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媒体的发展

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1

摘 要 大众传媒与体育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以电视为主,研究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的宣传,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传媒的介入提高了青少年参与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深了青少年对体育的了解和喜爱;大众传媒对体育明星的报道,激励并引导青少年对体育的关注和兴趣。但是青少年接触电视、网络等媒体时间过长,又会挤占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青少年 体育发展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与大众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手段的日益增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益丰富。但是大众传媒一直是人们获取准确、权威、实用信息的重要途径,借助大众传媒,人们能及时获悉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事情。现代大众传媒发挥着信息传播、休闲娱乐、舆论监督等作用,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资讯,并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体育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其本质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作为一种具有激励性、凝聚性、竞争性、可欣赏性的社会文化,体育是推广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受到全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倍受媒体的青睐。

当前,传播体育信息的媒体越来越多,体育信息的传播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体育功能不断被认识、被开发,体育价值观的不断提升,媒体与体育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一、 大众媒体与体育发展的关系

(一)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依靠大众媒体的推广和宣传

大众媒体对体育赛事和活动的转播与报道,扩大了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拓展与扩张了体育迷的群族与数量,激发了体育的商业活力,刺激与升华了体育的商业价值。今天的体育运动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蓬勃开展,可以说大众传媒功不可没。

以NBA为例。1946年诞生的NBA,成立之初并不被看好。但媒体的关注培育了它的生存空间,尽管当时的报道仅限于广播和杂志,NBA还是逐渐开始步入公众的视线。

从20世纪50年代起,电视开始进入体育报道领域。与此同时,NBA也开始注重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加快比赛节奏。尽管当时电视对NBA的报道不多,还是引起了许多人对它的关注和了解。

随着70年代美国家庭电视机的普及,NBA通过电视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是NBA借助电视走向世界的开端。电视把NBA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赛事从场内延伸到了场外。

从80年代开始,NBA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报纸和电台都开设了报道和评论NBA的专栏,也出现了专业性的NBA杂志,电视媒体更成为转播和报道NBA的中流砥柱,从此NBA开始了全球化之路。

今天,NBA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体育迷喜爱的竞技体育品牌,得到全世界球迷的认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媒体特别是电视成就了NBA的辉煌。20世纪末,美国广播界曾流行过一句话:“NBA可以没有乔丹,但不能没有电视。”

萨马兰奇在预测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时曾说过:“将来的体育运动可以简单地归为两类:一类是适合电视(观众)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体育项目只有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展,否则要么衰落,要么踏步不前”。

(二)大众媒体需要体育运动提供丰富的报道素材

在现代世界里,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业余休闲时一种不可或缺的选择,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人物介绍等内容也日益被各种类型的大众传媒所重视,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体育赛事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据统计,美国三大广播公司(ABC、CBS、NBC)全年播出的体育节目多达1500 多个小时,平均每周30 小时以上;美国每年有线电视播放的体育节目达6000 多个小时;全美主要城市的日报有20%的版面是体育版,成为信息传播的第二个重头版面,各报社平均有20%的员工在体育新闻部工作。在欧美一些体育活动较为普及的国家,如果没有电视体育节目,现有的节目量会减少1/3。据一项针对广州市民对体育信息关注度的调查显示,有51.8%的市民会在看综合性报纸时浏览体育版,有40.3%的市民为了看体育报道而购买报纸。

电视对体育节目的需求,也可以从体育赛事转播费用的节节攀升中得到验证。国际奥委会(IOC)官方曾公布过一组数字: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IOC所获得的转播收入为1.0l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突破10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更创下14.82亿美元的新高,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的5倍。时隔4年后,这一纪录被2008年北京奥运会刷新。根据百度文库资料显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费达17.147亿美元。

(三)体育节目为大众媒体凝聚了必要的受众

一直以来,剧场、综艺、体育是保证电视收视率的三驾马车。竞技体育以其所展现的力量、速度、技巧和竞争,受到世界各地体育爱好者的追捧,大众体育以其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而丰富着电视媒体的报道资源。

每逢奥运会、世界杯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盛会,数以亿计的观众会聚集到电视机前,在同一时刻分享体育带来的欢乐与激情。从奥运会的收视人数来看,每届奥运会的收视人数都呈阶梯状飞速增长。据统计,观看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电视观众为36亿人次,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观众为近40亿人次,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收视人数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

