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钱荒;信贷行为;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9-0019-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9.04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起伏不定,货币政策成为央行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基于对当前经济“过热”的预判,央行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成为2013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2013年6月,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隔夜头寸拆借利率飙升至历史新高,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一时间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最棘手的问题。虽季节性因素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但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是隐藏在“钱荒”背后更深层的成因也不可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货币政策背离的模型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导向的背离,表现为商业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时的“惜贷”行为和紧缩货币政策“超贷”行为。具体来看,当央行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虽在上升,但投资于国债和金融债券的资金占比也在增加,因而央行的闲置资金占比也在增加,大量的资金未能投入到实质经济部门。当央行转向实行相对趋紧的货币政策,如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时,商业银行贷款却会出现“超贷”现象,出现信贷投放过多、潜在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因此,相对趋紧的货币政策对于信贷不断扩张和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并未能起到有效的平抑作用。
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引发中介变量的变化,各中介变量的变化将继而引起实体经济中相关经济变量的反应。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经历两次传导过程,第一次传导为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第二次传导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影响市场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起着中转和承继的重要作用,事关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现实情况下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特有的垄断地位以及存款边际成本递增等现实因素,选取商业银行自身这个视角,构建商业银行利润模型,推导出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条件。以此为基础,从商业银行风险厌恶的风险偏好视角来绘制分析商业银行应对央行货币政策所采取信贷行为,分析商业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时的“惜贷”和紧缩货币政策时的“超贷”等背离行为的原因所在,进而揭示“钱荒”现象的真正原因所在。
(一)模型的假设条件
1.存贷款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工具。央行高度重视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在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时,真实利率是上述货币政策作用和效果实现的重要中介变量。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因而模型假设央行目前使用较多的调控手段仍是存贷款利率。
2.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为风险厌恶。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其中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第一经营原则,因而模型假设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为风险厌恶,商业银行是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3.商业银行各层次分支机构具有行为上的一致性。按照《商业银行法》的具体规定,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全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和分级管理的财务制度。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链条为“总行—分行—二级分行—支行—营业所”的垂直管理链条,各商业银行的总行对其下属各层级支行的经营行为具有很强的管控能力,因而模型假设商业银行各层次分支机构与总行具有行为上的一致性。
4.商业银行吸储行为存在边际成本递增的特征。吸纳存款既是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主要资金来源,又是抵御风险,满足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存在激烈的竞争,各家银行在总量有限的资金供给下相互争夺存款资金来源,因而模型假设商业银行吸储行为存在边际成本递增的特征。
5.商业银行主要经营行为包括贷款、金融市场投资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难发现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包括有现金及存放同业、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发放贷款及垫款、业务资产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资产。为简化分析,模型在分析中假设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盈利行为)为贷款、金融市场投资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三种用途。
(二)模型的构建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个经济学最基本的理性概念,具体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这一般也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同样是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在相应的经营和监管等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1.按照模型基本假设条件,商业银行主要经营行为包括贷款、金融市场投资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其中,存放于中央银行款项的收益和风险均较为稳定。商业银行期望收益的差异性主要由贷款行为所获得收益和金融市场资产运用的收益水平决定。
为简化分析,假定商业银行的期望收益由贷款收益和金融市场资产运用的收益组成,其期望收益等式可以表述为:
R=iL·L+iE·Im(1)
其中,L表示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iL表示商业银行贷款预期收益率,因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刚刚起步,商业银行目前并不能完全自主决定贷款利率,为简化分析,此处以央行公布的贷款利率表示iL值;Im表示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投资形成的收益性资产,主要投资对象是各种债券;iE表示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投资形成收益资产的平均收益率。
2.负债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资产形成的前提和条件。商业银行广义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外部资金两大部分,其中外部资金成本即存款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假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主要由存款成本和贷款风险成本构成,可推导出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公式如下:
C=iD·D+S(D)+f(L)(2)
其中,D代表商业银行吸纳的存款数量,iD为吸纳存款的利息成本,用央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示;S(D)表示商业银行吸纳存款的非利息成本,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存在激烈的竞争,往往需要在总量有限的资金供给下相互争夺存款资金来源,而存款利率由于受政府管制,商业银行并不能自主控制而随意浮动,为吸纳存款,商业银行在存款的利息成本以外往往存在一定的非利息成本;f(L)表示贷款的风险成本,包括不良贷款损失成本、贷款风险管理成本等内容。
3.从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行为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应基本保持总量平衡,其贷款总额、投放于金融市场的收益性资产额和存款准备金总额之和应大致等于商业银行吸纳的存款额和银行自有资本之和,即存在资产负债平衡等式:
