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内部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内部改革方案范文1
新成品油价格
机制2013年
3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推出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方案。至此,市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尘埃落定。发改委通知显示:从3月27日零时起,汽、柴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调整后,国内成品油价重返“7元时代”。不过,与油价下降带来的喜悦相比,市场瞩目的还是新成品油定价改革方案的推出。此次改革的焦点被聚集在了三个方面: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这意味着,2009年5月出台的“22个工作日+4%变化率”的原机制退出历史舞台。对于此次成品油定价改革对市场的影响,业界普遍表示这将有利于国内消费者和炼油企业。 “新定价机制推出,将一步加快成品油定价市场化进程。”卓创资讯成品油市场分析师吕斌认为,从长期来看,对市场将形成积极影响。同时,调价周期缩短、调价频率加快、成品油定价更加透明以及调价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强,短期内会增加价格波动性与市场活跃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
固定价格破冰1998年
1998年以前,中国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一次调整后长时期内不变。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政府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当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1日起执行,成品油价格自1998年6月5日起执行。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此时,国家对于原油和成品油价格进行改革的基础和方向就是市场化。
间接接轨机制2008年
2008年11月25日前后,由国家发改委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将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同时,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形成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在此机制下,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对于一些加油站进行的降价促销,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国家是支持合法的市场竞争的。
石油改革两大方案2006年
2006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方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二是推出“四个配套机制”:包括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等。随着“四个配套机制”已逐渐落实,但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却仍不甚明了,由此引发诸多非议。
瞄准新加坡
定价 2000年
从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0月,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累计调整了17次。而随着新加坡市场炼油能力过剩,成品油价格过低,致使国家将国际油价变化对象不在局限于新加坡市场。
企业内部改革方案范文2
摘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说是企业财务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能够正常无误的进行,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账目能得以记录正常。本篇文章以企业所处环境内部以及外部这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对企业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其中所呈现出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并且针对企业报表工作未来发展新思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新思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国各个企业都在对其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此来加强对企业各个环节运营的控制力度,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划、协调、组织、控制等多种手段来保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其内部完全处于管理有序状态,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往传统管理方式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不能完善的处理公司内部的各项事物,本篇文章主要对针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若干问题以及未来的新思路进行研究。
一、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报表资料时效性不强。
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在一定固定的运作时间后,其财务部门都会向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详细运营状况,这种定期汇报运作详细情况的工作方式就被称之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但是目前市场环境之下,各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水平以及金融水工具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济走向也在随着不可以预制的方向不断产生着变化。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无法完全控制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无法将财务可能即将遇到的风险规避,因此,企业管理人员,或者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会要求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所统计的信息能够伴随着企业运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提供更为精确的实时信息。财务报表自身一个很大的作用以及要求就在于其自身的及时性,而已经过时的财务信息就基本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无法帮助管理层人员做出有效的决策。所以,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财务报表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
2.企业财务报表可比性较差。
会计战略是企业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各个企业会有不同的会计战略。会计战略包括决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补充披露的选择以及报告具体格式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战略会导致不同企业财务报表的差异,并影响其可比性。例如,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包括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
3.企业财务报表软性资产未能披露。
基于货币计量原因,企业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的有形资产。如今企业的资产软性化,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企业财务报表对知识产权、产品的竞争力、人才资源的质量和管理、企业的竞争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披露。仅靠有形资产,企业已经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信息时代呼唤新的竞争驱动力。一个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能力已经成为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高科技与信息企业里,拥有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远比有形资产大。然而,并非所有无形资产都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如利润表反映的是已经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它未实现的价值增值,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重要的软性资产对现在经营及未来发展的信息。
二、财务报表分析发展新思路
1.分行业建立起标杆性数据,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制度,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信息建立统一化的战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可以说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改革方案。但是每个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并不能每个企业都按照这个思路来做出不切实际的战略。每个企业在运营发展、生存的过程中,必须要时时刻刻都清楚企业自身在某个行业市场所处的市场地位。利用清晰的企业定位,来建立起一个以行业来进行区分的会计战略,做出更有市场引导意义的财务分析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内部或者集团内部对财务工作进行比较和分析,还能够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样,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还能够加强财务工作意识,增强其自身的职业能力。
2.缩短企业企业财务报表披露时间,编制财务预算报表。
尽可能及时提供企业财务报表,必要时可以缩短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周期,例如,适当发表临时企业财务报表,实时企业财务报表等。编制财务预算报表可弥补报表使用者在经验、技术和对行业了解程度上存在的欠缺,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另外,编制财务预算报表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报表使用者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
3.加强软性资产披露。除现有报表中以货币计量的信息外,还应披露其它非财务信息。
例如,知识产权、产品的竞争力、人才资源的质量和管理、企业的竞争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等软性资产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游离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运作的过程过程中,必须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岁改变相关的制度,不能等到市场已经起变化,再去迎合这种变化,这样不仅会打乱企业经营的布局,还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巨大的亏损,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报表分析工作,是企业能够有序运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徐超.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经济研究导刊.2009(18).
