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金融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金融政策

国际金融政策范文1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带来的影响

(一)对农民工就业带来直接冲击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门调查,200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亿人,2009年春节返乡农民工人数约为7000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0%左右。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而这些企业中农民工就业比例非常高。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9年6月底调查,2009年二季度,农民工累计外出1.2亿人。总的来看,农民工返乡及外出人数均不断下降,总体趋于平稳。大量的返城农民工已找到了工作,但已就业的农民工收入下降,工作不稳定的情况比较普遍,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

大学生就业属于增量就业,受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611万,约占本年度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加上历年累积未能就业的毕业生,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各行业对大学毕业生总体需求减少,导致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降低。

(三)东部地区就业受到明显影响

在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和制造业受到较大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其次是长江三角洲地区。2009年二季度,在14个城镇就业增速加快的省份中,有9个是西部省份,说明西部地区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相对较小。产业结构和外贸依存度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地区间受冲击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劳动者收入有所减少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企业和行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通过轮岗轮休、减员减薪等办法渡过难关,劳动者收入受到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2009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9.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同期增长幅度最低的,这反映了金融危机导致工资增幅减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回落明显。

(五)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将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一次机会,也使得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的三季度分析报告,2009年三季度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求人倍率分别为1.95、2.24和2.28,而总体求人倍率仅为0.94。这表明我国普通岗位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而具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则严重供不应求,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而在劳动力需求回升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回升更快。

二、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

(一)有利形势

1、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好于其它经济体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当前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未来我国经济有望 “全面复苏”,即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2、世界经济缓慢复苏

2009年二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使工业生产下降势头得以逆转,为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创造了条件。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增长2.4%。其中,发展中经济体将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亚洲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保持较快增速。世界经济复苏有助于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为扩大就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明显恢复

随着我国经济的回暖,企业家信心指数从2008年四季度94.6的最低点逐月回升至2009年三季度的120.1。消费者信息指数已经从2009年3月份的最低水平86.0逐月回升到2009年8月份的88.0。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的恢复将对2010年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不利影响

1、外需不足的情况将长期存在

本轮世界经济复苏是以非常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广泛的政府干预支持为基础,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有限,支持需求扩张的基础不具有可持续性。如美国2009财年财政赤字达到1.4万亿美元,赤字率高达10%,创二战以来新高。德、法等国财政赤字率均超过3%的控制目标,日本财政赤字率达到9.4%。各国基准利率也处于历史低位。尽管短期经济指标先行回暖,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不排除还有反复的可能。从历史经验来看,就业形势好转一般滞后于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可能继续恶化,消费和投资增长难有明显起色。因此,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外需萎缩仍未出现根本转机,外需不足的情况将长期存在。

2、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一方面,我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将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也使其对高度依赖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调整自己的需求结构和负债消费的消费模式,压缩消费,增加储蓄,这种改变必将影响我国出口的增长,压缩我国出口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在传统优势产品领域也将面临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许多发展中国家竞争力得到了增强,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

3、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亚、非、拉国家地区相继开放国门,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给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渐上升,国内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将推动劳动力工资成本不断上升,降低我国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国内经济调整将对就业带来影响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势必会将重心放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这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劳动力报酬提高和消费升级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社会向企业提供更多接受更好教育具有更高技术能力的劳动者。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7000万技工中,中级工占35%,高级工只有0.5%。如果把农民工算进去,中级工以上的工人比例不超过20%。而且,由于大多数农民工长期处于漂泊中,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扩大内需、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目前扩大就业的基本思路。但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必须统筹扩大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任务,把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

(一)保持现有政策的延续性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应保持国务院各项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措施的延续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在落实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时,优先安排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地发展;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纳入经济刺激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就业促进政策的制度化和长期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

(二)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和出口转型

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当前对外贸易形势对我国就业仍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长远看,我国出口企业要主动适应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化危为机,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和出口转型。一方面要利用市场回暖和市场份额扩大的机遇,支持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促进力度,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要增强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我国中长期贸易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外贸出口转型,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向一般贸易出口转变,促进数量型出口向质量型出口转变,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部分FDI将投资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企业逐步转移到周边国家,此外东部沿海地区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的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力度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并首次提出要加大支持信贷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力度。产业转移既有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将使企业可充分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因此,要积极鼓励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集中,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

