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务用车改革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公务用车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公务用车改革方案

企业公务用车改革方案范文1

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吴睿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继2014年启动“企业版”之后,滴滴专车目前正在考虑纳入公车改革的内容。因为很多政府用车的行为跟企业用车大体相同,如点对点接送、出差去机场、包车下乡等。据吴睿透露,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主动找到滴滴专车,具体商谈对接公车业务。

2014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两份国家层面的车改文件,徘徊了20年的公车改革终于破冰。

根据中央要求,中央各部门的公车改革已于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亦于2015年启动。

伴随轰轰烈烈的公车改革的推进,一个关键问题出现: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公务员如何出行?瞄准庞大的公务员群体的出行市场,时下最火的打车软件跃跃欲试,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记者获悉,近期,江西、浙江等地的一些地方政府已与滴滴打车商谈公车业务的合作。目前,滴滴打车正在筹划滴滴政府版,但具体实施方案尚在研究之中。

这一次,“互联网+”又将给政府治理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瞄准公务员群体

2014年9月,滴滴打车的一位副总裁敲开了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的办公室。叶青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公车改革,素有“公车改革第一人”之誉。

从对方口中,叶青大概知道,滴滴专车想做一个“政府版”,对接公车改革后的公务用车需求。但这个产品具体什么样,他当时并不太明白。

直到2015年1月27日,滴滴专车推出“企业版”后,叶青才大受启发。

所谓的“企业版专车”,是滴滴打车专为商务用车市场提出的用车解决方案――企业与滴滴达成合作后,用户可以通过滴滴企业出行服务PC端入口,实现一键式约车、代叫车、异地预约或实时叫车功能。不仅如此,滴滴的这套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行程,并设有一对一的客服及后台对账系统,使得企业员工出行时免受打车难、报销繁琐等困扰。

2015年4月,滴滴打车又升级了“企业版专车”,除了PC端,增加H5页面的入口,并进一步丰富用车功能,包括推出半日租和全日租两种方式的包车服务,以及接送机专属功能等。

滴滴专车最初“企业版”时,叶青是坐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会现场听完介绍的。当时,他觉得“这个东西太好了”。

“例如,企业原本需要购置10台车,专门给高管服务。但现在,这笔费用可以省去,取而代之,它向滴滴采购服务,并提供有资格享受企业派车服务的高管名单。如此,名单上的人可以通过滴滴叫车,而费用则由企业与滴滴每月结算”。叶青认为,车改之后,政府部门的公务用车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

据记者了解,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进行公车改革的方式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参改的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由其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公车改革还有限定范围。比如,车改后,参改人员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城区)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这意味着,北京的车改范围是北京市行政区域内,而广州的车改范围则是1000平方公里以内的区域。

“一般来说,车改范围以内,公务出行由公务员自行解决;但车改范围之外,单位仍需要派车。而以往的派车方式非常麻烦,如果使用滴滴专车企业版的模式,那就简单很多。政府甚至不需要购车或者租车,只需向滴滴提供车改范围的信息以及可以享受派车服务的人员名单。”叶青告诉记者。

“其实,滴滴做企业版这个产品时就曾有为政府公务用车提供服务的考虑。而近期,地方政府主动与滴滴专车商谈合作,更是加速了我们进入公车市场的步伐。”日前,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吴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吴睿介绍,此前,江西、浙江等地的一些地方政府曾就公车业务主动约见滴滴公司。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合作意向非常明确,双方正在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而滴滴公司作为合作方,各地政府对它的要求主要概括为三点:首先,以纯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其次,公务用车要便捷合理,交通费用须节约可控;再次,用车管理规范透明,事后的监管问责科学有效。

“我们前期规划是先与一些城市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公车业务。但产品上线时间还没有定数。”吴睿说。

政府管理,接受监督

不过,滴滴公司的“胃口”显然不限于仅仅提供公车改革范围之外的公务用车服务。

目前,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已基本按照中央规定完成到位,走路、骑车、乘地铁、搭公交、开私家车,乃至使用拼车软件、专车软件等,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出行的常见方式。

