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文1

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在故事片、美术片、戏曲片、纪录片和科教片的创作上,成果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单独拍摄的影片,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一百多年来,中国一共拍摄有故事类影片10500多部,加上美术片、戏曲片、纪录片和科教片,总计约33000余部。当然,如果加上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类视频作品,如微电影、微视频,还有学生作品,那就异常丰富,数量上极为可观。中国电影在2012年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2012年国内共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全年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而国内电影市场迅速崛起,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国产影片票房达82.73亿元,占总票房的48.46%。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票房已接近100亿,比去年同期上升超过40%。这个速度,在过去是不能、也不敢想象的。十多年前的中国电影,产量非常少。2001年仅88部。而年度总票房,2001年才不足10亿元人民币。作为电影产业的经济指标,在2010年,全年总票房首度突破百亿大关而跨入“后百亿时代”,而国产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同样取得了几乎是非常让人惊喜、甚至是“意外”的收获。自今年贺岁档以来,不仅出现了《泰》、《西游降魔篇》等两部过十亿元的华语大片,而且《十二生肖》、《一代宗师》、《当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也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显示出国产电影的市场成熟。其中,类型片创作趋向活跃,电影票房屡屡创下纪录。国产影片创作在2012年的变奏、转折与发展,和其他重要艺术现象一样,是其所处的时代、现实和社会的创造物。中国电影创作及市场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很显然已经融入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新语境的表现内涵、形式呈现出的交织关系中。中国电影的成就、多维与丰富性,以及快速发展的电影市场情况,成为昭示中国崛起的辉煌的文化证明。

但是,就在国内市场快速崛起的同时,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对于2012年的中国电影说来,国内外市场冰火两重天:国内市场发展到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而海外票房与销售收入仅有10.63亿元,同比减少48%。近年来的海外市场在逐年急剧萎缩,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大获全胜,却无法开拓海外市场。从《赤壁》、《投名状》到《泰》,都成为败走西方主流电影市场的典型例证。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亟待改变。

2012年2月中旬,中美间达成了一项扩大中国进口好莱坞3D等特种电影的协议,显示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趋向。显然,政策由充分发挥护航改变为更为开放的情况,类型电影生产、电影产业、市场及技术发展势头不减,迅猛异常。但与此同时,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和海外市场的无缝对接,却缺乏有效性和持久力的政策举措与策略。

我们看到,一方面,进口大片数量的增加对国产影片和中国的电影市场在票房、技术、艺术以至文化内容上的冲击明显,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走出去”更面临好莱坞的强势话语。好莱坞对国产片创作无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国外商业电影,构成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艺术、技术与文化语境。

然而,仅成为“世界电影市场”,成为好莱坞的第一大海外市场,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目的,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走向世界,发挥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作用,是实现质的飞跃,赢得国际影响力,成为全方位电影大国以至电影强国的唯一方式。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及其实现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它包括对内通过华语电影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中国电影;对外采取区域化市场开拓的方式,针对不同区域的特性制订不同的竞争对策。电影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有力地证明了电影在时代文化复兴与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战略重点的背景之下,不少论者都将目光聚焦于电影这一最具国际化性质的产业门类,于是涌现出了诸多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解方程的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主持的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电影‘走出去’路径与策略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中梳理了中外电影交流跨世纪的进程,考证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动因与文化心态,并对中国电影在海外能见度作出解析,认为要积极应对“文化折扣”,最后提出了三条路径“分步走”:文艺片挺进国际电影节;重点辐射亚洲地区;商业大片硬碰硬“与狼共舞”。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怀亮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传媒秩序重构与中国传媒业发展战略”等课题,在前期研究成果中指出,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仍面临整体带动性不足、观念陈旧等问题,需要做好企业培育、国际市场调研、电影配音、人才培养、拓宽和选择合适的发行渠道及建立品牌、开发电影产业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由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影视文化战略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中认为,提高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要辩证地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现代、以我为主与市场适应的关系;适当地妥协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前提,走得出去才能站得起来;文化输出必须遵循软实力的柔性规律。由上海大学教授聂伟主持的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基于产业集聚与文化交往的电影竞合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中提出“泛亚洲电影共同体”的建构策略,立足海外华裔社群,将视点从好莱坞转向亚洲市场,重点培育区域产业文化链,通过跨国/区竞争合作,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实力。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凡主持的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外合拍片与中国电影全球化战略”,在前期研究成果中认为,面对以“融合”和“对话”为特征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外合拍片不仅是一个中国文化输出的平台,一个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要渠道,一个用“借船出海”的思路打造中国电影产业实力的跳板,而且是一个力图与全球主流电影市场和全球主流电影观众价值观相融合的“行业事实”。上述观点和成果,不仅在文献研究、文本研究、历史研究、市场调研方面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而且在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双重维度上都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但探讨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策略与路径,并就如何真正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提出看法,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

