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的应用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1

1. 认识基本图形

如图1,在RtCAB和RtECD 中,AC=CE,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ACE=∠B=∠D=90°,RtCAB与RtECD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先提问学生: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所要判定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通过那种判定方法?

请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并总结上述问题的特征和结论,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备注:向学生强调上述题目改编自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八册(下)P122第15题.

2. 基本图形的应用

问题1:(江苏南通市中考题)

如图2,梯形ABCD中,AB∥DC,ABBC,AB=2cm,CD=4cm.以BC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D两点,且∠AOD=90°,则圆心O到弦AD的距离是( )

A. ■cm B. ■cm

C. 2■cm D. 2■cm

请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想一想和前面的基本图形有没有联系(基本图形与圆的综合),然后思考如何利用其中的基本图形.

二、基本图形变化引申

变式一:删掉原题中的条件“AC=CE”.如图3,在RtCAB和RtECD中, 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ACE= ∠B= ∠D=90°.则原题中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请学生思考所求三角形之一的什么发生了改变.学生:边.教师:两个三角形还全等吗?学生:不,应该是相似.

解决问题后总结相似情况下图形的特点和结论.

问题1:如图4,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 证明RtABM∽RtMCN.

请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想一想和前面的图形有没有联系(图形与特殊四边形正方形的综合),然后思考如何利用其中的基本图形.

问题2:(广东中考题)如图4,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 设BM=x,CN=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y的值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请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想一想和前面的图形有没有联系(图形与正方形、函数的综合),然后思考如何利用其中的基本图形.

变式二:弱化原题中的“两边相等”和“直角”条件.(呼和浩特中考题)如图5,在等边ABC中,P为BC边上的一点,D为AC上一点,且∠APD=60°,BP=1,CD=■,则ABC的边长为______.

请学生思考所求三角形之一的什么发生了改变.学生:边以及角.教师:两个三角形还相似吗?学生:相似,注意题目中所附加的特殊条件(等边三角形).

解决问题后总结特殊三角形相似情况下图形的特点和结论.

变式三:弱化原题中的“两边相等”、“直角”和“三角形的形状”.(南京市中考题)如图6,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6, ∠ABC=60°,点E、F分别在线段AD、DC上(点E与点A、D不重合),且∠BEF=120°,设AE=x,DF=y,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请学生思考上面问题中的等边三角形是否还存在.学生:不存在.教师:两个三角形还相似吗?学生:相似,注意题目中所附加的特殊角度(60°).

解决问题后总结特殊角度相似情况下图形的特点和结论.

变式四:推广到一般情况.(安徽省中考题)如图7,M为线段AB的中点,AE与BD交于点C,∠DME= ∠A = ∠B =α,且DM交AC于F,ME交BC于G.请写出图中三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其中的一对.

请学生思考上面问题中的特殊角度是否还存在.学生:不存在.教师:两个三角形还相似吗?学生:相似,注意题目中所附加的特殊关系(多个角相等).

解决问题后总结多个角相等相似情况下图形的特点和结论.

三、基本图形综合应用

问题1:(陕西省中考题)如图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且OB=2OA,点A的坐标是(-1,2).(1)求点B的坐标;(2)求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表达式;(3)连接AB,在(2)中的抛物线上求出点P,使得ABP与 ABO的面积相等.

问题2:(河源市中考题)如图9,直角梯形OABC中,OC∥AB,C(0,3),B(4,1),以BC为直径的圆交x轴于E、D两点(D点在E点右方).(1)求点E、D 的坐标;(2)求过B、C、D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求过B、C、D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BDQ是以BD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

四、反思

1. 区性设计后的思考

本设计是在认真研读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学参考书、历年中考数学真题以及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尝试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理论(MPCK)、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角度完成的.

教学设计模板分为五个部分“学与教的基本面分析,学与教的目标定位,学与教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学与教的方式与方法分析,学与教的过程设计”,主要希望体现如下思考:

(1)教师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一切从学生出发进行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什么数学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这些知识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应该是可以观测的,可以量化的.

