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工程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工程设计要点范文1
Abstract: Based o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ractice,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joint crack in new and old roadbed combination, old pavement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flective cracking of asphalt pavement overlay and road drainage treatmen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ghway concrete road into urban asphalt road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改造;城镇道路;旧路面板的处理;路面反射裂缝;路面排水
Key words: reconstruction;urban roads;old road pavement treatment;pavement reflection cracking;pavement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097-02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城市郊区的公路已经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建成城镇道路。本文就是结合了自身在改造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 工程概况
28号路是东莞市常平镇的一条主干路,该路现状为路堤式公路形式,纵坡很小甚至为零,道路两侧局部路段房屋林立,采用明沟排水,路肩边缘布置了通讯管线、给水管和路灯,此外无其它市政配套管线。现状横断面为:中间15.5m宽车行道,两边部分路段土路肩宽1~4m,部分路段人行道宽5~6m,车行道路面为混凝土路面,由于建成时间不足15年,混凝土路面大部分完好,个别出现板块错台、开裂、缺角、脱空等现象。28号路定位是东莞市连接镇区的主干路,设计车速60kn/h,现状道路等级较低必需要进行改造。经过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改造后的横断面为:中间车行道宽24.0m,两边绿化带各3.0m,非机动车、行人混行道宽5.0m;同时增设雨水、污水、电缆沟、给水等各种市政管线;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2 改造难点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新旧路基、路面结合部裂缝的防止
2.1.1 新旧路基的处理。改造后的中间车行道需要在原有的车行道两边各拓宽一个车道。需要注意的是旧的路基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沉降,呈基本稳定的状态,而新拓宽部分的新填筑土作为附加荷载,会打破这个状态,很容易造成路面开裂。
①老路土路肩的处理。原有的28号路土路肩路基,其实它的稳定性是很强的,但是当改造完后,如果直接被用作主车道,还是难以达到规范要求,最好进行适当的挖除重新填筑。具体是把老路堤边坡开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控制在100cm左右,宽度在200cm左右,每层台阶横向铺6米宽,纵向通长的土工格栅,以减小沉降差。
②拓宽部分路基的填筑。在路基填筑前处理好拓宽部分的软基,可以有效的减少拓宽部分的沉降。在这个工程中,拓宽部分的软基主要采取了换填级块石、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措施,各项技术指标经检测合格后,才进行路基的填筑。路基填筑材料的来源,通过合理论证,道路拓宽路基填料选择了工程性好土。
2.1.2 新老路面结构的结合。在公路改建城镇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新老路面结构的结合问题,因为在客观上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很难避免拓宽部分的路基和老路的路基之间的沉降差,而这种沉降差会在路面产生一定的附加应力,即拉应力,一旦超过路面材料允许的拉应力时,路面就会开裂。在这个问题上,28号路采用的是充分利用旧混凝土板块,首先在新板块侧面居中处植?准16钢筋作为拉杆,间距50cm,长度50cm,伸入原混凝土板块25cm;然后新浇筑一块同强度、同厚度的混凝土板块;最后新老混凝土板块上同时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
2.2 旧混凝土路面的处理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病害调查,以下是几种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
①接缝的处理。首先需要把旧填缝料全部清理干净,保证缝内没有杂物。然后纵缝、横向缩缝及施工缝接缝采用热熔改性沥青油灌缝。胀缝清缝后,缝下部填塞聚氨脂硬泡沫板厚2厘米,高18厘米。上部用热熔改性沥青油灌缝。
