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实验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1
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报告答案(二)
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报告答案(三)
看了“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报告答案”的人还看了:
1.生物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2.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3.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2
在此背景理念依据下,在教学中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的改变,生物课将更多地开展学生的试验、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习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构建的。具体的模式结构:问题——阅读、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讨论——结论。
在运用这种模式的过程中我有下面几点感触: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带者问题去阅读、分析、讨论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空中飞行的动物〉时,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想一想,我们人要想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说;一是,解决了动力问题。二是,解决了地心引力问题。教师随后提出问题:鸟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阅读、讨论、交流、的出结论。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式,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3
一、课题立项背景
1.物理学科在中学各科目考试中的地位。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政治、历史、化学、生物、地理等其他学科以及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理现象的普遍性,物理规律的基本性,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以及物理思维方式、方法的普遍性与可迁移性决定了物理科在中学各学科中的重要的、基础的地位。
2.物理实验在物理科目中的地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还可帮助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同时物理的以物说理、建立科学模型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演绎、综合,进而作出比较、评价的思维方法,既有物理学科的独特之处,又可为其他学科迁移与借鉴。
3.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国家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高考物理实验题分值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应看到,到现在为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我们国家还是不容乐观的。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据有关资料报道显示,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基本上一个学生实验都不做。即使有的学校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实验教学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2)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这种现象在乡镇普通中学表现尤其普遍。
(3)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同时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二、课题主导思想
针对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是每位物理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但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我们谁都不敢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高考责任重大。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我们指出了改革方向。生本教育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它注重教学的交付,把可以交付的教学内容托付给学生。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处于一种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天性得到张扬。生本教育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整个学是在学校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的,是有着鲜明的学校教育认识目的的。
由于生本教育试验首先是在小学和初中展开,尽管在许多实验区取得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高中阶段教育试验还比较少,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试验的还不多,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因此学校还不敢全面开展试验,学校、老师都面临高考压力,不敢冒风险,贸然试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立项就是想在小范围,小层面上开展生本教学研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为将来学校全面开展高中物理生本教育试验,总结经验。
研究分两阶段在两个年级进行开展:
1.各试验阶段项目简介
(1)在高三研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于2007.03-2007.04完成)
(2)在高一研究《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 (于2007.12-2008.01完成)
2.各试验段选项说明