(四)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教育

一是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各类专科学校的引导、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技术工作,扩大专科和中专教育比例。同时在技术职务晋升和工资调整中弱化学历的作用,在工资待遇上向高级技工倾斜。二是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目前,我国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和当前农村教育状况密切相关。农民工的素质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五)加强政府对就业的指导和服务

国际金融政策范文2

[关键词]国际金融;格局调整;中国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88

当今的世界经济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这个趋势的变化,全球金融格局也相应地受到影响。美国作为曾经的金融霸主,现如今的地位已经受到严重的削弱,世界金融的部分格局渐渐地被欧洲所取代,亚洲的经济发展也在世界金融格局分得“一杯羹”,面对变化如此快速的全球金融格局,现代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金融改革,我国的优势是用较短时间就能完成发达国家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事物存在两面性,这不仅是中国创造机会的时刻也是存在风险的时代,对此需要提出应对之策,以使我国能够在此机遇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将中国变为金融强国的目标。

1国际的金融格局发生变化

11标志

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逐渐蔓延到发达国家,根据相关资料表明,20世纪许多发展中国家多次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例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金融危机,这些渐渐地蔓延到全球,美国在21世纪所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和欧洲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西方多数国家都有着高福利的政策和巨大的军费开销,导致长期以来入不敷出,造成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1]

12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呈现下落趋势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在金融上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确立了美元直接和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挂钩的货币体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然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变得不稳定。但是根据美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委员会的报告可以看出,纵使美国在世界金融上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但其影响力仍不容忽视。

13欧盟金融受到严重冲击

在金融风暴及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当今的欧洲银行负债累累,某些国家宣告破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用危机,欧盟在此环境中经常性地出现经济负增长,其金融受到严重的冲击。

14日本所面临的困境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日本受其冲击,国际消费市场大幅度萎缩,出口贸易也有所下降,作为日本的两大支柱性产业的汽车和电气都无法避免地受到波及,日本的经济在此之后也经常性地出现负增长,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都严重削弱了日本经济,估计日本经济在短期之内很难恢复。[2]

15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地位日渐上升

次贷危机对于中国和印度的冲击不是很严重,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的金融业并没有完全开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替代了对冲与私募这两个基金,这说明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主体的金融力量在不断地壮大,并将在未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对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2中国的相应对策研究

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以美国为主体的西方经济主导地位不再稳定,美元也无法再处于等同国际货币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现如今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实力大部分保存的情况下,地位开始日益提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需要对当今的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此发展自己,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主要方法有下面几种。

21打破资本市场的限制,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的经济

开放型的经济是中国能否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高地位的保证,开放国内市场,用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当前的国际经济市场关系错综复杂,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压力巨大,对此需要积极地制定相关策略以使国内的资本市场最大化的开放,将国际间的竞争压力转为我国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进一步将产业开放领域以及业务的范围扩大,使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得到更深层次的联系,并且还要加强风险的防范体系,保护国内的经济不会受到外部的冲击。[3]

22加强金融的监管工作

我们放开金融的范围不代表着放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力度应该不降反升,政府对于金融的监管是符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这可以稳定金融的环境。金融行业是一个大众性产业,金融等机构所经营的“商品”是社会上的货币资金,银行作为支柱以高负债来运营,这就会面临许多的风险,而且风险还有传播的特性,若不对金融进行监管,就会导致金融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会产生极为严重的损害,为此需要加强对于金融的监管工作,同时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鼓励,通过把握好金融监督和创新使我国的金融稳定地发展。[4]

23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M程

我国的人民币在当前的形势下地位逐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际化是人民币的最终发展目的,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虽说人民币在国外流通的数量不少,但是距离国际化还是很遥远的,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国内金融市场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不够是原因之一,为了加快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需要中国不断地发展自身经济,在合适的时候,把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

24转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每个国家都在培育新兴的产业,积极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调整,金融应该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承担起必要的责任,明确转变的方向以及重点,在融资方式等方面做出创新,把科技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加大对于科技的投入,在教育的投入上加大对资源的合理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地改善当前的金融管理方式,创造好的金融环境以及信用氛围,对经济的增长起到帮助作用。

