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设计要点范文1

对于工业领域而言,机械设计制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工业领域的难点,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注意要点分析,并且加强对实践工作的积极探索。只有在工作中将机械设计制造中问题进行严格把握,才能促进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我国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注意要点;分析

机械的出现有效帮助人们的完成比较复杂的工作,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量,机械运行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始终处于相对运用的状态,所以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以及运行的稳定性。一旦机械中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并且为使用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所以在进行机械制造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了解和分析,保证产品的设计和结构能够达到标准,发挥设备的最大价值。

1机械设计制造的要点

1.1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对于机械结构而言必须有用一定的强度,这是机械设计制造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为了提高机械的强度,在进行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可以选择强度比较高的材料,并且使零件可以具备足够的截面尺寸,在将零件的截面设计出合理的形状,增大截面的惯性矩。另外还可以采用热处理以及化学热处理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高度除以上措施外还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这一手段可以降低工作时的动载荷,并且对于机器中的零部件位置进行合理分配,能够减少零件的荷载。机械机构中的零件在进行设计时应当注意铸铁件无法承受比较大的拉伸力,所以在制造中避免出现弯曲应力。除了对强度有较高的要求以外,还要对刚度进行详细计算,零件中的刚度可以分为中体变形刚度和表面接触刚度,为了提高机械制造中所有零件的整体变形刚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零件的截面尺寸,也可以采用增大截面的惯性矩的方式提高零件强度。提高整体变形刚度还可以缩短支撑跨距,这一手段主要是减少挠曲变形的发生。如果是提高接触刚度,可以利用增加贴合面的手段,降低压力,并且还可以利用精加工的形式降低表面的不平衡度。

1.2结构的精度

精度设计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必须保证加工误差和磨损量不会出现叠加现象,对精度的设计必须具备比较高的导轨,而导轨的实现则需要采用大量的滚珠做为支撑。同时在进行精度计算时,要保证摩擦力在两条导轨上实现力矩平衡,这就需要作用在导轨上的力施加在所受摩擦力的正压力中心上。

1.3人机结构的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所设计的方案必须方便人们的操作,并且能够使用舒适的姿势进行长时间的工作。人机结构的是必须实现人性化,所以机械的操作手柄处应当设置仪表显示器,根据工作台的高度和人体的协调性分析,操作杆不宜设计太大的力矩。机械中按钮的设计应当与人的使用和装置的布局相协调,装置台中设置可以调节亮度的设备,保证人体可以清晰的看到仪表数据,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休息,还可以设置合适的座椅。

2机械设计制造的要点分析

2.1寿命分析

在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中影响机械零件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出现疲劳、腐蚀等现象,或者运动零部件表面磨损严重等。大多数的机械零部件都是在变应力的作用下运作的,所以疲劳是引起零件损坏失效的重要原因。对零件进行强度计算时,首要考虑的也是疲劳问题。零部件产生疲劳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应力作用过于集中,零部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没有达到运行标准,并且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设计制造时,应当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分析强度数据合理设计尺寸并保证零部件的表面的粗糙程度。

2.2铸造结构的分析

铸造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受到广泛使用,所以对铸造结构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分析铸造结构时,对于浇筑的位置应当坚持几个方面的原则。其一是铸件中主要的工作面、宽大的平面以及壁薄面大的平面都要朝下放置。其二容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必须将截面比较厚的部位置于分型附件上部。其三,最大程度上减少型芯的数量,并且加强对型芯的检查和固定工作。

2.3热处理分析

热处理受零件的结构和形状影响比较大,所以在进行零件设计时要注意孔洞和键槽位置的安排、尖角和棱角的问题,并且在对零件进行热处理时,还应当采用封闭式对称性结构以及组合结构。在进行热处理工艺时,为了确定热处理的工序位置,首先要对热处理中退火、正火以及调质等做好准备,热处理最终阶段包括淬火回火以及化学热处理等阶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一般将这最终阶段安排在半精加工方式以后,进行精加工之前。热处理工序位置的安排应当与工艺过程和毛坯的选择等联系起来,合理增减热处理工序。

