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步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步设计要点

初步设计要点范文1

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之一,电气工程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在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弊端不断显现。探寻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办法成为目前电气从业人员共同探讨的问题。文章阐述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的概念,并分析了成本控制和初步设计的重要性,总结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的内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电气工程;成本控制;初步设计;重要性分析

电气工程应用的领域非常的广,包括常见的建筑领域、通讯领域、计算机领域等,因此在开展电气工程的时候必须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初步设计是电气工程开展的基础,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以后要将设计方案交付上级领导审批,方案通过以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因此对于在初步设计阶段控制电气工程成本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气工程成本控制的意义

电气工程成本的控制决定着电气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电气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其中设计还可以继续细化为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设计等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逐渐降低,因此控制工程成本成为各个企业实现利润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电气工程没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势必会造成工程成本超额,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或者影响工程的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企业的倒闭。因此要采取适当的办法解决好电气工程的成本管理问题,促进电气工程的进步和发展。

2初步设计的概念

初步设计是最终成果的前身,相当于一幅图的草图,一般将定稿之前的设计统称为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后进行的,能够验证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项目来说,后续还要进行扩大初步设计和再扩大初步设计,即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优化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最后再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

3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的概念

就电气工程来说,其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指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的下一阶段需要按照上一阶段的投资或造价限额来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另外一方面就是项目局部按照设定投资或造价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电气工程的限额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进度控制,即按照工程顺序从前往后依次进行限额设计,充分考虑各个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其次,设计人员的专业性,保证设计人员能够真正了解电气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不出现遗漏、重复的情况,保证方案的科学性;最后,对参与工程人员的控制,即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后期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相应的约束手段(如建立考核、奖惩办法等)来保证工程的质量,进而控制工程成本。

4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的重要性

4.1合理分配工程资金投入

所谓的初步设计就是需要根据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来设计工程方案,同时出具工程设计图纸,从而验证工程的可行性。因此初步设计工作能够明确工程的总工程量,同时将投资额度和工程量进行合理的融合分配,保证各个施工环节能够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成本的优化,并严格执行,以降低工程的总投资。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电气工程的初步设计能够明显的改善工程的管理、优化成本控制、保证施工水平,实现电气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4.2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环节需要充分的考虑后期各个施工项目,而且该设计方案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进行参考设计的,所以能够对后期工程的施工起到引导作用;如果初步方案能够通过审核,那么无论是后期的扩初设计还是施工方案设计都会以初步设计为基础进行扩展,因此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标准就非常的严格;同时初步设计工作都比较细致,需要在该环节认真考虑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能使设计方案规避更多的问题,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电气工程的质量。

4.3科学规划工程施工工期

电气工程的施工项目繁多,如何做好项目之间的交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交接流程不合理或者是交接工作不到位的话势必会延长工程的周期。初步设计能够充分考虑交接工作的时机,并做好相应的设计部署,同时降低不必要的风险,极大的减少了工程的周期。

5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的内容

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找出主题、依据主题设计方案、根据实际用途和需要选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电气工程图纸设计内容需要包括目录、系统图、供电总平面图、变配电站、建筑防雷、各弱电项目系统图、主要设备及材料表等。强电工程的初步设计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供电设计,包括负荷等级、功率因素补偿方式、供电电源及电压、防雷与接地、系统、变配电站、继电保护与计量、控制与信号、供电线路和户外照明等;电力设计,包括电源、导线、接地系统、设备安装、电压和配电系统、电缆选择及敷设方式、环境特征和配电设备等;照明设计,包括照明电压、电源、容量、照明设备的接零或接地、光源及灯具的选择及控制、照度标准及配电系统形式、配电设备的选择及线路敷设方式等;自动控制与自动调节,包括控制原则、工艺要求、仪表和控制设备的选型等;其他方面的设计,包括人防地下室战时电气系统的供电电源和战时照明、火灾自动报警以及联动控制系统、建筑物的防雷保护等。弱电工程常见于智能化建筑之中,其初步设计也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电脑经营管理系统设计、停车场管理系统、保安电视监控系统、中央广播音响系统、通讯设施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设计等。