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大众体育节目也以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教授正确的健身方法,传导正确的健身理念,推广普及简单且行之有效的体育技能和方法,展示璀璨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娱乐型体育节目,一出现便以极快的传播速度红遍大江南北。由湖南卫视、湖南经视联手打造的《奥运向前冲》(后更名为快乐向前冲),节目定位清晰,思路明确,除完整地保留了体育节目必不可少的竞技性外,还创造性地加入了娱乐性、草根性、互动性等创新元素,使得普通百姓只要有勇气,便有机会走上赛场,“秀”上一把,成为“草根明星”。当节目中的选手冲关时,观众急参与者之所急,喜参与者之所喜,选手的表现最大程度地牵动着观众们的心,不仅很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精神,更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一经推出,就连续13次获得全国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第一的好成绩。

二、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关系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传播信息范围最广、最为普及的工具,它作为各种信息的载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理想,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力强,可塑性强,喜欢探求新事物,其年龄特征决定他们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的社会宣传,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众传媒通过传播体育知识、体育比赛、体育娱乐等信息,强化青少年对体育的关注、兴趣和认同,使其逐渐从了解体育、欣赏体育到爱好体育、参与体育,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据统计,平时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越多的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参加体育运动越多的青少年关注体育信息越主动,对体育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也越充分,当参加运动与关注体育信息形成良性循环时,就更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才能以更饱满的精神面貌、更强壮的体魄去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从而能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介入到体育运动中,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独立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为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传媒的介入加深了青少年对体育的了解和喜爱,提高了青少年参与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青少年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他们对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枯燥而充满压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大众传媒中的生动而充满趣味和的“教育”导致和强化了青少年向传媒学习的心理倾向,青少年从媒体对体育的报道中得到娱乐和教育,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也激励了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陈天仁在《论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在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意识和正确体育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诸多主要因素中,大众传媒体育信息传播是首位的……”在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大型体育比赛期间,媒体对体育信息的报道密集,关心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青少年明显增多。在媒体报道中占比较大的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也是青少年参与较多的运动项目。

(三)大众传媒对体育明星的报道,激励并引导青少年对体育的关注和热爱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容易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青少年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心智不够成熟,分辨能力较差,常常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判断,容易随大流,以同伴或生活圈内的小团体行为作为自我行为的标准和参照。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从周围人群、电影电视或偶像等处模仿而来。

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体育明星,有许多少年就是因为崇拜体育明星而走上体育之路。“容国团的胜利曾使中国少年人手一拍,在这些少年中就涌现了郭跃华、蔡振华、江嘉良这样的一代英杰,使乒乓球运动号称中国‘国球’;中国女排的成就推动了排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很快就成为中国学校体育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一个让中国棋迷长久记忆的围棋大赛――中日围棋擂台上,聂卫平连战连捷、大放光芒,率领中国围棋逐渐赶上并超越传统霸主日本,在国内掀起学棋的热潮……正是体育明星的拼搏作风、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以及他们健康和强壮的体魄,高超的技术,卓越的体能和对体育淋漓尽致的展现,激发了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由自主地想加以模仿,进而产生了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

(四)青少年接触电视、网络等媒体时间过长,会挤占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

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时代,青少年课余时间的“玩乐”以“动”为主:在简陋的场地上打球、在小池塘中游泳、溜冰、玩官兵捉强盗……都是有益身体健康,充满乐趣的体育活动。随着电视及网络的普及,青少年课余时间的“玩乐”以“静”为主: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视……一旦沉溺其中,便是几个小时。

青少年处于接受新生事物认识世界的年龄阶段,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精彩节目往往会使他们“欲罢不能”,而且随着频道内容设置越来越专业化,不同收视爱好的青少年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目,即使是喜爱体育节目的一些青少年,也往往是“看运动”,而不是“做运动”。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家用电脑的普及,上网已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上,浏览新闻、玩游戏、聊天、购物、娱乐、交友、学习、查阅资料……几乎可以满足青少年所有业余生活的娱乐和学习需求。有调查显示,在青少年课余可支配时间中,除上辅导班、完成作业等“学习性时间”外,80%以上被用于上网和看电视,仅有24%用于体育运动。与户外运动相比,许多青少年更热衷于“宅”在家中。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媒与体育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的社会宣传,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传媒的介入加深了青少年对体育的了解和喜爱,提高了青少年参与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大众传媒对体育明星的报道,激励并引导青少年对体育的关注和热爱。但是,青少年接触电视、网络等媒体时间过长,会挤占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

(二)建议

大众传媒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应当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积极发挥媒体的指导示范作用,提高青少年自身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

青少年也应主动从学生时代起重视体育,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简单地追求体育运动中获得的快乐与满足开始,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逐步全面理解体育的功能,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使体育锻炼成为终身自觉的主动行为。

参考文献:

[1] 从NBA全球化看电视与消费文化的共谋.[EB/OL].百度文库.