3结论

当前的形势是机会和风险都存在于国际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严重受损的同时,也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有了登上国际金融舞台的机会,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得到了保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应该抓住机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金融离不开中国,中国的金融资产规模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中国要想发展就需要抓住当今的机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场,加强对内对外的金融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掌握话语权,为中国的崛起提供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盈利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4(6):105-106

[2]林小斐中国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3):163-165

国际金融政策范文3

关键词:内外部均衡;经济政策;政策配合理论;三元悖论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78-01

1 我国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分析

1.1 物价

根据2000年-2005年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分析,我国的消费品物价指数逐年上涨,近年来我国也面临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的2006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保持相对稳定,但未来我国价格走势的上行风险仍然不容忽视,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

1.2 就业

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严重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第四次失业的延续期。根据有关部门数据,2001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0万人)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00多万人)为1200万人左右,2002年达到1400万人左右;若加上国有事业单位、城镇集体企业与事业单位,大专以上和高职毕业生以及农民工失业者,我国估计2001年城镇实际失业人员约1900万人左右,2002年也在1900万人左右。城镇真实的失业率大约在7%-8%左右。因此,能不能使失业者理想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难题,还将是一个最重大、最尖锐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1.3 经济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从1978年-1998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7%。从1997年至2001年,中国经济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6%。近几年我国经济仍然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2%。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增长出现了偏快现象,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增长偏快。2007年4月,发改委在一季度经济运行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工业生产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三,增速同比加快一点六个百分点,达到近十年同期最高增长水平。虽然,对我国经济增长是否过热,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我国经济增长偏快,却是不争的事实。

2 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

如何把握财政金融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不同力度,适时调整政策调控导向非常重要。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财政开支,增加税收,使社会上通货紧缩,迫使物价下降,从而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增加国际贸易顺差。但我国已经面临了巨额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无疑会使贸易顺差继续加大,外部经济持续不均衡。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多次提高利率,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国内信贷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也会使投资和消费减少,引起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

在汇率制度方面,我国现行汇率制度被称为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中有汇率浮动的机制,因此不存在稳定的汇率预期。但研究发现,从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实际运行态势上看,除了汇率并轨的初期,人民币有小幅度的升值以外,人民币―美元汇率在其他时间里是相当稳定的,一直保持在8.27-8.33(元/美元)的水平。目前我国的汇率制度就十分类似于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虽然人民币近年来不断增值,但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还是具有固定汇率的特征。

3 政策配合理论

政策配合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蒙代尔与1962年提出的。该理论主张,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这是因为货币政策多半会对国际收支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它倾向于扩大国内外的利率差距,从而引起大量的资本流动: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这是因为货币政策通常是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大,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作用小。即采用财政政策来促进内部均衡,采用财政政策来促进外部均衡,实现固定汇率下的最佳政策搭配。

政策。而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则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说我国是放弃了外部均衡来调节经济的内部均衡。这虽然可以保持国内经济相对稳定,但严重的外部经济不平衡,也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4 三元悖论

开放经济的三元悖论又称“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指的是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资本账户、保持固定汇率制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三个政策目标之间只能同时选择两个,不可能三者兼得。

由这一悖论我们不难推得,要在独立的货币政策框架下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其必要条件是进行资本管制。这是因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没有比较严格的资本管制,则一国市场利率水平不仅由国内可贷资金的供需决定,也将受到国际资本追逐利差的套利行为影响。当一国经济发生衰退时,利用货币政策通过放松银根降低国内利率以便刺激投资,但开放的经济条件时资本流动不受或受到很少的限制,此时国内资金将大量外流,从而减少国内资本供给,直至国内利率趋近国际市场利率,这一套利机制才会停止作用,这样一来,国内宏观扩张的货币政策就无法实现了。要阻止这一状况发生,只能采取浮动汇率制,在该制度下,本国资本流出会造成国际货币市场上本币供过于求,引起本币贬值,这一贬值会很快阻止进一步的国内资本外流和利率上升,从而维护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在固定汇率制下,这一机制则无从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缺乏资本管制的条件下,当一国固定汇率遭受外部因素冲击而产生贬(升)值压力时,央行为维护汇率水准必须在外汇市场上买入(抛出)本币以平衡市场供求、维护固定平价,这导致国家外汇储备相应减少(增加);而如我们所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外汇储备实际上发挥着与基础货币相同的作用,外汇储备的增减类同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减。于是,国内的本币投放就不取决于宏观经济的需要,而被动地取决于维持固定汇率的需要,货币政策独立性于是丧失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要在独立的货币政策框架下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就必须进行资本管制。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对资本的管制必须逐步放松,可以说资本自由流动是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只能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自主货币政策两者中选其一。如果我国要维护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我国的固定汇率制度将受到巨大挑战,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最后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这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采取的做法――提高人民币汇率,所以在这种形式下,人民币的汇率还会不断攀升,直到浮动。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政策范文4