L+Im+RD=D+C0(3)
其中, C0代表银行自有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内容;RD代表法定存款准备金。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乘以存款总额,即RD=D*r,则根据式(3)可进一步推导出如下:
L+Im+r*D=D+C0
整理可得:
L+Im=(1-r)*D+C0(4)
商业银行的期望利润等于商业银行期望收益减去经营成本,从式(1)、(2)可以推导得出商业银行的期望利润函数如下,
?装=R-C=iL·L+iE·Im-iD·D-S(D)-f(L)(5)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在相应的经营和监管等约束条件下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可在资产负债平衡的约束条件即式(4)约束下求其条件极值,即表述如下:
Max ?装=R-C=iL·L+iE·Im-iD·D-S(D)-f(L)
s.t. L+Im=(1-r)·D+C0 (6)
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不妨设
Z(L,D)=?装+?姿[L+Im-(1-r)·D-C0]
令
?坠?爪/?坠L=0
?坠?爪/?坠Im=0
?坠?爪/?坠D=0
?坠?爪/?坠?姿=0
解得 iE=iL-f'(L)=[S'(D)+iD]/(1-r) (7)
式(7)即为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中,iL-f'(L)表示贷款利率减去贷款边际风险成本,即表示商业银行贷款的边际收益率,[S'(D)+iD]/(1-r)表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边际成本。
(三)背离现象的模型分析
基于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本文假定商业银行实际贷款边际收益率与其贷款量之间也存在函数关系,从式(7)分析来看,当满足iE=iL-f'(L)条件时,即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形成收益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与商业银行贷款的边际收益率相等时,商业银行达到最优的贷款规模,在图1中显示为贷款供给曲线L。
在图1中,横轴表示利率,纵轴表示贷(存)款数量。贷款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随着贷款利率的上升,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量出现下降,贷款利率的下降,商业银行的贷款量又出现回升。原因在于,商业银行贷款实际供应取决于市场的融资需求,贷款利率反映了企业等市场主体从商业银行进行融资的成本,只有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存在融资需求并且选择从商业银行贷款时,商业银行的资金才能从银行流向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进而形成事实上的银行贷款。当贷款利率上升时,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从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上升,因而会选择其它相对融资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来替代银行贷款,从而会导致商业银行实际贷款数量的下降。相反,当贷款利率下降时,贷款的成本随之下降,市场经济主体更多的选择从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也会相应与之增加。假设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为风险厌恶,这体现在下图中表现为贷款供给曲线具有凹性。
当满足iE=[S'(D)+iD]/(1-r) 条件时,即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形成收益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商业银行同样达到最优的存款规模,在图1中为存款需求曲线D。存款需求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存款量也相应的产生正向的变动。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主要取决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储蓄行为,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出于获利动机会更多的选择储蓄行为进行投资,商业银行由此可吸纳更大的存款量。相反,当存款利率下降时,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出于获利动机会选择具有更高收益水平的投资渠道来替代储蓄,相应的商业银行的存款量也会随之下降。由于存款利率由政府控制,商业银行并没有自主决定权,商业银行吸纳存款的非利息成本呈递增的特征,即,即图1中存款需求曲线D具有凸性。
假定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平均收益率iE保持不变,在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存款需求曲线D与竖线iE相交得到最优存款数量D*,而贷款供给曲线L与竖线iE相交得到最优贷款数量L*,D*-L*为存贷款之差,即商业银行可运用的其他金融投资和准备金。
当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真实的存贷款的利率将会下降,在图1上显示存款需求曲线D和贷款供给曲线L同时向左移动至D1和L1,尽管移动的幅度很大概率上会不一样,但最优存款规模的扩大与最优贷款规模的降低受到影响,存贷款差额将从D*-L*扩大至D1*-L1*,最优贷款量的降低在现实中表现为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商业银行并没有按照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意图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部门,而是存放于央行或者投资运用于金融市场以获取安全稳定的收益。
当央行调高存、贷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反映在图1中政策效果刚好与央行扩张的货币政策相反,此处可以D1和L1为初始曲线,存款需求曲线D1和贷款供给曲线L1同时向右移动至D和L,相应的最优存款规模的减小和最优贷款规模的扩大,这样存贷款差额由D1*-L1*减小到D*-L*。最优贷款量的扩大有力地解释了现实中商业银行在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出现局部“超贷”的现象。
结合当前经济现状,尽管每年6月末是考核二季度贷存款规模的时点,短期存款冲规模会导致市场资金紧缺。但2013年5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速高达15.8%,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应“不差钱”的商业银行纷纷开始加入借钱的大军?结合上述模型分析不难发现,在央行基于稳健货币政策逐渐收紧银根时,商业银行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特质并未随之调整信贷政策,反而出现“超贷”的反常行为。商业银行存贷差规模缩小,为满足监管要求,特别存贷款比例,商业银行出现“钱荒”。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在季节性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引发了当前的“钱荒”[1]。
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背离的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背离的直接原因
结合上文分析,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相背离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吸纳存款的利率由政府控制,商业银行并没有自主决定权,吸纳存款的非利息成本S(D)具有S'(D)>0、S''(D)>0的特性,使得存款边际成本表现出很强的边际成本递增的特性。在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的平均收益率iE保持不变时,央行通过降低存、贷款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使商业银行的存款需求增加,而贷款供给减小,进而使得商业银行存贷款差额的增大。商业银行将大量存贷款差额资金投向金融市场以获取更为稳定的收益,这将使得企业和个人的可贷资金规模减小,从而扭曲货币政策效果。反之,提高存、贷款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则与之相反[2]。
另一方面,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大量存贷款差额资金投向金融市场能够获的较高收益水平iE。从图形分析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和稳健经营的需要,其最优存款规模明显大于最优贷款规模。在D*-L*为正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将存贷差额投向金融市场以获取具有较高收益水平iE,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甚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背离的深层原因
