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作为企业一种无形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和经济资源。知识产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运用相关知识产权策略和手段,已经日益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制胜法门。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产生影响的是企业知识产权目前的状况和它的保护制度以及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这个大环境。采取相关有效的对策,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知识产权战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中,对调整企业产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前所未有的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强有力地保障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运作。
二、什么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民事主体对自己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创造性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就是我们说的知识产权。而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确权、保护与运用从而为企业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便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它具有法律性、保密性、时间和地域性以及整体上的非独立性的特点。结合知识产权的特点从战略的共性出发, 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并且有效遏制本企业的竞争对手, 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这就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
三、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怎样加强深化企业改革, 逐步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优化企业经济资源的配置, 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是我们企业面临着的一个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资金、设备而且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的是那些传统经济,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第一生产要素是知识信息,传统的已成为过去,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知识和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的财富中心,企业之间竞争的武器已变成知识产权的竞争。当今局势已成为谁优先掌握了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付出沉重代价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熟悉、不遵守“规则”的企业。在一个国家中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与实施与这个国家富有成效的知识产权战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西方国家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尤其注重开发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 实施全方位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不应只从被动的保护这个角度来认识知识产权,而是应该转换观念,大力借鉴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成功经验将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盈利。我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应该大力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
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可行性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来说这是一个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边缘性学科,法律和经济两大方面是它的立足点。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三个完整的过程的。通过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战略,确定企业总体的战略目标,并且通过在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企业进一步分析企业知识产权所处的战略环境,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被确定,具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内容在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框架下被制定, 接下来就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且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来说是知识产权行政监督与执法难落实、知识产权官司太难打、司法执行很困难。特别是有些地方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政府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阻碍,更有甚者有些侵权项目被当作政绩才作为重点科技项目来受到支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在我国当前属于新生事物,因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而被制裁的非常少,侵权行为不能从根本上制止。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已被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意识到,并且相关的行政法规正在被着手研究制订,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逐渐加强,政府层面上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开始进行实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渐渐增强,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的竞争力快速地形成和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被各级政府努力创造着。
通常来说,市场面、经营面和法律面组成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不同部门只有在各个环节被赋予了具体的职能, 管理的连贯性、应用性和落实性才有可能被保证。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开展工作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工作展开的基础。因为联系技术和市场的中间环节是知识产权制度, 所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技术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关系是最佳紧密的, 企业最高领导层在领导各部门工作的开展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被企业高层领导勾画出来。
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在政府的主导下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商标和专利申请量也提高了很多,尤为突出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和战略运用方面的工作在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展开,并且知识产权工作的覆盖范围被扩大到了国外,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效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将会日益显现出来。
