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环保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环保计划范文1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标志物
摘 要:目的 测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手术前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值,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7例手术前后NSCLC患者血清G-CSF表达水平. 结果 手术前血清G-CSF值为(103±19)ng・L-1 ,手术后显著下降为(53±6)ng・L-1 (P=0.0008). 结论 G-CSF是一较好的NSCLC肿瘤标志物,是监测病情、提示疗效的良好指标.
0 引言
如何用肿瘤标志物来评定NSCLC近期手术疗效,是现今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1-3] .现有肿瘤标志物在这些方面均不能令人满意,其敏感性小于40%,特异性小于95%,故寻找一个好的肿瘤标志物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G-CS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我们通过对手术前后NSCLC患者血清中G-CSF浓度值的测定,探讨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对临床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我院2000-09/2001-05收治采集经病理证实初诊初治手术前、后NSCLC血清标本14份(男5,女2),年龄38~68(中位年龄56)岁;其中鳞癌5例,腺癌2例;Ⅱ期2例,Ⅲ期5例.G-CSF试剂盒(美国R&D Systems公司),EL-312e全自动酶标仪(美国Bio-Kinetics公司),EL-404型半自动洗板机(美国Bio-Tek公司),MM-2型微量震荡器(江苏秦县医疗器械厂),800型电动离心沉淀器(江苏省龙冈医疗器械厂),-40℃冰箱(日本Sanyo公司).
1.2 方法 分别取手术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静置20min,3000r・min-1 ,离心20min,吸取血清分装并保存于-20℃冰箱内,待测.血清G-CSF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统计学处理:按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AS及SPSS统计软件处理. 转贴于
2 结果
手术前血清G-CSF值为(103±19)ng・L-1 ,手术后明显下降为(53±6)ng・L-1 (P=0.0008).
3 讨论
所有肿瘤组织中都有粒细胞(G)、巨噬细胞(M)和粒细胞-巨噬细胞(GM)-CSF的持续表达,在所有培养基上都检测发现有G-CSF和M-CSF免疫活性,血清CSF水平术前升高,术后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Mroczko等[4] 报道34例NSCLC手术前血清G-CSF值为234ng・L-1 ,手术后显著下降为68.8ng・L-1 .诊断敏感性为66%.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理想的肿瘤标志应具有其表达量或血中水平与肿瘤组织发展或大小成正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手术前后血清G-CSF表达水平的显著性差异与肿瘤负荷降低有关.血清G-CSF表达水平可作为预示近期手术疗效的有效指标,并在监测病情、评估疗效和推断预后、指导治疗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范风云,郭 艳,张丙芳,新 宇.放疗与化疗合并放疗对113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8):1023-1025.
[2]郭 云.肺癌颅内转移误诊脑血管意外24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9):1143.
小学环保计划范文2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回生口服液;化疗;免疫功能;血象
2003年2月-2006年12月,笔者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在化疗同时口服回生口服液治疗,发现回生口服液对肺癌患者化疗的血象及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提高近期临床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5例均为2003年2月-2006年12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karnofsky评分≥65分,并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年龄≥30岁。化疗+中药组50例,男32例,女18例;中位年龄55岁(35~65岁);其中鳞癌27例,腺癌20例,腺鳞癌3例;Ⅲ期39例,Ⅳ期11例。单纯化疗组45例,男30例,女15例;中位年龄56岁(38~70岁);其中鳞癌28例,腺癌15例,腺鳞癌2例;Ⅲ期35例,Ⅳ期10例。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功能、血象、临床分期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化疗方案均采用NP方案(诺维本+顺铂或卡铂)。诺维本用药量25 mg/m2,第1、8天;卡铂300 mg/m2第1天,或顺铂80~100 mg/m2分成第1、2天两天用。21 d重复。
化疗+中药组在化疗当天开始口服回生口服液(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20025042), 10 mL/次,3次/d。1.5~3个月为1个疗程。化疗组予常规化疗和一般对症支持治疗。2组治疗过程中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则酌情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2组外周血象:按WHO血液毒性分级标准评价(0~IV级),观察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红蛋白(Hb)。取化疗后7 d及15 d 2次检查平均数值。②T细胞亚群:NK细胞。取化疗后15 d检查数值,以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增加10%以上为提高,减少10%为降低,变化不足10%为稳定。③生活质量(采用karnofsky评分):评分升高10分以上为提高,下降10分以上为下降,升高或下降不足10分为稳定。④统计2组中位生存时间。全部参数使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外周血象变化情况
(见表1)表1 2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象毒性分级比较(略)注:2组各项之间比较,P
表1显示,口服回生口服液治疗组外周血象中WBC下降程度较轻,其中0级例数明显高于单纯化疗,Ⅲ~Ⅳ级毒性反应低于单纯化疗组,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提示回生口服液有较好的保护WBC的作用,还有较好的保护RBC、PLT、Hb的作用。2.2 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略)注:2组各项之间比较,P
表2显示,2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提高率有明显差异,回生口服液配合化疗后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显著,稳定例数比单纯化疗组多,降低的例数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
