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教育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1

关键词:小学校本教材 国学体系

引言

1995年,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全国政协委员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联合提案中说:“我国文化之悠久,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并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期从孩童抓起,让他们担负起继承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遗产的任务。委员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二十年过去了,在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急剧侵蚀之下,孩子们熟稔唐老鸭、米老鼠等国外卡通形象,却对卡通花木兰不感冒;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多是蜘蛛侠、绿巨人、雷神托尔,但是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焦裕禄等民族英雄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却显得无足轻重;校园里,“另类”童谣满天飞,污言秽语出口成章,他们却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还好,最近几年,国学教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仅就初等教育而言,儿童诵读经典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民间的国学启蒙机构也是不断涌现。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的愿望似乎就要实现了。国学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道德规范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是代表着我们未来和希望的孩子,更应当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进而将国学中的传统优秀思想内化为他们自身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以便在将来多元社会中提高文化定力和竞争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国学教育仍然处于零敲碎打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国学的振兴任重而道远。

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就是立足于学校、立足于学校的人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国学教育体系构建。国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放到某一所学校中也应当自成体系。从长远来看,小学教育应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和重点。总结出完善可行的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将国学教育的真正内涵及实践意义纳入到整个小学校本教育的大体系当中,培养出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染的具有新时代优良品格和完善人格的学生是我们推进国学教育的初衷。如何有效地推进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的构建?统一的教育理念、完善的课程设置、到位的保障体系是构建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一、教育理念是办学的基础和方向,他决定着我们的教育实践的走向

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深切认识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认识到国学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形成正确统一的国学教育认识和理念。第一,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国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和品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思想、道德认知、优秀传统技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实质上这些就是素质教育。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通过传统文化教育途径提高办学水平,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上的一种升华。第二,国学教育是对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不客气地说,过去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存在明显的缺失,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人格、审美、精神等 “文明人”、“现代人”、“中国人”的教育被弱化。而国学以其丰富的内涵,恰好能充实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人文教育的缺失。第三,学礼仪、重礼仪应当是目前小学校本国学教育的中心。学校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要逐步打造国学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而学礼仪、重礼仪是培养学生仁爱精神、民族意识、人格精神、和谐精神、自立精神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同时,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积累起强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所拥有的传统文化智慧将会成为他们融入国际的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理念决定课程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完善的课程设置是实现校本国学教育理念的基础。小学阶段一定要规划好符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的阶梯性课程体系。第一,要有明确的课程观和课程目标。当代小学生学国学就是要让孩子们从经典中学习、领会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学生的优良的道德精神品质、健全的人格理想。这是开设国学课程的核心观念,也是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因此国学课不只是要让学生识记、背诵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更应当透过知识点的学习,从思想、行为等方面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知养智,培养具有高贵气质涵养的新一代。第二,要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2000年来,中国的教育家们在儿童启蒙教育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硕果。中国古代大量的蒙学读物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选择一些精良的古代童蒙读本作为当今孩子们学习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春秋时期的《弟子职》的内容既有政治方面的总体要求,也有关于行为的具体规定,详细地记载了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进退之礼,可供今天对孩子进行思品教育借鉴。宋代朱熹的《小学》、吕本中的《童蒙训》、明人屠羲时的《童子礼》、吕得胜的《小儿语》、清朝崔学古的《幼训》、张伯行的《养正类编》等,都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代表作。历史知识教育方面,有关中国历史的蒙学书籍,如《历代蒙求》《编年歌括》《历代国号总括歌》《历朝故事统宗》《十七史蒙求》等等都是可以选择作为今天的学习课程内容的。经学方面的知识也应当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经学是古代社会的正统之学,了解一些经典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对古代社会正统学问的认识,尤其古代教育家们编的诸如《十一经问对》《十三经源流口诀》等等可以选择作为学习的对象。另外,文学方面的知识,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唐宋家文抄》《声律启象》《笠翁对韵》《训蒙骈句》;传统医学方面的,如陈念祖的《医学三字经》、陈惟彦的《幼学分年课程》;文字学方面的,《文字蒙求》《字画辨论》《字学举隅》;天文地理方面的,如《天学入门》《海域大观》《天文歌略》《地理三字经》等等都可以有选择性地拿来当做小学国学教育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既可以独立出来作为校本特色课程,也可以在传统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程中,教师从各自的教学特点出发逐步渗透国学内容。第三,要有扎实有效的国学教育形式。作为国学课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学教育活动形式开展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学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要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诵读经典、讲故事、国学才艺展示等各种形式都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其次,多开展一些课堂外的校内外系列国学主题活动,这其中既包括教师教学研究活动,也包括学生的国学素质拓展活动。前者如开展一些国学研讨课的听评课分析、国学教师素质大比武、专家国学系列讲座进校园等活动,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在认识上、实践中不断探究国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后者如在校内开展一系列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诵读节、国学诵读比赛或者各种各样的国学诵读游戏等等,在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习得、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陶冶他们的情操;开设国画、书法、围棋等技能学习项目,让学生在技能活动的学习和操作中充分感受国学文化;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国学相关比赛、公益活动等,增进师生学习交流,扩大国学的影响面。总而言之,学校在积极开展实施国学教育的同时,既要注重对国学经典文化的传习,更要注重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培养,不断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到位的保障体系是课程实施和教育理念最终实现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校本国学教育管理机构。小学国学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学教学、国学活动、国学课程开发、国学宣传等等都需要有专人负责,来贯彻和落实各级管理目标及任务,因此为确保国学教育工作能有序、有效地开展,校长、教导主任、任课教师等应各司其职,确保国学教育工作常态化实施。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国学教师的培训。不论是专职国学教师,还是兼职国学教师,目前小学教师国学素养总体上偏低,这显然成为制约国学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国学教学经验是当前小学国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除了老师平时的自学自修之外,学习研讨、专题讲座、纳入常规继续教育培训、构建网络平台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国学培训形式。邀请大学或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的国学专家来校培训和指导,将国画、书法、围棋等国学教育引领进课堂也是提升教师国学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最后,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优化国学教育环境。教室内国学教育园地、书法墙、走廊内国学长廊、大型活动背景、国学知识橱窗、校园国学广播、校园国学刊物等等都是搭建校园国学环境非常好的平台。这些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会凝聚学生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学生在这种健康向上、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中,不同思维不断碰撞,为逐步深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与价值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达三.重建传统国学教育体系[N].社会科学报,2010-5-13.

