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政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政策研究范文1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它能产生一种效应,协调生产要素,配置资源,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财政政策可以调节各种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财政政策在促进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推动作用。
国家财政政策的取向对财政资金的流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财政资金的流向又决定着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从建国初期到开放前这一时期内,以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一直把有计划地平衡配置生产力、消灭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等和经济差距,看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首要原则。国家在投资的地区分配和项目选点上,实行了“向西大转移”的方针,基建投资大幅度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三五”时期,全国基建投资达976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占26.9%,西部占34.9%。这一时期投资比重占全国4%以上的8个省中,西部占了5个,中部占3个,而东部一个都没有。“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更是占到了57.5%。由于这种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地区发展政策的影响,导致了中西部经济的一定发展和东部经济的牺牲。这一时期,人均GDP高于全国的有9个省区,其中包括西部的青海和,而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区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后,国家赋予沿海地区较大的自、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并且提出了让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财政的投资布局向沿海地区倾斜。据统计1979-1991年,东部地区国家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9.17%,而中西部地区仅占42.7%。同一时期,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7%,西部地区为9.26%。而国内生产总值东部地区更是占全国的52.37%,西部却仅占16.68%。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水平和竞争实力相对减弱,在全国工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形成这一发展差异的原因除中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地缘关系以及历史基础等原因外,国家的宏观财政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使地区差异再度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不断扩大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这一状况若不加以控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将被这种过大的差距所制约而降低发展速度,甚至可能出现全局性的经济倒退,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进步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区域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
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变量和金融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中性因素,既能对其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起到阻滞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马科•帕家诺通过最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均衡状态的经济增长率为:g=A•Φ•s-δ,s=S/Y,δ为折旧率。该式表明金融通过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私人储蓄率s来影响经济增长率g,因此,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提高储蓄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以及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能够降低在动员储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分散投资风险,加速技术创新,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结论
各种金融政策的运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在切实符合地方实际的前提下,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上进行合理调控,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金融政策,最大限度地为经济的发展融通资金。
(一)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为尽快形成发展的增长极,需要投入大量、较长周期的资金,具有较大的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所固有的特性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供给性金融,为企业、企业家融资和资产运作创造条件,同时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的资本化运作方式,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后期,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为降低,经济步入良性通道,信贷市场将积极介入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因此,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除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外,还必须积极引导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信贷资金流向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结构的产业和部门,起到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同时与资本市场的运作相结合,以降低金融风险。
(三)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外资的进入都能为区域经济发展缓解资本不足的问题,且外商直接投资一般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因此,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时要注意投资环境的软、硬件和配套产业的建设,积极吸引外资进入基础设施项目等,而不是以牺牲本国福利的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这样既扩大存量外资的规模又吸引新外资的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所有大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各种历史、文化、地理、政治、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所有地区的均衡发展,因而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少数具有优势的地区的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必然选择。但是在这些地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尽量减少“循环因果累积”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缩小地区差距,中央政府就必须利用转移支付、税收、利率、汇率等各种财税、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实现全国各区域相对均衡的发展目标。
金融政策研究范文2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进程,科技金融进展及其理论研究可划分为4个阶段:①1978—1985年,这期间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科技和金融体制依然是计划经济,科技研发资金表现为国家财政拨款模式的政府投入;②1986—2005年,中央提出“银行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信贷业务”,开始探索多元化的科研经费筹集渠道,如财政贴息贷款、企业债券、创业投资、开发性金融、技术援助贷款、风险投资等,以促进企业资金的融通;③2006—2009年,2006年开始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央政府在财税、金融、科技政策方面对科技金融发展给予关注与支持,全国各地高新区的科技与金融结合方式不断创新、快速发展;④2010年至今,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进一步融合,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实践进一步创新。
按照这4个时间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博士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子库,以科技金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其中,第一阶段有0条记录,第二阶段有198条记录,年均约10条。第三阶段有69篇,年均约18条,这些文献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金融等支持性政策文件,二是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资金短缺所带来的融资问题,说明发展金融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阶段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分离的局面。第四阶段有340篇文献,年均逾百篇,研究成果增速很快,表明这一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热点。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虽然是上一阶段内容的延伸,但依然存在着大量孤立研究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文献,唯一不同的是,科技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趋势已逐步凸显。
本文集中研读近20年来关于科技金融研究的文献,从以下几方面梳理其研究内容与脉络,以期为科技金融理论及实践的深入拓展提供参考。
1科技金融研究领域
1.1科技金融界定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科技贷款形式进行科技金融的实践活动已出现,但科技金融作为一个完整词汇则出现在1992年,尽管当时其本意依然是科技与金融的缩写。同年,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标志着科技金融正式登上舞台。不过,科技金融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使用是在1994年广西南宁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的首届理事会上,此后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逐步展开。