(3)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整体规划,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同时,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4) 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应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清晰体现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数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2

关键词:课堂标准;教学目标;反思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分析

本课时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1》专题2的第二单元《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镁的提取及应用”这一内容的要求是:了解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了解海水中镁的提取。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实验探究这一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镁的性质,要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中,体会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镁作为活泼金属,与钠的性质以及冶炼方法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专题1中也学习了研究物质的方法,对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涉及的实验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非常适合学生实验,老师只需实时提示和引导,就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认识工业生产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思路;了解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镁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镁的提取及镁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多媒体投影] 每千克海水中几种氯化物的含量

[思考](1)海水是一种混合溶液,其中主要含有哪些离子?

(2)结合海水资源的特点,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在提取过程中又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交流与讨论1] 如何实现Mg2+ 的富集和分离?

[学生交流后回答] 可以加入一种试剂使Mg2+ 沉淀

[交流与讨论2] 是不是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

[学生交流后回答] 不是,因为海水中的Mg2+ 的浓度很小,直接加沉淀剂不利于Mg2+ 的沉淀,而且会增大沉淀剂的用量,我们可以先将海水浓缩,再加沉淀剂。

[投影]几种氢氧化物的价格表

[交流与讨论3] 从综合角度考虑选用哪种试剂作沉淀剂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后回答] 因为海边有丰富的贝壳,可用来制得Ca(OH)2 ,从原料来源以及经济等综合角度考虑选用Ca(OH)2试剂作沉淀剂好。

[交流与讨论4] 如何由贝壳制得氢氧化钙?

[学生回答] 贝壳(CaCO3) CaO Ca(OH)2

[交流与讨论5]从沉淀效果看,澄清石灰水比氢氧化钠效果差得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学生交流后回答] 用石灰乳代替石灰水

[交流与讨论6] 如何制得无水MgCl2?

[学生交流讨论后讲述] 先加盐酸反应,再浓缩得MgCl2・6H2O晶体,然后再将MgCl2・6H2O晶体加热脱水即可得无水MgCl2

[教师讲述]MgCl2・6H2O晶体加热脱水,注意要在HCl气氛中,以防止水解

[交流与讨论7] 电解产生的Cl2怎么处理?

[学生仔细观察流程图后回答] 可以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轻Cl2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观察与思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的镁条,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膜擦去,观察颜色,放入试管,再加入一些稀硫酸,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 镁是银白色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应该是氢气

[思考]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

[学生思考后回答] 镁最外层有2个电子,容易失去这2个电子,体现还原性

[教师讲述]很好,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看,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我们再来看看镁是不是和钠一样能和水反应

[学生实验]镁和水,加热,再滴酚酞

[学生观察后回答]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

[教师演示实验] 镁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

[学生观察思考] 镁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都能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投影]镁的应用图片展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应用

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正逐步形成有序的网络海洋,技术的发展逐步影响着教育的变革,在此技术支持下,泛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不断发展中的技术为泛在学习的开展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新型教学理论的发展逐步变革传统的教学理论,不断优化的教学理论为泛在学习的实施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泛在学习,字面含义是指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泛在学习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前人在此方面也做过一定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仅仅探索泛在学习的基本涵义和特点,对支撑泛在学习的理论分析得还不够透彻,对泛在学习需要的环境条件和具体实现形式述说的比较少,更没有提出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泛在学习存在发展的理论基础、环境支持及具体实现形式,并根据这些分析提出基于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将该模式在课程学习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一、泛在学习概述

(一)泛在学习的概念

我们都了解泛在学习的表面涵义,但这里所说的泛在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学习本身是泛在的。因为第一,学习的发生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学习在什么地方发生了;第二,学习的需求也是无处不在,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间地点有学习的需求,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无形之中发生了学习行为;第三,学习资源更是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来源太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到处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源。从狭义上说,泛在学习是指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的学习。

泛在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理解泛在学习的概念。即“泛在学习”是指在泛在网络这种普适计算环境支持下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自己身边的相关工具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

(二)泛在学习的特点

泛在学习的特点可概括为五性,即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主动性。

1.永久性:只要学习者不故意删除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个学习成果就能永久保存。另外,所有的学习过程,都能够记录下来,学习者可以一直持续的学习。

2.可获取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他人的数据资料等各种学习信息。

3.即时性:不管学习者身处何方,都可以直接从网络服务器中获取信息,因此学习者可以即时解决问题。

4.交互性:学习者可以同步或异步地与专家、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交互。因此,专家成为一种更易接近的资源,而知识也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1]