1.利率市场化不足破坏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弱化了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变窄,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率是影响借款人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央行可以通过利率手段影响借款人的资金需求,进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但是,我国的利率至今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政府对利率存在较强的管制,利率应有的资金信号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利率水平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反应市场整体的资金需求情况。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并不是对利率的真实反映,实体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反应并不灵敏,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刚性。因而,央行以市场利率作为制定基准利率的标准客观上很难实现其政策意图,也难以以存贷利率指标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有效措施[3]。
2.信息不对称制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
我国是商业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资本市场对微观主体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力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反应。当央行通过降低存贷利率施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把更多的资金运用于货币市场以获取安全稳定的收益,而非投向急需信贷供应的实体经济部门。反之,在央行提高存、贷利率,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基于自身风险管理和存款边际成本递增的作用,存款需求减少,贷款供给反而增加,其行为又与货币政策目标相背离。
3.货币市场发育不完善弱化央行管控能力
金融市场由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机构成,金融市场要实现其市场功能需要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资金价格即利率能相互影响,并通过资金价格的变动调节资金在不同市场中的有效流动,才能真正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目的。从目前看,我国的金融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主要表现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利率(收益率)缺乏内在联系,两个市场的资金价格和收益率水平的差异往往超出了正常范围,两者内在联系机制的断裂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其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管控也难以保证其有效性。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金融工具,降低吸纳存款边际成本
存款边际成本递增,使得存款需求曲线在图形中表现出凸向原点的特点,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相互争夺存款资金来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当前吸收存款边际成本较高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应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服务水平,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开发出新的金融工具,丰富负债业务模式以吸收到更多的优良存款,同时,积极扩展商业银行流动性来源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来源窄的问题。
(二)降低货币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货币市场相对于资本市场的成长滞后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缺乏运用平台。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在货币市场上的绝对垄断地位,当前央行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加货币市场的参与主体,打破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放宽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的准入条件,促进货币市场充分竞争,构建和培育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货币市场快速发展成熟。
(三)强化风险管理,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关系到贷款的风险成本,包括不良贷款损失成本、贷款风险管理成本等内容,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央行在降低贷款利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因出于信贷资产质量的考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出现减少其贷款量的背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会把更多的资金运用到货币市场上而减少针对实体经济的信贷货币供给。当前,应进一步构建信用和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加强银行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进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贷款的风险成本,以解决商业银行目前信贷配给和资金运用错位问题。
参考文献:
[1]石建勋.“不差钱”的中国为何出现所谓“钱荒”[N].西安日报,2013-07-02.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范文2
关键词:高房价;房贷政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2-0016-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2.04
一、房贷政策的演变与实施效果分析
(一)房贷政策历史回顾
我国的住房信贷政策起步于1991年,于当年着手制定住房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由于住房体制改革较慢以及投机者快速进入房地产行业,不到一年就出现了房地产热,国家随即在1993年对相关问题着手进行控制。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文件中规定的住房贷款条件比较严格:贷款最高期限为10年;借款人需要有质押担保和保证担保等双重担保;借款人在银行的存款金额需要达到购房价的30%且已经有半年以上的存款期,这些相对较为严格的条件的目的在于遏制房地产在短时间内过热并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相对成熟的制度出台意味着银行的商业性住房贷款基本成型。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又颁布了《个人担保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对1995年出台的文件提出了诸多修正,新的规定对原先的诸多规定进行了放松,包括:不要求双重担保和明确的存款期限;在利率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贷款只用于购买用公积金建造的自用普通住房。1998年对如上规定又进一步进行了放松:扩大了贷款的使用范围,规定贷款可用于购买所有自用普通住房;扩大了贷款的实施城市范围;扩大了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范围,即由原来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三家银行扩大到了所有银行;在利率方面更加优惠。这些文件的目的在于使发展相对缓慢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快车道。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鼓励消费贷款的若干意见》,将住房贷款与房价款比例从70%提高到80%,并将房贷时间从20年延长至30年,进一步下调利率。这种新规定意味着购房者可以尽量减少购房首付款,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这无疑给购房投机者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当然也使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者有了更大的购买力。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水平。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做了一些从严的制度规定,规定贷款严禁跨地区使用,申请贷款只能通过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获得,企业的自由资金不低于开发总投资的30%。这标志着银行贷款不仅注重个人房贷,而且也将目光转移到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因为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会使开发商向银行贷款,对开发商的贷款如果制度设计不完善同样会对银行的资金安全产生重要影响。2010年为了遏制房价畸形发展,对二套房贷做出了不低于50%的首付的规定,并且要求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并做出了“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第三套及以上住房放贷”的规定。
