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素质教育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体系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作为了21世纪的高职生,除了应具备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合作能力和公共协调能力等。高职院校要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人文课程,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开展校内外的人文实践活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决策者和被评价者,使他们能够制定更好的教育决策、教育或学习计划,促进教育改革,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内涵

教育专家顾明远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学者徐涌金认为,人的素质是个体内化了的具有深层意蕴的品质特征,是蕴藏在人自身的尚需开发出来的身心潜能,并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得到外在的表现。

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系统、科学、全面地搜集整理分析人文素质教育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所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否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是否符合高职生个体需求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和其他评价一样,都是在科学、系统、全面搜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整理与分析。虽然最终的评价结果是由人的大脑判断产生的,但这一判断是在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之下得到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高职院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以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保证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

(一)为构建并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供科学决策

没有科学的决策,就不可能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也难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效果,或者说没有科学的决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根本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开展实施。通过教育评价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决策者可以得到大量有效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决策。通过教育评价,不仅上级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及时客观地了解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状况,而且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也能够知晓自己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各项工作。通过评价的实施,可以检测本校各项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明确本校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可以了解本校每位人文素质教师的特长与潜能,从而为本校人文素质管理工作改革、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人文素质环境建设、人文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人文素质社会活动的开展等提供正确的指导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为高职人文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正确指导

人文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的,自身的教学水平发挥如何,教学效果怎样,学生对其人其课接受与否等等问题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得到回答。也可以说,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是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可以对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为人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出努力的方向,为高职人文教师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正确的指导。

(三)为检测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统一发展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情况如何,教育教学效果怎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是整个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起点,也是终点,更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重点和方向。只有对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整体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三、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评价

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制、工作机制、经费投入保障制度、考查评价奖惩机制等。领导重视程度的大小是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首先是对领导体制进行考察评价。

考察评价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主管领导的分工情况,分工合作情况,相关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组织情况、运作情况;相关教学科研机构的设立及运行情况;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研究会议的召开、决策及落实情况,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及解决实际问题情况;将人文素质教育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情况,高职院校教务、人事、财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参与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经费等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情况;对教师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考评的办法及相关奖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二)对高职人文素质师资队伍水平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的水平决定着整个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相关教师人文知识的多少、人文精神境界的高低、人文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对高职人文素质师资队伍水平的评价也应纳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人数、学历结构、学源结构、专业结构,其主要授课情况,开展讲座或报告的内容、次数、参与学生人数、效果情况等,组织人文素质教育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撰写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情况,参与编写或出版教材论著情况,主持或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类各级课题的研究及获奖情况等。

(三)对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情况是评价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课程开设是否齐全,每个专业、每个学期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开课门数和上课学生人数,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该校各专业所开设所有课程中所处的位置、影响以及学生修读此类课程的成绩情况,该校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所处的位置及影响,相关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及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情况等。

(四)对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高职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该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能力、人文精神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该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及效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次数,学生参与人数,活动效果,学生满意度等。

(五)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人文气氛是否浓郁,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生活习惯、精神风貌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就必须包括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评价。该评价体系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绿化美化,建筑布局、风格,各种标语牌等人文景观的布局及内容以及由整个校园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学风精神等内容。

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解,在评价方法上主要采用查阅相关档案材料,召开相关领导、教师、学生座谈会,进行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在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出上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被评价院校结合评价结果进行改进,以切实提高本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尚处于摸索阶断,更为完善科学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于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继续进行不断教育实践与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N].光明日报,2010-02-24(10).

素质教育体系范文2

【关键词】情境教学 直观情境 想象情境 体验情境

语文课堂的语文情境包容纵多,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笔者试在这里谈谈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途径。

一、直观情境

1.应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媒体进行教学,显得形象直观,能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氛围可以一扫过去课堂的沉闷,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但要注意,语文阅读终究是文本的阅读,阅读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学生要通过文字产生再造想象,切不可以视频和图片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文学是用语言符号表现生活的,而电影则用动作语言,鉴赏的方式前者靠的是思维想象,后者靠的是视觉冲击。我们一定要记住,阅读归根到底是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在学生已经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辅之以视觉冲击,可以弥补学生想象的不足,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2.应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种可以跨越国界、跨越古今的神奇的语言。它可以直达听众内心的深处,唤起情结,引发共鸣。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使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则在课堂气氛营造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诗歌教学中,“意境”的学习和体会是非常关键的。但极其凝练的中国古诗往往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意会”呢?例如,在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不妨通过音乐的渲染,请学生收集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离别”的歌曲,在课堂上通过这些低沉凄婉的曲调营造浓厚的“离别”气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学生之间亲身体验的交流,营造具体的生活情境。 同学间经验的交流比教师单纯的传授,从学生接受心理的角度来看,效果更好。例如,作文教学中习作片断的分享学习,从而懂得究竟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泛泛而谈的注意事项,而更多的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实践中的体会。再例如学习荀子的《劝学》,由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所学内容的距离。

