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1

摘要:我国主要存在两大物流领域,一个是企业物流,另一个是社会物流。顾名思义,企业物流主要是研究与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较社会物流而言,是具体的、微观的;而社会物流是指以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为研究对象,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物流的具有宏观性,经常是由专业物流人员来完成。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物流大都指得是后面这种物流,在此,我们以农业为载体,主要分析中国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物流;社会物流;农业物流;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物流与农业相结合,便形成了农业物流。农业物流,也属于物流的一种,也包括物流的各个内容,从物流的的外延内容来看,农业物流同样包括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以及农业销售物流。其中,农业供应物流是指为了进行农业生产,我们需要采购、运输、调配生产资料以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过程;而农业生产物流是指从事相应农作物劳作,包括作物的耕种、田间管理直到收获农作物等整个过程中,由于要配置、操作和回收各种劳动要素所形成的物流,农业销售物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结束以后,由于生出产的农产品要从地头转换为消费者餐饮消费等商品,整个转换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一系列环节,以及农产品销售环节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采购、运输、储存、装卸装箱、加工、包装、配送等等等等物流活动。这是农业物流所表现出来的三种基本情形。我们在分析是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下面我们再从农业物流的软件和硬件方面来进行分析。

农业物流基础由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构成,其实也是影响农业物流的两个方面。所谓的硬件基础通常指的是通讯信息、道路交通仓库基础设施等;软件基础包括政府政策、人才环境等。硬件以及软件基础为农业物流提供了基础保障,但物流也离不开各个参与方,也就是物流主体。而农业物流各个参与者一般包括农民、政府、企业、市场等。这些物流主体都是推动农业物流体系运动必不可少的能动者[1]。

分析了农业物流的基本物流活动内容以及影响物流的几个方面因素,我们就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来分析我国农业物流系统都存在哪些基本问题:

第一: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改变,但其发展的规模亦或速度并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农业物流与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并不相匹配。要发展农业,把新技术、新原料引进来,将农产品引出去,就得重视物流在农业中的作用。今年来,农业物流也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

我国的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显著的变化,但远远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求,这会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速度:现有农业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至今为止,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设施不完善,包括铁路、公路、数量少且交通方式单一,没有有效的将各种交通方式结合,乃至交通尚未形成网状结构,造成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效率低下;(2)有关农业物流的配套设施的标准化程度偏低、设备机械化的自动水平差,总的来说,就是农业物流的基础配套尚不健全。

第二、就物流信息体系建设而言,虽然我国在物流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发展进步,但农业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仍旧相对落后。现今是信息社会,农业的长足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作为载体,而现在的农业信息,只是人们被动的去接收,而不是主动到去获取。农业物流信息仍旧是依靠传统的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而相对迅捷、方便的网络、媒体等信息的、了解还是不及时。包括农产品现时销售价、原料的购买价、运输成本变动等等了解程度都相对较慢,导致信息相对滞后,造成不必要损失[1]。

虽然部分农村地区有专业性网站相继建成,但辐射范围下对狭窄,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相应农产品信息的获取。总结以上种种因素,我们发现,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我们解决:一是农民主动获取农业物流信息的能力偏弱,并且很难有效的获取双向信息,导致信息的传递速度与传播途径状况不佳,容易造成信息滞后失真;二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信息网络覆盖不全,导致信息容易断层,有的地方能够及时了解,有的地方却不行,农业物流信息共享度低,造成信息流通不畅。

第三、农业物流体制。现阶段,在农业物流体制管理层面,我国的相应体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主要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虽然都设有相应的农业以及农业物流管理部门,但是,各层级甚至是交叉层级部门之间的农业物流是相互独立的,地区间权利和义务是重复交叉的,导致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农业物流人为的分割开了,从而间接的影响了农业物流的发展,设置了屏障,发展步履维艰。此外,农业物流相关设备、设施、行为等还尚不符合标准,有关农业物流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尤其是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规范制度、工作标准等各项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物流标准化程度还需进一步努力提高并完善[2]。

第四、专业型人才损失较严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基,体现在各行各业。农业物流并不仅仅表示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销售、生产等,还需要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相关人才。而现如今,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乃至专业型的农业专业人才也相对匮乏,农业物流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我国高校虽多,但设置关于农业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少之又少。因此,农业物流人才短缺又成为了农业物流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五、农业物流主体之间分工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过多干预导致主体分工不明确;另一方面则主要表现在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主要原因是在于政府在这些环节的缺位,本应该由政府起主导作用而政府又没有做到。第三个表现方面则是因为现今农产品的生产是以个人为单位,相对而言比较散化,导致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较弱,销售能力低下等,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满足市场化要求以及物流的规模效应冲击。