(二)房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自1991年实施房贷政策以来,不断反复变化具体的管理办法,但总的宗旨就是通过从松的经济政策逐渐刺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将百姓住房由原来的福利房逐渐变化为商品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执行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使得百姓的购买力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增长,而老百姓本身也希望尽快摆脱低矮狭小的居住环境的状况,为了尽快扩大起购买力,房贷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率逐渐提高,居民也非常希望能够将未来的收入拿到当前消费并为其谋求更大的财富增长,在房子价格增长速度相对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自然是理性选择。所以更多的居民选择了通过房贷方式购买住房,用未来的收入还房贷是比较合算的事情。
国家为了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也在政策方面做出最大限度的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政策变化。加上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策略,更多从农村析出的富余劳动力成为了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形成了住房供不应求的局面,房子的价格一涨再涨。我国房地产事业发展仅20年,但房价年增长率达到30%。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房地产事业也在此基础上繁荣发展,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的投放量也逐年增加,在2007年达到了中国房价涨幅的高峰,这些事实表明房贷政策与房价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很多相关专家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房价只涨不跌或者涨多跌少,会间接受到房贷政策的影响,但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不是房贷政策而是供求关系,并且做出二线城市较一线城市涨幅潜力更大的预测。虽然从松的经济政策目的在于刺激经济增长和拉动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房价高烧不退的原因除了从松的房贷政策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需要做出详细分析。
二、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提出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到40%。2007年上半年以来楼市“高烧”不退,国家为稳定楼市而出台多项政策,给高热的楼市吃“退烧药”,变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由从松为从紧。但是单从控制二手房贷首付比例入手期望降低房价,笔者认为空间很小,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是由于宏观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原因所致。
(一)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住房供不应求
探索城市房价的原因不能离开供求定律,供求关系很大程度上并不遵循产品生产的成本原则。十年来房价稳步抬升固然有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但供求关系是所有原因中最重要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产业中析出从事非农产业,这些人到城市工作成为了城市住房的需求者之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在加快,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可以达到65%~70%,除了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外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巨大规模的人口涌进城市为催生城市房地产业奠定了基础[1]。加上为投资而购房的消费者的推波助澜,造成了住房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多种社会因素促成房地产市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高热局面不会冷却。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在城市人口流入与流出基本平衡时,住房的供求才能基本平衡,房屋的高热状态才会结束。
(二)信贷扩张推动房价畸形上扬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10次降息,常规的以存款获利的普通百姓的思维方式受到挑战,持续的低利率政策把储蓄存款户的目光引导向了房市,进而催生了房地产投资的热潮[2]。2004年以来房地产类贷款一直是银行新增贷款最主要的力量,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嫁给了银行。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指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人们投资于房地产的热情依然不减。同时银行也一如既往地向房地产业拓展业务,致使住房价格虚高成为棘轮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旦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不佳导致银行遭受损失,银行出于自保就会出现银企合谋操纵房价的状况,进而银行对房地产过度放款,进而在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的情况下房价继续上扬。
(三)国际热钱逐利捧火房产市场
出于逐利的本质,在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使得更多的国际热钱看好蒸蒸日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热钱涌入中国市场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对接以及收购物业和烂尾楼等形式进驻房地产市场[3]。这些资本的注入使得本来就非常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更加繁荣,加以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城市发展宗旨,纷纷推出各种楼盘,在推动豪华楼盘房价飙升的同时也推动了普通住房价格的攀高。当然热钱的涌入在推动房地产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潜在危机,即这些热钱一旦撤离,就会使猛涨的楼市一下跌到谷底,房地产市场在热钱的炒作下变得岌岌可危。
(四)财富保值增值预期
随着百姓生活的富裕,需要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途径。将现金存入银行所得到的利息还不如贬值来得快,经营各类经济实体可能缺乏经验和足够的时间,所以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房地产市场。近些年房地产市场一路走高,将财富投向房地产市场不但可以使财富保值,而且可以解决养老问题。更多的百姓有这样的心理时自然会使得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谋求财富增值的预期使得已经买房者盼望着房价只涨不跌,而欲购房者期望房价能够止涨回跌。但是楼市价格并不取决于购房者的个人愿望,市场供求天平的结果是供大于求。1991年以来从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将楼市从一个推向另一个,虽然国家在购房首付政策方面推出多项政策,一线城市的楼市价格上涨趋势虽然有所放缓,但二线城市本来楼价不是很高,作为投资手段还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购房作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手段被人们看好。
(五)过于超前的消费观念
随着信贷事业的发展,更多的人希望尽早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但苦于没有丰厚的经济收入,住房信贷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不但通过信贷消费购买住房、汽车,而且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冰箱、电脑等也都可以通过信贷消费解决。超前消费不但让人们提高了生活质量,享受着前辈们很难享受到的富裕的生活,可以负债15年甚至25年,即用15年甚至25年以后的收入拿到现在来消费,老百姓的购买力提高的不仅是十几倍。当更多的人具有抛弃小房子从蹩脚的小社区搬到高档社区的愿望时,房子陡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加以炒房投资者的推波助澜,自然会使房子价格居高不下。所以房价高和房地产市场高热是由于很多人将未来的购买力透支到现在的结果,畸形的超前消费导致了畸形的高房价。
(六)房产用地多次转让
房价高表面上看是住房产品本身的价格猛涨,实际上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商的开发成本不断上升,这其中包括了土地出让费、开发商囤积土地、钢筋水泥以及其他建材的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造成商品房建设成本的上升。商品房建设牵动一个产业链,首先需要得到土地开发权,然后组建施工队建设房屋。这个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上的费用提高都要加大开发商的成本,进而在房价上体现出来。开发商为了在获得土地开发权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往往需要等待更好的开发时机,即具有土地开发权的开发商囤积土地的行为也会造成楼盘数量增长缓慢,可选择的住房供不应求的局面,这自然会使房价抬升。土地开发商获得的土地开发权往往不是直接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实际上政府的土地出让费并非很高,土地开发权几经转手到达最后的开发商手中,这时的土地出让价格已经很高,其中发生的费用最终需要购房者承担。