2.4散热、腐蚀以及降噪等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中合理的机械机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为了保证机械效率,在进行设计时,注意温度对零部件的影响,尤其是在使用淬硬材料时,必须保证温度在规定范围内。腐蚀问题可以在不同材料的连接处预留出把一部分的管材,以备后期的更换做准备。降低噪音的影响可以改善机械的结构,以此降低机械的振动频率,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2.5设计制造的标准化

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时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方式能够能够保证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并且标准化的设计可以将最先进的方法对使用比较广泛的零部件进行批量生产和制造,提高制造质量节省生产成本。另外标准化设计和制造更加方便材料和零件的性能实现统一,并且提高零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采用标准化结构和零部件,大大节省设计时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制造周期,保证设计质量,对机器的维修的保养工作节省大量时间。

3结束语

机械产品在进行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零件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刚度和精度能否保障生产质量,同时机械的使用寿命,铸造结构以及热处理和散热等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在将这些因素进行完善以后,在设计和制造中还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护,不断提高设计和制造工艺,使流程不断改进和优化。为保证制造的机械产品满足使用标准,必须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相关标准和技术要点进行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制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生产活动和环境的协调,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简析机械设计制造的注意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

机械设计要点范文2

【关键词】机械设计;材料;标准化

一、机械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

1、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应满足基本要求

1.1使用性能要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即使用性能,是选材时应考虑满足的根本要求。不同零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是很不一样的,有的零件主要要求高强度,有的则要求高的耐磨性,有的甚至无严格的性能要求,仅仅要求有美丽的外观。因此,在选材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准确地判断零件所要求的主要使用性能。

1.2工艺性能要求。材料的工艺性反映的是材料本身能够适应各种加工工艺要求的能力,即要求所选材料在加工制造时首先能够造出成品来,并且能够便于制造、同时必须保证质量。1)热加工工艺性能热加工工艺性能主要指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2)切削加工性能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用刀具耐用度为60min时的切削速度V60来表示,V60越高,则金属的切削性能越好。

2、机械零件材料选择的方法

2.1选材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显然,材料的选用极大地影响了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工程实践中,在保证产品合理功能(或性能)的前提下,虽然一般是选用价格便宜的材料,可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但同时我们更应注意的是,有时若选用成本虽高但性能更优的材料,由于产品的自重减轻、使用寿命延长、维修费用减少、能源费用降低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角度考虑,反而是经济的。

2.2制造方法的选择是材料选择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应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其可用的加工方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选材时不仅要考虑零件的某单项加工工序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应综合考虑其整个加工路线所涉及的全部加工工序之总成本。

二、机械设计标准化

1、机械零件是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对于机械零件设计工作来说,标准化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谓零件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对零件的尺寸、结构要素、材料性能、检验方法、设计方法、制图要求等,制定出各式各样的大家共同遵守的标准。

能以最先进的方法在专门化工厂对那些用途最广的零件进行大量的、集中的制造,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统一材料和零件的性能指标,使其能够进行比较,并提高零件性能的可靠性。采用标准结构及零、部件,可以简化设计工作,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2、搞好设计阶段的标准化工作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厂家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更新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要达到这些目的,都离不开标准化,必须用标准化手段,从严把好产品设计这一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加快新产品开发。

三、影响机加工件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机械加工中工件由于受到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其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将产生很大的变化,造成与基体材料性能的差异,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和硬度的变化及表面层出现的残余应力。

1、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

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砂轮材料对于硬度太高的砂轮,钝化磨料颗粒不易脱落,砂轮容易被切削堵塞。因此,一般用软砂轮好。磨削用量当磨削深度增大时,工件表面及表面下不同深度的温度都将提高,容易造成烧伤;当工件纵向进给量增大时,磨削区温度增高,但热源作用时间减小,因而可减轻烧伤。但提高工件速度会导致其表面粗糙度值增大。提高砂轮速度可弥补此不足。实践证明,同时提高工件速度和砂轮速度可减轻工件表面烧伤。冷却方式采用切削液带走磨削区热量可避免烧伤。但由于旋转的砂轮表面上产生强大的气流层,切削液不易附着,以致没有多少切削液能进入磨削区。因此,可采用高压大流量的冷却方式,一方面可增加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砂轮表面进行冲洗,使切屑不致堵塞砂轮。

