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本运营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本运营论文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1

一、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l、完善资本市场环境。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必须具备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监管机制。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1)国家对资本市场管理仍有行政干预的现象;(2)市场割据,流动性不足;(3)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健全;(4)监督不力。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减少行政计划因素;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市场结构;三是增进市场流动性;四是完善市场的价格机制;五是建立与整个经济开放程度相适应的高度权威的管理体制。

2.完善法律制度。(l)完善证券法律制度,规范证券机构、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2)扩展金融市场容量,完善金融法规体系;(3)完善公司法律制度,规范公司的合并、分立和破产等行为;(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国有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行为。

3、改善政治环境。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卸下企业的包袱,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加就业。这要具体做好下列工作:(1)打破社会保险分散管理格局,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的管理制度。

4、净化社会中介环境。资本运营是一项系统性、操作性极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各个环节,均需中介机构参与运作,中介机构的行为直接关系到资本运营的成败。要建立并规范包括信息网络、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在内的中介机构。

二、营造必备的企业内部环境

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管理者应做到:(1)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现代知识武装自己;(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于实践;(3)提高创新能力,不拘泥于现状;(4)牢固树立风险观念和竞争观念。

其次是重视对人的管理。做到:(1)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2)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3)弘扬先进,培育职工的团队精神;(4)关心职工生活,不断理顺职工思想情绪;(5)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地位,加强民主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三是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1)要立足现有基础,积极盘活存量资产;(2)对外拓宽融资渠道,对内抓好产品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3)应不断优化内部资本结构,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比例,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4)完善企业的科学决策体系,无论进行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项目或是兼并其他企业,都要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进行;(5)建立对资本运营项目的考核制度。

三、加强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的优化配置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资本的产业结构关系。企业通过多个产业的投资,既可以避免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又可实现资本的优化组合。二是资本的产品结构关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将资本投放在不同的产品上,使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三是资本的空间结构关系。企业应考虑不同地域的资源条件、自然条件、投资环境和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四是资本的风险结构关系。资本收益总是和一定的风险相关的。因此,要注意投资的安全性。首先,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合资、合作等办法吸引多个投资者联合进行项目投资,共同分享利益,分担损失风险;其次,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再次,进行投资的风险组合。投资要在不同的产业,不同风险的项目间进行组合,既保证资本的安全性,又保证资本的增值性。使之做到:运行协调、供求平衡、资产流动和风险适度。

四、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资本经营

筹资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而经常的活动,那种靠企业自我积累或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在资本市场,企业可以自身的法人财产权实现直接融资,也可以股权出让和转让的形式以及以存量资产出让、土地置换、发行债券等形式筹资。

五、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培育资本运营动力机制

一是要重塑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增强所有权虚拟化程度。将有竞争性、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折成股份,组成一批国有控股公司,建立法人产权,代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体和一级企业法人,行使资产收益权和处置权,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二是要改革国有资产管辖权制度,将管辖权由政府部门让渡给作为企业法人的国有控股公司,政府的资产管理方式则相应由收益权、处置权直接行使过渡到政策法律的制定,为企业资本运营营造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三是要广泛建立法人产权制度,架构以企业法人产权为核心的企业资本运营体系。

六、理顺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建立企业资本运营的联动机制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扩大主导产品或主营业务的规模,使企业商品生产经营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企业的资本运营应该有利于剥离企业非经营生产,提高企业资本质量,使商品经营成果直接转换成资本经营成果,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商品经营效率。资本运营要在有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尽量减少无关联企业的兼并,以合理的市场结构,形成企业适度的竞争状态。抛弃或防止资本运营中一哄而上的做法,将资本运营行为和商品生产经营的切实需要紧密结合,规划出有序的、渐进的资本运营轨道。

七、正确认识市场规模与资本规模的比例关系,建立有序的资本扩张机制

处理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资本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资本扩张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搞外延式的扩张,而要着重培育国有企业通过资本的运营和相关生产能力的配置增强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所引起资本利润率的提高来转增资本的机制。二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过程中资本扩张必须重在存量盘活,而不是铺摊子,搞重复建设,通过存量重组,扩大相对市场份额。三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必须注重无形资产的运营,通过创立品牌,运用品牌的市场渗透力来达到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发展。四是国有企业目前资产状况是固定资产大于流动资产,存量大于流量,资产负债比率和净资产比率都相当低。要有效的达到规模经济即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还需依靠政府制定兼并政策、产业化政策和市场容量扩张政策来扶助和指导,以加速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扩张机制的培育。

