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儿童的教育教学;教学设计

1现代学前教育教学理念含义的解析

现代学前教育的概念是指对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解,包括对儿童自身能力、儿童认知概念等的理解。首先,了解幼儿教育中儿童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儿童之所以称之为儿童,是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与成年人具有同样重要的社会地位,但处于人生的早期阶段。儿童本身是独特的,在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一个不成熟和不完整的人。因此,这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幼儿教育时看到儿童的独特性、多样性和不完整。第二,为了充分释放儿童的本性,儿童的本性源于父母并出生。但是,家庭成员和从小生活环境固有的遗传因素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性质实际上没有界定,在儿童随后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儿童成长其实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所以我们必须让儿童自由发展。但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能完全释放,根本不限制他们的行为,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不能采取完全宽松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必要时完全宽松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最后,孩子的本质是他们还不完全成熟,不无知,在孩子的认知上也不无能。他们在身体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这种潜力不能完全实现。所以幼儿教育和教学不用担心,要耐心地引导孩子,不能让孩子接受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东西,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让孩子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

2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其实在现代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中,主要就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课程内容的实施设计。首先,它是教育目标的设定。目前,许多幼儿园教学内容偏向于小学课程。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将不利于儿童的未来发展,也不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这种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违背了阶段和顺序。它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也不承认儿童的主体地位。因此,它要求教师在设定教育教学目标时,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满足儿童的生活需求。其次,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把儿童的直接体验作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允许儿童学习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知识,应该允许儿童学习困难的学习内容。这不符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历。例如,一些幼儿园让孩子们每天学习许多难读难写的教学内容。儿童不仅在学习和理解上有困难,而且会导致儿童使用他们所学和他们所学的东西。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用真实的材料感受学到的知识,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现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儿童能够成长和进一步发展。最后,就是教育教学课堂内容的实施设计。儿童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占最主要地位的就是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前教育工作者不能强迫儿童去学习知识,要有耐心的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的完成学习内容。在教育教学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把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儿童正处在这一阶段喜欢玩游戏,游戏最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游戏让儿童学习知识,在游戏过程当中,儿童可以感受到没有限制、自由自在,从玩的过程当中就掌握了学习内容,这让儿童以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所以,在现代学前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找对方法,引起儿童学习的欲望。游戏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不但可以让儿童快乐的学习知识,还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相对轻松。总之,要想很好的把现代学前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学前教育教学设计当中,就要正确的认识教育教学理念,然后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设计[1]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以学生的最优发展为目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策划教学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大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信息传播理论及系统理论。

(一)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要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比较有影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学中揭示教学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教学理论能够指导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三)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传播是由信息传播者、信息内容、信息通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教育活动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动态过程,传播过程中,教师、学生、媒体、设计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师生之间要排除各种干扰,实现有效交流以取得教学成功。

(四)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较大。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方法,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所形成的方法。按照教学本身的特性,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

三、教学设计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依据相关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安排。在进行高等教育的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的特点。

首先,专业性是大学教育的最根本的特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才能或专长。一方面专业知识要以宽厚广博的文化修养作为知识背景,拓展思维空间,促进知识、技能之间的正迁移,灵活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广泛,同时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日益紧密,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以及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趋势。因而大学的教学目标必须同时体现出通识性和专业性。其次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应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大学阶段学生智能发展的重点,努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第三健全大学生的独立性是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人感”进一步增强,是走向成熟的最后阶段。总之,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二是要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即现代教学观。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素质教育观、系统方法观和教育效能观。

1.素质教育观。

一是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身体、心理、文化科学三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等七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二是要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正常发展。三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四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做人和生存,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2.系统方法观

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最优化三个特征。教学设计整体性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使教学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既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也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教学最优化指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强调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设计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的教学工作方案。

3.教育效能观

教育效能根据公式“教育效率 =教育产出/教育投入”来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投入教学资源,追求最大的教育效益产出。