第六、从管理成本角度来看,农业物流管理成本普遍偏高。由于我国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流通不通畅,专业型人才不全面,主体分工不明确,技术不先进等等原因,导致工作错综复杂,难于满足市场一体化的需求,效率低下,促使我们的农业物流成本增加。

以上分析了我国农业问题所在,下面我们针对以上物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方法措施[3]:

1、完善农业物流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政策。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起步晚,尤其是农业行业,农民对农业物流意识相对浅薄,国家应该从加强完善有关农业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并进行政策指引,完善相关农业物流体系等方法来引导农民以及人们对农业物流的认识。政府部门应该为农业物流提供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的保障,使其健康有效发展。

2、加大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使农业物流迅捷、方便、快速,我们还需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网络等建设,提高道路网线的便捷性,从而也可以提高运行速率,节省成本等。确保运输农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道路畅通,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其价值。

3、加快农业物流信息建设,完善农村信息体系。其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双向信息流,可以通过网络的全面覆盖来实现信息的及时获取以及信息共享,这样,方便双方对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并对其作出反对。并进一步对物流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二是实现规模化效应,借助现有的农村农业信息系统,逐步建立起连接各单位、各村、各乡镇,组合成为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4、对于缺失专业型人才而言,可以通过设置专业型的人才培训,最好落实到农民,进行相应的培训再教育,将科技、科学和传统的农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培养农业物流专业型人才。

对于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在农业物流中的主导、管理协调作用,并提供教育培训的平台,以促进物流正常有序发展。

发展完善农业物流系统,努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我们不但要创新观念,正确认识农业物流,还要不断的开发和拓展农业物流需求,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为农业物流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非凡、吴志华.中国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现状与发展.农机化研究.2010.04.01

[2]罗士喜,闫俊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6.11.10

[3]郭黎霞.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物流发展研究.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8.05

[4]赵勤.现代农村物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商业经济.2006.06.20

(下接第246页)

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畜牧业发展模式上,随着草原牧区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畜牧业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改变草原畜牧业原始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天然草场实行分级定畜、合理轮牧、季节性禁牧等制度;开辟人工草场、建设饲草、饲料基地,通过引进改良品种、改进饲牧方式等措施,提高单位草场的生产能力,从整体上提高牧区畜牧业综合生产力水平,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中针对舍饲圈养及引种入牧的争论还很激烈。钢花(2010)认为生态农牧业,是内蒙古生态产业体系的基础,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加以引导。

3.2第三产业与工矿业

牧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草原旅游业、草原文化产业等优势产业特别是内蒙古特色生态旅游尚未形成规模,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沙草产业,构建现代生态服务体系还任重而道远。但可喜的是学者们对这些问题已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成绩斐然。

吕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6博士论文)对草原生态旅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他学者从保护草原生态角度出发对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产品设计、和发展模式展开研究。

有关草产业,内蒙古农业大学及社科院的学者从草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出发,分析草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刘志永对内蒙古草业发展的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为内蒙古草业发展明确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海明从宏观层面上,对草业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明确发展思路,与地区整体发展相结合,进一步重申草业重要作用和地位。

对草原牧区工矿业,专家、学者分歧很大,尚无定论:一些专家、学者强烈反对在草原上办工厂,开矿山,认为这样得不偿失,势必会破坏草原生态。更多专家、学者干部群众支持赞同在草原牧区发展工业,并对如何进行工业化提出了许多细致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3.3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

目前,关于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研究还没系统展开。只有少数学者将产业结构作为影响生态保护的一个影响要素加以论述的。盖志毅在其著作《制度视域下的草原保护》(辽宁出版社,2008)中认为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带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另外靠近城市或有较大工矿企业的旗市二产比重更高一些。作者认为,长期以来对牧区采取了取多予少和摧毁草原生态环境的产业政策,并认为对牧区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应摈弃滥垦的产业政策,摈弃不恰当的草原工业,慎重地在牧区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牧区绿色环保畜牧业,如游牧业,发展循环草业,重视牧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草原娱乐业和生态旅游业。

王关区指出新世纪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及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草业、生态工业、绿色食品产业、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等);同时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集约化、生态化及信息化,由粗放型、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型、持续式的生产方式转变。(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加文.重视“三牧”问题加快牧区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2011(21):9-12

