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1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角色转换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入世的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即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①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经济贸易与资本流动,促进各国间技术与文化的交流,最终达到各国间相互依存,互帮互助的目的。也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不仅使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得到合理配置,而且也促进了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不仅使科学技术在全球大幅扩张,而且促进了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仭剑,既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这些问题对于科技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迫在眉睫,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从根源上带动了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也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
新世纪之初,中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当前及未来政府管理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成为中国发展的宏大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政治环境是政府管理更为直接现实的基础”。②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起步晚,速度慢,资源短缺,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端。并且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多样性,各国之间存在一定制度上、政策上的差异,公平竞争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中国的入世之举,正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我们要从全民的利益、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来考虑中国的入世之举。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虽作为发展中国家,但是却已改变其贫穷、落后、保守的状态,正在向世界发达国家靠近,我们已经有能力参与世界竞争。入世的最大意义是要建立一个有助于发挥中国能源潜力的现代经济体制,而不是某些具体行业的得失。入世使中国步入富强也不在是理想,而即将成为现实。
二、NGO-新时期社会组织
近年来,在国内外基金的支持下出现了一些以行动支持和理论研究为基础的民间组织,并且他们都具有自己的特色。NGO就是其产物。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即非政府组织,“世界银行把只要他的目的是扶贫救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都称为非正式组织。”③亦叫做“民间组织”、“非盈利性组织”、“第三部门”。NGO主以扶贫、环保和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理论研究及为主。参与这些NGO研究的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的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士和研究人员。非政府组织作为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同时并存,在社会管理中作用日益凸显。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也成为了NGO在社区发挥作用的必然趋势。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境等领域。社会形势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涉及领域也随之不断完善,地域也在不断扩展。长期以来,政府在社会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正从依靠单位分配向依靠市场和社区来 提供和解决,亦出现了“单位人”像“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基层社区成为了人们的主要活动基地,也就逐渐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社区也就将承接企业剥夺出来的社会职能以及社会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但是社区在协助政府做好与居民的相关工作中由于任务繁重,人手不足,已显现出时间和精力上的匮乏。而那些带有公益性、自愿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的介入,也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中介组织的出现,使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可能,社区居民自治也成为可能,同时NGO服务人员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也成为可能。NGO作为政府与百姓的桥梁和纽带,表达着民众的利益和愿望,居民可以通过NGO参与社区和政府的交流,对话与对策,参与对社会事务的诉求,为社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也在逐渐向国际接轨,可见,NGO在社区建设中必将会展现他特有的价值。
三、中国NGO现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自“入世”以后,一些国家也先后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多元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变得错综复杂。政府为了协调利益,化解矛盾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社会对社会生活各领域“大包大揽”的治理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难以继续下去。以社会力量来处理社会事务也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共识。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并初步实现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社会的总体分工是由政府总揽全部事务和支配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国家、社会、市场之间的分工而构成的多元化经济体制转化。“在政府职能收缩、计划经济解体过程中:“首先经济领域从政府的绝对控制下逐渐独立出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肯定。”④
中国的NGO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大部分是根据计划经济时代的规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从中国国情看,目前我国的法律和市场仍有待完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而由政府主导并发展的NGO,是一种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正与我国的国情相符。依据现行法规,我国的社团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是由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民营组织,主要包括一些自发的协会和学会,助人的基金会和联谊会,各种团体的商会,研究会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属性,他们的主要功能是开展公益活动,其社会定位是作为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桥梁与纽带,并附有一定社会行为规范职能的中介组织。