.

[2]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我国大众体育电视节目.[EB/OL].百度文库.

.

[3] 陈天仁.论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1):82-86.

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2

1 大众自传播的特点

所谓大众自传播,即为传播组织通过现代的传播媒介对及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拉斯韦尔研究表明,人类传播活动均有五大要素组成,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大众自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其同样具备以上五个要素,因此在五个要素的框架下,大众自媒体本身的特点,就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1.1 传播主体多样化

大众自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其传播主体不会受到限制,传播主体除了可以是教师集群、艺术家领域人士之外,还可以是不同领域的人,他们的身份五花八门、可以参差不齐。

1.2 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形式多样

传统新闻传播过于正式,内容上受到诸多限制,相较而言大众自传播内容就比较宽泛,其可以是相关报道也可以是闲谈、通知等。而大众自传播媒介包容的形式比较多样,如新媒体、网络等,这使得大众自传播的传播面更广。

1.3 传播对象的不确定性

不同于传统新闻传播,大众自传播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凡是对所传播的新闻感兴趣,并且浏览的人均为传播对象,因此传播对象必定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身份,其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同。

1.4 传播效果多变

大众自传播的传播者的目的不同,可能是为了博眼球、可能是为了宣传产品、可能是为了打抱不平等,但在事件传播的过程中,因传播对象表达出不同的观点,就是使事件舆论发生变化,最后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2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存在的局限性

在对大众自传播进行深入的研究,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自然而言的暴露出来,即对媒体信息过度依赖、缺少主控力、非理性强。

2.1 大众自传播对媒体信息过度依赖

新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有着很大的便利性,这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新媒体获得较多信息,同时因为信息量大,人们并没有足够多的精力思考信息,只是大概浏览,长此以往,人们在习惯新媒体传播的情况下,对新闻的关注度将有很大程度的减弱。在此种情况下,进行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大众作为新闻主体,随意的进行新闻传播,信息量持续增多。人们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只有在某事件发展到时,才会提升事件的阅读兴趣,吸引越来越多的大众来关注此事,但随着事件发展的越发明朗,大众的关注度也会随之下降。所以,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中,需要不断借助媒体信息来支撑,使大众自传播的关注度持续存在。由此可以充分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过度依赖媒体信息。

2.2 大众自传播缺少主控力

新媒体传播新闻,会经历零星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沉寂阶段。因此,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大众舆论、讨论、发表观点,但因为没有正确引导方式来引导舆论,使得传播缺少主控力。在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运用此种方式来传播新闻、接收新闻,这说明大众自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其主控力的缺乏,将会使不良舆论、言论通过大众自传播肆意蔓延,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所以,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缺乏主控力是阻碍大众自传播良好发展、新媒体新闻深层次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2.3 大众自传播非理性较强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一些新闻事件的非理性上。原因就在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在了解事件的情况下,将自身的情感与经验掺杂到事件评价中,使得事件越演越烈,理性分析、理性认知的情况较少,导致事件处理存在偏差。由此可以说明,大众自传播的非理性较强,很多事件的发生,都能够使一些人产生共鸣,或激发人的愤怒之情、或激发人的感慨之情、或激发人的喜爱之情等,通过舆论来释放或发泄情感,这必然会加剧事件传播的非理性。就以网络红人来说,其所做的某些行为,被广大网民所批判,或认为网络红人炫富、或认为网络红人炒作、或认为网络红人博眼球等,这些言论造成了人们对网络红人有不好的印象。这便是大众自传播非理性所造成的结果。总的来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非理性的存在,会使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事实,使得事情不能客观的、真实的呈现出来,这不仅会影响人们观念意识,还会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突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建议

对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局限性的存在,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来突破和打破。