②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块。如果旧路面是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块的,应该采取凿除破碎板的方法,然后浇筑新砼板,但在凿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采取的机械凿除工具可能会影响周围的板块基础,因此最好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截断钢筋。如果基层强度不足,应该先进行基层处治,然后用C20素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5~20厘米。在处治好基层后,重新浇筑C40水泥砼路面板24厘米,面层和原混凝土路面板平齐,同时设置传力杆和拉杆。
③横向、纵向开裂的局部修改。如果遇到横向、纵向开裂的情况,应该在裂缝外的20厘米左右画一个与板边垂直的边线,然后沿着边线切开,把破损的部分凿除,如果是基础有问题,就先处理好基层,再浇筑一个厚15~20厘米的C20素砼基层。
为埋设传力杆,在两侧边缝板厚中央钻洞,深度10cn,直径4厘cm,洞的水平间距为50cm,将洞内粉碎物清除,并加以湿润。填实1:2水泥砂浆后,每个洞插入一根直径?准16,长度为20cm螺纹钢筋。
④角隅部分开裂的局部修补。如果是这个情况,应该按照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板面和边缝之间的距离最少应该是1.3米。用圆弧来连接二边缝交角处,并且要求半径要超过30厘米。
然后把边缝切开,凿除破损的部分,形成规则的垂直面。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把钢筋截断,如果发现拉杆传力杆及滑动传力杆也存在问题,应该进行修复或另设新杆。
角隅局部修补需配直径?准8双层钢筋网,钢筋网间距10厘米双层钢筋网离板顶板底5厘米。设在架立钩筋直径?准16,间距30厘米。
⑤脱空板的处理。弯沉检测:测量工具,后轴重10吨载重车,5.4米贝克曼梁,百分表。
测点布置,如果是刚性路面,应该根据有关要求进行逐板编号、登记,然后检测弯沉。
采用单点实测弯沉来控制旧水泥砼板块的竖向位移,首先需要对板块进行地毯式测量调查,然后进行修补控制。水泥灌浆加固工艺是在原有的水泥砼板上凿孔,然后把孔中所有的杂物清除,保证孔的清洁和干燥,之后插入灌浆钢管。灌浆管用1:2水泥砂浆锚固在砼路面板中。路面板下空洞用0.5-1厘米碎石填塞。
灌浆浆液应该具备初凝时间长、施工和易性好、早期强度高、不易发生收缩等特点。灌浆材料配比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U型高效膨胀剂:早强剂:1:0:5:7:0.05:0.05。
错台板的灌浆:首先是从沉陷量大的灌浆孔开始,按照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顺序,直到下陷路面板升到相邻路面板高度。唧泥缝板的灌浆加回:一条缝唧泥,应灌浆加固缝两侧的两块板。在每块板靠板缝的三个孔中灌浆。
脱空板的灌浆加固:如果其单点实测弯沉值在0.1~0.4毫米之间,应该采取钻孔压浆处理,如果是大于0.4毫米,应该凿除原有的旧破碎板,新浇砼路面板块。
布孔呈现梅花型,一块砼路面板五个孔。灌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砼路面板的顶升量,可采用路面加车载方式,压住路面板。
2.3 路面排水的处理
①平原地区修筑的公路常以路堤式,小纵坡甚至无纵坡居多。在改建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城市道路排水建设的需要,如果硬是改建原有的纵坡和横坡,会大大的增加工程的成本和延长工程的工期,因此在此次工程的改造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纵坡和横坡。
②为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顺原有纵坡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而原有纵坡很小,满足不了城市道路排水的要求。这时就需要采取锯齿形边沟,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采取此方法困难重重,为了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路面边上设置了平石,采用平石调整坡度与雨水口位置相配合,同时加密雨水口的间距,使雨水能及时排出。
2.4 反射裂缝的防治
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罩面是最常见的,因为它既经济又快捷。28号路现状路面情况基本良好,所以有关专家是同意采取此方法的,但是如果是直接把沥青混凝土面层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是很容易造成裂缝的,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很多的研究都表明,反射裂缝是不可能被彻底的消除的,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开裂。在这个工程中,结合自身工程的一些实际情况,采用的罩面结构为:原混凝土病害处理及清洗灌缝后,喷洒粘层油,满铺土工格栅,然后铺约平均5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调平找坡层,最后采用6cm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SMA-13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面层。罩面总厚度15cm左右,新老混凝土罩面结构一致。实践证明,该罩面结构,在原混凝土路面破损较少的旧路改造中,对防治反射裂缝效果很好。
2.5 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
本工程改建实施时,总体上来说对交通影响较大。影响区域可在下述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交通的疏解。
分流疏导:采取自然分流与管制分流相结合,通过媒体引导市民选择其它路线出行,在相交道路的相邻路口设置告示牌,提示行车避开施工路段,利用周边路网分流交通。