NGO的基本属性是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来的,但是,我国的NGO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人才、资金不足是NGO发展的首要问题;政治社区不分、放而不活是NGO发展的关键问题;法律不完备也是阻碍NGO发展的一道屏障。并且NGO自身领域的一些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有的人打着NGO公益的旗号,滥用减免特权;也有的人进行非法集资,触犯国家法律,造成财务混乱,内耗严重,等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打破了政府与社会法人一元化格局,社会上的一些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逐渐取代了政府在经济、社会领域的主导地位。社会领域也走上了自治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其被赋予的自越来越大,还引进了许多的新主体,并推进其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时不可能将全部事务纳入管理范围的,因此政府不再是所有公共事务的承担者。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大量社会事务必须由社会自行来管理,某些特定的事务才由政府来管理。于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存在多元化主体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
NGO的兴起和发展是一种雄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也是一种生产力,社会资本的壮大有助于解决社会运行中的难题。“市场不是万能的,外部性、垄断、宏观经济失调、分配不均等问题市场本事是无法解决的。”⑤在面对众多的社会问题时,政府也可能会出现失灵状态,为保证社会的稳定,非政府组织作为企业和市场、政府和国家的合作伙伴,也就有义务以及责任帮助政府协调整个社会事务。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
受市场机制的影响,NGO部门当前的发展趋势是属于混合形态。由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角色转换在社会中构成的不同身份团体或专业人士,是基于社会的发展因素考虑的,而其最突出的问题却是转换中造成贫穷的原因及其理解和对NGO转型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化对中国各个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影响较大,而且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在加深,对中国NGO发展的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结构多元化的逐渐形成,在各个领域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在这个时期,政府也在进行着角色的转变使其无暇顾及全局,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却是极为活跃,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球化的五场战争》【M】辛立本著,中国政治网,2003年版
[2] 《WTO与中国政府管理》【M】李文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3] 《社会转型与公共管理》【M】席恒等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当代中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丛书》【M】赵立波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 《公共管理与创新性国家》【M】刘玉浦 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资本市场 产业结构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产业体系融入世界产业经济系统,实现产业经济体系开放化,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通过产业结构效应的释放提升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开放化、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根本特征。
产业经济体系开放化是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经济系统不同于封闭经济产业体系最基本的特征。产业经济体系开放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的选择和发展都置于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最终使本国产业经济系统成为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作用的结果,其本质就是产业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是指在产业经济系统开放背景下,本国产业系统内产业之间以及本国产业系统与世界产业经济系统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升。协调依然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基于经济全球化下的一国产业结构合理化除了本国产业体系协调能力的加强外,还包括本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层次体系中的合理化,这是一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调整与其在国际市场上与相关国家进行动态产业博弈竞争的结果。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动态发展的客观要求,既包含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比例变化,也包括产业结构中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重提升,当代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还表现产业结构知识化的过程,基于经济全球化下的一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还包括本国产业国际分工层次的提升及本国在国际价值链中位置的提升,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获得更大利益的过程。
二、全球化下资本市场优化产业结构原理与机制
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其本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产业范围内寻优配置的过程,要素流动在产业优化中具有关键作用。流动要素中资本是最重要和最具流动性的要素,全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本市场是资本流动重要平台。资本流动是指各种实物形态资本、金融资本、技术和信息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以盈利为目的在国际间的流动。金融资本与劳动力、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中,金融资本资源的配置并不只是金融资本本身的配置,而且是社会其他所有生产要素配置的媒介与载体,金融资本的配置与流动引导其他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本的配置与流动,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及产业间的流动深刻改变了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体系。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世界各国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是非均衡的,禀赋与发展的非均衡导致了各国利率、汇率及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差异,从而使得资本在不同的国家将会取得不同的收益,于是资本的逐利本性就将推动资本在世界各国进行寻优流动,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资本收益的最大化。金融资本流动遵循经济学利益导向的基本原则。金融资本跨国界流动的基本信号是金融资本的价格,其直接表现就是利率、汇率的不同以及不同国家资本边际生产力差异从而引起金融资本的收益率产生差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流动日趋全球化,投资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和金融中介,融资者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最合适的融资工具。金融资本资源的全球寻优流动引导其他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与流动,金融资本带动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资源在一国进行重组,从而导致该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变动,并由此获得相应的要素分工收益。同时,资本跨国界直接流动始终与特定产业的利益相联系。金融资本流入一国时,会选择该国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部门、产品和企业进行投资,以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降低投资风险,这些产业、产品得到了资金也就可能和获得好的发展机会,从而提升其产业获利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三、驱动资本国际产业间寻优流动的因素
