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济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体经济的意义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1

20*年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攻坚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为构建和谐*提供体制保障,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年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努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促使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改革的重点与分工

20*年,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深化国企和国资监管改革、农村改革为中心,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快科技体制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重点研究探索政府机构的重组与优化,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能分工,明确管理权责,创新管理方式(市编办牵头)。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精减行政审批环节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制订《*市行政审批管理规定》,做好*市“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市发改局牵头)。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与中介组织分开,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市国资委、经贸局、发改局负责)。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市法制局牵头)。继续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市编办、民政局牵头)。

2.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思路,以转换用人机制和完善用人制度为重点,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坚持分行业实施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进一步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尽快制订出台争取《*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实施意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新途径(市人事局牵头)。

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争取尽快在全市全面铺开。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将市直二、三级预算单位逐步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不断推进县、区改革试点,逐步确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财政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不断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强政府采购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激励型财政体制,制定改革配套措施,推行“镇财县管镇用”改革试点(市财政局、发改局牵头)。

(二)深化国企改革,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在董事会建设方面迈出重要步伐。进一步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实现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有机结合。学习借鉴各地实施国有资本金收缴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健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市国资委牵头)。

2.做好国企改制、重组、退市工作。对已确定改制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争取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退市的目标和任务(市国资委牵头)。

3.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市科技局牵头)。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采取多种手段,支持金融担保、创业辅导、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人才培训等服务机构的发展。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市金融办、中小企业局负责)。

(三)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完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坚持落实好土地承包政策,坚决维护农民自主经营的合法权益,尊重、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施土地流转规范操作,依法解决土地承包纠纷及农村征地遗留问题(市国土资源局牵头)。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有效监管和科学经营(市林业局、财政局牵头)。

2.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的政策。建立农民负担监测网点,健全乡村债务控制和预警机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努力构建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市农业局牵头)。

3.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抓住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联合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拓宽信用社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使其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建立农村投融资担保体系,引导和鼓励农户互助合作的信贷担保组织,组建多层次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允许各层次担保机构之间开展反担保和再担保业务(市金融办牵头)。

4.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8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以市、县(区)就业训练中心、乡镇培训基地和技工学校为依托,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推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转移,通过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乡镇企业等,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增加劳务收入,带动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市劳动保障局牵头)。

5.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建设粮食宏观调控载体,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扩大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粮食订单收购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布局结构调整,利用粮食基础设施,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市粮食局牵头)。

6.继续推进农村价格改革,健全农村价格监督网络,规范农村市场价格秩序,完善农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物价局牵头)。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形成扩大就业与发展经济良性互动的岗位开发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把当前行之有效的、专门的、过渡性的政策上升为长效性制度,形成一整套促进就业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新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劳动者需求出发,完善就业服务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县(区)和乡镇(街道)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的“九统一,一加强”建设,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市劳动保障局牵头)。

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开拓社会保险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做好以失地农民和计划生育纯二女户为保障对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积累基本养老保险金,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行重点突破,重点解决高风险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问题和城镇私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问题。积极研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救助机制,探索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市劳动保障局牵头)。

(五)完善市场功能,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1.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地方商业银行改革,提高地方商业银行竞争力。建立金融准备金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稳定协调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市金融办牵头)。

2.规范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产权市场,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市国资委牵头)。进一步完善国有土地市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稳步推进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继续规范发展人才市场(市人事局牵头)。

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适合新时期农村消费特点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市经贸局牵头)。

4.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构建金融信用体系入手,加快建设统一、高效、规范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体系。加快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政府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5.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深化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改革,以行业协会民间化、中介组织市场化为突破口,按照“理顺体制、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扶持发展”的思路,建立行政机关宏观监管、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与中介机构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和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按照《广东省行业协会管理条例》,研究制订规范我市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管理的办法(市经贸局牵头)。

(六)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市科技局牵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市教育局、财政局牵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引导和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加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监督(市卫生局牵头)。建立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机制(市物价局牵头)。

三、推进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为推进改革创造条件。市和县、区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主动承担改革的统筹协调工作,积极推进改革。

(二)充分发挥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作用,整合改革资源,建立改革专家咨询小组,吸收经济社会和政治法律方面的相关专家,参与改革的决策咨询评估,为推进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建立改革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必要时采取听证制度,以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监督。

(三)积极开展改革试点。要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改革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径。

(四)加强改革经验的推广交流。完善经济体制改革联络员制度,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的改革联络员要积极发挥作用,加强改革工作联系。没有改革联络员的县、区和部门要按《印发20*年*市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府〔20*〕64号)要求,确定改革联络员。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2