分幅施工,通过新建临时疏解便道及左右幅路分开施工,保证被相交道路的车道数满足现状交通需求,保证现状路的公共交通、片区出入交通、组团之间联系交通与现状基本一致。
分时段施工,白天施工对交通影响小的工作面,在夜间交通低谷时施工对交通影响大的工作面,同时注意控制噪声污染。
对施工组织进行动态管理,派专人巡逻,发现施工地段交通拥堵后,立即撤离工地,疏导交通,重新研究施工组织方案。
加强交通管理力度,加大交通安全和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改善交通秩序;协调交警部门增强路段的通行能力,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立即采用应急处理,减少其它方面因素对该路段交通的影响。如有需要,在有合适条件的地方设置新建临时便道。
3 结束语
在公路改建城镇道路的工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28号路改造工程设计中浅谈了几个具体问题的觖决措施。总之,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涉及范围广、专业多,只有进行合理设计与精心组织,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道路工程设计要点范文2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给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便是道路的建设与发展。日益繁忙的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出行对于道路的舒适性、安全性等要求也逐渐提高,道路的排水问题在影响着道路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成为设计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完善道路的排水设计同时优化道路排水设施来提高道路的质量和寿命已经是道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排水设施不齐全以及排水系统的细节设计不完善是高速公路造成水毁以及城市道路寿命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认真做好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不仅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前提,同时还是增加道路舒适性及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常规设计均包括路基、路面、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及绿化带设计等四个方面,下面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对排水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 关于高速公路排水设计的探讨
1.1 路基排水设计的分析探讨
高速公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又可以分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两部分,地表的排水设计主要包括排水沟、边沟、截水沟和急流槽的设计。其中排水沟主要应用在填方路基中且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形状为梯形和矩形两种,在尺寸的选择方面如果排水沟的深度超过六十厘米时,底部的铺砌厚度为二十五到四十厘米左右且壁厚的设计一般为四十厘米左右,当深度小于六十厘米时底部铺砌厚度降为二十五厘米且壁厚一般为三十厘米,另外在设计和施工时还应注意排水沟端部做隔水墙的处理,因为隔水墙能够有效的阻止自然沟道中水对于排水沟的冲刷最终造成水毁的现象。边沟的设计一般通过急流槽与排水沟相连且多用于挖方路基或填土高度低于路基设计要求临界高度的路堤,其结构形式根据公路等级以及排水设计流量的不同分为三角形、矩形、碟形及梯形等四种横断面形式。截水沟设置的主要作用是来排泄坡顶上方的水且多用于挖方路段的边坡,其结构形式的选择按照边坡的缓急分为梯形和矩形两种,排出的流水通过急流槽汇入到边沟或排水沟中。急流槽作为集中排水的一种是高速公路路面排水以及挖方边坡排水的重要设施,其主要应用于水通过路缘带汇集的超高或非超高路段情形中,选择的形式多为路堤、边沟接排水沟、截水沟接排水沟和截水沟接边沟的急流槽等四种形式。路基地下排水的主要形式为通过渗流进行汇集并就近排出的路基范围之外,其应用多设置在地下水发育地段且类型分为明沟、暗沟和渗沟、渗井等四种,其中最常用的要数渗沟。渗沟的深度根据地下水的情况不定但均在八十厘米以上且材料多为砂砾和碎石,在渗沟底部应设置一根纵向软式透水管来进行最终的汇集和排水。
1.2 路面排水设计的分析探讨
高速公路路面排水的设计原则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路面横坡向两侧路肩排流的原则以及当路堤较高或者坡面容易被水冲刷时可以采用集中排水的形式,相反的情况可以采取横向漫流的形式来进行排水等以上两点,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行车范围内积水的现象。路面的排水设施又可以分为中央分隔带和路肩排水两种,其中路肩排水设施包括沥青混凝土现场浇筑的硬路肩外侧边缘拦水带以及边沟和急流槽等,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按照公路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段和超高段两种,对于采用铺面分面的直线段路基可以直接设置外侧倾斜2%~4%的横坡即可,而不用设地下排水系统,这样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可以在汇集到两侧行车道的同时通过表面排水系统进行排除。但如果直线段的中央分隔带中种植了一定的花草或者灌木进行绿化防护时,便需要按照一定的间隔设置地下排水系统,水在汇集后可以通过埋置的横向排水管将渗沟内的水排出路界,横向排水管可以选用C25 包裹且材质为十厘米的塑料排水管即可。