[2]宋岱虹.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从学生诚信的缺失及起因谈起,分析了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存在的 缺陷,并提出了以社会信用体系经验为基础,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对策。

诚实守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是千百年来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无论是为人还是治学,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坚守诚信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法则,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目前,大学生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瞩目的话题,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学者反思的文章中,到处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特别是我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将加速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诚信程度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道德。正因为如此,当前高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其终生的道德信条和行为准则,是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及起因

1、常见诚信缺失问题

(1)思想诚信缺失。入党动机不纯、个人总结胡编乱造。在日常生活中,不诚实、说假话,背弃诚信,随意撒谎,欺瞒师长、同学。《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显示,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2)学习诚信缺失。

考试作弊、抄袭他人论文、剽窃同学学习成果等。(3)经济诚信缺失。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款还息、弄虚作假骗取贫困生补助等。(4)就业诚信缺失。虚假简历、不履行就业合同、择业中使用不正当手段等。(5)网络诚信缺失。

2、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校园蔓延;面对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现象,他们茫然无奈。凡此种种,直接导致极个别大学生以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这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腐蚀严重、负面效应影响大。

(2)制度漏洞。

如果一个制度环境默许甚至纵容了一个人的不诚信,或者不诚信后没有给予相应的惩罚,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很快抛弃他所接受的诚信教育。相反,如果他看到或尝到不诚信带来的可能终生都消化不了的苦果,他就会对诚信问题倍加警觉。现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执行中存在漏洞,使得部分学生利用制度漏洞实施不诚信行为,如因考试违纪处分不严导致学生经常性作弊。制度的不健全,使学校对不诚信学生缺乏有效的惩治手段。

(3)教育工作者的诚信缺失。

主要表现在教育工作者个人诚信素养缺乏、学术腐败上,让学生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产生抵触。2006年下半年,复旦大学团委进行的关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查显示,69%的学生认为应该坚决抵制学术造假。可见,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不诚信对高校学生带来的直接影响较明显,学生也比较容易切身体会。

当然还有来自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诚信观念迷茫、法制意识淡薄等。

二、当前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缺陷

造成高校当前诚信教育体系鲜见成效的关键问题在于现有诚信教育体系不适应高校与社会信用体系的标准,以基础教育为主,不带任何评价或惩戒机制。因而总结现有诚信教育体系,可以发现还有许多缺陷。

1、诚信认知片面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弊端。

由于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存在着一定偏差,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诚信是一个道德认知问题,而忽视了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内化的诚信教育,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忽视了个人品质的“诚实可信”。、