全球化经济中的国际资本按其属性有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分,金融资本紧紧与产业资本结合、溶合,为产业资本提供信用支持。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业发挥资本积聚、资本集中与资本配置功能,未来金融业将是银行与资本市场共同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时代,前者使现有企业壮大,而后者则是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及实现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的有效渠道。随着金融深化,货币资本作为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的地位愈发重要,它调动和配置生产要素,谁控制货币资本谁将控制这一切,凸显了金融资本的重要性,金融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将越来越大。因此,产业资本必须借助于金融资本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作为金融资本的驱动因素
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演进的最高阶段,是专门投资于各类金融资产,并追求价值无限增值(盈利最大化)的货币资本。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延伸,主要工业化国家利用本国货币资本,通过国际融合及其它手段发展为支配全世界经济的全球货币资本,从而形成国际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体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紧密结合、产业资本依赖金融资本(融资功能)的关系。
影响金融资本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利率、汇率和证券投资收益等。
1、利率。利率是最早被用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之一。利率反映了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或者说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根据传统关于利率与资本市场流动的理论,一般而言,世界利率的变化与资本流入国家的金融资本呈负相关关系。一方面,当世界利率下降(上升)时,融资成本下降(上升),全球信用膨胀(收缩),资本供给增加(减少),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资本将随之增加(减少);另一方面,当世界利率下降(上升)时,国内金融市场收益率相对提高,对国际金融资本吸引力增强,金融资本流入。
2、汇率。汇率是典型的国际金融变量,几乎是任何国际金融市场决策都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当前浮动汇率时代,各主要国家货币之间的相互比价处于连续的变动状态中,为国际金融资本投机、套汇或套利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盈利空间,是国际金融资本全球流动的重要机制。汇率体现了本国货币的国际价格,汇率的波动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盈利,也影响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引发国际资本流进流出。
3、证券投资收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浪潮汹涌,使得证券市场成为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途径,证券市场开放使得利率对金融资本流动的牵引作用大为动摇。根据传统的理论,当一国利率下降时,国际资本流入趋缓甚至导致资本外流。另一方面,根据经典的股票估价理论,证券市场的涨跌往往是和利率高低负相关。因此,随着利率下降,该国国内证券市场价格处于上升过程中,或者预期很快就要上升时,国际金融资本并不会立即大量外流,甚至很可能吸引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涌入。国际金融资本的净流入取决于上述两种力量的共同效应:当国际金融资本对证券市场价格变化更敏感时,证券市场上涨对资本流入的拉动作用超过利率下降对资本流出的推动作用,则净资本流入为正;否则,当利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效果更强时,资本净流出。
(二)作为产业资本的驱动因素
产业资本是一种投资性资本,其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循环是与特定类型的产业资本紧密溶合在一起,希望通过产业资本的运动和效率的提高,实现资本增值。与交易性金融资本相反,投资性金融资本以产业基本面的分析判断作为决策依据,通常选择具有长期发展潜力、未来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的行业,一般并不太关心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的短期波动。
驱动产业资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要素禀赋与要素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
1、要素禀赋与要素结构。资本在利率水平相近的国家也会流动,源于不同国家产业具有不同的资本边际生产力,资本流动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资本收益,而资本边际生产力又与一国的要素禀赋、要素结构、产业素质等有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要素禀赋和要素结构决定了其国际贸易结构,也决定了其国际竞争的地位。
迈克尔・波特指出:“生产要素是一个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他将生产要素归为五类: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他还指出,“人力资源、知识和资本是可以在各国间流动的。高级技术人才正如科技知识般高度流动,这种人才流动随着国际通信的发达而更为显著。当一国任凭它拥有的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离去时,这部分生产要素也就不成为该国的优势。能有效应用这些流动的生产要素、提高配置生产率的国家,通常也是国际竞争中的赢家。”
2、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要素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的不断投入及其有效配置,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如果产业结构合理,与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相适应,与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则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投入的不断增长即能保证产出的不断增长,经济就得以持续增长,在国际化竞争中才具有竞争力,从而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并进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如果产业结构扭曲,则会严重降低资源配置的效果,即使短期的高增长能够发生,最终也会由于结构的限制而不能持续,导致国际资本流出。