从检索文献可知,研究成果以会议通讯报导、政策阐释等形式为主,学术论文并不多,且基本属于发散研究,缺乏系统性。对科技金融的界定基本上从4个方面出发:①科技与金融的互动。于维栋指出,科技需要现代金融发展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也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发展——资金的运用和增值也需要智力即科技的支持;②科技对金融的需求。尚福林强调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过程中对金融工具、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的单向需求;③科技金融概念。沈阳市科技与金融结合体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认为,科技金融就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④科技金融包含的内容。王涛提出,科技金融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研究科技与金融之间相互调适的中间学科,其外延涉及科技与金融。
直到2009年底,赵昌文等提出了一个比较确切且被一些学者认可的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共同组成的体系。
此后,对科技金融内涵及本质的探究逐步深入。洪银兴认为,发展科技金融就是要求现有的银行性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及金融资本都能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房汉廷认为科技金融本质有4个方面:科技金融是成果转化为商业活动中融资行为的一种创新活动;是一种技术一经济范式;是一种科技被金融资本孵化为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是同质化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配置而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胡苏迪等9引入企业发展周期,认为科技金融是基于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在科技创业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个生命周期,为其提供各项投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以及金融政策的组合。
这些概念都是在紧扣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向上所作的提炼与概括。但是,科技金融概念的准确界定,还需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推演中逐步完成,它将随政策与模式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1.2科技金融研究重点
尽管理论界对科技金融定义与本质的认同度已趋于一致,但在科技金融研究侧重点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有3种观点。
(1)科技创新重点论。房汉廷提出,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的深化,科技创新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旨,应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在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金融工作实施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科技金融准入、运行和评价管理体系,形成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和补充。
(2)金融创新重点论。叶翔凤等认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路径、质量和效果。金融创新应以创新融资渠道为主,以缓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缺口;方文丽认为,对于面临巨大融资缺口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金融创新可以拓展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与资本流动,以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3)科技与金融创新结合论。多数学者认为,应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作为重点。王歌红等认为,科技金融本质上是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结合和同步增值,二者相互依存;周昌发认为,科技金融是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2科技金融体系
2.1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构成要素
近年来,理论界主要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和科技金融内容结构等视角开展研究,其成果较多,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结构。
杨刚较早地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资本市场和各种中介组织(包括评估机构、投资银行、投融资管理顾问公司)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科技金融内容结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及观点有:唐绪兵等认为金融制度环境、金融市场和高效的金融组织是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廖添土从科技投入角度,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提出我国需加快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拓宽科技发展融资渠道,多层次主要包括完善银行信贷、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和风险监测与调控体系;邓天佐认为科技金融内涵渗透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科技金融系统具有多要素、多层面、多维度构成特征,包括3个层面: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金融产业与现代科技服务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孕育催生先导性产业。以上3个不同维度的坐标中,分别显示不同功能与作用,既表现正激励,亦体现负反馈。
但多数学者结合科技金融参与主体及内容结构综合研究科技金融体系。赵昌文等不仅研究科技金融参与主体(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机构、政府等),同时认为科技金融体系由科技财力资源、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金融环境等要素构成;肖泽磊等从构成主体、生命周期、运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层面构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陆峨峰等则认为,需要构建以科技银行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体系;洪银兴提出,科技金融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有两个截然不能分开的部分,一是直接科技金融,基本上由风险投资家提供,涉及股权融资及相应的股权交易市场,二是间接科技金融,涉及银行提供的信用。文竹等提出,需建立一种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体系,该体系发展经历3个阶段:政府推动期、银行介入期、自觉发展期。
这些研究成果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对科技金融参与主体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程度及方式略有区分。在检索文献中,还有一部分论文对科技金融内容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科技金融理论。
2.2科技金融运行机制
关于科技金融运行机制的分析,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不承认科技金融机制的创新。如樊星认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本身即是两个泛化的概念,在其自身概念范畴尚未得到明确界定时,二者的交叉领域也纷繁复杂,不仅仅只是产生科技金融机制创新问题;另一种观点同意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具有特定内涵,而且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大部分学者认可。
常永胜从高科技企业的阶段性融资需求入手,分析了我国风险资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机制;张育明把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归纳为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此后,很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如杨刚[24]论述了科技研发投入与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融资机制、科技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实现机制、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支撑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
赵昌文等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科技金融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他们认为,科技金融机制主要有3类:①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②科技金融政府机制,其作用包括政策的引导和行为示范、对市场失灵的补充、优化科技金融法律政策环境、对贷款和资本市场的监管等;③金融社会机制,即特定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作用机制,如民间金融科技贷款不是以企业资产和盈利能力为依据,而是以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关系为依据。其中,科技金融市场机制是配置科技金融资源、决定科技金融体系构成及运行效率的主导机制;科技金融政府机制对科技金融体系起着引导和调控作用;科技金融社会机制是对科技金融市场机制的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它学者也对科技金融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研究。肖泽磊等在系统分析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服务运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其中,服务运作机制的有效运行需引导、协作、激励以及责任机制等配套机制的支持;朱丽丽等提出资本形成机制、分散风险机制、揭示信息机制;陈国进等认为,科技金融运行有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其中,直接作用机制包括资本形成机制、信息揭示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项目监管机制;间接作用机制体现为金融体系通过资源配置影响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路径、质量、效果。此外,金融体系对FDI技术的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科技发展。