2、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目前我们的诚信教育方法以灌输、说教为主,把德育教育当作知识“传输”,忽视情感教育。显然,不诚信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结出诚信的果实。

方式的陈旧,使得诚信教育仅仅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经常举行诚信签名活动,在现场签名的时候,只签名不签约,把在横幅上签名当成守信的承诺,缺乏实施性。

3、监督机制缺失

由于高校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给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诚信机制未能引入学校及学生群体,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4、与社会信用评价体系脱节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与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严重脱节。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势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信用记录,而高校学生诚信系统只包含诚信教育,缺乏必要的诚信数据记录,高校内各部门对学生不诚信表现记录互不共享,导致学生不诚信,而又办事畅通无阻。

三、积极借鉴社会信用评价体系,重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如何有效地把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引进到高校诚信教育体系中来,是研究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难点。参照社会信用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1、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执行力度

这是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学生管理制度本身和执行的漏洞给学生违纪提供便利条件。为构建切实可行的高校诚信教育体系,首先应对高校自身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在修改的基础上,层层落实把关,严格按制度办事,并阶段性分析制度执行效果。

2、建立并健全诚信档案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非常有必要。诚信素质的培养,依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系统。从现行的教育机制看,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因此,高校必须营造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使得它能够约束学生的各种行为,即将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带有纪律遵守、契约等行为进行认真归纳分析,建立科学诚信档案,如在每学年对学生的信用进行评估,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组织发展、进行助学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

学生诚信档案应以“记录为主、评价为辅”,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信用表现及奖惩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记录学生欠费情况,发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将每个学生的真实诚信表现置于全校的监督之下,从客观上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学生弄虚作假现象。

学生诚信档案应放入毕业生档案中,把学生在校表现作为单位用人参考的指标。

3、加强监督,规范行为

加强监管是搞好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健全和完善信誉保护和失信惩处机制,及时发现和惩处失信者,才能使学生不敢不守信、不能不守信。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生干部评优等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将诚信作为学校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

4、采取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说教上,高校诚信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手段,广泛收集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信息,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并积极探索创新诚信教育的新方法,开展讨论、签订考试承诺书、现身说法等形式的诚信教育,以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力求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5、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共享高校学生诚信档案数据

高校都在尝试积极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进程,建立各自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学生管理系统支持,在各部门对学生诚信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诚信记录数据的共享,逐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以诚信记录来约束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每年给学生一个综合信用评价分,规定各得分值在校园内具体可办理的事务。

6、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失信惩戒机制是指对失信学生进行惩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以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为依据,以学生在校表现为手段,使学生为其失信行为承担相应代价,惩戒失信行为,褒扬诚实守信,比如有欠费不良记录的学生要求家长直接交费,有恶意透支校园一卡通费用的学生暂停发放教材,公共选修课选课后未去上课的同学下学期禁止选修公共选课等。

7、积极引进银行业个人征信系统参与

很多银行都推出了针对学生的信用卡,高校可以借助银行业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金融信用习惯,以积极推进高校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

改进后的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能对改变高校学生欠费、考纪考风等状况起到基础作用,可以为社会信用评价进行初期教育,在具体实施中不断完善与提高,其未来的作用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证实。

参考文献:

[1]张琼.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应该做什么[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万清样,李国昌.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3(4).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3

1.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1)信息的内涵表明信息的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对自己学生合适的信息:从书本里、从校园内、从社会上、从媒体中,特别是从网络中等等。不是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发现,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课堂上、书本中,学生当然会信息不足。

(2)信息的内涵同时表明信息的重要性。由于信息是事物运动规律与状态的表征,所以任何一个系统(如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在信息中诞生和成长的。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认识、掌握与利用事物的运动状态与规律,也就是说必须掌握与利用信息,系统掌握的信息越多,其发展与进化的速度就越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对一个民族、一个学校、一个学生的重要性。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接触对他生存与发展有利的信息,与社会合作、与学生父母协作,把学校与家庭创造成一个有利于个体发展的信息的海洋。信息不足的学生会营养不良,信息营养不良的一代学生必将导致一个民族的衰弱,中国过去的历史足够说明这一点。

(3)信息的内涵表明信息只是事物的表征,并不是事物本身,它可以独立存在,能被人们提取、传递、加工和处理。所以,我们的教师不仅要精心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信息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提取获得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交换信息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信息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获得、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竞争,一个人不具备这些能力,即使置身于信息的海洋,要不是对信息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就是望洋兴叹,葬身于此。