1.3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设计的分析探讨
路面边缘和排水垫层是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内部排水设计主要考虑的两个方面,其中边缘排水系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沿路面外侧边缘设置的纵向集水沟和相关的集、出水管等,而对于已经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水分可以通过内部的层间空隙横向流入纵向集水沟,并由于其由透水性材料组成的特性汇流到带孔的集水管,最终由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之外这就避免了内部结构的损害。垫层的排水系统一般由未筛分的碎石组成并直接设置在垫层下面用来排出路基中存在的地下水、泉水或临时滞水等。
2 市政工程中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探讨
2.1 关于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的路基在保证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应注意避免由于排水不当造成路基失稳的现象,其在进行排水设计时,首先应认真调查和收集相关的水文地质以及雨水资料,其次是正确的理解和考虑综合设计的含义及排水与其它工程建设项目协调关系,最后是明确道路各路段的使用功能并在排水系统布置图上进行排水设施的详细标定。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对于透水性能较差的路基应及时进行晾晒或者碾压处理,无法进行上述处理的可以采取换填方式来确保路基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对于下立交处道路的路基排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该处的路面标高一般较低且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这就导致可能出现路基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的现象,对于这类情况的处理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进行排除。
2.2 城市道路的路面排水设计分析探讨
城市路面排水设计与高速公路的路面排水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城市路面排水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更多的保证行车安全,现今主流的排水形式为单坡和双坡排水这两种,其中双坡排水因其明显缩短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更多的应用于车行道较宽的情形中。此外对于路面过宽排水较困难的路面在进行排水设计时还可以考虑通过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法来辅助进行路面水的收集和汇总,这种形式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埋设的雨水支管进行雨水的收集以及埋设主干管进行雨水的排出,而对于路面宽度较窄的城市道路只需设置单坡就能满足道路的横向排水要求。由于城市交通量的逐年增加造成路面上的轴载与日俱增导致路面内部的各种性能因水产生泵吸作用下降的现象,现代的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该特别注意水通过裂缝或路肩等渗入路面结构内部造成破坏的现象,路面结构内水的排除主要应用的方法为边缘和排水基层排水系统这两种。
2.3 城市道路的绿化带排水设计的分析探讨
城市道路绿化带是美化城市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其所占的比例相对于高速公路来讲要大得多,对于这部分的积水排出一部分可以直接排至路面,但由于大部分渗人土中后极有可能会沿着道路中埋设的各种管道渗透到路基的深部造成路基的损害,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部分的排水设计。根据以往经验可以采用两边及底部用混凝土封闭并在中间设置渗沟和集水井的办法来将雨水进行排除,这种办法可以在解决绿化带排水问题的同时消除水浸对于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但是造价较高经济性较差,实践证明碎石盲沟在绿化带的排水设计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3 结语
通过上文对高速公路以及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简单分析,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和了解了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需要重点解决的方面,虽然对于道路排水的设计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设计经验的增加以及排水设施的逐步完善,一定能够使道路的排水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上官玉龙.浅析高速公路排水设计的问题及优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5).