2、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

加工过程中表面层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使晶体间产生剪切滑移,晶格严重扭曲,并产生晶粒的拉长、破碎和纤维化,引起材料的强化,其强度和硬度均有所提高,这种变化的结果称为冷作硬化。加工表面层冷作硬化指标以硬化层深度、表面层的显微硬度及硬化程度表示。一般硬化程度越大,硬化层的深度也越大。

影响冷作硬化的主要因素:切削用量切削速度增大,刀具与工件接触挤压时间短,塑性变形小。速度大时温度也会增高,有助于冷硬的恢复,冷硬较弱。进给量增大时切削力增加,塑性变形也增加,硬化加强。但当进给量较小时,由于刀具刃口圆角在加工表面单位长度上的挤压次数增多,硬化程度也会增大。刀具刀具刃口圆弧半径增加,对表层挤压作用大,使冷硬增加;刀具副后刀面磨损增加,对已加工表面摩擦增大,使冷硬增加;刀具前角加大可减小塑性变形,使冷硬减小。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硬度越低,塑性变形越大,切削后冷作硬化现象越严重。

3、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切削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表层组织发生形状和组织变化时,在表层金属与基体材料交界处将会产生相互平衡的弹性应力,该应力就是表面残余应力。表面层的残余应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3.1冷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在切削力作用下,已加工表面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表面层金属体积发生变化,此时基体金属受到影响而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切削力去除后,基体金属趋向恢复,但受到已产生塑性变形的表面层的限制,恢复不到原状,因而在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

3.2热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工件被加工表面在切削热的作用下产生热膨胀,此时基体金属温度较低,因此表层产生热压应力。当切削过程结束时,表面温度下降,由于表层已产生热塑性变形并受到基体的限制,因而产生残余拉应力。

3.3金相组织变化引起的残余应力切削时产生高温会引起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由于不同的金相组织有不同的密度,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引起体积变化,当表面层体积膨胀时,因受到基体的限制,产生了压应力。表面层体积缩小,则产生拉应力。

总之,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更好满足企业的发展,机械产品越来越先进,品种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机械设计当中,对材料的选择、标准化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在加工过程中,减少影响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以及剂的合理运用。努力把我们加工成本降到合理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要点范文3

服装店设计要求有灯光颜色需要协调,模特上的衣物一定要用节能的LED射灯进行烘托,灯光的颜色也要适当,服装展示区可以采用多种美工设计来展示店铺内模特所穿的服装最完美的一面。

服装店是专门为大众提供各种衣服的场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方便人民群众生活起了重要作用。服装店室外设计主要包括外观设计、出入口设计、招牌设计、橱窗设计、外部照明设计。

(来源:文章屋网 )

机械设计要点范文4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要点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 a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stallation of larger scale, the refinement of equipment, high-tech, user-friendl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o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Keywords: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Techniques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将不断改造和更新以应用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中, 机械设备的安装越来越频繁。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多年实践经验,从调试起动前、运行过程、故障原因等细节,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能性,对设备性能作一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与设备制造出了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对机电设备的质量作出评价。

一.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调试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垫铁安装是一项精细的工序,是设备安装的基础,通过调整垫铁使设备安装达到所要求的标高和水平,满足设备的安装精度。使设备的载荷通过垫铁很均匀地传递到基础上,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以下分析了机械设备安装常用的施工方法,以及使用安装过程中的施工控制要点。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调试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检查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检查电压频率与所接电源电压、频率是否相符,如果是降压起动,还要检查起动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检查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是否合理,间隙处是否清洁和有无杂物。检查机组周围有无妨碍运行的杂物,和所传动机械的基础是否牢固。检查启动设备是否完好,接线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机电设备在安装中的通风系统、冷却系统和系统是否正常。

观察是否有泄漏印痕,转动电动机转轴,看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摩擦声或其它异声。检查外壳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是否可靠和符合要求。检查保护设备整定值是否合适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控制装置的容量是否合适,熔体是否完好,规格、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和装接是否牢固。启动时用手扳动电动机转子和所传动机械的转轴,检查转动是否灵活。确认安装良好,检查传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传动带松紧是否适度,联轴器连接是否完好。检查电动机在通电试运行时必须提醒在场人员注意,传动部分附近不应有其它人员站立,以免旋转物切向飞出造成伤害事故。