(4)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信息的共享性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正增值现象和负增值现象,负增值即信息损耗。教育教学过程即是信息传递与分享的过程,我们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减少损耗,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最大效率。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结果是信息技术日益多媒体化、网络化。全球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村。在这个村庄里,不会支取别人的信息、不会破译别人的信息、不会保护自己绝密信息安全的民族都必将被信息化的浪潮抛向知识经济的新一代殖民地。因此,知识经济对中华民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高速公路又是深深的陷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

2.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动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经之路。江总书记说:“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生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刚处于起始阶段,我们耳闻目睹了很多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中把教育信息化仅仅界定为“多媒体化和计算机网络化”。多媒体与网络理所当然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先锋,但学校教育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决不能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远比这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可能走进一个误区。

一般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即指在教育与教学中,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环境。根据教育信息化理论,广义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如上所说,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方便地获得信息和交换信息的环境,特别应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是指围绕学校教学活动周围的一切事物,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内外条件的总和。其内容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学校内部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校园建设、学习风气、文化氛围、师生关系和外部的社会网络,包括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经济、科技、文化、风俗习惯等,对教学活动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都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只是用信息技术装备中小学校。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根据信息理论,学校教学环境中的学生获得教育教学信息有三个途径:直接与教学有关的事物接触,去了解认识客观事物而获得信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他本人已获得的知识与经验信息变成教学信息;教学媒体(或称教学信息体)是现代教育信息决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现代新型媒体。从以上教育教学信息的来源看,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质上就是要从教学实践(客观事物)、教师、教育教学媒体(即教学信息体)三个方面着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应该是一个这样的信息环境:

1.具有比较固定的按培养目标应提供的客观实践事物与客观实践环境,包括实验室、技能训练室、劳动技能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一些社会上的科研机构、文化机构、活动场所建立固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践和活动提供服务基地。

2.具有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教室物质环境和教室文化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中小学生学习、审美情趣、心理素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健康发展与否,上述因素关系极其重大。

3.优良的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首先应从教师的培训开始,而且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导者。教师如果不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内容、目的,不经常更新教育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不精通教育传播技巧,不熟练掌握现代媒体的开发与利用,不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或者不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改革传统教学,那么教育信息化则常常是表面弄得很热闹,实际上形式主义为多。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有目标地装备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的基础上,开发和建立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及各种各样的信息传输网络系统,为教师和学生获取更新更多的信息提供渠道。

三、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育部及地方教育机构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加强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信息化意识。“中小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根本。”首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其次是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教育信息化工程应切实重视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普及信息意识、信息基础理论。目前,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信息人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都纷纷计划将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列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如1991年日本文部省公布的《信息教育指南》中规定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基础》,以普及信息科学。

2.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切实重视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要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要与社会各部门横向联合建立实践基地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信息,发展自我能力。信息理论告诉我们,社会越发达,越要牢记:实践与参观,调查与访问,包括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各种实验活动、参观自然界和调查社会活动的各种现象,永远是学生教育信息最基础的来源,这也是著名的戴尔经验之塔所要告诉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内容。中国今天的学校教育已经严重与实践脱节与社会脱节与学生今后的谋生脱节,培养的学生在学校里高分低能,走上工作岗位眼高手低。皮亚杰在儿童早期认知理论研究中发现,结合日常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对儿童具有实战感、形象性、感染力,创设日常生活情景与实践环境,引导学生从中接受教学信息,积极探索并与同学老师协作交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教学对儿童认知与情感的发展特别有利。我们积极倡导把学校的教学、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的利用三者结合起来,如把气象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动植物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废物利用研究所等部门中一部分容易的课题交给学校,组织学生编成小组到社会中对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走访、调查、测量、统计,同时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搜索相关信息、整理信息并在整理中进行创造。这样既节约了研究机构的精力与物力,又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另外在社会与自然界里进行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与研究强化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而且要学好的必要。记住:孩子们在社会与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天生有无穷的创造力。我们再次呼吁:注意多媒体和网络的浪潮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汹涌澎湃时,切不可忘记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在协作中学习的环境,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也正是我们民族教育体制中长期最缺乏的。