一、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作

(一)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1、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成

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主要包括信贷体系和保险体系两部分,而农业政策性信贷又包含以合作金融为基础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体系和政府农业信贷机构两种类型。

首先是以合作金融为基础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体系。农场信贷银行与合作社银行等其他类型机构合并,形成了农业信贷合作社。其次是政府农业信贷机构。在1933年美国政府为了缓和农产品过剩危机,利用金融手段对农产品销售和生产实行政府干预与调节,建立了商品信贷公司。1935年成立了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用于架设电线,组建农村电网,购置发电设备,发展通讯设施,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1935年,美国还建立了直接属于政府的农民家计局,成为美国政府办理农业信贷的主要机构。另外还有其他农业政策性金融形式。农场信贷系统保险公司承保农场信贷系统票据本金和利息以及对投资者发行的其他债务的及时支付,并负责管理农场信贷保险基金。联邦农业抵押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农业不动产提供融资,以及为农村的贷款人提供更大的流动性而吸引新的资金。

2、美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运作

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有:资本金、发行债券、借款和经营收入。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最初设立的资本金基本上都由政府部门提供。例如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商品信贷公司,其资本金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同时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得美国农业政策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从金融市场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票据,向社会公众筹措资金。资金来源的另一个渠道就是借款,可以向银行借款,也可以向其他金融机构借。

在资金运用方面,主要有:贷款、担保等。政策性贷款是美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最主要形式。例如联邦中期信贷中期信贷银行贷款对象为农业生产者会员,贷款用途主要农牧业生产与经营。担保也为各政策性金融机构普遍采用。例如农民计家局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农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提供担保。

(二)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1、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成

法国是西欧最大的农业国,也是最早建立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是建立在合作金融基础之上的。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既可以发放贷款,又可以吸收存款,能够提供各种金融服务,逐步向商业化、综合化、国际化方向过渡。在保险方面,为了补偿农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法国从1840年成立了第一家地区性相互保险公司,到1986年正式确定为法国农业相互保险集团公司,专门经营农业保险及相关业务。另外,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也在中央金库和地区金库设立特别担保金,从事普通担保、国库特别担保和对地区金库进行担保。并且由法国农业相互保险集团公司专门经营农业保险及相关业务。

2、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作

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有:资本金、存款、发行债券和借款等。法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成立之初,一般都是由政府牵头,倡议大银行或公共机构进行持股组建的。因此,这些金融机构多为股份制形式,同时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可以从事一些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可以吸收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另外发行债券和借款也是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两大渠道。它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各种债券来筹措资金。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战略联盟己经成为一个上市公司,2001年法国农业信贷集团开始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目前社会公众所持股票己占到其股权等40%以上。

在资金运用方面,主要有:贷款、投资、贴现和担保等。最主要的资金运用是根据政策法规和业务需要发放各种优惠贷款,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发放了大量贷款,为法国继续巩固传统农业大国和保持其农业的优势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也是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

1、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成

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包括准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林中央金库,及严格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1)农林中央金库。日本农林金库成立于1923年,是一家准政府机构,是政策性资金提供的主要渠道。农林中央金库是作为日本合作社体系的“中央银行”而存在的,贷款客户主要有该系统中的合作社组织和农业、渔业、林业机构。(2)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其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中央金库和其他一般金融机构筹资发生困难时,公库提供低利、长期资本以增加农林渔业生产力”。