6电气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电气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成本及复杂程度都略高于其他部分的安装工程,电气工程的成本在初步设计阶段得到有效控制亦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安装成本,对于电气工程及智能化要求高的项目,甚至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投资。在初步设计阶段主要通过按照初设图纸编制的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控制依据,使其主要设备能在达到设计标准的前提下不浪费、不奢侈。并要求相关成本人员能做到实时了解市场行情,认真询价,不脱离市场。如若初设概算后的造价过高,就要反推设计图纸进行相应调整,以求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限额设计的目的。

7结束语

初步设计要点范文2

关键词:船舶管路;组成结构;优化;应用范围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23

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加对基于维修性的船舶管路布局优化研究,有利于减少相关的维修成本,完善船舶使用中的服务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同时增强船舶管路的性能可靠性。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应加强对船舶管路布局合理性的深入理解,确保相关的优化措施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船舶正常使用的具体要求。

1 基于维修性的船舶管系设计流程的优化研究

作为船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管系的有效设计,可以优化船舶管路在长期使用中的服务功能,促进我国造船工艺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化船舶整体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可靠地保障。因此,为了达到基于维修性的船舶管路布局优化的具体要求,应注重船舶管系设计流程的优化,从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三方面实现对船舶管系的不断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1 船舶管路布局优化中的管系初步设计

作为船舶详细设计的基础,船舶管系的初步设计,关系着后续设计流程的开展。因此,需要注重船舶管路布局优化中的管系初步设计,增强管路实际应用中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船舶管系初步设计主要包括:(1)选择可靠的管材。像船舶管系设置中常用的不锈钢管、无缝钢管等,都需要确保其材料选取的有效性。同时,管子的大小、壁厚、使用的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工作温度等,都需要在管系初步设计中进行重点地考虑;(2)各阀件的有效选取。结合管子大小,选择正确的阀件类型,确保其材质,压力等无误,及使用中能够达到船舶稳定工作的实际需要;(3)各附件的有效选取。通过对考克、吸入口等不同附件类型的确定,可以为管系中附件使用寿命的延长提供可靠地保障。除此之外,也需要对管路的走向布置进行重点地考虑,优化管系的初步设计方案。

1.2 船舶管路布局优化中的管系详细设计

当船舶管系初步设计完成后,需要开展管系详细设计工作,确保管路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船舶管系的详细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结合管系原理图,增强其具体走向设置的合理性,确保船舶管系平面综合布置的设计合理性;(2)在管系详细设计阶段,应结合行业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灵活地运用各种优化措施增强管系详细设计的有效性,减少管系设计成本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3)管系平面综合布置过程中应满足安全可靠性、可行性、操作维修便捷性、经济性等原则的要求,确保管路布局优化能够达到船舶安全使用的具体要求。

1.3 船舶管路布局优化中的管系生产设计

为了达到船舶管路布局优化的具体要求,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注重管系的生产设计,确保所有管路布局的合理有效性。管系生产设计要点主要包括:(1)熟悉详设图纸、设备资料、规格书等相关船型的文件及三维软件数据库初始化。(2)加强三维软件的合理运用,促使复杂的三维管系设计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处理,避免管路安装过程中出现干涉。同时,在可靠的三维软件支持下,有利于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优化船舶管路布局,实现管系安装图及管子零件图的自动生成。除此之外,需要加强船体模型、数据库、设计图纸的严格把控,最大限度地增强所有管路布局的合理科学性。

2 基于维修性的船舶管路布局优化的可维修设计要点

为了增强管路的适用性,降低其长期使用中的故障发生率,需要加强对可维修设计技术的合理运用,对管路布局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注重船舶管理的可维修设计,降低其后期的维修成本,为船舶管路服务功能的不断优化提供可靠地保障。船舶管路的可维修设计要点主要包括:(1)在确定产品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注重各零件数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明确具体的维修准则;(2)对管路相关的配件材料及型号选择合理性进行重点地考虑,明确船舶管理维修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并制定出相关的优化措施;(3)结合信息化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构建出可靠的可维修设计参考模型,实现对船舶管路为维修中的动态分析与控制,降低各零件维修成本的同时增强船舶管路布局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船舶管路可维修设计中应确保维修安全性,并结合标准化、模块化的要求,不断提升船舶管路可维修设计水平。