转贴于
2.3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Karnofsky评分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结果化疗+中药组治疗后评分提高15例(30%),降低9例(12%);常规化疗组提高8例(17.7%),降低23例(51.5%)。2组间有显著差异(P
2.4 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疗效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 稳定(NC)、进展(PD)4级,以CR+PR/总例数×100%计算有效率(RR)。见表4。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2组各项之间比较,P
小学环保计划范文3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
[中图分类号] R554+.6;R446.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24-0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由血小板自身抗体诱导血小板破坏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ITP起病隐袭,症状多变,感染时除发现血小板减少外,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皮肤瘀点和瘀斑[1]。目前临床病情复杂的准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已成为ITP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季评估预后的只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入院治疗的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17~54岁,平均(38.5±5.8)岁,均为出诊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的相关ITP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免疫性疾病。对照组35例为正常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肝肾功能正常,无免疫性疾病,外周血细胞计数正常,男16例,女19例,年龄18~56岁,平均(38.9±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D3- PECY5/CD4-FITC/CD8-PE三色标记和同型对照鼠抗人IgG1-PECY5/IgG1-FITC/IgG-PE均购自法国Immunotech公司。Beckman Coulter 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
1.2.3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检测 采取患者新鲜的100 μL抗凝血标本于样品测定管内,标出处理采用CD41-PE进行荧光标记处理,然后分别以鼠抗人IgG(γ)-FITC、IgM(μ)-FITC及IgA(α)-FITC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并且用同型对照单克隆抗体同法标记并处理对照组样本,洗涤后待上机检测。将流式细胞仪调整最佳工作状态后,以血小板设门,每份样品收集检测1000个细胞,分别读取CD3+、CD3+CD4+和CD3+CD8+亚群的百分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样本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血小板自身抗体诱导血小板破坏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黏膜及皮肤出血,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如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根据患者具体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血小板持续减少时间等,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常为自限性,慢性型好发于青年女性,多发病于20~5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3倍,绝大多数慢性ITP患者缺乏前驱症状或病因。ITP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慢性ITP起病隐袭,多数患者病因不清少数与感染有关。目前研究普遍认为是机体细胞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自身抗体产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体液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损伤或功能异常使血小板产生降低,目前有更多的研究证实越来越多的淋巴细胞异常存在于患者体内,可能是ITP发病起重要作用[3]。血小板自身抗体可能来源于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血小板骨架蛋白或糖蛋白(platelet surface glycoproteins,GP)如GPⅡb/GPⅢa、GPIb/IX产生的自身抗体并结合在血小板膜上,也可能是血清中抗体分子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血小板表面的粘着或覆盖。目前很多研究结果也表明,ITP患者除自身体液免疫异常外,还伴有细胞免疫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及功能改变与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感染发生时,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和C3b受体数量增多,亲和力增高,使裹有PAIgG的血小板更易被破坏[4]。同时,细菌可直接损害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的产生减少。
临床上对ITP患者的诊断技术主要以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latelet-associated immunoglobin,PAIg)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为主,慢性ITP患者曾经接受长期多种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术等),可抑制抗体产生,导致抗体滴度未达到检测最低限。因此,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对于初诊患者的意义较大[5-6]。本研究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的分析,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异常情况,提示T细胞亚群水平及分布异常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因此动态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于了解ITP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均有一定意义[7-10]。
[参考文献]
[1] 张淑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087-2088.
[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1.
[3] 周静,廖娟,蒋能刚,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3(6):246-250.