3.1 推动网络媒体建设

推动网络媒体建设,可以使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摆脱对媒体信息的依赖,传播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促进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健康发展。那么,如何推动网络媒体建设呢?其一,构建媒体资格认证监督机构,由专门的监督人员来负责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督和认证,及时取缔冒牌媒体平台,从而营造健康的、和谐的网络媒体环境。其二,合理建设网络媒体平台,要保证平台所的新闻信息真实、准确、有价值,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其三,与新媒体新闻组织相结合,在网络媒体平台上有目的的传播新闻信息,充分发挥大众自传播的影响力,使新媒体新闻组织所传播的信息能够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关注与支持。

3.2 强化新媒体新闻的理性

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3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并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每个社会都拥有它自己的通俗文化。由于今天的通俗文化都是大众化生产的,并且是借助于大众媒介而大批量传播的,因此诞生了另外一个词汇,即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在他看来,大众文化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中的那些大众化产生的,并且/或者通过大众媒介共享的一切东西”。由于现代通俗文化无不是经由大规模生产或由大众媒介推动的,因此他认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这两个概念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并认为通俗文化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包括人们司空见惯的所有物质、风俗、时尚与活动。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所指的对象实际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差别在于使用者对所指对象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笔者认同对大众文化这样的描述性界定: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生产,并为普通民众所参与和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简化为一句话,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时尚性、娱乐性、依赖性等特点,作为一种工具,媒体的物质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最早的口语媒介、原始壁画、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纸的普及、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书籍的产生、近代新闻报业的兴盛、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壮大,直到现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的数字媒体的崛起,媒体的形态处于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演化的历史中。

在媒体发展的历史中,每一次媒体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特别是在知识爆炸、技术更新迅速的今天,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的外延更是不断地拓展。在信息时代,不仅是新的技术变革和物质形态的变化可以产生新媒体,新的软件开发、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的推出,都可称之为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可以肯定,今天的新媒体在未来同样会被归为“旧媒体”的范畴。

本文所界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从技术界定上看。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根据这个定义,新媒体的种类非常繁杂,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新媒体不下几十种,包括网络电视(Web TV)、网上即时通信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属于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新的信息服务方式。

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超媒体。超媒体是指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息。美国学者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超媒体是超文本的延伸。所谓超文本是一种按照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文本中含有指向其他文本的链接,受众不需要顺序阅读,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点击”链接选择性地阅读文本信息内容,受众完全掌握了信息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虽然并未真正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任意转换和链接,但超媒体信息服务却是新媒体发展的方向。随着计算机芯片微型化和网络融合。手机、数字电视等装有微型计算机芯片的新媒体也可以同电脑一样连接至互联网。

交互性。交互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电话就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广播、电视,其信息的传播具有单向性,信息反馈不方便,交互性比较差。交互性则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又为人们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就使任何拥有联网信息终端的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发送者,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新媒体的超媒体性,使交流双方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交互传播。

超时空。新媒体利用连接全球电脑的互联网和通信卫星完全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接收设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收到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此外,无线网络的发展,还使新媒体摆脱了有线网络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接收信息。

新媒体还大大缩短了信息交互传播的速度,甚至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传播。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受众不能即时反馈,即使有反馈也是延时的。新媒体提供的在线评论功能使信息反馈的时间大为缩短,电子邮件可以将任何信息在几秒钟内传至全球任何一部联网的信息终端,即时通信服务则完全消除了交流双方之间在时问上的间隔,使信息的交互传播突破了时间限制。

个性化信息服务。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使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同定的地址,如IP地址、手机号、电子邮箱、QQ号码等,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向其传播特定信息。另外。受众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控制权,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这样,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和接收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

虚拟信息传播。数字化信息以比特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比特的排列来修改信息甚至制作虚拟的信息。利用各种软件,人们可以方便地毫无痕迹地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响,也可以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新媒体的虚拟信息传播,不仅指信息本身的虚拟性,还指传播关系的虚拟性。在新媒体下,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是虚拟的。

新媒体的发展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大众传媒紧密联系的。新媒体的发展,给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特点和气象。传播媒介本身既是重要的社会惯例构成,也是工业体系的延伸,与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政体有着复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传媒重新组织日常生活交给人们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加强人们新近形成的日常礼节和习俗,为人们重建认同感和记忆提供新的素材……在组织和倡导新的相互竞争的意义体系及其再现方面,大众流行传媒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大众传媒给人们提供各种话语、形象和解释框架。供他们在理解身在其中的社会变化时作参考,并帮助他们拿出个人的行动对策。