2.机械设备安装中技术运行要点问题的分析

在设备安装调试管理试运行中接通电源之前就应作好切断电源的准备,以防万一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能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直接启动方式的电动机应空载启动。由于启动电流大,拉合闸动作应迅速果断,以防止启动设备和电动机过热。通过多种渠道经常检查。检查电动机的温度及电动机的轴承、定子、外壳等部位的温度有无异常变化,尤其对无电压、电流指示及没有过载保护的电动机,对温升的监视更为重要。轴承的滚动体、滚道表面有无裂纹、划伤或损缺,轴承间隙是否过大晃动,内环在轴上有无转动等。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都必须更新轴承后方可再行作业。注意电动机在运行中是否发出焦臭味,如有说明电动机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

机械设备安装中技术运行要点问题的分析,要注意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要求的旋转方向是否相符。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对于380V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不宜高于400V,也不能低于360V。记录起动时母线电压、起动时间和电动机空载电流。注意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检查电动机所带动的设备是否正常,电动机与设备之间的传动是否正常。检查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冒烟和焦味。用验电笔检查电动机外壳是否有漏电和接地不良。机械部分损坏,如轴承和轴颈磨损,转轴弯曲或断裂,支架和端盖出现裂缝。所传动的机械发生故障,引起电动机过电流发热,甚至造成电动机卡住不转,使电动机温度急剧上升,绕组烧毁。

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故障原因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异常现象,使设备起动失败,为了便于分析电机起动之前,我们就应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电动机更需要重视,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问题的监视与维护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故障外因主有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起动和控制设备出现缺陷、电动机过载、馈电导线断线、周围环境温度过高等,在要求在机电设备在启动前做好安检排查。设备的故障内因主要是绕组损坏、匝间或绕组间短路、焊接不良、绕组断线等。这要求设备在运行中一定要把监控和维修作为重点的部分,进行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机在启动前,检查回路接线是否正确,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可以在未接电动机情况下先模拟动作一次,确认各环节动作无误,包括信号灯显示正确与否。要检查测量电动机各项绕组之间及每项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前应拆除电动机出线端子上的所有外部接线。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标准要求,如绝缘电阻较低,则应先将电动机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再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才通电使用。检查电动机引出线的连接是否正确,相序和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接地或接零是否良好,导线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解决对策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要首先检查内部有无杂物,用干燥、清洁的的压缩空气吹净内部,但不能碰坏绕组。一般而言机械设备电动机的控制与保护,是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解决对策的关键。设备安装完毕,先将导电物清除干净,再作绝缘耐压试验,各部位都符合检测要求。如果是供电线路过长可设法用电容补偿方法,提高配电室母线电压。当然电容器应是可调节的,以免电动机停机时母线电压过高。如果是电抗过大,则设法减小电抗值,使得母线电压与电动机端电压均有妥当的数值,各方面工作都正常。

保持机械设备的电动机过载运行主要原因是由于拖动的负荷过大,电压过低,或被带动的机械卡滞等造成的。若过载时间过长,电压过低,或被带动的机械卡滞等造成的。若过载时间过长,电动机将从电网中吸收大量的有功功率,电流便急剧增大,温度也随之上升,在高温下电动机的绝缘便老化失效而烧毁。因此,电动机在运行中,要注意检查传动装置运转是否灵活、可靠,连轴器的同心度是否标准,齿轮传动的灵活性等,若发现有滞卡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运行。

设备安装调试降压过程中投切至全电压运行,从降压阶段至全电压工作的切换过程中,它的电磁场的情况有自己的极性方向。当合至由相位不一致,有时会造成大的冲击,甚至会超过会电压起动的情况,修电动机,在运行中不允许有尘土、水渍和其他杂物,以防止吸入电机内部,形成短路介质,或损坏导线绝缘层,造成匣间短路,温度升高而烧毁设备。所以,要保证电动机有足够的绝缘电阻,以及良好的通风冷却环境,才能使电动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

结语: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建设也在快速发展。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规模的变大、设备的精细化、高科技化、人性化,使如何有效控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机械设备试运转等具有代表性的环节,分析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要点,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