5.主动性:网络服务器可以主动提供服务,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

二、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环境支持和具体实现形式

(一)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泛在学习是无线通信及其相关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也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目前前人谈到的与泛在学习密切相关的理论是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经验学习等理论,这些理论对泛在学习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除上述理论之外,笔者认为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认知弹性理论能更好的为泛在学习提供理论支撑。

认知弹性理论,倡导人为美国依利诺斯大学的斯皮罗等人。它一方面接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基本观点,也非常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非结构的一面,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走出一条中间道路,显得比较“折中”与“温和”。[2]认知弹性理论可以看作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但是也有不同于建构主义的一些方面,主要有以下基本核心观点,一是关于建构含义的说明。认知弹性理论强调的建构不仅仅是原有记忆系统内容的提取,也包括对原有的经验方法的改编,还包括对新意义的建构,这种建构正是泛在学习的要求所在,泛在学习不仅要求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还要求学习者能在新情境下进行意义建构来完成无处不在的学习。二而是关于随机通达教学的观点。随机通达教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 在重新安排的情境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学习, 以此来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3]三是认知弹性超文本。就是运用非线性的结构从多角度全方位去理解复杂知识的关系,泛在学习知识领域的范围广泛且难易程度不好把握,认知弹性超文本力求将所学知识嵌入到情境下,从而达到复杂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认知弹性理论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很好地克服了极端建构的思想,对泛在学习的设计实施都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也是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二)泛在学习的环境支持

任何学习模式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持,泛在学习也不例外。技术特别是移动计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泛在学习所需的环境支持比较宽泛。

泛在学习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一些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接收广播的收音机等;软件部分主要是安装在硬件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和实现信息通讯的相关技术,如QQ、YY、MSN、飞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实现信息的联络,另外WAP技术、GPRS技术、3G技术、无线广播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泛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它们的稳定应用是泛在学习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分页标题#e#

(三)泛在学习的具体实现形式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泛在学习具体实现形式有以下几种:基于无线广播的泛在学习、基于智能手机的短信息和联接浏览泛在学习和基于无线笔记本的多媒体泛在学习。

(1)基于无线广播的泛在学习

学习者通过收音机等无线广播设备调整好相应的接收频率,在任意地点通过广播进行学习,这类学习内容主要是音频,通过听力获得大量的学习信息。

(2)基于智能手机的短信息和联接浏览泛在学习

学习者通过智能手机的终端进行学习,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通过软件实现短信息和教学网站之间的交流,另外通过智能手机访问教学服务器所在的网址,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3)基于无线笔记本的多媒体泛在学习

这类泛在学习应该说是更常见的,而且实施效果更好些。那就是利用无线笔记本进行泛在学习,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信息的互动交流,只要无线笔记本能连接上网络,学习就能发生,这种学习形式能够实现多媒体的信息交互,学习更便捷,形式更多样化。

三、基于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一)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教学设计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形式,教学设计模式涉及到教学的组织过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教学设计模式在教育技术领域沿用了很多年,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线性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求,对教育技术研究者和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以超文本的形式传输,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更显得力不从心,认知弹性理论强调随机通达式的教学更好的适应了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环境这一趋势。笔者根据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结合认知弹性理论的实际要求,提出适合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由学习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泛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开发、泛在学习教学策略的组织、泛在学习教学活动的实施、泛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反思这六个要素组成。

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简要分析:

(1)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由六个要素组成,这六个要素相互独立,没有先后顺序,是结构化而非程序化的组织过程,共同为学习者服务,都以学习者为中心,与学习者紧密联系。

(2)泛在学习环境在外层,包含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虚线表明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大圈包含小圈,说明所有的泛在学习必须在环境的支持下进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了泛在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3)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又不显呆板,其中的元素在相应的条件下是可以做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共同为泛在学习效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基于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阐释

图1所示的是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要素,下面对这六大模块具体包含的内容加以阐释。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的认知、情感、社会等特征都会影响泛在学习信息加工过程,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就是分析他们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要素,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准备情况,为泛在学习内容和策略等设计提供依据。同时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泛在环境下学习者分析还要分析学习者使用无线设备的相关技能,是否需要通过泛在的普适计算来学习的能力。

(2)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是泛在学习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合适的环境支持,泛在学习就无法展开。教学环境分析不仅要分析学习者所处的外在环境,还要分析学习者所处的内在环境。