在这种媒介化生存状态中,人际交往

也由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演化为可以全天候与世界各地保持连线的人――互联网――人的间接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超时空、高密度、现成并且获得便捷的各类信息。在给人们提供切实帮助和服务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使人们逐渐漠视了自己拥有的思维与行为自由,形成了人对于物、对于现成答案的过分遵从和依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疏远。日甚一日习惯于闭塞的环境,习惯于以大众传媒来排解内心的寂寞,沉溺于在大众传媒信息所引发的喜怒哀乐之中,满足于在大众传媒牵引下自我营造的色彩斑斓且子虚乌有的交流幻觉。而忽略甚至放弃与外界的真实接触与交往。

传播会把公众塑造成丧失辨别能力而不假思索的单面人、一维人,只顺从并认同媒介传播出来的现实世界,缺乏对其进行思辨的能力:同时媒介为了各种利益迎合受众,而降低鉴赏品位,导致大众文化水平下降;媒介以诱人的声色占用并“窃取”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丰富与快捷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是文化的市场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加快了市场化的步伐。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了文化市场的主力军。在大众文化日益流行的语境中,从“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到文化商品化、文化产业化,文化越来越走向了市场化。书籍、电影、戏剧。文化产品是影响人的思想――或者增加知识,或者提高审美素养,或者使人颓废甚至犯罪,它们对社会来说不是中性的,有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分,一旦被作为商品来炒作,行为则以商业利益为宗旨。而不是以充实知识、娱乐大众为目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已成为人类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整合力量。文化产业不仅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而且与社会发展处于全面的互动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也使得文化生产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直接关系。人们在文化产业中的参与程度和享有程度,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标志着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正是这种实现程度的差异,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所达到的现代文明程度的差异。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二是文化的娱乐化。在市场商品化与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文化已渐渐摆脱了历史的重负,历史的、批判的、教诲的色彩越来越淡,休闲的、消遣的、戏谑的色彩越来越浓。到了新媒体时代,娱乐不但普遍化、大众化,还呈现出一种仪式化的现象。《新周刊》中“娱乐新世纪”有一段话。说现代的娱乐是一种哲学范畴的娱乐,这种娱乐的本质蕴涵着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认为21世纪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娱乐,工作本身就可以说是娱乐。超女、好男儿、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的应运而生,便充分阐释了文化的娱乐化特性。追求休闲、渴望娱乐成为新媒体时代下各媒体的一种倾向,搞笑戏说、娱乐至死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独特现象。在极端娱乐化的追求中,在渴望被关注渴求成名的心态中。伦理的道德的意识隐匿了,自我的个人的追求凸显了。

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4

大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高速运转的机器将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整合成为大众社会,在大众社会里,大众传媒伴随着经济、科技介入到文化工业中,传播、催生、制造例如影视、广告、流行音乐、时装表演、体育赛事、 KTV等各种文化消费产品,来满足大众的消费欲望和精神寄托,于是产生了以文化工业生产为特征,以城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即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与流行,使中国当代的文化呈现出充满挑战性的文化裂变,导致人性结构中的经济性和道德性的分裂与对立,享受欲望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对立,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让人担忧。在当前的政治、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出现背离和疏远的现象,对舆论引导造成一定的消解作用。我们要利用媒体的宣传和导向功能来对大众文化进行适当的引导,协调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冲突,使大众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对舆论引导的消解

1、感官刺激的满足与思想深度的忘却

舆论引导是通过各种手段将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行为引导集束到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总目标上,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行为。然而,大众文化崇尚的是快乐与愉悦,重流行与浮华,轻充实与深度;重实用与形式,轻理论与内容;重物质利益的崇拜,轻价值观念的建构;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欲望的满足。大众在追求与满足的背后却忽略了思想深度的加强与价值体系的构建,忽略自身在社会和工作中的位置确认与功能发挥,更无暇关注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目标的实现,推卸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感官刺激和欲望满足的思想就背离舆论引导的发展方向,消解了舆论引导的功能发挥。