4.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营造情境。 舞台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排演课本剧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和原作主旨。课堂短剧表演也可融合文本、音乐、道具、服装等多种因素。除了课本中设定好的戏剧单元,其他课文可以同样尝试改编、排演课本剧。如《阿Q正传》《鸿门宴》《雷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由表演带动阅读理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心理。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因素的使用、调动,可以开发学生多种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想象情境

想象是指人们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思维的活动。人们通过想象可以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创造现实中没有的事物。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所有的思想、发明、创造都是通过想象而产生的。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除了专门进行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训练外,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情境设计,渗透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很好的途径。以将教材作为出发点,有两种进行想象力训练的途径。

1.使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教材内容。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妨动笔画画荷塘的景致,体会一下作者描绘景物时的空间感,将文字变换成图画,既要依据课文原有信息,又加入读者的再创作,丰富了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开展扩展性想象活动学习。讲授《项链》,学生对于作者所塑造的玛蒂尔德这个处于当时法国社会中下层的妇女形象的深刻同情与认识后,不妨追加个“假如玛蒂尔德早在舞会前就知道项链是假的,那在她丢项链以后她的生活将会怎么样?”的讨论,由学生各抒己见,从而进一步深刻的领会、挖掘原作“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三、体验情境

素质教育体系范文3

关键词:三导向;培养模式;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的综合体,综合反映出他的个人气质和修养。他所掌握和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的程度,最终会影响到他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将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他们个人的人格特征。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所谓三导向培养模式就是始终坚持以职业情感、执业能力、社会适应为导向实施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适应口腔医学和患者多层次的需要。

一、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落后。在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配置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方面进行高度的重视。虽然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他们也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人文学科的课时比例较低,大部分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部分高校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修得学分,并没有充分领会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2)课程设置不合理。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一些高等医学院校为了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口腔医学生,他们加大了对基础学科的设置力度,而忽视了人文社科类课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口腔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还存在着课时偏少,课时所占比重较低的现象。3)师资力量薄弱。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师资力量决定着最终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口腔医学院校的人文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部分教师人文社科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他们在授课时不能将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充分的融合,造成了学生无法调动学习的兴趣,将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同时,还有教师无法将人文知识恰当地融入到临床实践中,造成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知识没有用的错觉,从而使教学与实践相脱节。4)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中还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然而口腔医学的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们的职业态度的形成、道德素质的提高等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很难达到。因此传统形式上的医学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全面素质提高的需要。5)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核评价的方法也侧重于对学生笔试成绩的考察。这种考核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腔患者对治疗手段和效果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原有的评价机制充分暴露出了他的弊端,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的需要。

二、构建三导向培养模式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提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要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意识,充分考虑患者心理因素在整个诊治过程中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既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加大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全面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2)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力度。为防止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被边缘化,各大院校要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合理优化和创新已有的课程体系。尤其是要加大此类课程的配置比例和力度可以结合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新的成果,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设置一些必修课,任选课,特选课等来拓展他们学习的范围。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医学人类学、中西医医学史、医患沟通概论等。同时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定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再提高。针对教师现有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人文素质培训计划。可以考虑聘请业内专家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快速提高他们的能力。也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社会中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同时兼备医学背景与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综合性人才,加强日常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这部分高素质人才也会对其他教师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4)创新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是最古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充实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场所。然而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饱受诟病。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为强的学科,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形成他们全面的人文素质。为此,我们就要加大教学形式的创新,拓展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巧妙设立情景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来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社区的活动,向社会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增强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掌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定期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等。5)完善评价机制。完善原有的评价机制,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评,采用动态的考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予以衡量。同时还要对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等进行评分等。针对在评价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确保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口腔患者在接受医疗诊治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加多层次的需要。因此,口腔医学生和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就要侧重于人文素质的教育,构建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醒下,从而更好地适应口腔患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瑛.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78-81.

[2]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63-68.

