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1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政策

1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发展概述

党的以来,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有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展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中医中药和民族医药进一步得到挖掘开发利用,医疗卫生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药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健全,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很大负担;二是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浪费与短缺,恶性竞争并存;三是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定价虚高和回扣促销等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这些问题不仅加大了人民群众的负担,还严重制约了医药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医改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义重大。

由于设备短缺、陈旧、落后的矛盾十分突出,绝大多数基层乡(镇)卫生院和防保单位诊治手段单一,服务功能极不完善,卫生执法体系不健全,计划免疫设备不完善,妇幼保健服务机制不顺畅;信息不灵,联络不顺,卫生执法、预防、急救、疫苗接种和妇幼保健工作无力正常开展,影响了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的进程。

2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管理政策

国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涉及医疗卫生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没有进行,因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没有变,医疗卫生行业的财政投资主体和投资体制没有变,公立医疗机构的原有布局和设置没有变、职能属性没有变等。医疗卫生行业所进行的改革实际上只是一些微观层面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比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下放权力给医疗机构,扩大医疗机构的经营自;医疗机构实行院长负责制;医疗机构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基层医院卫生事业管理政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构建和谐卫生出发,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两大历史任务,进一步突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三大重点,着力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和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着力推进农牧民健康工程,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着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卫生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业作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管理政策的建议

3.1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必须认真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

并从制度安排上、体制机制设计上确保今后不再有类似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否则,再好的改革模式也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公平,实现广覆盖。必须确保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搞一刀切,要实行分类指导,分批推进;改革是一项大型的系统工程,必须各部门协同作战,配套进行,不能仅仅依靠卫生行政部门一家单兵种推进、孤军深入。

3.2 深化内部改革,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政府要重点发展和支持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从政策、人员、设施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全额拨付。政府对这部分医疗机构的支持可视情况而定,在经费上一般应少于对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的支持比例。大部分的市及市以上医疗机构可推向市场,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由竞争、自我发展、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这种改革模式,既可以充分保证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来满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可以充分保证疑难重症病员的救治,又可以充分推动竞争,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人群的就医保健需求。

3.3 积极发展县乡社区卫生服务与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集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所以,首先卫生行政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推进县乡村社区卫生服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社区两个文明建设规划。在城乡均保持公共卫生事业机构和应急救治机构,做好日常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和服务,维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能力。

3.4 健全和完善监督执法体制,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卫生事业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卫生监督体制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划分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的职责,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建立机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体制,加强对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监督力度,全面推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广覆盖的、多种模式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公平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各医疗保险机构作为患者的代表以及“医疗机构的利益密切攸关者”角色,有责任、有义务、同时也有能力监督各医疗机构,在维护好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从客观上维护了患者的利益。在维权方面,它们要比每一个单个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势。

4 总结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事业管理,应加强转变政府管理医疗卫生事业的职能和方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艰巨的工作,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实施好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医改工作,促进基层医院卫生事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2

十年来,全省法院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司法改革的要求和最高法院“一五”、“二五”改革纲要的部署,突出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机制改革,以科学、公正、高效为价值取向的法院机构设置日趋合理,审判组织体系日益完善,审判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日趋优化,符合司法规律要求的审判方式基本确立,法院人事管理制度新框架逐步形成,法院队伍司法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司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全省法院在总体上形成了基本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审判体系。司法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接受人大监督,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坚持依法和自上而下改革。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休戚相关,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同步合拍。全省法院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供有力保障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化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深化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司法作为解决社会矛盾最终途径的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公平与正义。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作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措施和目标,这也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明确了总体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公正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特征,高效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权威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公正高效的重要保证。全省法院要根据十七大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认真总结和巩固以往的改革成果,深入分析影响公正高效权威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方案,特别要在“深化”和“优化”上下功夫,解决影响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确保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以司法高效体现司法公正,以司法权威保障司法公正。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3

关键词 改革措施;存在问题;体会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110-01

1 灌区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措施

1)加强内部管理,搞活经营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精简机构,优化组合。水库灌区撤销了原来不相关的科室等7个机构。根据岗位需要,重新优化组合办公室、财务科、工程科等,精简机构,理顺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定员定岗,分流人员。针对王快水库沙河灌区管理人员超编、岗位超员的现象,对各基层单位进行定员定岗,明确职责。