[2] 孙齐军.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
道路工程设计要点范文3
【关键词】道路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策略
引言
交通运输业推动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是交通运输的基础,为了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良好发展,在建造道路时要时刻保证质量。道路工程的设计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因此需要对道路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样不仅能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还能反映我国的经济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城市建设,好的道路设计能够反应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提升这个城市的层次。道路工程建设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建设,他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如经济、安全、交通、绿化等,这就需要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在建设之前对当地进行现场勘查和规划,设计出最完美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案。
1 道路工程设计的要点
对一条道路进行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各方面的技术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道路和原有的道路之间存在良好的互通能力和协调能力。道路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有要所建造的公路和原有公路之间要有良好的通行能力的设计,交通运输的运行安全可靠的设计和交通运输的设计。下面我们看一下道路工程设计的要点。
1.1 保证道路工程的经济性
道路工程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道路工程建设过程的经济费用和道路建成之后投入使用的运行维护费用,保证道路工程能够运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道路工程设计时,综合考虑道路周围的建筑物、原有的街道分布情况、公共设施的分布以及这个地区的车流量等,做出一个粗略的道路设计方案。若道路属于交通要道,需要保证最大车流量能够顺利通行。上述这些要求在道路建设时可能需要很高的费用,从安全的角度以及综合性价比的角度来看,这样是值得的。若道路属于非主要的道路,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地理情况作出合理的设计,尽量较少工程费用。
1.2 保护道路周围的环境
道路建设越来越多,虽然它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对周围的环境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周围的环境。首先,设计过程考虑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主要有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绿化条件等,在道路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对这些自然环境的破坏,对破坏的自然环境要及时进行修复,如在道路两边种植树木。其次,道路使用后通行的车辆会产生噪声污染以及排放汽车尾气,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条件以及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可以在道路两旁建设绿化带、修建隔音墙等减小对居民生活的污染以及道路周围环境的污染。
1.3 反映道路功能
道路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于交通运输。一条道路建成之后的车辆通行能力反应着这条道路质量的好坏,因此在设计时要根据当地车流量、车的类型以及车的行驶方向,对道路进行合理的几何设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车辆类型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保证道路能够顺利安全的通行。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风景特色,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道路风格,并能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上的娱乐。
1.4 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道路施工以及道路通行后的安全问题。在设计时要在道路上设置合理的交通安全设施。首先就是交通路标的设置,路标的设置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尽量使两者之间更加协调。其次,在设计标线和护栏时,采用新技术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美化其外观。道路交通的安全需要设计人员认真的调查和统计,保证其设计能够解决道路通行后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
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 道路设计思路不完善问题
道路工程设计时考虑问题不全面,道路设计人员只考虑这条线路的通行能力,而不考虑它与其他道路之间的协调,导致道路运行的安全性比较差。有些道路工程设计只是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道分开,重视道路的结构以及道路的宽度,保证道理交通的安全通行,但是道路通行后还要考虑去其他线路之间的交叉通行,特别是在车流量比较大的路口,更需要保证道路之间的协调,减少车辆与行人之间的影响,车辆之间的影响,避免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设计时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整个路网,使道路设计更加科学。
2.2 对道路交通的分析不到位问题
在对道路工程设计前需要对该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进行道路的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的分析包括对车流量、车速、车辆的种类以及车辆流向的分析,但是在实际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对道路的交通分析不到位,忽略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致使设计出的方案不科学、不规范,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车辆运行的需要以及交通安全,设计出符合当地情况的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
2.3 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问题
在对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时,要根据道路的宽度,综合考虑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不能单纯的只考虑横断面的标高。如设置非机动车的道路宽度只有1米,由于道路过窄,严重影响着自行车的正常通行,很容易使自行车超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设计道路横断面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设计,保证交通安全。
2.4道路纵断面设计不合理问题
道路纵断面的设计难度比较大,它是整个道路工程设计的核心设计。第一,有些工程设计人员不能充分了解地下排水效果、地下管线的分布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导致道路纵断面的设计不合理。第二,设计人员在对道路纵断面设计前,没有认真测量和计算设计中用到的重要数据,导致设计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第三,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道路通行的舒适度以及道路的美观。针对上述的问题,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排水方案,保证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在设计前要认真测量和计算所需数据,并要保证道路设计的美观性。
2.5 路基设计的问题
合理的路基设计能够增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道路建设一般采用混凝土或者沥青做为原材料,但是经常会出现路面的断裂问题,不仅影响了道路的通畅和美观,还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出行。一般在填挖的交界处容易使道路出现断裂,交界处断裂之后,如果不及时修补,裂缝就会逐渐增大,严重时破坏整条道路的结构。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填挖交界处的设计比较复杂,可以在这个地方设计一个用于过渡和缓冲作用的过渡段,尽量减少对道路的损坏。
3 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工程设计的要点,并认真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道路工程设计技术和发达国家之间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重视道路工程设计,不断提高设计技术和设计创新能力,严格按照道路的要求进行科学的设计,并不断开拓创新,为我国道路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树碧.市政道路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 2013 (12).
[2]蒋逸伦.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关键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13 (5).