3 基于可维修的船舶管路布局优化措施

为了使船舶管路布局优化能够达到行业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需要采取必要的优化措施进行必要地处理。具体表现在:(1)结合维修可达性的要求,构建完善的船舶管路布局数学模型,增强所有设备旁维修管道的设置合理性,保证维修空间的充足性,为各维护点的合理设置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2)构建可靠的单管路数学模型,对管路的拆卸、管路维修操作的可行性等进行综合地评估,计算出管路与各设备、舱壁等障碍物之间的最短维修距离,实现船舶管路布局优化的经济性目标,增强所有管路布局的合理性;(3)构建可靠的多管路数学模型。基于可维修的船舶管路布局优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对管路模型、维修人员活动范围、不同专业工具的活动空间等进行重点地考虑。因此,需要结合计算机系统三维空间模拟分析软件的作用,实现船舶管路多管路数学模型的有效构建。

4 结束语

基于维修性的船舶管路布局的不断优化,可以增强这些管路长期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性,完善船舶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地降低船舶管路的故障发生率,推动现代化船舶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加强对基于维修性的船舶管理优化研究,可以降低这些管理的维修成本,对于未来船舶使用中可靠性的不断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运龙,王晨.船舶管路智能布局优化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03).

[2]王锋.船舶管路综合布局优化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05).

初步设计要点范文3

根据主管部门对可研设计方案的批复意见和工艺专业设计基础资料,按《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SY/T0082—2006)》编制初步设计文件,为主管部门及用户提供一个先进、实用、可靠、安全及经济合理的仪表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主要设计要点包括:①明确设计范围、设计原则、设计分工、主要仪表及控制系统选型原则,说明仪表及控制系统组成,确定中心控制室、仪表值班室及仪表设备间设置方式;②明确工艺及设备有关控制要求和测控内容,理解仪表测控点与工艺操作关系;③编写设计标准,提出与工艺、设备、电力、通信、土建等专业接口技术要求及设计专业分工界面,确定随成套撬装设备提供的仪表及控制系统设计分工界面,配合工艺专业完成工艺自控流程图设计;④编写说明书,统计各种仪表、安装材料技术规格和数量,确定控制系统配置要求和规模,设计有关图纸,达到《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要求;⑤进行各级别评审及用户审查,获得最终批准。设计文件主要包括说明书、设备表、材料表、投资概算及图纸等。

2施工图设计

根据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和工艺专业设计资料,编制设计文件以满足仪表、控制系统及安装材料的采购,仪表及控制系统施工安装,装置调试投产,生产操作维护等要求。设计要点包括:①明确工艺专业设计资料对仪表的要求,确定仪表及控制系统的选择、安装及操作完全满足工艺操作和生产管理要求;②明确与各专业和撬装设备厂商设计界面,配合工艺专业完成工艺自控流程图设计;③编制仪表数据表及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认真阅读和修改投标厂商提供的技术文件,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和采购要求;④设计相关图纸文件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满足施工安装和操作维护要求。设计文件主要应包括图纸目录、说明书、设备表、材料表、图纸、仪表技术规格书及专业设计接口条件表等。

3现场服务

3.1现场施工服务

现场施工服务要点包括:①向施工人员介绍该工程仪表及控制系统内容、技术特点及注意事项等,让施工人员深入了解设计思路和意图;②与施工、监理、操作维护及仪表厂商现场技术服务等人员密切合作,了解工程进度和施工计划安排,对设计的图纸文件做到提前核查;③尽可能做到每天到施工现场查看施工情况,及时发现设计图纸文件与现场不符或不够科学的地方,及时修改设计,一般以设计变更单或施工联络单形式修改设计;④仔细核实到货仪表的技术规格、安装尺寸、接口规格的数据是否与设计相符,核实仪表安装的取源位置、方向、高度,与工艺管线/设备接口、操作平台及仪表安装材料规格数量等信息,进一步确认仪表与工艺设备之间是否匹配,发现问题及时与供货商、仪表及工艺施工人员协商,及时修改设计;⑤认真做好施工纪录,包括图纸文件修改,实际到货仪表产品说明书,安装材料有关数据,仪表安装过程,相关现场照片。

