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废气治理推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废气治理推广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为目的,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抓手,在全面摸清工业区(镇)废气污染源产生情况的前提下,借助和依靠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手段,以企业为单位按照“三个一批”(即转型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思路,有针对性、分阶段开展工业废气污染专项整治,尽可能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整治效果。
(二)工作原则
1、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按照“重点突出、分清主次”的原则,着重整治影响工业区(镇)空气质量的重点企业和居民集中区周边的企业。
2、因企制宜、多策并举。按照“改造、提升、治理、淘汰并举”的原则,从产品提升、工艺改进和废气治理入手,制定并开展“一企一整治”。
3、分步实施、稳中求进。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排出企业,分阶段、梯度式推进工业废气污染防治。
二、整治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实施目标
1、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有效改善,环保(废气)投诉数量有所下降。
2、完成县下达工业区(镇)2012年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3、因废气污染对工业区(镇)外界形象和园区品位影响有所减小。
(二)实施重点
目前工业区(镇)工业废气源主要有五类(具体详见附表),一是石化类企业;二是生产染料、中间体及其它类化工企业;三是饲料企业;四是三废集中处理处置企业;五是印染企业定型废气。在前几年已对印染企业定型废气进行整治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今年重点主要三方面:
1、生产染料、中间体及其它类化工企业,特别是染料及部分精细化工企业产生刺激性无机气体和特殊有机污染气体。
2、三废集中处置企业,尤其是群众反响的污水、污泥处理产生恶臭气体。
3、继续抓好印染企业定型废气处理装置的督促运行工作,切实做到装置安装率、运行率、有效率三个100%。
三、具体方法
1、对摸排确定的重点整治企业,企业对照各自环评要求,开展废气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的自查自纠。
2、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聘请专家对企业“三废”治理设施配套及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整改“一厂一策”。管委会配套相应激励政策和监督机制,促使企业配套完善“三废”治理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行。对一些工艺落后、过期设备,结合安全生产“五个强制”政策,采取强制淘汰措施。
3、加大对小化工、小熔炼、小皮革、小塑料造粒、小电镀等“五小”行业的治理力度。对一些无证无照且废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4、对未开展清洁生产的重点整治企业,列入2012年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强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5、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项目。按照滨海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方案要求,有序推进相关循环经济项目,特别是PTA高压尾气中有机物回收再利用项目、三家皮塑企业的DMF回收项目、印染定型机废油回收项目等既能减少废气排放,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重点项目。
6、加强对企业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督。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运行台帐的记录和试剂购买情况;联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夜间执法检查,严肃处理无故不开启废气处理和吸收装置的偷排行为。完善监督制度,在区内开设投诉信箱,公开24小时投诉受理电话等。
四、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2年4月底前)。根据前期调查确定的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和相应企业,按照整治原则,召开动员大会,布置企业废气治理设施配套运行情况自查自纠工作。
2、推进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1月底)。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聘请专家对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对整改不力的企业由专家制定专门的整改方案,管委会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综合手段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尤其对一些工艺落后、过期的设备,结合安全生产“五个强制”政策,采取强制淘汰措施。对未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强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一些无证无照的小化工、小冶炼、小塑料造粒等行业集中整治取缔。
3、深化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底)。会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抽查,未完成整改的,进行全区通报并予以执法查处。
五、整治要求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工业废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民生问题。开展工业废气污染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完成减排任务的具体措施,工业区(镇)将专门成立整治工作组,各村(居)、企业要切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按照“政府督促、企业主体、综合联动”的思路,切实落实各项整治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工业废气治理推广范文2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产生;监测;标准;治理
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s表示,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挥发性有机物定义为沸点在50℃-250℃,在常温下以蒸汽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很大,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同时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时也会影响臭氧浓度同步升高。超标的臭氧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等。因此,臭氧和有机废气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