道路工程设计要点范文4
关键词: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 对策分析
道路是城市的血管,道路工程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交通运输能否顺利进行,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层次与水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当中。道路工程的设计涉及到运输、公共设备敷设、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开始设计前,设计人员除了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勘探外,注意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先进的技术,以便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1道路工程的设计要点
1.1 要反映出道路的功能特色
在现代化的都市中,道路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运输的工具,除了交通性外,它还兼具着生活性和游览性,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反映出道路的功能特色,以便使道路在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突出所在城市的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城市特色危机,大部分城市正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而趋于一致,这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文化问题。生活水平不的断提高使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其中也包括了对于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设计人员在道路工程的设计中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
2现阶段道路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设计思路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对于路网的合理规划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味追求道路的建设要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从城市路网均衡的角度去考虑不同道路的等级、密度和宽度标准,在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上也主要是三块板和四块板,以至于很多城市出现了10车道、150m宽的道路。这样的设计从表面上看,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既确保了交通的顺畅也提高了安全性,但这也意味着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不再具备优先级,我国许多大城市的中心区和商业区经常发生的拥堵现象就是这种设计带来的恶果。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进行道路建设时都将资金集中在主干道和立交桥上,而贯通性支路却往往因资金短缺等原因无法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这样一来,主干道所承受的压力就成倍的增长,不仅加重了交叉路口车辆间的相互干扰,也不利于确保交通安全。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注重路网的合理规划,以行车的安全性和城市的实际需求作为设计的首要条件,不可过于追求满足于城市的未来发展,使道路有主有次,最终形成科学、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
2.2 不重视交通分析
交通分析主要包括对流量、流向、车速、车辆组成、路网等方面的系统性规划,是道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设计都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设计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认真、详细的进行交通分析,或是在工程设计结束后才参照以往工程的调查数据编写调查报告,这种现象既发生在低等级道路的建设中,也存在于城市主干道的设计中。
2.3 横断面设计不完善
首先就是对于机动车道宽度的选择过宽。机动车车道占据着道路横断面的绝大部分,其宽度的选择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但是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对于道路宽度的限定却远远高于应有的水平,有些地区甚至已经超过了高速公路的设计要求。其次是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共板问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共板意味着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将处于同一平面,由于这一设计体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因此被广泛的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当中。这样既能降低工程成本,又能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也有利于交通安全。
2.4 纵断面设计不完善
道路工程纵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美观、行车舒适性和排水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许多城市地势平坦无法满足道路的排水要求,因此不少设计人员将纵坡设计成起伏状以确保道路能够顺利排水,这固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却严重违反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这部分设计时,可通过设置锯齿形街沟、密雨水口和加大路拱横坡度的措施来解决道路的排水问题,进而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同时确保道路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性。
2.5 没有顾及到景观设计
在大多数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所关注的往往只是道路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如何满足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却忽略了对于道路的景观性设计。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地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道路工程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道路工程的景观设计时,首先就是要尊重城市的历史。其次就是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最后就是要注重景观设计的整体性。
2 . 6 没有做好管线的综合规划工作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增加,城市道路路面下的各类管线日益增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道路的设计往往不能与市政管线的设计同步,进而导致了广泛的城市道路二次开挖现象,不但浪费了国家资源,也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切实加强城市道路与管线的综合规划就成了有关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首先,就是要加强城市道路设计单位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无论哪一方有了新的建设或设计任务,都要及时与对方联系,以便在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尽量予以避免。其次是通过业务培训等方式转变城市道路设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真正建立综合规划的理念,避免过去那种只知道埋头设计的做法。最后就是要通过新方法、新方式来完成市政管线的布置,最大程度的减少新铺设管线可能对道路造成的破坏。
道路工程设计要点范文5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特点和建设程序
1.1道路工程质量特点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交通具有直接影响。现阶段人们对市政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市政道路要达到预期的使用时间;其次,市政道路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再次,市政道路需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市政道路还要具有自身的特点。相关人员在设计市政道路时必须关注上述因素,此外还需要考虑城市的防护措施和排水系统,市政道路的修建不可以破坏城市原有的防护措施和排水系统,一旦造成破坏就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包括河道堵塞和水土流失等等。所以,设计人员在开展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确定影响道路质量的各种因素,然后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可以达到要求。