中国电影海外竞争策略可行性所涉议题内容丰富,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和广阔的理论研究价值,深入探讨,寻求发展或突破的新路径,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回望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对外交流、输出和交易,有其值得肯定的历史成绩,但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海外推广以及两岸多地积极开展合作、提升传播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进程,在商业经营、内容、生产、融资、推广及大中华地区的合作与融合诸方面新的发展、互动与创新,值得反思,所需进行的调整和改变,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

中国电影走出去,在传统的意义上,是由政府扶持、组织、协调之下进行的。近年来,在海外举办中国电影节(展),选送优秀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在做好公益性的对外交流的同时,还愈趋注重商业性的海外营销。2012年,电影局大力推进电影频道在9个非洲国家的13家主流电视媒体、缅甸国家电视台、波兰国家电视台、美国俏佳人集团ICN电视台落地。同时,在境外4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共举办了118次中国电影展映活动,展映国产影片614部次,比2011年增加4个国家,增加43次展映活动,增加129部次影片;共选送390部次影片参加在3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举办的77个国际电影节,比2011年增加7个国际电影节、95部次影片,其中有55部次影片在21个电影节上获得73个奖项,获得奖项数量比2011年增加9个。一年来电影局共组织译制国产影片47部(英、法、西、阿、俄等10个语种),向48个驻外使领馆提供了526部次影片,用于举办中国电影展映活动。此外,电影局充分利用在国外举办的中国文化年与各国建交重要年份等机会,配合外交部、文化部等部门先后在土耳其、印尼、以色列、白俄罗斯、日本举办中国电影展映活动。目前已与一些国家相关机构建立了长效交流机制,在法国巴黎、美国洛杉矶和纽约、日本东京、加拿大蒙特利尔、香港等城市实现了每年固定举办一次中国电影节(展)的目标,在俄罗斯、新西兰、韩国实现了两年举办一次中国电影节(展)的目标。在巩固重点国家地区已有电影交流平台和渠道的基础上,又在缅甸、匈牙利开辟了新的影展举办地。

举办公益性的中国电影海外展映活动,搭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富有一定的效果。而由国内半官方性质的职能机构、行业协会联合国外非官方机构(民间组织或企业),以华语电影的模式切入,推进与亚洲电影、欧美电影的携手合作,这一追求共赢的“中国路径”在2012年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法国斯特拉斯堡红水晶国际华语电影节、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中初显规模。例如2012年的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由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与华语电影节协会联合主办,邀请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澳门等地的最新华语电影作品参加竞赛和展映。本届电影节共20多部影片参展,放映了40场次。由中、韩、新加坡合拍的《危险关系》作为开幕式影片,除了中澳合拍的《幸福卡片》得到展映之外,还有《画皮》、《黄金大劫案》、《低俗喜剧》、《LOVE》、《赛德克· 巴莱》等优秀华语影片。类如这样的电影展映与交流,呈现当代中国电影佳作,展示中国电影人的才华与风采,让更多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脉搏和当代中国形象,是有意义的。

从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现状来看,中国电影目前主要依赖广电总局的海外推广公司作为输出渠道,这一机构因为没有影片的版权和专项资金支持,在海外推广过程中只能起助推作用而并非主体。而由于中国电影产业化还不成熟,在国际电影贸易中又存在“文化折扣”问题,导致我国每年生产的大量中低成本影片在国际市场的潜力非常小,“走出去”的真正主体——拥有电影版权的制片单位对海外市场的态度也不够积极,缺乏“走出去”的动力。因此,在政府“电影外交”的官方话语之外,充分发挥企业、民间社团的力量成为了当务之急。而民间性民营制片机构、公司、影人也要充分确认自我的传播主体地位:其一,在制作上,积极与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人员合作,集合多国制片方进入国际市场。其二,在宣传发行环节中,积极参加国际性电影节、影展、论坛活动。利用海外机构,甚至个人对中国电影的兴趣,共同举办电影展、电影交流活动,以此为渠道实现宣传和销售双赢。努力打造电影市场的平台,在海外形成营销网络,积极推荐优秀的本公司影片参赛,提高公司、机构、影人的知名度。其三,造就专业的电影国际贸易公司,实现海外发行销售的专业化运作。并且实现公司针对目标市场和关系机构建立客户档案、构建目标市场的追踪记录,制作各种宣传材料,影片片花或者样片光盘,译制外文字幕拷贝,利用海外主流媒体宣传中国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主要是依靠以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以及中国电影集团等国有电影企业和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银都机构等为代表的民营电影企业进行的海外发行,同时辅之以电影节展以及戛纳、柏林、威尼斯等三大国际电影节等的电影交易市场,而北京、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电影交易市场也在对外推广工作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方式确实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中国电影企业要被海外市场接受和认可,尚需要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市场经验等方面加强机制建设,加大创意性内容生产项目,规划具有可行性的推广发行战略,实施全方位的系统性扶持,共同努力,规范投融资环境,为改进和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路径做引导。更为重要的是,能不能走向国际,站稳海外市场,以扎实而有效的竞争策略与路径,赢得世界的市场资源,对于努力实现国际传播的中国电影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其国际化程度的标志。