竞聘上岗,激活机制。王快水库沙河灌区制定了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办法,实行全员岗位竞聘制。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来实行逐级聘任。实行全员动态管理,对职工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人人能上能下,实行待岗、落岗制,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更新选人、用人观念。目前,水库灌区已顺利对22个中层领导职位和技术岗位进行公开竞聘,逐步建立一个催人奋进、人人向上的良好氛围。

包干经费,减少开支。水库灌区认真开展“增收节支”活动,根据各生产单位的人员、工作情况,实行办公费、生产经费大包干,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方法,由各单位结合自己的情况自由支配,达到增产节支的目的,有效社绝了不合理使用经费的现象。

实行目标责任制,业绩与奖金挂钩。王快水库沙河灌区根据不同的情况每年制定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单位,推行目标管理,执行双文明考核和超产奖励,实行业绩直接与奖金挂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自我奋进,扎实开展工作。

2)开展王快水库沙河灌溉管理承包改革试点,实行用水户参与灌区管理

王快水库沙河水库灌区积极探索灌区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在支渠级以下渠道着力组建好用水户协会组织。2001年,在灌区维新支渠进行承包管理试点,由支渠受益的村民推荐人员组成“联水承包组织”实行“灌区指挥部+管理所+联水承包组织”管理模式。水库灌区与联水承包组织签订承包合同,明确由承包组织负责渠道的工程管理、农业水费的计收、渠道维修和防汛抢险等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由于实行了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理顺了灌区水管所与农民用水户之间的关系,改革试点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王快水库沙河灌区精简了人员。原来水库灌区在这每条支渠上的管护人员不低于12人,把支渠承包给用水户协会后,灌区撤回了管护职工,由群众推选的人员组织管理,实行农民自主参与灌溉管理。灌区管护人员能够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也减少了对原来水利点房屋的维修费用。

工程管护得到提高。承包管理后,实行“灌区+水管所+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水体制,促进管水的科学化。层层监督,分工合作,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管一级。管护人员按照工程管理制度进行了维护,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渠道上下游用水关系得到较好的协调,保证了渠道安全运行。

农业用水落到实处。由于农民用水户协会与群众关系密切,减少了许多用水纠纷。再加上农民用水户协会更加了解本村的地形、耕地,能够更加合理地调配用水,在统一调度的前提下,各村互相协调,争水的现象少了,浪费水的现象少了,供水落到了实处。

农业水费计收有所增长。由于供水落到实处,水库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得到群众的支持,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自觉交付水费的多了,水费收入明显增长。

2 存在问题和困难

1)水价政策不到位。目前王快水库沙河灌区农业水费计收执行的仍是1998年河北省制定的收费标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问题十分突出。一是以粮食实物计收,在实际操作中与目前国家粮食政策有不和谐之处;二是计收标准低,自流灌溉双季每亩才收谷11.5~13.5kg,按目前谷价折算只有18元/亩左右。三是稻谷粮食价格不稳定,由于以谷计收繁杂,近年逐渐通过按市场价折币计收。但每年的市场谷价不同,水价不稳定,一年一变,甚至被群众误为“乱收费”。同时,在粮食高时,群众愿折币计收,在谷价低时愿交谷,计收方法难统一。四是水价政策滞后,根据上级颁发的《关于将部分行政事业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价格的通知》文件精神,把水利工程水费纳入价格管理,需要按规定依法纳税,而新的水价标准至今还未出台,灌区单位操作艰难;

2)水费计收难度依然较大。灌区用水涉及千家万户,但水作为商品的意识不浓,水费难收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3)投入不足。由于农业水价低,水费计收难,依法治水难以执行,灌区农业水费收入少,经济基础薄弱。同时,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组织群众兴修水利难度大,工程维修投入严重不足,水利工程日益老化,灌区灌溉效益衰减,制约着灌区可持续发展。

3 灌区改革的几点体会与认识

1)切实加强对灌区改革工作的领导。必须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信心,落实好具体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确保灌区改革工作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从而取得预期的成效;

2)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的步伐。必须进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搞好渠道防渗与渠系附属建筑物的维修、改造及配套,为灌区改革创造必要的硬件建设基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落实好工程管护措施,才能确保灌区改革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工程发挥效益;