VOC的主要来源可分为四类,交通源、工业源、生活源和农业源。交通源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源,如飞机、轮船、工程机械等,以及油品的存储和销售。工业源分为化石燃料煅烧和生产工艺过程排放。化石燃料煅烧主要为燃煤、天然气、燃料油等燃烧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艺过程排放主要为石油炼制、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涂料制造、油墨制造、合成纤维制造、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食品制造、日用品生产、化学药品原料制作、金属冶炼、交通设备制造、造纸和纸制品制造、焦炭生产等行业。生活源主要为干洗和化妆品、洗涤剂、驱虫剂的使用。农业源主要为秸秆燃烧和农药使用。
目前,产生挥发性有机物较高行业有印刷和包装印刷、机械设备制造涂料的使用、合成革制造、建筑涂料和农药使用。如:印刷包装行业汽油清洗剂排放系数为850kg/t,平板油墨、凹版油墨、凸版油墨分别为216 kg/t、620 kg/t、683 kg/t。包装胶黏剂更是高达1385 kg/t。汽车制造(汽车涂料使用)和建筑涂料水溶性溶剂分别为470 kg/t和120 kg/t,也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产生的重点行业。
二、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和排放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目前采样有罐采法和袋采法。罐采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丙烯等6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罐采法/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2015);气袋法适用温度低于150度的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挥发有机物,如非甲烷总烃等61种挥发性性有机物(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32-2014)。半挥发性有机物(简称SVOCs)主要包括二恶英类、多环芳烃类、有机农药类、氯代苯类、苯胺类、苯酚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环境空气中主要以气态和气溶胶两种形态存在。这些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691-2014)。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为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全国部分省份制定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如陕西制定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DB61/T1061-2017),标准涉及汽车整车制造、印刷、木质家具制造、医药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涂料、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橡胶制品制造、表面涂装这重点行业。本次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对8个主要行业的挥发性有C物适用范围、排放限值、工艺管理要求、监测要求等作了详细规定。新建企业自2017年2月10日起执行此标准控制要求,现有企业自2018年2月10日起执行此标准控制要求。初步估算,标准实施后,陕西全省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将在现有水平上削减至少20%以上。
三、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
挥发性有机物涉及行业广,总类多,治理难度大。应从重点行业逐步推进治理,地方排放标准区域,提前规划治理,确保按照标准要求时间挥发性有机物达标排放。
(一)工业源治理。VOCs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部分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法,如下:
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
在煤炭加工与转化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并重点识别、排查工艺装置和管线组件中VOCs泄漏的易发位置,制定预防VOCs泄漏和处置紧急事件的措施。
在油类(燃油、溶剂)的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采取全链条配备相应的油气回收系统,采用高效密封的内(外)浮顶罐,当采用固定顶罐时,通过密闭排气系统将含VOCs气体输送至回收设备等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
在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鼓励使用环保型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等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避免露天作业等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
(二)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生活中建筑装饰装修、服装干洗、餐饮油烟等也是VOCs主要来源。我们可以采取用环保的建筑涂料、低有机溶剂型木器漆和胶粘剂,逐步减少有机溶剂型涂料的使用;.在服装干洗行业应淘汰开启式干洗机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使用配备压缩机制冷溶剂回收系统的封闭式干洗机,鼓励使用配备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干洗机。在餐饮服务行业鼓励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倡导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方式。同时鼓励绿色出行,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好氛围。
(三)农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农业源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秸秆燃烧和农药使用。应当采取秸秆禁烧,鼓励回收利用。农药使用鼓励使用粉剂农药,降低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喷剂农药的使用量。
参考文献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 羌宁. 全国石化行业 VOCs 排放特征研究报告;同济大学. 2010.
[3] 杨利娴. 我国工业源 VOCs 排放时空分布特征与控制策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 陈颖. 我国工业源 VOCs 行业排放特征及未来趋势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5] 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罐采法/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2015).
[6]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32-2014).