2 、个性化的张扬与社会性的丧失

舆论引导是一种社会性取向与集体性活动,公众在为共同目的而努力,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也拥有更多的社会性,人们参与其中不感到孤独。然而,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是孤独的流浪者,他们群居在一个社会,虽有着某种职业或技术上的关联,但彼此是疏离和零散的。追求个性而失却社会性的大众面对舆论引导则会产生排斥心理与拒绝行为,给舆论引导设置了障碍,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阻力,消解了舆论引导的功能。

3 、社会思想的消解与价值体系的建构

在大众文化中,大众以“个人”的身份进入到社会,以反中心、反逻各斯为取向,通过个性的张扬达到对社会的反叛和对中心的否定,用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表现自我。当人们对大众文化迷恋之时,其背后隐藏的消费主义的张扬、颓废主义的弥散和理想主义的消解,必然导致人们对人格、意义、价值追求的失落和命运、前途、事业的彷徨,从而人们在大众文化的巨流中竞相模仿、复制,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单向度化,造成人格、趣味的趋同,最终导致社会思想的单调、生活方式的庸俗、思想观念的世俗化,进而对社会思想和社会价值产生消解作用。

正确引导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夹杂的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的意识形态给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带来了一定的消解作用,如不及时对大众文化加以正确引导,匡正时弊,势必会造成人们社会价值的分裂和意识形态的崩溃。这样,对大众文化包含和体现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表现形式等方面加以引导、改善和提高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1、提升大众价值观念和审美修养

媒体要借助精英文化、主导文化等各种力量培养大众的价值观念、审美修养和自觉意识,使其在辩证地看清大众文化的利弊后,能够正确鉴别大众文化的思想内涵。大众媒体要逐渐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自觉意识,提升其高尚的审美追求,使大众文化在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为大众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休闲方式提供文化导向和文化资源。

2 、注重社会主导文化的引导

主导文化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是政治话语的表述,反映的是国家的根本文化趋向、价值观念和国家意志,媒体要利用主导文化的权威性、教育性和引导性去调节和制约大众文化,纠正大众文化不良趋向,提高其文化品位,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媒体还可借鉴大众文化传播的成功模式,用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去传播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并非对立的关系,社会要给大众文化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健康的文化食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趣味、不同风格的文化需求。

3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与大众之间传输和表达的渠道,媒体从业人员是大众文化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传播者,大众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对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消费乃至整个发展水平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媒体从业人员也是大众文化的主创人员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素质的提高与增强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其认清时代形势与发展需求,把握时代精神,追寻民族灵魂,伸张媒体的主体意识,构建社会的主流话语,把握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和文化发展。

4、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

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手机载体;高校;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69-02

在新时期,要在推行实现大众化,就必须“要做到大众化传播要具有时代性、针对性、传播要坚持多样性”[1]。如今,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发展,手机已经正式以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来,我们惯以称之为“拇指文化”。手机在广大高校的发展势头是非常的迅猛,不管是在高校的树林小道中,还是在图书馆、教室中,我们都能够看到正在感受“拇指文化”的“拇指一族”们的身影。如何利用好手机载体推进高校的大众化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一、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在高校中的普及

在当前的新媒体中,手机占有着十分明显的地位。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10亿户大关”[2]。手机已经从最初简单的语音通讯工具转向了综合性的传播媒体。整体上而言,手机作为新媒体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自媒体性

自媒体的定义由美国的著名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主要是指自主化和平民化的传播者使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向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传递正式或非正式信息的总称。比如当前的手机就是典型的自媒体,像手机微博、手机QQ、手机论坛就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数字化的时代里,人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专业技术对信息传播的束缚,可以在现场通过拍照、录制视频或者是编辑文字等方式利用手机这个平台即时信息。一旦信息发送出去,接收者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感知。

(二)实时性

手机媒体的传播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因此具有实时性。不管身在何地,只要有手机信号,信息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播出去。加上现在手机与网络的进一步融合,手机已经可以基于网络实现即时性的传播。比如我们手机通话中就已经植入了3G视频通话,还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观看视频直播,等等。通过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不仅在使用过程中给人的感受是新颖的,更是实时的。

(三)收发多样性

手机作为新媒体,其传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流媒体都是其传播形式。手机媒体可以灵活实现其中的一种和多种形式的综合传播,因为手机媒体的收发具有多样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多种手机软件和服务的开发,手机如何装饰,安装何种应用程序等选择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信息收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贴近广大用户的需求。