外在环境是泛在学习能够实现无处不在学习的先决条件,比如天气、安全情况等条件就直接影响泛在学习的实施。在雷雨天气下就不能用手机进行学习,无线电波传输过程中容易引起触电等事故。因此泛在学习外部环境的分析尤为重要,要考虑到环境是否对学习者造成不利影响。

内部环境是泛在学习能够实现无处不在学习的必需条件,比如泛在学习所需设备的质量、特征、性能以及设备间的通信情况等条件,设备的大小轻重、适合的使用访问方式、设备内软件的安装、设备与设备间的网络通信方式都是我们必需分析的内部环境。

因此,泛在学习教学环境的分析必需包含外部环境的分析和内部环境的分析,离开了任何一个,泛在学习就无法顺利实施。

(3)泛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就是设计开发适合泛在环境下学习的内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习目标的阐明这是共同之处,任何学习都必须有目标,任何教学设计也必须阐明教学目标。泛在环境下,要求学习内容是组织化的,而不是传统课堂一般的程序化的。传统课堂可以设计板书的内容,泛在环境下板书几乎不怎么使用,但两者都要开发多媒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泛在环境下更要求学习内容以超文本的形式传输,另外还要安排时间的分配和人员的组织情况。

(4)泛在学习教学策略的组织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综合。[4]良好的教学策略的组织能够让教学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泛在学习环境是一个很开放宽泛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动机不强很容易迷失自己。图1所示的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是以认知弹性理论为指导,一般采用合作、发现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师辅以指导的角色,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方式进行学习,教师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善于发掘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最终达到随机通达教学。

由于泛在环境的开放性,动机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泛在环境下激发维持学习者的动机是设计的重中之重,没有学习动机的维持,泛在学习效果就很难保证,因此我们无论怎么重视动机策略的设计都不为过。笔者根据泛在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况,提出激发维持动机的四要素,即参与性、实际性、自信心、成就感。#p#分页标题#e#

①参与性:此因素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习中来,设计一些故事、游戏等幽默性的内容让学习者产生一种稳定的学习倾向,从而激发和维持动机。

②实际性:学习者经常会感觉到所学的内容是否有用,因此设计者要善于抓住泛在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让知识能够有效的迁移。

③自信心:自信能够激发学习者保持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态度,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保持自信是很关键的,比如通过小测试小问题等形式激发学习者的自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在维持学习动机。

④成就感:成就感是对学习者努力的肯定,帮助学习获得成功的一种愉悦的体验。成就感是学习者继续学习得以维持的持久动力。

(5)泛在学习教学活动的实施

泛在学习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将所有设计付之于行动的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泛在学习效果。教师应首先熟悉教学内容,然后建立起先行知识,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的轨道上来。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方式中,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通达式教学都可以使用。这里采用认知弹性理论提倡的随机通达式教学更合适些。

(6)泛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反思

任何学习效果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以认知弹性理论为指导的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更强调学习者的真实体验,因而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仅仅采用最终的测试来判定学习结果。对于泛在学习结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评价:

①文件夹评价:就是给每个学生新建一个学习文件夹,搜集记录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资料情况和成果情况,便于后续评价使用。

②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表现进行评价,如参与度、自信心、满意度等因素可以通过相关量表进行衡量,将每次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有关学习者的各项指标。

③总结性评价:这和传统的教学是一样的,即根据学习内容,最后又针对性的测试,根据得分来评价学习结果。

反思是实现自我评价与修正的良好手段,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性,笔者这里所说的反思指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而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结构化的反思。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设计一些反思性的问题,既有针对学习者也有针对教师的反思,从反思中找到设计环节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修正完善,达到提高泛在学习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伴随着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包括高校师范生)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开设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这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体验学习中,笔者将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了应用。

(1)学习者分析:学习者是本年级同学,他们基本掌握了无线设备的使用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还不错,学习者的起点水平都差不多,相对比较平均,因为都是通过标准化考试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本次体验的泛在学习不考虑普适计算问题。

(2)教学环境分析:外在环境主要是分布在校园的各个无线网络区域,例如理科楼、文科楼、博雅广场和新图书馆等地方,这些地方无线网络相对比较稳定,有利于泛在学习,选择在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内部环境是都统一采用平板电脑,手机和广播的情况在本次体验中未涉及。体验工具采用qq交流平台和yy语音平台。