企业内部改革方案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 供电企业 物资管理 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若想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上不断做出更新,要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使自己能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就要从管理机制上进行彻底改变,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一个电力企业内部,有很多种管理,对于物资管理而言,它直接关系到该电力企业的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两方面,要想实现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就应该对物资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
1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价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随着最近我国计委和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不断深入和落实,让我国的电力企业处于极不乐观的发展环境之下。传统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几乎属于垄断状态,经过一系列体制的变革之后,早已无法适应当今企业的发展,不但如此,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还出现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1 生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在生产方面,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电力企业生产的基础不牢,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还有待提高。二是电力设施的人为破坏情况严重,电力设施自身的设备也经常出现问题,主变压器经常容易损坏。基于以上原因,都需要电力企业加强自身物资管理的制度以及物资的调剂能力,从根本上确保电力企业供电、产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生产安全。
1.2 在成本和资本上存在很大缺陷 对于成本而言,主要是电气设备的升级、改造以及维修方面,会投入大量的成本,形成大量资产,使得财务费用逐渐上升;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最为关键的因素,例如:电价的盈利范围小以及很多独立的火力发电厂在推动电价上涨等等因素,处于以上种种原因,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物资管理机制,最好形成一种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把好物资管理和物资采购关,切实做到降低工程造价,达到降低发电成本的目的。
从资本方面讲,由于受到国家体制的种种约束,再加上政策的影响,使得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资产负率也在逐渐增高,使资金来源逐年递减,给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3 要在电力企业内部不断加强物资管理制度 在改革电力体制之前,一定要根据稳妥的原则,对改革后的体制精心组织,要将地区以及电力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分开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体制改革。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约束电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想方设法使企业的工程造价降低,不断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提升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2 对电力企业中的物资管理进行创新
2.1 在采购业务流程上不断完善,对采购机制进行优化 要想对电力企业中的物资管理进行优化,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四点:①要与那些品质有保障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对价格的供方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定点采购,对供应商管理不断进行规范。②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个评标专家小组,对物资采购的招标范围以及评标活动进行规范。③把供电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业务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将物资流程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整合。④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找出最新的采购方式,并在互联网上实行网络营销策略。
2.2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物资管理采购水平方面进行提高 现如今,对于很多电力企业而言,在内部并没有建立一套现代企业制度,在内部管理上做得很不到位,时常出现浪费的情况,严重缺乏自我监督以及约束机制,主要表现在没有对物资进行科学管理以及乱采购方面,在招标和投标的推行力度上还不够,使很多物资积压在企业中,让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出于以上种种原因,电力企业内部必须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物资管理机制,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①电力企业内部应该强化整体的物资管理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招标办法以及物资管理制度,在物资定额、物资采购、供货以及分类方面要不断加强,用制定出来的制度规范每一位员工,对采购进行全程监督。②在采购物资方面,要加强管理。在采购物资时,一定要遵循国家相关的采购法规以及政策,遵循市场管理规定,争取使用多渠道进行采集,从根本上确保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每次采购完成之后还应该总结经验,确保电力企业生产物资以及建设物资能够在第一时间购得,通过这些方面,逐渐让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进入良性循环。③将物资进行现代化管理。供电企业应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到企业的物资管理中,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机构,将物资采购系统覆盖于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对物资的定额、计划、合同、库存报表以及选购、加工等进行检索,进而达到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电力企业内部加强物资管理,对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保证电力安全运行和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做好这一点,能够提升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现芳,张会蔚.中小型企业竞争优势与劣势刍议[J].河北企业,2012(12):225-228.
