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科研结题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科研结题报告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报告;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91-02
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经过十几年的普及工作,已经被中小学校广大教师高度认可,并能够积极主动用教育科研解决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校本教育科研方兴未艾。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许多中小学教师不会写研究报告,总结不出研究成果,集中表现为大多数研究报告存在结构性或者内容催等问题。
一、研究报告的基本含义与一般结构
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对整个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用文本表达出来的文本形式,也叫结题报告。它是概括研究工作、表达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科研论文的一种形式,也是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研究报告一般有两大结构,一是表述研究结果,二是概述研究工作。
表述研究结果是研究报告的重头戏。实际上,研究报告的大部分文字是用来表述解决课题研究的问题的策略体系、模式和创新性内容的,也就是研究成果,这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功能。
二、撰写研究报告易混淆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 研究报告的结构性问题与撰写的策略
研究报告出现结构性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过程型:不知道总结什么。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并不知道自己的研究哪些是成果,哪些是效果。这种研究报告多是研究者,特别是撰写者不知道研究报告的重点是要表述研究成果和研究效果。
意义型:研究报告通篇都在写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效果,但在他的辅助资料中能够找到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成果。这种研究报告除了不知道表述研究结果外,可能是课题设计就有些问题,研究过程中又没有纠正。
描述型:通篇描述几个研究事件。这多半是不知道研究报告是什么,或者课题设计就是一笔糊涂账。
上述类型研究报告表明,中小学校本科研总结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课题设计有问题,研究者成果意识差。课题设计时就忽略成果假设,最后很难总结出成型的成果;二是研究者不会进行科研总结,更不会写研究报告,不知道也表达不出研究成果。这样的课题总结使课题研究的价值大大下降。
撰写策略:撰写研究报告切忌“过程化”、“意义化”、“描述化”。在重点表述研究结果的同时要交代清楚选题与研究概况,一般要把握好三个着力点:
一是研究什么了――回答选题、研究意义、目标及内容;二是怎样研究的――回答研究方法执行及实施情况;三是研究出什么了――回答研究成果、效果与研究还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证研究成果、效果、评价研究工作,提出未尽事宜)。
2 研究报告的内容性问题与撰写策略
中小学校本科研总结或撰写研究报告,在内容上经常混淆的问题主要有三类:即研究结果、成果、效果分不清;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分不清;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分不清等。
(1)克服成果无意识问题,明确表述“三果”
三果是指课题研究的结果、成果和效果。中小学教师在课题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时经常出现研究结果、成果、效果混为一谈或者忽视研究成果,用研究的效果代替成果等问题。研究成果与效果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一个项目研究,在总结或撰写研究报告时这“两果”表达不清,这个项目就毫无价值可言。区分“三果”并正确应用是课题总结的关键,是研究意义与价值的根本体现。其含义为:
研究结果。是研究工作所得到的所有内容。包含研究的成果与效果;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发现的新问题;研究中产生的各种附产品,如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等。通常研究的结果主要指相对于研究目标和内容所预期的成果与效果,既是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研究的成果。对中小学校本科研而言分狭义成果和广义成果。狭义成果是指研究中提炼出来的解决问题(课题研究的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者应用模式。广义成果是指发表的论文、撰写的著作等。
狭义成果也可称为未公开发表类成果或者称为隐形成果,是中小学校本科研的主要成果形式,是在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规律性和结构性的解决问题的体系,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由于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成果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等才是成果,因此,经常忽视或者没有意识总结这些隐形成果,这是当前中小学校本科研存在的一个代表性问题,致使许多校本科研的有用成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提炼、总结、应用和推广。
中小学校本科研多为实践性研究,通过研究报告来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是中小学教师校本科研的主要形式。许多中小学教师缺乏科研成果意识,更缺乏总结与推广意识,即使也多是教育叙事,加之通过文本形式公开发表成果比较困难,易形成忽视总结与提炼成果的问题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效果。是研究的“对象”受到研究成果应用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而且是正向变化。如学生的学习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参与研究和实验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是受研究成果影响的效果。阐述研究效果主要是显示研究成果的价值。
(2)克服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混淆问题,概括并清楚表述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报告中经常会出现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混为一谈,找不到研究目标或者把研究目标当成研究内容,把研究内容当成研究目标的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评价研究报告的重要前提条件。研究目标一般是针对研究的问题和选题要求而提出的研究预期,可以认为是研究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程度。研究目标是课题的纵向选择。表述时,要按这一要求表述清楚研究将要达到的目的和程度。比如,研究学生语文阅读素质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就应该是研究目标之一,会读书是目的性要求,能自主读书是程度性要求。
研究内容是围绕着解决问题的目标预期所涉及的横向要素。即与解决问题预期相关联,所展开的方方面面的、能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影响的因素。表述时,要从横向表述清楚对研究问题而言所扩展出的研究因素,如“学生语文阅读素质培养”选题,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涉及“培养方式”:课堂教学(朗读、分析、写作)、课后活动(阅读、作业、观察)、评价体系(内容、标准、课堂、课后)等因素。这些都是对培养目标有影响的因素,他们的变化都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3)克服研究方法简单化问题,简练并恰当表述研究方法
多数研究报告,在表述研究方法时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性问题。一是简单到了聊聊几笔,如课题研究应用了“实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等,没有具体内容;二是从头到尾写过程,篇幅很长。交代研究方法是为了佐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研究方法表述不准确,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就会打折扣。表述研究方法一般的着力点有两个:
一是思想路线。通常讲,就是课题的研究思路,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从哪里人手,怎样展开,如何突破难点,如何抓住重点等。看课题的思想路线就能知道课题的研究水平,有高水平的课题研究思路,必然有高水平课题成果。
例如,有一位教师认为,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最基本的基础,具有决定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他就确定了以语感教学为核心,从阅读人手(路径),在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等方面展开,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纠正语文技术性教学问题为主线的思想路线。
医学科研结题报告范文2
课题开题报告简明来说,就是指开题者用一种文字概述课题内容,那么,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怎么来写呢?如果还不知道,赶快来学习一下本篇文章。以下是由学术参考网小编搜集整理推荐的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一、课题名称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校提出“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线语文教师们结合当前课改形势和本校实际情况,通过研讨、论证后提出的。
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面对我校学生的表达交流的差异,探索既面向全体、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显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辩、善于与另人交往与动型转变。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有利于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口语交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标指出“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何使教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已成功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识。
2、从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认识片面,把口语交际训练定位于口语交际课的事,导致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时间少;没有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缺少开放式情境的创设,没有实现从“听话、说话”到“交际”的转轨,导致学生没有由单向个体静态式活动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动态的口语交际活动;缺乏趣味性、实践性,学生自主性不够,常常是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想说不敢说。以上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上课仅充当听众,对别人的发言不敢提出质疑。在口语交际训练果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课间交流时,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反应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连请假也要家长代劳。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地与人交流,成了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它的活动化、实践化趋势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点,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理论依据;
3、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探索我校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愿望。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表达交流的机会。
3、如何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气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胆交流表达。
4、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增加知识储备的量,丰富学生底蕴,适时灵活运用。
研究重点:
重视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步骤和组织,书面语口头训练的方式方法,解决“乐说”“善说”的问题,达到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成效。
难点:
家庭、学校、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
五、课题研究的的方法
1、实验、观察法;
2、统计、类比法;
3、分析、归纳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选题、论证、申请、审批、开题(2014年2月-2014年5月)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初中、小学各两个对比实验班)、选择课题研究方法、准备测量工具(2014年6月-2014年8月
3、前期实验观察、中期成果总结、提出理论假设(2014年9月2015年8月)
4、后期实验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实验验证(2015年9月-2016年1月)
5、理论总结、结题(2016年2月-2016年3月)
七、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一)行为方面的成果
1、学生的书面和口语交际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2、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3、促进教师语言变、表达与交流素质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3、建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数据库。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刘川
常务副组长:龚映辉
副组长:朱生宁、舒兴
组员:姜丽君、漆杰、贺彦
2、课题研究组人员及分工
负责人:龚映辉(统筹课题研究)
实验研究、验证人员:漆杰、王春梅(初中)
李小燕、吴梓静(小学)
观察、测量、统计人员:姜丽君、贺彦
实验分析、提出假设、结论分析:龚映辉、李小燕
结题报告撰写:龚映辉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
学校公业务费拨款4.5万元
范文赏析:
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质量的探索
摘要:目前我国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堪忧,尤其在创新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把关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高质量学术论文的重要保证。针对提高研究生创新性,保证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本文详细讨论我院如何在加强多环节质量控制以及人才与制度管理方面,有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期对培养创新型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献计献策。
关键词: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140-03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迫切需要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用15年的时间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高素质、高质量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深化自主创新和向社会输送创新人才的突破口。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贯穿整个医学研究生临床和科研的实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涌现,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医学创新型人才来解决一系列的医学难题。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新型医学研究生,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的多个环节,开展了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控制和管理,本文将着重在我院对医学研究生开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和成效进行探讨。