工业废气治理推广范文3
【关键词】雾霾;生活影响;空气净化器;使用情况
一、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雾霾来袭,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所促成的。
(一)工业废气的排放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是公认的导致雾霾现象的一大因素。随着人民物质需求的上升,各企业生产力度相应在加大,然而相应的副产物的处理方式却改进不大,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日益上升的原因之一。
(二)燃煤供暖及其他煤炭消费产生的废气
在煤炭燃料燃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废气。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需要大量燃煤以供暖,而我国能源利用率不高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煤炭消费的大大增加。
(三)汽车尾气的排放
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增强,私家车拥有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为便捷、自由的私家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这大大增加了车辆尾气的排放总量。据报道,机动车尾气排放中包含了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4类物质中的三种成分。
(四)绿化工程的不完善
由于绿化工程并不完善,使我国当前的环境自净能力不强,无法有效地改善以上因素带来的污染。
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情况
在此次调查中,超过半数人反映身边基本没有人在使用空气净化器,而大多数人反映他们不了解空气净化器。不难发现,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程度并没有预期的高。
据了解,空气净化器主要被用于去除装修后甲醛等气态污染物、室内灭菌去异味、除粉尘等。目前市场上形形的空气净化产品很多,空气净化器虽对于减轻雾霾有一定的作用,但有其净化范围的局限性。在大众并不了解,市场并不有序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的推广遭到了瓶颈。笔者认为,空气净化器还需要更多的改进与有效的推广。
三、措施与建议
(一)从污染源下手治理雾霾
各大化工企业有必要改进废气的处理方式,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严重污染企业的监控和整治力度;面对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也要积极推广清洁煤技术,创新开发清洁型的新能源。
环保出行是减少车辆尾气污染的有效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以步代车,或者选择公交车等环保的交通工具;另外,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也是一种有效地措施。笔者认为,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的人人都可参与的治霾方式,如果每个人都加入到治理雾霾的队伍中来,相信这样一定能收获一定的成效。
(二)减轻已形成的雾霾污染
植树造林,完善绿化设施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吸收粉尘的作用,从而减轻雾霾。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是一种应对雾霾的方式,但仅靠空气净化器应对雾霾是远远不够的,空气净化产品具有局限性,无法有效改善大范围内的空气质量。
(三)减少雾霾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交通方面,公路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保障雾霾天气在途车辆的安全。同时,人们的安全意识也需要相应地提高,在雾霾天气驾车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严控车速、保持车距、勤按喇叭等。
在卫生健康方面,雾霾天气里,市民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并主动做好有效的防霾措施,减少其对我们的伤害。在日常饮食上我们也要注意适当的调节和补充。
(四)改进空气净化器并适当地推广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其对空气净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笔者认为,空气净化产品需要向低成本发展,更加贴近普通人群的生活;也需要向低能耗发展,毕竟空气净化器的生产是以环保为最终目的的。
笔者认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推广,可使更多的人了解与接收空气净化产品的相关信息。当前市场也需要制定合理的销售标准与规范,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空气净化器,并能放心地购买与使用。
四、结语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对我们造成了生存环境,身体健康、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并引起了人们的恐慌。雾霾天气的治理刻不容缓,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并尽快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赶走雾霾,重拾蓝天。
参考文献
[1] 雾霾天气带动空气净化器热销[J].日用电器,2013(01).