日本农业信用担保制度是根据农业信用担保保险法,由全国47个都道府县先后成立的农业信用基金协会和农林渔业信用基金分别实施的信用担保制度和信用保险制度构成,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者向商业性金融机构申请农业贷款时自我担保不足的问题。农业信用担保保险的对象包括农业渔业金融公库的所有借款者,对促进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发放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2、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作

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有:资本金、发行债券和借款等。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也是多由政府提供。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资金来源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一般会计和产业特别会计历年所拨入的预算资金;一部分是向资金运用部、简易人寿保险及邮政年金等处的借入资金;还有一部分即为以贷款回收款为主体的自有资金。

在资金运用方面主要以贷款为主。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资金运用主要是对土壤改良、造林、林间道路、渔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提供贷款,以及对维持和稳定农林渔业的经营、改善农林渔业的条件所需资金提供贷款。

二、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运作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但是在金融市场中,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使其获得行业的平均利润,低于平均利润的经营项目或产业将得不到足够的货币资本支持。国家利用财政转移支付职能支持农业是最直接的调控方式。然而,财政补贴既受到WTO农业协议的严格限制,同时更受到我国财力不足的严重制约,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障碍。从下列图表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值增长较快,但是农业支出占其比率却呈下降趋势。农业政策性金融属于财政融资的范畴,是财政手段的延伸,是财政和金融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弥补财政支农职能的不足,在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增加农业投入调控资金投向方面具有特殊的职能作用。

(二)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扶持政策

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所从事的农业领域具有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经济效益不高、商业金融不愿涉足,但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却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各国政府一般都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目前各国政府对农业政策性机构的扶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财政渠道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二是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保证资金供应;三是通过政府担保支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国内外筹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不必直接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而是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提供担保,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用高度提高到国家信用的同等水平;四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手段改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财务状况。所以,我国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支持还可以考虑提供债券融资担保、税收优惠、贴息、增加资本金、对部分项目贷款给予特别担保等措施。

(三)通过立法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和保障

各国大都通过立法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和保障。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体系,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业的监管严密规范。在健全的法律保障下,政策性银行按照法人的框架以及银行的机制在保证财务稳健的前提下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部行政行为对政策性银行经营活动的干预,使其能够自主地在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手段和金融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有明确的业务对象和服从政策的贷款投向

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执行农业政策的特殊机构,为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在支持对象上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政府一般都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条件进行明确的限定。同时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一般会随着一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演进。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计、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主要任务、职能以及运作方式上,都会根据所处的外部环境与本国的战略目标相应地做出调整。例如日本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公库不同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很好地适应了农户在不同时期对信贷资金地需求,为政府不同时期地农业政策实施提供了有力地政策性金融支持。

(五)信贷融资模式应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发展模式

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有两种模式,既财政融资发展模式和信贷融资发展模式。在我国确立以信贷融资为基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模式是可行也是必要的,它适应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强化农发行所应承担的责任,减少银行对国家的依赖,减少债务人对政府的依赖,防止产生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农发行基本属于信贷融资的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自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融资方式不断进行创新。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再贷款为依托,市场发债融资为主体,各类存款以及同业拆借、票据交易等为补充,以市场化为主的多元化融资格局,其中金融债券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国际金融政策范文5

关键词:经济发展;基本构想;差异化金融政策

作者简介:胡芳(1978-),女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9-0062-0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经济发达国家也大都经历过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区域金融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经济发达国家实行金融政策区域化的情况

(一)建立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

发达国家在建立金融组织体系时,都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特点,适时地构建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首先,建立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联邦储备制度,对全国金融业实施了分层次的管理。[1]在国家一级设有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中央银行总行;而在地方则设有联邦储备银行,执行中央银行分行的职能。这种分权性中央银行制度决定了区域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以利于本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设置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的设置一般都是适应特定区域开发而建立,目的是为欠发达地区开发提供专项服务。日本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是为开发边远地区――冲绳地区提供长期资金的金融机构,同时也兼办其它政策金融机构在冲绳的业务。这样的金融机构,经营中政策色彩重,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乃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最后,区域金融组织的优化。美国的银行注册双轨制度创造了数目庞大的地方性银行。美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向联邦政府注册,成为国民银行。也可以向州政府注册,成为州立银行。不仅商业银行如此,其储蓄机构、信用社等也具有双轨的特征。

