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1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现状调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对于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政府通过颁布法律、经费支持等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贯穿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的“服务学习、社会服务项目”社区服务实践体系[1]。日本从1997年开始推行体验式就业并作为大学就业实习的一个教学环节[2]。在我国,各高校联系学生成长实际,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牵引,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该文基于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主要从思想觉悟、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六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5所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共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23份,剔除无效问卷41份,有效回收率为90.17%。本文主要采用SPSS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等。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思想觉悟、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六个维度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相较于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实践在提高思想觉悟、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比例略低,表明社会实践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专业指导和动机导向上仍待进一步加强。
2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影响因素
分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2.1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包含对实践必要性的认知、对实践过程的充分参与和对实践经历的反馈总结等。42.0%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整体得分4.2分;42.6%的大学生参与度很高,整体得分4.1分;25.3%的大学生进行了很认真的反馈总结,整体得分3.8分。说明大学生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比较到位,较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而对于社会实践的反馈总结上则略显欠缺。
2.2家庭层面
家庭层面包含父母对实践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实践必需的经济支持和对实践中难题的有效引导。43.4%的父母持很鼓励的态度,整体得分4.3分;31.4%的父母很好地满足了实践必需的经济支持,整体得分3.7分;18.6%的父母进行了很有效的引导,整体得分3.1分。表明大学生父母对于暑期社会实践持较为积极的鼓励态度和经济支持,而在有效的引导上较为薄弱。
2.3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包含对实践选题的满意度、对实效性高于形式主义的看法和对实践成果评定标准的公信力。调查显示,仅有10.8%的大学生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选题很满意,整体得分3.0;认为社会实践实效性很强的大学生仅有6.0%,整体得分2.8;12.4%的大学生认为公信力很高,整体得分2.9。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学校层面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表现满意度不高,选题空乏、实效性差、流于形式、评定标准不科学等问题亟待解决。
2.4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包含实践机会的多寡、实践单位的支持度和实践必需活动经费的供给度。18.7%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机会较多,仅有8.2%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机会很多,整体得分2.8;12.3%的大学生认为支持度很高,整体得分2.9;11.4%的大学生对于实践必需活动经费的供给度比较满意,仅有4.6%的大学生很满意,整体得分2.5。结果表明,社会层面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发挥的育人功能非常不足,学生满意度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社会层面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度。
3提升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研究
3.1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3.1.1提高主动性和参与度
大学生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积极主动地深入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转变自身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观念,认识到社会实践对自身成长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意义,改变不得不完成相应学时的被动角色为主动参与的主人翁,创新选题形式与内容,并通过自身的深度参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实践的育人功能[4]。
3.1.2重视实践的反馈与思考
有效的反馈与思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育人功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增强反馈总结意识,对实践经历、调研方法等进行分析整理和成果转化,提高实践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应不断提高对实践反馈的重视程度,将实践反馈作为评价考核机制的重要环节。
3.2优化实践制度建设
3.2.1坚持多层次一体化的引导方针
暑期社会实践应坚持形式多样化,一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统筹安排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有助于自身成长的实践活动。鼓励一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社会宣传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二年级的大学生通常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进行社会调查和服务等,高年级的大学生具备了系统的专业基础,应侧重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可进行科技创新和预就业实习等。
3.2.2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机制
客观公正的考核机制对于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校院两级评价机制,从实践选题、可行性分析、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成果、社会影响力和有效的反馈思考等层面分别进行评价,保证考核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3完善实践保障机制
3.3.1增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社会实践的选题、指导、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对于充分发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的意义不言而喻。高校应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队伍中来,采用“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教师”共同带队指导的模式,有效实现暑期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和育人功能。
3.3.2保障活动经费支持力度
很多具有指导性和实效性的暑期社实践课题不仅需要专业的指导意见,同时需要有效的社会支持。而当前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各方经费支持较为短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考虑,我们亟待转变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增加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平台。
3.3.3建立实践基地长效机制
良好稳定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基础保障,这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国家应不断加强社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并逐渐完善企业和大学生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深入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结合学生专业,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实现校企双赢,深化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静.美国服务学习与我国人学生社会实践的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5):78-81.