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南盛镇 农产品物流 对策

受云安县政府之托,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师生一行30人,于2007年8月中旬,对当地15个村委会进行为期10天的入户调查,为《云安县南盛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研究》的研究课题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现根据该数据整理出相关如下研究成果。

一、云浮市南盛镇概况

云浮市南盛镇位于云安县南部,距云安县城35公里,离云浮市区14公里,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管辖15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现有耕地面积17574亩,其中水田面积13000亩、旱地面积4574亩、山地面积14.2万亩,其中25度以下的缓坡地就有6万亩。管辖15个村委和1个居委会,166条自然村,123个经济合作社。全镇总户数8542户,总人口33094人,其中农业人口31429人、非农人口1655人。

近年来,南盛镇在云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盛镇立足当地资源不动摇,大做“山、水、石”等资源文章,在省、市、县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种植优质柑桔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柑桔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特色经济。2003年9月,南盛镇被云浮市科技局批准为云浮市柑桔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2004年,南盛镇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柑桔专业镇,南盛镇进入了依靠科技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跨越式发展新阶段。目前,全镇已种植柑桔达10.3万亩,2005年投产3.5万亩,产量4.2万吨,产值1.65亿元,2008年预计投产面积5万亩,产量可达5.7万吨,产值2.1亿元,目前全镇有89%约6300多户农户是以柑桔生产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二、影响当地农产品物流快速发展的原因

1、缺乏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不明显

在当地为期10天的调查中了解到,村镇销售收购网点严重不足,售后服务不完善、不配套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热情。目前农村的中介组织多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经营者,难以组织起较为完整的流通体系,也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成本下不去,质量上不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根本不能建立起来,建立一个发达高效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就更不可能了。

2、缺乏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物流技术水平很低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10万人左右,而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高达600万,与城镇相比,农村物流环节上的缺口更为严重。而在农村物流市场的培育中,物流人才是一个中间力量,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物流人才的多寡。在当地调研的时候,很多农户反映,他们缺乏科技人才的指导,种植砂糖橘的时候发生病虫害,往往不知道怎么去防治。而镇政府科技力量也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一年也只能举办1-2次科学种养知识的讲座。可见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能为农村培养所需的物流专业技术人才,那么农村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培育及完善只能是一句空话。

3、物流主体数量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

当地农产品物流主体普遍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科技化程度不高的特点。在当地,有大量的砂糖橘种植户,砂糖橘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是,他们并没有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以简单、零散的经营方式从事小规模运销,缺乏规模效益,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上很难应对来自市场和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冲击。

4、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

尽管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已有18000个涉农网站,农村信息员达到18万人,80%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可以联网的计算机,“三电合一”试点已经推广至100个县。但就农产品物流信息而言,还存在着信息不集中、信息传递面窄、信息质量低、物流信息不畅、信息无法“进村入户”等问题,导致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而在我们入村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尽管各村委会大多都有一台以上已经联网的电脑,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这台电脑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也没有对普通村民销售砂糖橘等农产品、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造成任何影响,简而言之,根本就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

5、农产品物流发展中道路等硬件物流设施建设滞后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在当地的道路硬底化工程的大力推动下,当地镇政府已经铺设了通往每个自然村的硬底化公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但是,这些公路大多只是并不宽阔的单车道,比较适合于当地居民平时开着摩托车出入,但如果到了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砂糖橘丰收的季节,当各地的收购商开着大吨位的载货大卡车到来时,这些公路则显得过于狭窄,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发运。

6、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农户普遍缺乏危机意识

调查中发现,80%以上农户的产品销售渠道是自发地去寻找农产品买家,或者是在农产品上市的季节被动的等待购买者上门购买。比如在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砂糖橘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很多的农产品中间商上门收购砂糖橘,当地大多数农户就会在这个时候去被动销售砂糖橘,而不是主动的去寻找买家。而且,我们还发现绝大多数农户缺乏危机意识,当被问到如果砂糖橘将来滞销他们如何解决销售问题时,他们大部分人第一时间会反应,这是不可能的,砂糖橘的销售是很好的。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附近的各乡镇也已经大量种植砂糖橘,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在目前非常紧俏的经济作物及有可能供过于求。

三、加速当地农产品物流市场培育的对策

1、多元化发展农产品流通渠道

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壮大专业从事农产品现代物流主体,使其在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资产重组改造,改变目前规模小、服务单调和封闭运行的现状,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大型食品连锁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场为依托,组织农产品运销协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同时,积极支持和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避免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加强农产品物流硬件建设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的载体,是连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环节。加快农产品流通硬件设施建设,对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优先规划和征地,实行优惠政策。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把农产品流通设施作为社会基础设施,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