一、发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监督的综合培养优势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
研究生开题报告是研究生科研开展的起点,是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前提保障,在研究生教育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对研究生开题报告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研究生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是成功完成科研课题的前提基础。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方面,我院实施以导师制为主,以其他手段为辅的综合培养模式,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导师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对学生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深远的,其思想意识、精神风貌以及科学作风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其学术精神和道德风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指导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研究生作为新手,在科研课题的选择方面往往把握不住专业的方向及研究重点,导师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及其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有特色、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能有效地帮助研究生把握本研究领域的重点,启发其发现提出新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着实有效的可行性分析。因此,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上具有主导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一支高专业水平、责任心强的导师队伍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保障。我院坚持严格的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支持奖励导师个人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并重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提升和充实我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在教育理念方面,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专业学术背景及思维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其思想,鼓励其敢于怀疑,为其尽可能地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和激发其创新激情。除了研究生本人的导师,我院利用研究院的平台,组织相关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导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固定每周开放咨询时间,保证了研究生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并以此避免研究生导师因为教学及其他工作安排不能及时和学生沟通时,研究生可以向导师指导小组中的其他老师咨询和讨论,使其在学术及科研中的问题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且研究生通过同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其科研思路可以得以拓展,有助于创造性科学问题的发现。
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相互监督激励环境的营造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为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精神,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融入科研环境,我院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每月一次知名专家大讲座,让研究生能有机会与专家及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感受学术大师们严谨的学术风范和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开阔眼界,启发科研灵感,激发科研的热情,学术报告中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前沿信息的传递,能有效促进学生垂直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融合,激发其科研创新性。针对全院研究生,我们举行每周一次的研究生科研学习论坛,由研究生根据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技术进行学习报道,引导学生检索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前沿发展,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有利于研究生更快更好地熟悉把握专业方向与重点技术,提高其科研创造性;每两周一次研究生科研课题报告进展会,着重讨论课题中遇见的难题及解决方案,这种由研究生为主题的学习论坛和科研报告,营造了研究生之间相互监督激励的环境,大大增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科研的热情性和主动性。
三、设立各种基金多角度鼓励科研创新
为了提高和激发研究生科研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院设立了各类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及学科竞赛,奖励学术论文的发表。我院为各种基金的申请制定了完善的申请程序和评定标准,保证了申请过程和评审过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度,大大提高了研究生们的科研热情。首先为了达到鼓励刺激科研的目的,我们确立了明确的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的指导思想:鼓励创新、力求精品、倡导国际性。鼓励研究生在国际高水平杂志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鼓励研究生自主创新、自由探索、不限制选题范围,对其成果不求大,但求新、求深、求独创。在资助形式上根据课题的大小,按重点项目1.5万元,一般项目0.75万元的形式予于资助,资助基金正式立项后一次性拨付方式发放。基金申请面对我院一二年级全日制所有研究生,每年9月开展申报,由专家委员会开展审批,我们确立了明确的评审标准,以确保基金申请的公正和透明度:(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2)前期工作基础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特色鲜明;(3)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预期成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4)可望取得突破性成果或有望成为省级(含省级)以上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课题。经批准立项的项目需在第二年12月30日之前结题。为了确保课题的顺利进展完结,在第二年5月,对所有开展项目进行统一中期考核。以上措施在管理制度上确保了研究生课题的顺利进展、科研基金的有效利用。自我院研究生科研基金实施4年以来,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科研创新性,提高了研究生科研热情。
四、完善细化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的制度化管理