(四)移动性

手机媒体的传播具有移动性是指手机用户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通讯信号都能够加入到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中,并且这种信息活动对于手机使用者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性。手机携带方便就更增了其移动性,使得其传播更不受到地域的限制,手机既能够增加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传播过程中的阻力。因此,手机媒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手机媒体因为其自媒体性、实时性、收发多样性、移动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的高校师生。进入3G时代,伴随着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广播等传播形式的出现,手机逐渐演进成重要的文化、娱乐、传媒平台,成为传播能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最为便捷的大众媒体之一。手机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方式。

二、手机载体为高校大众化推进带来机遇

(一)手机为高校的大众化推进提供了新载体

传统意义上进行大众化的推进工作,主要是依靠课堂和会议等形式进行,这种教育的形式已经与当前新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不符合。手机作为一种媒体,其兴起和迅速普及使其成为高校大众化的新载体。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需求,使用好手机这个新的载体,随时随地的使用这个平台,时刻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手机载体丰富了高校大众化的手段

移动通讯技术在现代已经日趋成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之间的不断的融合,这最终都为高校的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思考,不断的推动着高校大众化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手机是一个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的科技产品,每一个更新换代对于手机的个性化而言都是一次进步。现在的手机作为一种媒体已经融合了广播、报纸、电视和网络的功能。因此,手机作为推进高校大众化的载体,较传统载体而言,其手段更加的综合和多样化。

(三)手机载体提高了高校大众化的效率

在传统形式上的大众化的推广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处于主导位置,对于受教育者的接受度考虑得较少,加之是单向交流,工作效率都比较低下。面对面的交流使得受教育者有所顾虑,因而不能敞开心扉的畅谈。但是手机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点,无论是利用手机本身带有的短信彩信,还是手机网络等新方式,都能够使得双方以朋友的角色进行互动。在这场交流中,隔阂减少,距离缩短,避免了盲目,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高校大众化的推进效率。

三、手机载体为高校大众化推进带来挑战

(一)传播的去中心化给的主导性带来挑战

新媒体的显著特征就是传播过程的去中心化,这种新的传播模式改变传统上自上而下的传播格局。因此,去中心化的传播使得传播者已经不再在传播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实质则是在一个特定的虚拟空间中宣扬自我、否认核心。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自然也属于去中心化的传播媒体。手机作为大众化的推进载体,加上高校中的人群都相对比较有主见和有想法,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去中心化的挑战,

(二)垃圾信息使得大众化趋向复杂

手机媒体境遇下的虚拟空间,其传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自由性。这其中不仅会存在一个渗透性质的西方思想文化,还存在一些不良的手机传播信息,这些垃圾信息的存在对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当前比较常见的新殖民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等。高校人群又以一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群为主,面对着在手机媒体中暗含的垃圾信息,不断的滋扰和破坏着整个高校大众化的进程。

(三)手机通讯技术狂飙式的发展给大众化的创新带来挑战

手机载体语境下,大众化面对着和传统的环境不同的环境。手机载体发展不断的革新,各式各样的应用方式不断涌现,其中的技术理念和灵活的手段都在考验着高校大众化的发展能够适应手机载体,能否在其中实现自我创新。一方面,高校的教育队伍建设存在滞后,面对手机媒体的政工队伍在理论的宣传过程中应接不暇,其专业素质、应用能力和思维方式都存在着与手机载体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的教育模式需要创新。手机传播具有自媒体性、实时性、收发多样性、移动性的特点,对原本的大众化的推广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而迫切要创新教育模式。否则,大众化的推进就会寸步难行。

四、利用手机载体推进高校大众化的对策

(一)探索利用手机载体进行传播的艺术

科学的理论可用于指导实践,理论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这就是实践观。因此,在运用手机媒体进行的宣传时,也是遵循着这一点。高校人群对于信息的接受也要经历“提供的讯息一可接受的讯息一接受的讯息一注意到的讯息一内化讯息”的过程”[3]。在这一过程,如何加强高校人群对信息的兴趣,进一步内化为自己对于信息的认知结构,除了信息内容本身要有实用性之外,信息传播的艺术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机载体的传播语言要进一步的联系传统和现实,增强语言应有的说服力。在高校的大众化进程中,要让高校人群感受到其实不是一系列高高在上的理论,要让化思想转化成大众化的话语。在进行理论的宣传中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不仅不会对于理论的表达带来负面影响,还能够更加生动和全面的展示理论。