一、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掀起一场思想解放革命

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的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尽管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和发展。但是思想陈旧、观念落后还比较严重,改革尚不到位,理论、机制、制度、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低层次循环和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存在,根源仍然与思想解放程度低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全兵团的思想解放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全国的同步,总体上落后于全国。主要表现为:原有利益格局没有彻底打破,新的利益格局难以形成;改革局限在某些局部和少数行业上,广度和深度比较有限;市场经济机制建立缓慢,旧的生产关系仍然在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总体上经济发展低层次、低效益的特征比较明显。

解决认识上存在的差距,必须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全兵团掀起一场思想解放革命。应该充分认识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寻找差距、寻求突破、实现大解放。

二、全面认识兵团特殊性,自觉发挥其优势

一是使命特性。兵团担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屯垦戍边的基础性任务是发展屯垦集团的实力,以此来保证戍边的实现。如此,兵团实现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最基本的要求和最基础性的任务,也是完成使命的惟一途径。

二是组织特性。兵团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其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独一无二,组织的严密性、纪律性和运转的灵敏性非常高。它有利于充分运用各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特点,多方位地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运作;有利于组织社会化生产,适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易于形成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和多样化;便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弹性。

三是集团特性。兵团具有明显的集团化优势。其开拓市场的一致性、经济内部的互补性、区域分工更细更明确、经济计划的针对性、政策和舆论及投资的引导等等,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经营特性。兵团的规模化经营,是又一大优势。兵团由于其特殊性,决定了这种优势比较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在某个行业或某几个行业形成比较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有利于优势资源的集中转化。

五是管理特性。兵团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这必然易于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易于形成步调一致,达成同心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对投资“二重性”的研究,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的拉动,没有投人很难有产出。但是同样的投资,投入的领域、产业不同,产出就不同;同样的投资,投入同样的领域、产业,支持的环节不同,产出也不同。这就是投资的“二重性”(投资的需求和供给)在起作用。

兵团的经济处在成长阶段,保持一定投资规模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单纯追求投资数量,更要注重投资质量上的提升。投资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二重性”的衔接程度。对全国而言,政府投资要逐步退出竞争领域,但兵团企业方面的职能决定了不可能退出对竞争领域的投资,况且兵团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与全国企业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竞争领域仍然需要大力扶持。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国家支持其基础设施或非生产性建设,是为其减轻了投资压力;对于兵团而言,过度地争取国家投资搞基础设施或非生产性建设,是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通常国家投入的是引导资金,使用国家投资意味着必须有相当规模的自有资金配套。而国家投入的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在非生产领域,不是兵团当前必须要解决的投资问题。如此就引发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制约兵团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投入来解决的瓶颈问题,得不到必要的投入;另一方面兵团的自身积累随着国家引导资金投到了非生产领域中。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描绘 定性 明情

诗歌鉴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题型由客观题变成了主观题,难度增大;二是分值越来越高。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带动下,诗歌鉴赏在备考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师生所花费的精力也随之增多。笔者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反映,一首诗自己读懂了,但面对主观试题时,却不知从何答起,往往只能凭感觉勉强作答,结果得分率极低。因此,部分学生对这类题望而生畏,有的甚至干脆弃之不理,他们认为复习不复习反正效果都是一样。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考生在备考中对诗歌鉴赏及答题的技巧、模式没有作深入探讨。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在此试就诗歌鉴赏中意境型试题的答题技巧作一个分析,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知识储备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定性,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明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鉴赏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颠沛流离,生活开始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2004年高考广东卷)

江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二句中的“地白”、“湿桂花”描绘了什么景色?在全句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问:简析第三、四两句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审题分析)这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诗中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把握了这些意象,就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意象相对,虚实结合。(步骤一)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伤感之情。(步骤三)

二、1.描绘了十五月夜的素洁清朗、夜深露重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4

作为网吧业主,谁都想拥有稳定的利润收益,除了需要守法经营之外,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写出来,算是拙见,希翼对各位网吧经营者有所借鉴。

一、要有一套过硬的管理手段为依托。很多网吧业主舍不得花高薪聘请管理人员,这是一个误区。由于网吧业主每天要处理很多事物,无法真正与员工进行及时沟通。但是一个店长却可以从下面听到员工的真实想法,在上面又可以与老板直接沟通。在经营中,正是有了这种积极的关系,才能全面观察网吧周围市场的变化,顺应了市场;主动与顾客交流,满足顾客要求,才能赢利。表面上好像为请管理人员花了投资,实际上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创造的利润,远高于老板支付的工资。