2012年11月中旬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首周四天1.01亿,截至12月31日,获得5.71亿票房。但是李安的这部影片,并非仅仅反映在票房上。影片中,碧海蓝天、发光的鱼、斑斓老虎以至人与虎的离奇故事,它们的故事意涵、影像和为美轮美奂画面所包蕴的人性、神性和东方文化问题,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东西,成为美妙观影的记忆与分享。

李安的电影创作给我们提出重要的参照与警省。伴随着中国电影票房节节攀升,繁荣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困窘的景象。商业大片题材和类型单一,文化底蕴贫瘠,中小成本影片对国际市场定位不明确,缺乏叙事的智慧和张力,这些恰恰是201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遇阻的症结所在。由法国著名导演吕克· 贝松创立的欧罗巴公司艺术总监弗朗索瓦认为,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艺术影片,在欧美观众眼中,只要是非英语片,一律被他们视为非主流电影,这就是世界主流电影市场营销语汇中所谓的“外语片”。而任何外语片会被自然而然地归为“艺术院线”的发行范畴,这便对中国影片的国际市场定位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明确的市场定位及相应的营销策略则是一部影片实现其市场价值的重中之重。

类型和题材单薄,创作理念、制作水平、运营理念、营销方式与好莱坞差距显著,国产电影海外票房依靠的主要部分不是中外(中美)合作拍片,就还是作为受众主体的海外华人,而作为华语电影长期海外票房保障的东南亚市场,近年来却在大幅缩水。因此,以武侠片、动作片切入,带动类型多元化实践,拓宽片种,积极进行电影类型美学创新,至关重要。用类型区分电影有利于制片人获得资金上的好处:类型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总是“预先出售”的,因为观众喜欢预期和辨认熟悉的类型特征。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贸易部便提醒好莱坞制片人,动作片比起那些“边走边说”,依赖对话讲述故事的影片更有海外市场,特别是那些“非英语”的海外市场。重磅炸弹式影片中激动人心的情节和激烈的动作镜头是最容易也最能跨越国界获取利润的形式:使它“变得更简单、动作更激烈”,被认为是最通俗的国际化配方。[1]动作片开拓海外市场的类型优势已在中外影坛达成共识,但中国电影只有树立品牌和个性才会具有国际竞争力。武侠片对海外发行商的巨大吸引力在于它是一种打上中国标签的产品,难以被其他海外竞争者们成功地模仿。这既强化了我们立足本土市场的意识,又提高了产品的海外竞争力。中国武侠片极少能与真实情感及文化产生关联,长久以来仍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次,无法提升。武侠片走向海外市场一定要打通东西方共通之处,制作富有人文气息的武侠片,展现人性的挑战与挣扎。不过,武侠片也要面临电影类型美学创新问题。类型的一致性需要传统和成规的简要再现,但是也允许既定的期待与新奇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和那些在过去让观众满意的其他电影一样,一部电影还需要某些不同的特征,使它成为“新的”电影。

很显然,顺应时展需要,改变中国电影内容生产的短板和总体竞争乏力的现状,在世界电影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体现了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说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是开拓海外市场的总体战略,那么明确区域化市场开拓、在内容生产、数字技术、投融资及推广等方面实现国际化转型则是具体战术。中国电影需要积极应对社会、产业和文化发展挑战,把握社会和文化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确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坐标。面对好莱坞的全球化战略,中国电影要在学习好莱坞国际化的经验的同时开辟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影海外拓展与责任又该如何把握?在电影观念与电影实践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国电影的生产、经营、融资与推广,华语电影需要做怎样的合作与融合?这些都是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建构中重要的时代性命题。

面对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深层的研究,提出海外市场竞争策略的路径。海外电影市场现状与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深层问题联系紧密。随着中国国内电影产业的崛起,拥有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升级为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志。拥有海外市场关键在于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以区域化市场开拓的方式把海外市场划分为北美、欧洲、俄罗斯、东亚及东南亚等地区。另外,从中国电影史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走向海外市场的经验,比如三、四十年代的神怪片、武侠片对东南亚市场的占领以及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片对国际市场的号召力。中国电影目前的海外市场状况相比历史上和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急需在内容生产、融资渠道、推广营销等环节上加强海外市场的观念。