“我们现在有一部分订单来自公务员,也有一些单位在公车改革之后,主动号召员工下载我们的软件,参与上下班的拼车。”微微拼车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永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微微拼车可能会考虑针对公务员用车市场开发针对性的产品。

而在此前,滴滴公司战略合作副总裁王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初步估算,大中型城市在公车改革之后或将出现每城4万-5万辆的用车需求。”无疑,公务员用车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吴睿透露,未来,滴滴公司希望给所有公务员开通“滴滴政府版”账户,公务员可通过APP、PC、移动H5等多渠道叫车,便利高效地享受点对点接送、机场接送、日租、半日租等服务。

而在产品方面,较之现有的“专车企业版”,滴滴政府版将增加“车辆管理”及“分时租赁”功能模块,以满足公务出行在用车时间、车型规格等方面的特定需求。

所谓车辆管理模块,是指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活动需求选择车型、数量等;而分时租赁模块,则指公务用车可以按照小时、半天、全天等方式租赁。

除了车辆管理和分时租赁,滴滴政府版是否还会根据公务员的级别,为之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此,滴滴公司给记者的回复是:“我们做的只是为政府部门开通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以及为每个公务员开通公务用车账号。至于每个人如何用车、每次用什么车型,这些都由政府部门来管理。”

至于公务用车的车源,吴睿表示,滴滴公司将考虑引入新能源汽车对现有的公务用车进行补充。同时,这些新能源车也会投入市场进行运行,以达到绿色节能环保出行的目的。

而在最关键的收费模式上,滴滴政府版或将采用单位统筹与个人支付相结合的模式――统筹部分与单位统一结算,个人费用实时结算。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意味着,在公车改革范围之内,公务员呼叫滴滴“公”车与平时使用滴滴打车一样,需要自费;而那些进入可以享受派车服务人员名单的公务员,在车改范围之外的用车费用将由统筹账户承担,也就是政府部门直接与滴滴公司结算。

而为了确保整个公务用车过程及费用公开、透明并可被监督,吴睿表示,滴滴政府版将会记录实时及历史GPS轨迹(人车对应的用车行程轨迹)、用车需求、用车费用等信息;同时,平台会给予不同职能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相应的权限,以便相关监督单位实时查看。

不过,滴滴政府版最终会如何运行,滴滴方面表示“双方还在研究”。

改革政府公车服务中心

在打车软件介入公车改革的过程中,有意思的是,据记者了解,滴滴和快的都有意参与“政府公车服务中心”的改造。

政府公车服务中心是公车改革的“遗产”。比如江苏省,根据2014年12月省政府公布的《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该省计划在2015年年底之前完成1万多家党政机关的车改――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供给。

车改后,那些不再配备公务车的领导干部如何出行?办法之一是让领导干部从公车服务中心这样的市场化机构申请车辆,并按规定付费。

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蔡バゴ饲氨硎荆未来,江苏可能会成立公车服务中心,以招投标等形式成立,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届时,因公车改革失业的公车司机也有可能被安排到这个中心里来工作。

据记者了解,政府公车服务中心模式,很多地方是从杭州学来的。作为公车改革试点城市,杭州曾要求车改单位将涉改车辆一律上缴,精选后留下了其中近200台,同时从涉改单位中挑选60名司机,组建公车服务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杭州的公车服务中心出车14493辆次,安全驾驶88万公里,一年营收500多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但与此同时,叶青注意到,随着油价上升,公车服务中心亦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要想维持正常运行,不可避免地需要政府财政补贴。

而目前,滴滴公司有着接手政府公车服务中心的思路。据吴睿介绍,未来,滴滴将把地方政府车改后剩余的车辆纳入平台进行管理,这部分车辆将优先保障公务用车的需求,有闲置资源再向社会开放。

一定程度上,这个建议来自叶青。叶青的想法是,车改之后,一些地级市可能仍然要养一支公共车队,少说也有上百台车。而若这些车辆只用做公务出行,那是极大的浪费,“至少周末是没有人坐的”。