3.要切实重视校园社会心理环境的建设。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环境明显表现出很多的病态,而且又面临一个又一个更深刻的挑战,如资源危机、环境危机、黄色文化的泛滥、与疾病、与信仰危机、战争与饥饿、贫穷与失业等。他们这一代将来能否以一个健康成熟的心理走进社会,面对竞争与压力、成功与失败、邪恶与正义,关系到他们是把现代化带入黑暗的陷阱还是明媚的未来。中小学生正是个性心理品质成长与定型的最关键阶段,多媒体与网络的开放环境进入中小学校后,教育信息化中的校园心理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去努力建设,一旦形成,就会以比较稳定的形式传递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去建设。校园心理环境常常包括学术风尚、文艺气氛、社会意识、集体观念、协作精神、人际关系、务实精神、文明习惯等,还有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4.多媒体与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技术杠杆,网络特别是INTERNET作为第五大信息体(媒体),刚刚兴起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主角。网络信息体具有与其它媒体不同的特点:无穷的信息容量、即时的传输信息速度、超越空间的信息协作与交互、随心所欲地信息浏览与下载。我们要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在扩大完善文字书籍图书馆、视听资料图书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校园网,尽早与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相连,逐步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网络系统,进入信息世界,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以网络信息资源库的巨大信息容量克服教材的局限。

5.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近期目标应明确是向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宣战,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为基础教育的素质化服务。中小学教师要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其他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演示播放工具,要通过教学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改革具体学科的教学过程。令人忧虑的是,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很有一些学校和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为应试教育服务,为题海战术服务,为强化巩固传统教学模式效力,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就成了“电灌加人灌”,成了改革的阻力,“口里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做的是应试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珠江三角洲在教育信息化的初始阶段,在华南师大电教系众位教育技术专家的主持指导下,就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总课题明确列入这一地区教育信息化总体计划中。我们在近期的珠江三角洲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调查中很高兴地发现:在这一总课题下,很多中小学校正在进行各种子课题的实验与探索,并已出版了不少课例录像带与专著,其成果是显著的,这一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借鉴学习。各地区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进行新型模式的探索。否则,教育信息化只能成为孩子们美丽的陷阱。

6.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进程中大力推广行动研究。各中小学校在利用教育信息化现有成果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传统的教育实验研究对研究人员要求较高,实验过程严密,实验条件严密,一般中小学教师无力承担,且实验过程封闭,不能随条件改变而作出调整,这种研究很容易脱离学校的教学实际。行动研究是学校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理论或科研人员指导下制定计划,当场进行实验研究,以求在短期内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强调在行动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研究方案,强调不断对研究进行形成性评价,并立即把肯定的部分反馈到教学实际中去,从而弥散性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7.分阶段、分层、分地区地推进教育信息化。

(1)卫星教育电视依然是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最有效的手段,其特点是覆盖范围广、信息容量大、收视点容易录制保存重放、速度快、经济实惠。尽快改造卫星教育电视网只能单向播出模拟电视的系统,使之能提供数字电视和多媒体数据,并与CERNET网和地面通讯网相连,提供实时或非实时交互方式教学的环境,进行师生间广阔领域内的亲切交流互动,让广大农村边远地区感受数字化生存。

(2)刚刚脱贫的广大农村地区以普及光学投影媒体为主,投入音像技术媒体,深入开展以认知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在以音像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外,逐步考虑把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电视技术引进课堂,并运用认知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设计双主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媒体的作用由作为教师的演示或辅助演讲的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3)发达地区应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实现校园环境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继续深入探索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选择试点,开展互联网环境在学校中的教学应用,并将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科的信息化水平,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4)每一类地区,每一个层次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都要建立信息教育示范学校,实施试点项目,总结一定的经验教训以后再推广,切记蜂拥而上。这实际上也是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

8.重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1)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应用,而且要充分地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巨额投入才能显示出价值。现代教育信息体闲置不用是巨大的浪费,不充分应用也是浪费。当今,我们很不情愿地看到,不少中小学校建起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100M甚至1000M校园网,但只在有人参观或上公开课时使用,很少运用信息化的技术环境作改革传统教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这是教育信息化大潮中一种可怕的形式主义。

(2)由于以上形式主义并不少见,我们深切感到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实施评价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联手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开发、应用、管理,特别是应用与管理,纳入中小学及其校长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有关部门不仅只负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拨款,还应密切监督其应用与管理情况。这样,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才能免于形式、免于浪费,真正落到实处。

9.要充分鼓励中小学学生参加自己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小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这样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活动技能等,让他们深知信息化的校园环境来之不易,理当充分珍惜。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学生实践基地。

(1)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基地的开发与管理利用。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美化与管理

(3)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广播与电视节目的采集、编导、录制、主持、播出、评价、反馈与改进过程。

(4)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校园网网页的制作,特别是校园网上软件资料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开发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网上的资源。