参考资料:

[1]张新林.机械设备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机械设计要点范文5

关键词:安装工程;机械设备;要点;施工;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再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飞速发展的科技建设,越来越多的使用机械设备,几本上任一工程的施工项目都需依赖有关的机械设备来支持才能完成相应施工任务,然而有关于机械设备施工安装就成了各个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完成机械设备安装,才能够发挥机械设备的真正功能,工程也就能跟好的完成。因此机械设备工程安装的施工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怎么样控制机械设备安装的质量,所以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准也就决定了整个工程安装的质量。

1 机械施工设备安装的基本阶段

机械安装设备施工的基本准备工作主要分为3 点,这3 点主要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与供应工作的准备阶段。机械设备安装的基础是材料、机具,所以在施工前就必须做好技术的准备工作,并且及时将这些用于施工的设备安装机械运送到施工现场。运输到现场不仅仅是最终目的,还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拆卸、开箱检查、的处理。机械设备在进行开箱检查、拆卸处理后,对设备进行清洗这一步骤极其重要。其重点是去除为了因防锈而涂层的防锈剂与在在内部所残留的腐蚀物、铁屑和大量灰尘。清洗之后,才能对设备进行装配。在安装工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还有对清洗剂的正确使用,常用的清洗剂主要有含非离子型表面的清洗剂、含碱性的清洗剂、石油溶剂与清洗气相防腐蚀的溶剂。除此之外,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而除去设备加工面上的防锈层更加重要。要想无损的、更好的除去防锈层,就要求了我们杜绝对金属刮具如砂纸的使用,要选择洁净的木刮刀、棉布、牛角刮具等,而防锈漆就可以用酒精、香蕉水等来清洁。也许有些单纯的用油无法除去如加工表面的锈蚀污渍会比较顽固,这时就需要一个既不会损坏加工表面又方便的清洗洁办法。通过经验发现,用棉布蘸醋酸对其清洁的效果会更好。醋酸是有一定的腐蚀性的,所以在除锈以后,必须使用石灰水再在锈蚀处仔细擦拭一遍。石灰水属于碱性物质,碱性与酸性物质混合在可很好地中和作用,既不会偏酸性,也不会偏碱性。在去除锈蚀,并对其进行了中和处理之后,还要用干燥的棉纱或布将其轻轻擦干。对于干油的清洗来说,可选择使用煤油。干油主要是用于在齿轮箱内齿轮的防锈效用。如果涂抹的干油过多,可将60~80 ℃的热机油倒入箱中,也可以用25~35 ℃的热煤油进行清洁。相比较而言,滚珠轴承会较难于其他的清洗,所以可以使用65~85 ℃的热机油进行冲洗。冲洗之后,还需用煤油进行清洗,如果这样还是不能除去,还需用汽油对其进行最后的清洗。不能使用棉纱清洁轴承,只能用干净棉布来擦洗,如果棉布也不便清洗,可用油枪打入热机油或煤油来清洁。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将机械设备的内外各部分清洗干净,之后才能对其加油。但也需考虑对油的使用,要求必须化验要使用的油,保证其符合规定需求后才能使用。油在倒入设备之前,必须经过过滤处理,还要使加入的油达到某一定的油标位置。除此之外,还应该将的任何油孔及部分都加满油。而对脂的使用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密封非常简单,不容易弄脏,损失比较少,受温度影响小,同时,无需经常加换。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对自动装置、高速电机以及不易加油的设备来说,它的价值更是无法比拟。除此之外,如在脂之中加入适量的石墨粉,还可以形成一层油膜,这样就能起到缓动作用,可有效地去除震动。但是脂也有着一定的缺点,脂的流动性能比较差使其导电系数小。从脂的缺点分析来看,它不能作循环使用剂使用。