金融资本流入一国购买证券时,会选择该国具有发展潜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部门、产品和企业进行投资,以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降低投资风险,产业结构优化的产业、产品得到了资金也就可能获得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其产业获利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四、资本市场开放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历史潮流中,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对其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开放的资本市场能为产业结构优化所需的生产要素提供高效率流动通道。一国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需要优势要素的组合与培育。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本土的资源,还包括外来的资源,并且在不少产业部门很可能不是本土禀赋资源的比较优势。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演进的最高阶段,是当前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优势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需要以金融资本作为载体,一国通过开放资本市场,既可以引入国内所不具备的优势要素,也可以输出本国优势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势组合。另外,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其在世界各国进行寻优流动,本身具有最优价值的发现功能,相比较其他要素配置方式,优势要素通过开放的资本市场进行配置具有更高的效率。
第二,开放的资本市场为产业结构提供优化参考与方向。一国产业结构优化本身是在不断调整中摸索进行的,一国产业结构在封闭条件下调整优化,容易脱离世界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最终不可持续,甚至会出现一国封闭条件的产业结构优化在世界经济趋势参考坐标系只能表现为历史倒退。国际资本市场中的资本,从全球范围内选择具有投资潜力的产业,其选择的标准具有全球价值判断标准和视野,其选择一般具有前瞻性,从而为一国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方向和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海波.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宝明.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4、张幼文等.世界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弊端;启示
计划经济下宏观调控的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调控程序自身不平衡。计划经济本质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因为作为一个计划,发行计划的主体在指导和监督计划的执行上都应该是政府。如果政府所制定的经济发展运行计划是平衡的,是客观的,具体说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各种指数都是平衡的。在这种前提下,政府职能就是监管,以确保计划的完美实施。但是,政府如何制定平衡的经济计划,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政府通过获取制定一个计划的全方位,立体式,符合实际的客观指数,及时,准确的GDP数据;其次,政府总体规划方法要符合市场规律,遵循客观情况;再次,一个系统的计划是否完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决于规划方案是否科学,决策过程是否民主;而现实中,一方面由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技术落后,市场主体根据自己的喜好,故意歪曲信息将导致政府无法获得制定一个全面,及时,准确计划所需要的全部经济信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政府在寻求最佳规划方法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投入----产出方法,优化方法已用于制订计划,但是,截止到目前,我们尚未完全掌握优化规划的有效方法。其实,规划方法的关键在于制定主体对于改善经济恒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程度已经很清楚了,也希望有简洁和实用的数学模型,但目前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一个国家的规划方法是计划经济的落后,许多的计划是,政策制定者和结果。再次,建立和完善规划制度在实践中是不容易的,而系统的建立和效率能保持各个利益之间的均衡,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最后,作为制定主体----规划师应该完全代表社会利益,完全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着眼全局,但事实上是,在现实中这是理想化的存在,计划制定师总是难逃自身利益的局限,往往从己出发,或从其代表的部门或地区的利益出发,制定一个反映少数人利益的计划,着眼小集团利益。鉴于上述事实,现实的计划常常是不完美的计划,计划本身难以避免出现不平衡的结果。
第二、计划调控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往往是在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规划是已经预测了的,并且已经考虑在该项目中,但有些情况是计划中并尚没有出现,没有预测更无法提前考虑的,这些情况将使预先设定的平衡被打破。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令计划执行措手不及,所以,他们需要根据变化的经济环境,不断适应和更新计划,以求达到与时俱进。可是,这一简单的理想也不能完全实现,客观情况是规划方法和制度出台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等其他原因常常导致这种调整的滞后,计划调整往往滞后或者片面,不均衡,因此,在计划经济中,即使其中第一个计划是均衡的,也会因为规划调整导致宏观经济的片面失衡。为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而使计划能够跟上经济变化的脚步:首先,规划部门出台符合客观情况的执行规划和计划指标。其次,建立有效的评估或绩效识别系统。
第三,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体制。在优先考虑数据,技术,收益效益等环节的前提下,这些条件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在此前提下,计划经济时期,执行该计划时所产生的矛盾和不平衡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是不是一个很长的计划纲要下,为了实现计划指标指数不得不执行的现象出现。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恰恰说明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宏观调控所导致的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只要存在客观的经济失衡问题,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激励和监督机制予以纠正。因此,宏观调控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在计划经济的拟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激励造成的。
二,计划经济下宏观调控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启示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有宏观调控。从形式看,似乎都没有区别,但事实是,也有明显的差异。要清理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但如何进行宏观调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适用宏观调控的程度也存在本质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计划经济是相排斥的。反映在客观情况下有必要建立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本能的调解功能,让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调控功能,它可以不遵循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对计划经济,更要能够使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重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破坏市场体系的正常功能,从而损害经济效率的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的改革。因此,应加快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改革进程。