(3)泛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内容经过精心设计,以英语学习为主,选取了三次有代表性的课程内容进行体验学习。第一次体验内容为讲授英语单词。第二次体验内容为看图作文。第三次体验内容为快速阅读。内容设计都是电子资源,以ppt、word的形式为主,当然文件中还附带有各种媒体资源,共同丰富泛在学习的内容。

(4)泛在学习教学策略的组织:除主讲教师外,总共参与体验的学生有12名,分个人组和协作组各六人,其中协作组又分协作组a和协作组b,每个协作组3人。分为两个协作组的目的在于小型的协作组协作学习能较高效的进行,同时又保证实验结果的普适性,把协作组分为协作组a和协作组b,这样就不会因为是单个协作组与个人组的比较而使得结果具有特殊性。在体验泛在学习时,个人组学生需要登录yy中的泛在学习频道和qq群。协作组除了登录yy学习频道和qq群外,还需要建立三个人的讨论组,在需要讨论协作的时候,该协作组的讨论可以在该讨论组中进行。教学过程中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注重学生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5)泛在学习教学活动的实施:老师和学生都找到无线网络覆盖的地点,连上网络后,分别进入yy泛在学习频道和大组qq群中。第一次体验的内容为单词讲授。即老师大致讲解单词的用法,让同学们自由对该单词进行造句练习记忆,随后老师出题,让同学们进行选择。第二次体验的内容为看图作文,即老师只是指导图片的内容,让学生自由讨论来完成书面写作。第三次体验的内容为快速阅读,即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完成快速阅读。

这三次体验每次体验的时间为20分钟,个人组的每个人进行独立思考,通过word文档提交答案。协作组的经小组讨论后,用word文档给出该小组的答案。在体验过程中,派人跟踪搜集相关的数据,数据供后期分析及得出结论使用。

(6)泛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反思:通过跟踪观察截图与拍照,网络课堂的互动量表测量学生的参与情况。通过体验过程中搜集的资料(含音频文本图像等)根据量表定量评价学习效果,每个体验学习参与者都有相应文件夹,实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最终得到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效果比较。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终的结果不一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运用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的体验式学习仍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一步丰富了认知弹性理论对泛在学习设计的指导,在实践上也让大家体验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促进了大家学习意识的觉醒。无疑为后续学习提供了一个借鉴的模式。#p#分页标题#e#

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提出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并对其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不同形式下的学习有一定的比较和借鉴。信息化不断加速发展,泛在学习的前景非常广阔,要使泛在学习成为终身教育大众化的形式,真正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专家都应该努力探索泛在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让泛在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蓬勃发展开来。

参考文献:

[1] 严芳,熊明福. 泛在学习发展的一种新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33.

[2] 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4

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如今,有机物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乙醛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等有关知识,并掌握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三单元第一部分《醛的性质和应用》。从学科结构意义上看,醛在整个有机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可引入羟基又可引入羧基,在有机合成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材处理上,这部分内容分2课时完成。学生在必修2中对乙醛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所以第1课时以典型的乙醛作为代表物,重点学习乙醛的性质和应用。而甲醛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在第2课时中学习。甲醛的学习既是对第1课时所学乙醛知识的巩固,又能使新旧知识联系,使学生能自然地从已掌握的乙醛的性质方面进行扩展,由易到难学习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

在化学1专题2中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在化学2专题1中第一次简单认识了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2中再次深入学习了同分异构体。在化学2专题3中了解了乙醇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成乙酸,并出现了甲醛和乙醛的资料卡。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中学习了通过核磁共振谱图来分析有机物的结构。

(二)实验技能

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醛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通过乙醛的性质探究,了解醛的性质及其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控制变量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热爱科学、严谨务实、努力探究的科学品质。对学生进行事物间相互转化及转化条件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五、重点难点

(一)重点

乙醛的化学性质(重点是还原性)。

(二)难点

乙醛与溴水反应的探究;银镜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六、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回忆再现、对比分析、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探究、实验验证,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引课:使学生感受醛跟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一:分子式推结构环节二:结构预测性质: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环节三: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增加乙醛和溴水反应的探究(设计意图:1.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碳氧双键与碳碳双键的加成有所不同,巩固乙醛的加成反应,同时扩展学生的思维。2.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及优化)总结:乙醛的化学性质:强化记忆、巩固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引课:自然界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是十分重要的香料,如香草醛、龙葵醛、紫苏醛、百合醛、洋茉莉醛等。醛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

投影:图片—含醛植物如香水百合、龙葵草、紫苏、洋茉莉、兰花等。

过渡:以乙醛为例探究醛的性质。

[环节一]:分子式推结构

投影:1.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你能写出它所有可能的结构式吗?2.已知乙醛的1H-NMR谱图,请写出乙醛分子的结构式?

