教学准备阶段,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成以下几个问题,每一组问题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提前将这些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教材,学习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按问题的顺序提问学生,叫到哪一组的学生,该组学生个人或与集体一起完成教师的提问,遇到难点问题,可以集体讨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最后解答。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 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54-01

1、物理错题管理教学策略

错题管理教学策略是从错题教学总体方向考虑的,主要从差异性和积极性两个方面着手。

1.1 注重错题教学持续性,改善学生心理品质

错题集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项难度大、负担重、要求高的任务,但若肯下此“拙功”,不仅可获得一本有针对性的学习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在整理中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题目数量可不同,任务要具体,形式可多样。另外,要经常引导学生回顾前一阶段的学习,小结自己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个性心理品质上的欠缺、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得到的收获,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1.2 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奖分制的形式多元化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发挥了主动性、积极性。例如虽然有些学生目前的成绩不够理想,但他的确己学会了错题分类整理,并制定了较科学的学习策略,对这些学生,教师都给予一定的奖分。这样可大大降低学生的挫败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物理错题反思教学策略

现在大部分学生“重就题论题,轻举一反三”、“重改错,轻反思”。错题集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除了自己反思教学上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在纠错中学会反思性学习,学会自己分析做错的原因。在分析原因时,也要注意注重非智力原因(态度、技能等)的查找。可提醒学生在错题旁边写上错误的原因或简单的总结,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借助错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展开反思,对错题可能出现的其他条件进行变换,注重问题和答案的多样性,使学生伴随着反思过程的进行能够加深对解题中错误的认知,从而此基础上进行检查、批判和修正。

3、物理错题归纳教学策略

物理学习过程中,既要适当做题,更要认真思考,举一反三,以质胜量,做到发散与聚敛相结合,错题整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将错题按错误类型归类整理

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知识记忆性错误,思维方法错误,也有审题失误、运算错误等。可把犯同样错误的题目整理在一起,为了便于整理,教师建议学生平时用活页纸进行错题收集。这种整理法,可使学生总结、掌握某一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

3.2 将错题按知识点归类整理

同一知识点出现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也常会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犯错误。因此,可把做错的相同知识点题目整理在一起,从中总结出该知识点常考的方式、出题的角度,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3.3 将错题按章节内容归类整理

把错题按所考知识点在教材中出现的章节不同归类,属于同一章节的整理在一起。这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这样整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结构,综合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4、物理错题针对教学策略

俗话说的“教与学要对上口径”就是教学要有针对性,准确“诊断”出学生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错题教学也必须具有针对性。

4.1 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多向性

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有些问题的结论也是开放的,例如在学习电路故障时,将学生出错的题归类,开展专题讨论与研究,让学生自主钻研,设计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案,如实验、计算、理论推导等,从而培养各自对信息搜集、加工、整合的能力。针对性地进行纠错练习,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训练,促进学习方法的革新。

4.2 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课堂讲授的知识容易接受,但题目一旦改样或时间稍久就无所适从。往往因对题目的特殊性、多样性、变通性等缺乏认识,导致概念、定理错用或思考不全面,出现一些错、漏解情形,以偏概全。因而弄清错误根源,将相关问题归类后进行变式练习,从多角度加深理解,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

4.3 通过易错题训练,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巩固

对物理概念理解要防止片面性,所以在运用概念时,除了用典型的正面的例子来加强概念的理解外,还应采用针对性的反面的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廷的理解,补充和完善了自身的认知结构。例如,通过以下题的分析可加深对二力平衡概念的理解: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只吊灯,电线对灯的拉力和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电线的拉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少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分辨不清哪是一对平衡力,哪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有学生错误认为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灯和电线两个不同物体上。同样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这两个力也都是分别作用在电线和灯上。也有的错误认为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也都是分别作用在电线和天花板上。而事实上,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静止不动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电线对灯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灯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通过这个错题的分析可以加深“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键是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个概念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4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真正感兴趣,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的能力去主动发现问题,学习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在起始阶段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对于学生今后对物理的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当中枯燥的模式,积极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将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不但有知识可学,而且学得饶有趣味。

一、将物理教学充分与现代化教学设施相结合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计算机时代对人类的影响随处可见,所以教师也应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课堂,多多发挥科技的力量。

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教学方面最简单的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量,增加了老师讲解重点难点的时间,而且可以增加课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教师可以将枯燥难懂的物理原理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直观而具有吸引力,且同学们的印象深刻,这是传统模式的物理教学所无可比拟的。