三、信贷消费下的次贷市场与房贷政策的效用分析
(一)信用消费下的次贷市场
美国的次贷市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美国人在购买住房、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时一般使用抵押贷款方式进行分期付款,按照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分为优质贷款、次优贷款和次级贷款等三个等级。优质贷款面向借款额度大、收入可靠从而有足够还款保障的优质客户。次优贷款的客户一般不能或者不愿提供收入证明,信用等级相对较差。次级贷款主要面对负债较重,不但不能提供收入证明而且不能定期还款的用户,由于银行对该群体的信用要求较低,所以贷款利率往往较一般的抵押贷款高出2%~3%。商业银行推出针对第三种客户的贷款服务主要因为其利润率很高,当然在赢得很高的利润的同时银行也承担了借款人不能还款的高风险。次贷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简称,即商业银行针对前文所说的第三种客户提供的贷款服务,次贷面对的主要是低收入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借款人可以在无需提供任何收入证明的情况下获得贷款并购得住房,但要支付较一般利率更高的利率。次贷按付息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和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
我国与美国在房贷业务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房贷业务为银行专营,数量少但规模大,中间没有过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银行在担负发放贷款职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金融命脉的职能,同时我国房贷的资金链条很短,以商业银行为中介储户的资金直接成为借款人的贷款。而在美国则是由各种相关机构组成的一个链条构成,在利益被分割的同时风险也被分割,为了使得整个经济运转正常必须保证这个链条不断,如果整个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则整个链条就会崩溃,整个国民经济就会一片混乱。次贷购房者虽然还款信用不足,但只要经济是向上发展的,房子就不会贬值,只要贷款人手里持有房子,银行持有的贷款人的房屋抵押产权就会赚钱。但如果经济下滑,银行虽然持有房屋产权抵押证明也不能借以弥补购房款额,这时整个利益链条就会崩溃。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购房贷款一度变成全额借贷。住房价格的不断飙升刺激人们借贷消费,消费者会通过次贷来满足装修房屋、出国旅游和购买高档轿车的愿望,提前消费又助长了宏观经济的新一轮的繁荣。所有贷款中次级贷款是最令人关注的,其信用不够会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我国而言,虽然还未详细区分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政策变化在于调控房贷行为,但是由于借款人本身条件不同,导致房贷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存在差异,最终对银行产生负面影响的会是那些“类次贷”群体。
(二)消费者分层与房贷政策的效用分析
2010年起,我国开始收紧对二套房贷的政策,政策目标在于紧缩房地产投机,但该政策并不是对所有购房者都能产生相同的效果。实际上购房者可以分为自住型和投资型两种类型,二套房贷政策对二类消费者的影响有所不同。房价收入比指标可以很好的衡量我国居民的住房购买力,该指标是指一个地方每户居民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之比。一般而言投资型购房者较自住型购房者具有较低的房价收入比。一般认为,“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以3~6倍较适当,但我国远远超出这一指标,2007年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达20倍以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住房收入比更高。在居民收入水平不能很快增长的条件下,居民更多的需要选择房贷方式提前消费。国家在购房首付比例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到绝大多数人的购房行为,但对二类购买群体的影响不同。
房贷购房首付比例对购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中年人和年轻人的影响不同。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有更多的积蓄,这些人大多没有自己的房子,购房动机大多出于自住性动机,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对其购买行为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即年轻人对于房贷首付提高的敏感性较低,年轻人做出的选择是倾向于购买小户型的房屋,房屋的坐落位置和楼层同时适当考虑。如果房贷首付的比例下降,这时年轻人可以考虑购买面积相对较大的房屋,同时选择相对更好的楼层和较好的区位。从这个角度而言,年轻人对于房贷首付上升的敏感度高于下降的敏感度。如果年轻人在父母的资助下购房,相当于降低了房贷的首付,这时年轻人倾向于购买大户型的房屋,年轻人购房对房价上升的敏感性更低。对于中年人而言,已经工作多年,大多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屋,这些人的购房动机大多是出于投资目的。购房首付需要出自自己的腰包,如果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自然会降低这些人的购房比例,相反,房贷首付比例降低会增加这些人的购买欲望,这个群体对于房贷首付比例提高或者降低的敏感性都较高。
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房贷首付比例降低,所有人购房的愿望增加,但中年人以及有父母资助的年轻人的购房愿望增加的强度会远远高于无父母资助的年轻人,这些人会倾向于购买大户型的房屋。如果抬高房贷首付的门槛,虽然所有人的购房动机都会降低,但是会将绝大部分无父母资助的具有购房愿望的年轻人排除在购房群体之外,而这部分人是最需要购房的,这些人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且并非城市的本地居民。中年人可以选择少买房或者不买房,具有父母资助的年轻人也可以选择购买小户型的住房,没有父母资助的年轻人就不可能再买房。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房贷首付比例提高相对于降低而言更加不利于年轻人购房,但是房贷首付比例降低会使年轻人承受着中年人因为炒房而造成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攀高之痛,于是房贷首付处于两难。正是出于如上考虑,国家出台政策中明确规定房贷首付比例提高限于购房者的第二套及以后的购房行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城市购买住房不会由于房贷首付的限制而与购房无缘,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中年人对房地产市场的炒作。在购房首付抬高的情况下,由于青年人等低收入者购房行为的低弹性,使其在向银行获取贷款时倾向于隐瞒其真实信息,而该群体非常庞大,如果银行审查借款人资质不严格,就会为大规模的授信款额的资金安全带来风险。低收入者就会成为“类次贷”消费群体,商业银行为此需要关注高房价背景下的房贷风险。
四、高房价背景下的住房贷款信用风险与商业银行对策选择
高房价一路走来为很多投机房地产的个人和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广大的低收入阶层却期盼着高烧的房价能够冷却。房地产的高回报终将不会长期持续下去,投机者始终会抱着高回报的态度通过房贷购买房产,在购房者信用不足、收入不稳、回报降低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就会导致银行信贷的资金安全受到影响。所以分析高房价背景下的住房贷款信用风险与商业银行对策选择就具有重要意义。
(一)住房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析
楼市不断走高与房贷支持特别是二套房贷首付不变执行较松有很大关系。房贷作为商业银行的优势资产之一,银行都想通过扩大房贷弥补经营中利差缩小带来的损失。放松多套房贷门槛争夺市场自然就成为竞争赢家的理性选择。但是多套房贷者都属于短期投资者,其买房前提是为赢利而非居住,这需要以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攀高为前提,一旦市场波动较大导致楼盘下跌进而投资者利空,自然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持续运营。遏制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需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
1.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银行所了解的个人信息与个人的实际信息不相符,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借款人的个人收入证明水分较大。有固定工作单位的贷款者在开具收入证明时可以使自己的收入水平具有小幅度上扬,无固定工作单位的贷款者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开具收入不菲的证明材料,从而使得银行了解到的贷款者收入信息掺水。二是银行不能及时了解贷款人情况变动。银行贷款购房属于中长期信用,期间内贷款人会出现工作变动以及其他各种情况造成的收入降低的可能,这实质上意味着还款人的信用级别降低,但银行仍然按以前的信用等级对待借款人,授信时间较长会造成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三是浮动利率下的违约风险。购房贷款均施行浮动利率制度,这意味着在利率浮动情况下借款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还款成本,在借款人难堪重负时就可能出现违约风险[4]。