二、定期组织一些聚会或游戏比赛活动。不要认为这些活动没有利润空间,但可以聚拢人气、增加人气,吸引更多的顾客。定期组织网友聚会,时机成熟可成立网友俱乐部,力争把网吧办成一个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聚会的沙龙,可寻找一些有一定深度的话题,如lT行业、电子商务、游戏攻略、交友、外语等。另外可以开展一些如劲乐类适合青年人心理特点的绿色网络游戏比赛,使上网者可以在游戏中放松愉悦身心,既提高了上座率,也对引导、促进健康时尚网络文化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三、为上网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网吧所能提供上网、游戏、聊天等基本服务外,应该竭尽全力为网民们提供一些其他附加服务,为这些上帝做好服务,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不要害怕顾客们提出需要什么服务,顾客提出的要求越多,证明他对你网吧的依赖性越强。如果这些顾客没有什么需求,证明你网吧的服务没有做到位。一家服务比较全面的网吧应该提供这些服务:文字打印、文字扫描、数码影像、数码冲洗、点卡销售、外卖、网络游戏比赛、电话、快餐、中介服务等多种服务。如条件再好的话,要开展延伸服务,如软盘、光盘刻录等,也可考虑为顾客制做个人、企业主页,甚至为企业建立网站。试想一下,在几个互相竞争的网吧中,如果你在硬件、环境和服务等方面,都是最一般的,你就失去了与其他网吧竞争的最基本条件。

四、要讲求环境。网吧内的环境要幽雅别致,光线的色调要温暖柔和,不要太亮或太暗;室内可以摆放些花草、鱼缸等点缀;墙壁上的文字或图画,要体现出internet的特点,多采用动感画面、1世纪、e时代之类的语言,既吸引网虫,还要吸引都市的前卫一族,以及一些不懂网络的市民和生意人。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5

1 注意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一些人还在用老思维、老经验、老方法去谋事抓管理;在新体制、新模式下,一些人还在按照老观念、老程序、老方式去做事干工作。在观念转变上,我们要重视三个突出,一要突出“激励”管理,实现由“控制”向“激励”的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岗位价值管理,创建人才成长平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要突出“战略”管理,更加注重企业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按照战略定位和规划,全面有序地做好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质量建设、品牌建设、文化建设等等,以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三要突出“文化”管理,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管理的深度和厚度,用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发展方向,铸魂强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2 注意推行的方法

推行的基本原则是: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先易后难,稳扎稳打;交流创新,不断进步。重点选准两个点;培养一支队伍;建好一个机制。

2.1 做注意选好试验点。各公司要结合实际,分析研究,选准工作开展的切入点,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备条件的方面入手,确保工作开局顺利。要选好一个基层做试点,在取得成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展推广。切忌一下子全面铺开,多头并进。在此问题上,我们要一发中的,严防盲目急进,不能反复折腾。在选准切入点和选好试验点的问题上,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多做调查研究,多方考虑,多方比对,选点要准,要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一炮打响,确保起步稳妥,务求必胜。

在工作推进中,各级领导干部、机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实际,大兴调研之风。要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了解实情、科学决策;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地做到俯下身子、眼睛向下、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防止盲目冲动,防止主观臆断,杜绝不切合实际、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决定或决策,做到决策无失误,管理无漏洞。

2.2 要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积极进取的学习型、创新型管理干部队伍。加强管理队伍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管理队伍自身作风建设。选苗子、压担子,积极选拔工作积极主动、作风硬朗、业务精良、富有进取心的年轻人到管理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磨打锤炼,着力培养自己的优秀管理干部队伍。要多组织管理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并用最新的理念、成果去指导工作,确保我们的管理处于发展前沿,具有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2.3 要着力构建一个能够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组织领导、责任划分、干部选配到培训学习、业务开展、检查考评、奖罚落实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以保证企业创新管理工作不因人而废、因事而废、因时而废,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并形成一种文化或传统,真正使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发展进步的永恒推动力。各单位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网络。做到人人有责,个个有为,实现对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处、每一时、每一部门、每一单位的有效监督考核管理,并不断将监督考核的触角向企业管理的末梢延伸。要按照阶段工作安排,对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和五精管理阶段工作做出全面、客观、系统的科学评估和考核,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3 要注意结合实际,突出特色