企业公务用车改革方案范文2

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如何改革和完善公车制度已经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公务用车是国家行政机关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目的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行政机关高效运行。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弊端日益明显。公务用车改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务用车改革是职务消费改革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关系职务消费改革的成败,关系政府的行政效率、效能,与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密切相关。

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践及其困境

目前,我国公车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以上问题其实是通过两种途径最后聚焦于一点:公车私用和超标超编配置导致公车浪费严重。

公车改革从1994年开始,截至目前已经16年了,其中在全国掀起了两次车改。原来只在个别地方实行的公车改革,目前很多地方和单位都在积极推行,第三次车改浪潮正在全国掀起。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相继开展了公务用车改革的试点。纵观历次公车改革运动,改革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加强内部公车资源和使用资源的配置,通过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提高公车运行的效率和降低公车运行的成本;二是实行货币化,把原来的公车费用通过货币化的形式转移到使用人的工资中(工资化),与个人的利益直接挂钩,减少浪费、降低支出;三是公车社会化(市场化),把公车资源和公车使用需求资源参与社会市场配置,公车经费不与使用人的工资结合,而是直接购买社会服务。从公车改革的现状看,目前采用前两种形式较多,但后一种形式从理论到实践正在处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

不少地方采取加强公车资源的统一管理,通过严格车辆点边管理,统一公车定编标准,实行归口管理。通过实行经费定额管理,实行国库统一支付,对车辆配备、更新、加油、维修、保险等环节实行全程统一管理。通过实行加油定点定量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凭卡对号,确保在定点的基础上实行定量管理,按不同型号车辆和维修等级选择不同资质或类别的维修企业,实行在定点维修基础上的优质低价的最佳组合。通过统一调度、统一派车管理,合理调节用车需求,大大提高现有公车的效率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以上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从本质上说公车还是单位所有、单位管理、单位使用、单位处置,公车资源仍是单位配置而不是市场配置,因此传统的公车存在的弊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由市场配置,可大大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克服计划经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公车集中、统一管理只是公车管理体制改良,不是公车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公车改革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评价公务用车改革模式优劣、选择和构建最优公务用车改革模式的标准。笔者认为,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至少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是公务用车改革要有利于规范职务消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最初动因就是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公车腐败。因此,公务用车改革模式的设计、选择以及实施都必须坚持这一初衷,力求实现这一目标。

二是公务用车改革必须保证正常公务活动用车需要。公务用车改革不能影响党政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应该避免由于车辆不到位而降低工作效率现象的发生。

三是公务用车改革应遵循节约原则。改革要有利于控制车辆支出,同时在公务用车改革模式设计中充分考虑运作的经济性,在车辆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革除了要算“经济账”、“财政账”之外还要算“政治账”,要统筹考虑政治和社会效益,历史地长远地看待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四是公务用车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财政与社会承受力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制定制度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公务用车改革模式的设计、改革方案的制定、出台,要建立在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能凭热情、拍脑袋做决策,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例如,有些地区曾提出3年内不许购置公务用车的要求,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3年的禁期一过,出现了集中突击购车的现象。其实车辆的购置、更换应实事求是,如果车辆发生正常报废,更换新车也无可厚非。

三、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模式创新

公务用车改革最终要实现三个“减少”,即减少财政支出、减少改革成本、减少社会动荡,实现共赢和多赢,这就要求地方政府结合各地情况创新改革思路,优化改革路径。目前,如何克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和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是决定车改成败的关键。

企业公务用车改革方案范文3

2014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财政部随后发文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中央政府采购车辆租赁系统,进行车辆租赁服务的定点采购。

“租车和公车改革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公车改革专家叶青认为,“公车退出舞台的同时,租车应该走上历史舞台。

然而,记者调研发现,在租车业成为“新金矿”的同时,全行业仍面临着扩大规模和释放红利的双重压力。

红利初显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将租车业列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之一。