2.假按揭铸成银行不良资产。假按揭是指在开发商资金周转不畅时为套现资金,将暂时没有卖出的房子以内部职工或开发商亲属的名字购下,从银行套取购房贷款。办理程序一般如下:开发商通过给身份证持有人一定数额的报酬,有偿使用对方身份证,并由身份证持有人在按揭贷款合同上签字,签字完成,银行即根据合同向开发商放款。开发商和身份证持有人之间会同时签订有另外一个协议,其中可以规定:开发商承诺不需要身份证持有人承担任何债务;合同双方需要对相关条款履行保密义务。这实质上是开发商联合一些没有提供首付款的经济关联者向银行提交已付首付款的收据,进而银行向其经济关联者提供按揭贷款的骗局。假按揭是房地产市场的违规操作,但能够为开发商周转资金赢得空间。大规模的假按揭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受到挑战。
3.同业竞争使银行变相从松放款条件。商业银行同业竞争也非常激烈。银行盈利依托存贷款利率差,如果只有吸收存款而没有发放贷款银行就没有盈利,为此银行就需要挖掘客户,而且需要通过各种优惠的措施将借款人拉到自己门下[5]。不少银行为此开发出各种创新的金融产品,包括固定利率房贷、接力贷、宽限期还贷等,这实际上就是变相降低了借款人的“门槛”,从而使得借款人更加轻松地得到款额。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程度不高加上非常受购房贷款者的追捧,在各银行间很容易复制,从而诸如此类的放松贷款门槛的变通措施在业内扩展开来。再加上各银行不断简化贷款条件甚至用完成的贷款任务指标与员工个人业绩、薪酬等相挂钩,把次优贷款做成优质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房贷业务的风险。
4.房价抑制政策增加房贷违约风险。多年来国家一直施行从松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所以百姓购房就会依赖这样的制度惯性。但是政府不会总是执行一贯的经济政策,而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经济政策适当调控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宏观政策高度相关,该产业会随经济周期变化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如果经济持续增长并且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事业就会呈现繁荣景象。如果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施行较长期低利率政策,则会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开发与住房的消费需求。居民对房地产市场普遍倾向于良性预期,投资和投机的需求就会增加。经济发展滑坡导致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房地产泡沫就会显现,国家会采取抑制房价上扬的经济政策从而导致房价下跌,房贷的违约风险就会加大。
5.抵押物品质变化与银行资金安全相冲突。抵押物是在现金还款不能保障的条件下的次级还款来源,为了保障贷款安全,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中绝大部分是抵押贷款,这是在借款人无力以现金归还本息的情况下保障贷款的无奈选择。表面上看抵押贷款具有资金保障,但存在着以下潜在风险:一是抵押物处置障碍。抵押贷款能够获得资金保障的前提是抵押物能够及时变现,即抵押物具有足够好的变现能力。如果经济发展波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整体面临不利局面时,按照预期的收益水准,商业银行就不能顺利、足额的将抵押物变现,于是抵押物变现遇到困难,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持续运营。二是抵押物遭遇不可抗力。抵押物以实物方式存在,其保值增值的前提不但依托经济发展环境趋好,而且还要保障这些实物不受到不可抗力的侵害。如果抵押物遭受到自然灾害的损害,会导致抵押物贷款不能收回。三是抵押物贬值。抵押物贷款是以抵押物保值和增值为前提的,如果经济波动导致抵押物贬值,会使以抵押物足值还贷的可能性降低,银行进而遭受风险。
(二)商业银行应付房贷风险的对策选择
1.滚动更新客户分级分类系统。对借款人进行详细分级分类可以让商业银行充分掌握借款人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为此需要在银行系统建立借款人详细的个人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每年都要更新,以确保银行与借款人能够非常便捷的建立联系。为了减少银行在该方面的工作量,可以设计相应的软件,按照指定的参数进行量化并设计相应的计算系统,经过系统根据每年更新的数据对借款人自动进行分级和分类,以此确定借款人的资信水平并对其设计出具体的追款对策。银行每年要设计出相关的卡片,上面具有借款人以往填具的详细信息,让借款人在卡片上更新变化的信息,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更新数据库中的相应内容。这样就保障了借款人信息的动态性,也增加了银行的资金安全性。
2.加强银行自我管理。为了减少房贷业务给银行造成的经营风险,需要从完善银行的各项制度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按揭贷款的风险报告制度。通过完善按揭贷款的风险报告制度对借款人存在的潜在风险尽早发现,避免发生亡羊又不能补牢的事情。二是严惩银行信贷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房贷风险有些时候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引发的,所以需要从严格执行银行内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入手避免祸起萧墙,防外祟也要防家贼。三是严格银行贷前审查。避免出于业务竞争目的而变相地降低房贷门槛从而引发房贷回笼风险,对贷款人的审点应该放在开发商的资质、实力等方面,对个人贷款的审点应该放在借款人的资金来源、偿还比率以及信用水平等方面。
3.尝试银行资产证券化。随着信贷购房成为一种大众消费行为,住房按揭贷款近年来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按揭贷款在银行资产中比重的上升,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但可以盘活银行资产,而且可以给具有闲钱并想进行投机的消费者创造个人财富的升值空间。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前提是房地产市场看好,购买证券的人感到有升值的空间。在目前房地产市场非常看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活化银行的资产,即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未来收益看好的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处理,在投资者和银行之间创造更大的双赢空间。
4.严格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房贷风险,银行不仅需要在贷前做好对借款人的资质调查,还需要做好贷后的相关工作。为了保障房贷的安全性,需要全面掌握借款人包括年龄、体质、负债、就业以及家庭成员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建立档案并周期性地对信息进行滚动更新,同时要强化借款人收入信息的真实性。防止开发商与借款人共谋进行假按揭致使银行放贷并非满足购房者的需要,而达到了开发商融资的目的。银行放贷后还需要加强贷后管理,建立对目前仍为正常状态的个人贷款进行风险筛选,及时发现借款人在借款期内出现的不利于银行风险防范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办理房屋抵押手续,降低借款人违约风险。
5.开发房贷保险分散抵押贷款风险。为了增强住房抵押贷款的安全性,前文论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对其进行保险,以分散抵押贷款风险,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实际上已经有了较多的实践。通过完善对租房抵押贷款的保险机制可以使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更加规范。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目前针对住房抵押贷款方面的保险几乎是零,这样就会使得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独自承担较大的风险。这固然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思路有关系,但主要还在于商业银行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相应的需求。所以银行可以敦促保险公司开发新险种,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保险,在分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增加了新的经营方向。
6.完善以政府为龙头的担保体系。分散房贷还款风险的另外一个思路就是建立住房贷款担保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的组织为购房人作担保,当购房人的收入来源遇到问题甚至中断还款时,由这些担保机构为购房人还款。高收入的人群不需要政府相关机构提供担保,该机构的服务对象是中低收入人群。这些担保机构处于盈利目的就会很好地调查被担保人的贷款资质并持续跟踪被担保人的个人收入变动情况,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坏账风险,于是对被担保人的监督职责就由银行转移给了担保公司,这实际上就是在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一次社会分工,各自的工作会更加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孟祥林.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202-203.
[2]王菁娜,陈朔.我国房价上涨的特殊原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9(12):122-125.