八、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的关系,完善资本运营的决策机制

企业资本运营必须正确定位,明确决策的权限和管理责任,形成良好、快捷、有效的决策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资本运营决策的分权模式,明确划分决策权限。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的决策权,应限于当企业资本运营涉及资产所有权在不同性质的主体之间重组或变更时作出明确的选择;而当资本运营在相同所有权主体之间发生,则只需企业法人批准;至于企业的资本运营只涉及所有权的派生权能如经营权、占用权,则其决策权利属于法人。二是明晰企业资产决策的责任,构建资本运营决策的风险约束机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资产运营决策的任务是促进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价值保值和有利于提高资本的生产配置效率,降低资本运营风险。王是建立资产运营决策的价值实物协同机制,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决策的回馈循环。资产运营决策必须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对经营性资产的运营决策确定价值量化指标,企业法人则根据这些指标运营法人财产,完成价值量化指标与资本运营协同,使国有资产运营决策形成回馈循环。

九、加强资产评估管理,力求评估结果正确公平

资本运营离不开资产评估。只有准确、完整、合法地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合理确定转让价格,才能保证国有资产不被侵蚀。

1、制定统一的资产评估标准。对同一资产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但不同方法共存是与资产评估对象、评估要达到的目的及评估的经济环境相关的,即这三者的结合状态是决定采用哪种评估方法的内在依据。对企业整体分析时应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对企业以某项固定资产投资入股时,则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在外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收益现值法,非特殊情况时,一般不采用清算价格法。

2、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确认工作。资产评估结果是否合法、真实,标准和方法是否正确、科学,资料是否完整等都需要进行审核和鉴定,以保证评估结果正确无误、公平合理。

3、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资产评估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非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从事该项业务。对资产评估的从业人员,应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十、强化企业财会工作,促使企业资本有效运营

1、只要是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经济资源和经营活动因资金纽带关系而置于一个管理机构或集团控制之下,就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准确地确认和计量企业的负债,并对坏帐发生的可能性和大小进行合理地估计。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本运营;企业绩效;人力资本

一、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内涵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中叶创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和传播,现在已成为“经济学中经验应用最多的理论之一”,被推广应用于各个应用学科和研究领域。现代企业的契约理论证明,企业实质上是一种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组成的“不完全和约”,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具有一种特殊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非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和权益必须通过人力资本的直接参与和使用而间接发挥作用和实现(周其仁,1996)。所谓“人力资本运营”,就是指的这样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即首先通过战略性投资形成特定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对这些不同形态和专业化功能的人力资本按照组织目标及要求加以激励使用、整合配置和协调控制,从而达到人力资本保值增殖的、实现团队产出和组织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认为企业人力资本的运营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社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源的阶段。人力资源在未进入企业之前属于一种社会性资源,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只有通过选拔、聘用等程序与人力资源主体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才能在一定时段内拥有对人力资源的劳动使用权,社会性资源才能转变为企业性资源。第二个阶段是将企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本的阶段。尽管我们不否认在进入企业之前,人力资源自身已经拥有了或多或少的人力资本存量,但是这种资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企业的需要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在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力资本的贬值与折旧也在加速,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使其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本,或由低增值性的人力资本转变为高增值性的人力资本。第三个阶段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变现为现实生产力的阶段。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本质性差别在于它具有能动性,其效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外部的环境条件,更取决于人力资本载体本身——人对于外部环境条件的反应。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人不一定是劳动生产率高的人,许多企业中存在的“出工不出力”的低效率劳动现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合理的配置,激励机制的设计,使企业人力资本充分发挥效能,是人力资本运营的关键。第四个阶段是人力资本的维护与扩张阶段。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自身因素和退休制度、离职现象的客观存在,人力资本也存在着损耗。恢复和补充的问题,企业只有不断地对人力资本进行维护和扩张,才有可能始终保持人力资本优势。

二、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管理环节

企业=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周其仁1996)。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在企业内部体现为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在企业外部体现为公众(或投资商)对企业的未来认同感增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是企业员工。企业通过人力资本运营,可以有效增强对技术的开发、创新能力,提高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如果企业内部缺乏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则在为顾客提供价值过程中,丧失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企业将不可持续发展。