展示: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

设问:乙醛有哪些物理性质?

投影: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环节二]:结构预测性质

设问:根据乙醛结构,推测乙醛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小结:实验事实证明,乙醛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如Ni存在的条件下,乙醛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在化学上把在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强调:碳氧双键的加成不如碳碳双键容易,在通常状况下,不能与X2、HX、H2O加成。

[环节三]: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与强氧化剂的反应:重点探究与溴水的反应)

设问: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乙醛能否被氧化呢?

对比分析:从结构上分析乙醛与氧气、氢气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小结:有机反应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设问:工业上可以用氧气氧化乙醛,那么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哪些常见的氧化剂氧化乙醛?

演示实验1: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几滴乙醛溶液,紫色立即褪去。

演示实验2:向溴水中滴入乙醛溶液,溴水立即褪色。

设问: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什么,请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

设问:这样的实验方案好不好?

引导:学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追问:能不能用其它途径直接对产物进行分析?

继续追问:可是我们实验室条件有限,没有设备,同学们能否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反应原理?

引导点拨:刚才我们分析乙醛使溴水褪色,为什么产生了3种不同的预设。溴水中有溴分子、氢溴酸还有次溴酸,同时受到这3个变量的影响。

设问:能不能把这三种物质的影响变成一种呢?

实验事实:乙醛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环节四]: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与弱氧化剂的反应)

过渡:氧气、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中的次溴酸的氧化性都比较强,那么弱的氧化剂能否氧化乙醛呢?

投影:

1.银镜反应:①配制银氨溶液步骤;②银镜反应:向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2.与新制Cu(OH)2反应

①配制Cu(OH)2悬浊液步骤;

②与新制Cu(OH)2反应: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0.5ml乙醛溶液,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交流与分析: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1的CuSO4溶液和0.5mol·L-1的NaOH溶液各2ml,在一支洁净试管内混合后再加入0.5mL40%的乙醛无红色沉淀,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设问:上述两反应有什么用途?

归纳小结: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现象很明显,是醛类特征反应,用作醛基检验。这两个反应都说明醛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碳碳双键是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的。

引导总结:乙醛的化学性质:

课后作业:

1.上网查找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醛类物质?

2.了解甲醛的结构、用途、对人体的危害及居室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学生活动

倾听,观察图片,感受。写出分子式为C2H4O的可能的结构式,根据乙醛的1H-NMR谱图,确定乙醛的结构式。观察乙醛样品,闻味等,总结乙醛的物理性质。

小结:醛基官能团中有碳氧双键,碳氧双键的内部结构和碳碳双键有类似,碳氧双键应该能发生加成反应。

总结与碳碳双键加成的常见试剂有:H2、X2、HX、H2O等。

回忆:在必修2中学习乙醛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乙酸。观察、讨论、分析:分子中加入氧原子,碳氧双键仍存在,双键没断开,不是加成反应。回忆:必修2中学过乙醛的一种制备方法,就是乙醇去氢氧化成乙醛。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高锰酸钾这种强氧化剂能氧化乙醛。分组讨论、汇报:

1.可能的反应类型有:

①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乙醛可能会发生加成反应;

②由于溴水有氧化性,乙醛会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

③醛基中的氢有可能被取代;苯酚和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甲基受醛基的影响,甲基上的氢可能被取代。乙醛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2.设计的实验方案

①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溴离子,若无沉淀则为加成反应。

②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若酸性增强,则为氧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若无明显变化,则为加成反应。

③通过实验测反应前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若导电性增强则为氧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若无明显变化,则为加成反应。

3.分析评价得出结论

①用硝酸银检验,只能判断是不是加成反应,不能确定是氧化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②测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导电性的变化只能判断是不是加成反应。

③实验中还涉及到溴水的量的问题,溴水过量用硝酸银不能判断是加成、氧化或取代反应。

4.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方案:测定反应前溴水中n(Br2)和反应后n(Br-)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n(Br2)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Br-)=0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2a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amol,说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思考、汇报: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反应原理。