[2]王文华.试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64-65.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人才;软实力;社会环境;文化;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96-02
一、当代社会人才对一个地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如今对于一个地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我们主要考虑两个因素,硬实力和软实力。而其中各国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当代国家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吸引力、导向力和模仿力。世界范围内美国社会人才在这方面体现最为明显。
1.吸引力
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总数量是美国的三倍。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掳走了大批量德国、意大利的科学家。美国通过这次人才俘虏计划彻底地改变了自己国家科技水平。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全世界的科技风向标已经在美国树立,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胜枚举。人才俘虏计划中的科学家就像垂钓者鱼竿上的鱼食,他们吸引着世界优秀人才再次聚集到美国。一流的科学研究团队,一流的实验设备,美国宽松的社会文化,优厚的待遇,这无疑对人才构成了巨大吸引力。有人说“美国的托福考试是中国人才的收割机”,美国就是通过这种人才的吸引力造就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使优秀人才汇集于此。
2.导向力
在后现代社会里,电子产业高速发展。美国聚集了大量电子高科技人才,此类公司更是众多。像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甲骨文公司,这些公司的标志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就在自己的电脑、手机上看见。美国引领了电子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先进的技术研发都是从这里诞生。并且也造就了很多高级管理人才,先进的管理手段、营销手段,也在全世界推广。
3.模仿力
肯德基在中国可以算是遍地开花,其实肯德基卖的不是鸡块,而是品牌。这是软实力的体现,让人们有一种模仿力趋向它。虽然炸鸡店很多,但是我们第一想法依然是肯德基。就像NBA上千美元的盈利,主要依靠卖给全世界各地的转播来挣钱,这就是一种品牌。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以加入NBA作为自己的一种成就,而篮球爱好者以看NBA球赛作为自己热衷篮球的证明。同样美国好莱坞在全世界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电影产业。年轻人追逐好莱坞明星的同时,也去模仿好莱坞明星的各种穿戴,逐渐演变为去追随好莱坞电影所宣扬的各种价值观。好莱坞代表的是全球的流行趋势,审美的新标准,更是引领一个年代的价值观。这种模仿力,很容易感染刚毕业走出校园的人才去追逐,因为在刚刚进入社会,可以被贴上某个大企业的标签更让人才有一种成功感。
二、回顾哈尔滨的经济文化重要时期
1.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兴起的中东铁路
在哈尔滨话剧院上映的大型史诗话剧《索菲教堂的钟声》,这部话剧讲述了为了修建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的犹太人,他们一代代生活在哈尔滨的故事。哈尔滨的第一次兴起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始的。当时大批量的犹太人移民来到哈尔滨生活,在这里建设教堂、银行、医院、电影院等等。他们把外来文化带到哈尔滨,至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痕迹。教育书店是巴洛克风格建筑,哥特式建筑的经典代表就是原圣尼古拉大教堂,还有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风格。中央大街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风格,哈尔滨道外靖宇街文化街区是哈尔滨重点保护修建的历史保护建筑群,其中的老字号商铺、独特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哈尔滨的繁荣。宗教文化这一时期也异常繁盛,全国现存教堂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就是哈尔滨。这个时期哈尔滨所聚集的人口已经不仅仅是俄籍犹太人,还有日本人、朝鲜人以及在抗日时期大量涌入的关里人。现在很多哈尔滨人的祖父祖母都是在那个“闯关东”的年代来到了哈尔滨。他们携带着各自各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哈尔滨,使哈尔滨形成了多种文化特质。例如“金源文化”、“欧陆文化”、“闯关东文化”等。
这个时期的哈尔滨是一个殖民城市,大部分人口都是为了躲避战争,远离家乡来到哈尔滨生活。哈尔滨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各类人才的聚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因此,随着历史原因的消除,哈尔滨也失去了当时的繁荣。
2.50年代的第二次辉煌
建国初期,苏联对华援助项目有156个,由于哈尔滨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其中有13项投放在哈尔滨。这时的哈尔滨空前繁荣,大量的苏联专家的到来,吸引了全国优秀人才汇聚。依据国家政策导向,人才发展的主要平台有哈军工(现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仍然是国家主要的航天事业研究基地,哈军工主要从事军事科技研究。很多从事这些方向研究的学者都加入到两所大学,从事研究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航天科技人才和军事人才。哈尔滨当时被称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现在的三大动力(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就是当时建设的。当时这三厂的生产能力大约是全国电站生产能力的1/3。
可以说,这时是哈尔滨最辉煌的时期,人才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出现了爆发式的迅猛增长。这种人才聚集也受到了阻碍,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专家回国,当时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哈尔滨的人才也慢慢消散。
3.改革开放
国家改革开放试点的主要城市就是深圳。由于国家主导政策影响,东南沿海一带在这一时期经济文化整体得到飞速发展。全国都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情况,哈尔滨同样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的危机。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无法逆转这一瓶颈。现在社会人才的主要流动方向就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很多哈尔滨本地高校毕业生抱着“坚决不能留在哈尔滨”的心态,认为只有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拥有一份工作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改革开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强大,但是哈尔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怎样抓住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成为重大问题。
4.第三次工业革命