五、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还十分低下, 体制障碍导致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脱节是主要原因。目前国内企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知识产权工作在企业领导决策层中缺乏足够的了解、认识和重视,大多数都存在重研发、重成果、重评奖、轻保护等等。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忽视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它们只注重有形的实体资产。 企业对自己的重要科技成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能及时的提出申请专利,相反热衷于申报科技成果奖,导致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不能有效的转化成生产力。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的性质,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保护意识和实践经验的素养。但是,知识产权的知识在我国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中还很不完整, 认识上存在很大的盲点和误区,对于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不够,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强。当前大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薄弱,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企业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明确规定怎样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被转化为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因此,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不能顾及到其成果,有时甚至是侵犯他人专利的侵权项目。
六、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思考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 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时一定要参考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特别要致力于政策性的研究。应从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开始,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并且要把握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权限这个度。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以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促进保护、合理利用和推进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知识产权评价与推广机制, 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加快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设,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注重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以此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在拥有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后才能最终才能形成。要尽量避免对国外知识产权的过度依赖,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开发基础性和实用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 重视知识产权的整体战略效用。另外要避免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相产生矛盾,避免妨碍竞争, 完善体现科技创新价值的知识产权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要把争夺和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加强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形成一整套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策略, 对构成核心竞争的知识产权要加以重点保护,制定出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知识产权战略。
七、结束语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提出了挑战。我国企业只有适应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 建立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宜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并有效实施,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 确立和维护我国企业品牌优势,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 建设“创新性、国际型、价值型”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冯晓青. 财产权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 J] . 法律科学, 2003
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
一、引言
在当代社会,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产品贸易,己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内容,在发展一国的国际贸易时,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知识产权问题显得尤为必要。西方经济学家纷纷制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把知识产权作为国际贸易竞争手段和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相对而言,我国对外贸易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
二、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现状分析
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进入中国的大约有400家。在过去的10多年里,跨国公司向中国申请的专利多数是现在迅猛发展的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其战略布局相当超前。他们既注重扩大权利要求,又注重挤压我国的创新空间,以建立和巩固其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现在,他们还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提出诉求,动辄由政府出面交涉。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修订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但是我国对外贸易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然存一定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申请专利的行业竞争力不强
众所周知,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或国计民生的行业专利申请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竞争力普遍较弱。比如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美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大约占据全球的90%。中国在永磁强磁材料、计算机、超导技术等方面曾经占据专利申请的优势地位,如今也被国外抢先。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不强,他们没有把知识产权的确权工作放到应有的高度去重视,从而导致大量知识产权严重流失。就以中国传统的中草药这一项来说,我们都知道这项技术是由我们国人研制开发的,但由外国公司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项目竟多达1000多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研制的科技成果大约有3万多件,但真正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却不足10%。
3.法律体系不完兽,执法力度不够
在立法方面,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程序透明度较低,缺少公开征求意见的环节。因此,有外商投资者反映,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制定法律和政策时,征求意见的范围不够广泛,不能充分反映其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要求。此外,我国法律规定的赔偿额度较低,惩罚力度小,使得一些侵犯外商投资者的行为屡禁不止。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编织不够科学,《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各单独法律内容、手段,不够统一、协调,缺乏法典化的统一安排和规范。从结构上看,结构优化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而且《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分别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进行了界定和规范。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共性内容、重复规定,以及在权利范围、保护标准、举证责任等方面规定中,存在交叉和冲突等问题。