(三)三是要把握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授课环境及授课教师几个因素,在具体制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时,按照标题、署名、正文三大部分来设计格式。

标题要精炼、具体、明确。正文按照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流程设计。设计思想要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教材分析部分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本章节的地位、作用;一是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二是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和在教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则是具体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教学目标要用具体、明确、实用的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的。教学策略与手段主要描述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学生的教学准备、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及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须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分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课后反思属于教学自我评价的性质,用来总结反思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参与热情、参与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反馈",有必要时及时改进、回授、甚至于纠正,进行强化巩固,同时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教育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媒体等因素,那么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这些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

1.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2.教学重点和难点、关键点的确定及突破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的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确定难点,进行教学。也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设立关键点,所谓关键就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把一个单元、一节课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与知识学好,就可顺利掌握、运用教材,这就是知识的关键.

3.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所提高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4.板书的设计

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板书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是学生在课后如何复习的指导法略。我们在设计板书时,一定要注意板书要条理清晰、思维逻辑推理合理、简明扼要。

5.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中要涉及到的物质条件。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媒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先进。除了传统的挂图、模型、标本及实验设备外,录像、投影、录音等设备也已广泛地进入了课堂,多媒体运用也已不再是新鲜的事。但从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来看,还需要在教学媒体设计上作进一步的拓展。

一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造更丰富的物质条件。二是要重视研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信息时代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各种公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已不鲜见,这些多媒体的课件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多数课件在交互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直接带领学生网上冲浪的更少。因此在研究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时,要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上花功夫、特别要尽量创造条件进行网上的教与学。带领学生到网上去收集信息资料,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是无形的但是它比教案要重要的多,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比赛来引起大家的重视,毕竟这是我们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6.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在课前如何激励学生预习与复习、在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反馈、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和批改等.

教育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教学设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所谓教学设计,即运用合理方法将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运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内容,更好地解决如何将教与学的研究结果和相应的理论运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当中。

1.2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及需求

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及需求,寻找解决途径的过程。在教学设计的模型当中,“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以及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要素。只有在运用教学设计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解决英语教学中所谓的“供需”问题。

1.3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分析

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多个方面,涵盖了教学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因此极具价值和意义。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可以丰富教学活动。

2.教学设计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意义分析

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有多种,本文主要以课堂效率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作为指标,教学设计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课堂的教学规划存在问题。将教学设计更好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英语课程本身包含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缺失教学目标,过于重视课堂的活跃程度而忽视课堂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引导下,可以明确教学内容的目标,引领学生和教师明白课堂最终的目的。同时,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之后的反馈,从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2.2实现系统化教学

教学系统化的设计主要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阶段,在教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五个阶段,在课堂教学之前明晰自己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带领学生抵达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可以明晰系统化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整个教学过程,更好地分配精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3.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缺乏系统理论指导

虽然很多教育部门以及教师都已经认识到系统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但由于现有素材以及理论的缺乏,很多教师有心无力,没有办法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理论是所有活动行为的源泉,在很多大学英语教学比赛中,不难发现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存在理论储备不足、应用意R不高的情况,这些都亟待解决。

如何解决现有的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主要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有关教育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组织有关交流研讨活动,更快更好地完成基础理论的构建;另一方面,需要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构建教学设计,从而不断总结有关教学设计的经验,从而自我累积自我成长。

3.2缺乏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很多大学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程度,一味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收获较少,并不能达到设立大学英语课程的初始目的。而教学设计的关键一环即为明确教学目标。

因此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每次教学活动最终的走向。

3.3教学方案无法体现教学结构的转变

从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案来看,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处于传统模式,即教师仍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教材而言,教师过于依赖课本,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以课本为主线,较少改变课本中的内容以及拓展课本内容,同时这也固定了教师教学媒体的选择及其形式,除了教师及其教学活动受到教材的约束,学生也极少对教材提出异议,一味地学习书本及其课后练习,不利于思维的扩展。就教学媒体而言,很多教师并未理解教学媒体的真正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仅仅将教学媒体作为板书的代替,而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媒体的内容。