国际化转型指涉电影的内容生产策略。内容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观众情感的生产,观众看电影是为了体会他们自己的情感,因此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一定要与观众产生共鸣或被认同。中国电影在类型上比较单一,只有武侠和动作片能够走向海外,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新型中国电影将以武侠片、动作片为切入点,带动类型多元化实践,拓宽片种,积极进行电影类型美学创新。在影片叙事策略上也需要进一步国际化,用国际流行的电影语言、叙事惯例来讲述中国故事。此外,在商业类型片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也重视艺术片的国际化,进一步巩固艺术片在国际电影节中的位置。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制片公司试图通过“合作”的方式达到资本“合谋”,“借船出海”,利用国外发行渠道进行影片推广,并从单向资本输出过渡为国际化企业经营、合资制作、植入广告等深度合作模式。

2012年,中国电影海内外市场出现了技术、人才、资金双向流动的趋势。几乎每一部国产商业大片都离不开国际团队在技术、人才等制作方面的加盟,足见多元化跨国合作在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电影的融资形式越来越丰富,电影的工程越来越庞大,这也就给推动、孵化这个产业留出了许多空间与可能。迅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在融资方面的需求、对基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因此,研究中国电影业融资特点、总体投融资结构以及融资渠道和效果是必要的。推广模式包括政府主办、商业宣传、民间活动和媒体等,特别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技术进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电影应该在创作阶段就结合不同海外市场设定合作方案,用科学的方式来推广和宣传,这是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所在。

无疑地,大电影转型中的产业交叉为海外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动力。利用多媒体平台,跨越不同的传播和放映渠道进行拓展,可有效建立“内容+渠道+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协同模式。在好莱坞的企业结构中,“协作经营”策略正大行其道,它被描述为在经营行为和产品之间、在硬件和内容提供之间、在媒体之间、在不同的表达手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创造性的横向合作。这是目前从事多元化经营的跨媒体集团的主导经济逻辑,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新发行技术的出现只会强化这样的商业逻辑。每一次市场的拓展,联合的规模都比以前更大。中国电影走向海外也可以联合新媒体平台,提升传播效果,拓展放映渠道。2012年,“迅雷”斥巨资独揽《一九四二》的网络播放版权,并实现全网高清首播,进一步奠定了其“网络高清影院”的行业定位。另外,还可以向搜狐等新媒体企业出售电影的放映权,逐渐积累市场。2012年度“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研究”调研数据显示,选择电影院观看中国电影的受访者占36.5%,2011年这个比例是32.2%,并没有明显的变化。2011年选择网络的受访者比例是42.1%,2012年达到了58.0%,相比之下有大幅度上升。从2004年开始,Web2.0的出现,几乎改变了互联网运行的整个模式。随着新媒体、数字技术及业态的发展,传统电影正在走向大电影。无处不在的影像与数字科技互为因果,大电影的数字化趋势为其带来质的改变和提升。数字化的全面作用、互动技术的运用,使得胶片电影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大电影通过视觉形象、独特的数字化手段和视觉意义创造出共同的精神世界,进而通过数字化传播与放映使它对业界和社会发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在大电影时代,传播形式的多元使电影形态多元化,微电影、手机电影等多种视频形式的兴起,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影院电影形态。与此相对应的是,电影产业也出现复合化趋势,电影与游戏、互联网等其他文化产业的紧密交叉,完全改变了电影的业态特征,这为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电影是新型中国电影的载体,也是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主要类型。

还需要看到,大中华地区电影的合作与融合,包括合拍片在海内外票房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并进而成为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崛起,平行发展的格局被打破,合作与融合成为主流趋势,华语电影以至泛亚电影无论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共同体,还是经济产业复合体,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华语电影的生存依赖于地域文化与共同影市的纽带,要拍出有深度、吸引观众的作品,背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仍然是文化,是价值观的传播。从中国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融合,再到与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携手合作、追求共赢的未来发展格局,这将是新型中国电影拥有海外市场的基本路径。

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竞争与国际传播,促进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中国电影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维度,对推进中国电影国际化转型和市场竞争乃至世界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产电影不断获得新的市场意识,有了跨越式的较大发展,为今天、当下的中国电影创造海外市场拓展机会,为电影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逐渐建立起新的多样性的创作格局及新的国际化转型趋向,为明天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藉此推动文化进步,造福人类,受到人们更多瞩目和期待。

注释:

[1] [澳]理查德 · 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何建平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文2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将中国的计划经济成功的转型为市场经济,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足和法律意识的增长,我国的经济法日益在经济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首先,需要明确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法的相关概念。我国经济转型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关于经济转型主要有这么几种概念,一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由低级经济形态转向高级经济形态,学界一般比较赞同第一种概念。但是在今日经济转型有了新的提法,即更要利用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传统经济转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重创新和高科技的发展。此时我国经济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70年代以前被称之为传统经济法,70年代之后则被称为现代经济法。