三、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战略应对挑战的对策
1.明确企业、市场和政府关系
在建立知识产权过程中,企业是主体,市场做主导,政府来补充。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是企业,这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二是动力,长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三是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力。此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靠市场的主导作用以及政府的补充作用。补充什么?引导、规范、服务。也就是谋划全局,确定战略重点和战略布局,规范技术交易市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
2.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已经日趋完善,但我们还是要对已有的法律及配套规章进行进一步修缮,使这些法律法规与国际条约有机衔接。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预警机制,争取在知识产权纠纷事件发生之前,通过预警信息提醒企业,以免其遭受损害,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因侵权而造成的客户流失和企业信誉受损。
3.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越完善,它的工业化水平就越高、市场经济越发达。如今,发达国家都在强化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巩固自身的科技优势,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我国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提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通过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来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我国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应用,对知识产权的基本能力、现实基础、发展趋势都有清晰的认识和透彻的分析;另一方面,也要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动向进行跟踪研究,借鉴他们的经验,这是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必备工作。
总之,知识产权战略在国际贸易中实施好与坏,己被大多数国家作为科技竞争、经济贸易衡量指标,成为提高国家科技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武器,和跨国公司国际投资与贸易中的“杀手钢”,也成为发达国家,处理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贸易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推进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
参考文献:
[1],任启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2):48-51
[2]马治国,李本.对技术出口中专利壁垒的私力救济与公力破解.国际经贸探索,2006(5):38-41
[3]詹映,朱雪忠.标准和专利战的主角—专利池解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1):92-99
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创新
2014年年底沧州市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沧州模式”。沧州“五城”建设,首先是“创新之城”建设。创新是突破城市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是一个城市保持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解决沧州经济实力‘大而不强’的关键所在”。“创新之城”建设是推进“五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动力引擎,是沧州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之策。
一、知识产权战略在“创新之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战略是通过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安排和统一谋划。知识产权战略在“创新之城”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激励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需要一定人力财力的支出,企业创新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收回成本,更是要获得利润的回报。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创新主体以一定期限的垄断权,允许其排他的独占的实施其新技术,或者通过有偿许可或转让的方式让他人实施其新技术,从而让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变为现实。知识产权制度的这种安排与设计会极大地激励企业创新,当然也会激励其他类型的主体投入到研发创新中,从而在全市形成一个创新的良性循环和氛围。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创新的效率
科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创新亦如此,也总是在前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专利权制度既授予了特定创新主体一定期限的垄断权,同时又对他们的新技术进行了公开。这样对于其他人而言,就可以及时地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创造,避免了重复研究,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三)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创新成果的转化
创新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束之高阁的创新也毫无意义。只有把创新付诸实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体现创新的价值,实现创新的目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通过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如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制度,在知识产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之间搭建一个法律的平台,促使创新成果技术得到最大的利用和实施,既给合作的双方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又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营造创新的环境
在全市营造创新的环境主要是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及时有效保护创新成果来实现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但授予权利主体垄断权,同时又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与打击。这样的制度设计既可以打消知识产权主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实施新技术和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又可以打消其他企业一心想仿制的念头,从而把精力转移到自己搞研发创新上来。最后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创新的氛围,营造了创新的环境。
二、在“创新之城”建设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路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市知识产权意识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沧州搞好“创新之城”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这就首先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营造一种重视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分三个层面进行。首先在市领导和相关的公职人员阶层展开,通过专门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就可以影响沧州市的一系列和知识产权有关的决策决议。其次针对企业的领导展开,使他们懂得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是让企业保持良性发展的关键。最后面向社会公众展开,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在全市营造崇尚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