工业废气治理推广范文4
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比2005年有所增加,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549万吨,比2002年增加了27%。数字表明,我国治理废气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造成主要污染物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环保投入不足、环境执法监管不力。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十一五”规划中把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环保、能源等作为约束性指标,要求政府确保实现,而将经济增长作为预期性指标。近几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正在与经济的增长脱钩,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通常的污染处理方法均具有处理不彻底,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或普适性差的问题。有关专家认为,科学技术是有机废气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建议加强有机废气治理科技的研究与产品的开发,政策上要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与有机废气研发,有选择地扶持有实力的环保公司从事有机废气治理专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研究,既要重视开发投资、效益好的实用技术,也要发展高新技术,更要加大力度改造传统工艺和设备,提高有机废气产业的技术水平,有目的地组织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研究和开发能力及有机废气治理产品的附加值。
水泥机立窑排放污染源治理
项目简介:该技术根据机立窑烟气特性从废气处理量、电耗、耐酸防腐、清水循环使用、污水成球、安全实用等方面开展了治理方案的研究工作。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KT型复合式设备方案对生产工艺参数及操作方式进行调整,优化工艺,对烟尘污染进行二级治理,较好地解决了机立窑烟气污染问题,电耗低,对窑煅烧的适应性好,运行费用低,运转稳定,排放浓度≤150mg/Nm3,有较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项目负责:云南水泥有限公司。
意义:该系统设施投入运行后,经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其排放浓度为135.7mg/Nm3,除尘效率98.1%,低于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经过正常运行证实,适应云南高原气候条件,其技术水平在水泥机立窑烟气污染治理上达到国内先进。
3AFQ系列高效生物除臭技术
项目简介:该技术采用环境生物复育技术、生物过滤技术研制的高效生物膜来净化和降解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当含有气、液、固三相混合的多种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VOCs)、油烟等有毒有害有臭废气以专管收集后导入本设备,通过培养生长在生物过滤柱内的特殊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此生物膜一方面以废气中的污染物为养料,进行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对废气中有毒恶臭物质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分解、脱臭处理,将其降解成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等无毒无味的物质后再排出,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意义:该技术产品是根据各种有毒恶臭废气的生化特点,采用微生物选育、高效生物膜研制技术,自行研制的能有效处理含多成份有毒恶臭废气的高效生物过滤设备。采用本技术不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能在3~8秒内快速降解废气,无任何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生物膜无需更换、可自动更新。
该技术产品可用于降解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恶臭物质,包括:烷烃类、醛类、醇类、酮类、羧酸类、酯类、醚类、苯类、烯烃类、多环芳烃类、卤素类化学以及H2S、NH3和VOCs等。例如: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化工、造纸、食品、造漆等行业所排放出的有毒恶臭废气,垃圾场、中转站废气,医药、农药的制药废气,畜禽粪便渣糟干燥废气等。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且解决了其他除臭设备运行费用高、维护管理麻烦等问题,对减少废气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种潜艇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一种潜艇废气的处理工艺及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多种化学物质,处理成本高,并不能同时处理多种有害气体的缺陷,提供这样一种工艺方法及装置:将各舱室中的废气抽出,通过废气输送管并预冷后送到废气净化池里,废气净化池放置于冷阱中,冷阱与液氦或液氮压缩制冷机连成一体而使冷阱温度达到-186℃,到达废气净化池的废气中大部分有害气体如CO2、NH3、SO2由于深冷作用而凝固落在池里,净化后的气体包括氧气、氮气等则沿净化气回流管升温后回到舱室中。该项目的工艺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任何酸、碱、盐甚至有机物,无二次污染,废气处理成本低,效果好。
项目负责:湖南科技大学。
喷漆废气处理工艺及设备
项目简介:喷漆废气处理工艺,喷漆废气先经水洗喷漆台除去树脂磁漆颗粒物,经水洗喷漆台处理后的废气用抽风机抽入填料吸收塔在常温、常压下吸收,填料吸收塔所用的吸收剂为柴油或5~10号油;吸收剂吸收浓度达到10-30%时重新更换吸收剂;当吸收剂吸收有机废气浓度达到10~30%的吸收剂送入蒸馏釜分馏,收集160℃以下馏分,仍作稀释剂使用,经过蒸馏处理的吸收到剂冷却后回输至储液槽备用。上述工艺所用处理设备,废气收集罩至填料吸收塔的入气口管道上设有抽风机;填料吸收塔的下部设管道与吸收液储槽相通,填料吸收塔的上部设管道与吸收液储槽相通,该管道上装有循环泵。
意义:经该项目处理后的喷漆废气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过滤煤烟新工艺和微波处理
废气的新技术
项目简介:过滤煤烟新工艺是一项利用活性炭、氧气和氨净化煤烟的新技术。活性炭是一些直径大约5毫米、微孔数量很多的小球(每克活性炭表面积可达1500平方米)。首先将煤烟冷却到110~130摄氏度,然后进入第一个反应装置,装置中的水和氧将煤烟中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被活性炭吸附。经第一次过滤的煤烟进入第二个反应装置,里面的氨将其中的氧化氮过滤掉,经过两次过滤的煤烟已被净化,可排放到大气中。微波处理烟道废气技术,是利用微波火力发电站烟道废气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滤除的一项技术。此技术先将废气送入充满碳粒的反应罐,二氧化硫的废气送入分解反应罐,罐内有碳粒和微波发生器,微波辐射可使氮氧化物分解为氮和氧,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与此同时,将吸附了二氧化硫的碳粒与煤混合,也送入分解反应罐,微波加热混合物,把二氧化硫分解为硫和氧,氧与碳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再把这一混气体送入一分酸槽中,用凉水喷淋,硫被冲掉并可制成硫磺粉,其他气体送回锅炉房充当燃气。
意义:这一技术可以滤除废气中98%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传统的洗涤法相比,设备简便,成本低廉,滤除率高,没有二次污染,有较高的商用推广价值。