(二)积极的开发促进高校大众化进程的手机服务产品

手机是一种传播媒体,在大众化的视域下,手机则是一个重要载体。将手机的两种角色结合起来,积极的开发手机服务产品是促进高校大众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手机中的手机信息、手机新闻、手机视频、手机小说、手机博客等都是重要的手机产品,这些都能够很好地为高校大众化工作所用。比如,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时的推出手机报,然后发送到学生手机中。手机报是一个新型的阅读产品,这对于高校人群来说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进行以为主题的照片征集活动,让学生以手机彩信的形式参与到征文活动等等。手机服务产品的开发,是着眼学生兴趣,引导和激发创造火花,紧跟时代节奏,探索兴趣满足点,最终提高大众化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一支专业的以手机为载体的推进大众化的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传播队伍是在手机载体上推动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树立起全新的传播理念,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手机这个新媒体,树立起全球化传播、分众传播和以人为本的新型传播思维,这样才能在高校的大众化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要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的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的理论素养是指具备的理论和政策水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样才能真正的在高校的大众化推进工作中使接收者得到感染和信服。最后,高校大众化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要关注受教育人群的实际需求,注重因材施教。

五、结束语

手机载体的兴起给高校的大众化的推广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提供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正确地对待这一新的教育载体,为高校的大众化进程而不断的奋斗。

参考文献:

[1]彭颜红.大众化传播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

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大众传媒 纸质媒体 财经类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纸质媒体的有效传播与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便利。下面笔者将通过解析财经类纸媒,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来对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运作模式做出自己的学理思考与探析。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其特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精英阶层中,大家所受的专业性文化理论教育背景是参差不齐的。“零点调查”对中国高收入人群理财动态指数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类报道的主要人物及事件的主人公,中国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十分完整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可以被归类为“低学历的富人群体”。现在,面对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信息传媒的强势侵入,面对着大部分未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低学历富人群体”的广大受众,财经类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再加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在逐渐加入到财经类节目受众的队伍中来,因此,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将那些落在网络、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上的受众眼球吸引过来,这是财经类纸媒传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财经类纸媒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济报道与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式及经济市场运行状况以提高自己经济决策的理性高度与理财的准确性把握。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技术对经济信息、事件报道的及时、迅速、通俗化特征相比较,纸质类财经报道似乎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财经类纸媒传播要想突破自身的纸质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只有走专业化深度与通俗化表达相融合的道路,即所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专业性的理论水准,而其表达的形式与语言则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财经类纸媒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及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台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以报纸作为主要载体的纸质类财经报道,我们都知道,报纸多是以“天”或者“周”为出版周期的,因此对于当下发生的经济类事件或信息就不能像网络、电视、电台那样做到及时、迅速的报道,而在信息化的大众传媒时代,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必须属性,报纸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能做到迅速及时的报道时,就必须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理论水平与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表达结合起来,将自己所要报道的经济事件更加圆润丰满、更加专业化地表达出来,使大众传媒时代接受财经类纸媒传播的受众得到比网络、电视、电台等带来的更有效更专业的信息。

据对相关财经类读者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读者表示财经类的新闻报道太深奥,不易读懂。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侵入,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迅猛的发展势头,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被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为了能够吸引大众传媒时代广大受众读者的眼球,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就通过增加对信息加工的力度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为了突破自身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比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易于保存与理论性深度报道的特性,财经类的报纸就从增加版面的容量与文章深度上下工夫。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来,财经类的纸媒传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其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在对财经类信息进行传播时发挥出来的优势特点,财经类纸媒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了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与大众传媒特点及读者需求的积极改善,朝着让“非专业普通读者读得下去,专业性的读者受到启发”的方向努力发展,使纸质类的财经事件报道凸显出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迅速及时、适应大众传媒时代快速节奏与读者需求的文章特性,使财经类纸媒的传播抓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保存的特性。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运作模式思考与探析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财经类纸媒的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消费大众,因此,财经类的纸媒运作模式绝对不能走像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的运作之路,它必须走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的传播运作模式,将专业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元素的自然规律中做优胜劣汰的运行,来彰显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性特征。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4.陈静:《新媒体挑战下财经新闻的突围》,《新闻导刊》,2009(6)。

5.高韵斐:《第一财经跨媒体传播及其运作的实践与思考》,《理论前沿》,2009(15)。

6.刘晓妍:《对财经媒体公信力获得途径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