(二)强化政府职能,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提供便利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政府可以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构建强大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便利大家获取最新的技术,既避免了重复研究降低了研发成本,又加速了创新技术的流转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这是实现专利技术供求信息对称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法律咨询,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专利申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缩短有效申请的时间,提高申请的效率。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执法水平,坚决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权利主体充分实施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三)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府公共政策体系
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华为;知识产权战略;启示
2017年1月1日刚过,华为公司向全世界递交了一份令人震撼的业绩,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5200亿元人民币。2017年2月10日《财经联盟》报道一则新闻:《恭喜华为!恭喜马云!摆平日本!》载道“两个月前,华为向日本东京进攻,地铁站、电视、机场、杂志,无处不见。华为P9一度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安卓机型,Mate9、荣耀8纷纷进入日本手机人气榜!①”
2016年11月中旬的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RAN187次会议上,华为公司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脱颖而出,最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编码的方案。虽然距离5G时代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华为入选事件表明中国通信技术实力不断提高,也进一步说明中国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2016年5月25日,华为公司在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和深圳中级法院两地对三星公司提起专利诉讼,称三星公司未经授权在其手机中使用华为4G蜂窝道信技术、操作系统和用户界面软件等。从行业的角度看,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向手机巨头通过法律手段诉求知识产权。华为主动向三星发讼令业界为之侧目。为什么华为公司这么有底气,理直气壮呢?在这个知识产权成为核心竞争力时代,华为主动出击保护自身权利,这离不开其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更是与其二十多年实行的知识产权战略密切相关。
实行系统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我们不得不追溯到2003年1月23日,这一天思科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华为公司剽窃其知识产权。思科指控华为涉嫌盗用思科源代码在内的IOS软件,抄袭思科拥有知识产权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侵犯思科其他多项专利。这个官司几经波折,历经1年零6个月,华为公司在其美国合作伙伴3COM公司的支持与帮助下,最终思科和华为公司达成和解协议结束。
经过了这次的与思科公司的较量,华为公司深刻地认识到知识产权在其全球扩张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着手建立系统而严密的知识产权计划,也就是知识产权战略。
1 华为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内容
1.1 将知识产权战略融入公司总体战略
1995年华为成立知识产权部,虽然成立了知识产权部,但仅仅是公司辅助部门,没有得到高度重视。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华为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但是知识产权仍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2003年思科案件之后,华为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必不可少途径。从此,华为开始了系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华为知识产权战略是公司总战略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所设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其地位与公司研发部、生产部、销售部一样重要,而且由生产线销售线的最高领导作为成员,负责公司重大知识产权决策,服务于公司的研发人员。
1.2 重视自主研发,研发投资逐年增加
华为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华为清楚认识到自主研发是高科技企业的基石,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而研发投入反映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所以华为始终坚持高投入的研发策略,在研发上不惜血本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且将研发投入用于基础技术、核心技术以及前沿技术,必要时根据业务发展或者战略目标调整加大研发投入比例,最高可以达到销售收入15%。例如,2015年,华为实现销售总额395009百万人民币,研发投入59607百万人民币,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15.1%左右②。
图1是华为近五年研发费用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2015年,华为投入的研发费用数额逐年递增。华为高额投入科研为知识产权创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事实证明,高投入科研给华为带来良好的回报,推动了其良性的自主研发、技术发展。
1.3 重视专利技术
华为的知识产权储备相当丰富,累积核心知识产权,尤其重视专利技术创新,专利技术开放式创新。2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华为从原来“没有自主创新产品”的企业发展为现在的“专利丰收”企业,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根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PCT专利申请的数据,华为近五年PCT专利申请数量逐步增长,尤其2014、2015年专利数量突飞猛进。2014、2015年连续两年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而且这些申请大部分专利属于发明专利。由此可见,充足的专利数量和必备的专利质量为华为在全国及全球高新技术且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推动华为成为通信行业的领航者。
1.4 实行专利地图计划
思科案件之后,华为深刻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特别是专利战略的重要性。专利战略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华槭凳利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专利地图计划。2004年底《互联网周刊》记者采访华为法律部兼任知识产权部张旭廷部长时,张部长将华为的专利地图思想公之于众。虽然张部长没有阐述专利地图的具体内容,但是根据华为全球范围的专利布局以及二十八年快速发展,可以确定,专利地图是专利战略重要内容,是华为知识产权作战地图。
华为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对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持有的专利技术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对A技术进行分析判断,是全部掌握还是部分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清楚自己在整个行业的位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A技术的研究分析发现,如果对其技术实在攻克不了,想办法绕过去或者采取和对方合作或者专利联盟等方式;如果对其技术完全掌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其技术垄断,使竞争对手采用与其合作或缴纳专利费等方式使用该技术。
华为开拓海外市场,专利地图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有的企业不进行专利技术情况的分析直接投资开发,结果研发出来的技术,制造出来的产品要么别人已经有了,要么和别人的技术相同或相似,结果造成了极大的资金和人力浪费。所以,华为公司的做法是,在开拓某一国家或地区市场之前,通过各方的专业人士(技术专家,法律专家等)Ω霉家或地区的专利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进行专利侵权和有效性分析。
1.5 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公司要求从高层到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都要接受知识产权的培训,并且学习是一种常态,是一种制度。学习的内容包括如何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如何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也涵盖了解各国家各地区的司法历史、案件历史以及商业环境,做到有备无患。
华为曾在美国先后遭遇思科和摩托罗拉等专利侵权诉讼,其不断地学习美国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实践中越来越了解美国的知识产权环境以及自身在美国的生存之道。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所有在美国开展商业业务的企业或早或晚将会面临专利诉讼,知识产权领域的经营就成为企业的硬性成本。