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如同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具颠覆性。在全球身陷经济危机的当下,在各国面临气候变化、传统能源危机、经济驱动乏力和高失业率等等问题的今天,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出犹如茫茫海上闪现的一座灯塔,让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间的中国更加关注与期待。哈尔滨市同样也抓住这一时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加以积极引导,乘势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目前以哈南工业新城为载体,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同时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加快引进和集聚一批龙头项目进入哈南工业新城。
三、现今哈尔滨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人才培养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无论是中东铁路时期还是50年代工业基地的建设,都是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平台形成人才聚集。现在我们基于哈尔滨的未来发展需要思考应该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来吸引人才。
1.粮食安全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是很乐观,我国现有13亿人口,未来我国人口的高峰预计达到15亿―16亿,2030年粮食消费量将达到6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只在5亿吨左右,将存在1亿吨的粮食缺口。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全国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新增粮食产量可满足1.6亿以上人口的口粮需求,同时粮食产出效率显著提升,种粮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黑龙江的农业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哈尔滨。近几年哈尔滨以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学校为平台,取得了多项农业成果。黑龙江省农科院与农村紧密联系,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使当地各类农作物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东北农业大学的大豆研究所,在大豆遗传改良、大豆食品生物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目前来看,一些省市在粮食安全生产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并且很多土地都受到污染。黑龙江可以说是全国土地质量最好、生产量最高的地方。哈尔滨可以以粮食安全这一国家战略搭建平台,吸引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来到哈尔滨,共同保护土地资源,再创北大仓的下一个辉煌。哈尔滨有黑土地这样的天然资源,有领先的农业科研院所,以粮食安全为平台,聚集全国的优秀农业科研团队。借助这一平台目的是吸引来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并且在未来哈尔滨自己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农业科学家。
2.中俄战略协作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 价值 内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gnitive Features and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Socialist Ideology under New Conditions
ZOU Ping
(Xiangsihu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Abstract The overall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plays down, the apparent existence of fuzzy cognitive value of socialist ideology. As an important bas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university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practice, many college student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system, and efforts to enhance the degree of socialist ideology within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the main path is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visual - listen - feel trinity campus culture system constructed; strengthen and build life practic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ocialist ideology; culture; value; internalization; practice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突出作用。党的十七大、十先后提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社会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混杂性、功利性、模糊性等特点,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强化其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内化融合及其对大学生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必须直面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动态地掌握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实际,切实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认同情况,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
1 当下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认知特征
当前,我国正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文化观念领域日新月异,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文化交织碰撞,社会思想、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同时,网络信息时展方兴未艾,尤其是近两年手机网络的新发展、微博等资讯交流工具的广泛运用,人们越来越被“信息大爆炸”所衍生的巨大能量所包围,面对四面八方、千奇百怪的海量信息,面对文化价值多元的、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环境,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世界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观念意识形态上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观念淡化的总体倾向明显。当下,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明显的实利主义,注重实际和眼前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知识学习、轻视道德人格培养;关注个人和小团体、忽视集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待意识形态问题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冷漠,主要表现在大局意识薄弱、政治观念淡漠,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对非娱乐性质的集体活动兴趣不大;在理论学习方面,重视专业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不高,甚至认为其无用。同时当代大学生群体追求个性,突出自我,他们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价值观,对统一而具权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往往抱以排斥或质疑的态度,这使他们对共同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有所回避,表现出淡漠的情绪,不愿意过多谈论,不关注、不感兴趣。