[3]刘海啸,王丽欣.我国银行房贷风险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8):55-58.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范文3
[关键词]信贷渠道;货币政策;传导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09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1
随着信贷规模的取消,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利率杠杆的运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非货币资产价格多渠道转变,而在我国的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间接融资占主体地位的金融体系的现状下,信贷渠道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特征
1.1 银行在信贷渠道中占主要影响地位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起步较晚,且有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支持,使得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统优势和法律限制,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重要的微观主体,其控制和影响着数量庞大的资金,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渠道广、网点多,可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1.2 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居民与企事业单位存款、金融债券、政府注资及国际融资,其中存款为主要来源,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由于高比例被动负债的存在,一般银行主动信贷的动力不强,即使是近几年银行发行债券量上升,主动负债比例仍较低。理论上,当存款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比例时,央行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型货币政策有效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收缩信贷规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在实际中,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不受央行和商业银行控制,且居民与企业存款主要受前期和当期经济形势影响。因此,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尽管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但由于良好的经济形势,存款规模继续上升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能够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继续提供贷款释放流动性。所以大量被动负债的存在将限制央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效果。
2 商业银行信贷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从货币当局的实践来说,判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终标准为: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判断不一: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通过构造IS―LM模型证明了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在肯定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前提下,认为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无效;而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从根本上否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能持久地影响实际产量。
首先,作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表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商业银行的渠道是比较通畅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也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增量,验证了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顺周期性”,也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贷会受实体经济“倒逼”的影响。
其次,商业银行会根据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作出独立信贷决策。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中央银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收缩流动性时,商业银行信贷量会下降,这从脉冲响应函数中可以看出,但针对利率上升,银行信贷量会先下降再上升,由于利差水平的提高,银行有足够的动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当货币供应量M2增加时,宽松的流动性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此外,当银行信贷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的正向冲击时,会因为利差下降而缩减贷款,但最终随着时期推移会扩大贷款规模。在贷款存量增长率GL的方差分解中,第一期GL仅受自身和CPI的影响,这与银行信贷决策主要参考已有信息有关;同时,CPI对GL的贡献度大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当银行预期经济形势良好时,可能会逆紧缩政策行事,继续扩张贷款。这些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反应比较强烈,且商业银行作为微观主体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因此在作信贷决策时有时会偏离货币政策目标。
最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实体经济对信贷冲击的反映略有滞后,但信贷增长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释放的流动性也会推高物价。经济过热时,尽管央行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经济,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会顺经济形势扩大贷款,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物价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和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因此,受到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较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相悖,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 结 语
货币政策的效应能否发挥,关键还要看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在当前信贷渠道传导仍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应能否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渠道是否畅通,而后者又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对信贷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对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依赖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岳瑾.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范文4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过度优惠的住房信贷政策虽然让房地产市场繁荣了,让银行信贷规模扩大了,但是国内商业的信贷风险也增加了,商业银行并非是此轮繁荣的受益者。
春节过后,各种房地产的经济信息纷至沓来。一二线城市的住房销售全面下跌,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企业信贷收紧,中行、建行等银行降低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折扣,不少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控制日趋严格――这些信息看上去关联不大,实际上反映的是同一件事。
可以说,全国各城市住房销售的全面下降,无论出台或不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这种调整都是市场必然的现象,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显然,2009年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条件下惊天大逆转,就在于政府过度优惠的信贷政策,而这种政策一旦使用过度,必然会导致房地产泡沫。在这种情况下,或是政府重新收回以往过度的信贷优惠政策,或是房地产泡沫过高以至于市场自动调整。因为,2009年的住房市场,无论从其销售量还是价格飚升来说,早就超支未来几年了。这种市场调整的必然性,正好与政府房地产宏观政策出台相契合,于是更加快了市场的调整。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就是收紧商业银行的信贷,就是要改变以往过度优惠的个人按揭贷款政策。
比如,“国十一条”取消了改善性住房、重新界定第二套购买的优惠条件,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采取差异性定价。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不仅北京市的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水平,而且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要求全国各分行也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水平,由以往购买第一套住房的基准利率下浮30%上升到下浮15%;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按照359号文件,利率上浮到基准利率以上、首付比重上升到40%以上。针对这些政策,有媒体记者打电话问我,国内商业银行这样做是不是仅仅为象征意义。我告诉记者,商业银行这些政策调整,可能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恰恰有可能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谁都知道,过度优惠的住房信贷政策虽然让房地产市场繁荣了,让银行信贷规模扩大了,但是国内商业的信贷风险也增加了,商业银行并非是此轮繁荣的受益者。2009年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比2008年扩张了近3倍,但银行利润水平则不及2008年。也就是说,银行过度追求信贷规模扩张只是粗放型的行为,没有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效益。2010年,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信贷合理增长,央行开始收紧信贷管制。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管理也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最莺要的组成部分。下文中,笔者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导致一种风险的存在。
(一)贷前调查质量不高
贷前调查质量不高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贷前调查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市场评估工作不到位。从信贷的角度来看,贷款的投放主要是以市场信息为导向而决定是否投放贷款的。而实际上,调查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实际的市场信息搜集工作中,往往是由于一个信贷人员来负责,他们的调查工作缺乏系统,加之对与此方面专业知识的匮乏,很容易导致误差。