1.6 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华为从一些简单的教训中,深刻领悟到了必须尊重别人的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华为真诚地与众多西方公司按照国际惯例达成有关知识产权谈判和交叉许可,在多个领域多个产品与相应的厂商通过支付许可费的方式达成了交叉许可协议。
比如,法国著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阿尔卡特于本世纪初发明宽带产品DSLAM,华为经过两年的专利交叉许可谈判,与其他公司达成了许可,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换来的是消除了在全球进行销售的障碍。2000年以后,华为战略性开拓海外市场,并且通过海外市场不断取得规模性收入。假如没有与相关海外公司达成许可协议以及营造的和平共处发展环境,其海外市场计划或许很难实现。同友商相会协作、合作发展,虽然付出一定的专利许可费,但企业因此也获得了更大的收益和更快的发展。
2 华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
2.1 确立知识产权战略意识
知识经济,知识(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企业财富中心是知识和知识产权。企业和企业工作人员从上至下应当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有着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发展并走向强大的根本要素,确定长远的知识产权兴业战略。
从华为公司二十八年发展史可以看到,其发展的每一重大历史时期都有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且每一时期知识产权战略得到全面多层次落实。因此,要想使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最首要的任务是统一认识,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意识。
2.2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起点,也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与知识产权战略有紧密的联系。综观华为公司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成功实践经验,其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技术实力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其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或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应当居于重要地位,应当与技术研发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生产经营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共同组成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最高层组织管理机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管理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组织具体知识产权工作,例如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市场调研、专利申请、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等④。
(3)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或者性质决定,适用集中管理或者分散管理。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都应处于企业核心地位,与技术研发部门、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密切联系,知识产权工作以及相关事项最终汇集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2.3 构建全员参与的知识产权战略
全员参与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需要各个部门参与知识产权挖掘、形成与管理,华为公司制定了相当多的具体制度,要求全体员工投身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规避工作。实际上,华为公司很早就利用国内众多研究机构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形成和管理方面的不足,建立了人才引进机制,并通过内部各种制度鼓励和要求,使各个领域的员工参与知识产权战略。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来自国内不同层次企业的研发人才逐渐聚集到华为公司,成就了华为公司的技术研发体系。
2.4 保护和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运营,重点是专利有效运营
通过知识产权的运营,企业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技术资产,防止或减少侵权损失,而且可以开辟新的财源,谋取丰厚利润,从而促进各项资产的良性循环。所以,企业技术研发不仅仅着眼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是应当学会并且加强将知识产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全球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知识产权运营成为企业的运作核心。
知识产权运营的核心内容是专利运营。专利运营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助推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要做好专利布局,专利布局具有前瞻性。其次,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重视研发人员的培养,重视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并打造核心专利,这些是核心技术产出的重要保障。最后,在知识产权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应当学会采用多种途径比如联合创新、交叉许可专利、专利交易等方式实现专利的有效运用。
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研究数量;研究内容;现状评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138—04
一、企业知识产权研究量化分析
(一)文献选取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中国行业标准全文数据库、国外标准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德国Springer期刊数据库、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10家数据库为文献源,以首篇文献出现时间1980年到2010年为起止时间,并设立“题名检索”为检索项。
鉴于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本文主要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下文主要以核心期刊为例)、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文献为依据。
(二)样本分析
在题名检索中,笔者分别以“知识产权”、“企业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为检索词进行题名精确检索,三类检索词首篇文献出现时间统计显示(见表1),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始于1980年,12年后,我国学者开始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研究,20年后,学界开始关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
下面以知识产权、企业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首篇文章出现的年代为时间段,对表2~表5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到十四大召开前的1991年(见表2)。其间发表篇名为“知识产权”的论文总数为205篇,没有以篇名为“企业知识产权”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为检索词的论文,各年份发文增长率亦正亦负,增幅缓慢,表明国内学者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企业知识产权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还没有开始。
第二阶段:从十四大召开的1992年到2000年(见表3)。相比上一时段,此间数量明显增多,共发表篇名为“知识产权”的论文4730篇,为第一阶段的23倍,各年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论文的层次出现质的飞跃——2000年开始出现关于知识产权的博士(7篇)、硕士(39篇)论文。
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此间共63篇,仅占研究知识产权论文总数的1.33%,说明此间学者研究视角开始转向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但研究成果与知识产权研究相比较,可谓凤毛麟角,而且这个时期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还没有受到关注。