创新性的实现,不仅要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还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往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视“开题报告为形式”,认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能否顺利毕业关键看其论文情况,把开题报告与论文人为隔离开来,使开题报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任意写、导师轻易过;管理部门注重形式有,不管实际“有”,事后束之高阁,进人档案,因而造成了开题环节马虎拖沓的现象。没有起到研究生开题报告真正的指导性功能。为培养创新性人才,针对研究生开题中存在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开题报告,规范制度化管理,针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我院规范了开题报告文本,实施统一集中报告的方式。我们要求《开题报告》有相对规范的文本格式,要表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研究课题选题的背景、理由及研究的意义;二是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三是本人的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或特色、拟采取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四是论文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五是研究基础与论文撰写的进度安排;六是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中英文文献。在进行开题报告时,我院组织我院的学术委员会组成评审专家组,根据我们制定的开题报告评分表,专家们对每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打分,着重审查研究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创新性、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可行性分析及科研经费预算,并针对研究生开题中存在的不足处,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对于打分表分数不及60分者,限期修改,择期进行二次报告会,直至通过为止。通过专家组成员的评审,能够帮助研究生提高课题设计的水平与层次,加强了对科研课题设计的质量控制,促进了研究生科研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避免了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坎坷,少走弯路。在我院对研究生开题实施规范管理,并建立开题审查长效机制以来,提高了研究生和导师的思想重视程度,能够使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按时完成科研课题选题与设计,并根据审查反馈结果有针对地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审查结果与研究生学位申请、导师资格认定等挂钩,强化了制度约束,提高了教学双方的思想重视程度,改变了以往研究生开题环节马虎拖沓的现象,显著提高了课题的研究效率、节约时间与资源。把研究生报告纳入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我院通过管理者、导师、研究生的齐抓共管,养成严格遵守开题报告制度,从而使开题报告制度在研究生培养环节发挥实质性功能的指导作用,大幅提高了近年来研究生论文质量水平。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实践中不懈的努力、动态地调整管理模式,我院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发现发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监督的综合培养优势能大大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生相互监督激励环境以及建立创新性基金等措举,能极大地促进研究生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完善细化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的制度化管理更是保证了高质量研究生开题报告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现,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确立明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营造适宜创新素质发展的环境,才能大大地促进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发[2005]第044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http://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gh/200811/t20081129_65774.htm.
[2]王红玲,曾凡义,邓长生,陈惠芳.临床型医学研究生优化培养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4):548-550.
[3]周利民,宋成文,李明.如何指导研究生作好开题报告[J].学理论,2011,(04):186-187.
[4]俞洋.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J].大学教育,2013,(24):14-15.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110319)
通讯作者:于超,重庆医科大学教授。
作者:李英杨竹
医学科研结题报告范文3
【关键词】医院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医院及社会对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不断加大,医院的科研经费来源由过去的上级拨款变成上级拨款、医院资助和社会合作等多层次、多渠道。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医院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情况,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当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思想陈旧、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方法落后、保障效益不高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医院现行的科研财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使用,大多数医院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方式。各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基本上实行了从经费的收入、支出、日常核算的专项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就我国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医院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院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呈多元化, 研究人员对课题经费使用的自也逐步地扩大, 同时由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 使得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在科研中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只立题不出成果,造成科研资金的浪费。医院都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把是否有科研项目作为晋升正副高级职称的条件。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想方设法“捞”课题、搞项目,将商品交换的原则带入科研中。为申报课题疏通关系、请客送礼,使申报课题变成了某些人晋升晋级的跳板。一旦课题到手资金到位就万事大吉,部分课题到期不结题造成不良影响。科研人员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 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已争取回来的,使用的自在自已手里,可以随意支配。较多地用于劳务费、加班费、津贴、差旅费等开支,而用于购置设备、实验的试剂、动物、材料的支出比例较少。
第二,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较大,开支管理过于松懈,资金使用综合效率不高。由于科研经费开支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课题组自行计划开支,使得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各自为政,从医院整体看,因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资金使用综合效率不高。同时,科研负责人往往只注重技术问题,较少考虑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预算及项目进度安排支出,因而结题时突击开支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数量科研经费转化为沉淀资金,以致医院不能更充分利用科研投资。