不得否认,政府的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规划制度是底线,底线不容僭越,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征服政策的实施是有效果的。但问题是,一方面,政策效果具有短期性,另一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不利于在市场经济的增长,因此损害长期的经济利益,甚至短期性的影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成立,并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相关征服部门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规律的情况,更加不能掌握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调节方法,也谈不上对宏观经济的操控有效性了,积累市场管理调控的经验教训,只有在宏观调控的变化情况才是可能的。目前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管理的体制机制体制,同时制定相配套的宏观调控规划计划,全面推进创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系统而努力。除此以外需要加快改革经济管理方式,始终不渝的坚持正确的政策方向,彻底变革落后的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引导,尽快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调控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大繁荣,经济大发展。应当看到体制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应该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市安装公司)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4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 激进式变革 渐进式变革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莉.转型经济学的“转型”:超越渐进与激进的两分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5
关键词:渐进改革 增量改革 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
一、我国渐进改革的显著特点
(一)“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主体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逐渐培育过程,包括新的市场主体――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的逐渐改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机制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逐渐培育过程,如先后引入了动力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直至建立起市场定价机制,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的双轨制做法
“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一系列双轨制做法,如所有制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决策双轨制、用工双轨制等。双轨制表明了我国改革的渐进性质,准确刻画了我国改革的重要特点和优点。
(四)“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社会制度完善的量变态势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呈现出渐进的量变态势。渐进式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约束下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五)“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改革的局部推动特征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通过局部逐渐推进,如先农村后城市,先特区后沿海、再内地,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后政治等。
二、我国渐进改革的动因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前提下确定的
斯坦利・费舍尔认为,一个典型的进行改革的经济必须在六大领域做出重大变革:即宏观经济稳定化、价格自由化与市场改革、企业改革、贸易自由化与货币自由兑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创立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与制度框架。同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六大变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因此实行私有化成为一些国家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原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都走向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在目标上与这些国家显然不同。
我国的经济改革始终是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基础和依托。尽管我国是在改革进行10余年后,即1992年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目标,但在此之前各阶段的实际改革都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从本质来讲,这一主线没有改变过。从党的提出改革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体调节为辅”,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只不过反映了对改革目标不同程度的认知过程。因此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断嵌入和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是市场逐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到位”的过程。这种制约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只能选择渐进道路。
(二)经济制度的制约决定了渐进改革的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即发展生产力和达到共同富裕,需要以按劳分配和公有制为条件。改革实践证明,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并在市场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目标,恰恰是目前我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改革的具体措施看,由于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具体改革中,必须面对和消化过去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以保持基本制度的完整性和过渡的平稳性。
(三)渐进改革还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有关
实践证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很迅速,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困难,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调整和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并发挥综合调整作用,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艰辛过程。具体表现为:1 市场机制的作用要以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为前提,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自然过程,特别是在我国长期排斥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就显得尤其困难。2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适应市场机制的特点进行改革,从过去的直接调控转化为间接调控,需要改革原有的直接调控体系,调整调控对象,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方式。这显然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经验总结。3 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反应,要以本身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前提。这种机制的转变和结构变革是在原有企业机制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探索渐进改革的理论依据