 

二、中国经济法的特殊之处

 

中国经济法的特殊在于主要是由于中外不同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中国特殊的经济法规定。西方的现代经济所出现的问题是资本主义过度的自由竞争而造成的高度垄断,自身调节失灵不断循环爆发经济危机,从而严重干扰了经济正常的发展,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不得不挺身而出以政府手段调节市场经济。此时的经济法是国家在面对市场问题使用强制政治手段来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西方的经济法可以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而中国在发展现代经济时所出现的问题却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中国经济转型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前期出现的一些滥用职权的行为破坏了经济活动中的竞争秩序。所以,中国的经济法在经济转型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非是简单参照西方经济法所能够解决的。中国由于改革时间比较短的原因,虽然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当中,当未达到一种成熟的高度阶段。但之前一直在强调的是政府调节经济、弥补市场经济不足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小问题。所以,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经济法应该是更注重促进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去补充市场的调节的不足。经济法最主要的作用应是调整市场经济活动,政府应该注重培养经济法可以作为经济活动可依之法,纠正人民固有印象中的人治思想,使人民能够树立法治的观念,达到在经济活动中遵守法规的效果。

 

西方现代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而起作用的,而中国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方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其中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主导着经济的发展。虽然与计划经济时代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公有制的特征未曾改变。而现代经济法功能发挥的社会条件是政府尽量不干预经济,只是起规范作用,而中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只是干预经济,其本身往往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这就是我国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经济法的独特地位,这种独特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较为薄弱,机制相较不完善,所以中国政府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提前预防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以防伤害到我国市场经济继续的健康发展,以求建设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竞争、规范高效的市场经济。

 

三、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法的作用

 

经济法是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民众的行为,弥补市场自身机制的缺陷,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经济法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强制规范经济行为。我国虽然一直注重依法治国的方针策略,但是因为时间过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欠缺,我国经济的转型时期由最开始的经济法律不甚完备,到后来的对法律规制的重视、完善度不够,都导致了经济活动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在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法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规范经济活动的不法行为,扫清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并且我国的经济法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完全起到一个法律的主要功能,很多时候都被经济政策所取代。经济法作为一种部门法,具有一般法的作用,经济法作为一种调整经济活动的特别法,其产生根本目的之一是为了调整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重要。坚持市场和政府两个杠杆的调节,来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进行,可以处于健康有序的状态,来指引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同时,经济法也矫正了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缺陷。

 

四、结束语

 

中国在确定了经济转型的方针政策之后,经济法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法发展,其后,经济法的反战又通过对经济活动中一些现实问题的关注来构建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我们需要明白,经济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经济法的创建、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对于现代化仅仅百年余的中国而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文3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 激进式变革 渐进式变革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莉.转型经济学的“转型”:超越渐进与激进的两分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文4

(1)转型早期:计划经济时期(1978年-1991年)1978年党的制定的经济转型方案,转型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起点。路径是先农村再城市;先针对体制外部再针对体制内部;先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机制的改革,再对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这是我国独有的改革路径,后来证明这种渐进式转型的方式奠定了我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为转型的成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是转换企业经营理念和机制,推行承包责任制,以解决两权分离为核心目的,重新塑造微观经济。

(2)转型中期: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确立(1992年-2001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正式确立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经济体制,从此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改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转型取得里程碑意义的成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随着计划、外贸、金融、投资、财税五大体制改革的完成,我国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起来。

(3)转型深化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时期(2002至今)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年,在全球贸易的助力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转经进度逐渐加快,形成国际化竞争,国家对企业的发展和定位作出相关调整和要求,主要以国有控股,进行国企法人治理建设和多元化产权改革,担负起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使得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

我国企业管理特征比较鲜明,不同地区的企业管理模式差别非常大,而且国家与企业在管理创新上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别,总体上讲,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创新过程也大相径庭,但是我国改革创新的方向始终是以市场经济作为主导方向

。(一)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具有多元化特征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改革应该服从市场经济目标,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管理创新的形式应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创新多元化会成为我国经济朝着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体现。

(1)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在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作用下,我国不同的经济地理区域会形成产业结构上的区别,这样的差异会带来生产工艺和资源组成的不同,面对不同产品带来的市场结构和环境,不同企业对产品组合和产品价格的制定也会有很大差别,导致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目标不一样。比如,生产工艺繁琐的企业都重视技术层面的创新,市场竞争力大的企业会根据收益情况,在节约成本上进行创新。

(2)不同行业根据自身生产规模、技术层面和综合实力,在管理创新上也有很大差异。概括来讲,资本密集的企业把企业管理的中心放在财务管理上,通过提高收益率、降低投资风险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密集的企业通常会以劳动雇佣和规范员工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对员工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手段当作企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技术密集的企业会把重点放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来增加企业实力,与金融业类似但性质不一样,金融业是以引进先进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来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因此,不同行业形成的管理创新的重点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成本结构。