(5)组织学生开展信息化讨论、策划信息化宣传、撰写信息化文章,既可普及信息理论,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

10.重视学校教育信息系统的开发性、扩展性与防范性。学校教育信息系统应该是个开放系统,才有可能不断更新信息内容,封闭的教育信息系统必然走向死亡。

(1)学校教育信息系统应通过各种渠道,与社会环境的各部门及学生的家庭环境构成一个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自己动手开发急需而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网上资源。

(2)通过INTERNET和CERNET,学校教育信息系统应与国内外其他学校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渗透、交流与协作,丰富自我信息资源,扩大与完善自我信息系统。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4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是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公民的道德水平对社会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除了需要巨大的物质支持之外,更需要有现代化的、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具有良好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最有效的途径。公民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必须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道德教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将公民教育与小学德育融合在一起,是提升小学阶段公民教育、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公民教育的引入走过了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不同侧重点。小学德育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公民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习惯。小学德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实现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双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教育融入到小学德育课堂中弥补了公民教育缺失的不足;(2)将小学德育作为公民教育的载体突破了传统公民教育系统性不强的“瓶颈”限制,开拓了小学德育、公民教育的新途径,提升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3)公民教育的融入有助于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转型,突出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小学生独立、平等、责任、自由的意识、能力。小学德育过程中公民教育的融入,实施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是满足小学生个体发展必要诉求。将公民教育融入到小学德育,实现了德育与公民教育的接轨,是对传统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一种创新。

二、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

公民道德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公民道德教育是小学公民教育的核心。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其内容和形式是否适合时展,是否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形成了公民道德生长的生态。按照这些标准审视,当前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存在以下需要迫切化解的现实问题。

1.教育内容陈旧。

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小学公民德育教育依然存在内容陈旧、僵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表现为重视时事政治的教育,不重视健全人格的教育;重视先进性教育,不重视普遍性教育,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伟人教育”和“英雄教育”,较少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来体现公民基本的权利、义务、责任等普遍性要求;重视道德教育的完整性,不重视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大而全,但是对各个年级的内容分层不够明显;重视对小学生义务的教育,不重视权利的教育,学生守则中规定的几乎全是学生的义务,而学生的权利没有明文规定。

2.教育形式生硬。

当前,一些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还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上,把灌输道德规范、准则、条例等看成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忽视人格的培养,不善于把道德教育与提高小学生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为了某种短期效果而采取背诵、默写等简单生硬手段,很少以平等的姿态与小学生一起思考为什么要遵守这样的规范、为什么要执行这样的准则。教师训诫成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小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按照道德规定的要求去行动,长此以往,容易养成被动、脆弱甚至是虚假的道德人格,而导致公民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价值实践的困难。

3.教育方法简单。

现代德育以人为本,重视小学生内心的感悟体验,重视在丰富多彩的道德体验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的道德内化,引导学生自觉践行。但在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德育实践中,还存在教师方法简单、陈旧,公民道德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还未能得到有效地运用的问题。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但小学课堂德育是以知识灌输为主,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德育方法不多。在活动中体验、实践,是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小学生公民道德实践、体验活动难以普遍开展。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小学生德育认知与德育情感、德育行为脱节。

4.教育合力不强。

现在,在校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生活的中心,都受到长辈们最好的关心爱护。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知识层面上的教育抓得特别紧,艺术层面上的教育也不放松,导致小学生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缺乏强有力的配合,素质出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脱节“5+2=0”的现象。当代社会,多元经济的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同时,其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形成公民道德教育的合力。

三、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在小学生的道德生活中,找准公民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已经成为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必须针对小学生德育的目标要求、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对策,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小学公民德育教育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小学生个体发展、道德品质培养为主要目标,明确小学各个年级段教育的具体内容,继承和发展社会文化的传统美德,注重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小学低年级要以基本生活常识、学习常识教育为主,高年级则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初步公民意识、个体道德意识方面,引导小学生来认识自然、社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在小学阶段现有公民道德常识教育的基础上,还要顺应全球化趋势,拓展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注重引导学生建构社会公共品德,从个体维度、公共道德维度两个角度强化公民道德教育,例如可以结合垃圾分类教育,把生态伦理拓展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和引导学生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不仅是现代社会人类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而且是维护人和生物生存和发展权利的道德行为。