3、健全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带动整个系统运作的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必须能够在各接点得到准确及时的传递,这样各经营主体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因而,发展当地农产品物流迫切需要健全并完善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体系。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强化规划协调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和工作,完善农业生产科技和新产品开发信息的普及、指导、规划、组织一条龙的信息交流和服务体系。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点来抓。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并逐步搞好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

4、大力发展农村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服务

农产品物流要得到发展,关键是提高服务水平。服务不能仅停留在运输、仓储等功能上,应加强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功能,条件具备的地方还应开拓具有较大增值性的功能,如结算功能、需求预测功能、教育培训功能等。物流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关键要体现“服务”二字。而目前水果蔬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的供给方多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增值的手段几乎没有,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服务质量,反而由于过度竞争而降低了服务质量。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信息集中、流通环节少、物流配送高效、物流规模大等优点,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不但有利于保持农产品的“生鲜”,节约大量交易成本,保障供应的及时性,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和流通量,扩大物流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因此,我国应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把物流服务质量搞上去。

5、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积极带头作用

为更好发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提供优厚的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同时创造便利条件吸引、推动农民入会,着力提高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使农业合作组织真正成为联结农户与批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6、培育农户的危机意识,促进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形成

要促进农产品物流市场的真正形成,必须大力的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灌输先进的农产品物流知识,培养他们的危机感。必须明确一点,农户是农产品物流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农产品物流市场早日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结论

农产品物流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需要各方的投入与努力去解决。我们相信,只要当地政府协调好地方政府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在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协调好限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种种矛盾,当地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就能尽快的建设起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为云浮市科技计划项目《云安县南盛镇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2004209)

【参考文献】

[1] 陈金龙、潘潮松、王亚南: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企业[J].中国粮食经济,2004(3).

[2] 贾会棉、曹印革、路剑:日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5(12).

[3] 陈玉中:当前粮食生产流通中的主要问题政策建设[J].中国粮食经济,2004(4).

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物流;突出问题;解决对策

鲜活农产品主要指的就是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那些基本没有经过加工的,并且是在常温下很难长期保存的农产品。鲜活农产品物流不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所以当前要积极采取措施来进一步优化和改善鲜活农产品的物流体系。

一、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内涵及特点分析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如果从其概念的内涵来理解,所谓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主要就是指为了能有效满足用户的生活需要和实现鲜活农产品的价值而在生产者及消费者之间进行的有关鲜活农产品实体及信息等彼此传递的经济活动。这个经济活动包括的环节非常多,比如包括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收购、运输及储存等等。

鲜活农产品物流有着属于自身特有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数量及品种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对物流过程中的管理要求是非常高的;其次是鲜活农产品物流从包装运输到储存等环节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再次就是鲜活农产品物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很强的周期性;最后就是鲜活农产品物流具有明确的预期性及很强的专业性。

二、 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基础配套设施落后,运输工具不充足。虽然近年来鲜活农产品物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鲜活农产品物流紧密关联的大型冷库及鲜活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等还是相对滞后的。另外,专门用来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冷藏车及密封厢式汽车不足也制约了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和手段比较落后。鲜活农产品的价值取决于“鲜活”,但是鲜活农产品需要饱含水分,所以在运输途中容易腐烂。但是我国目前的鲜活农产品物流还都是以常温物流为主,保鲜的技术和手段还非常落后,这就必然会导致鲜活农产品在物流途中的大量损失。

(三)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市场主体不成熟,亟待完善。目前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主体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富有实力的鲜活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有各种类型的批发商或农民合作组织,甚至还有分散的农户。这些主体普遍存在经营方式落后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存在物流效率低和成本高昂的问题,所以急需对其进行完善。

(四)鲜活农产品物流人才短缺,物流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是一个需要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复杂产业,有着很多的特殊要求,这就必须需要有专业的鲜活农产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而目前的鲜活农产品物流急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另外,过去的鲜活农产品物流管理体系及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的需要,导致了鲜活农产品流向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所以必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体系来改变这种状况。

三、解决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对鲜活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改善传统的运输工具。首先,要不断加大对鲜活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包括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对鲜活农产品仓储设施的建设及对鲜活农产品的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等等。其次就是要加大对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工具的投资力度,积极改善传统的鲜活农产品运输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鲜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及物流风险。