(2)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价值认知上的模糊化。面对当前社会充斥的多种多样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取向,部分缺乏辨别能力的人往往容易模糊认识、丧失方向。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逐步稳定的阶段,他们富有年轻的热血和激情,对社会矛盾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但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还不具备成熟理性的分析鉴别能力,可以说,大学生群体中不少人存在思想认识模糊混乱,容易盲目跟风,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识往往也很片面,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不自信,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出现的某些问题认识模糊,只看到现象和表面,看不到原因和实质,对某些问题一味否定,却又说不出合理的原因,因此,当一些错误认识通过华丽的包装,在似是而非的说理之间宣传某些歪曲论调,大学生就容易受到蒙蔽,使自身陷入迷惑。
2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程度的具体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得到认知主体的认同,并融入认知主体的观点信念体系当中,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逐步作用于认知主体的判断、行为等实践活动。意识形态功能主要通过社会成员主体的内化过程得以发挥,只有通过内化,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才能影响主体实践,成为主体实践的指导。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总体淡漠化的局面,高校必须立足实践,多方面着力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养成的体系,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通过内化使青年大学生群体自觉地为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成长成才,在其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而面对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越来越突显出其弊端,灌输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在新的条件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中立足实践、面向社会、联系实际并在授课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就是将这种实践性贯穿于教学的新模式。例如有学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①实践性教学模式能够有力地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在体验中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因此,也有学者直接将内化的过程作为实践性教学的要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心组织下,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利用图像、案例、情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社会,体验人生,实现“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相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②可见,只有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引导和带动大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理论。
2.2 加强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构筑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化程度要求高校大力营造多层次、全覆盖的校园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宣传栏、广播、刊报、影视、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空间,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思想内容融入宿舍文化、教室文化、食堂文化、办公室文化;三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于各种各类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与校园的节庆文化、晚会文化、社团文化相结合,使大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关思想内容。
2.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体系构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可以通过教育和各种活动成为大学生所见、所闻、所感,还可以通过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长久地鼓舞、陪伴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路径相结合,从进入大学开始,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设定自我成长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指导,制订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和学年计划,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定期进行总结和分享,在展示和交流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和自我激励。其次,注重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校外生活体验平台。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升华思想。第三,应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能有效感染和带动大学生的辅导员队伍,在师生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内容的认识。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名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性及内化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邹萍,项目编号2013SZKT04
注释
① 姜廷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功效及特性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郑向东,申群喜.健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社会纵横,2007.7.
② 陈友放.创新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新模式.职教论坛,2010(12).