(二)深化公民道德实践体验

小学公民德育教育效果如何,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行动”来检验。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是实施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载体。小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公共活动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小学公民道德的成败。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知识接受能力有限,如果仅仅是进行枯燥的理论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中去,能够让孩子亲身来体会、感受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公民教育,感受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给他们带来的转变,从而将公民教育落到实处。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质疑的小公民。小学公民道德教育要基于小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参加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将公民教育内化于心,内化公民教育情感,例如,小学高年级可以采取由学生自己来推选班干部的形式,让小学生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感受公民权利给他们带来的收获,感受同学们的信任给自己带来的荣誉,从而将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情感内化于小学生的“心”。

(三)形成道德教育民主文化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为具备一定能力小学生践行公民道德提供条件和机会。小学阶段民主文化是社会的民主化的基础,一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以民主文化作为保障,这决定了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开放程度、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成败。因此,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要落到实处,实现小学公民教育目标,必须为小学公民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必须明确各个年级公民教育的目标、重点、实施过程以及实践途径,将公民教育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事务、学校事务中来,从公民教育的观望着、接受者成为公民教育的行动者、参与者。民主文化的建立为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建立民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使他们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学会与人如何进行交往。当校园生活中的民主文化成为小学公民道德的保障,公民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有效实施。

(四)完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5

1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些表现

1.1学术失德、考试作弊

高校学生在校学习,论文、考试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一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二是,对学生的课余学习指明方向;三是,督促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但事与愿违,不少高校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课下作业也是东抄西拼试图蒙混过关;而考试来临时,为了通过考试铤而走险采取作弊手段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导致少数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也被迫考试作弊,以此来维护考试“公平”;更有甚者,毕业论文也浑水摸鱼,还堂而皇之高喊:天下文章一大抄。学术道德的缺失,是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1.2恶意欠费、拒绝还贷

国家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设了“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等制度,旨在帮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入学。然而却被一些诚信缺失的学生钻了空子,他们一边对学校谎称家里贫困拿不出学费,另一边却把家里给的学费在校外大肆挥霍,恶意拖欠学校各类费用;或者办理助学贷款后,不按期还款,恶意拖欠、故意违约,让国家蒙受经济损失。

1.3履历造假、随意毁约

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之多。大学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诚信缺失的学生就动了歪脑筋,对自己的求职履历大肆造假,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书、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网上更是爆出有个班的学生求职履历上出现八个班长的笑话,此外,有的毕业生多家签约,随意毁约,严重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任。

2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已经普及成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却依旧普遍存在呢?本文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关键因素。

2.1学生自身因素

目前我国大学的情况是“严进宽出”,学生考上大学后,就觉得自己进了“保险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另外,在高中阶段,普遍学习紧张、压力较大,所以,进入大学后就想好好放松一下,对于学习,自然不如以前在高中的时候用功。考试来临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部分同学担心考试不及格,就会动歪脑筋,想出一些作弊的方法,或者是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向老师求情,企图能顺利通过考试。所有这些做法的根源都是因为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对安逸享乐的生活缺乏抵抗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2.2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诚信意识淡薄的家庭里,那么自然会影响这个孩子的诚信水平。比如在生活中,如果出现孩子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一些不诚信的做法,有些诚信观念不强的家长,可能就会因为是小事而忽略对孩子及时的教育,日积月累,孩子的诚信观就会扭曲,导致将来在学校和社会中,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

2.3学校教育的影响

虽然“诚信”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但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很少能接触到真正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诚信教育。尤其是,现在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仍是以成绩为主,所以,也会让学生有一种: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的错误思想,从而忽略了对品德和言行的培养和约束。另外,虽然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已经认识到不能用单一的体系来评价学生,不能只重视智育教育而忽略德育教育,所以学校也在努力改善,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的人格教育等素质教育,但由于仍处在探索阶段和基于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影响,所以,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和不到位的情况。而恰恰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对学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养成。

2.4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体制不够成熟,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诚信缺失的问题也暴露无遗,比如,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偷税漏税问题、问题等,这些问题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而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钻法律的空子,通过一些不法手段牟取暴利,这也会对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产生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诚信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弱,是非观念模糊不清等问题。

2.5国际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西方的思潮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在影响着我国的大学生。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观念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目前社会多元化,学生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很容易受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让享乐主义占了上风,随之产生投机主义的想法,放弃诚实守信的做法。