3.2现场投产服务

现场投产服务要点包括:①向测试人员介绍仪表测控点与工艺操作关系,与施工、监理、操作人员、维护人员、仪表厂商现场技术人员及工艺设计等人员共同确认测控仪表安装正确,确认控制系统(DCSPLCESD)软件编程的检测及控制方案正确。②仪表和控制系统上电后,DCS显示相应的流程图画面,所有参数应显示有关数据或出现报警状态,部分温度参数应显示测试时管道或设备内的温度;现场检测仪表有就地指示表头应与DCS显示一致,开关阀阀位和调节阀开度在正确位置。③根据工艺操作要求测定调节回路作用方式,DCS采用手动输出方式给出0%,50%,100%调节阀开度信号,现场观察调节阀开度位置,使其满足操作要求;开关阀应有开阀和关阀的阀位信号反馈给DCS,在其显示屏幕上显示它的状态。④在工艺设备试压或试运等过程中,如仪表运行条件满足时可一起调试运行,注意核实仪表测量值和输出值的正确性,观察控制系统(DCS或ESD)画面显示及参数变化趋势等,为工艺试压或试运提供正确数据。⑤正式投运开始时,随着时间推移,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应有变化,与工艺设计人员共同确认有关参数是否在设计范围内变化或变化趋势是否正确,同时确认显示与现场实际相符;DCS流程画面将有动态显示,DCS采用手动控制调节阀开度,将改变相应的工艺参数,流量的累积值显示将逐渐增加。⑥投运开始初期工艺流程、仪表及工艺设备从“冷”状态转入“热”状态,主要工艺运行参数的控制和数据,只有通过仪表控制系统才能控制和获得,如发生重大偏差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设计人员必须向有关人员说明有关检测和控制方案。⑦在装置运行期间,要密切注意进料时各种仪表测量值,并做好记录;与工艺配合调整测量仪表量程,控制设定点,测量报警值,调节回路手动自动操作选择;分析在运行中工艺参数测量和控制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⑧一般投运72h后,操作管理人员将通过仪表控制系统调整工艺运行状态,以获得生产信息及数据,校核工艺装置性能。

在此期间工艺操作人员,为了调整工艺运行参数,使装置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会对部分检测、控制功能回路进行方案修改。⑨设计人员要认真核查投运的测量仪表和控制阀是否能适应新的工况,按操作程序修改相关仪表量程及DCS组态设置,投运后继续观察运行情况。

4技术总结

初步设计要点范文4

但是,在加快电力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下降,安全事故增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或间接引发电力设备投运后,运行不稳定和可靠性差等安全隐患。为此,国家颁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一系列有关提高工程质量的强制性条文,在由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中,从技术和材料上严把质量关。在整个变电站的设计工作中,土建设计和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土建设计是整个变电站设计的领军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笔者主要结合实践经验,对变电站的土建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要点加以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变电站土建的优化策略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为变电站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供电网络的不断优化,对变电站建设的要求也逐步由传统型向多元化、智能型方向转化,土建设计作为变电站设计的先遣军,更以其合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下文主要从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等方面对变电站土建设计进行探析,以实践经验和标准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变电站、人、环境的相互和谐。

一、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分析

变电站的土建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下面对这三个阶段的设计内容及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1.变电站土建设计前期准备工作要点分析

(1)选址:①变电站地址的选取首先要满足功能性要求即靠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交通便利,满足大件运输条件;②了解站址范围内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的相关要求;③该站址处地势如何,是否满足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和内涝水位要求;④站址应严禁选在四类场地建设(如断层、滑坡、坍塌区或山区风口地带)等,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建设;⑤详细了解站址周围环境情况(如是否有军事设施,采矿区),污染级别,如位于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应设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侧,确保污染影响的最小化。总之,站址宜选在进出线开阔的走廊地带,便于埋设电线和进出线的架空。