参考文献
[1] 马艳青.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社会实践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依赖创新教育来实现,大学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而这种互动行为良好的连接点和载体就是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创新教育、人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创新教育通过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并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在创新教育和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发展的。创新教育必须适应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
修身成材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修身成材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更好的了解社会。社会实践尤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施加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起到加速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正是要建立起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创新型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并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形成需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创新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而这种网络的交互作用和联系的很好载体也必然是社会实践。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发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
三、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这种现实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上需要的人才企业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找不到。笔者认为社会实践对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良性互动的载体和桥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客观要求,创业能力是当前大学生人才素质要求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同样具有创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一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一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待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范文5
【摘要】主持人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社团的锻炼,更是为了以后进入职场的一种技能的习得。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不仅仅是工作相应的知识的问题,更多是自身的观点和职场交流时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上得不到拓展和充分的发挥。例如:向上司和客户介绍自己的方案就需要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吸引力,在职场与同事间的交流中如何化解尴尬的局面时对自己来说都是都是一种挑战。因此,主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够作为经验储备帮我们化解这些遇到的相应问题。
【关键词】主持人 控场能力 社会实践 能力拓展
引言: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主持人不仅是节目中环节间连接的纽带。更是观众与节目之间的桥梁。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代言人,其言行举止无疑都会对一个节目的看点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一个好的节目就需要优秀的主持人将节目推向新的高度,使得受众得到更高的精神享受。一个受欢迎的主持人,亲切,诚挚,热情而又谦虚;深沉,大方而又可亲,声音甜美而清新,是节目的中心,又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舞台和观众连接起来。他掌握着舞台活动的进展,控制着整个活动的节奏,使节目得以展开,步入,然后又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可以说,一个成功的节目往往是因为有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一个精彩的舞台也会是因为有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一个杰出的主持人往往魅力四射,吸引亿万观众。因此,身为主持人则需要具备相应的素质,不断地充实自己。这也是成为一个主持人的基础。
我校广东外语外贸南国商学院通过学院“いつでもどこでもlともで日本Zでしましょう、使いましょう、学び合いましょう(随时随地说日语)”的口号倡导下构建起日语主持人实践基地。给在校的学生提供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机会,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外语人才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本文通过列举语言、控场应变以及理论知识深入等几方面来阐述主持人在其中具备的相应综合能力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拓宽其就业的选择范围得以在其他领域一展所长。
正文: 一、 语言:语言是节目主持人传达信息的基本工具,是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手段。语言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其传播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最重要的载体。主持人的语言,有其自身特定的技巧,把握技巧并且运用语言,是主持人成功完成传情达意使命的关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基础靠语言,那么主持人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方,要完成信息传播的责任,并且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语言的表达技巧就特别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主持人必须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主持人声音、表达、风格的个性化是主持人将语言个性化转变为主持风格个性化的方式。语言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是内在素质的自然流露。而语言的个性化与主持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生活习惯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主持人在节目中把握节目的特点组织和把握语言的个性化来为节目增光添彩。除此之外,通过对主持稿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表达的同时也能将语言记入自己的脑袋中。了解日本人的表达方式和惯用句型。学习日本人的语音语调,学习一些各具特色的表达习惯,凸显自己个性化的风格。主持人应该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主持风格,在节目中做到游刃有余。促进对语言的深刻记忆和掌握。主持稿有大量使用敬语和自谦语的地方。对于大学生以后进入日资企业或与日方公司进行贸易时都有着重要的学习意义。尤其是日语专业的同学对于日语敬语自谦语这块确实是块硬啃的骨头。甚至日本人自身都容易将敬语和自谦语搞混。因此,在主持和反复的背稿过程中无疑对这块的理解有着极其深远的意味。