以上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科技金融运行机制,而且,随着科技金融实践不断发展,其独特的运行机理会更多地显现,届时也需理论界对此作深入研究。
3我国各地科技金融政策及模式
3.1科技政策研究
在大量科技金融文献中,科技金融政策及其实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本文从中选取一些可能对政策演变产生积极作用的观点进行归纳。
李兴伟[27]研究了中关村“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该体系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有信用激励、风险补偿、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保贷联动、分阶段连续支持、银政企多方合作、市场选择聚焦重点等六项机制,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代办股份转让、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集合发债、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小额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十条渠道。潘昕昕等。分析了湖北科技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实践,即引入创投保荐制度,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助贷转贷平台,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由企业、担保基金、担保公司、银行和政府共同承担的风险分担机制,组建创投行业协会。肖龙沧从构建细化信贷管理模式、建立专营式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8个方面研究分析山东省科技金融创新,并提出了以下具体政策:搭建沟通协作台,逐步实现由现场集中推介向现场推介与网上推介并行的转变;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情况作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导各金融机构强化支持措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耿中元等分析了黑龙江科技金融创新方式,具体如下:设立并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激励专项资金;成立省科技金融促进会、科技金融专营银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健全全省科技担保服务体系,放大融资倍数;引导创业投资发展、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推出“黑龙江省中小型科技企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但从实践进程看,黑龙江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突出的问题是科技和金融结合不深。
以上文献对政策的研究多以一般议论和简要论述为主,较少进行深入研究。事实上,在科技金融体系中,尽管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使得微观主体在市场上逐渐主动自主运作,但鉴于政策体现政府对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的调节,因此,如何制定好相应政策、推进制度创新,应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2科技金融模式
根据国内外科技金融运行机制的不同,科技金融模式一般分为政府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和民间主导型4种。杨勇?认为,广东省科技金融结合模式正处在以政府主导为主、资本市场和银行主导为辅的发展初期,其特色是: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搭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协作平台,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和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科技金融合作政策体系。
宗编根据全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的实践,总结了目前科技金融创新的4种模式:①某些后发地区的“提前培育+先行研究”,即先培育一些优质企业,同时注意科技金融研究,如广西桂林;②山西的“引导基金+担保公司”,主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银行从中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③南京的“金融超市+银企对接”,让各类创新创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获得相应金融支持;④广东省的“大胆探索+担保平台”,2008年该省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积极推广“EMC+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引入信用保险机制,通过联合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帮助一些企业实现信用的数字化、资产化和货币化,从而搭建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魏娜对北京等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的科技金融模式进行了总结,主要有5种:①北京中关村采取银企直联模式,提供接力贷、商圈贷和园区贷的系列科技金融产品;②广东引进一篮子创投基金,同时推进担保、信贷、碳金融交易等金融服务;③湖北建立“投贷结合机制”,形成了“跟投”、“跟贷”等服务模式;④浙江采用合同能源贷款、环保贷、政购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投贷和集合融通等科技金融产品;⑤辽宁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对科技型企业的企业债券融资予以贴息支持,提供租金按揭贷款、商圈贷款、速贷通、展业通、好融通等系列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金融模式的形成,不仅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更受制于科技体制与金融体制。因此,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很正常,各地在探索科技金融模式的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
4科技金融效率测度
科技金融效率测度指标及方法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从总量和区域等宏观角度,从企业等微观角度。
4.1宏观科技金融测度
王海等M根据科技资金投入产出比,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对1991一1999年我国科技金融结合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科技金融结合效益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科技金融结合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孙伍琴等[35]根据Malmuqmst生产效率指数方法,利用内地23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程序VeapVersion2.1,测定中国各区域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促进效率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全面提高,各省市金融体系存在影响专利产出数量的结构性差异。赵昌文等[6]构建了一组科技金融效率测度指数,主要由科技金融总指数、分指数和专门指数3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总指数是对区域内科技金融发展状况、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的总体指数性评价。余泳泽[36]将区域创新主体分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用区域研发投入和产出面板数据,选取2002—2008年内地29个省市自治区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了创新效率,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重点考察了创新要素集中、政府支持、制度因素和人力资本对各创新主体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曹颢等[37]按照“科技资源一经费投入一产出效率”思路,构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包含科技金融资源指数、科技金融经费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和科技金融贷款指数4个方面,并详细界定各指数内涵及权重,采用Spss16.0对我国各地区历年(2001—2008)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进行了样本聚类分析。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金融经费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科技金融贷款方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徐玉莲[38]采用1994一2008年数据,以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资金、金融机构科技贷款额、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和科技型上市公司总市值、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为指标,对上述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利用Bootstrap仿真方法,构建统计推断的临界值,得出结论:科技金融体系框架中的财政科技投入、科技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均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我国银行科技信贷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不显着,我国科技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发展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科技资本市场发展对风险资本扩张具有促进作用。
4.2微观科技金融测度
刘降斌等通过收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内陆科技圈4个科技区域的数据,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对以上4个科技区域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金融支持体系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个区域的金融体系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有长期支持效应,而短期支持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金融体系的短期支持效应显着,但有一定时滞性,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内陆科技圈金融体系的短期支持效应不显着。李颖等以企业和金融微观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金融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影响,并以广东省为例,对100家企业及其科技创新融资数据进行梳理,对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面板回归研究,分析了各金融部门发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不同影响及金融发展对不同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陈国进通过对科技进步进行测度,就金融发展如何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FDI技术外溢来影响技术进步进行了实证研究。