第三阶段:从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到2010年(见表4)。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持续上升,尤其在2005年以后,数量快速增长,达到几近或者超过1992--2000年发表的论文总量。此间有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一方面,说明国内学者越加关注知识产权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这一阶段,研究企业知识产权的优秀硕士论文始于2003年(见表5)、博士论文始于2008年;研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优秀硕士论文始于2007年,截至2010年底还没有博士论文出现。
二、企业知识产权研究的主要观点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以“企业知识产权”为检索词进行题名精确检索,共检索到文献964篇(期刊918篇,优秀硕士论文43篇,博士论文3篇),而分别以题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_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档案”、“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企业知识产权经营”、“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等为检索词进行题名、精确、在结果中检索,检索结果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是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为题名的检索,且分别为227,172和166篇。由此可知,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研究企业知识产权以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战略问题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既有宏观上的,也涉及微观领域。
(一)关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保护策略、对策和战略,也有学者以区域、行业和企业内外为视角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
研究保护策略、对策和战略方面。例如,李正华从对外策略和内部策略展开研究,认为从企业对外关系的发展方面分析,对待知识产权问题应当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具体包括合同界定、依法确权、及时备案、停止使用、制止侵权等策略;从企业内部关系的理顺方面分析,具体包括获取信息、有效创新、严格保密、知识管理策略等。孙斌、吴松强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思想、方法,建立了知识产权所有企业与侵权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及侵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对模型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推导出知识产权利益各方的博弈关系,提出了政府及知识产权所有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知识产权保护费用,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以及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王立诚等人在分析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管理机构薄弱、人才缺乏、技术秘密保护不力、知识产权流失较重、知识产权情报工作开展不力等)基础上,提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以区域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为视角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例如,王惠珍的《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问题探讨》,王秀丽、郭燕的《服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杨宝明的《国内软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分析》,林勇的《论农作物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张东风的《河北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段瑞春。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应对》,杨拉克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丁永豪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等等。
(二)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
学者们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知识产权最优制度的设计、专利情报检索、专利技术图等方面的微观理论研究;有关知识产权制度的交易成本、社会福利、经济学分析的研究;在国家层面上,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异,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研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尤其是跨国企业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研究。
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内容,冯晓青教授。总结和概括了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包含的内容,他认为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是围绕有关专利技术开发、专利申请、对员工的发明奖励、知识产权的归属、知识产权的运用、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等内容,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内容已与日常的知识产权工作紧密相连。戴励盛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内容已与企业日常的知识产权工作紧密相连,有知识产权的地方就有知识产权管理,管理的涉及面也非常广,所以很难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具体化,但如果从具体管理措施角度理解就直观得多,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知识产权管理可分为专利管理、商标管理、商业秘密管理等,每一类又有具体的管理措施。
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关系,戴励盛认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正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更进一步,是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更高形式的体现。正如何敏所说,“在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知识产权战略无疑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能使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更具主动性、技巧性”。冯晓青特别强调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是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一般地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落实后者的保障。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已成为企业管理学领域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涉及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的研究。高永琳认为,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大致分为集中管理体制(如IBM公司)、分散管理体制(如东芝公司)、按行列管理的体制(如佳能公司)。这3种管理体制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都是处于总公司管理层的核心位置,与技术部门、经营部门密切联系,将授权后的知识产权工作全部汇集在此统一管理,成为总公司的智囊部门。金芳运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理论与方法,从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对美、日企业及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国际比较,提出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制度建设两个重大课题,依照我国实际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进程,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建设的构想,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罗琼/A9)则结合法律与管理两个学科的不同特点,从专利、商标、著作权管理战略的重要性人手,来研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外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涉及的各种制度的具体内容。金哲主要针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运作管理的问题研究了企业知识产权创新管理体系。