延伸吸收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硝酸尾气处理工艺
项目简介:硝酸尾气中的NOx,主要为NO和NO2,NO与H2O不发生反应,但在常温下,NO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NO2,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延伸吸收法就是利用NO2与H2O反应生成硝酸的原理,在原吸收塔的后面增加一个吸收塔,增大尾气的氧化空间,延长NO2的吸收时间,从而达到消除尾气中NOx的目的。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消除硝酸尾气中NOx,最初采用H2做还原剂,含有NOx的硝酸尾气经加热升温,与H2混合,通过装有钯触媒的催化燃烧器进行催化反应,使NOx最终转化成无害的N2。目前采用以CH4替代部分H2,即CH4和H2同时做还原剂进行催化还原反应。
硝酸尾气采用延伸吸收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方法治理,使最终外排尾气中NOx的浓度小于400ppm,排放量低于22kg/h,NOx的去除率大于82%,再经76m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对区域环境日均浓度贡献值为0.0003~0.0038mg/m3,仅占环境质量标准的0.3~3.8%。
项目负责:河北沧州大化集团公司。
意义:延伸吸收法是利用本公司硝酸生产装置压力高的特点,通过增加一个吸收塔,延长了NOx气体的吸收时间,增大吸收容积,从而达到降低尾气中NOx浓度的目的。最后增加催化还原装置,对硝酸尾气中NOx进一步做无害化处理,尽量减少了排放指数。整个处理过程,工艺流程简单成熟,投资少,同时提高了氨的转化率,增加了硝酸的产量。
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VOCs
废气的生物法处理
项目简介:该项目以低浓度甲苯废气(VOCs的代表物)为对象,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VOCs废气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入口气体甲苯浓度、温度和营养物添加量等因素对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去除效果的影响。
在高气体流量负荷下,可以采用甲苯废气净化专用菌种对生物膜填料塔进行接种挂膜。该技术适用于高气体流量负荷下的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处理。在高流量负荷条件下,气体流量和入口气体甲苯浓度对生物膜填料塔的甲苯净化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当气体流量为0.8m3/h,入口气体甲苯浓度为105mg/m3,停留时间为18.3s时,甲苯的净化效率可达到61.9%,与国外同类应用研究结果基本相当。使出口气体甲苯浓度低于国家对现有企业的排放标准(≤60mg/m3)。同时,适宜地控制操作温度(20~25℃)和氮、磷营养物添加配比(C:N:P=200:5:1),将有助于提高生物膜填料塔的净化性能。
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
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项目简介:在塑料、橡胶加工、油漆生产、汽车喷漆和涂料生产等诸多工业领域中,工业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产生了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废气(VOC废气)。对VOC废气的治理有多种处理技术可供使用。但对于VOC浓度低、风量大的废气,传统工艺存在投资运行费用高、处理效率低和处理后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逐渐发展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工业废气治理推广范文5
Abstract: Design and introduce the device and its treatment scheme of tail gas from chemicals warehouse, using the combined process of Abaorption-Catalytic Combustion, remedy the defect for each other, and install thermal converter after tail to utilization of waste heat, also saving resources.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尾气;治理;装置
Key words: hazardous chemicals;tail gas;treat;device
中图分类号:TQ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319-02
0 引言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对大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废气广泛来自于化工生产、工业制造、喷漆涂装车间、仓储车间、印刷厂、垃圾填埋厂等,根据不同的废气来源、组成,可选择设计不同的废气治理技术,主要的治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燃烧法、催化氧化、冷凝法、生物降解法等。
危险化学品仓库中,因储存的化学品种类繁多,又是通过自行挥发的无组织排放而产生的废气,有着浓度低、组分杂的特点,因此基本无任何回收价值,针对此类废气,经济而不造成二次污染的治理手段并且并不多,因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往往略接近于排放标准,又因废气中的有机物无任何回收的经济价值,因此绝大多数企业为应付环保部门检测,均采用了最简单而经济的加大风量稀释排放的方法,虽然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但是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废气仍然源源不断地排放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中,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危害了人类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
本研究拟针对性设计出一种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既能使有机废气达标排放,又不造成二次污染,尽可能使其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为国家“蓝天工程”的全面落实做出一份贡献。
1 常用治理方法
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本质上可分为回收法和消除法。回收法主要有吸附法、冷凝法、吸收法、膜分离法等。消除法主要有催化氧化法、燃烧法,生物降解法、低温等离子技术等。