5结语
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都将有很大发展空间。但从已有理论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研究大都滞后于实践,甚至在一些相关文献中,还存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依据,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片面夸大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作用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本文认为,对科技金融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还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明确定位。尽管政府及学者们目前已经确立了科技金融独立的研究领域,但这种定位基本上属于宏观领域制度创新,如央行对金融工具创新的规范,而事实上科技金融不仅包含于宏观金融,也包含于微观金融,如新的融资方式带来的宏观效应及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还需进一步研究,否则,这一理论创新只能徘徊在科技创新与金融互动的水平,难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逻辑结构及体系。
(2)不同区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构建适合本地的科技金融模式。科技金融模式差异的形成不是由政策推行的早晚及范围所致,相反,它具有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本地特有属性。
金融政策研究范文3
关键词:就业;金融危机;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49-02
1 引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通过全球化的资本流动以蝴蝶效应方式向其他国家蔓延,发展成为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使各国经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衰退。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中国也难以幸免。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就业的影响。就业压力大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这场危机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因此,如何通过经济复苏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压力的冲击已成为当务之急。财政政策是应对当下就业问题的重要的政策手段,如何针对金融危机作用于就业的特殊途径以及就业现状来选择有效的财政政策手段加以实施,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
2 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2.1 金融危机凸显我国就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就业总量来看,我国劳动力供需缺口异常庞大,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数量构成了庞大的就业规模,新增劳动力仍在持续增加。中央提出2009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8%左右,按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计算,只能提供900-1200万个就业岗位,那么由此来看,大量新增就业人口将无法就业。
(2)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就面临着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总体上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即供给比需求低一个档次。因此呈现出“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而在大量失业人员中,主要是低技能和无技能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情况更多的表现为在东部沿海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商企业就业的大批农民工返乡以及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
2.2 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的传导机制
随着金融危机全球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经济衰退迹象,这导致发达国家进一步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外贸出口大幅度回落。而且,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等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这种升值必将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从而使对欧盟和英国等国的出口下降。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跨国企业由于资金限制和投资预期的减少无法或减少对中国进行投资。另外,在出口减少和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很多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和国内企业面临着亏损和倒闭的威胁。
在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商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很大,而且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上这些农民工的就业比例非常高的领域。所以,在企业被迫裁员时,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比较低的农民工就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
3 应对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财政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财政支出、调整税收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反经济衰退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按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财政政策主要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根据当下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的传导机制以及我国就业的现状来确定财政政策的功能和取向,进而对采取具体财政政策手段加以实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
应该说,在外需疲软,无法拉动经济增长而引起就业问题的背景下,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以化解当前的就业困境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目前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比如“4万亿投资方案”、对农村居民购买家电进行财政补贴的“家电下乡”活动,还有一些由地方政府进行的直接消费补贴以及针对特殊群体就业的税收优惠,这些措施在刺激内需、扩大就业上都起了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面对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财政政策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实施消费型财政政策的力度。我国以往的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投资型的,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并且造成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不协调。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居民消费。一是在财政支出上,政府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或者对粮食等实施保护价格收购来加强对低收入者的帮扶,降低收入分配的两极化趋势,提高总体消费倾向;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刺激消费;三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对教育、医疗、住房支出等个人所得税扣除,适当提高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应适当降低居民生活消费品的增值税税率,增加人们税后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2)增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我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是制约他们就业再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应把就业培训计划与各地的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服务。
(3)实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创业的财政政策。近年来,中小企业和小群体创业在解决自我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空间。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对他们进行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从而广泛吸收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
(4)加大对社区就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社区就业的兴起与发展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乃至维持整个经济与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目前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社区就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应当努力开拓政策与资金扶持的空间:政府应划出专项资金作为社区就业扶持金,并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对社区就业的投人,如公益性岗位就业补贴、以及对从业者提供小额贷款和贴息贷款或银行贷款担保。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相关的政策与资金扶持措施落实到位,并朝着正规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以建立和完善针对社区就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的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伟宁,蓝常高.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与宏观就业政策的协调[J].税务研究,2005,(2).