[4] Olsson B,Andersson PO,Jacobsson S,et al.Disturbed apoptosis of T-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Thromb Haemost,2005,93(1):139-144.
[5] 孙雨梅,张彦明,何广胜,等.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9(21):469-473.
[6] 龙珍珠玛,郎涛,王燕,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7(5):16.
[7] 雷树勇,陆爱权,陈海云,等.急性ITP患儿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及其与IL-18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41-42.
[8] 滑劲咏,陈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85.
[9] 俄静,夏小军.益气摄血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西部中医药,2013,26(3):78-79.
小学环保计划范文4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孟鲁司特;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脂质过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a)-0082-04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和呼吸困难[1],对患儿的生活和生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近年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被广泛地应用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2-3],为探讨其疗效,本研究对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免疫及血清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榆林市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5~11.5岁,平均(7.8±0.9)岁;病程0.2~5.5年,平均(4.3±0.5)年;病情程度:中度53例,重度37例。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取得所有患儿的家属知情并同意。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临床可比性。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英国Glaxo Wellcome UK Limited,H20090240)经口吸入,250 μg/次,每天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 64370)治疗,≤5岁患儿4 mg/次,>5岁患儿5 mg/次,每天1次,口服。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6、12周的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P、LPO及CD3+、CD4+、CD8+及CD4/CD8 的水平,并进行统计比较。
1.4 检测方法
分别于患儿刚入院时、治疗后6周和12周时抽取患儿的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采用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ELISA 试剂盒检测患儿的血清ECP、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试剂盒检测患儿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人瘦素ELISA试剂盒检测患儿的血清瘦素、人过氧化脂质/乳过氧化物酶(LPO)ELISA试剂盒检测患儿的血清LPO,所有试剂盒均由上海工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采用MACSQuant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检测患儿的免疫指标CD3+、CD4+、CD8+及CD4/CD8。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细胞免疫指标状况均好转。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6、12周时研究组患儿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研究组患儿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情况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脂质过氧化物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P、LPO均改善。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P、LPO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6、12周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P、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情况见表3。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4~5岁以前的小儿[5],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鸣、咳嗽和呼吸困难,有研究认为其发作与变态反应有关[6]。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前患儿常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多在夜间发病,持续时间较长。
小儿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与患儿的细胞免疫紊乱有关[7-8],大量研究证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淋巴细胞存在凉的改变和功能缺陷[9-11]。本研究中检测了支气管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结果显示,各指标均有量的改变。CD3是鉴定T细胞的重要分子并与T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形成TCR/CD3复合物;CD4主要分布在T细胞的抑制细胞诱导亚群和辅助细胞诱导亚群表面[12],在T细胞亚群的鉴别中意义重大,CD4+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时发生免疫缺陷的重要原因;CD8主要分布于杀伤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表面,对T细胞亚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血清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据有促炎和免疫调控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主要由支气管和肺的表皮细胞产生,是参与变态反应的相关性因子,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时气道黏膜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显著增强,与患者的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3]。ECP是一种活化的嗜酸细胞分泌的核糖核酸酶,为引起气道炎症的重要因子之一,可引起气道痉挛和高反应性等,对预测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具有重要作用[14],可作为监测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并指导临床用药。LPO可反映患儿氧化应激所处的状态,对监测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预防病情恶化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由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组成[15],具有抑制肥大细胞释放和抗炎作用。孟鲁司特具有强效的抗炎作用[16],对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治疗6、12周时研究组患儿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患儿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6、12周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P、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报道[10]相符。
综上所述,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免疫及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P、LPO水平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万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0):34-35.
[2] 余红霞,凌杰.孟鲁司特治疗和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9):1179-1180.
[3] 唐丽,苏秦,邓益斌,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复况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2):79-81.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5] 黄国华.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6-7.
[6] 石广军.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26.
[7] 刘秋海,孙亚锋,张小梅,等.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2,34(10):841-842.
[8] 黄凤毛,谢雄伟.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型哮喘血液流变学及血清IL-8、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3):2025-2028.
[9] Boonsawat W. Salmeterol/fluticasone propionate vs double dose fluticasone propionate on lung function and asthma control in children [J]. Clinical Drug Investigation,2008,28(2):169-181.