企业内部改革方案范文4
(一)营改增税收政策实施带给建筑企业的负税变化
虽然增值税的实行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抵扣减税,但在建筑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规模与经营管理方面的限制,使上游的建筑产业无法全部被覆盖到增值税的范围之内。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沙土等的施工材料很难获取增值税的进行发票。此外,相关的工程施工设备已经购置并计入相应的折扣,因此无法再归入到进项税额的抵扣中。同时建筑企业中的劳务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也无法列入到增值税的抵扣范围中,同时还需花费大部分的成本安装相应的税控系统。
(二)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的问题
1、抵扣链条不健全由于建筑施工的工程项目较大,并且施工复杂,所以涉及的领域也较广,施工中所需的建筑材料要通过不同的供应商进行采购。但不同的领域所使用的增值税率不同,相应取材较为方便的材料大多数情况就地取材,无法获取增值税发票,并且施工中的劳务成本也无法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这种抵扣链条的不健全情况,使建筑企业在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后无法获得充足的增值税发票并进行相应的抵扣,影响了其自身的负税情况。
2、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营改增税收政策实施的效果不仅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经营方向有关,同时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在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上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财务管理人才,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漏洞百出。此外,建筑企业忽视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导致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时常出现账目、发票等管理的杂乱无章,影响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3、建筑工程概算、造价及招投标问题不断在实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后,对于建筑工程的概算以及造价和招投标的工作都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营改增涉及到进项抵扣的问题,所以对于工程的概算与造价的计算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在招投标的工作中也应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更好的适应营改增税收政策。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纳税筹划
(一)树立正确应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意识
在相关的改革方案中,经过实际的测算可以得知,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带给建筑企业的负税变化并不乐观,使得其生产经营的竞争与环境更具挑战性,因此应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行,实时关注营改增政策在建筑企业的实施方向与动态,有效加强准备工作。
(二)完善建筑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因此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对会计科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财务报表的项目与内容也要进行修改。此外,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做好相关工作的衔接与变动的解释。对于增值税发票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因为增值税发票与普通发票相比更重要,因此,在其出具、等级以及报销和抵扣的过程中都应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相关的要求与规范,应积极安装税控系统,对发票进行相关的防伪检验,并且与相关的税务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而针对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劳务成本无法进行抵扣的情况,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来代替相应的人工劳务,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效率,降低人工劳务的成本,通过机械设备的使用抵消劳务成本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的问题。
(三)合理使用纳税筹划手段
根据企业的规模与经营状况选择相应的纳税人身份,尽量选用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能够有效的规避企业的负税。同时,在进行相关材料的采购时,尽量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降低运营成本。此外,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时,应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有效减少负税。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提高其自身的税务处理能力,增强专业技能与相关的业务水平。同时,财务管理人员也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而有效帮助企业预防营改增税收政策带来的影响。
三、结束语
企业内部改革方案范文5
1.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1内部控制重视度较低
伴随着会计活动的出现而来的就是会计内部的监督制度,因此,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始终伴随着会计活动而同步进行。在我国企业会计体系起步较晚,完善程度与经济发展状况上不能够达到很好的统一,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相对滞后,致使部分企业在利益驱使下,忽视对会计行业的规范,会计行为出现偏差的情况时有发生。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等,不但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侵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甚至对社会公众的利益与国家宏观经济都将构成相当的影响。
1.2企业内部监督不力,财务控制漏洞较多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企业发展的命运。如果在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严格执行的监督体系,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财务漏洞和违纪行为。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实行统一领导、管理,定时监督,财务部门以及企业领导主管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发现财务漏洞及时分析原因,并迅速做出正确的改进办法、实施改革方案。