第三,科研投入与产出失衡,科研人员出成果意识强烈而成本意识淡漠,造成高成本低收益。大多数医院的科研人员都是医疗科研双肩挑,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都计入医疗成本,图书馆、实验室、医疗设备等无偿为科研课题提供所需资源,对于科研课题无人考虑成本的高低。同时,多年来,由于缺乏正确的科研导向,医院科研选题多偏重理论研究,实用性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较少,劫过导致纯学术性成果多,而这些成果又常常缺乏原创性,科学意义有限,真正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成果偏少,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极低,造成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对于科研成果很少计算其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一味投入资金搞科研而不考虑科研成果的经济实用。因此不能如实核算科研课题的成本,更不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形成科研成果,造成了科研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高成本,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第四,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是两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各自在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着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经费的审批权,而财务部门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两个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及时地信息沟通手段,不能够及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就从而在经费审批上带有一定盲目性,财务部门不掌握经费中各个环节的使用管理规定,只是机械的履行经费的出入账管理,既不能有效的监督经费的开支,更不能全面的履行管理职能。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不可能配合默契,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上存在问题。
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实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科研从项目选题、项目申报、结题、评选奖励的过程中,由于科研项目研究对象、研究经费来源等不同,而管理要求不同,因此必须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首先,明确科研科为医院科研管理的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医院科研人员标书编写、统一报送标书和结题报告、评审费的支付等具体工作。同时,科研科与财务科等管理部门制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这些办法应紧紧围绕国家制定的有关经费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参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对开支内容、范围、审批权限、结算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使科研经费支出更合理更规范。如科研配套经费不直接拨入各科研课题组,而是由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项目评审等开支;自筹的本院或校级课题经费,不能用于差旅费、招待餐费等开支,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经费用到实处,使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化、系统化。
2、完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开展项目论证、预算评估、招投标、设备购置、人员费用的重要保证,合理的经费管理,是保证项目完成的关键。管理好项目经费必须从制度入手,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与科研有关的所有收支都纳入医院统一的财务管理,禁止任何个人、课题组利用医院的设备、资金、技术条件、私自收取横向收入、防止资产流失。明确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减少财务人员报账时的盲目性、随意性,使得财务会计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防止科研经费滥用。明确经费审批权限,每个课题设立经费卡,专项管理,防止项目体外运作,造成资产流失;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手段进行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分析,在科研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为科研成本和期间费用,将科研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及房屋的占用费,专业图书资料等作为科研成本,对于当其发生的科研生产服务的管理费等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情况进行财务处理,真是地反映科研经费状况。解题时与财务收支有关的数字,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才能出具财务报告。
3、建立医院科研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企业还是医院的无形资产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对经济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为此,医院在不断强化科研经费中货币形态和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对通过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规范化的管理。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信息纳入科研经费的核算体系,为无形资产的转让和综合测评医院科研开发实力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还要加强科研经费中设备购置监督和管理,由于科研购置仪器设备是课题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需求决定采购,设备部门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一般很少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课题组也不会提出设备报废申请,项目结束了就没有人去核对科研设备的去向。因此, 医院要加强成本核算,统筹安排,防止科研设备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对所购置设备应与医院正常经费购入的设备一样进行管理,即从预算安排、购置、在用、调拨、报废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用结余的科研经费购置先进设备, 尽量减少医院自筹经费购置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对有效使用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在往后的经费拨款或配套中给予政策倾斜,不断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从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为医院科研提高水平、上档次作保障。
4、制定相应的监督办法,督促科研人员及时完成课题
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加强科研过程的检查和督促,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报告科研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根据课题级别、进展与结题、成果与论文水平以及获奖情况给予评分。规定科研项目立项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是晋升晋级的必要条件,无客观原因不按时结题将收回科研资金,今后三年内不予申请课题。