还有就是一些教学软件的辅助应用,已经成为一部分老师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备条件。像一些学习难点、重点、课堂同步练习、单元测试、论坛等,可以以不同方式帮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收获,最大化地使同学们收益。同时也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便于对接下来的教学方案做出修改和调整。

很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究其原因,正是网络游戏迎合学生的兴趣,软件设计师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趣味的学习软件来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迎合他们的口味。让他们像在玩游戏中通关一样,在一关中积累足够的知识才能进入下一关,这样到最后不仅满足了学生心理上刺激的快乐感觉,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二、将实验教学与课堂紧密联系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将枯燥的课堂讲授与趣味十足的实验结合起来,一定能大大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初中生没有见过实验,各种新奇的实验现象一定可以促使他们去探索发现。以电流的热效应一节为例,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装置,然后将铜导线和电阻丝串联,然后在铜导线上分别盖上一张纸片,接下来接通电源,一会纸片就燃烧起来。这样的现象出现之后,一定会使学生的印象深刻,进而记住了电流具有热效应。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不仅仅是增加趣味性,而且还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讲课效率。

另外,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观察成功的实验案例,印证自己的实验操作,同时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看到”“电流”等无法由教师直观展示的物理“元素”,让学生通过PPT展示,或者动画、视频教学等方面,加深对实验的印象,印证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除了老师演示实验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在安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进行练习,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加了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自信心。

三、积极走出课堂。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一定要在课堂当中进行,很多中学都为物理配备了一定规模的实验室,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验室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灌输。初中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对于一些东西都比较新奇,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下大脑高速运转,更有助于他们接受知识,勤于思考,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师的讲解下一步步进行试验,有着实际的学习体会,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可以将实验游戏化,举办一个小型的物理实验比赛,看看谁能利用物理实验想出有趣的点子呈现出来,可以是小制作、小魔术的形式,供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在准备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不仅是实验室的学习,教师更要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例如观察钟表,了解其运动的原理等。在生活中用物理的眼光看待问题,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加强物理学习的兴趣的办法。

四、丰富教材的形式

我们不仅要在教师的教育方式上下功夫进行改革,教材的编写安排上也应该有所改动,让系统的知识在编者们的整理下有组织地呈现出来,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但是也要在表达形式上有所突破。近年来,初中物理课本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改编,在打造特色教材方面也做得相对较好,基本符合了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所以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改,教材亦是如此。我们要根据当今时代青少年的特点,去进一步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成为一种爱不释手的类似于《学生必读》的趣味读物。

动漫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表达形式,即使对于我们,那些迪士尼的动画也是难以忘怀的永恒的记忆,还有一些国产经典动画《西游记》《黑猫警长》都是在儿童中大受欢迎。为什么动画会如此受到小朋友的喜爱?还是因为动画中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初中的物理教材中多多加入卡通漫画,让学生在翻开教材的第一眼就深深爱上它,进而爱上物理。

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具有严肃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心理,对于进一步的学习非常不利。初中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上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只愿意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就弃之不顾,硬灌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在课本中加入物理历史上的名人趣闻轶事,再与卡通漫画的形式联系起来,一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127-02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符合现代化的教学需求。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认清该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能够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然而物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涉及很多物理实验,单凭抽象讲解,并不能使学生彻底领会实验过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该技术将物理实验过程展现出来,使学生直接观看整个过程,便于消化、理解知识内容[1]。

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理科科目,部分偏科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的难度太大,教学中涉及的公式、计算等问题令他们难以理解,学习成绩无法提升,对物理教学也会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整体物理教学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促使教学趣味性增强,直接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

如在教学初二物理课程中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声音片段,声音源于电影中的音乐片段,并且要求学生通过音乐对电影名称进行判断。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即便学生的基础较差,也会从中有所收获。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2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中,因受到太多条件的限制,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向学生展示。面对这种教学困境,教师就需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将实验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直接观看到整个过程。即便学生在课上未彻底消化教学内容,也可将视频拷贝于优盘内,便于课后观看。