(二)创新和完善鲜活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流通效率。目前必须要通过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来完善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市场主体,具体来说首先是要重点培育国有大型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其次还要积极扶持和创新各种类型的农业公司参与到鲜活农产品物流中来。再次,目前的鲜活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提高整个物流效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必须要重点培训和扶持。最后,就是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商及中间批发商等中介性的组织。只有这样积极发挥出众多市场主体的各自作用才能不断提高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三)积极拓宽鲜活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都是从生产这到中间的批发商,然后再到消费者流通的。如果能打破这种传统流通体制,积极开拓目前普遍认可的网络营销手段,能通过网络这个媒介直接将鲜活农产品提供给有需求的消费者就能越过批发市场这个中间环节,这样不但可以能有效降低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而且还能有效减少鲜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

(四)加大鲜活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体系。可以说人才是促进各种类型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样鲜活农产品物流也不例外,因此不但要求高校要加大对鲜活农产品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而且政府还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加大对鲜活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便为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必须的智力支持。另外,还必须要加快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步伐。一方面要加强鲜活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体系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做好鲜活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和,通过对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反馈来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渠道;资源共享

一、沈阳周边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公司稀缺发展滞后

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物流行业在农村的起步与发展相对较晚,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从物流公司覆盖率方面进行分析,民营物流服务网点基本上最多仅能达到县级水平,乡镇农村的覆盖率则大大降低,少数物流服务网点在乡镇一级有部分开设,但村级内几乎没有。大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有着难以想象的网络订单下单频率,便利多样的交通方式,也让很多物流公司蜂拥而至,既满足了客户的交易速度,也提高了物流公司的盈利指数,把物流公司各个子站点设置在城市中的重点区域,将总部设置在距离城市中心不远的郊区,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享受着高频率、快速度的接单派单,居高不下的利润百分比,不愿意将物流公司向农村扩大、做广,出现了城市物流公司多、运输快,郊区农村物流少、运输慢的形式,形成了郊区农村物流公司稀缺的情形。

2.物流渠道和基本设施不完善

沈阳多层次的隶属关系也促使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多次的分拨转运,农村的“互联网+”模式运行并没有多久,也没有达到成熟稳定的地步,所以更是输出大于输入,让配送和分拨都很不方便,并且有的乡镇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产品变质损坏等等。一些市级、县级、镇级、乡级都设置了物流的子站点,但是在一些偏远的村,很少有物流子站点,所以派送的时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物流公司派人直接送货上门,二是让客户去店面自提,前者浪费了物流公司的资源和时间,后者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让消费者费周折上门,农村大多都是需要店面自提的,做到农村范围的自提。

3.物流相关信息更新存在偏差

对于需要从农村地区发出的农产品的相关物流信息,例如产品的运送位置、数量、产地等等可靠性的消息都应该在相应的平台进行实时的传送,但是这些实时的消息可能在农村没有办法实现,因为在农村,农产品的生产以及有机绿色蔬菜的种植都不是规模化、集中化整合生产销售的,所以在生产之后产品数量的计算整理上会出现很久的信息延迟,没有直接对口的信息整理输出的平台系统,不能及时跟进生产数量、销售数量以及物流运输具置等相关信息。这一系列因素的叠加造成了最终的问题——物流相关信息更新存在偏差。与此同时,针对输入农村地区的非农产品的一些商品的物流运输过程,同样存在物流信息更新滞后的问题,这种问题直接导致了运输效率不高、村民接受的物流服务水平低等等现象,这也就造成了农村地区物流运输行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这些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就会拉大城乡之间物流行业的发展差距。

4.物流仓储管理水平不够专业

农村相比之下条件简陋,在仓储方面和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一些需要冷藏、保鲜的食品没有适宜的保存、运输条件,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腐烂变质,而且农产品在销售的时候比拼的就是绿色和新鲜,冷藏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食品原有的色泽、味道以及营养价值,整个物流过程中最应当着力解决的就是冷藏保鲜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冷藏运输的时候,采用货车运输,用冰袋制冷保鲜,没有专业化大规模的制冷设备和保鲜设备,用冰制冷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还占用了运输空间,不仅浪费资源也阻碍了物流在农村市场现代化的开拓。

二、“互联网+”农村物流发展对策

在“互联网+”的大视角下,在资源整合信息传递的发展趋势下,解决农村物流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发展壮大,从区域性物流公司发展成覆盖全国范围,逐渐形成以“三通一达一顺丰”为主,众多物流公司竞争激烈的态势。