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不仅在于新体制的运作效率明显高于旧体制,而且在于实行制度改革的预期收益减去为改革付出的代价仍高于旧体制的净收益。因此,改革成本成为衡量改革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改革的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是体制转换前、转换过程中及新体制完善阶段对时间和物质的消耗,可以看作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实施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创造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的成本,“必要条件”包括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必要的经济秩序、消除经济发展的深层阻隔等;2 体制方案的设计、比较、选择、试错、、调整修改过程中发生的费用;3 因违反经济规律出现重大失误而遭致的经济损失;4 传递有关旧体制非均衡和和体制创新(转化)潜在收益信息促使旧观念旧意识变更、新意识新观念形成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5 社会全体成员为学习和适应新体制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因社会成员不再采用旧体制但新规则还不完善,或者人们一时还不能适应新规则,新规则还不能发挥效用而导致的经济生活的混乱和经济效率的损失;6 制订、实施确保市场经济发挥效用的法律、法规,如维护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所需要的费用;7 新体制完善的成本,包括确立保障新体制合法性的法律制度的成本以及规范新体制组织与运行方式的成本。
我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我国的增量改革创造了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1 改革前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来恢复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恢复是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2 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使了生
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剩余的产生,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导致城市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创立了条件。3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崛起一方面促进了竞争机制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从而避免了强行纠正经济结构的成本。4 社会环境因增量改革方式大大缓冲社会阻力而得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因社会动荡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失。此外,增量改革还起到示范、传播新体制经济潜在信息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头脑中旧意识、旧观念的改变及新意识、新观念的确立,从而可节省在变更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方面所需要的实施成本。
(二)改革的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而摩擦成本可视为因人为(主观)设障而引致的成本。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此过程中总会有人受到一定的损失。1 体制改革使一些人失去旧体制下的种种既得利益,既包括权力、地位、特权等少数人才有的利益,也包括“铁饭碗”、“大锅饭”等多数人享有的利益。若这些既得利益者不能从体制转换中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就会反对改革。2 改革虽说能使绝大数人获益,但也存在相对获益水平高低的问题。从相对收入的角度看,只要有人在社会收入的结构中与他人相比,收入相对水平下降或社会地位相对下降,他们也会反对改革。3 即使考虑“补偿”的因素,人们可以把改革的收益拿来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首先,补偿应该超过受损者原先的相对收入水平,否则没任何意义;其次,改革是一个总过程,“投入”与“产出”间存在一定时滞,可能使受损者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正因为以上如此,改革是一个“非帕累托改进”,必然存在巨大阻力。这种改革阻力会造成多种形式损失,因这些阻力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时间和物质的损失)即为改革的摩擦成本。
如上所述,我国的改革属于增量改革,增量改革不仅减少了我国改革的实施成本,同时有效控制了摩擦成本。原有的体制条件拥有数量众多的受益主体,如果改革一开始就针对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存量部分),无疑会触及这些既得利益主体,遭受很大阻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摩擦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阻滞改革的深入,甚至使改革中途夭折。而我国的改革始于体制的部分(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私营企业的崛起为表征),避免了对旧体制核心的直接冲击,从而极大减小了摩擦成本,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此外,增量改革还能有效缓冲由“投入”和“产出”间的时滞所引致的阻力,因为在增量改革方式下,新体制经济迅速成长会使社会内部产生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能为受损者提供及时的补偿。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6
经济学家们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着三个本质性的差别,即决策机制不同、协调机制不同和激励机制不同。决策机制不同是指计划经济的选择或资源配置是由至高无上的政府机构做出的,而市场经济的选择或资源配置则是由成千上万的个人分散地独立做出的。协调机制不同是指计划经济的存在与运行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自上而下以一种命令的方式来贯彻落实,而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由一个统一的价格来调节千千万万的分散个体,使它们达到一致。激励机制不同是指计划经济是以集体利益为中心的,强调“大河没水小河干”,而市场经济却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强调“小河有水大河满”。例如处理同一件事情,采取计划经济和采取市场经济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同是医院专家门诊挂号价钱的问题,如果采取计划经济,即政府做出规定:为了使经济条件不好的人也能看得起专家门诊,医院的专家门诊挂号费不得多于14元。这样,无论大病小病,人们都想去看专家门诊,而专家的看病热情则急剧减小,就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政府可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段方法。一、采取分给指,由挂号处人员决定将票号分给谁,但是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挂号处人员受贿的现象,损坏的还是人民的利益。二、采取排队制,即按次序挂号,每天售出一定量的票号,直至售尽为止,,这样,人们便都不去工作,来到医院排队挂号,浪费了时间和大量的人力资源。三、会出现“黑市”,不法分子将14元的票号以100元的高价卖给看病的人,从中获取高额利润。但如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放手不管,医院会自己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医院便会迅速降价,而一旦供给小于需求,医院又会相对的提升价格,在此过程中,医院不断地在寻求一个经济平衡点,直至供求相等,便实现了经济最大化。原来存在的种种问题,便自动消失了。
经济制度是一种根本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总体方向,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