1.3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在企业的管理中,由于审计机构起着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监督管理的作用,因而唯有确保其独立的地位才能保障其功能的发挥。但是目前在企业中,‘书计机构一般处于管理层之下,因而难免就会受制于管理者,使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难以得到保障,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1.4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虽然改革开放后几十年中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取得了重大成果,人民的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各行业的专业人员数量有了很大的补充。但是在众多的中小企业当中,由于资金的原因和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的财务人员的素质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会计人员在知识层而上和专业技能上与现代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还须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5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管理制度的完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上之强调了会计人员的考勤,而忽视其职业道德的管理;制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却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在财务表单的填写、‘书核工作没有成熟的操作和监管机制;财务表单的准确性、
真实性、保密性没有提升到应有高度,责任人的防范意识和职业操守都有不足等,其制度在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利一学的、合理体系。在前期的目标制定上缺乏预期性,在后期的管理中没有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其滞后性通常给违法行为的发生开了绿灯,另外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较为片而、零散,没有使相关责任人参与其中。
2.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2.1进行职务分离控制内部财务风险
若由一个人担任多种则务职务,就可能出现错误和舞弊行为,通常,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可以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等步骤。企业在则务活动中一般存在以下不相容职务:(1)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人员、职务应分离。如:决定或审批采购物资的人员与执行采购物资的人员由不同职务的人员处理: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要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可接触现金。(2)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人员和审核这种经济业务的人员要分离。如经济业务的经办人不可兼任审核人员。(3)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人员、职务应分离。如:业务经办人不可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会计记账人员不可同时兼任审核人员。(4)保管则产物资和对进行记录的人员、职务应分离,如出纳人员不可兼任会计、记账员。(5)保管则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人员、职务应分离。现金盘点应由非出纳人员进行核实。(6)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人员职务应分离,登记口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应分离。出纳人员不可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7)出纳人员要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8)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可由一个人兼管。
2.2通过授权审批控制内部财务风险
授权审批是企业的每个部门或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一定要经过授权批准,以进行内部控制。企业重人的业务和事项,要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个人不可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授权要具各以下的条件:(1)权限必须清晰。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双方要清楚授权的内容和范围,被授权人要了解自己的权力限制。授权要明确授权的具体内容、授权的范围多人、有谁授权、授权子谁。(2)授权人小要与授权人的职务相适应,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重人的经营业务和交易事项方而的授权,一般管理人员,可进行较小的经营和交易的授权。(3)权责必须对应“权’、“与“责”应相联系,机构或个人被授予了权力,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遵守相应岗位责任制,履行岗位职责。(4)执行应严格,各级人员应按所授的权限办事,不可随意超越职权,要对经济业务的执行权实施审查,对违反授权制度超越权限的人给子相应处罚。(5)建立反馈控制机制。被授权人应定期给授权人汇报执行情况,只有授权,不实施反馈控制将影响授权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会发生滥用权限的状况。(6)记录应完整。不管采取何种授权和批准方式,都要有文件记录,以书而授权为主。
2.3健全会计系统控制内部财务风险
(1)要建立完善的则务报告管理体系,具体有:会计报表、成本报表、经济活动分析、对账单、经营信息快报等,并制定则务报告编制奖惩管理机制,保证则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按规定的时间与方法编制及报送则务报告,对外的报表要有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及会计主管人签名盖章并加盖公章。
(2)公司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政策,并在企业中统一颁布实施,严格要求会计人员统一使用会计科目,避免企业调控经营业绩,保证会计政策统一和企业经营业绩真实。
(3)企业要建立账务处理体系,正确使用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会计复核控制等方式,有效控制会计记账程序。在统一科目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需要,统一设置明细科目、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确保口径统一、核算统一,以提高会计报表合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凭证设计、记录、传递、审核、归档等一系列凭证管理制度,确保准确记载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
(4)则务人员是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人员,为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则务人员人事管理要执行垂直管理系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向心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要重视则务人员的进出、培训、激励和轮岗。
(5)会计档案一般包括则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对账资料、各种各查台帐等,要建立会计档案信息审核机制,尤其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则务报表相关勾稽数据的审核,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2.4进行财产保护控制内部财务风险