第二,基层把关不严谨。在二级分行决策环节上,有的商业银行并没有认真贯彻总行的信贷政策,往往以个人意愿为主。在信贷调查过程中,对贷款的投向、各类贷款的比重、贷款风险收益的权衡较少。相反,倒是经常听从领导的意见。
(二)监督力度不强
对信贷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按照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的运作流程来看,前台经营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与客户接触,发展客户,开拓市场,寻找效益的增长点;而后台信委办、风险管理处主要职责是对信贷经营部门的经营行为进行制衡、监控。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流程能够规避风险,实际上,商业银行要做的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做好贷后管理,从整个环节上避免问题的产生。
(三)专业技能人员匮乏
专业技能人员的匮乏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另一问题。在一线二线大城市,这样的问题可能还少一些,具体到小城市,信贷管理人员往往是由其他职位的人担任甚至是别的岗位的人兼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贷的效果,容易导致问题的存在。
除了人才匮乏之外,商业银行加强对员工培训的力度都不是很强,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及道德素养等方面都有待于提升。有的信贷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政策,违规操作,这都需要进行管理的。
二、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做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如何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重视贷前调查
重视贷前调查是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贷前调查,时刻以政策为主要的参考点,认真落实。强化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和观察,不断以市场为导向来决定是否放贷。另外,作为商业银行的领导,要做好信贷调查的安排工作,专人负责调研,专人负责市场排查,只有在确定市场无误的情况之下,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做好信贷工作。
另外,要做好把关工作,以政策为执行的要领,而不是以个人权威作为执行的要领。信贷管理人员在调查中,主要考虑客观实际情况,要忽略主观因素对其的影响。
(二)强化监督力度
省行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地方银行的信贷监管力度。第一,省行可以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贷款单位的电子银行档案,来记录申请贷款地方发展情况。一旦发现申请者的经营或者管理出现问题,尽早采取相关的对策,强化风险控制。第二,省行可以抽调几名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作为监督员,定期对本辖区内的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进行贷后检查,对区域内的基本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等有大致的了解,这样,能够确保商业银行信贷工作顺利开展。
(三)重视人才培养
重视人才培养是做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关键。培养一批专业技能水平过硬、道德素养过高的技能人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商业信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要强化对当前信贷人员的培训。强化培训,了解当前最新的信贷政策,引导其更好地开展信贷工作。同时,对信贷人员通过考试选拔专业评估人员,保证评估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水平。评估的方式可以是项目评估和客户评价的有机结合,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由于个别信贷人员风险意识、知识水平及业务经验的限制而产生的偏差,保证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在重视人才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要对信贷人员加强道德素养方面的培训,让信贷人员树立正确的信贷观、工作观,时刻以政策为导向,确保信贷工作顺利开展。
三、总结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上文中,笔者就从重视贷前调查、强化监督力度及重视人才培养等三方面就如何解决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阐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重视信贷管理的重要性,遵守总行的各项政策,积极做好信贷工作,将风险降到最低处。
参考文献:
[1]赵强,孙艳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范文6
【关键词】基层商业银行 新形势 信贷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向着平稳过渡,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方式转向消费创新驱动方式,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也呈现出了新常态。目前,当前基层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及时反思、审视并提出相应的、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策略是重中之重。
一、新形势下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
第一,基层商业银行在收益和平衡风险方面发生变化。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的加强,对基层商业银行的冲击较大。这就使得基层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一些经营策略(比如有保有压、优中选优),那些优质的企业和客户成为了基层商业银行相互争夺的对象,这就容易导致“买方信贷市场”的出现。这不利于当前信贷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基层商业银行的盈利和风险控制。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趋炎附势的现象,新增的贷款行业和客户结构雷同,使得信贷行业和客户的集中度持续提升,这些对当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带来了不利的影响。[1]
第二,信贷风险集中在产业过剩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比如房地产、电力、汽车)资产的负债率较高,周期性强,对于资金的成本敏感性大,基层商业银行对这些行业过于集中,竞争形势紧张。以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银行进行大额贷款进行生产活动,这在新的形式下首先面临发展低谷,出现房资融合难、绕道融资量大、资金链条紧张等问题,这都会直接威胁到当前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安全问题。
第三,贷款过程管理松懈,三查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为了增加自己的贷款量,部分基层商业银行在进行银行贷款之前没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评测,有的基层银行没有核实客户的真实信息,这就容易出现客户使用虚假信息骗贷的问题。当前部分基层商业银行审查不谨慎,限额管理执行不严格,这就导致出现过度授信、借款人不实投资或者投资高风险的问题。贷款之后监控不及时、不到位,对企业的风险信号缺乏一定的敏感可知性,发现不及时,失去最佳处置时机,造成一定的借贷风险。还有部分基层商业银行出现对抵押品评估不实,监控不严,抵押担保手续不落实,第二还款源丢失等问题。[2]
第四,关于不良贷款清收处理手段少、难度大。这些年以来,处置不良贷款的速度赶不上新不良贷款发生速度已经成为了新常态。现在当前基层商业银行普遍加大呆账核销、资金转让力度,再加上基层商业银行通过拍卖抵押物等收回放贷资金的难度加大,能够收齐现金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这就对基层商业银行的利润得到了不法侵蚀。目前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等问题创新手段较少,不良资产的处置渠道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打开。
二、新形势下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第一,要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连续出台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的国家方针;对于那些产能过剩的产业、高污染老企业进行深化结构改革,减轻放贷力度;加快在利率市场化、资金证券化、资本市场扩容等重点的金融领域推进信贷速度,这就为基层商业银行谋求了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信贷政策应将盘活存量、做精增量作为主基调,在盘活存量方面,对于处在生存边缘的企业,要加大放款量,转化盘活,减轻企业负担,使得近乎死亡的企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对于那些早该淘汰的企业,要果断收回放款,对其进行坚决果断的退出,加快这些产业结构的转变。在做精增量方面,基础商业银行要对国家重点领域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的参与,要适当增加新兴企业和客户的服务和借贷,在相关企业兼并重组、发债上市过程中抓住机会,在债券市场、投资业务上寻找机会,发展相关业务。[3]
第二,要开始重视第二还款来源,增强风险抵抗能力。目前,社会发生违约风险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第一还款源无能力还款时,要加大重视第二还款来源的作用。在基层商业银行借贷授信业务中,要适量的增加抵押担保措施,在进行抵押物的选择上要注意价值的保证性和处置的可变现性等等。在缺少担保物的条件下,要接受信誉高的主体的保证,但要避免直接关联企业或者有业务合作企业,避免出现抵押担保效力丧失的情况。
第三,加强借款方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提高风险处置能力。相关调查发现,基层商业银行在授信客户公开暴露风险前一个月发现风险,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资产,可以减少60%的损失。基层商业银行很早就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预警机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不过目前新形势下,环境已经有了绝对性的天翻地覆,基层商业银行要根据授信企业的有关真实情况,及时修改完善预警机制系统,升级换代相关机制,调整相应的参数和事件风险触发点,提高预警的前瞻性,及时性。
第四,加强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健全信贷风险管理的考核机制。目前的基础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严格的评价考核办法,履职评价同员工待遇相结合,将不良率、处置指标通过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个人,按照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处罚或者鼓励。要建立长期的考核机制,将短期考核和同长期考核相结合,强化信贷管理。要提高全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这是强化信贷管理,提高资产产量的根本,形成一个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是目前做好新状态下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根本。[4]
三、小结
新形势下的基层银行信贷仍然存在着不良风气,我们要看到这些方面,以此做出切合实际的风险管理战略。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主动调整基层商业银行内部结构,这些都是基层商业银行面对目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志传.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之道[J].中国农村金融,2015,09:78-80.
[2]左仁陆.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5,3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