教材依赖是长期形成的,但是应当逐步改变教学方案,从书本及教学媒体中将教师及学生释放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更好地拓宽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及学习活动内容,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大学英语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学科相融合,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者提出更好地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教育需求及发展,需要用更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不断追寻探索,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鲁男.效率取向:大学英语教学时间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4

教育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

应该了解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上和相关教学实用性上存在部分缺陷,学前专业数学教材特点具备和高中数学教材等同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前专业未来幼师从业知识学习结构体系,实践课程中,数学教学内容所涉相关数学知识皆为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以侧重教学点形式产生,数学知识重点内容有所缺失,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特殊问题予以特殊解决,从根本上处理这些问题。

一、重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主要是进行空间形式研究以及对应数量关系研究,因为数学能够有效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之后在此基础上也可进行资料观测和理论证明,随时进行自然现象数学模型提供以及社会结构系统数学模型提供等。数学所涉范围相对较广,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学习领域以及研究领域中皆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可有力解决实际问题。幼儿专业教学环节,数学以核心文化课程形式产生,务必进行教学水平提升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旨在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通过此种形式来满足幼儿教师群体文化素质诉求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等,使学生学好数学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也可深度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和对应数学基本技能内容等,学前专业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目的和运算能力提升目的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升目的便会达成。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正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进行几何图形认知,学生可进行自主制作,循序渐进的去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优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与数学思想教育相结合环节中可深度培养学生群体内在个性品质,形成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认真学习态度。身为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应按照学前专业教育特点要素和学前专业教育现状要素以及学前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目的要素等进行基础性数学课堂设计优化,使得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双向提升。

二、学前教育专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分析

1.教学模式整改

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过程中,其内容选择上应注重现代社会生活教学内容筛选和日常生产广泛应用内容筛选,需有力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旨在为学生后续幼儿园教学事项进行打下良好根基,还有就是应按照教学目的内容进行数学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精选和数学方法数学基础知识精选以及数学思想数学基础知识精选,充分揣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兴趣和学生爱好,在具体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环节中适时融入学生感兴趣内容,以满足学生基本学习诉求。数学教学内容安排方面,仔细斟酌不同类型知识结构系统性,遵循由浅入深教学原则、由易到难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以此种方式满足学生具体认知需求,在符合学生群体认知规律基础上方便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和基础技能掌握,随之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学生智力得以开发的同时,注重与对应数学内容间的紧密衔接性,不断充实幼儿教育工作相关联数学知识点与内容,生活实际数学内容涉及度也应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密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适时进行针对性教学,其主要分为数学游戏教学内容和数学故事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话剧教学内容等,数学教师可借助卡通形象编写模式和对应数学故事表演模式等进行学生潜在学习兴趣激发,形成生动数学教学模式和活泼数学教学模式以及有趣数学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更新与教学观念创新

老旧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室为主要教学阵地,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洗耳恭听,教师进行举例示范模式教学,学生便会模仿学习,通过反复练习后则由教师进行课后作业安排,机械式教学现象和填鸭式教学现象尤为明显。应该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应逐步走出课堂,不应拘泥于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可在室外进行相关数学知识教学,以游戏教学模式为主,以此来加深学生本体数学概念理解程度,函数性质内容等也会得到深度理解。学前专业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进行多样化教学与实际化教学,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摒弃原有作业本作业完成模式,纳入手工制作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玩具制作和教具制作,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和乐趣与,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喜悦,将数学知识内容与实践活动相连,通过教室合理布置以及优异学习环境创设来让学生熟悉周围教学情境,达成教与学的完美相融,逐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之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均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安排与选择,适时进行原有教学模式优化与原有教学模式整改,执行说学结合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函数奇偶性教学过程中可执行分组合作学习方案,此种方法可达到扬长避短式教学目的,随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性数学课程教学任务安排,函数奇偶性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旨在有力巩固此类知识,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数学游戏活动组织,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比赛的小组可以获得胜利,需要注意的是,应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探讨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编自导教学方案实施和自演话剧数学教学方案实施,此时学生群体必会从中提升本体创新能力和基本竞争意识。