另外,还有学者以行业为视角进行研究。如牛淑鸿、石巍针对造船企业的特点,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外部机制为视角,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优化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使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建设性对策。
(三)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
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竞争战略的核心内容。越是发达的国家越重视知识产权战略。自1979年美国前总统卡特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后,知识产权战略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通过大规模引进和消化欧美先进技术,实施“技术立国”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后来,日本启动了知识产权政策,促使其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转移。
国内部分学者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现有6篇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面的综述,分别为李培林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综述》,黄微、王琳娜、孙骞的《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述评》,李铁宁、罗建华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文献综述》,孙伟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评述》,邹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综述》和李倩、刘桦林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综述》,可见,学者们意识到从整体上梳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培林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概念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相关研究和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划分研究等不同层面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列举了国内学者如万迪、冯晓青、吴汉东、陈美章、范再峰等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概念的不同表述,认为虽然学者们有不同表述,但其内涵基本一致。他对学者们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一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和国内经验的总结,主要涉及经济、贸易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内容包括专利、商标、商业秘密战略等,范围涉及高科技、民营等各类企业。他从战略制定主体的不同和系统、商业运作模式三个层面归纳分析学者们对不同战略类型的表述,最后提出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几点不足,即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对如何将个人所有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而形成知识产权,研究得较少;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成果不多。
黄微、王琳娜、孙骞在对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学者们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宏观、微观及相关研究几个层面进行梳理分析。赞同李培林的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没有确定的研究领域和内容的观点,另外指出目前研究还存在着在法律层面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较少,多数是从企业管理层面进行研究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的实际应用成果研究较少等方面的问题。
李铁宁、罗建华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和实施战略、专利情报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方法、国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等层面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竞争的角度将知识产权战略分类研究、专利情报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模式、知识产权战略价值化和投资战略,采用定量评价方法评估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能力的贡献大小。而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资源和能力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的机理缺乏深入研究。
孙伟从战略管理的视角,系统回顾和评述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的以知识产权客体为体系,以知识产权运作过程为体系,以知识产权核心要素为体系三大类观点。
邹杰通过对国际、国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分析人手,阐述知识产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如何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李倩、刘桦林分析了国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经验介绍、国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现状,提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策,如增强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制定规范的知识产权制度,实行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促进政府把知识产权从企业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等。
三、企业知识产权研究现状评述
综观理论界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属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包括迄今为止已经出台的《专利法》、《商标法》等),另一类则属于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方面的(包括目标、程序、措施等)。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多集中在企业管理层面,在法律层面的研究较少,尤其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更少。
虽然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但没有将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运营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还没有提出一个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完整框架,使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理论之间缺乏内在的统一和联系。而诸多国外企业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企业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认真考察创新型国家的企业政策法规(如美国在1980年制定的《史蒂文森——怀特勒创新法》、1982年的《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德国政府在1978年出台的《中小企业科技政策的总体构想》;日本于196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以及韩国的《小企业科技创新特别法》),可以看出,在上述政策法规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条款,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另外,从国内制度政策层面上看,现有的涉企法律及政策较少涉及知识产权建设,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受制于知识产权”已带有普遍性,迫切需要有关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理论指导以及政策扶持,从目前研究来看,尚没有专门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政策方面的研究,现行的企业政策(法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偏重于要素供给、市场净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能力(知识产权建设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政策非常薄弱,即存在着政策结构功能的失衡性问题。