1.1 传统回收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材料较大比表面积和密集的微孔结构,对有机物分子具有特殊的吸附性能原理,进行对有机废气的净化,能耗低、工艺成熟、去除率高、净化彻底,有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但缺点是吸附容量有限,容易吸附饱和,且当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他杂质时,吸附剂易中毒,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应用;冷凝法是最简单的回收技术,适用于浓度高、露点低的有机废气,但存在着能耗巨大、运行成本过高的缺陷;吸收法是利用液体吸收剂与有机废气相似相容的原理,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但是吸收剂容易饱和,治理效果也不彻底,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膜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基于气体中各组分透过膜的速度不同而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和空气分开,虽然其回收率较高,但其废气处理量及投资成本制约了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1.2 传统消除法 燃烧法是利用有机废气可燃的特性对其进行直接燃烧的工艺,但反应温度较高,因此能耗较大,过高的温度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安全隐患;催化燃烧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也是研究较多的治理方法,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达到起燃温度后发生氧化、热分解及热裂解反应,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无害物质,但催化剂遇磷、铅、砷、锡、亚铁离子及卤素易使催化剂失活,即所谓的催化剂中毒;生物降解法是指将微生物附着在多孔介质填料表面,然后对吸附在填料表面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工艺较简单,运行成本也很低,但微生物的降解速率较低,因此设备体积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发展;目前的低温等离子技术仅可对少数种类的有机物废气起到一定的治理净化作用,其稳定性及更大的工业应用推广还有待于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微波空气净化技术、光催化及电催化等新兴技术也有较多文献报道,但均处于实验室小型反应向大规模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2 采用方案研究
针对危险化学品仓库产生的组分杂,浓度低的有机废气,因无任何回收价值,故不适合采用回收法。鉴于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废气虽然组分较杂,主要成分为苯系物、醚类、酮类及醇类等挥发性较大的溶剂,也未经过任何反应工艺,故没有是催化剂失活的成分存在,比较适合催化燃烧工艺,但如果因此而盲目地采用催化燃烧法,也会导致工艺运行成本巨大,给企业造成不小的负担。基于上述传统治理方案比较,可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组合工艺,取长补短,将吸附饱和的吸附性材料脱附后,集中进入催化燃烧反应炉,脱附后浓缩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接近或达到起燃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补偿下即可进行催化燃烧反应,此组合工艺既避免了活性炭二次污染的缺陷,又降低了运行的能耗,使两种工艺优势充分发挥,达到了有效治理污染并节约能源的目的。
2.1 装置 本装置由两大主体工艺组成,吸附工艺及催化燃烧工艺,吸附工艺由两个替换使用的吸附塔组成,塔内装填可再生使用的蜂窝活性炭;脱附时产生的高浓度高温废气进入催化燃烧炉,发生催化燃烧反应,得到了二氧化碳、水等无毒无害物质,最后在催化燃烧炉尾端再设置一热交换器,有效利用了排出的尾气的余热,节约了能源。
2.2 工艺流程介绍 图1所示为本方案吸附-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图,危险化学品仓库的中含有机废气的尾气在风机1a的抽送作用下,通过风管,进入吸附塔4a(吸附塔有两个4a,4b,一用一备,塔内装填可再生的蜂窝状活性炭),有机废气被活性炭高效吸附,最后尾气达标排放。
当一个吸附塔内的活性炭吸附饱和时,关闭吸附塔4a的进出口风阀,打开吸附塔4b的进出口风阀,切换使用吸附塔4b。
吸附塔4a中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可以活化再生。打开加热器2及风机1b,将达到一定温度的热空气在风机的吹送作用下进入吸附塔4a中,饱和的活性炭受热后脱附,高浓度的高温有机废气进入到催化燃烧炉中,通过焚烧炉的热补偿以及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催化燃烧,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无害物质而排放。本装置在催化燃烧炉后端设置了一个热转化器,用于将燃烧炉中排出的余热重新回到加热器中,用于吸附塔的脱附,既减少了热排放,又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3 结束语
通过比较传统的几种治理尾气的工艺,选择并设计了吸附-催化燃烧组合工艺及装置,弥补了两种工艺的各自缺陷,有效的治理了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尾气排放污染,又在催化燃烧炉尾端设置了一个热转化器,有效利用了余热,既减少了热排放,又节约了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与消耗能源的比值,比发达国家低很多,因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量损耗,降低废气排放总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苑宏英,郭静.工业废气的生物处理方法[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8,176.
[2]竹涛,李坚,梁文俊,金毓峑.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28,118.
[3]汪涵,郭桂悦,周玉莹,梁忠越.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化工进展.200,28,1833.
工业废气治理推广范文6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形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循环利用最早在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得到重视,典型的有1996年德国新编制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和2000年日本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美国作为循环经济理念的先行者,尽管目前还没有制定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规,其循环经济的理念主要通过《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国家能源政策法》、《国家环境政策法》、《污染防治法》和《清洁空气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现[2]。我国在2008年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的实施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齐建国指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技术范式的革命,其技术主体主要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严炜等人[4]认为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它不仅优化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而且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杜世勋等人[5]指出企业必须在新的技术范式下围绕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来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郑季良等人进一步指出,创新能力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小微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绿色技术创新理念,培育绿色创新文化,开展协同创新。综上分析可知,科学技术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技术、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预防污染技术等。探求这些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发现不同技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于了解循环经济中科技的动力机制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结合近十年来我国在能源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工业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并从中探求科技在其中的动力作用,最终构建出科技对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作用。