5、加强科研人员的成本意识,努力降低科研成本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十分有限,在科研工作中不能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必须加倍重视科研投入-产出的分析,加强对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目前要清清楚楚地将医院科研成本从医疗成本中分离出来,具体详细地核算课题成本是很困难的。在成本核算方面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方法:科研课题的人员费用根据其全年在科研岗位工作的时间年底一次分摊到科研成本,冲减医疗成本;专门用于大型课题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房屋折旧及试剂、水、电、汽等消耗直接计入科研成本;对于医疗科研共用的实验室应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课题项目开题进入实验室结题退出实验室须清点盘查实验室配备的器材物料、折算其价值作为区分医疗、科研成本和不同课题成本的界限。建立仪器管理室,使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做到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配备课题成本核算员记录实验室占用工时、使用仪器工时等需要核算的项目,要求记录全面、真实、及时、避免随意性。
6、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医院科研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报账,而要将视野扩展到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医院科研事业的大发展,这对财务管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培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下,怎样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搭建起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利用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科研管理经费工作水平,进而达到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目的。
总之,要管理好医院科研经费,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科研项目人员、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之间必须互相支持,共同配合,不断寻求提高医院科研开发、科研管理的途径,实现“科研兴医”、“科研兴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钱毅: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医学科研结题报告范文4
【关键词】医院科研;项目管理;PDCA循环;运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19-01
医学科研属于医学科学发展的主动力,也是现代化医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学科研效果,我院从上个世纪末就加强了科研项目管理,而从2011年开始将PDCA循环运用在其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与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与2013年开展科研项目管理时在人员、科目等方面基本上保持一样,仅有管理方法不同。
1.2 方法
1.2.1 计划(Plan):计划属于PDCA循环第一阶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我院科研项目管理的任务一般可分为申报立项、中期管理及后期管理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进行总结与分析后发现存有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州级项目立项数少,科研水平总体层次低;项目按时结题验收率很低,而且部分出现申请延期;科研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申报各类项目课题缺乏创新,难以突破等。2)找出问题影响因素。通过对各个阶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找出这样一些因素,比如管理模式依旧停留在被动管理阶段,缺少规划、前瞻,需要进一步提升;医院缺乏高校科研平台的支撑,基础比较薄弱,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不佳,申报州级等科研项目中无优势;完成课题验收的负责人缺乏主动登记的意识,宣传也不到位;某些课题负责人没有责任意识,过高的估计自己,不能很好的预测各类可能,结题验收率不高。3)针对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制定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计划与整改策略。积极引入与学习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进一步完善;健全我院科研管理制度,对科研信息进行科学化与自动化管理;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同时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对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流程应进一步优化,应将科研管理部门在申报中的指导与把关作用突显出来;强化协作攻关意识,正确处理常规工作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正确指导科研项目顺利进行;加强宣传的力度,提高相关负责人的保护意识,并积极投入到申报工作中。
1.2.2 实施(Do):实施阶段属于PDCA循环中最为关键与核心的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加强重视,加强组织管理。医院的领导要加强关心与重视,落实科教兴院方针,加强组织管理。课题申报之前,相关部门要及时展开会议,将相关指南、政策等普及到科研人员中。申报后期则要实行项目预评制度,管理部门人员要对标书进行形式审查,并召开医院学术委员会会议,预评估申报课题的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若评价出不合理,则要进行反复修改,直到合格为准[1]。2)建立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我院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及自身情况制定了《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医院科研管理条例》等文件,并且制定了课题获奖奖励、课题配套经费等激励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与完善。比如在2012年,我院完善科研考核制度,将其指标纳入每年个人与科室年终考评中,同时列入科室主任任期考核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3)促成协作,组织协调州级以上的重大项目申请,在申报的阶段,科研管理部门要主动带领与组织各个学科、专业的人员进行交叉项目的申报,将大家的智慧结晶汇集起来,争取申报成功,从而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4)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比如加强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的建设 。5)加强课题质量管理,加快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2.3 检查(Check):该过程主要是信息收集、加工及判断,在该阶段应注意这些问题:1)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反馈机制,将医院科教部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科研主管单位抽查及项目负责人自查反馈等结合起来,并找出实施过程中存有的问题与缺陷,在检查中及时纠正与补救[2]。2)开展年度科研管理工作的调研,采取问卷、个别访谈及座谈等形式对负责人、项目主要参与者进行调查。3)将管理任务一一分配给科室主任,进一步要求各个科室要重视相关工作,督促他们努力实施,并按时做好总结。
1.2.4 处理(Action):将检查出来的各类情况进行处理,并肯定正确的结果,总结后制定相关标准,巩固所得成果,并将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时提出来。此外,通过检查将效果不显著或不符合要求的措施,要进一步分析研究,而不能回避,将其反映到下一个循环中[3]。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013年我院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数、课题验收数、课题成果登记数、成果获奖数明显多于2010年。
3 讨论
我院将PDCA循环应用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该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还能解决无法适应现代科学管理的各种问题,使得科研项目管理行为更规范,实现科学化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明显增加我院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数、课题验收数、课题成果登记数、成果获奖数,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叶斌,王晓稼,吴国萍等.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4):60-63.