3)灌区改革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灌区改革一定要结合本灌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有的放矢进行灌区改革,改革才会有成效。在具体做法上不求全面突破,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容易做到的先走一步,如王快水库沙河江灌区首先是抓好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解放生产力。对那些尚没有成功经验的或条件尚不具备的,建议先搞好试点工作,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进;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4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会计人员是信息的直接生成者,因此,成为“猫和鼠”游戏双方争夺的焦点对象。在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游戏的制定者———国家(猫)凭借特权直接控制会计人员,并授予他们许多耀眼的桂冠和美丽的花环。游戏参与者———(鼠)始终处于严密监控下,虽然解决了信息真实,但整个运行机制的懒惰、浪费、效率低下等社会垢弊也难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游戏的制定者根据有效制度,制定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对任何参与者均平等有效,不存在歧视和不公。游戏参与者在游戏规则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即政府仅限于确认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并不争夺会计人员直接管理权。会计人员的待遇、职业道德等属于微观组织运行机制的,由企业自行确认。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正处于“转轨变型”特殊时期,“猫和鼠”游戏中,“猫”是只小猫,“鼠”却成精。在鼠精们的操纵下,导致了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并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人员难辞其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亦是必然。关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观点是“会计委派制论”和“回归企业论”。本文以管原理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为背景,在对会计委派制理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1 会计委派制述评

会计委派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学术定义,一般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包括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贸委等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主管、财会机制负责人和一般会计人员,经考核录用后,派到需要进行监控的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这一制度时下正在不少地区积极试行,如湖北、四川、江苏、重庆等地,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长远战略来看,“会计委派制”不是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价值取向,因为它存在以下缺陷:

1.1 会计委派制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根本要求[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价值取向,独立的法人财产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根本要求。现代企业依靠独立的法人财产具有了“独立的人格”。这种“独立的人格”使现代企业不服从行政权威,而服从于市场权威,使现代企业对行政命令产生了“抗逆机制”,以维护单位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而在现代企业内部形成了一套客观、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最根本的要求是现代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因此,不能将产生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服务于企业管理,企业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职能机构———企业会计与会计机构独立出去。会计委派制割裂了会计与企业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与现代企业制度水火不相容,是会计委派制最根本的缺陷。

1.2 会计委派制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关系,将会计人员置于“两难”的尴尬的境地

衡量一种企业制度是否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关键的一点是看这种企业制度是否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本质要求。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认为:一个人或组织不能接受来自于两个以上的命令来源。因此,会计委派制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国家与企业的双重领导机制能够协调一致,形成事实上的一个命令源。会计委派制一方面意味着权力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的外倾化,另一方面意味着动力结构基本内倾化。权力结构和动力结构的脱节,导致了企业会计人员责任与权利的脱节,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与国家在利益分配、目标、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矛盾,当国家与企业存在矛盾时,委派的会计人员怎么办?倾向国家就可能被“炒鱿鱼”或“穿小鞋”,偏向企业又与会计委派制的初衷相悖,会计人员必将处于两难境地。

1.3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法》立法宗旨相悖,是对会计监督的误解

提出会计委派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监督乏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根据《会计法》,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形式,主要是衡量和评价企业内部其它管理控制行为的有效性。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成败并不取决于会计本身,而取决于决策机构对会计的认识程度、利用程度和信任程度,取决于决策机构对会计合理化建议的采用率。根据《会计法》,我国会计监督体系是由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四部分组成。司法监督主要通过司法机关对违法会计案件的判决来维护的尊严,保证会计行为依法进行。如对“琼民源”聘用的会计班文绍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的司法判定。[2]行政监督主要是政府有关机构通过服务和支持等方式约束规范会计行为,这主要体现在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监督上。社会监督主要是会计职业人员和自律性组织通过业务活动来矫正会计行为,从而起到维护会计秩序的作用。社会监督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在单位“管理层”的授权下,对单位的财务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对授权“管理层”负责。《会计法》突出了内部控制的要求,体现了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单位其他人员对单位负责人负责的立法基本精神。形成我国目前会计监督不力的根源在于企业内部监督承担了部分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职责,这是一种“错位监督”,这种“错位监督”是使会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的根源。为强化会计监督力度进行会计委派是对《会计法》会计监督体系的误解,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定国安邦的长久战略之策。

1.4 会计委派制实际操作问题

1.4.1 企业会计人员的身份问题

会计委派制意味着会计机构中的负责人、主管会计和会计人员不再属于企业,而是属于政府或者其职能部门的委派人员。企业财会人员就由企业的“内当家”变成了企业的“外管家”,其工作范畴属企业财务,身份却变成了准国家干部或委派的监督人员。实际工作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诸如董事、监事、经理)必然对委派人员怀有戒备之心,要么违背委派初衷,与企业管理人员“同流合污”,要么被架空,认认真真做假账。