如在讲述阿基米德原理时,该原理的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对物体于液体内浸没的浮力进行研究,观看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变化情况。通过直接观看动画视频,可以使抽象的物理实验更加具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3]。在讲解力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杠杆原理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从而使学生了解杠杆运动轨迹,明确阻力臂与阻力、动力臂与动力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初中物理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动力得以激发,进一步掌握、了解物理知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关于温度的知识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有关温度的教学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整理,制作成情境课件。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现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情境,并利用视频动画将水温变化情况表现出来,使学生对温度的定义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在播放课件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投入于教学情境中,想象四季的温度、水温变化情况,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如在讲述水温上升过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联想烧开水的情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利于使学生增强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动画、文字、声音于一体,教师能够按照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书本知识,使书本知识从静态变成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物理思维。如在讲述光现象时,首先,教师播放一段烟花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将视觉效果突出,让学生体会烟花中光的变化效果;然后可以通过播放的视频,引出课题。光现象实际上非常抽象,在讲述光的折射、反射定律时,都会涉及光线,然而光线并不能够被人们看见、触摸。为了使学生了解到光线的存在,教师需制作一个Flas,使光线处于动态变化中,还可以利用箭头标注光线的方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在增强学生感观中的应用 很多学生对物理实验非常好奇,尤其在讲解电与磁时,都想观看电与磁的存在形式与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观,通过视频展台、投影仪、摄像机,向学生展现实验内容,感受电与磁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再如教学透镜的应用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透镜的拆卸过程展现出来,并利用旋转、放大等功能,使学生观察到照相机、显微镜的透镜构造,对透镜功能有进一步了解。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W中融入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展现物理实验过程,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而且有利于对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教育效率。不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4]。

实用性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目的在于将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但不能盲目使用,要发挥多媒体技术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为了辅助教学,起到活化教材的作用,因此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适时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遵循适时性原则。所谓适时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多媒体技术,使该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第一时间向学生直接展示视频与图片,则无法对其创新能力、物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必须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之后融入多媒体教学,以此来丰富、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

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求遵循互补性原则。所谓互补,就是指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物理课程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立体。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与先进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物理课堂更富有趣味性。因此,要不断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金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103.

[2]张登峰.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分析[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23):130.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6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学习兴趣初级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应该发挥好自身的有效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课堂成为了广大教师探索的目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能够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精神动力去参与学习,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1.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中教师为王的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在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如果教师利用挖苦、讽刺、漠视、体罚等形式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仅会对教师产生反感,甚至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反感心理。因此,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中各种细节关心到每一个学生,如充分利用眼神、手势、语言对学生表示肯定和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问问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多发言,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交流。这样,和谐课堂气氛就营造起来了。

2.联系生活实际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常会很感兴趣,通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或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因而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的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爷爷奶奶用老花眼镜看报纸的现象,让学生对爷爷奶奶的“眼镜”感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将物理中的知识延伸到生活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习完新课之后让学生解释在水缸里的金鱼的实际像和成像的位置关系。

二、优化教学过程

初中物理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为有效课堂的构造提供坚实基础。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一个学生课堂参与性,并要注意课堂效果的发挥。

1.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新课授课的第一个阶段,力求快速有效。利用有效的情境导入新课,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故事、音频、视频、实验现象、问题情境等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较强的求知欲。

2.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阶段是注重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阶段,教师应该提高重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新实验来体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或操作实验,并在明显的实验现象中提升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其次,让学生对试验中的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会并在学生的讨论中做出指导,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的营造,也有利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最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向教室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和归纳,有利于最终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出炉。

3.拓展迁移

在新课授课阶段,新知探索阶段完成后,教师应该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对新知识拓展迁移。通过适量合适有梯度的练习处理,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上升到系统学习的阶段。

4.总结归纳

在学习和练习完题目之后,教师应该在新课授课阶段加入一个系统的总结归纳环节,这对于强化知识系统和构建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验教学手段

在初中物理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物理学习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合理运用多媒体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带来的巨大视觉听觉冲击力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料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在生活中或凭肉眼不能看到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分子的运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成视频,展示分子的运动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软件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针对教学内容的教学课件,大大节约板书的时间,也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充分运用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实验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验教学具有新奇、直观、具体、实践等操作特点,因而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学到新知。例如,让学生在手影游戏中感受光的直接传播、让学生利用筷子入手现象来体会光的折射等。其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并在小组中做好分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然后让小组针对实验现象、结果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而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提高。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很多种,但是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好探索,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灵活运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以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志明.把握三大策略,追求有效教学.物理教学探讨,2008,(2).

[2]孙鹏霞.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考试周刊,2008,(4).

[3]陈厚德.有效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