则产保护控制是为确保则产安全、完整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有保管制度、定期盘点制度、资产处置制度等。则产实物保护控制的主要内容有:(1)企业集团要建立内部银行或资金结算中心,对分(子)公司的存款和长、短期投资进行统一管理,由企业统一开设银行账户,各一级单位实行内部结算制度,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资金要在企业一级单位间有效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则务费用。(2)建立盘点制度,进行的则产清查,主要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清查,核对账存和实存,做到账与账、账与实相符。(3)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按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并按合同,建立谁经办、谁负责与工资奖金挂钩的催款措施,避免出现坏账。
2.5进行全面预算控制内部财务风险
全而预算控制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人、才、物等资源,落实经营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人化,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则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成立预算委员会,企业负责人为预算责任人:全而预算方案上报董事会审批:全而预算方案审批后,各单位、部门具体负责执行和控制,则务部门负责监控和反馈,预算管理委员会在经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企业负责人负责总的指执和总协调。(2)明确预算编制时间、预算上报时间、预算审核审批时间、预算调节时间和预算执行结果信息反馈时间:全而预算采取从上到下的下达指标和从下到上的上报方案等方法相结合,按实际情况在季度终了实施预算调节。(3)在预算额度内,各单位、部门具有管理主动权,要根据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流程运作。
企业内部改革方案范文6
一、新时期煤矿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对当前煤矿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降低。很多煤炭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改革重组的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员流动性大,且煤矿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有复杂性,导致许多企业严重的忽视了煤矿企业基层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2]。而将企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生产效益上。这种本身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数量的减少,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也就一直处于无法提升的状态。
(二)煤矿企业基层工会考评机制不健全。煤矿企业基层工会考评机制不健全,奖惩方式不科学,不合理,很容易引起员工对企业的不满。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构建有效的奖惩刺激体系本来是煤矿企业在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由于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更加严峻,阻碍了这些体系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用一些不合理的考评规则来进行考评,影响了企业职工积极性的提升。
二、新时期的煤矿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更新观念。伴随着煤矿资源形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变化,煤矿企业的发展也逐渐的深入,原有的企业基层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面对新情况,基层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必须要适时而变,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动更新观念,培养出创新意识。
(二)创新煤矿企业基层工会的工作方法。由于煤矿企业在新时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情况,要及时的创新工作方法,来适应不断发展的煤炭企业的要求。一是煤炭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好带头人,在企业内部坚持走群众路线,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让企业内部的职工自愿的跟着党员领导干部的指示开展工作[3]。二是要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入到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将思政工作与煤炭企业自身的管理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三)??新煤矿企业基层工会的工作制度。通过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很好的起到加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汇聚民心的作用。因此,创新和完善煤矿企业基层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制度,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发挥作用。一是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强调企业内部党的领导制原则,让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承担责任。二是要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将思想政治的考评纳入到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考核当中去,凸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三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优秀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奖励,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不良行为也要有相应的处罚,让员工引以为戒,确保以后的工作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是要建立基层工会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将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下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四)在煤矿企业内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原则,它要求我们在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在煤炭企业基层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可以更好的实现为企业职工服务的目标。首先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其次,企业要主动搭建与职工信息交流的平台,让职工有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平台,促进企业管理层与职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对职工提出的建议进行及时的反馈,提高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信息公示平台,对职工提出的问题意见的解决办法、改革方案等进行及时的公开公布,确保信息的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