(2)选址可行性分析

对进行变电站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批复站址的建设进行详细的方案论述,解决可行性为主要目标。与选址相比,批复站址的可行性研究必需重在论证隐蔽设施及地基处理,占地大小,经济作物、拆迁赔偿或林业赔偿等方面。①隐蔽设施及地基处理:评价站址的稳定性,分析站址附近有无溶洞、滑坡、不良地质情况等,并对存在的威胁提粗防范方案。②占地大小:按照我国变电站的标准化设计方案进行平面设计,再依据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紧缺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优化设计方案,有助于规范设计及运营后的维护管理。③经济作物、拆迁赔偿或林业赔偿:对建设变电站所需的经济作物、林业、拆迁赔偿等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后续的工作中计算费用。

2.土建初步设计要点

(1)总平面设计

按照国家设计标准以及电力系统规程,少占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系数,并将道路的运输、进出线位置、道路引接、安全距离等作为设计重点。

(2)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依据规范规定,平立面布置: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平面规整,体型简单的结构方式布置,建筑物高度 以3.6m为界,小于3.6m 可采用砖混结构,大于3.6m 则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抗震及承载力指数。

(3)竖向设计要点

平坡式和阶梯式是竖向布置的主要模式。这两种布置设计均应对填挖方量进行平衡,尽量减少平整填挖方量。

(4)地基处理要点

综合考虑施工难度和经济效益,选择最优的地基处理方式。

3.施工图设计要点

初步设计完成后就是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指实际应用已经审查批准,根据国家标准和初步设计审查通过的设计进行设计的阶段。为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可通过以下几点达到目标:①设计前认真核实相关的资料和尺寸等 ②以标准化设计为参考进行设计;③各专业间衔接资料互提,避免沟通不畅出现问题;④建立施工反馈机制,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二、变电站土建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1.择优选择变电站站址方案

一般站址的选择方案不止一个,对比多个站址方案择优选择。并由相关专家对选择的站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重视专家的相关建议,选择最优的的施工图设计方案,并选出备用方案。

2.构建方案的设计优化

在变电站的建构方案设计中包括有结构方案设计、暖通风和水工设计方案、平立面设计方案、地基处理等方面。为减少占地面积,对变电站构建设计采取联合布置方式。①结构方案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在支架和构架上采用钢结构,并综合考虑抗震防裂程度;②暖通风和水工设计方案:主要满足消防和设备的运行需求;③平立面方案设计:主要达到各功能房间空间充足和立面美观大方的要求;④地基处理方案设计:若所需填土较厚则采用强夯法;地址好则可采用天然地基处理技术;淤泥较厚的情况则可采用灌注桩管桩法、水泥土搅拌桩和预压法。

3.站区消防和排水系统设计优化策略

详细分析站址周边的公共设施情况,消防给水和生活给排水尽可能利用市政供排水管网,满足供排水需求。变电站的消防系统设计,可根据建筑物间的距离,衡量是否满足消防规定标准间距要求,若未达标,则设置防火窗或防火墙。对于变电站的排水系统也可采取分流排放的方式。

4.屋外构支架的设计优化策略

根据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屋外构支架结构类型以及布置方法。采用联合构架方法减少占地面积和纵向尺寸,对于一些间隔还可设置两个间隔为一跨,在构架纵向的中段可设置单端支撑。对于屋外的构支架材料,如钢管杆和水泥杆,使用 LCC全寿命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选用与变电站使用周期相一致的材料,能有效降低成本。

5.电缆沟、围墙、暖通系统的设计优化策略

电缆沟尽量采用现场装配的方法,并结合数字化变电站工程施工的特点,使用预制电缆沟与预制电缆槽盒相结合、电缆埋管等方式,直接取消或者减少地下电缆沟的数目。对于围墙的设计则实施现场装配方式,可提高施工效率。对于变电站暖通系统设计,则可设置为节能变频空调或者节能型排风机。能够有效降低总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6.暖通系统设计的优化策略

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通常在建设变电站内的卫生间时,采用智能环保的卫生间。因此,技术人员在设计暖通系统时,通常都会设置节能型的变频空调以及排风机,以便降低整个变电站全年的能源总消耗量。

7.绿色电网设计的优化策略

现在国家提倡建设绿色电网建设的口号,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要考虑它经济实惠政策在不超出初步设计批复投资的情况下,尽量用国家允许采用的节能环保材料,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绿色节能的变电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结语

变电站的土建设计在实际进行中,会受多种条件制约,因此,在设计中有着很大差别。变电站土建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变动。做好土建设计三个阶段的工作,并优化设计方案,合计出科学合理的变电站土建工程设计方案,为建立高质量的变电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勇.关于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的分析[J]. 广东科技,2011(24):132+134.