[3]孙胜利.我国就业问题对财政的影响与压力[J].经济学动态,2003,(1).
[4]郑琳芳.正确把握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取向[J].中国财政,2003,(2).
[5]付博颖.完善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
金融政策研究范文4
近几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发挥金融营业税的政策引导、宏观调控作用,以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2001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出台了《关于降低金融保险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01]21号),规定:“从2001年起,金融保险营业税税率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分三年将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从8%降低到5%”,同时注明了“因营业税税率降低而减少的营业税收入,全部为各地国家税务局所属征收机构负责征收的中央财政收入”。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银行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38号)还规定“对银行未予收回的应收利息不征营业税,2000年以前的应收未收利息可以在以后5年内冲减营业收入”。可以说,这两个政策的出台,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和金融行业发展来看,较好地反映了税收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下面笔者就这些政策性的调整,结合近年建瓯市国有金融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公平了我国各类金融企业的竞争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金融业也将置身于以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这要求企业、行业间的竞争公平、公开、公正,而这种公平、公开、公正需要用法律、制度来约束和维持。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金融企业一直承担着较重的财政上交任务。1996年底前,国有金融企业除了与其他金融企业一样,必须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外,还须按5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其所得税的税负远远高于其他经济性质的金融企业。1997年,国家将国有商业银行的所得税税率由55%降为33%,使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国有金融企业初步具备与其他金融企业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但因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所得税税率给国家财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国家又从1997年开始,将金融营业税税率由5%调高为8%,并且其他经济性质的金融企业也适用这一税率。这样,使得各类经济性质的金融企业的税负处于一个基本公平的状况。
调高金融业营业税税率,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企业的投资成本。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和财力的增强,尤其是2000年全国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使国家有能力消化因调低国有商业银行所得税税率而给财政带来的压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条件,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起分3年时间,逐步将金融营业税的税率由目前的8%降至原有的5%水平,从而使各类金融企业的税收负担在公平的前提下更趋于合理。
因此说,调整金融营业税的税率对我国金融企业适应加入WTO后溶入经济全球化,并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形成整体合力,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具有积极意义。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实力
当前,各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承受的压力较大,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甚至出现了亏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良贷款面过大。在对建瓯市各国有商业银行2000年前的不良贷款统计中发现,不良贷款率都在30%左右,1998年竟高达41.65%,这严重地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益,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1997年-2001年建瓯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统计情况
单位:万元
年度项目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
不良贷款1854726352260161624814592
不良贷款率29.55%41.65%31.30%23.60%19.84%
为了使加入WTO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更具实力,国家针对各商业银行的特点,从2000年6月份开始,成立了一部分资产公司,负责剥离管理各自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起到了为国有商业银行减负运行的目的。
金融营业税政策调整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相应得到降低,有利于增加盈利。同时,也使降低贷款利息率成为可能。近年连续几次存贷款利息率的降低在较大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贷款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促进了还贷,不良贷款面也得以缩小。2001年建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20%以下,很好地证明了税收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都有利于商业银行逐步解决历史包袱问题,轻装上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从建瓯市国有商业银行效益来看,2001年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实现了盈利。可以说,近年来国家通过金融政策与税收政策的有效配合,较好地促进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运行与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增加社会投入和居民消费
调低金融营业税税率和对银行未予收回的应收利息不征营业税,不仅大大降低金融企业的营业成本,增强了金融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实力,而且也使金融企业降低贷款利率成为可能,从而刺激生产性信贷和消费性信贷。贷款利率的降低使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融资渠道拓宽了,从而增加了社会投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个人消费来讲,贷款利率降低后,有利于鼓励人民群众提高消费信贷的积极性,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有利于增强地方财力
1997年-2001年建瓯市金融营业税入库情况
单位:万元
年度项目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
国税征收部分(3%)191.47180.12157.77229.20121.63
地税征收部分(5%)319.12300.20262.95382202.72
合计510.59480.32420.72611.20324.35
2001年建瓯市营业税收入减少了286万元,按2001年建瓯市税收入库情况测算,到2003年最终取消1997年调增的3%这部分属中央财政收入的金融营业税,全国每年约减少50多亿元,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金融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生产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以及消费信贷的刺激,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种潜在效益是无法在理论上进行估算的。近年,我国经济每年以7%左右的速度持续而稳健地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金融政策研究范文5