企业管理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虽然五精管理的理论很多,方法很多,但各单位在推进过程中不能照抄照搬理论和方法,不能事事对照条条框框,而要突出“实效在于实际,管用在于实用”,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计划安排,在计划实施中,不搞模式化,切忌一刀切,突出特色,有所创新。探索符合各单位实际的有效方法和方式,要按照阶段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以力求实效为原则,稳步推进,使管理更显个性化和本土化。

4 要重视管理干部的学习和教育

作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自己的知识更新、观念转变和方法创新。不断扩大视野,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待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以学习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工作创新。要领会、吃透“五精”管理的精髓,把“五精”管理这种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积淀和能力修炼,做一名“五精通”。讲究学习方法,善于与别人交流讨论,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总之,学习,对于管理工作很重要,对于管理干部的发展成长也很重要,作为管理干部,一定要有永不满足的精神境界,要有永不止步的学习精神。

作为集体,要把“五精”管理同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管理干部队伍。要学习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增强管理功底;要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促进管理创新;要学会交流与借鉴,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发展。向书本学习、向实际学习、向别人学习,以开放的心态、进取的精神对待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6

“文化经济”的主要特征

“文化经济”是当今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反映,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它具有下列显著特征:

其一,标志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不同文明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是自然力,工业经济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文化经济”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类社会正步入“文化经济”时代。

其二,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如果说知识经济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的扩展和深化,以文化因素实现对知识经济的全面提升,其构成除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外,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艺术感知、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而且精神因素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由此观之,“文化经济”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其三,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互动。文化“经济化”指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不断增加,文化生产、文化管理中渗透各种经济要素,形成新兴经济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文化化”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内涵不断增强,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经济产品中的科技文化含量不断丰富。

其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等等,所有这些变化正好说明,发展“文化经济”可以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文化与经济互动催生新的增长模式

当今,文化与经济互动,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而文化综合实力则成为竞争的焦点。一方面经济结构、利益关系对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科学技术对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也越来越强。文化与经济互动,构成了新时代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日益趋同。文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与经济分离的二元论就失去立论的根基。文化因素的目的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很难分辨哪些是纯粹的物质生产,哪些是纯粹的精神生产。通过激活文化因素,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将成为生产的永恒追求。

――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催生新的生产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力和经济力的融合正在孕育和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在我国,随着大开放态势的形成,文化优势已经逐步取代地缘优势,成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孕育的文化产业,以其崭新的生产形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力与经济力的互动,通过文化产业的扩张和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注入新的动力。

――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趋向统一。随着精神产品价值逐步超过物质产品价值,人们的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渐趋平衡。学习和接受教育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导方式,文化消费成为投资的主要选择。以广东发达地区为例,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高新科技产品和娱乐、教育、服务、健身、旅游等的消费开始成为潮流,家庭消费结构中教育、服务、娱乐等支出比重不断上升,消费不仅是产品使用功能的消费,而且是包括了产品文化品味及文化内涵的消费。

――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构成综合竞争力。当今的竞争绝不是过去那种单一资源和单一力量的竞争,而是一种综合的和全面的竞争。第一,人的潜能、智力等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不断地提供发展的动力;第二,人和自然的和谐使资源循环利用,发挥最大的效能;第三,精神消费成为主导形式,提升了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综合竞争力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后劲。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发挥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综合优势,才能形成强势的竞争力。广东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就必须构筑和形成这种综合竞争力。

发展“文化经济”广东先行一步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次浪潮,广东省的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产力正进入一个大解放、大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发展的历史关口,广东省必须以大力发展“文化经济”为契机,努力实现广东经济发展的大跨越。

(一)正确判断和把握广东在“文化经济”时展坐标上的方位

广东处于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前沿,既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受惠地区,又在全面建设富裕安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既是经济实力和规模最强的省份,也是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经济”的开放省份。广东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只要我们确立发展“文化经济”的新坐标,就能在“文化经济”建设方面继续走在前列。

(二)逐步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

要把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形成的强烈的商品观念、灵活的市场机制、传统的诚信品格运用到文化建设领域,同时为文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物质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从根本上提升广东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倡导企业人文化,大力开展以理想信念和真善美为价值核心的精神文明活动,培养学习型、文化型的企业群体。建立有效的促进机制,催生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一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形成经济与文化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正确把握“文化经济”发展规律,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一,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工业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比例最大化,产出与污染比例最小化,再造山川秀丽广东。

其二,大力推进文化“经济化”。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重点发展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和休闲产业。根据广东省精神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在东西两翼和山区集中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名牌文化产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一批文化支柱产业,坚持内源型和外源型并重发展的方针,注重精神产品的软性开发和素质升华,坚决而有韧性地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文化落后、庸俗、低劣等状况,以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