二、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它是一种非言语信息。作为有能力的优秀的主持人,不仅能够提炼和说出精干准确的言语,还能够通过非言语和在场的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信息使用也会在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的效果。作为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的性质和效果的不同来选择自身的肢体Z言的传达,得体合理的肢体语言会使得自己的节目更具有感染力和增分不少。同时,肢体语言也是自信的一种体现,如何有效的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的感觉也要依靠非言语信息的传达。此外,注意观察日本人的肢体语言,了解每一个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深层的文化和礼仪,在主持中充分练习和运用这些肢体语言去表达我们自身的观点时会比语言的表达更加有效。
三、表情语言:表情语言是获得观众信任感的前提。微笑语言,属于无声语言中的表情语言。之所以称为微笑语言,是因为微笑和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微笑属于无声语言的一种,而语言艺术也需要微笑来衬托、渲染情感。人们对于情感的宣泄最直接的外部表达就是面部。而面露微笑,是愉悦、亲切、友爱的表达。对节目主持人而言,微笑语言成了一门必修课。微笑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它能够在不同的节目形态下表达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诚于衷而形于外”,笑是人类的外在表现形式,微笑语言实则是一种另类的情感魅力。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狂笑、大笑、冷笑、微笑等,对于主持人来讲,一般都是微笑。但是对于现在大多数主持人来说,都还不能够准确地运用微笑语言来传播信息。要真实激发受众的内心情感,主持人的微笑绝不能是干、苦、媚、假,这样没有真实情感的微笑,只会带来反效果。感情和微笑的统一,是主持人学习微笑语言的基础之一。作为人类最美最温暖的无声语言的微笑,不仅温润了人们的心灵,同时也在观众和节目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主持人的微笑语言,在让观众接受讯息的同时,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享受和视觉享受,这种微笑的表达必须是主持人发自内心自然情感的流露。主持人有时需要根据节目的效果和内容的特定场合下,与观众达成情感的共通、感染,才能更有效果地传递自身讯息,达成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而要做到这点,除了语言和艺术的讲究和技巧之外,还要技巧性地发挥微笑这一无声语言的桥梁作用,它也能够比语言更贴近观众的内心。
四、控场应变能力:节目主持人的场控能力直接关系到听众的情绪、嘉宾的表现、场上的气氛;进而决定着节目的精彩程度、节目风格的体现和主持人水平的发挥。节目中总会有意料之外的突况发生,幽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生活阅历、性情、性格、反应速度、评议水准等种种素质和能力。主持人巧妙地运用幽默的方式可以消除紧张,活跃气氛,促进自己与大家的感情交流,使自己更加平易近人、更加获得人们的好感。例如:一日,林肯穿着工人服自己修理总统府前的草坪,这时一位州长来访。州长没有认出拔草的林肯,以为他是个仆人,便居高临下地问:“喂,伙计,总统在吗?”林肯回答说:“在。您稍等,我叫他出来。”一会儿,林肯换了套衣服再次走了出来,给州长鞠了个躬说:“先生,我帮你把林肯带出来了。”把总统当成了仆人,这本来是很难堪的,如果林肯当时就说自己就是总统,肯定会令对方窘迫。他这样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对方的尴尬,使整个场面极具戏剧色彩,显得幽默L趣。
五、学习教材对主持人学习的促进作用:上面我们只是涉及到主持人培养应该具备的相应能力,很容易忽略我们专业学习对自身的影响。我们开始日语的学习都是源于日语教材。本校使用的教材关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关注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关注文化因素,关注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个性,关注中国人的学习特点重视学习过程 ,重视日语学科的专业性等特点。力求在准确的基础上更加简明易懂;练习部分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基础练习与语法条目对应,会话练习的语境更加清晰,使其更具实用性。另外,根据学习的需要丰富了拓展练习,增加了一些供开展课堂活动使用的素材。课后的练习更加充实、多样化,且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何将自己设身于其中的语言环境中也是极其重要的语言学习的方式。这种能力的培养也能够让我们更快的适应每一个不同的主持环境,例如:在大型的日语类比赛时则需要提前掌握相关的会场信息。提前设身于会场中去调整自己的语言尊敬和谦让程度的拿捏主持风格。
结语:当前日语专业学生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日各方面交流的中坚力量,日语学校为日资企业以及与日方贸易的中国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对口人才。而大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实践平台与自身理论知识相结合去拓展自身的实践能力与运用能力,巩固自身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应的技能以及学习能力。为以后自己进入日企或者从事与日语类有关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另外,通过主持人实践基地的锻炼也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对自身的性格养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谭晶,浅析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青年文学家,2013
[2]邢莉,浅析项目式教学法在日语播音与主持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才智 2011(6)
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范文6
论文摘要:质量标准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目前,在远程教育质量的教育标准上,已相对清晰且可操作,但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却相对滞后。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角度分析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并结合“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结构设计、实施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的操作原则,便于我们从社会标准角度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3)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远程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