1.“互联网+”智慧物流

虽然各个通信公司和国家都大力推行互联网的普及,也有不少网络公司踏入此行业,但在沈阳的郊区农村,尚未完全实现所有村户都有网络,应分批组队排查沈阳周边的农村是否具备完备的互联网条件。互联网的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也应该让每一个产品的信息都在网络上,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土地、设备、资源的整合。现在农产品的生产模式都是分散生产,而且生产的产品多样,在运输、销售、集装的过程都要分类,如果将这些分散的经营个体,集中到一起,进行规模化的检验收购,就会避免了很多重复劳动,在每一个批次和每一种产品上都有一个编号,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物流追踪系统。以往的农村物流消息传递迟缓、不精准,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农产品大规模、成批次的生产运输销售的流水式作业,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利用“互联网+物流”实现生产运输数据的实时输入和输出。这样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生产者也可以衡量生产的数量。

2.“互联网+”便捷配送

农村物流需要完善发展,首先要建设两个基础的条件,一个是实现“互联网+物流”系统的建设,另一个是运输工具和运输道路的改善,这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更好地在农村实施“互联网+”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实现“互联网+农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以往不平衡的配送进行分析数据,重新设立物流中心以及配送渠道,例如,上海圆通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在沈阳桃仙机场附近建立了大型仓储基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地价相对便宜,又能利用机场便利的运输条件收发货物,从机场到市区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也尤为便利,能够保证货品的及时派送。同时,不论是村级、县级、市级等等各个物流子站点,都应该安装物流跟踪的客户端,这样,每种产品的数量和运输信息都可以实现共享。利用现有的铁路和陆路以及水路空中的运输渠道,合理规划运输方式,根据农产品的新鲜程度、运输距离、运输数量等等多方面考虑进行整合决定,每个订单物品,从村户家里打包出门的时候要进行上车扫描,在村集装处可以等待其他马上也要运输的农产品,既节省了资源,也形成了流水的作业,同时,扫描之后也让整个平台的用户都了解知道不同层次分拨中心的物流状况,商户也可以依据此信息衡量自己的运输时间、发货时间,合理的保证车辆的调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互联网+”高效物流

建立农村小件快运业务,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现在日益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跟进,但是从整体来看,小件快运业务作为客运业务的延伸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处于空白的状态。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模式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不妨将小件快运服务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中,小件快运具有成本低、运输方便、环保节能等相对普通快件来说较为明显的优点,因此可以考虑将小件快运从一般物流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项新的物流服务内容进行发展。发展针对沈阳农村地区的小件快运服务,首先要分析具体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特点,然后与物流公司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在小件快运的行业模式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快运载体最好重点依托相对密集的客运交通路线网,最大限度地将客运车辆的空间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小件快运成本低的优势。

4.“互联网+”智能仓储

对于仓储中亟待解决的冷藏、保鲜这一问题,可以引进投资,同时在使用中帮助投资方宣传,由投资方提供设备,或者直接将产品交给第三方保存,建立物流、商户、买家、分拣仓储中心四方面的合作。农村商户生产之后直接把已经下的订单通过物流运输出去,运输的装备采用专门的运输保鲜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没有发出去的剩余农产品,我们将这部分产品直接交给分拣仓储中心进行专业化的保管,下次发货直接从分拣中心出发。多个方案、多个角度,确保资源合理利用,适应当前的生产模式。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沈阳市周边的郊区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在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进更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建设思想,加强互联网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农村物流科学发展,进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宇婷.“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浅析[J].中国市场,2016(23):39.

[2]王鲁欣,李少军.“互联网+”时代农村快递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10):100-101.

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研究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这一词进入中国学者视野,国内学者真正上意义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或是农业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始于2000年:2000年李小平在学术期刊《计算机与农业》2000年第6期上发表了《农业电子商务从网上供求信息做起──几种典型的免费供求信息网站实例简介》的文章,拉开了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的序幕。在对国内部分文献的内容研究发现,目前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作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农产品电子物流研究及针对典型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的分析研究等五个方面。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国内研究内容分析

1.作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1)作用。国内学者提出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作用有一下几点:李海平,刘伟玲提出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有可以解决农村的信息鸿沟问题,同时,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经济下的流通过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喻红艳提出移动电子商务是融通城乡经济的快车道。

(2)现状。国内学者王勇民,赵蕾等研究发现我国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新技术广泛应用使农村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可能;②庞大的用户群使农村是移动电子商务成长的沃土;③农村市场的需求是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④政府积极引导为农村移动电子商务营造好环境;⑤试点工程推动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⑥产业链面临新的整合;⑦移动支付的发展时机日趋成熟。