(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根据企业的所有制不同,创新方面也有所不同。大中型国企在创新制度过程中注重于处理经营者和所有者间的关系,增强所有者监督力量,以防出现产权虚置,作为国企创新目标,公有产权具有分散性,公有制的企业产权不可分,在这个背景下,产权容易发生虚置的问题,内部人逐步会控制整个企业,所以这个问题是当下创新制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民企通常都是依靠家族力量维护和运营,科学化建设不到位,存在权责不清的可能性,所以有限责任很难确立,导致许多民企形成效益低和管理乱的局面。所以,我国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创新应该以适应我国社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渐发性特征

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渐进改革和创新。宏观上,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很漫长;微观上,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存在这样的内在特质。随着经济社会的渐进性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随之稳步进行。我国企业管理制度曾经历过放权让利改革、承包责任制改革、税务改革和产权改革等各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初期阶段,国家宏观提出计划经济的概念,承认企业是商品独立生产者,否定超前经济理论。随后,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独立、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权力依然很小。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逐渐提高,认识到了市场因素的重要性,价格机制成为了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怎样可以将国家统一产品价值转变为受供求影响配置产品价值成为当时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紧接着,价格机制逐渐的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内容主要是以收益机制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方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新趋势。为了企业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实行承包制和利改税务的措施,其目的是价格机制和成本收益机制可以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使企业有活力,可以带动地区进而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和转型工作仍然是以企业产权改革为主导,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以产权关系来进行资源配置。

(三)企业管理创新具有自发性的特性

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自发性特点比较明显,所谓的自发性是以个体需要为主体导向,行为上不完全迎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一种特性。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单独的企业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突破,在改革开发道路上表现的比较突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自发性最好的表述就是先改革,再探究改革方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完善,方向也不明确。而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当中已经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管理模式,并且逐步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我国曾经在学术界也讨论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因我国企业总是遵循陈旧的教条,当时没有明确的改革方向,但是在改革发展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突破了陈旧的管理模式,进行大胆创新,逐步脱离国家直接进行行政控制,以利润和价格作为经营方向的杠杆。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没有把企业当作独立商品生产者的条件下,需要重视市场的价格、利润、供求规律,而不是直接等待上级指令,每次突破原有体制都会给改革增加一份动力。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在特色就在于改革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创主观上的能动性,在改革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国家在认可的同时也在完善相关的政策。

三、国有企业管理动力机制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利润,因为企业就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来运营的经济组织。我国拥有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背景,导致国企管理创新具有相对复杂的动力机制。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动力与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转型时期的体制环境、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影响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转型早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

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转型早期主要由国企改革因素、体制因素、市场调节因素以及国企自身因素等构成。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形成了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生成机理的基本因素,而且决定了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这一时期的基本属性。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处于起步阶段,宏观经济体制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和管理方式,发挥主导作用的还是国家行政力量。在这种体制和格局下,国企在管理创新上主要是典型的以服从和响应为主,从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源考虑,虽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内部改革,毕竟从体制上引入了商品经济,这在客观上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向,明确了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目标。先后国企经历了两次带有市场化取向重大意义的改革:承包责任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两个机制形成了国企管理创新机制的雏形,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启动和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国企的基本属性是国家行政的附属物,国企内部的管理创新机制是次要的存在,只能从属和响应,而存在于国企之上的政府才是支配管理创新重要推动的力量。所以,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主导是政府的强力推动,这是转型早期企业管理创新的显著特征。

(二)转型中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发展

由于这一时期宏观经济体制发生质的变化以及国企改革政策的逐渐成熟和深化,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市场化管理作为国企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转型中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和创新系统组成结构。这一时期的国企创新系统由创新环境和创新实施主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创新环境的改变主要是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政策成熟,市场竞争力的出现等;创新实施主体指的是开展管理创新的国企,从创新动力机制上分析,可以细分为多个要素的组合体,这些要素包括开展创新国企的身份、数量、管理水平、经营状况、未来发展愿景等,与转型早期比较,企业管理创新系统构成的要素明显增加了。不仅如此,创新系统构成的性质和组成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先经历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随后经过金融、投资、计划、外贸和财税五项改革使得我国完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的改变了国企的生存环境和地位,国企经营活动转变为以市场交换作为活动方式。经过这次质变的转型,非公有制经济迅猛的发展,打破了国企垄断的格局,出现外资、非公有制和国企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对国企改革的深化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为了占据市场影响力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突破。这一时期起,以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双层导向为主题,是国企为利益越来越自觉的进行管理创新,这种成熟的创新动力机制使市场化管理彻底的进化,成为了现国企的基本范式。