3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3.1校园诚信环境建设

人们都说: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就是步入社会前的演习。所以营造一个诚信的校园环境意义重大。首先,从设施配备上来说,可以在校园里设立诚信宣传栏,多展出一些诚信宣传标语和诚信故事,让高校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把诚信意识根植于思想深处。其次,是处理与学生相关的各种事务时,要严格遵守诚信标准。比如,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会向老师求情以便通过考试,这时,老师决不能因为心软或觉得补考麻烦,就失去原则让学生通过考试。否则,无形中就会让学生无视原则、无视诚信,在将来变本加厉地不诚信。又比如,在学生入党或推荐优秀这类事情上,老师更应照章办事,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否则对学生负面的影响不可低估。最后,要充分利用校园里的各类宣传阵地,如校园广播、网站、BBS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让网络成为了一块学生离不开的“乐土”,所以要占领网络诚信教育新阵地,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网站、广播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

3.2诚信教育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培养诚信的学生,一定要从高校的教育改革创新入手。首先,是课堂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内容中,并没有一门叫“诚信”的课程,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诚信的可贵与重要性,但究竟怎样才算诚信,诚信的范畴包括什么内容等等,学生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添上有关“诚信”的教育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是榜样教育。在老师中、学生中,发掘一些诚信榜样,让大家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督促学生加强自身诚信修养。在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多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可以针对某些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或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再进行引导,让高校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增加体会和认识,切忌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总之,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务必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诚信教育要重“质”,而不要一味的求“量”。

3.3诚信制度建设管理

诚信属于道德层面的约束,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对于一些不能自觉做到诚信的学生来说,就需要制度的约束,让制度来发挥作用,督促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首先,每个校园都需要一个健全的诚信评价制度。以河南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从新生入校开始,就为其建立了“诚信记录卡”,它成为了每位学生的一份特殊档案。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业不诚信,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代考、剽窃论文等;生活方面不诚信,使用违禁电器及危险品、损坏公物、早操代刷卡、沉溺网吧等;经济行为不诚信,如学费不按时交纳、助学贷款提供材料不真实,弄虚作假骗取困难补助,借款、借物到期不还等;择业不诚信,不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推荐书内容虚假、就业合同不履约、择业时不正当竞争等。年终要对记录卡的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先相结合。其次,针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比如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违约还款、学术造假等行为,学校要有严厉的处理措施,做到奖罚分明。这样可以从制度的角度来约束学生,有效促进学生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并用诚信的行为标准来约束自己。

【参考文献】

[1]姜威.试论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6).

[2]张杨.关于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研究[J].学园,2013(21).

[3]安雪玲.关于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教育在线,2013(24).

[4]余翔,李红,罗玲.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折射出的诚信危机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6).

[5]叶晖.关于高校学生中的诚信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文教资料,2010(5).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6

小学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的教育作铺石垫路的准备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个性培养教育。个性质量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小学阶段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即兴趣、习惯、性格、自我意识和品德等。

 

一、兴趣培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也是个性中重要的意识倾向性,它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诱发与培养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有不少研究表明,人的才能的开发,在3~10岁是最佳时期。小学教育注意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和培养,对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固定的、机械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习惯完全是后天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习惯又有优劣之分,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学习和生活实践活动发生积极的作用,而不良的习惯则起着消极的作用。习惯还有一个特性,即早期就能形成,尤其在小学阶段。小学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习惯质量,如良好的卫生习惯、礼仪习惯、交际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质疑习惯等等。

 

三、性格形成

 

性格,是个性质量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做什么)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怎么做)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固的、独特的心理现象。性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重视性格的早期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身心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性格和基本素质人格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性格。也有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性格发展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教师在引导和培养过程中应鼓励其发挥性格的长处,尽最大努力克服性格弱点。

 

四、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自我意识既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也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个性初步成型的阶段,一些不良的行为方式或习惯可能会影响到一生的人格健全和发展。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在小学教育中应格外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不良情绪的疏导。

 

五、品德教育

 

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美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更应该着力实施美育,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合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在教育界有这么一种说法:“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这其实是指小学生正处在身心的逐步成熟期,具有接受力和可塑性都很强的长处,但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正像一颗小树苗如果没有细心的培育,很可能会成为无用的歪树,所以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能否发展成才的决定性阶段。而在这里的“才”并非偏指学习成绩,特别突出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人文性的教育和引导。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基础是文。挖掘教材里蕴涵的丰厚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品德和人文素质是一个人一生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内在质量,也是维系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科学成果造福于人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现代教育思想主张学生应该自主、愉快地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其兴趣与活力的学习环境。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观念和意识的创新。创新是一种主体价值,创新教育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健全发展的引导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生活接轨整合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确立起新型相互依存和促进关系的教育。有了教育的超前意识和观念的创新,就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最终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历史赋予人类教育的使命,也是未来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