领会、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对照实验:乙醛能否使溴四氯化碳褪色。

对照分析、得出结论:溴水与乙醛反应褪色,是因为溴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溴酸氧化乙醛的缘故。

回忆:在必修2葡萄糖的学习中,接触过有机化学中两种重要的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以及它们的配制方法。

分组实验探究,汇报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分析、总结:

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需NaOH过量碱性条件下;反应需加热。

讨论后小结:

(1)均可用于检验醛基;

(2)银镜反应:用与工业制镜和热水瓶的内胆(一般用葡萄糖作还原剂);

(3)与新制Cu(OH)2反应:医疗上用于检验尿糖。

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醛还原成醇,氧化成酸。

(三)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使学生直接感受醛跟生活密切联系,醛类物质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确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初步感受碳氧双键的加成与碳碳双键的加成不一样。

3.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回忆与整合,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增加乙醛与溴水的反应的内容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碳氧双键的加成与碳碳双键的加成确实有所不同。巩固乙醛的加成反应,同时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引导学生从定性分析自然过渡到定量分析。考虑溴水量的问题,讨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只考虑一个氢被取代。感受现代仪器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利用乙醛分别和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了解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以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4.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回忆与整合,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将乙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的更多,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条件认识更加深刻。适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强化记忆、巩固知识。既呼应前面内容、又为下一节学习甲醛埋下伏笔。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这节课整体教学非常顺利,达到设计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乙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亲身体验。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乙醛和溴水反应的探究”这个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加成不一样,碳氧双键的加成不如碳碳双键容易,既巩固了加成反应,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探究乙醛与溴水的反应时,关于溴水褪色的原因,课前预设只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分析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这两种情况,没想到课堂生成时学生把苯酚和溴水的反应进行了知识迁移,还想到了取代反应。在实际的教学中,用简单的测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分析。考虑到反应中溴水量的问题,所以在讨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时做了限定,只考虑一个氢被取代的情况。最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使整个探究的内容层层深入,丰富多彩。

附: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马志成教授点评:

1.该课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目标;②体现绿色化学理念;③运用探究教学;④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2.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划分合理,确保乙醛化学性质的完整呈现,并且注重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内在联系。

3.本节课特色鲜明,与以往偏重对醛的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的教学设计不同,更注重对新情境下醛与溴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现代教学观认为: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自由的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有机化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51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回顾生活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此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着重注意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利用生动形象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目标合理创设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时钟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幻灯片,在丰富背景音乐的带动下,让学生进行猜字谜游戏,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字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谜语问题如下: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就是转,不吃饭来不休息(猜一物名)。谜底是时针、分针。利用丰富的谜语既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复习,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在相互学习并讨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目的性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数学情境问题,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让学生实现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设置情景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抓住教学重点,如果设置的问题缺少中心,就不能让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重点进行掌握,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将教学大纲作为参考,让问题的设置符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让学生学习“千克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将本课堂学习内容的重点展示在屏幕上,然后,利用问题“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说一千斤铁更重。之后,教师将学生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对千克的概念形成深刻认识。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解决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而存在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体现数学。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与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按照课程标准设置问题。教师还要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仔细分析,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资源,将学生带入到数学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例如,在厘米和米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班级里谁最高呢?大家都分别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并进行比较,找出班级中个子最高和最矮的学生。经过学生间的相互比较,教师再引出厘米和米的概念。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测量,并让学生进行厘米和米的换算。

四、创设游戏化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都贪玩。所以,教师可以构建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并探讨问题。由于小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比较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章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融入到学习当中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击鼓沙包”的传递过程:学生在鼓声开始进行传递,在鼓声结束时,沙包在谁的手上谁就要表演节目。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自己拿到沙包的几率,然后,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五、创设体验化问题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进行体验化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在进行“凑十法”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手拿两盒粉笔,一盒里面有9支,一盒里面有3支,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快速看出粉笔盒中有多少粉笔?之后,让学生亲自进行尝试,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方法,然后,教师再将教学内容恰当引入进来。情境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系统化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色彩和视频,调动学生各个器官的参与,让学生在眼、手、脑的配合下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首选教学方法,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一致性认可,并且在教学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学习目标,使数学教学情景的创建可以帮助学生接受知识,让数学知识实现趣味和知识的统一,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翻转课堂;营养配餐;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由学生借助微视频等碎片化资源独立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借助课堂上一系列教学活动由师生共同完成。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中教学设计各要素也随之发生转变。本文以《营养配餐》课程“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教学为例,就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前段分析