1.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整体系统,投资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障、职业流动与“干中学”等途径使先天的劳动力转为人力资本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也认为,人力资本对人力的投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区别主要在于:(1)人力资本具有强烈的流动性,而非人力资本流动性较差;(2)人力资本具有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非人力资本是可分离的;(3)人力资本是一种人性化资本,其价值波动较大,而非人力资本是一种物化资本,其价值比较客观。因此,企业人力资本运用能否“以人为本”,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和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管理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

2.人力资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包括人力资源供需分析、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职业计划、绩效考评、薪酬管理、激励、发展及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等。人力资本管理是人力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其目的在于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使企业拥有能长期保持高值的人力资本和能长期保持高绩效水平的员工。在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战略层面上和操作实务中,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必须统一纳入人力资本激励使用这个本体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整合为完整的企业人力资本激励体系和运作机制。管理激励措施和实施必须建立在制度激励的民主基石之上,制度激励必须为管理激励的有效实现提供制度前提、组织保障和人文环境。3.人力资本整合。所谓“整合”(integration),是指基于放大组织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构功能及效应,而对组织内部各种因素和力量进行重组、调整及磨合的战略管理过程。企业人力资本整合,就是通过协同调控组织成员的目标动机和行为倾向,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人力资本潜能调动起来,并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转化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人力资本系统1+1>2的整体功能的过程。由于人力资本是依附于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而发挥作用的,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倾向性对其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企业人力资本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行为的整合,是组织成员在互动中调试自己行为以适应组织目标的过程。人力资本整合实质上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利用效率,使人力资本存量最大化地转化成人力资本价值,以取得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在企业重组和整合过程中,面临着两种不同的技术传统、管理传统、文化传统的冲突,从而面临着技术整合、管理整合与文化整合的任务。一般认为,企业重组和整合将产生两个方面的规模效益:一是人力资本整合后物质资源集约化运营的优势;二是人力资本整合后人员集约使用的优势。因此,企业重组和整合既是物力资本重组更是人力资本整合,既是物力资本整合更是人力资本的整合。经过整合的人力资本激励体系和运作机制,基本框架和内容包括以上人力资本管理的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薪酬制度体系的设置运作;二是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体系的设计操作。4.人力资本扩张。人力资本扩张是通过人力资本运作,实现人力资本的内涵和处延的扩大,在使企业得到更好发展的同时,促使人力资本的增值,实现人力资本投资者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人力资本扩张是人力资本张力的外在表现。人力资本张力即资本自我增值、自我扩张的能力,它体现了人力资本存量转化为人力资本价值的能量,反映了资本要求不断增值的本质属性。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价值是两个不等的量,人力资本存量是凝聚在人身上的人力资本的结晶,它可以用积累人力资本过程中所花费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来表示;人力资本价值是人力资本存量在最理想运营情况下所能产生的最大收益的现值。人力资本价值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值愈大,人力资本扩张的潜力愈大。因此,静态地看,人力资本扩张是在指人力资本存量一定的情况下,最大化人力资本价值;动态地看,人力资本扩张过程是指不断放松约束条件即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我国企业人力资本存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因人力资本贬值和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人力资本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三、企业人力资本的运营策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其结果使具有不同意识形态、民族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走到一起,并成为同一个社会经济组织的成员,同一家公司的员工,因此,公司人力资本人文性质的多元化、多样化将是大势所趋。我国加入WTO后,外国跨国公司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在开放统一的市场环境中各类企业员工来源和构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多样化和多元化,如何将这些具有不同人文性质的人力资本有机整合起来,对于企业组织运作和总体绩效具有直接影响。在这样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本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如果没有有效地凝聚人心,保持和整合人力资本的政策策略和技术措施,就很有可能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和四面楚歌的境地。因此,搞好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人力资本的选拔。选拔的核心是使被选拔人员能真实地显露自己的个性、素质、潜能和工作能力,使企业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被选拔人员的水平和比较准确地预测在未来的表现。由于选拔属于事前评估和选择,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2.人力资本的开发。企业人力资本开发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企业文化教育、潜能开发、职业培训等方面。对于基础性的潜能开发,企业应持积极鼓励的态度,可提供部分资助并在时间安排上予以照顾,但员工个人应对其负主要责任,承担全部或绝大部分开发成本;对于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由于开发的目的是形成为企业所用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企业应负主要责任,在内容、时间、资金、师资和厂所等方面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资本运营,内部监控系统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2008年12月5日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创立的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拥有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中平能化集团根据重组后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依照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重新规划产业布局,确立了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煤电、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机电装备5个辅助产业协同发展的“4+5”产业新体系。