第二,存在政策过程(体制)的多元性(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的部门有多个——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局,国家版权局等)问题。
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范文6
一、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以海尔集团为例
在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专利是私有领域的技术,标准是公知领域的技术。笔者试图通过“海尔集团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的应用,来说明如何处理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两者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1.海尔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果
海尔自迈出砸冰箱的第一步开始,从最初的商标注册保护,到现如今致力于高层次上自主运用知识产权,已将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武器,并使其显示出来强大威力。截至到2010年上半年,海尔集团累计申请专利10214项,居中国家电企业之首;截至到2010年底,主导和参与制定了262项国家标准,承担4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累计获得10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2.海尔案例的启示
(1)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注册商标是品牌的依托。海尔集团每年商标等申请投入6000万,维护费2000万,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和保护自己的品牌,赢得了世界的认可。海尔使我们意识到虽然商标自创作完成后便具备了版权保护范围中的属性,但只有挖掘其自身具有版权属性的无形资产,并加以“二次利用”,才能收益无穷。
海尔通过动态的专利保护战略,来寻求对已经形成的专利保护网的突破。在“使用公开公知技术”+“有效专利技术的改造”以及“点”带“面”的突破过程中,赢得整体产品技术研发方案的专利保护。这说明中国企业想在国际市场上后来居上、突破垄断,就必须手持专利,而拥有专利是创新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前提。创新是世界级自主品牌的灵魂,海尔制胜的法宝就是通过不断地创新来实施跨行业、跨领域经营战略。
(2)标准化战略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专利影响的是一个或若干企业,标准影响的却是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海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在行业层面,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家电标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尔e家”数字家庭产品,通过6项协议标准,被批准为电子行业推荐性标准;在国家层面,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主持或参与了86项标准的编制修订,拥有企业标准高达5730项;在国际层面,防电墙技术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彻底解决了世界性的环境漏电问题,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海尔让我们了解到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当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就意味着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才能在世界标准化的舞台上争取到了更多话语权。
(3)知识产权战略与标准化战略结合的价值。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标准。我国重新制定热水器标准的过程中,在以海尔集团为一方的国内企业坚持下,海尔的“防火墙”技术被列入了国家标准。这充分说明“标准化战略成为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已是像海尔这种高技术领域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的结合后,利用知识产权加上标准颁布后的开放性和使用的强制性,从而构成先进应用技术的制高点,就能帮助企业用新的垄断形式去获取超额利润并将标准逐渐转化为知识产权追求的最高形式,这种形式就是知识产权标准化。
二、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应考虑的因素
从案例中得知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是企业的核心武器,我们就该研究企业要注意哪些内外因素,才能靠至上而下的领导来实施适合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只有考虑到这些因素,企业在实施中才能按不同情况维护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之间的平衡,才能保证两者间良性互补的动态发展。
1.企业应具备的自身因素
企业要将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相结合制定成战略,必须自身得拥有必要专利。所谓必要专利是指“经技术标准体系认定是该技术标准体系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且该技术是一项专利技术而被专利权人所独占。”只有必要专利的许可达到一定数量,标准体系才能建立。
同时,企业要形成与实施该战略还必须有一个能把必要专利整合在一起并能灵活支配的制定者。现如今,科学技术涉及面积之广招呼人们的想象,而其的复杂程度也超越了多数人的能力范围。若企业想获得多项技术专利并将它纳入标准,必定需要委派专人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将技术整合在一起。
2.企业应顾及的外在因素
企业形成实施准略不单要考虑自身因素,还要顾及到一系列的外在因素。制定的标准能否为市场接受,能否造福大众,也是该战略形成与实施的关键。市场才是技术创新的风向标。对企业来说,如果创立的标准风险太大或被现有技术所局限,不能优化资源配置,就不能实现该准略制定的目的,反而给企业带来困扰。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外在因素就是国内外环境的影响。面对发达国家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和趋势,我国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三方若达成共识,将对战略的实施带来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如要在国际大环境中实施战略,必须要考虑国际知识产权、标准化法律及相关条约。
三、技术创新导向下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的实施
1.知识产权战略
(1)树立知识产权意识。要对知识产权的研发及保护加强重视,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是参与国家和国际间竞争的强有力武器。要不断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技术,与专利联盟、组织保持长期交流。(2)强化法律意识。技术创新中要及时检索数据库和法律文献,做到不侵犯他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避免陷入纠纷;也不允许他人侵犯企业的权利,积极进行维权活动,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利益。
(3)自主设计研发。实行研究开发本土化,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几个领域自主研发,针对支撑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严密的保护。
2.标准化战略
(1)树立标准化意识。认识到通过标准化占领市场制高点是谋取利益的最佳途径与手段。了解到采纳和执行标准化的过程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采取国内外先进标准,才能化劣势为优势。
(2)遵守国际标准,并争取成为国际标准。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纳入国家标准或者融入国际技术标准,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形成排他性垄断,进而排斥对手进入市场,获得最大利益。
(3)要做到一致性、通用性、代表性相结合。企业的专利设计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能提高技术的重复利用率,且塑造企业的明星产品,将自己的专利融入技术标准中,通过运用技术标准才能达到出售专利的目的。
3.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的结合
技术标准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是当前企业借助战略抢占市场的有效武器。根据知识产权与标准产生的规律以及各机构制定的程序规定,企业在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中,技术成果的专业化、专利的国际申请、专利向标准的转化是三个关键的步骤:(1)技术成果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2)将技术成果向多国申请专利并获授权,从而提升竞争地位。(3)借助行业甚至国家的助力,遵循企业专利――专利池的自发产生――行业事实标准或企业专利――国际标准战略的确定――专利信息披露――有意构建专利池――国家标准的产生这两种途径实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