2.我国资源的循环利用
2.1能源利用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2004年的159,878.34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568,845.21亿元,增加了3.56倍。在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伴随着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加,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总体能源利用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8]。根据我国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2004-2013年度,我国能源消费量总量逐年增加,如图1所示,由2004年的213,455.99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13年的375,000.00万吨标准煤,增加了1.76倍。从我国GDP的增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量速度相比可以看出,我国单位GDP的能源利用率在不断提高。尽管如此,我国能源利用仍面临着以下挑战:首先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必须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其次,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石油的不可替代性;最后,化石能源供应短缺和原油劣质化趋势日趋严重。基于此,可以从两条途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的问题,首先减少能源的开采和运输方面的能源浪费、改进现有能源利用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其次开发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和海洋能等的利用技术。
2.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根据我国2010至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10-1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到近十多年来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的情况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大,大宗固体废弃物所占比例大。2001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为88746万吨,2012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为329044万吨,工业固废的产生量十年间增长了3.7倍。在每年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各类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所占比例大,以2012年为例,根据2012年的环境统计年报可知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9亿吨,其中尾矿产生量为11.0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3.4%;粉煤灰4.6亿吨,占14.0%;煤矸石3.7亿吨,占11.2%;冶炼废渣3.5亿吨,占10.7%。实施工业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大宗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于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模逐步扩大,排放量逐年减小。依托循环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发了一批低成本、规模化、经济效益好的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如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技术、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技术等1,00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随着循环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从环境统计年报可以看出,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大,2001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为47290万吨、排放量为2894万吨,2012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为202462万吨、排放量为144万吨,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十年间增长了4.28倍,而工业固废的排放量减小为原来的5%,解决该现象就必须着眼于提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开发先进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2.3我国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我国环境统计年报[10-1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到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我国工业废气中烟(粉)尘量2001年至2005年这段期间内排放量变化不大,维持在1745-1870万吨范围内;在2005年至2012年时间段内,烟(粉)尘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排放量逐渐减小,其中2012年度的烟(粉)尘量降低至1029万吨。我国从2006年开始计量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从表1可以看出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在2006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1136万吨,而在2012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增大至1658.1万吨,增加了1.46倍。另外,结合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近些年来加大了脱硫项目的开发和投入,大量的脱硫设备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地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2.4我国工业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我国2010至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的结果可以得到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在2001年至2005年度,我国废水排放量由202.7亿吨逐渐增加243.1亿吨,增加了20%,2005年至2012年度,我国废水排放量由243.1亿吨逐渐减小至221.6亿吨,减少了9%。