医学科研结题报告范文5
中医药科技查新是利用文献检索、分析与对比的手段,对中医药科技查新委托人提供的中医药科研内容做出新颖性结论的中医药科技文献查证服务[1]。而查新报告是科技立项、科研成果鉴定和评奖的参考依据之一,它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和正确性对申报者和评审专家来说十分重要。
2000年国家科技部颁布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2]与《科技查新规范》[3],这些法规对我国科技查新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准则,促进了查新工作的规范化和进一步开展。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目前的查新需求和查新机构的运作模式下,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1 中医药科技查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影响中医药查新报告质量的问题
1.1.1 客户方面存在的问题
客户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查新委托过程中。客户在《查新项目委托书》填写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对查新的目的不是很清楚,委托内容未能突出查新的技术要点;二是出于对项目的技术保密,不能如实填写具体内容,对主要查新内容表述含糊或采取回避;三是用户对委托过程不够重视,委托人不是课题主要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员,对技术关键把握不准,无法与查新员准确交流。
1.1.2 查新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查新工作要求查新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查新、检索技术,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各种检索工具,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中医药文献查新人员来说,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知识。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查新队伍良莠不齐,查新人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现代化设备运用的技能缺乏,外语能力与现实需求相差甚远;部分中医药查新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未能全面具备中医药学专业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或有欠缺。
1.1.3 检索数据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由于我国科技体制、制度和习惯的原因,许多在研或刚结题的科研课题文献,以及未公开和出版书籍及部分研究生毕业论文均不在被使用的数据库内,因此,检索所获得的数据相对来说是滞后的和不完整的,由此在做分析和结论的时候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4]。
1.1.4 对专利查新和新产品开发论证查新的忽视
由于专利查新和新产品开发论证查新的高难度和高复杂性,我国中医药科技查新人员的专利知识和专利检索技能较为不足。目前,国内对于专利查新和新产品开发论证查新这两种查新形式的研究和报道比较少。这与我国现阶段的科研创新性程度不高,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不强有关,同时也说明科技查新人员的专利检索水平和意识有待提高[4]。
1.2 对查新报告作用大小的争议
查新报告仅是从有无文献报道的角度来报道项目的创新性,而立项和评奖需要考虑的是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推广应用情况及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项目管理者和项目审批者对查新报告本身不够重视,审批的时候不是以项目的查新点为标准,因此,很多时候查新只是一种形式,不能在立项和成果申报时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5]。
1.3 中医药查新的规范化问题
查新人员、设备、资源、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了查新的质量[6]。查新报告的格式、用词描述准则等,不符合科技部《科技查新规范》的规定。各个查新机构的报告格式、检索范围、结论阐述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化。因此,如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查新工作质量,已成为查新机构的首要问题。
2 关于中医药科技查新发展对策的初步探讨
2.1 改革查新工作的管理方式,加强查新报告的质量控制
2.1.1 加强与客户的交流
要向客户说明《查新项目委托书》填写的重要作用,打消其疑虑,使其能充分表达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方法等,积极配合查新工作。
2.1.2 提高查新人员的业务素质
查新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外语能力。
2.1.3 加强审核,确保审核质量
审核人须由具有丰富查新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审核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要确保查新报告的质量。
2.1.4 建立中医药科技查新规范
根据中医药学的特色,建立中医药科技查新规范,加强中医药查新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查新工作的质量。
总之,要加快建立各种查新咨询规章制度,健全查新咨询的管理体系,并加强执行力度。
2.2 加强查新机构的改革,顺应形势的发展
2.2.1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利用因特网建立本单位的主页,实现各机构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最终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和独具特色的数字化中医药查新咨询网络服务体系,以适应医学查新咨询的发展[7]。
2.2.2 改革单一的服务模式,实施多样化服务
充分利用查新咨询机构的软、硬件设备及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势,实施多样化的医学信息服务;建立市场反馈机制,追踪所查课题的市场效应,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查新咨询工作,体现其市场价值。
2.2.3 加强宣传,增强与外界的联系
以讲座或培训班的方式定期分批在医学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中普及查新知识,宣传医学查新咨询服务的作用,提高其信息咨询的意识,增强其在科研立项和成果申报过程中查新的自觉性。
3 小结
近年来,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数量大幅增长,给查新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既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查新工作,又要保证查新的质量,这就对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查新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查新机构要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为主动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查新机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为我国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科研资金利用效益,推动我国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一伦.中医药科技查新与中医药科技查新委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4):313-314.