[3]陈洁,姜柏生,刘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9:94-97.…

[4]赵书峰,滕志香,景学安,郝岗平,韩子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现代医生,2012,25:130-131.…

[5]赵弼洲,余占海.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10:72-73.…

素质教育体系范文4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背景

高职院校有别于其他高校,是以教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辅以专题讲座,专题交流活动等方式为主,零散不成体系。因为缺乏持续有效的组织性,学生在听过课,进行过交流之后,人文素质依然提高不大,没有达到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对此,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现场测试,在调查和测试中发现,高职在校学生中只有8.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质的内涵非常了解;47%的学生想了解但不知从何下手;46%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30%的学生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在明确人文素质的内涵和重要性之后90%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系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在毕业生中8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很大;75%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人文素质培养不够全面。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全面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树立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和构建中的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我们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为主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拓展;改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方式,形成以选修课为主,必修课为辅,讲座配合,长短课程结合的科学化设置;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论灌输到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人文理论知识的内化;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从“一张试卷”到“一个任务”全面考察学生课程学习的成果,考核结果从“标准答案”到“实践效果”充分考察学生人文素质内化情况。

(一)不能做到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全覆盖

“所谓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气质、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内化。”[2]包含人文知识、文化素养、人类意志、人文精神,是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内容也应是全方位全覆盖的,而在实际构建的过程很难全覆盖,往往顾此失彼。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陷于单一化的圈圈,教育方式多样化不够不能涵盖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选择的教育内容在编排上缺乏内在联系。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

无论人文社科类,还是艺术类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都需要充分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精神环境,物质基础表现为实训实验基地和设备、人文教育基地等,而精神环境则是指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氛围。在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初期仅以校园为中心,不能完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也阻碍体系构建的进程。

(三)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难度较大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授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如何把二者内化为人文素质,在教学实践中考验极大,这不仅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应用,更需要把二者转化为人文习惯。人文习惯的养成也就标志这人文素质的内化完成。学生人文习惯的养成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任务,更需要学生真正从思想到行动自觉。

素质教育体系范文5

关键词:自学考试 现状 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共同结合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是现代社会人员和高职院校学生获得高等学历的一种方式。自学考试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它的特点是开放、灵活、费用低、门槛低等,它帮助社会培养了很大一批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社会人才。

一、自学考试对高等职校学生真有重要意义

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等职校的学生来说,参加自学考试是一种得到国家高学历的方式。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选择自学考试方式比其他普通高校得到本科文凭的时间少一年,这就大大减少了学费、生活费等开支。因此,自学考试对于学生、学校、家长都是有利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因此而诞生,它的灵活性、全面性、广泛性构成了全国的自学考试教育网,成为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自学考试不规定学制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学习的科目,并且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这些特点都适应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自学考试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对我国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自学考试的不足之处

1.自学考试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考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国自学考试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一般的高校基本一致,也是由国家考办和各省考办统一制定的,对象是全国或全省的考生。自学考试的课程设置也具有统一性、完整性、规范性等,但是在学习形式上过于刻板,学习内容上过于陈旧,学习的知识应用性不强。这些弊端对考生的个性化发展都极为不利。考生自学考试中选修课的选择很少,体现不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考试也就成为一种为了取得高文凭的单一手段。

2.自学考试内容与评价方式不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

自学考试是对考生自学结果的检测。要看一种考试效果怎么样,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科学、合理。在我国当前,自学考试的内容、分数评定、不同题型评分等方面对考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能力培养都极为不利;考试的评价方式简单,主要是以闭卷的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实践研究不足,对考生实践性的考核不多;只重视结果,对考生过程性的学习评价缺乏等。

3.自学的媒体建设不健全

自学课程的媒体建设包括考试大纲、自学材料、自学教材、教学设施等等。要实现现代化的自学教育,就要完善这些自学媒体建设。现有的自学媒体主要注重学科性、知识性,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和考生的未来发展,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中国的教育多是“理论多于实践”,过于刻板陈旧的内容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前的自学媒体仍以纸质为主,没有现代化的“痕迹”,这种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古板。

三、如何提高自学考试人才培养

1.转变思想,改革应试教育

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考生应该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合作精神、开拓性等素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点,不能让考生为考试而考试。传统的教育内容固定,方式单一,主要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老师主要负责完成教材的讲解,学生就负责回答出标准答案,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考生要明确学习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文凭。另一方面,由于自学考试缺少正规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很多人没有与普通高校学生同等的校园感受。因此,我们要加强自学考试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有浓烈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自考考生会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