[2]史继宁.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及优化策略研究 .[J]. 科学之友,201(209).

[3]许永安.浅谈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山西建筑,2011(07) :7-9.

[4]郭琳容.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初步设计要点范文5

[关键词]化工厂 设计 流程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287-01

1 化工厂实验室设计基础

(1)合同签订之前的项目前期阶段,要明确项目的性质、设计范围、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和建设规模,同时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借鉴以往类似产品、同等规模实验室的设计经验,根据化工工艺及系统、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等专业提出的初步分析项目条件,提出实验室的初步设计方案:实验室类型属于中央化验室还是车间化验室,实验室的大概面积和实验室的主要组成等。

(2)在初步设计阶段,针对前期阶段制订的初步设计方案,征求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实施方案,依据有关专业提出更加详细的分析项目及要求,划分不同功能的实验室,依据实验室平面设计原则,给建筑专业提出合理的总体面积及各功能房间的布局要求,由建筑、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共同设计出实验室的总平面布置图。同时给相关专业提出各功能房间的基本设施要求。

(3)在详细设计阶段,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以及初步设计审核意见,修正初步设计方案,然后详细提出各功能房间的尺寸大小、基础设施要求、设备布置等情况。

2 平面建筑布局

2.1 设计原则

(1)把同类实验室组合在一起,例如把化学分析实验室集中布置在一起,以便于通风、排污、排毒措施的集中设置以及一些辅助仪器的共同利用,避免重复投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有温度、湿度和洁净要求实验室集中布置在一起,便于集中布置空调设施。

(2)把工程管网较多的实验室组合在一起。例如有气源要求的仪器分析室应布置在一起,这样从钢瓶间或外管过来的气体管道就能集中安排在一起,便于敷设、管理和检修。

(3)把有隔振要求的实验室组合在一起,且一般宜设于底层。例如将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尽量集中布置在底层并采取减振措施。

2.2 化工厂中控楼化验室举例

某化工厂中控楼化验室建筑面积为1662m 2,由于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纯度的要求,各功能房间均为净化实验室。根据建筑、结构、暖通专业人员以及工厂分析化验人员的意见,同时考虑某些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对环境的要求,实验室划分为三个区域:千级净化区、万级净化区、普通净化区,每进入一个净化区都有风淋设施对人、物进行吹扫、消毒。对于要求比较高的千级净化区,实验期间处于封闭状态,所需样品通过传递窗进行传递,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分析的干扰和影响。同时各功能房间均有空调、通风、温湿度控制设施,平面布局见图1。

3 基本要求

3.1 建筑和结构

(1)实验室最好在化工厂的上风向,避免车间灰尘和有害气体对分析化验结果的影响。(2)实验室要远离震源、噪声源、粉尘源和电磁干扰源。(3)实验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4)布置较重设备或要求防振的房间可设在底层;有洁净和安静要求的房间可布置在高层;有防潮或防晒要求房间则可分别设置在阳面或阴面。(5)特殊实验室除外,实验室的层高不得低于3.6m,中心走廊宽度宜2.4~ 2.7m;实验室建筑物为多层布置时,楼面荷载设计不小于3000N/m 2,负荷较大的房间按实际要求设计。(6)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门应向外开;大房间应设门;有恒温恒湿要求的房间应设双道门(即设缓冲区)。(7)有洁净要求的房间应采用固定窗,避免灰尘进入室内;有防晒要求的房间应设遮阳窗帘;其他房间宜采用双层活动窗或纱窗。(8)化验室的地面应平整、防滑、耐酸、耐碱、耐油、防静电。(9)用水房间应设1.2~ 1.5m瓷砖墙裙或油漆墙裙,以便于清洁。(10)需要使用钢瓶的化验室应在建筑物外便于引管线到所在功能房间的地方建钢瓶间,钢瓶间要通风良好,并有防爆和泄爆措施。