1.4.2 委派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问题

企业经济效益有好坏之分,则其所属的会计人员待遇也应有差异。如果委派人员按原标准执行,则工作相同,待遇不同,不合理;如果按折衷标准进行,则原经济效益好的会计人员不愿接受委派;若委派人员的开支纳入国家预算,统一收取,势必倒退回到以财政代替财务的尴尬境地。若要以行政手段强制“均贫富”,按统一的标准执行,则委派会计人员势必吃“大锅饭”,无法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分配原则。

1.4.3 机构设置庞大的问题

会计委派制后,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管理变为直接管理,会计人员的考核、提拔、培训、交流、资格认证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班子和人员负责,原财政部门下属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必然增加,不符合政府是“守夜人”的经济学理念。

1.4.4 委派会计人员业绩考核和考评问题

委派会计人员是由委派单位提供证明,写出鉴定,还是由会计局直接考核;考核和考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考核和考评成绩优秀或不合格的会计人员如何奖惩等问题,很难确定的方法与措施。

1.5 会计委派制忽略了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会计监控服务体系。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拿薪水的“经济警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财政部制定了《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企业1998年的年度会计报表不再实行财政审批制度,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3]

1.6 会计委派制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为实现财政监督方式的转变,国务院决定取消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开展13年的财税物价大检查这种直接监督形式。正如财政部纪检组长金莲淑指出“取消大检查,不是取消或弱化财政监督,而是调整财政监督的方式,更好地履行财政监督职能。”[4]有些人认为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就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委派是错误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会计的管理已经转变为间接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会计法规,颁布会计准则;通过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支持与约束;对会计案件的审判等手段来完成。)

1.7 “会计委派制”存在的其它问题

1) 割裂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的内在关系:会计的核算与控制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没有核算,控制就失去了依据;反之,没有控制,核算就没有真实性。

2) 为加强会计监督对会计人员进行委派,那么,为加强统计监督是否需要对统计人员进行委派呢?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是否需要对厂长、经理们进行委派呢?

3) 会计委派制缺乏法律依据,与《公司法》等法律矛盾。

4) 与国际惯例不协调,其他国家政府没有介入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人员的聘用、职务、待遇、升迁等由企业自行确定。[5]

诚如刘玉延副司长指出的那样,“会计人员委派制”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它的提出和实践是受一定环境因素制约,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认为它是灵丹妙药,适合于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我们认为,“会计人员委派制”仅适合于行政事业单位、中小型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村级单位和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不适用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值得指出的是:向国有委派财务总监,根据《公司法》等相应法规应属于投资者委派监事,属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事会范畴,不应属于委派人员范畴,有不少同志将两者混为一谈。[6]有关委派财务总监的将在审计运行机制中进行。

综上所述,会计委派制是高风险的改革方案,不符合我国体制改革目标,与建立企业制度背道而驰,不应成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目标,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建立有特色并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2 “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新模式

“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2.1 宏观措施国务院财政部门与其它部门运用立法手段,通过颁布实施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认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等,政府部门与会计职业团体相结合的宏观会计运行机制。《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明确了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国务院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手段在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是以间接管理为主的“立法主导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国务院财政部会计司的主要职责是:

1) 负责制订、完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系统的协调运行创造条件。《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实行统一会计制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且按统一会计制度进行企业会计核算,相对比较容易,简单,主要适用于非上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按会计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对某个会计要素或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等进行阐述,主要适用于会计事项复杂,经营规模较大,股票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似应考虑上市公司采用会计准则形式,中小企业采用会计制度形式;”[7]

2) 积极与立法部门合作,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为此必须加快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国务院财政部门应为会计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如《税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商法》、《会计法实施细则》等)涉及会计内容的制订和修改提出建议。通过法律手段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披露加以制约和规范,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宏观指导,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为会计行业的提供服务;

3) 负责我国会计发展的战略性研究,预测我国会计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及时、合理地制订、完善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尽快解决我国会计研究中与实践脱节的矛盾问题;