[10] 王鑫,张亚京,马春艳,等.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1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及总免疫球蛋白E的动态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4):255-258.
[11] 王莉君,郝璐,李慧婷,等.瘦素受体、IRF-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在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28(10):1037-1040.
[12] 郝珉,宋文,任泽东.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7):503-506.
[13] 罗黎明,陈文清,黄飚,等.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z1):4-5.
[14] Sonnenschein-van der Voort AM,de Kluizenaar Y,Jaddoe VW,et al. Air pollution,fetal and infant tobacco smoke exposure,and wheez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J]. Environ Health,2012,11(1):91.
[15] 窦钰,张昌红,刘雪梅.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58,476.
[16] 江雪慧.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93-3294.
[17] 何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56-57.
[18] 钱源,鲁保龙,宋福莲,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38-39.
[19] 付佩佩.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学龄前儿童哮喘[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0):21-22,23.
小学环保计划范文5
Each grade has conducted a diversity of activities: one, two, three grade children completed a smal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nowledge test, for all ou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r, grade six carried out to learn from the German schoolchildren diary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essay competition; Fifth grade was carried out to learn from the German schoolchildren diary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theme of creative copies out the newspaper.
This activit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novative the way students habits to develop education. In each child long growth formed the scenery along the road!
低碳环保从我做起 为了深入实施绿色教育计划,提升我校师生的绿色环保实践能力,促进我校绿色发展,学校德育办和大队部在全校开展了向《德国小学生的绿色环保日记》学习的倡议,并组织孩子们认真学习德国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做好绿色环保的认识。
小学环保计划范文6
以党提出的“立足科学开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指引,以《区创建生态市实施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建一批社会文明昌盛、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生活舒适便捷、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社区”,同时培养、提高中小学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依照《生态市建设责任任务》的工作要求,区的创建目标是:到年,争取“绿色学校”的比例≥80%,“绿色社区”的比例≥50%。
区共有16所小学,幼儿园8所,目前已有2所小学建成“绿色学校”:实验学校和善耕中心小学。计划在年底前再创市级或区级“绿色学校”(小学)4所,(幼儿园)3所,到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目标。
区现有社区48个,已建成“绿色社区”三个:路街道拙政园社区(省级)、街道社区(市级)、街道通和社区(市级)。计划到年底前再创市级或区级“绿色社区”9个,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目标。
对照该项目标,区各学校、各社区围绕创建生态市的中心工作,要加强宣传,强化管理,完善创建的各项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面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三、主要任务及考核要求
1、绿色社区
创“绿色社区”共有八项任务:
(1)烟尘:
社区内无燃煤锅炉且使用清洁燃料,烟气黑度、烟尘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居民使用清洁能源率大于90%,烟尘年投诉不超过3次。
(2)噪声:
社区内企事业的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社区内无小五金加工场;
小区内机动车禁鸣;
年投诉少于5次。
(3)环境卫生
社区内机动车及人行道清洁,路面平整;
建筑外墙、院落围墙清洁美观,无乱写乱画乱贴现象;
生活垃圾袋装化,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
无饲养家禽和无证宠物;
饮食流动摊点清洁、规范,无占道排档。
(4)环境面貌
社区内各种车辆有序停放;
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或处理后达标排放;
区域河道保洁,无漂浮物,水体无黑臭现象。
(5)绿化美化
新建社区(年以后建成的)绿化覆盖率大于35%,改、扩建社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
区域内四季有绿,新建工程经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验收合格;
地面绿化、硬化,无土地。
(6)“三产”管理
“三产”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炉灶使用清洁能源,油烟治理达标,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放;
无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批发、销售经营和使用点;
年投诉少于5次。
(7)施工管理
建筑工地围拦施工;施工车辆及时清洗;易污染的材料封闭运输、堆放;工地炊事使用清洁燃料。
(8)环境宣传教育
宣传:社区内环境宣传氛围浓厚,有专门的宣传橱窗,有环保公约,组织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
教育: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不定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有环保书报阅览;
建立一支环保绿色志愿者队伍;
倡导绿色消费,培育一批节水、节能和绿色消费的示范家庭和单位。
2、绿色学校
创“绿色学校”共有五项任务:
(1)组织管理