3.2 通风及排风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难闻、有腐蚀性、有毒或易爆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如不及时排出室外,就要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以及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寿命,因此,实验室应考虑通风和排风系统。实验室的通风和排风系统设计通常有如下要求:(1)实验时产生有害气体的房间可设置通风柜进行局部通风,柜内需设热源、水源、照明等;风机要求防爆,通风管道要耐酸碱腐蚀;对于合用一个风机的多台通风柜,每台通风柜都应有独立的控制按钮。(2)对于环境要求严格的原子吸收室、液相色谱室或质谱分析室等可在仪器上方设置局部排风罩。(3)对于会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化学分析室应设置通风柜进行局部排风。(4)对于散发少量有害气体的房间宜设轴流风机对外排气。(5)空气要求保持一定洁净度的房间,则要提出洁净等级。

3.3 给水和排水

(1)给排水管道的设置应满足分析化验洗涤的要求;室内总阀门应设在易操作的显著位置;下水道应采用耐酸碱腐蚀的材料。(2)应按需供给生活用水或新鲜水。(3)分析化验污水应排入生产污水管网,分析化验废弃的酸、碱、油污、化学试剂和废渣应集中贮存再定期处理。(4)应配备消防栓或化学灭火等消防设施。

3.4 供电

实验室供电一般分为照明电和动力电,而动力电主要用于各类仪器设备、空调和风机等的电力供应。实验室用电有如下要求:(1)实验室电气的设计应遵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2)实验室内应设三相和单相交流电源,要设置电源总开关,以便能切断室内电源。(3)实验室的动力和照明电源线及通信线宜暗设。应配备不间断电源,当主电源断电时应能给应急照明系统提供至少半小时的电源供应。(4)实验室的实验台、通风柜及其他实验区域应有足够数量的单相或三相插座,插座一般采用嵌入式,安装在墙上,也可根据需要在实验台上安装电源插座,大于16A的电源应采用空气开关。(5)实验室的烘箱、冰箱、恒温箱等固定设备应有专用供电电源,确保实验结束时仍能运转,不至于因切断实验室的总电源而影响其工作。(6)实验室要有接地系统,对大型精密仪器或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单独设置接地系统。(7)实验室采用荧光灯照明,药品间、钢瓶间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设防爆灯具。(8)根据需要,部门实验室应设电话及网络接口。

参考文献

[1] 谢景欣.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要点[J].中国公共卫生.2010(10)

初步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M4文献标识码: A

1.变电站土建设计各阶段的设计

1.1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要点

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从占地面积、站址位置、拆迁、地基及地下隐蔽设施等方面考虑,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需特别注意的是,该站址是否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除通过国土部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还需向规划部门收集资料,了解站址的规划情况,避免与城建规划相冲突。

(2)土地征用、交通运输、水文地质等是否可行。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变电站选址应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同时应注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矿产等,例如站址应距离地震断裂带1km以上。由于站址经常选择在山坡及较偏远的位置,需考虑进站道路的宽度、坡度及转弯半径是否满足主变等大设备运输的要求。

(3)注意变电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站址周围是否有军事设施、通信设施、飞机场、导航台、风景旅游区、陵园等。如存在上述情况,应通过征询获得相关协议或批准后方可建站。

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可以确定合理的站址位置。

1.2初步设计阶段及要点

初步阶段设计,主要对确定的站址位置从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及挖填方量、挡土墙、边坡、建筑、结构、基础、道路、上下水等不同设计方案比较后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案,确定站址最终征地面积,一般要求设计二个或二个以上方案比较合理。要点:

(1)总平面布置。主要从进出线、道路接口、排水接口、安全距离、消防、运输方面进行优化。根据规范、规程对已确定规模的各建构筑物合理布置,尽量合并共用设施,减少道路占地面积,尽量向空中发展,使平面布置更加紧凑,节约用地。例如:电容器室和配电室合建为一字型,可以取消消防间距。配电室、电容器室、主控制室合为一体,减少占地,也无须考虑建筑物之间消防间距。进出线构架由单跨做成连续跨等。