4) 负责国际会计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好我国会计的本国化与国际化,为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和会计行业参与世界分工与合作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客观上要求建立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接受客户委托,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查帐、审计和咨询服务业务;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会计法》第三十三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法》第二十七条)。3种监督管理体系相互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司法监督体系,加大对会计违法案件的惩处力度,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应大力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国务院及地方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不可能过细、过多,应大力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积极作用。我国会计职业团体(如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应是非营利组织,其主要作用是负责会计管理日常工作。诸如组织注册会计师资格和评定工作;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组织实施会计专业继续;制订颁布实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对违反职业道德标准的会员进行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惩处);协调会计行业、会员之间的矛盾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相比,我国的会计职业团体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应大力发展诸如高级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等民间会计职业团体。

2.2 微观上: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是企业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

会计人员须取得相应会计资格认证后,由企业根据客观需要聘请。“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8]被聘请的会计人员依法为单位服务,向单位相应经理层负责。被聘请会计人员的工资关系、人事关系以及组织关系等属单位权限范畴。会计人员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体系的约束下,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有权根据单位相关利益者的偏好,进行资金、财产、成本、费用和利润等的会计核算,有权根据单位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单位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应作为单位纳税、贷款等的依据。会计责任应分为两类:有意过失责任和无意过失责任。前者指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由于获利动机驱使,有意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的会计责任。根据《会计法》,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后者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个人原因(如会计业务不熟、自身贪污受贿等)形成的会计责任,此类责任会计人员为第一责任主体。若分不清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

“立法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框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基于如下考虑:

1) 体现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的基本指导思想。这种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政府对全国会计事务的宏观调控,又有利于单位会计工作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

2) 理顺企业会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建立“立法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有利于财政部门集中精力,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运用财政杠杆和财政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企业会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更好的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

3) 与国际惯例协调。大多数国家对会计事务的管理,也采用“立法主导型”管理模式;

4) 有利于“抓大放小”;[9]

5) 建立“立法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运行机制相比,其改革成本、风险都较小,而且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方向一致,是现实和理性的必然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此运行模式将游戏规则制定权赋予宏观会计运行机制,而将具体从事会计工作,从属于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管理权限赋予微观会计运行机制,使企业会计人员回归企业,使会计机构和财务机构等一样,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职能部门,体现企业行为,维护企业利益,这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中的游戏规则。

:

[1]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组 会计准则问题专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S]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制度[S]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4

[4] (美)罗伯特C·希金斯,沈艺峰等译 财务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0

[5] MBA必修核心课程编译组 理财:资金筹措与适用[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6] 梁汉星 资本委托管理制度〔M〕 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7] 郭复初 财务专论[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5

关键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研究

黑龙江大学积极推进资源开放共享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确保国有资源有效、高效使用。本文仅就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设备共享管理,发挥资源使用效率,最终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共享管理机制。

一、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配置缺少科学性,不合理现象突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除国家投入外,资产购置资金来自多种渠道,但由于缺少全国统一规范的高校配置标准,高校在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等工作中,缺少对本学校、本地区进行全面调研,同时,各申请单位也通常以本单位的科研、实验为需求理由,没有对购置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购置后的使用、开放共享等进行科学论证,没有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和监督制度。

(二)使用缺少效率性,开放共享意识不强

各高校的院系一般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名下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由本单位自己掌管,一些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不仅价格昂贵,对于存放环境、维护措施都有严格规范的要求。一些单位为了确保设备安全,不允许其他单位使用。还有个别学科大搞派系划分,对于本学科的仪器设备严格看管,其他学科人员不得使用,校方也难以调剂,造成资产各自归属,单位不用的闲置资产,单位急需的要不来资产,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由于部门所有和封闭管理,不仅缺少校内合作,校际交流与合作也少见,严重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管理缺少规范性,制度和人员不健全

缺少制度范和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善。各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差别,管理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学校缺乏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有的学校还在探索研究阶段,有的学校虽然有规章制度,但缺乏可操作性,并且没有相应的监督制度为之服务,使得制度建设成为空中楼阁。同时,忽视培养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缺少专门负责大型设备管理的人员,对这些管理人员不够重视,缺少技术培训,既影响了人员的积极性,又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充分认识开展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重要性

(一)国家和黑龙江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举措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技术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基础。2014年10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不少科研设施和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闲置浪费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不高。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

为落实总书记精神,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国务院于2014年12月31日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我省八厅局联合于2015年12月颁布了《黑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和科研基础设施共享实施细则》,两个文件对促进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的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开放信息共享,为下一步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学校盘活存量资源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截至2016年10月,黑龙江大学1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600余台(套)。自学校于2007年加入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以来,学校先后加入省教育厅和哈尔滨市科技局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并于2010年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签订了加盟平台协议书。