经济总量的大幅跃升,发展质量的显著提高,要求企业强力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专业化重组,加快提升管理水平,管理体制实现战略转型。目前,中平能化集团已经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三级管控体系,但进一步激发体制活力,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的任务仍然很重。要深入分析、加强研究,进一步优化整合机关总部、产业群、经营单位的职能定位、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真正形成资源配置优化、职责权限明确、管理流程科学、执行高效顺畅、对外反应灵敏的体制机制,确保。中平能化集团化优势充分发挥,确保各业务单元经营活力不断增强。要加强产、供、销、人、财、物等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对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运用能力,切实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特别是对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要加强集中管控,实现有效监管。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针对管控范围大、要素流动快的实际,运用信息化、自动化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平台,适应做大做强的需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严格决策程序,重点强化对重大经营行为的风险管控,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内部监控系统的设计,完善的内部监控系统是资本运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设计;二是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设计

(一)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

所谓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是指在明确资本运营总职能基础之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分解成为边界明晰的各项分职能。进行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是设计资本运营有关机构及其相互权责划分、业务关系的基础。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资本利用率,实现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这就是资本运营的总职能。总职能的实现要通过两个层次的资本运营,即基础资本运营和高级资本运营。基础资本运营即是生产经营,也称资本的内部积累,它通过资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循环流动而产生增值。资本循环流动的质量和效率越高,资本增值的速度也就越快。而高级资本运营包含三项子职能,即存量资产重组、筹资经营和投资经营,它通过资本的筹集、资本的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企业资产配置的优化,从而增大企业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最终实现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资本运营的职能分解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 企业资本运营职能分解图

(二)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设立

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各经营管理层的经营权限划分是设计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重要依据。

下图即是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体系示意图(图2):

图2 企业资本运营组织体系示意图

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体系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解释如下:

(1)股东会是资本运营某些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者。包括公司外兼并、收购、联合、分立、国有产权转让、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券等。

(2)公司董事会是公司资本运营中心,包括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资产管理与经营。具体可设下列四个委员会承担上述职能:

①产业发展规划委员会。根据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各产业的发展规划,既包括中长期规划,也包括决定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②投资决策委员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统一安排投资项目,决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具体投资模式选择。

③筹资决策委员会。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在保持资本成本最低和资本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对筹资组合、规模等的决策,包括企业利润分配方案的决定。当然,如筹资涉及到出资者的重大利益,还必须经过出资者的最终批准方可执行。

④资产经营和管理委员会。除了负责企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对集团公司、经理层、子公司董事或股权代有等履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外,对企业资产的重组方案进行决策。当企业有必要实施兼并、联合等资本运营重大活动时,该委员会有权成立临时兼并联合领导小组对具体方案进行决策。

(3)资产运营部

负责集团公司资产(含股权)处置管理,制定资产处置计划,组织编制和实施资产处置方案。负责产权交易管理,履行产权经纪职责,协调产权交易相关单位的关系,开展相关产权交易行为。负责集团公司兼并与收购管理,组织兼并与收购方案编制、经济分析与评估、实施,股权转让或受让项目综合管理等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对外长期投资管理,组织编制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预算,组织投资项目的调研、交流、策划、谈判、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估、实施,办理投资项目出资手续等。

(4)财务处(包括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现代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处因此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企业筹资经营和投资经营的具体管理执行机构,而且通过制定财务预算、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为企业高层次资本运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财务处还是基础资本运营(即生产经营)的中枢,通过监控整个资本流过程,降低资本成本,提高流动效率,以达到促使资本最大增值的最终目标。当然,资本运营还需要生产管理、销售管理、技术管理等机构的广泛参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资本运营管理不同于分公司,它只能通过资本纽带关系,通过委派董事长或董事等决策机构人员来间接进行管理,使其资本运营符合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而不是直接干预其日常经营活动。

二、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监控体系的设计

(一)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设计指导思想

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是既能对企业资本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又能考核和评价企业资本运营的实际业绩。因此,必须做到全面、科学的有机结合。