氨氮的排放量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2012年的排放量仅为2001年排放量的6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其2012年的排放量仅为2001年排放量的56%。治理废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对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根治,还需要加快先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综上所述,从近十年来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情况来看,要从根本上遏制我国污染情况,变废为宝,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发展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预防污染等技术入手,通过探求循环经济内在的科技动力机制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3.科技动力机制作用
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保护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能源的损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并最终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本文根据近十多年来的我国在能源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治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探讨循环经济中科学技术动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3.1循环科技发展的内在机制
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和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利用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是目前循环科学技术提出的背景。传统科学技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追求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在生产工艺的运行模式以“原料-产品-废料”为主,这种生产方式最终带来的是以一种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13]。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典型的有杜邦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和德国DSD模式等,其运行模式主要特点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就要求循环经济科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发展方向,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14]。因此,通过了解循环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对进一步提高循环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1为循环科技发展的内在机制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对现有的或者是新建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时,首先需要在传统的科技基础上进行循环科学技术攻关,主要包含了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研究的方向主要包含了提高原料资源的利用率、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处理技术等。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则作为整个科技攻关提供人员和经费保证。通过对循环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循环科学技术中固有的发展规律,获得科学新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当然有时候新的技术发明也可以直接从实践研究中直接获得。总的来说,技术发明和创新是发展循环科学技术的关键,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为技术的发明和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伴随着技术发明的不断完善,更有效率的新技术得到了开发,新技术可以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或者资源化技术中任意一种或是几种技术的综合。新技术在企业主体内部经过小试实验、中试实验和规模化应用,得到充分实践证明,制定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标准,从而在全行业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具体的推广条件发生变化,开发的技术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时整个循环科技重启反馈机制,在新形势下重新进行循环科学技术的攻关。
3.2循环科技支撑体系
循环科技支撑体系主要包括软件支撑和硬件支撑两方面。通过构建循环科技的软、硬件支撑体系,全面促进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资源化技术的发展。软件支撑方面主要包含了政策导向和研发机构支持两个部分。政策导向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行国家政策支持和奖励等措施来实现;研发机构支持主要通过整合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资源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硬件支撑方面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构建各行业循环体系。在能源利用方面,提高现有工艺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技术以及开发新能源技术等。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开发固体废弃物利用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提高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扩大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工业废气排放控制技术方面,进一步开展脱硫技术、脱硝技术、除尘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研发新装置和新装备,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废水治理技术方面,重点突破工业废水、制浆造纸废水、化工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等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开展低成本、高效的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