1.2市政道路的建设程序
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非常复杂,包括很多阶段,每一阶段的工作都有对应的工作重点。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分别是道路的设计阶段,道路的施工阶段以及道路的竣工验收阶段。在正式开始道路建设工作之前,相关人员首先要对道路建设工作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通过之后就可以针对该项工程进行立项处理。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相关人员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就是勘察设计,主要包括水文勘察和地质勘察等。勘察设计工作非常重要,主要考察的是道路周边的自然条件,最终的勘察结果是后续开展道路设计和施工工作的主要参考。结束可行性分析之后,如果结果是可行的,就需要继续开展道路设计工作,道路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最终质量。道路设计结果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不能存在问题,如果设计中存在缺陷,那么施工阶段就会遇到麻烦,从而为工程质量带来影响。道路施工过程是道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施工人员需要按照道路设计开展相关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关注质量问题,首先确保使用的原材料是符合标准要求的;其次确保施工操作是符合要求的;最后需要开展相应的检验工作。
2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因素
1)施工人员的素质。工程参与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道路的质量,参与道路工程建设的人员有很多,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等。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质量,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道路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设计方案的质量,进而影响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道路工程施工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2)工程材料。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会用到大量的材料,工程材料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材料的质量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人员需要对采购的各种原始材料进行质量审查,保证材料的质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会对材料的质量产生影响,所有必须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运输和存储。3)施工设备。在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不可或缺的。道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用于运输的设备,第二类是用于生产的设备,第三类是用于测量的各种仪器。4)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影响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工艺,不同的工艺之间需要完成正确的衔接,这样才能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
3控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要点
3.1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工序比较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此外,项目参与人员的素质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3.2控制好施工材料
施工所用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人员应该做好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①对采购的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在审核过程中主要考察材料的使用寿命、各种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能否满足需求;②构建科学合理的材料质量管理系统,在审核材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质量问题,审核人员需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然后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对后续的施工工作造成影响;③完善材料的运输和存储工作,避免材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3做好施工设备的管理
道路工程项目设计的机械设备很多,机械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也是影响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保证机械设备不存在性能问题,可以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正式开始使用机械设备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这些机械设备可以达到标准要求,确保机械设备不会带来质量问题。
3.4选取适当的施工工艺
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两个重要的施工工艺,分别是路基施工工艺和混凝土施工工艺。在正式开始路基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先开展填方实验,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施工中的一些技术参数。路基的施工地面必须是整洁的,不能存在杂物,清除完杂物之后还需要对地面进行整平处理。接下来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整平之后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在路基施工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路堤分层质量控制,每一层的厚度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碾压工作结束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后续检查,保证质量可以达到相关要求。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混凝土中各种成分的配比是科学的,每单位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应大于300kg;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混凝土中水和灰的比例;再次,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水量是合理的,具体的实验包括最大粒径和外加剂等;最后,结束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
4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范畴,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本文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控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要。
参考文献:
[1]沈健华.试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检测要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7(1):248.
[2]孙传张.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4,8(3):164-165.