[2] 国家科技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s].2000.
[3] 国家科技部.科技查新规范[s].2000.
[4] 施 毅,徐清河.中医药科技查新的作用与趋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15(10):747-749.
[5] 吴校连.科技查新在医学科研项目评价中的作用与应用[j].医学信息, 2005,(8):859-860.
医学科研结题报告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91-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科院校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其原因主要是该课程“抽象、枯燥”,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该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特别是生物化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时期后,该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日新月异,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很难让学生理解和吸收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再者,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相关知识均是建立在相应实验技术之上,然而目前国内的普通省属院校很少能在本科生中开展PCR、Western blot、细胞培养、基因克隆及载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因此该部分内容的讲授对学生来说就是“纸上谈兵”。由此看来,理论与实践环节的严重脱离是造成学生学习该课程“抽象、枯燥”的直接原因。那么如何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创新性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1]。为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秉承三峡大学“求索”的校训,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为中心,三峡大学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教研室以此为契机,以“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引导,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该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一、实施方法
(一)查阅文献、提出问题
我们选择三峡大学医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活动参与者,让学生自己组成研究小组(3~5人/组),以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在该活动的初始阶段,老师根据研究课题设定关键词,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并撰写阅读小结,使学生对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设定研究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经老师与学生充分商讨、修改后确定其可行性。
(二)以课题的实施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既强调团队成员的分工,又明确成员之间的合作、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形成团队的合力。在老师和研究生的带领及指导下,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研究,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并在每周的labmeeting上交流讨论。教师在总结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数据,对“有疑问”的实验结果,督促学生重复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极大地增强了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撰写论文及结题报告
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年,完成后需要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结题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先写出论文的初稿,老师对学生的论文初稿进行修改,由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论文撰写的格式、要求,从而熟悉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思考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为了参与科学研究而放弃了寒暑假。通过该活动,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基础医学与临床》等杂志发表了6篇研究论文,并成功申请了三峡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的资助。通过该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体会到了运用知识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艰辛,也体验了辛勤耕耘后获得收获的喜悦。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弥补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再考试”按部就班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环节的不足,克服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产生的“枯燥、抽象”感。通过该活动,学生在巩固和深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严谨求实和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该活动,学生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实验操作技能均显著高于其他未参加该活动的学生,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帮助,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通过参与这一活动,不仅使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得以完成,同时也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中的困惑与需求均有了解,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结合科研成果,教师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善教学框架,形成囊括最新知识框架的教学体系,从而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授课水平。因此,该活动对教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彰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特色
依据生命科学重大基础理论――中心法则,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从基因组学到转录组学再到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占据了核心内容。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更好地把握住生命科学中的这一核心内容,使学生紧密联系医学实践,为他们能够跟踪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开阔视野,从而占领生命科学的制高点打下良好基础。
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我们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科技创新活动真正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学生参与的愿望很强烈,但很难做到“坚持到底”。(2)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例如选题、申请书撰写、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论文的撰写等环节都存在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即依赖于指导老师,缺乏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自主科技创新的课题数量不多,创新思路有待拓宽。很多学生都是依赖于老师指定的课题或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中。(4)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目前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只是一种形式,由于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迫于学习的压力,为应付各种考试而不得不终止或放弃科技创新活动。因此,我们呼吁学校应引进“学生考核是一种全面、综合、动态的评价过程”这一理念,引进“将课堂外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总结报告或情况)另外核算、认定学分”这一新型考核体系。(5)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应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我们认为在学校层面应建立相应机构,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应引导和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层面增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