(1)选07届高三物理班,是因为07届物理班只有29人,由我任课,学生人数少相对来说对每位学生都比较了解,课堂好控制。学生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立意新颖,较为灵活的实验题,解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其主要原因与没有正真理解实验原理有关。《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高考考试大纲指定的必考实验,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2)高一级有 8个教学班,两个任课教师,学生人数多研究有可比性,所得结果有普遍意义。高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也比较好管理。
3.试验设计
(1)在07届高三物理班总复习进行到《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a.把全班分为四人一组,各小组分工协作,查资料,写出一份实验设计方案,要求要有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方案最好是原教材上的改进方案或新方案。b.实验方案写好后,交给老师审查, 老师审查过程中对原理错误的要指出来,对不完善的要给以帮助。对因器材限制,无法在实验室完成的,要告知学生。c.开放实验室,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器材或替代器材。分组实验。d.每组写一份实验报告。e.做实验练习题。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4
1. 了解植物体内N、P、K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 掌握如何测定植物体中N、P、K的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
植物体主要由C、H、O、N、P、K、Ca、Mg、S、Fe等十几种元素组成,除此以外还包括Ca、Zn、Mn、B、Mo,但需要量较少。
在通常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光能,从空气中获得C,从水中获得氢和氧,而N、P、K等元素则是来源土壤肥力。在栽培过程中,能够知道植物的需要和土壤内N、P、K变动的情况,对考虑施肥措施是有帮助的,因此测定土壤及植物体内的N、P、K是很重要的。
硝态N测定:硝态N是硝酸的阴离子(NO3-),它是强氧化剂,所以鉴定N-离子几乎都用氧化反应,用二苯胺(C6H5)2NH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在NO3-存在时二苯胺被硝酸氧化而显蓝色。
有效P和无机P测定:P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铵,然后以氧化亚锡作为还原剂时,使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兰”(低价钼化合物混合物)溶液呈兰色。此法能测土壤有效P,过磷酸钙中有效P和植物体内的无机磷。
速效K的测定:四苯硼钠〔NaB(C6H5)4〕与钾离子生成白色沉淀为四苯硼酸钾〔KB(C6H5)4〕
【实验材料和试剂】
在完全培养液、缺乏N、P、K、Fe的营养液中培养四周的玉米苗。
硝态氮试剂、磷试剂Ⅰ、磷试剂Ⅱ、K试剂、标准溶液1、5、10、20、40ppm。
【实验方法】
1. 植物组织浸提液制备
将植物剪成小块,称取1g,迅速倒入已沸腾的蒸馏水(约10ml)烧杯中,用毛细玻璃棒经常搅动,小火煮十分钟,煮液倒入10ml容量瓶中,另加少量蒸馏水,继续小火煮植物材料5分钟,浸提液倒入上述容量瓶内,再以少量蒸馏水洗植物材料,使最后容量为10ml。
植物组织在计算含量时要乘以10,因每克鲜组织稀释了10倍。
2. 硝态N测定
在白瓷板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的混合标准液1滴,然后将待测液(植物浸提液)分别滴入其他凹内,最后每个凹内各加5滴二苯胺硫酸溶液,用毛细玻璃棒搅匀,3-5分钟,观察标准液与待测液蓝色变化,待测液的蓝色近似于某标准液的蓝色,就是待测液的硝态N含量。
3. 有效P和无机P测定
在白瓷板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混合标准液和待测液各5滴,然后加入钼酸铵硫酸溶液1滴,用毛细玻璃棒搅匀后,加入氧化亚锡甘油溶液1滴,搅匀,比较标准液和待测液的蓝色,求出待测液的有效P的含量(ppm),蓝色愈深,有效磷含量愈高。
4. 速效K测定
在透明凹玻璃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混合标准液和待测液1滴,然后加四苯硼钠溶液1滴,十分钟后在阳光下比较标准液与待测液的白色混浊,找出相应的钾含量。
【实验结果】
(在制备浸提液时每克植物鲜组织稀释了10倍,所以在计算含量时要乘以10)
【实验结果分析】
1. 缺氮条件下培养的玉米苗生长缓慢,但叶绿素含量并未显著降低,但硝态氮含量明显少,说明大部分氮以有机态存在,而同时磷元素的含量非常低,说明氮元素影响磷的吸收,这可能是因为植物生长时,高氮素水平下的根系需要更多的NAD(P)H和ATP参与氮的代谢,从而增强磷的吸收,反之则减少磷的吸收,同时植物根系过低的代谢水平影响了钾离子的吸收。
2. 缺磷条件下培养的玉米苗磷含量相当低。是因为植株缺磷时,根保留其所吸收的大部分磷,地上部分发育所需的磷主要靠茎叶中磷的再利用,营养器官中的无机态磷含量明显下降。又因为缺磷时,作为抗逆机制,光合产物运到根系的比例增加,根部呼吸作用增强,吸收的其它的元素反而多,植株长势也好。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5
为进一步验证“沼菌威” 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在激活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促进作物生长、增产增收上的应用效果,拟在水稻上开展田间试验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基本情况
试验落实在会发镇永丰村王西国承包田内,在会发镇永丰村的试验面积12.6亩,土壤类型是草甸土,质地为壤土,有机质含量2.71%,碱解氮185.6mg/kg,速效磷45.7mg/kg,速效钾123.7 mg/kg。PH值是6.73,容重2.24,肥力条件上等,水稻种植品种是龙稻18号,移栽时间是5月17日, 10月2日收@,其它采取常规管理方式。
3设计与方法
3.1供试肥料 “沼菌威” 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由绿能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分司提供。
3.2试验设计 大区对比,二次重复。
3.3试验方法
液肥喷施区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水稻分蘖初期、灌浆期各喷施“沼菌威”液肥40ml兑水20kg。
液肥喷施区Ⅱ:在常规减肥15%的基础上,在水稻分蘖初期、灌浆期各喷施“沼菌威”液肥40ml兑水20kg。
对照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等量清水。
4结果与分析
4.1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在水稻分蘖发生之后的第7天喷施液肥,喷施后10天通过目测调查发现,液肥喷施区和液肥喷施减肥区植株与对照相比叶片较绿,分蘖数量较多,叶片宽厚,外展下披,长势较好。由表3能看出,由于液肥喷施区和液肥喷施减肥区植株分蘖期间长势良好,所以二个区植株的总茎数均比对照区高,液肥喷施区高22株/m2,液肥喷施减肥区高33株/m2。同时也减少了无效穗发生的数量,液肥喷施区减少6株/m2,液肥喷施减肥区减少4株/m2。说明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喷施后能增加水稻总茎数和有效穗数,减少无效穗数的发生。
4.2对水稻灌浆的影响