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绿色学校”的创建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中;创建有计划、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和总结;
中层以上领导、环境教育骨干教师参加环保培训,校内开展环保讲座和教研活动;
创建活动中做的各种档案资料齐全,分类整理。
(2)学科渗透
各学科的环保渗透教育:学科有计划、教学有教案、活动有记录、检测有成效。
(3)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
每学期学校和班级有专项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教学、班队活动结合,师生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教育的资源,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
(4)校园环境管理
营造绿色校园,能绿则绿,护绿保绿,花木有植物标牌;水塘水不低于四类水,无焚烧树叶和垃圾现象;
办公、学习、生活场所整洁、卫生;
垃圾分类投放及处置,对有毒有害废物妥善处理;
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有计划、有目标、有运行措施;
学校自身的污染能有效控制,校办企业、学校设施及施工现场不产生污染。
(5)教育绩效
通过师生问卷测试、校园观察和走访社区,了解学校师生对创建的认识,环境意识的提高及环保活动的参与度;
通过巡视校园、师生生活区、座谈会等了解学生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参与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所做的工作;
学校教师、学生在参加省、市及区级各类环保活动中的获奖论文、教案、作品、书画等,学校或教师获得省或市、区级的表彰等。
(6)附加分
学校在评定年限内获得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教师获得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论文、教案在国家级或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环境活动中获奖。
3、绿色幼儿园
创“绿色幼儿园”共有四项任务:
(1)环境建设
园内环境优美,绿化率高,有环境教育园地;
园内教室整洁,厕所干净,饭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垃圾分类处置,无师生人身伤害事故隐患;
通过观察下水道、烟囱、垃圾池,检查是否有园内自身产生的污染;
有园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的管理目标、计划和措施。
(2)组织管理
建立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创建有计划、措施和总结;
大、中班的环境教育有教学计划、措施和总结;
环境教育活动的各类资料齐全。
(3)教育过程
领导、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及幼儿园培训的计划、材料等;
通过查阅教师教案,了解幼儿园在一日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情况;
充分利用园内、社区、大自然的环境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培养儿童对优美环境的体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学期大、中班中至少有一期环境教育专题活动。
(4)教育效果
通过对教师问卷测试、幼儿提问,了解师生对环保理念的认知程度;
通过查阅幼儿行为记录、座谈等了解幼儿的环境行为;
幼儿园、教师有环境教育的经验、论文获奖。
(5)加分
幼儿园在评定年限内获得区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教师获得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教师的论文、教案在市环境教育评比中获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四、实施步骤
1、绿色社区:
(1)编制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
(2)成立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
(3)建立创绿色社区组织网络;
(4)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调动党员、干部带头,社区活动积极分子参加,营造创建的氛围;
(5)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环保监督岗,对社区街巷、河道、绿地等社区公共环境进行监督;
(6)制定环保绿色社区公约,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7)社区有固定的环境宣传橱窗,定期开展社区环保宣传教育活动,重大节日如“六五”组织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活动有记录、照片;
(8)培育一批倡导节水、节能和绿色消费的示范家庭和单位;
(9)小区环境整洁,绿化覆盖率高,垃圾分类收集,电池有回收箱,污水管网到户;
(10)小区清洁能源利用率高,无烟尘污染;
(11)小区河道清洁,无漂浮物和黑臭,有专人负责保洁;
(12)三产项目符合环保要求,油烟、噪声达到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13)社区创建的目标、计划、活动记录、照片、台帐、汇报总结等资料齐全;
2、绿色学校
(1)成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把创“绿色学校”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
(3)编制专项的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4)各年级各学科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编入教学年度计划中,订出不同年级阶段的环境渗透教育要求,环境教育有方案、教学有教案、学生有收获;
(5)利用班会、晨会、少先队活动等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各种活动;
(6)结合“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特别是“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7)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
(8)校园环境优美、整洁,绿化率高,有环境教育的专栏,学生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
(9)环境教育的资料齐全,计划、方案、教案、论文、总结及获奖作品等,充分体现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效。
五、实施计划
年11月前,申报一批“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是创建生态市的细胞工程,更是为群众办实事,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环保接班人的大事,各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将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把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创建各项措施,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区环保局全面负责创建“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区教育文体局负责辖区小学及所属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各街道负责辖区内社区和街道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区妇联负责所属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区城管、建设部门配合做好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