(3)对策。面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国内许多学者进行研究,提出了诸多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秦绪杰,王勇民,赵蕾,金英泽等提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主要有:①积极引导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价值应用的认知;②搭建农业移动数据库和移动电子商务平台;③政府协同运营商降低资费;④积极建构移动商务的安全环境。喻红艳对于以手机为载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提出对于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有:a.将手机的优势观念渗透到农村,b.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实用性问题,c.打造综合性手机运营服务平台,d.改善手机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

2.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

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的观点:魏冬东(2007)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三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晓哲发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及选择》;邓珊,张益民的《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模型研究》,在这个分类中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采用的体系结构进行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对相关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了研究如杨毅超,黄璜;李业刚,宋道金,王淑君,赵公波。

3.农产品电子物流研究

由于农产品本身对“保鲜、保生”要求很高,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物流问题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侯晴霏,潘春来,王小明,潘阿龙认为引人第三方物流与草根物流相结合,寻求服务范围较广的物流机构进行合作,借助其较广辐射能力和较完善的物流设施可以较好的解决农产品电子物流中的障碍。岳云康提出,依据电子商务标准,实现商流物流、信息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建设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解决农产品物流问题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

通过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分析来看,研究现状如下:

1.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途径。主要针对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迫切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缺乏、安全信用问题等),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2.以某一具体地区为典型案例分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就以某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其目前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发展模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发展主流,主要在于我国各地发展有其各自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自身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才是上策。

3.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细节性问题进行展开。主要围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范畴,针对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关键发展因素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对应的能够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此外,还有以衡量标准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海平 刘伟玲: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

[2]喻红艳:移动电子商务融通城乡经济的快车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构建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18

1 引言

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以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等优势已全面扎根于各个区域,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载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居住在乡村人口为六亿七千多万,占全部人口的50.32%,由此我国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转变农村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正成为各地政府和电商企业谋求新一轮发展和转型的新动力。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与阿里巴巴正式达成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的协议。2016年1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京东集团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10月总理再次提出加快构建农村及偏远地区电商,推进快递业发展的观点。在国家政策的全面推动下,农村电商作为农村新型产业持续升温,受限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等方面,特物流体系的构建也成为推进农村电商急待弥补的一大“短板”。本文就以分析河南省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典例,提出若干存在问题与建议,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起到积极作用。

2 文献综述

业界有关中国农村物流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研究多注重于农产品的上传探索,对城市商品下达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物流的研究成为业界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冯佳(2015)分析到,现阶段出中国邮政外,没有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农村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没有突出表现。何娟(2016)表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表现为:速度慢,无法送件上门,易丢失。胡包冬(2012)认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地考察的角度,以展现河南临颍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及展望。

3 河南临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派送现状调研

3.1 问卷设计

在前期资料文献整理及院老师指导下,问卷设计共分三大版块,第一版块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填写;第二版块为受访者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与自身网购的经历,本部分由18个简易中性选择题构成,未含有带有导向性题项,主要包含受访者自身网络消费经历和电商认知度相关问题;第三版块为受访者自身对本地网购的满意程度,本部分由7个选择题及两个简答题构成,主要包含受访者对本地网购的便捷性及实用性思考以及对本地物流体构建建议等相关问题构成。

2016年6月底在我院老师指导下正式完成问卷,由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大一至大二金融学等专业9位同学成立中州临颍实践队,针对河南省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课题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实践。2016年7月4日到7月7日期间,实践队对临颍县农户进行口述问答队员填写方式,在当地共计发放1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问卷回收率为95.7%。实践队使用SAS9.4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2 问卷数据分析

3.2.1 调研群体样本信息

本次调研发放对象为河南省临颍县三镇五村上农村地区的原驻居民,主要集中在较年轻对电子商务认知度相对较强的群体。样本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区间,共57人,占50.9%;其次集中在21-30区间,共37人,占33%。具体村镇问卷分布如表1所示。

3.2.2 问卷统计性描述

在农村受访者中,有网购经历的占主要比例,对电子商务认知度较强。共73人,占调查群体的65.2%。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的仅有23人,占20.5%。由于调研项目本身特点决定的效率较低,调研对象较少,导致某些数据波动性过大,但65%的对电子商务认知度群体也直接表明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程度,也将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更高的便捷度与生活质量,对于提升临颍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2.3 农民对村镇物流派送分析