2.实行开放式学习,改革自学考试课制

自学考试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然后逐渐建立开放式的学习体系。对于课程的改革,可以从教育内容、形式和评分方法等方面来进行。所谓“因地制宜”,我们可以改变以前古板、单一的课程设置,让自考课程变得灵活、多样和有效。可以根据不同考生的特点,设置一些考生需要的课程,要注重文理的交叉学习,避免偏科的现象。另外,在全国不同地区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学习模块组合,定期对模块进行整合,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帮助考生提高市场竞争力。考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和个性自主选择模块的组合。我们要改变以前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新课程设置要有弹性化、实行学分制和选考课程设置。

3.改革自考评价方式

为了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一定要改革考试的评价方式,考试结果不再是唯一的考核目标。考生也要改变从前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更多的是开动脑筋,积极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考试的命题方向反映了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命题团队要以发展考生个人能力和素质为指导,改变单一的“一个问题一个标准答案”的考核形式。考试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新型的、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对于自学考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不仅改变了单一狭窄的考核方式,通过网上咨询、辅导、交流等方式,还加强了考生与自考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考生全面发展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家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完善自考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1,2,11。

素质教育体系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作为了21世纪的高职生,除了应具备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合作能力和公共协调能力等。高职院校要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人文课程,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开展校内外的人文实践活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决策者和被评价者,使他们能够制定更好的教育决策、教育或学习计划,促进教育改革,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内涵

教育专家顾明远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学者徐涌金认为,人的素质是个体内化了的具有深层意蕴的品质特征,是蕴藏在人自身的尚需开发出来的身心潜能,并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得到外在的表现。

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系统、科学、全面地搜集整理分析人文素质教育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所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否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是否符合高职生个体需求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和其他评价一样,都是在科学、系统、全面搜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整理与分析。虽然最终的评价结果是由人的大脑判断产生的,但这一判断是在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之下得到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高职院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以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保证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

(一)为构建并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供科学决策

没有科学的决策,就不可能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也难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效果,或者说没有科学的决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根本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开展实施。通过教育评价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决策者可以得到大量有效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决策。通过教育评价,不仅上级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及时客观地了解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状况,而且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也能够知晓自己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各项工作。通过评价的实施,可以检测本校各项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明确本校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可以了解本校每位人文素质教师的特长与潜能,从而为本校人文素质管理工作改革、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人文素质环境建设、人文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人文素质社会活动的开展等提供正确的指导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为高职人文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正确指导

人文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的,自身的教学水平发挥如何,教学效果怎样,学生对其人其课接受与否等等问题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得到回答。也可以说,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是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可以对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为人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出努力的方向,为高职人文教师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正确的指导。

(三)为检测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统一发展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情况如何,教育教学效果怎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是整个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起点,也是终点,更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重点和方向。只有对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整体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三、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评价

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制、工作机制、经费投入保障制度、考查评价奖惩机制等。领导重视程度的大小是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首先是对领导体制进行考察评价。

考察评价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主管领导的分工情况,分工合作情况,相关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组织情况、运作情况;相关教学科研机构的设立及运行情况;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研究会议的召开、决策及落实情况,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及解决实际问题情况;将人文素质教育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情况,高职院校教务、人事、财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参与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经费等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情况;对教师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考评的办法及相关奖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二)对高职人文素质师资队伍水平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的水平决定着整个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相关教师人文知识的多少、人文精神境界的高低、人文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对高职人文素质师资队伍水平的评价也应纳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人数、学历结构、学源结构、专业结构,其主要授课情况,开展讲座或报告的内容、次数、参与学生人数、效果情况等,组织人文素质教育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撰写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情况,参与编写或出版教材论著情况,主持或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类各级课题的研究及获奖情况等。

(三)对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情况是评价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课程开设是否齐全,每个专业、每个学期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开课门数和上课学生人数,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该校各专业所开设所有课程中所处的位置、影响以及学生修读此类课程的成绩情况,该校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所处的位置及影响,相关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及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情况等。

(四)对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高职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该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能力、人文精神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该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及效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次数,学生参与人数,活动效果,学生满意度等。

(五)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人文气氛是否浓郁,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生活习惯、精神风貌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就必须包括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评价。该评价体系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绿化美化,建筑布局、风格,各种标语牌等人文景观的布局及内容以及由整个校园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学风精神等内容。

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解,在评价方法上主要采用查阅相关档案材料,召开相关领导、教师、学生座谈会,进行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在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出上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被评价院校结合评价结果进行改进,以切实提高本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尚处于摸索阶断,更为完善科学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于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继续进行不断教育实践与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N].光明日报,2010-02-24(10).

[2]桂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3]徐涌金.大学生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