2 机械安装设备施工的基础工作

在机械设备安装施工之中其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包括:基础性验收、基础性施工。其中基础性施工的内容主要包括安装地脚螺丝、挖基坑、绑扎钢筋、装设模版以及预留孔模板、拆触摸板、浇灌混凝土、养护等几个过程。在基础性验收这一阶段过程中,在机械设备搬运到施工现场以前,其设备基础混凝土的强度都必须进行缜密的测定。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得强度在65%以上,这时安装设备才能真正就位。当设备在就位之后,必须等到混凝土干达到所要求的规定强度时,才能讲地脚螺栓拧紧,找平调整。那么怎么样才能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准确了解呢?其中针对中小型机械设备来说,可以用“钢球掩痕”的方式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而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来说,在其安装就位之前,必须要进行预压的过程,还要使得预压的重量完全符合自重以及允许加工的重量。对于设备基础性几何尺寸说来,其必要符合当初设计的规定标准。设备定位基准线一旦确定,就应以车间墙的边缘线或柱子纵横中心线为基准。当然,这需要以设计图纸作为参照。而对于地脚螺栓来说,它的作用也是非常之重的。它的作用是将机械设备与地基基础紧密联系起来,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工作时施工设备出现倾覆、位移以及振动等状况。在基础性工作的环节中,还要在设备底座下安放垫铁组等工具,这能有效地对垫铁组厚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其设备达到安装的规定标准要求。除此之外,对二次灌浆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基础,同时还使得设备底座中得各个部位能与基础紧密地连接接触,这就最大可能地分散了机器设备对基础的重量,并使其均匀受力提供了保障。

3 设备调整、检验及试运转步骤分析

设备调整、检验及试运转都是有一定的具体步骤的。对于其中的安装设备检验以及调整来说,其有两个步骤即无负荷到有负荷,从先单机再到从部件开始,再从各个部件到组件,然后从各个组件到单套设备。但想要将数台设备一起联成一套联动机组就要先对单台设备进行分别试测,试测之后,再进行系统的联动试运转。

4 结语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惊雷一般崛起了中新型高科技产品,这势必会带来新地发展契机。在机械安装设备工程施工领域中,高科技地熟练运用也有非凡的进步意义。本文主要以住准备阶段、技术准备阶段、以及供应工作的准备阶段作为其重要的突破点,探讨了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的准备阶段。再又细致地探讨了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阶段。最后重点着眼于设备调整、检验及试运转步骤进行了扼要的分析。这对今后的机械安装设备施工来说,将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总之:机械设备安装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益的发挥,以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安装质量与工人操作水平有直接关系, 而且受到设计、材料设备制造等质量因素影响。因此机械设备安装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确保机械设备安装的工艺和合理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崔陈华,方志刚,任俊宏,等.人民防空工程电气设计[N].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 秦付良.实用机电工程安装技术手册[N].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机械设计要点范文6

Abstract: Current leaka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measure the electrical safety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electrical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leakage current test and limiting value of the current is very necessary.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inspection work practice and referenc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urpose, method of testing, and limiting standards and discrimination of the leakage curr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lectrical appliance tes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test.

关键词: 泄漏电流;检测;限值规定

Key words: leakage current;detection;limiting stipulate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060-02

1 定义及试验目的

我们在没有遇到故障和施加压力问题出现的情况下,电器中相互绝缘的金属零件或者带电零件之间就说通过周围的介质,或者是在绝缘表面所形成的电流称之为泄漏电流。而泄漏电流之所以在没有故障和施加电压的作用下进行操作,主要是因为电流流经绝缘部分。这也是衡量电器绝缘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体现安全性能好坏的标志。关于电流泄露的定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叙述,有的标准主要以“施加电压”有的则是“没有障碍”这个条件,所以我们经过多年的检测实践,认为两个条件都符合,所以,才能把两个区分开来。

而我们要求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能高,其实就是对电流是否泄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家用电器市场,国家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经过检测的泄漏电流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不得进行买卖;而且在企业产品出厂的实验中,针对泄漏电流的测验也是必检查的项目之一。所以为了提高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能,就需要重视泄漏电流的测量,将泄漏电流限制在一个较小值内,这是非常重要的。

2 检测

2.1 工作状态下

2.1.1 测试条件 ①工作状态达到稳定的时候,其工作时间分为以下几个情况:工作状态达到稳定的时候,其工作时间分为 ,对于短时工作的电器,需要按额定时间进行;对断续工作的电器,需要按工作周期运行,以此来达到稳定状态;对连续工作的电器,为了能一直保持稳定状态,需要连续运行。②对电热电器的要求:被测电器的电源运作时,工作电源的电压要调到使输入功率的最大定额功率的1.15倍,如电饭锅和电熨斗等一些产品。③对于综合型的电动电器的要求是,在被测电器运行时候,工作电源需要调到等额的电压的1.06倍,如角向磨光机等。