(二)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

首先,制定有差别的金融管理政策。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调控是以各种间接控制为主,因此,这种差别性主要表现在各种间接金融控制手段的运用上。美国的贴现率由各区域联邦储备银行根据本区域经济和金融状况制定,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贴现率和贴现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有所区别的金融政策,对缩小地区差异、缓解民族矛盾、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十分有利。

其次,制定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西欧、美国、日本等国都实行向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低息贷款政策,如西欧的“公司软贷款”,不仅利率低、期限长,而且可以享受规定期限的归还宽限期。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对在经济落后和萧条地区兴办企业的私营企业,通过经济开发署等机构为其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对固定资本提供的直接贷款可达该项资本总额的65%,流动资本可提供100%直接贷款。

(三)建立区域证券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相对协调发展

美国自1792年5月17日建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共有8家主要证券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分布在美国的主要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美国经济相对平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随着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股票交易所的集中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今天看到美国创业板市场对新经济和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发挥着强心剂作用,并且创业板市场在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但更应该透视到创业板市场是建立在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协调基础上的产物,具体讲是经历了“区域易所――集中易所――创业板交易与主板交易所并存”的发展阶段。

二、对中国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效果的回顾

本文以深圳特区为例,来回顾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

我国在某些地区也实施了区域化金融货币政策,但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深圳特区。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创立。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在深圳特区实施特区金融政策,赋予特区金融4个特权:一是信贷资金“切块”管理权。即资金方面,各专业银行深圳分行现有信贷资金和以后吸收的存款除中央国库款和向人民银行总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外,全部留给深圳特区,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给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下达信贷规模,并由它统一调配使用,同时允许深圳市各银行向国内外拆借资金。二是利率调控权。在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可以参照全国的利率水平,结合深圳经济发展、资金供求与汇率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自行设立利率档次与利率水平。三是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权。即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制定特区内各专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自,并允许在5%-10%的幅度内自定外资银行各项外币存款准备金率。四是机构准入审批权。在机构设置方面,下放部分金融机构审批权,并赋予了一系列机构监管的灵活政策。

特区金融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特区金融的全面发展。到1996年,特区就已构建了门类最齐全、服务网点最密集、从业人员比例最高的多种类、多功能、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新型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办理种类齐全的金融业务,提供最新的金融工具,特区金融业成为深圳经济的支柱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到1996年止,为深圳提供了占整个基建投资1/3以上的流动资金,累计发行股票筹资300多亿元,金融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1%,自身也形成了3500亿元的金融资产总规模。超常规的金融政策带来超常规的经济发展,金融对经济第一推动力得到了充分体现。[3]

政府在深圳特区采取的强有力的特殊金融政策,在深圳现代都市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对建立区域化金融政策的基本构想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很好地发挥差异化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应从金融发展的制度层面和货币政策角度来构想区域化金融政策。

(一)培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首先,确立统一金融法规下具有优先决策权的区域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九大区支行的组建,为实行区域金融政策提供了组织体系保证。在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政策之下适当下放区域金融决策权,使九大支行能够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总行只规定利率、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水平及浮动幅度,各区域内的具体水平确定浮动区间后下放给主要大区分行,使国家金融宏观政策具有宏观的严肃性,同时,各区分行在区域金融决策上具有一定伸缩性。

其次,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性融资的主要作用领域是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产业,其布局原则应该追求某种程度上的均衡布局,以保证每个地区的居民都有权利大体享受均质和等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而不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东部地区财力雄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则要落后许多。但我国还没有一家专门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金融机构。为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建立专营政策性开发业务的金融机构。

最后,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引导股份制、外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不对称,缺乏向中小企业发放信贷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对策之一是促进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鼓励股份制、外资银行等入住急需资金的地区,形成以国有金融机构为基础,政策性金融机构、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具体实施上,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实行有差别的区域金融管理政策。