与对照区植株相比,液肥喷施区植株灌浆期植株高0.5-1cm,稻穗整齐度好,剑叶叶色较绿,叶片略长且宽。液肥喷施减肥区植株矮3cm,剑叶叶色发黄,叶片窄且短,但稻穗整齐度较好。由表4可知,液肥喷施区植株穗的大小与对照比较接近,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区高2粒、1.8%、0.6g,穗粒性状表现略好。液肥喷施减肥区与对照相比,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分别低1.3cm、2.4粒、0.9g,穗粒性状比较差,但结实率与对照区比较接近。说明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能够增加植株的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但是在减肥的情况下喷施株高、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均有所不同程度降低。
4.3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从表4能看出,液肥喷施减肥区的各生育期有所提前,与对照相比灌浆期提前1天,成熟期提前2天。液肥喷施区各生育进程也有所提前,与对照相比,灌浆期提前1天,成熟期提前1天。说明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具有加快水稻生长发育的作用。
4.4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液肥喷施区植株实测产量484kg/亩,比对照增产7.3%。液肥喷施减肥区实测产量435kg/亩,比对照减产2.9%。说明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能够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在减肥的情况下喷施水稻产量会有所降低。
5结论
5.1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于分蘖期和灌浆期喷施能够增加植株茎数、有效穗数,减少无效穗数,加快水稻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增产7.3%。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 植物细胞 实验
在生活中,植物细胞的失水、吸水现象比较多见,学生会对此现象较为熟悉,若将观察植物细胞失水、吸水现象做为实验内容,会让学生有较高的实验兴趣,再通过合适引导,可使其从主观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方式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实验原理
渗透作用为本实验原理,其发生条件为:首先,存在半透膜;其次,半透膜两侧溶液中存在浓度差。大分子(如蔗糖等溶质微粒)无法透过,小分子(如水等)可自由透过的膜状结构,就是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水分子可移动就是因为浓度差的存在,水分子具自由能,若提高溶液浓度、可使自由能下降,于是,水分子可在能量驱动下实现从低浓度处至高浓度处的移动。
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及细胞膜均为半透膜,因此,可视此二膜及其间物质为复合半透膜。此原生质层外侧为溶液,内侧为细胞液,若其浓度不同,就会使细胞失水或吸水。若将溶液设为高浓度蔗糖溶液,可使细胞液中水流出,导致质壁分离的出现;若置此细胞于清水中,可使水流入细胞中,使该细胞逐渐复原。
二、实验过程
(一)选择材料
可将实验材料确定为紫色圆葱叶外表皮,其原因是:首先,细胞液为紫色,便于观察;其次,圆葱表皮撕取方便,制作临时装片较为容易。
(二)制作临时装片
1.撕皮
对新鲜圆葱表皮以镊子撕取,取得的组织应完整、较薄,面积约0.25cm2―0.75cm2。
2.展平
事先于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并将取得圆葱组织放到此片上,仔细铺平、防止出现表皮重叠。
3.盖片
将盖玻片一侧以镊子夹紧,另一侧与水滴接触,斜度为30―45度,再放下,注意不得出现气泡。
4.滴水
准备蔗糖溶液,其浓度为30%质量分数,并滴1―2滴此溶液于盖玻片一侧。
5.吸引
对盖玻片滴有溶液的对侧以吸水纸接触,这样可使溶液流过样本材料,此步须重复进行2―3次,保证组织材料于溶液中充分浸泡。
(三)观察
调焦低倍镜,找到目标,然后以高倍镜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在低倍镜下就可被看到。
(四)细胞吸水复原
将样本置于清水内,并迅速观察。
三、实验的关键影响要素
(一)材料应完整,且要薄
若材料不薄,会影响观察,原因是:首先,成像受到影响;其次,内部细胞对溶液的接触受到影响。建议的取样方式为:于外表皮上以刀片划“井”字,应保证“口”具约1cm的边长,再以镊子将一角夹住,慢慢撕下表皮。有学生会在实验中撕取过大面积的样本,这样不仅无法提高观察效果,还增加了操作难度;还有人为撕取较薄样本,破坏了细胞,导致紫色细胞液渗出,表皮为透明状,也使接下来的操作受到妨碍[1]。
(二)仔细展平
实验者应于清水中展平表皮,不得重叠,然后再盖片,此过程中实验者应耐心、仔细。
(三)观察部位应正确
很多学生操作正确,但均实验失败,其原因是未将目标细胞找到。样本边缘处会充分接触溶液,质壁分离出现最早,建议学生可在边缘处寻找目标。
(四)调好溶液浓度
在实验中,并非溶液浓度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会损伤细胞,影响接下来环节的进行,因此,学生在调配溶液浓度时,使其略高于细胞液浓度即可[2]。
(五)吸水应重复进行
在对盖玻片吸水时,若只进行一次,有使溶液分布不均的可能,为顺利观察到质壁分离全过程,须重复操作2―3次,保证细胞浸泡充分。
(六)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因定位目标细胞不容易,使得此环节具有一定难度。实验者在将样本置于清水后,可看到质壁分离细胞越来越少,但想观察到某细胞复原全程并不容易。建议学生可将一质壁分离细胞锁定,在不移动装片的前提下,直接替换溶液,然后迅速观察。因此过程并不容易,可由教师演示、或找动手能力佳的同学进行操作[3]。
教师应当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学生是否出现操作不当,并适当给予纠正和指导。为让学生了解正确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了解不当操作的后果,教师可进行对照实验。此外,在实验结束后,带学生进行总结与讨论也比较关键,这样可帮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进步。很多时候,实现实验目标本身并不是真正的教学意义所在,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不断思考的能力。最后定向、定性分析实验,让学生由主观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了解到自己操作中的问题、并改进,才会充分培养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结束语:
植物细胞的失水、吸水现象的原理为渗透作用,在实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调配合适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对圆葱组织科学取样、保证其完整、较薄,且不发生重叠,此外、重复吸水、准确定位目标等也比较重要,在最后环节,教师应带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全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云丽.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