摘 要: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理论研究当中非常具有争议性质的话题,因为政策性金融牵涉到政府与市场、财政和金融等等领域。本文主要是基于政策性金融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政策性金融当前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具体实际,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金融理论 金融实践 发展思路
一、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以及实践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最显著的跨越式发展特征表现在政府处于转型期而且经济市场处于转轨期,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会使得社会矛盾大规模出现,导致各个领域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正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对于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厘清政策性金融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基础,这样有助于帮助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关系,进一步提升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科学性和持续性。
(一)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当中,每个人都会在自身利益驱使下选择最优策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可以实现各个主体利益最大化,他们认为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唯一的有效方式。所以他们鼓励自由竞争,反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但是随着多次经济危机的发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颠覆,暴露了市场机制内在的缺陷。即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帕累托最优难以实现,资源配置不恰当,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的出现。因此,在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前提下,以凯恩斯为主的新经济学派就指出政府宏观干预市场经济,有效配置社会资源,这样一种“看得见的手”的理论就逐步引领了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开始不断发展。当然,我们需要明白政策性金融与自由主义倡导的市场机制不是对立矛盾的,宏观的调控更多是作为市场机制失灵情况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具体资源的配置还是需要市场机制主导。
(二)我国政策性金融实践基础。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理论是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出现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起源自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中,国家行政手段控制经济活动的命脉。“大一统”的形式使得银行业务仅仅是单一性的指令安排,都是政策性的业务,但是这样一来,这种传统的金融体制难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发展,无法发挥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因此,我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实践基础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其他国家一般是出现了市场失灵之后才会引发政策性金融,但我国恰恰相反,我国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绝大多数金融活动都是政策性金融活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才逐步将商业金融体系从政策性金融当中剥离出来,真正发挥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作用。
随后,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开始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金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我国政策性金融实践基础的最根本的来源。
二、当前政策性金融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问题
1.运行基础的问题。国外发达的商业银行可以为政策性金融体系运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恰恰相反,我国商业银行起步之初都是政策银行的形式,所有诞生会出就是先天性的不足,一方面承担政策银行的业务,另外还要背上专业银行业务包袱。目前被称作“政策性金融贷款”当中依旧是很大一部分行政命令或者变相的行政约束的政府投资和管理不善导致。正是因为运行基础存在很大缺陷,导致政策性金融业务难以正常开展。
2.资金来源问题。政策性金融业务要想做好的关键环节就是解决好资金来源和利息的补贴。但这一关键环节上面我国依旧存在很大问题。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强大经济支持以及政府财政支持作为后盾,但是我国的财政是“吃饭财政”,根本无法保证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
3.经营环境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是主要是投入性为主,微观经济缺少发展潜力。但是政策性金融需要立足于一定的微观基础,但是我国经营大环境限制了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政策性银行很容易就成为了新的吃饭财政的来源,导致形成“资金大锅饭”场面,影响长期的发展,影响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制度缺陷
1.没有完善健全的法律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银行都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他们具有经营范围内独立法人的地位。但是我国自从90 年代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之后,对于其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迟迟没有建立完善,这样长期下来,就导致了政策性银行违规处罚以及具体规章都没有明确,央行无法可依,监管就自然流于形式,使得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着很大的金融风险。
2.我国政策性银行商业化倾向明显。我国农业银行、国家开放银行在内的三家政策性银行都具有商业化的倾向。他们越来越倾向支持电力、道路等发展态势良好的行业,不支持风险较大的行业;只支持还款付息能力强的行业,不支持急待解救的还款能力偏弱的项目。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我国开发银行就和华为以及中兴签订了贷款协议,从而引发了国内对于政策性银行经营范围的质疑和讨论。
3.政策性银行效益不好加大政府财政负担。农发行成立之前,农产品收购资金都是农业银行承担,在资金提供上,农业银行可以南北作物成熟时间差将资金交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面节约资金。成立农发行之后,每年所需要的信用贷款都一次性到位,使得资金总量变大,出现季节性的闲置,导致了资金的浪费,而且还直接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此外,我国政策性银行在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自我经营意识比较薄弱,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从而导致国家财政本来可以甩掉的包袱越来越沉重。
三、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
(一)政策性金融支持“三农”领域。政府部门需要通过政策性金融活动引导和影响农村以及农业部门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我国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和最不确定的变量,需要足够的重视。第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改变农业经济结构畸形发展面貌,促进农业发展效益的提高。第三,我国处在转型时期,农业和农村是我国改革成本转嫁最大的去向,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进行相关的补贴和赔偿,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和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我国进出口业务的支持。对于进出口业务而言,自由无障碍的贸易效益最高,可以优化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但是我国也需要设置一些保护自身利益的措施,对于进出口业务的干预是必要的措施,但是在自由化贸易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间接地政策性金融手段应该受到普遍的接受和认可。