(二)实行差异性的金融货币政策

首先,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金融发展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须从货币政策层面解决各地区短期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已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因此,我国差异化货币政策也必须表现在各种间接金融控制手段的运用上。实行差别的再贷款政策,在再贷款的规模、期限和再贷款的利率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其次,制定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资本流入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和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瓶颈”,因此,引导信贷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回流成为必要,坚持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西部大开发建设。

(三)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

目前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在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审批权在中国证监会,正如前述分析,中西部与东南部地区上市申请统一审核标准在管理制度上具有“公平性”,但在现实中不利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考虑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一家证券交易市场,在上市公司范围、上市审核标准和交易活动监管等方面有别于目前的证券监管规则。在中西部设立一家证券交易所不仅有利于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差距,而且有利于为中西部重大工程建设和各项配套工程筹集资金,也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和发展新的股份制企业。

(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同步推进

中西部地区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离不开金融系统的综合功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改革需要经济所有制的调整,不发展非国有经济,仅依靠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推动企图完成中西部市场化改革是不可能的事情。西部地区所有制的调整,需要非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的大力发展和引进,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竞争因子,而这两类企业的资金匾乏的现状需要金融改革的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金融区域化政策,在统一的市场趋向和基本的政策框架下构建统筹、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金融货币政策成为必然的路径选择。其具体构建需要从培育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实施差别化金融管理政策、构建区域金融市场和制定区域金融立法等方面入手。

注释:

① 李正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政策[J],金融研究,1998, (09):26-33.

② 李成、李国平.区域金融:现实检讨与政策处方[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6.

③ 殷孟波、王建.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J].西南金融,2001,(05):46-48.

参考文献:

[1] 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4,(12).

[2] 施雪清.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06,(07).

国际金融政策范文6

    除了银行业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外,证券、基金、保险、信托业等也存在许多隐忧,如证券行业存在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理财等问题;基金业存在对倒仓位、操纵市场等问题;保险业存在利差损失过大、保费收入违规投入房地产以及证券市场等问题;信托业存在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生存空间狭窄等问题。

    (二)目前金融风险财政化的主要途径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对金融风险问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之策,使金融领域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于金融问题的公共性,以及国有独资或控股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现实,解决金融风险的重担自然要落到政府财政的身上。从实践来看,金融风险财政化主要有两大手段:_是政府财政直接出资解决有关金融问题,如1998年3月,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然后向国有银行注资,以提高它们的抗风险能力;二是由地方财政担保,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以解决地方金融机构的关、停、并、转等问题。如,1997年以来,在清理整顿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城市“三乱”过程中,地方政府共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了1411亿元再贷款。虽然解决金融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财政手段,但情况不同,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的具体途径也不相同,经过归纳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这里先用框图表示(见图1),然后再加以简述。

    1.追加注资,增厚银行“家底”

    1998年。3月,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2700亿元,用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以加强国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2004年1月,国家又动用外汇储备450亿美元,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除此之外,向其他两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增资活动也在计划中。

    2.财政出资,解决金融机构的退出问题

    1995年以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别或共同出资解决了一些金融机构的重组与退出问题。

    3.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1999年,财政部出资400亿元成立了四家全资的资产管理公司,共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购了1.4万亿不良资产,使得它们得以轻装上阵。

    4.冲销呆帐

    1997年冲销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帐300亿元,1998年又冲销了400亿元。

    5.直接或间接减征营业税

    为了减轻金融机构的税收支出负担,从2001年开始,国家规定每年下调金融企业营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同时,还通过缩短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的计收年限,以减小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税税基。

    6.中央财政的明补和暗补

    ﹁些被关闭金融机构的对外主权债务由中央财政负责偿还,这是中央财政的明补。在处理一些被关闭金融机构时,对接手其相关资产和债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期限内,可减免上交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息,这等于中央财政提供了暗补。

    7.债权转股权

    国家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债权转化为股权,以减轻原债务人的负担,使其得以继续经营下去。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债权人或中央财政是有损失的,因为在一定期限内,很难从原债务人那里分得红利。

    8.中央银行再贷款

    1997年以来,为了化解地方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并对其重组,地方政府共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了1411亿元再贷款。与此同时,于1999年成立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也向中央银行申请了6338亿元的再贷款。无论中央银行向何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其损失最终还得由中央财政补充。