道路工程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思路;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道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也高。除了基本的道路工程设计内容外,现代城市道路设计还包含市政工程和景观设计的内容,无论是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技术规范还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都大为扩充,复杂程度急速上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设计人员思路等因素影响,城市道路设计经常只关注机动车通行需求,而不是对作为道路来往通行的主体――人的需求的关注。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降低了道路设计水平,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下面就针对如何正确确定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以及明确城市道路设计技术要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可以给广大道路设计工作者以参考。
1 确定正确的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思路至关重要。设计思路不仅会决定设计水平的高低、设计质量的好坏,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运输整体发展情况以及项目经济效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之初,就必须确定正确的设计思路,把握相关道路工程设计的主要方向。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在开展城市建设时,没有进行科学、完整的路面规划,在确定城市道路结构、宽度、密度等要素时也没有站在城市整体的高度上进行考虑,仅仅将道路宽度是否满足来往通行要求作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准。采用这个模式进行道路设计,由于道路宽度充足,通行车辆根据各自类型各行其道,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每条道路在规划设计时都是单独进行的,彼此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道路建成后城市整体通行效率不高,特别是在支路或贯通性支路方面做得不够,城市路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同方向的车流、人流在交汇处容易彼此造成干扰,增加了交通事故发送几率,道路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道路交汇处通行效率不高,也降低了道路整体通行水平。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提高城市道路整体通行水平,在进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时,要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度重视线形设计。线形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的主体,线形设计的好坏于城市道路性能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影响。在进行线形设计时,既要考虑到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影响、车流、人流的通行效率方面的影响,还要充分考虑道路周边景观以及景观和道路结合情况的影响,确保设计出来的道路与周边景色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减轻通行车辆驾驶人员的疲劳程度,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力更加集中,达到提高交通安全的目的。同时,线形设计要避免不必要的主干路弯道,确保其通过性。而在进行非主干道的线形设计时,可以适当选择角度较小的曲线线形,使道路更加富于变化,也有着缓解驾驶人员疲劳的效果。
二是高度重视特色设计。现代城市,道路设施也承担着人工景观的职能。加强道路特色设计,创造性地开展道路美化设计,在保障道路基础功能的同时,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凸显当地独特的风格,是当前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特色设计时,要切实保障道路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同时,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还要对交通运输需求及生活性与游览性等加以考虑。
2 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技术要点分析
2.1 做好道路路肩设计
路肩就是车行道外缘位置到路基边缘位置的带状部分,具体分为土路肩及硬路肩两种类型。道路路肩是为了保证车行道功能而存在的,同时还兼具临时停车和路面横向支撑两种用途。基于路肩的功能,其铺面结构必须满足正常状态下的承载能力需求。路肩设计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具体工作。首先要要科学选择结构导线组合方式与施工材料,确保路肩与行车道路面间具有良好的协调,为降低降水对公路设施的负面影响,路肩还要具有排水功能,能够将路面结构中的水及时排除,防止积存。为保障路肩铺面强度,一般选择水泥混凝土或沥青面层作为施工材料。如果使用水泥混凝土,路肩面层和基层厚度要与行车道的面层、基层分别保持一致,薄面层的厚度不能低于15厘米,基层要使用级配粒料。如果使用沥清作为施工材料,则要注意使用密实型混合料,基层材料以级配粒料或无机结合料为宜。对于行车道路面中没有排水设施存在的情况,沥青面层与不透水基层两者厚度的总和不能大于行车道面层的具体厚度,同时基层下面的填充料要使用透水性粒料。
2.2 做好道路平面设计
所谓道路平面指的是道路中心线与边线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该平面由直线、曲线还有加宽与缓和曲线等要素构成,是地面上道路形状、沿线地形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包含地物具置、人工构筑物分布情况等信息。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道路平面设计是非常重要,但又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问题。开展道路平面设计,首先要详细了解平面线形设计的具体要求,在满足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再开展相关设计工作。此外,开展道路平面设计,还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在遵循道路沿线周边环境与地形的基础上进行平面线形设计,以保证二者相契合,力求简洁。二是要充分考虑纵断面和横断面的情况。三是要减少大角度急转弯路段的出现,尽量选择较为平缓的、转弯半径较大的弯道,保持各路段间的协调连接。四是避免复曲线和断背曲线再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五是在高填方路段,要采用直线或者是缓弯设计。
2.3 做好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是人们了解、掌握道路沿线变化情况的重要渠道,在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时,要先确定两个内容:一是当地的路网规划,二是设计对象道路的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道路的性质和等级。之后,通过对通行车辆类型的分析,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水文、土质以及天气变化的影响,明确道路控制点标高和纵坡大小。纵断面的组成要素主要有直线和竖曲线。开展纵断面设计,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一是严格遵循技术标准中关于最大纵坡及最小坡长和竖曲线限制值的规定,二是面对复杂水文条件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要适当增加路基高度,避免路面积水。三是要避免急剧升高的纵坡出现,确保汽车通过时的安全和平顺。四是要注意道路途径地区,道路内外地块标高差异,方便车辆、行人进出。
2.4 做好道路绿化设计
要结合道路性质以及各路段具体情况,科学设置植被的种类、分布密度、高度等要素,既美化道路沿线环境,又要保证交通安全。
3 结束语
道路作为陆地交通运输的主要基础设施,已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到一起。经济的发展,社会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可靠、顺畅的道路交通保障。现代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生产物资密集,人口流动量大,交通运输需求很高,并且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加,这种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会越来越高。交通运输能力,已经成为反映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充分认识到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正确的设计思路,围绕具体设计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要科学设置公路路肩、路面平面、纵断面设计参数,结合周边环境开展美化设计,做好细节处理,为优质工程的建设实施夯实基础,推动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