(三)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十分普遍存在,这也体现了当前我国金融投融资渠道单一不完善的问题。因此,我国政策性银行应该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来可以极大缓解城乡失业问题,另外也可以扶持高科技创业活动的起步。这两个层面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社会稳定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四)对我国基础教育以及助学的支持。现在各大高校开放的助学贷款业务是具有非常显著的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通过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发挥政府部门监督以及群众监督的优势,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这样一种形式对于我国科教兴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是十分重要的支持。
(五)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从当前具体情况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受到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部门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需要在维护金融稳定领域有所作为。
四、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具体战略规划
(一)坚持做大做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政策性金融这一措施最终会变成金融领域的开路先锋,作为十分重要的经济杠杆以及银行间战略合作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已经处在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在规模性、市场覆盖领域以及运作能力上面都有一定的突破性。但是由于先天基础的薄弱,做大做强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我国政策性金融要立足于实际国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使之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重要助推力。
(二)提升我国宏观政策金融的控制能力
第一就是风险控制能力。宏观层面上需要将政府部门的组织优势和银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建立信用市场体系;微观层面上需要形成一个“规划、开放、融资以及效益”的循环系统,提高项目运作能力已经融资能力。结构上面要推行多元化项目体系,有选择性的和国有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第二就是资金流向的引导能力。充分利用国家信用,通过国债发行,把金融短期资金以及社会资金转化为长期的大额资金,发挥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资产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商业金融以及社会资金的注入,并且将资金引向国家急需要开发的行业和亟待发展的领域。主要是通过贷款和信托的方式,从而引导我国的金融资金大力支持关系民生事业的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防治国家的重点项目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三)宏观上面协调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两者协调发展。目前来说,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努力协调和我国商业性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路径。严格意义上来说,政策性金融业务活动和商业性金融的活动没有明确清晰地界限,这就使得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实际运作当中必须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其资金的运用范围和使用的条件。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才可以确保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参与不正常的商业竞争。中国目前虽然在抓紧制定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门的法律规章,但是短期内要想依据法律法规划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活动边界难度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实一点的选择就是将政府政策支持与特定业务活动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具体来说,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承担相关的风险,处理好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面提升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运作能力,从而有利于改善当前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性金融机构两者的具体合作关系,促进其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对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认识[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
[2]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金融政策研究范文6
【摘要】有效市场假设(emh)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由于其过于简单的假设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市场中的金融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行为金融理论日益兴起且影响不断扩大,对emh形成了挑战。本文介绍了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提出证券投资策略。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设(emh);行为金融理论;证券投资策略
一、引言
有效市场假设(emh)自问世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emh认为,金融资产的价格总是完全反映所有信息,并且排除了利用现有信息就可以获得超额回报率交易策略的存在性。emh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理性评估资产的价值;(二)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即产生,交易相互抵消,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期保值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在emh开始形成的10年内,学术界和理论界都为上述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emh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行为金融理论恰好为传统金融理论提供了补充,从此行为金融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期望理论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期望理论,对行为金融产生巨大影响。该理论认为,人的理性表现为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其数学含义就是加权效用的最大化,权值就是样本发生的概率,这个概率被称为真实概率。但是由于人的行为和心理作用导致真实概率总会发生变异,在此我们将变异后的真实概率称之为心理概率。
传统金融理论中的经济行为人都是理性人,而行为金融理论中的经济行为人则是正常人。理论上讲两者的行为判断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金融资产都是风险资产,而风险的大小都是采用真实风险系数来度量的,但是投资者对风险的判断往往都带有主观因素。投资者常常忽视非常小的概率事件,重视大的概率事件。也就是说人们往往会对相应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夸大或缩小,由此产生心理概率与真实概率的函数关系。