(2)竖向布置。无论平坡式还是阶梯式布置,必须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使场地平整挖填方较小,减少不必要的开挖量,同时从环保角度考虑,也可减少对生态自然和植被影响。根据站址位置地形高差大小,确定采用阶梯式或平坡式布置,降低平整场地和基础费用,设计中土方平整应考虑基坑开挖土石方、边坡、挡土墙及主变压器油坑、构支架基础、电缆沟、排水沟(管)等开挖量。阶梯式布置两平面高差最好不大于3.5m,便于满足站内道路连接坡度。对于地形较平坦的站址,采用平坡式设计,坡度尽量与原地形一致,考虑场地排水,坡度不小于0.5%。

(3)挡土墙和边坡。挖填方量变化微小的条件下,挡土墙高度越小越好,高度低于6.0m挡土墙是比较经济节约,高度超过8.0m,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或衡重式挡土墙。经过平面和竖向优化后,再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用途选择不同的断面形式;根据土质边坡的允许值,确定边坡的开挖坡度,在满足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下,尽量使坡度大些(即更陡),这样既减少边坡土方开挖量,减少占地,也减轻对当地的生态自然和植被的破坏。

(4)建筑结构。根据变电站设计规模确定建筑面积,尽量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时,减少不必要的附属面积。根据现有规范,多层建筑层高超过3.6m,砖混结构已不满足抗震要求。建议电容器室、配电室、主控制室等房间尽量采综合建一栋楼房比较合理,降低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宜采用框架结构,形成大空间,便于电气设备布置,且节约占地面积。也节约房屋间消防间距面积,从而节约造价。

1.3施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初步设计审查确定的方案,按现行的规范及规程或国家标准,设备的订货尺寸,进行施工图设计。一般按照先局部后整体调整,调整原则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确定原则。所有尺寸确定无误后,对初步设计估算的各建构筑物结构尺寸进行详细计算和经济比较,应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合理的断面,选用地方的材料,减少不必要运输费用。

1.4竣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竣工图设计阶段,是以设计单位施工图为基础,并依据由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建设单位审核签认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联系单”、设计更改的有关文件以及现场施工验收记录和调试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图。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施工验收记录、调试记录等相符合,应真实反映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2.变电站土建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变电站土建设计结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指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止破坏倒塌、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能力。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对结构工程的设计而言,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和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2.1.1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一是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二是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

2.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局部破坏时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这就要求设置合理的构造系统,采用必要的构造钢筋,采用有利于结构耐久性的最小配筋率,配置限裂钢筋。消除不合理的约束因素,合理设置变形缝或后浇带。对特殊环境中的混凝土,应通过计算和试验给出较为准确合理的配合比,努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中对站内生产用房、辅助及生活建筑荷载效应、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的选择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变电站特有的屋外构支架的设计条件、计算简图和内力分析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要求。

2.1.3结构的安全耐久性

这主要是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大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对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变电站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

2.2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防火

变电站的火灾事故绝大部分是由电气设备特别是带油设备所引起的,这类火灾用水扑救的作用不大。电缆是容易燃烧引起火灾的物体,在站内其分布较广,采用固定灭火设施来应对由电缆起火引起的火灾不太经济,也不现实。所以,电缆消防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分隔及阻燃。变压器是变电站内最重要的设备,防火要求更高,应在设计中加以重视。国家规范规定,主变压器对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及屋外配电装置最小防火安全距离要求不得小于10m。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主变压器之间、主变压器与其他充油设备以及主变压器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当防火净距小于规范要求时,就应在设置防火隔墙,同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需达到《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具体时限。

3.结束语

目前,我市变电站工程均需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因此在设计各个阶段中应严格按照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的“两型一化”的具体要求,注重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对主要构建筑物、站区场地平面方案、地基处理及其他主要设计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优化变电站的布局,以契合国网、省公司倡导的建设整体效益最优的电网建设理念。

参考文献:

[1]郭琳容.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