(三)转型深化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突破

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完善和深化阶段。虽然国企创立创新环境要素和组成要素没有太大变化,但还是从内涵上改变了很多,从调查情况来看,新时期的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是外部环境和国企自身相互结合产生的,其发展方向也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首先,国企的创新方式和指导思想明确,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主要任务。其次,政府极力推进的国企战略目标很强,管理思想先进,发展理念比较明确,在财力和行政的支撑援助下,为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雄厚的力量,促成了国企管理创新由自觉主动创新转变为自主深度创新。最后,国企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矛盾和问题,追赶国际水平的同时展开攻守兼备的理念,尽早解决漏洞也是为了将来不会出现更严重的失误,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稳步深入奠定基础,将国企管理创新的愿望演变成管理创新的深化活动。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带来的动力机制,不论是在管理运作特征上,还是组织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变化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结束语

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文5

【关键词】中国经济 消费 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一直在谈经济转型问题,现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完成从政府命令性经济(计划经济)到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转型,但是从转型的目标和结果来看,转型远没有结束。从目前来看,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向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当然,在实现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同时,实现从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型到集约式经济增长道路也会成为转型后期令人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利用市场来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实现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一个方式是通过增加国民需求量,刺激消费从而提高生产,拉到经济增长。下面我将围绕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市场经济下,消费需求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对经济的约束作用和拉动作用都非常明显,并且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需求,其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增长速度的变动,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条件。具体来讲,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体现在实际购买力的变动和消费者预期的变动上。由于实际购买力的变动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动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的总量变化和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化上。消费总量的变化可以引起企业的投资变动,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即经济增长的变动,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可以促使产业结构变动,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最后促使经济增长。对于消费者预期的变动,主要是引起现期消费需求的变动,进而引发市场供需矛盾的变动,间接影响厂商产出的变动,最后促进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消费需求的确是决定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看看中国经济情况,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三大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对投资和出口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而消费需求却严重不足,这进一步缩小了国内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于外部需求,受国际市场需求的制衡,而国内消费需求以及发展潜力得不到有效开发,经济发展动力长期不足。20世纪的中国,国内居民消费率偏低,由于社会保障等的不完善使居民过分倾向于储蓄,这既不利于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同分享,这与经济发展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消费内需不足就成为我国启动内需的一大障碍。

现今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型下,国内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消费需求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首先,新增人口及人口结构变化将产生刚性的消费需求,将继续推动消费增长。人口数量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发生巨大变动,人口增长模式明显转变。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等等。人口结构的这些变化,有力地推动着内需的增长。

其次,城镇化进程加快直接提升我国的消费水平提高。有研究标明,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再次,社会集团消费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快速增长,对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影响显著。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各种公务性、商务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增加,由这些活动引发的各类消费也日渐增多。

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范文6

关键词:经济转型 企业成长环境 政策调控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保护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产业调整、自我创新以及参与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进一步完善我国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发,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走向成熟。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生存环境正式纳入法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率,而且还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小企业的界定方式及其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方式

一般情况下,当今社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定量界定主要是对企业的员工人数、企业固有资产额、年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定性界定在定量界定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地区的政策性界定以及学者专家对企业性质的界定。其中定性界定的三个公认标准是:企业独立所有、企业者自主经营以及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魏先傲,2012)。尽管相对于定量界定而言,定性界定的标准涵盖更为广泛,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企业的小份额市场”的界定,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市场大小上的界定标准也并不相同。美国在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标准上,规定 “同行业中不具有垄断实力”,而大多数欧美国家则直接规定,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较小即为中小企业。从本质上来说,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均以企业本身的发展规模和经营规模为界定标准。可见,单纯以某种方法和标准来界定企业是否属于中小企业是不可行的,同时这种企业也是不存在的。

(二)中小企业界定方式的特点

本文详细分析了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总结出如下特点:两种界定方法反映出,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在采取同一种模糊标准时,在细节上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各国对中小企业所采取的政策也截然不同。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也直接反映出该地区的发展特点以及政策特点。为了更合理地管理中小企业,使其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制定并颁发相关政策,无疑更具体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这些措施同时对各国的中小企业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由于各国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不同,物质资源以及资源利用技术水平也不同,从而导致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目的以及界定标准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定量界定法是目前各国界定中小企业的普遍方法,因为相对定性界定而言,定量界定的界定标准更直观,也更方便,利于统计和比较。当然,不同的国家采用的定量标准也不同(辜胜阻,2012)。研究表明,单纯采用定量界定或者定性界定标准的国家占总数的47.60%,同时采用两种界定方法的国家占总数的52.40%。而同时采用两种界定方法的国家在界定标准上也有区别,有的国家要求企业需同时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而有的国家则只需企业符合其中一个标准即可。