实际上,由于租车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利用率,也成为公车改革后公务用车的主要解决途径。在发达国家,租车非常流行。有数据显示,德国公车中约65%是租赁的,日本包车和租车也占到了公车总量的50%左右。

目前在政府工作的司机未来会面临再就业问题,而租车行业则可以直接吸纳其就业。一位租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车改革后,有些司机就直接来租车公司工作,收入并不比以前低,工作内容也是驾轻就熟,只是工作单位变换了而已。

从推广电动汽车的角度来观察,租车业也更适合率先试水。8月份,一嗨租车与上汽乘用车达成战略合作,首批便采购上千辆荣威汽车,其中大多数为新能源车型。

一嗨租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应的租车点都将建设充电桩,这些充电桩也可以向公众开放,这也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虽然当前推广电动汽车出租业务成本很高,但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来看,这也是必要的付出。

在公车改革、电动车推广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租车行业正在快速成长中。从2008年到2013年,中国租车市场规模从90亿元增至340亿元,租车行业的车队规模从约10万辆增至约37万辆。按照艾瑞公司数据,预计2014年租车市场增速保持在10%以上,市场规模可能会超过380亿元。

政策监管

2014年8月以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先后出台规定,严禁非法营运车辆。其中,不允许私家车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运营成为共识。但是在目前的租车企业中,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

记者打开一款在线租车软件,上面出租的车辆几乎都是私家车,但是价格比正规租车公司要便宜近30%。按照交通管理规定,这种做法显然就是违规运营。

对此,长期关注在线租车的赵占领律师认为,“像一嗨、神州这类传统租车公司,车辆产权归公司所有。但是,更多的在线租车软件提供的是信息平台,并没有车辆产权,所以一般是与租车公司合作。有些小的租车公司管理并不规范,私家车就很容易流入。”

没有经过备案的私家车开展营运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服务质量也无法保障。为此,现在不少在线租车平台通过保险来降低风险。但是赵占领表示,保险的作用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对于私家车主来说,如果车被用于犯罪活动,或者赔偿金额超过保险金额,那就要承担连带责任,这显然是保险无法解决的风险。”

不过,即使在线租车软件吸纳了私家车进来,违规的也是租车公司和私家车车主,而非平台方,交通执法机构也不能直接处罚在线租车平台。

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定,租车公司只能提供车辆,如果用户需要开车服务,就只能转向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违规运营,租车公司一般投资成立劳务派遣公司解决司机调度上的问题。虽然这符合法规,但是形式大于实质,也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一位租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租车行业想要发展,“需要政府从监管和法律层面给予引导,企业从规范自律的角度去经营,消费者需要从文明消费出发。”

巨头崛起

目前,真正在中国租车业杀出重围的,只有神州和一嗨两家租车公司。它们不仅拥有中国最大的两支车队,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分别与赫兹租车和“企业号”租车等世界级巨头合作。那么,未来中国租车业的发展,又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租车业最核心的问题是规模和效率的平衡。

中国租车行业发展空间很大,但是租车公司的规模都还不大。即使作为中国最大的租车公司,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也刚过5万辆,一嗨租车的规模是1.5万辆。反观这两家企业的国外合作伙伴,“企业号”租车公司的车队规模达到150万辆,赫兹租车也超过50万辆。

据叶青估算,中国公车的数量在250万辆左右。但是,目前全国租车业的车辆规模也不过37万辆。随着中央机构的率先垂范,地方政府的公车改革也将陆续推进。目前的租车行业规模,显然难以消化公车改革带来的巨大市场。所以,租车行业扩大规模是大势所趋。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效率也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规模问题,神州租车采取“直营+特许经营”的模式,一嗨租车则只有直营。两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神州租车所有的网点中,超过1/5是特许经营。业内人士指出,特许经营虽然能够扩大服务网点,但也增加了管理风险。

由于租车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庞大的车队一旦组建起来,本身就是一道坚固的“护城河”。租车行业很可能呈现寡头市场。在美国这样成熟的租车市场,三家大型租车公司占据着约95%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