    以上涉及的只是目前我国化解金融风险的几种主要方式(见附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方式一览表),无论最初是以追加注资、出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等直接方式,还是通过减免税收、中央银行再贷款等间接方式来解决问题,中国金融业的大部分损失或风险,最终还得由国家财政扛起来。如果继续采用“一事一议”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金融风险问题,政府财力将不堪重负。

    在2005年底之前,我国金融业的稳定性可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及金融信息的充分披露,金融业的深层次问题就会暴露在人们面前,由此可能引致信用危机。为了彻底挤掉金融业的泡沫成分,国家可能不得不再次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剥离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等措施。对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包袱。这个包袱到底有多沉重?我们仅以2003年的有关数据来大致加以匡算。首先是各类存贷款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问题。2003年末,各类存贷款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约为16万亿人民币,按中国银监会公布的当期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19.6%,各类存贷款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总额约为3.2万亿元,其中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约占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的50%.其次,是各类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问题。2002年5月底,各类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为460亿元,占当期净资产的50%以上。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03年122家证券公司的净资产为1215亿元,如果不良资产比例仍以50%计,则当年的不良资产高达600多亿元。第三是保险公司资金紧张问题。据有关人士分析,为了缓解财险公司财力紧张或平衡寿险公司利差损等问题,各类保险公司至少需要追加注资200-300亿元。最后,还有1999年剥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4万亿元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据估计,目前这些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在20%左右,以此推算,1.4万亿元不良资产最终可能要形成高达1.1万亿元左右的损失缺口。所以,在不考虑信托、期货、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风险的前提下,如果整个金融业的潜在风险仅靠政府财力来解决的话,那么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将为此至少要背上4.4万亿元左右的财政包袱。

    实际上,一些国际性着名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高盛等也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多有研究。就处于中国金融业核心地位的银行业而言,需要调动多少资源对其进行战略性重组,才能化解风险?美国着名投资银行高盛在2002年的报告中指出,在中国银行业的重组仍由中国政府独撑危局的前提下,如果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率维持在7%-8%的水平,财政收入增速保持不变,那么对中国银行业重新注资,乐观的估计,可能需要耗费中国政府未来8年(悲观估计为25年)的全部财政收入的增量部分。

    综上所述,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分析,还是国际有关机构的研究,其结果均表明:来自金融领域的政府潜在债务规模十分庞大,如果仅靠政府财力去化解金融风险,仍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三)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成因分析

    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的缘由可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家财政对金融业(主要是国有银行业)有“欠帐”。1979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计划体制、金融体制、财政税收体制、价格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随之全面展开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减税让利”是国家财政政策的基本趋向,我国经济也由此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9.7%.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96年前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放权让利”的道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收入在分配上向居民、企业、地方倾斜。因此,曾一度出现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双下滑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国家财政状况是,中央财政收入增长慢于财政支出的增长,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预算内资金十分拮据。同时,由于部门与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集资、收费、基金项目分散了政府资金,破坏了国家预算的统一性,致使中央财政调控宏观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央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能被弱化后,其肩负的社会经济发展责任并没有因此而减轻。在中央财政捉襟见肘之时,居民储蓄和银行存款却有了快速增长。有着充裕资金的国有银行正好垫补了中央财政这一时期在投融资和宏观调控方面留下的真空,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肩负着部分财政职能,因此,获得了“第二财政”的称号。

    国有银行在行使部分财政职能的同时,也为时至今日承载的巨额不良资产埋下了种子。当时,银行与财政被认为是政府的两个“钱袋子”,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财力支持时,是银行拿钱还是财政拿钱?其区别仅在于是政府动“左手”和还是动“右手”的关系。传统体制下的财政、银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拉扯不清,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经营性主体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其出现效益滑坡、偿债困难时,政府理应出面救助,不过其前提是政府必须有足够的财力。当政府财力吃紧,爱莫能做时,只有靠银行给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和“安定”贷款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吃了财政、吃银行现象。但当财政、银行体制改革走到今天,已到“亲兄弟,明算帐”的时候了。毕竟财政、银行的职能不同,所肩负的责任各异。所以,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财政化,也算是财政对银行“欠帐”的一种历史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