目前,学校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多为本专业或者教师本人专用。共享率低有多方面原因,重复购置、分散管理、信息匮乏、设备操作人员短缺、专项经费不足等是其主要原因。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指出“探索资源整合利用和共用共享,减少重复和无效配置,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所以,充分发挥仪器设备资源效能,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探索建立适合国家形势发展需要和学校工作实际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和开放共享机制,从而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使其对学校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得以全面体现。

(三)我校开展开放共享调研的基本情况

学校已通过采取网上调研和实地走访调研两种形式,对全国“985”、“211”院校进行网上调研,对各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及开放共享办法进行了搜集、整理、研究。对学校拥有1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设备的学院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学校参与省科技厅的共享设备情况进行统计,同时提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的实施意见,供学校决策参考。

三、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黑龙江大学一直将推进资源共享工作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开放共享方面积极研究与探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适应目前国家和我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一)开放共享建设的总体规划

建立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必须有总体思路和目标,可根据学校仪器设备的总体情况,确定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1.应确定总体思路即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整合资源,专管共用;有偿服务,合理分配;盘活存量,规划增量;优先校内,服务社会。

2.应在保证本校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要不以盈利为目的。

3.要符合各项政策法规,可按照设备所在学院优先使用、校内申请次之、校外服务按照申请先后顺序安排使用计划。

4.参加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要符合几个条件:第一,属于非设备;第二,单价达到一定金额且用于教学科研、通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仪器设备;第三,成套购置或配套使用的、整套价格达到一定金额的仪器设备;第四,要做到几个保证:即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监管条件,要保障性能指标良好、运行正常,要有专人对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管理、使用、维护。

(二)开放共享建设的预期目标

学校可根据仪器设备资源情况,建设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同时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搭建院级平台,建立健全共享平台管理与运行机制。

2年内建立1个校级虚拟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将符合条件的设备纳入虚拟平台统一管理,平台包括共享设备的基本信息、信息、预约申请、通知确认、收费补贴、考核评价等,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动态管理。

3~5年建成一定规模的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体制,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开放共享实体平台,建立若干学院(中心、重点实验室)共享平台。平台的分布要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确保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管理及技术队伍稳定,运行经费保障充足。

最终建成虚实结合的优质资源共享体系,实体平台是根本,虚拟平台是补充,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针对不同的校级平台和院级平台,根据仪器设备资源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实现仪器设备的共管共用、专管共用。

(三)构建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

加强对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校级管理委员会,由学校教学、科研、财务、实验室、设备、资产、人事、有关学院等单位共同组成。建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三级管理体系,即学校、学院、机组三级分工负责,学校由处级管理机构作为仪器设备开放服务的组织管理机构,代表学校组织协调和统筹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学院是仪器设备开放服务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所辖机组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各机组作为具体实施主体,直接负责仪器设备开放测试等工作。

(四)建立并完善保障措施

1.管理制度要健全

健全仪器设备管理一系列配套制度,从体系建设、运行管理、收费与分配、考核与奖惩等方面进行规划,同时设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基金,纳入学校预算,基金来源为学校预算专款、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入、省科技厅给予学校的绩效考评奖励等,使用范围为参加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等。

2.服务收费与分配要明确

全面推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有偿使用,要合理定价、分类收费,定价要参照国家标准和同类设备市场价格确定。学校和学院(机组)要对收取的开放共享收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使用。

3.加强共享服务技术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素质优秀的专兼职结合的共享服务技术队伍,制定职务晋级和年度考核评价标准,在职称评聘、补助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来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吸引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从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选聘有责任心的测试人员加入服务队伍。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6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探讨

引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美观、时尚的环境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人们对走进森林、享受自然的新的生活方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有林场以其降解污染、改善小气候、增加林区景观、美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多年来,许多国有林场利用其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相继建成森林公园,为人们休闲、游乐提供了重要场所,并且为提升城镇的品位和形象、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对于生态保护、林业建设、林场发展和职工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林场现状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家。贫困林场总人口233万,占国有林场总人口的83%;4855家国有林场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其中省属国有林场占10%,地市属国有林场占15%,县属国有林场占75%。林地面积8.7亿亩,现有职工7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8万人,离退休职工27万人。有236家贫困林场场部不通公路,里程达2.6万公里,3163家贫困林场8.6万公里断头路急需维修;1595家贫困林场场部及6474个护林站吃水困难,涉及总人口达150万;170家贫困林场场部及6474个护林站不通电,涉及10万职工;360家贫困林场场部及10150个护林站不通电话。还有不少林场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目前没有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在职职工分别达到15万、25万和30万。河南省现有国有林场88个,洛宁县现有国有林场6个,现有在职职工456人,离退休职工103人。