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分析

(一)经济转型的特点和内涵

经济转型是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主要出现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东欧以及前苏联同样也出现过类似的独特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经济转型不仅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走向。21世纪初期,全球经济发展出现广泛的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现象,这里的“后社会主义”特指放弃由国家政府主导集权的发展经济,而转向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此经济转变时期的起点,是以原有的经济发展计划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和主线,并配置现有经济资源作为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进行发展的计划经济,其重点是以市场手段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同时利用市场手段配置现有的经济资源为主要发展方式的市场经济。显而易见,这种界定方法主要是从我国社会经济独有体制的角度出发和考虑,并着重强调对经济发展制度的改革。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的中心思想,即将我国经济转型看作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又将其看作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如《2020年的中国》中提到,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两个革命性的转变过程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体制的同时转变势必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产生,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转型虽然起点较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制),但是发展时间较短,且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和实践都并不成熟,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发展框架,同时对经济转型的界定存在很多不全面、不统一、不清晰的地方(赵忠涛等,2012)。本文采用了第二种观点,即我国的经济转型是从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或过渡的。

(二)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及其特点

1.制度环境。通常情况下,可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这两种制度不仅使得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同时也使人们的行为模式能够预期。我国经济转型期同样也存在制度环境,且同时包含了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这两种制度,在经济转型初期,由于发展体制和发展理论的不成熟,致使我国的经济制度也不完善(霍永涛,2012),如部分政策和规章对企业的区别对待。经济转型的初期阶段,地区也较为重视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大型企业采取了较为优惠的政策,而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本来也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其负担变得更为沉重(邱艳,2012)。同时这种不成熟不完善的制度也导致了地区灰色经济的产生,而且也影响了许多外地企业家的投资意向,从而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

2.融资环境。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长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其中,出现经济转型现象的国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尤为突出,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大多数经济发展体制和发展模式都不健全,金融市场也并不成熟,同时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也较为脆弱。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一般只会把资金借贷给国有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张宇,2010)。Pissarides通过调查发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制约经济转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服务行业,它们的资金空缺通常较小,即使很小一部分资金也能够很容易满足资金缺口,这种发展循环也导致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李爱香,2009)。处在经济转型中后期时,若融资困难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大部分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的现象。

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政策的特征

由于经济转型现象出现时间并不长,因此出现这种现象的国家,其经济市场从结构和模式上来看也不成熟,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且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和制度也不完善,所以与发达国家的市场型经济相比,大部分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政策的中心思想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制度和发展模式都比较成熟完善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而在美国,专职于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机构几乎遍布了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能够直接接受此政策机构的管理(厉志海,2008)。我国近几年开始有意识地采用此发展模式管理中小企业,以浙江省为例,省经委直接管理国有中小企业;省工商联直接管理商业中小企业;省工商局直接管理私企中小企业;省科技厅直接管理科技型中小企业。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使浙江省的所有中小企业有了各自统一的政策主体,并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的利益和需求,运用自己所属的权力对自己的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尚鸿涛,2008),避免了不同行业因为不同的政策而导致利益矛盾和摩擦,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政策关系实证分析

(一)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为了获得详细信息,笔者通过网络以及人际关系以浙江省为调查范围,对其省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剩余12份问卷因部分题目未填或其他原因而剔出分析。在这96份问卷中,大部分填表对象为企业管理者,这是为了保证填表最终答案与企业真实信息的契合度。在这96家企业中,2010年底企业平均正式员工数量在280人左右,企业平均资产为3033.54万元,2010年底企业平均销售总额为5280.46万元,96家企业的平均经营时间为9年。这96家中小企业均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即均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开始发展的,与本文的研究议题和研究对象相吻合。

表1是样本企业的基本信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把96家中小企业分为四类产业,即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政府对这四大产业的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一般来说并不相同,采用对比分析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二)不同类型企业成长环境的方差分析

将不同规模的企业成长环境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将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成长环境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结论

在多元化的经济时代,中小型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完善,中小型企业本身的特点和结构导致其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由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型企业的融资能力跟中型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小型企业对制度环境的评价稍微高于中型企业。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兴行业对企业成长环境的评分比传统行业更高,直观地表述了新兴行业在经济转型期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并且生存能力更强。结合Scheffe和LSD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对企业成长环境的适应能力有较大差异,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新兴行业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趋于稳定与成熟,中小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环境和发展潜力不应被人们忽视,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小型企业的各种发展因素,以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魏先傲.中小企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融资问题探讨[J].商情,2012(37)

2.辜胜阻.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如何破局[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2(2)

3.赵忠涛,郭炳宏.关于中小企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融资途径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2(6)

4.霍永涛.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困境及应对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3)

5.邱艳.经济转型下解读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困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6)

6.张宇.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品牌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

7.李爱香.从中小企业应变看经济转型升级—以浙江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