3.作业形式整改与评价模式创新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特点加以深度分析,数学课程教学要求不应太高,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才最为根本,数学作业无需沿袭以往教学模式,证明、求解等书本作业方案应被改革与调整。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可运用书面作业安排形式进行作业任务下达,主要涵盖了手工作业安排形式和构思性作业安排形式以及表演性作业安排形式等,不仅如此,也可安排比赛型作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幼儿教育从业能力,也可稳步提升作图能力和玩具制作能力等。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假设最终还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核心考量标准的话,多数同学便会对数学学习愈加厌倦,导致弃而不学状况产生,所以应在具体数学课程教学中认真对待每位学生且尊重每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对不同层次学生群体和不同程度学生群体提供不同类型教学要求,给予学生公平竞争机会,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到公平对待,而不是区别对待,使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从而进行学习自信心完美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个体进步加以肯定,对学生学习缺陷加以指正、引导,评价用语务必充满正能量和极具鼓励性特质,让学生熟知劳有所获的学习真谛,在充分认知自己的同时发现自身需改变之处,了解努力与结果成正比的道理。结束语综上所述,首先要理解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是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优化,通过教学模式整改、教学方法更新与教学观念创新、作业形式整改与评价模式创新等来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秀芳.关于民办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思考[J].生活教育,2016(01).

[2]朱明健,谢笑容.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困境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29).

[3]欧阳洁,陈朝晖.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8).

[4]彭国荣.试探民族预科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以湖北民族学院预科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

教育教学设计范文6

一、合理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素质化。

1.要注重非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设定

非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比较抽象,不便于检测,以往不被任课教师所重视,而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重视非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设定,且力争做到非认知领域目标设定的具体化、可操作。

2.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而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因此,要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均能有所收获,学生的不同方面特长均得到发展。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连续性

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需要点滴的领会和感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需要终身发展和提高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急于求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细化、具体化,学期或学年的教学目标设定要有连续性。

二、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由于教学目标的素质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精心设计,要克服照本宣科的传统习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提升。

1.教材上的内容要灵活处理

新教材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科学探究、学与问、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及实践活动等,这些内容哪些该教师讲?哪些该学生自主学习?哪些该学生合作完成?哪些该学生动手操作?哪些该学生课后探究?等都要教师合理安排。总的原则是:教师能不讲的不讲,能少将的少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我发展、主动发展。

2.要充分挖掘教材外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材中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勤于学习,相互协作,搜集优秀的课程资源,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同时,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彼此交流,达到资源共享。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问题,重视来自于学生方面的课程资源,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非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多元化,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非认知因素,在达成认知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认知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实践、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积极改进教学方式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设计,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的特征。

1.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挥者。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要鼓励学生自我定向、自我探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2.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上,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融合到一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和谐自然。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增强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起点(包括动机、态度、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不同,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机会,如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可设计易、中、难分层次的练习题和作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情,努力学习,有所收获。

四、科学使用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样化,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恰当、科学的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要重视研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已不鲜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多媒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先进。要尽量创造条件进行网上的教与学,带领学生到网上去搜集信息资料,分析问题。同时,计算机在信息时代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认真设计多媒体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虽然多媒体的运用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还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多媒体教学设计上作出进一步的拓展。

2.要发挥实物和实验等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挂图、模型、标本、录像、投影、录音等设备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及实物教学等要足够重视,这些教学手段真实、生动、直观,是多媒体取代不了的。同时,要号召学生多观察实物、多动手操作、多相互探究,达到资源共享。这样的教学,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