(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是对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发展。markowitz认为,投资者关心的只是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和方差,在观点相同的理性投资者的相互作用下,得出一个决定期望收益的风险测度β系数,最终达到市场均衡,形成均衡价格。但是bapm模型认为投资者并不是都具有相同的理性信念,因而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分为信息知情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类。前者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将严格按照capm理论形式,后者由于会犯认知偏差的错误,因此并不是严格按照均方差偏好进行资产选择的。
(三)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
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认为投资者都是将其资产看作一个整体,并考虑资产之间的协方差,而不必分析单个资产的风险和预期收益。但是资产组合理论(bpt)认为现实中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做到这一点,投资者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风险的认识以及投资目的而形成的类似于金字塔状的行为组合。每层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不同,因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就被忽略了。
(四)羊群效应模型
羊群效应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环境下的行为特性的理论。在刻画羊群效应中,比较成功的有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和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在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中,投资主体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他个体的决策中获取自己决策的信息,这种依次决策的过程导致市场中的“信息流”。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也是在贝叶斯法则下得出来的。模型假设任意两个投资主体之间的仿效倾向是固定相同的。这样,当仿效倾向较弱时,市场总体表现为收益服从高斯分布;当仿效倾向强时则表现为市场崩溃。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会得到像股票市场中那样的零点对称,单一模态的厚尾分布特性。
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
现实的市场状况证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并不是像传统金融理论描述的那样完全理性,相反由于存在认知偏差,投资者常常表现出非理性。行为金融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考虑进投资决策和市场定价行为中,使得其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证券市场的一些情况,同时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总结出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
(一)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是相对于证券市场经常出现过度反应现象提出的,所谓过度反应最早是由werner de bondt和thaler在1985年提出的,他们将股票按照过去3—5年的回报分类后发现,过去的赢家一般是将来的输家而过去的输家一般是将来的赢家。即投资者对于近期的好消息没有做出正确的贝叶斯反应,而是过度反应导致股票价格超出其内在价值。
针对这一现象,行为金融理论学家提出了反向交易策略。就是指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之所以采用这种策略是因为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往往过于重视上市公司近期业绩表现而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导致对业绩好公司的股价过分高估。至于业绩差的公司股价会被过分低估,这便为套利交易提供了可能。
至于如何应用这一策略,以我国的基金市场为例。自我国2001年9月第一只开放式基金设立算起,到2011年6月底,中国基民投入偏股型公募基金的总成本大约是6.18万亿元。但是投资者在过去10年的投资总收益为3487.60亿元左右。以此估算基金十年的收益回报仅为5.66%,远远跑输了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有不健全之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缺少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当前基金管理人因为急于追求基金收益的增长,容易导致受“羊群效应”的影响。而反向投资策略恰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帮助,当庞大的个人投资群体联动推进投机性正向及负向泡沫放大时,基金管理人就可以利用能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的投资策略进行套利交易。
(二)动量交易策略
jegadeesh和titman在1993年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期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成的股票组合的中期收益呈现出延续性,股票的中期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 horst在1998年通过采用12个国家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研究,同样证明了动量效应的存在。我国学者通过对我国股市的统计分析发现,动量效应也存在于我国的股票市场。
动量交易策略就是针对动量效应而提出的,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一个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
和交易量同时满足顾虑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前我国的股票市场波动性较为强烈,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走向不明,充满不安,大多以短线交易为主,投机性较强。采用动量交易策略,能够加强投资者根据现有市场状况判断后市走向的准确性。因为股票中期价格具有动量效应,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当某一只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达到投资者预先设定的一个标准后,就可以采取买进或卖出的策略,并保持一段时间。
(三)成本平均和时间分散化策略
由于投资者并不都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在损失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常常会大于盈利时获得的喜悦,因而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到股票时,最好制定一个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能够摊低成本,从而规避因为一次性投资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
时间分散化策略指股票的投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因而投资者在年轻时应该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其债券投资比例。
我国的股市发展时间不长,当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受国家政策影响因素大,变化较为频繁。因此证券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收入状况以及生命周期来进行投资,尽量做到风险可控并将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四)小盘股投资策略
banz(1981)发现股票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小。siegl(1998)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小盘股的年收益率平均要高于大盘股4.7%,并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正是由于小盘股存在明显的1月效应,因此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应该在1月初买进小公司股票而在1月底卖出小公司股票。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虽然1月效应不是很明显,但是因为小盘股容易受庄家操纵,因而仍然具有很高的收益率,所以小盘股投资策略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魏法明.行为金融框架下得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67-69.
[2]宋军,无冲锋.从有效市场假设到行为金融理论[j].世界经济,2001(10):74-80.
[3]何剑,刘少波.行为金融: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7):19-23.
[4]易阳平.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