2.1.2 测试部位 ①在电源的任一极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或紧贴在绝缘材料表面的金属之间进行,金属箔面积不超过20cm×10cm。②在电源的任一极与Ⅱ类电器的仅以基本绝缘和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之间进行。

2.2 湿热试验后非工作状态下(冷态)

2.2.1 测试条件 被试电器要求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即处在冷态,不连接电源以及做完湿热试验后立即在湿热箱或在一定温度的房间内进行。

2.2.2 测试部位 带电部件和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的壳体之间,带电部件和用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的壳体之间。

在非工作状态下,即被测电器不接电源,但需施加测试电压。对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直流电器,交流单相电器以及适用单相电源的三相电器,均取电器额定电压的1.06倍。泄漏电流在高度电压施加5S内进行。

3 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要注意区别不同的测试条件。②如果我们的测电器发现隔离变压器不能正常供电的时候,就需要采用绝缘性能好的绝缘垫来安全操作,这样就不怕在工作温度下测量泄漏电流出现漏电情况了。③在没有切断电源前,不得触摸被测电器,因为被测电阻的外壳都是带电的,所以在不清楚电流是否泄漏的时候,我们需要带上绝缘性能好的手套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④若电器上装有一个或者很多电容器的时候,开关只装有一个单极开关时,就需要先断开开关后,才能进行测量。⑤电器同时装有电热元件和电动机的时候,就选择电动电器中极限数值较大的那个。⑥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绝缘表面被污染等情况都会影响电流泄漏电,所以应尽量减少测试环境对测试数据的影响。

泄漏电流还与电器本身分布电容有关,所以就要求在布置方式和绝缘结构上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这样泄漏的电流值也有所不同,就需要单独接地线从而减少泄漏电流值。

4 标准限值及判定

根据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工作温度下器具工作时间,一般都延续到正常使用,那些最不利条件在产生的时候所对应的时间长度之后,泄漏电流应不超过下列标准限值:

对Ⅱ类器具 0.25mA

对Ⅰ类便携式器具 0.75mA

对 Ⅰ类驻立式电动器具 3.5mA

对 Ⅰ类驻立式电热器具 0.75mA或0.75mA/千瓦(器具的额定输入功率),二者中取较大者,但最大为5mA。

对0类、0Ⅰ类、Ⅲ类器具 0.5mA

如果所有的控制器在所有各极中只有一个“断开”位置,则上面规定的值加倍。

若为下述情况,上面规定的值要加倍:

器具只有一个热断路器,没有任何其他控制器;

所有的温控器、限温器和能量调节器都没有“断开”位置;

器具带有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在这种情况下,断开滤波器时的泄漏电流应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组合型器具,总泄漏电流可在对电热器具或对电动器具规定的限值之内,二者中取最大限值,但这二限值不相加。

依据GB7000.1-2007《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灯具正常工作时在电源各极与其壳体之间可能产生的泄漏电流不应超过如下数值:

Ⅱ类灯具 0.5mA

Ⅰ类可移式灯具 1.0mA

额定输入不超过1kVA的Ⅰ类固定式灯具 1.0mA

以1.0mA/kVA增加,最大值5.0MA。

从上述对泄漏电流的标准值规定,不难看出:

①一般对Ⅱ类电器的泄漏电流限值规定要求严格,但是对Ⅰ类电器的泄漏电流的限制规定要求较为宽松。②移动式Ⅰ类电器的泄漏电流限值规定要求比固定式Ⅰ类电器严格。③电动电器的泄漏电流限值与功率无关,而电热电器泄漏电流限值随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为5mA。④符合上述规定的电器产品的泄漏电流是安全电流。

各类电器产品,如果泄漏电流规定超出应有规定的,均不合格,所以一般泄漏电流值不超过上述标准值的都算安全。

参考文献:

[1]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GB7000.1——2007灯具 第1部分: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