“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大二核心课程《营养配餐》中的典型任务,是公共营养师和营养配餐员的必备技能。所用教材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物营养与配餐》,在此之前,学生已从前驱课程《公共营养学》中学习了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的重要作用、营养学评价等理论内容。“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教学任务计划2个学时(90min)完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定性营养食谱设计的核心理论—蛋白质互补作用;二是定性营养食谱设计中食物种类选择三大原则;三是举例演示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充分认识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意义;

3、掌握定性食谱设计中食物种类选择的三大原则;

4、掌握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16)中食物的分类。

(二)技能目标

1、熟练运用理论知识为目标人群进行定性营养食谱设计;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要求

学生认识到“在中国,缺乏的不是富有营养的食物,而是营养知识”的现实,培养学生作为营养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蛋白质互补作用,引出食物种类选择的三大原则;

2、演示定性营养食谱的设计过程。

(二)教学难点

1、蛋白质的重要作用和在机体中的代谢途径的讲述;

2、拓展新菜品设计能力。

四设计理念与设计规划构思

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翻转课堂的前提,便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首先,将课程内容的知识碎片化,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和技能点;其次,开发成碎片化的资源,如3个微课(蛋白质代谢途径、蛋白质互补作用、定性营养食谱制作)、1个PPT文稿、1个情景模拟动画、1个Flash小游戏等;课堂上,老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作品评价、在线测评、讨论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前段,登陆网络学习平台,完成碎片化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课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并思考和解答疑问;课堂后段,登陆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知识拓展和提高。学习方法转为自主式、探究式和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选择课内翻转课堂模式,在仿真实验室进行,保证每位同学一台智能终端设备(计算机)。

(一)课前知识准备(约10min)

提前布置学生复习内容,通过网络查阅和翻阅《公共营养学》内容,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营养配餐的十大平衡理论有哪些?第二,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有哪些?第三,哪些食物是主食?

(二)情境创设(约4min)

首先用PPT课件引入课堂内容,提供两个早餐图片,让学生回答食物搭配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如何调整呢?学生回答后,再提供一个完美早餐的图片,以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布置课堂任务(1min)

根据民族、性别状况,为一位30岁体格正常的女教师设计一日三餐定性营养食谱。

(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碎片化知识点和技能点学习(25min)

组织学生登陆网络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对教师提前设计好的3个微课(蛋白质代谢途径、蛋白质互补作用、定性营养食谱制作)、1个PPT文稿、营养配餐室情景模拟动画、营养配餐连连看Flash小游戏进行学习和练习。网络学习平台上,我将学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在“为什么要蛋白质互补”环节,理论内容微观抽象、晦涩难懂,因此,设计了三个短小精悍的微课,以突破难点。在“什么是蛋白质互补”环节,为使同学们能够贴近实战和工作岗位,设计了营养配餐室Flash模拟动画,多个位置设有问号,点击可显示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下,减少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在“如何实现定性营养食谱设计”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学习效果,设计了配餐连连看小游戏,点击任意两种食物,若搭配合理则提示“正确”,并推荐一种食谱或菜品;若搭配不合理则提示“错误”。这些碎片化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翻转课堂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完成课堂任务(30min)

全班40名学生,共分为8个学习小组,责任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各组组长根据本组学生特点分别分配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和烹饪师三个角色,大家从不同角色出发,协作交流,共同完成定性营养食谱设计课堂任务。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任务完成情况评价(20min)

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由组长通过演讲、答辩的方式在讲台上展示小组设计出的营养食谱,通过小组自评、组间评价和教师总结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参考提前制定好的评价标准进行。此阶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顾问,聆听并适时加入小组的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或者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对相关知识做出补充。

(七)总结、拓展和提高(10min)

组织学生登陆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在线测评,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总结和对其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调整。网络学习平台中提供本节知识和技能拓展的链接,提示学生课后进行学习、拓展和提高。

六教学效果评估

为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课程组设计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对营养配餐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欢欢,段作章.翻转课堂课前教师任务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2):77-79.

[2]王彦平,袁社锋,曹娅.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营养配餐课程张的应用和反思[J].河南农业,2013,(6):22-23.

[3]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