在有网购经历的73位受访者中,在问卷中进一步追问临颍的物流派送情况,以及对本地物流构建的满意程度。针对该问题,47位受访者表示持一般态度,占42%,59位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满意表示还存在很多进步空间,占52.7%。原因中物流下乡对户派送速度过慢占绝大部分,派送点的环境便利度与服务态度较差也是受访者不满意的原因。由此我们推断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构建还处于初期阶段,很多地方有待完善。

3.3 调研结论

在临颍县三镇五村为期四天的实地问卷调查,我们共计收到有效问卷112份。在统计问卷基础数据的同时,进一步经过多层关联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物流体系建立缺乏经验;(2)临颍县乡镇物流基础设施欠缺;(3)物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 河南临颍物流体系初期构建问题及建议

4.1 体系构建缺乏经验,需制定切实方案

目前河南临颍乡镇电商物流体系建立相对较晚,对于乡镇物流体系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此前县内仅有邮政一家大型物流中心,此后虽又兴建了“四通一达”的物流中心,向下压力有所缓解,但依旧在物流管理和资源调配上存在问题。实际开展企业“农村淘宝”乡镇快递收发的个体是电商服务点。“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点采取合伙人方式,对农村物流采取站点式方法,以求实现点对点。

目前规划中40个站点中32个已开业(2016年7月),剩下8个未开业有的是出于合伙人自身的规划,还有的则是村庄购买力有限,村民购买习惯不在于线上,直接导致的订单量小,不具备服务点开业条件。目前32个营业点中盈利为21个,剩下11个处于收支相抵或亏损状态。乡村一级的物流站点能否降低成本提升收益,依旧是需要经验来解决的问题。

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中国邮政与第三方物流对临颍当地的物流状况进行交流,总结邮政此前在临颍下属乡镇运营的方法与经验,第三方物流则结合自身优势,拿出相应的提高资源效率的方案,实现在政府主导下的经验互通。

4.2 乡镇基础设施欠缺,需改善资源建设

乡镇道路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物流运输的安全成本以及效率。临颍县约50%的主要乡镇为县级道路,具体到电商服务点后,将大量面临三级和四级公路通行的状况,在我们的实际了解中,临颍县的县级及县级以下道路都存在年久失修,地面凹陷等问题。当到达行政村时,道路多为非硬质路面,为砂石土路,路面狭窄且遇到大雨后会出现大面积积水的现象,而这些也是物流运输中最大的问题所在。结合上述的物流体系建立较晚问题,有关道路方面的维护和改造将是电商物流体系的重中之重。

临颍县县内的主要乡镇目前大都已经接通了互联网和移动4G网络,但是因为用户少,资费贵,普及率和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数用户的带宽依旧只能在4M-6M范围,资费也居高不下,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议:建立物流企业与交通部门的交流互通机制,调配政府有限的资源建设最需要改善的道路,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鼓励电信部门引进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真正的让利于民。

4.3 物流的可持续发展,需探索新增长点

电商服务点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有许多非物流体系经验所能解决的困境。盈利问题是一大痛点。32个服务站点日均订单仅为300件,无法维持服务点的基本运营需要。尽管电商服务点主要的职能是代购、代卖、收发快递。物流仅是其运营中的一部分,而在将来会发展信用贷款业务。目前乡镇人口结构注定对电商方面的接受程度会相对有限,也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电商服务点除快递业务外,其他业务的普及也面临较大的问题,电商服务点模式的可持续性,依旧令人担忧。在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条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代购和代卖是注定萎缩的业务,物流和将来要开展的信贷业务也会是电商服务点转性的根基;对于乡镇物流体系能否持续,还其将面临诸多的挑战。

建议:在现有体制下逐步放开服务点赋予的职能,使其找到新的增长点,在服务点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有具体产业的单位,从而降低整体物流体系的成本。

5 结语

本文以通过对河南临颍县三镇五村居民调查问卷方式实地研究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在当地发展现状加以阐述,整理调查数据并分析初期构建存在问题,合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全球“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该全面看待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道路,在发展道路中逐渐完善存在的问题,在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道路才能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冉卓玉,李广.平凉市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6,(03).

[2]卢东,郭进利.基于互联网+形势下农村物流的问题和发展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6).

[3]史晓原.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农村市场物流配送研究[J].物流技术,2015,(05).

[4]李亚杰.“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J].商界论坛・物流交通,2015,(29).

[5]赵志田,何永达,杨坚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7).

[6]梁晓音.基于个人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农村物流发展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