二、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亏损严重,经济运转困难。全县的国有林场总体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资金缺乏,经营粗放,森林质量明显下降。加上经营成本高,主要收入来源为林业重点工程管护资金,除发放工资外,只能维持造林、护林等简单再生产,根本无力从事基础设施改造及新项目开发。多年来,国有林场把资金和劳力主要投入在大面积荒山造林上,很少有其他经营项目。部分林场虽然尝试兴办了一些加工、旅游项目,最终都收效甚微,一些林场因项目失败反而增添了新的债务。

(2)基础设施落后,影响林场发展。由于经营困难,20世纪90年代之后,林场很少进行新的建设,各类用房、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大多是建场初期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道路交通方面,林场尤其是工区地处偏远,交通条件差,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水、电、通讯设施薄弱,有的工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设施,条件极为艰苦。

(3)职工收入低下,影响生活工作。由于经营亏损,致使绝大多数林场无法足额兑现职工工资,生活水平低下,林场职工已成为新的特殊困难群体。与其他基层事业单位相比,在林场工作的同等学历、职称、工龄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同比收入少1万元以上。此外,林场职工各类保险不健全,为减轻负担,林场普遍在内部实施了离岗、待岗、提前内退等制度,这部分人员收入更低。

(4)管理体制不顺,扶持政策欠落实,管理机构不健全,事业经费无保障

现行体制既有定位不明的问题,又有“多头管理”的弊病,这种“事不事、企不企、工不工、农不农”的性质和定位,导致国有林场长期被“边缘化”,既不利于国有林场自主经营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也不符合当今林业发展的要求。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林业发展的投入很多,但对林场的扶持项目较少,最终导致很多推进林场改革与发展的专项政策和配套措施在落实上没有到位。

(5)经营项目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改革有待深化

我县,国有林场虽已形成用材林、竹木加工、种苗、花卉、森林旅游等10余项产业体系,但由于受国有林场地域分散等因素制约,每个国有林场的经营项目相对单一,品牌意识淡薄,产业化程度很低,主导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且不能获得应有的规模效益和投入回报。大部分林场虽已启动“精简内部管理机构,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绩效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改革,但由于没改变职工身份和林木产权,使国有林场深层次问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步骤

由地方政府根据中央制定的方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特点,设计改革的具体方案,并可以设定试点,由个别县级单位监督执行下去,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不断逐级反馈,从而探索出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国有林业改革方案,并推广开来。鉴于目前林业发展较为落后、林业人才较为缺乏的现状,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通过医疗及教育补贴等方案而非直接的收入上的补贴来提高林区人们的生活教育水平,通过培养新的林业建设人才、鼓励林区人们进行创新、创业从根本上改善林区建设。

同时,抓好分类经营改革,理顺管理体制。一是实行事社分开,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把目前由林场承办的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从林场剥离出去,交由当地政府管理。一方面,使林场职工及子女能够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减轻林场办社会的负担;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协调”的原则,结合国有林场实际,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强化资源资产、计划财务、生产经营等基础管理制度,严格考核机制。将国有林场改革与国有事业单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改革国有林场人事劳动制度,规范国有林场职工工资制度,各场重新核定编制后,纳入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的在职职工,应执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

创新经营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不破坏森林资源和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场职工可以承包国有荒山造林、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育苗等生产经营项目,可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及旅游服务等多种经营项目,取得的收入归职工所有,使森林资源即得到有效保护,又能确保劳动者经营自并获得应有的收益。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新时期林业和整个国家生态建设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一些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不适应的情况逐渐显露出来,已经成为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国有林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同于工业企业改革、文化改革和农场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要妥善处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国有林场要摆脱贫困只能依赖发展和改革,而这单靠林业主管部门和各省(区、市)的力量难以持续有效推进,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坚持“以林为本,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不断培植森林资源。坚决把住保生态、保森林资源不被破坏、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条底线。

参考文献:

1 许元科,叶玉珠.国有林场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