实施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的企业资本运营具有双重目标,即实现规模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与资本最大限度增值的目标。因此指标体系中必须首先有反映此两类目标的指标。另外,企业经营管理者资本运营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相应指标体系中必须有反映资本运营能力的指标。还有,每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下而上都会受到威胁,要发展必须有稳定和安全作保证,所以在指标体系中还必须考虑企业安全性指标。综合起来,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就包括六大类:规模经济实力指标,规模扩张速度指标,投入产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

(二)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1)规模经济实力

企业规模经济实力是企业经营规模实力、市场竞争能力的表现。主要有2项指标:

①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行业销售收入

②利润占有率=利润总额/行业利润总额

这两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位置和作用。

(2)规模扩张速度

企业规模扩张速度反映企业的规模增长速度。主要有5项指标:

①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②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

③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④利润增长率=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

⑤对外投资增长率=本期对外投资/上期对外投资

(3)投入产出能力

企业投入产出能力反映了企业资源利用状况。主要有2项指标:

①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②成本费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4)盈利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反映企业最终经营业绩。主要有3项指标:

①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②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③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净额

(5)营运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产周转达的快慢,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产利用效率的体现,也是经营管理者资本运营能力的体现。主要有4项指标:

①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②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④总资产周转达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

(6)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又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主要有4项指标: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②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③营运资金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④已获得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上述六个方面,共20个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业绩和状态,能够为进一步的资本运营活动提供参考,企业在具体对比上述指标值时,可参照企业自身历史水平值,现期预测值和行业内先进企业水平值。

….

….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一、前言

石油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石油产业竞争的全球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已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石油企业“走出去”多渠道、多形式地获得油气资源,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必然的战略选择。探求我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的轨迹,这对我国石油企业更好的制定和实施国家的“走出去”战略,培养有竞争实力的跨国石油企业,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战略顺利实施,都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 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

(一)石油企业到境外上市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国内石油企业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在境外发行股票并在境外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2)买壳上市模式。买壳上市是指我国石油企业以现金或交换股票的手段收购一家已在境外证券市场挂牌上市的石油公司,即“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然后注入国内石油企业的资产和业务,以达到间接境外上市的目的。

(3)造壳上市模式。造壳上市是指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一家控股公司,对国内希望到境外上市的公司进行控股,然后由在境外的控股公司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将所筹资金投资于国内石油企业,从而达到国内石油企业到境外间接上市的目的。

(4)可转换债券上市模式。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发行的一种债券。它规定债券持有人在债券条款规定的未来某一时间内可以将这些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一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

(5)存托凭证上市模式存托凭证是一种以证书形式发行的可转让证券。一般是由美国银行发行的,代表一个或多个存放于原发行国托管银行的非美国发行人股权份额的可转让证书。

(二)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策略

(1)“卖点”策略。上市石油企业必须具有一个有吸引力的“卖点”。所谓“卖点”,就是能够吸引投资者投资的主题。(2)资产重组策略。对于资产规模庞大的企业,则可考虑先将部分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样新股发售的规模相对较小,易于为市场接受,否则将会给市场资金造成较大的压力,降低新股发行的成功率。(3)资本结构的优化策略。(4)定价策略。(5)承销商的选择策略。(6)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定策略。(7)战略投资者的选择策略。(8)发行时间的选择策略。

三、中国石油企业跨国战略联盟

(一)跨国战略联盟特点

(1)联盟的跨国性不仅表现在结成联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还表现在跨国战略联盟的活动是企业间资源的跨国整合。(2)联盟各方成员地位的独立性和平等性。(3)联盟成员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尽管各成员组建战略联盟的动机可能不同,但一定具有一致的战略目标。(4)从合作中学习。联盟的过程就是各方不断学习的过程,是技术知识创新和共享的过程,是联盟“内部学习”和企业“外部学习”的有机结合。

(二)中国石油企业发展跨国战略联盟的策略

(1)注重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企业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即拥有足够吸引对方的互补性资源。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应重视自身核心能力的培育,使自己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2)精心选择战略联盟合作伙伴。战略联盟是否获得成功,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关键因素。由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相对于西方大石油公司实力较弱,中国石油企业往往愿意寻求强大的合作伙伴,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中国石油企业在选择战略联盟的伙伴时,并不一定非要寻求和国际一流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实力相当的联盟伙伴才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3)注重组织学习过程。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竞争规则和竞争焦点的转变,基于全球学习效应的跨国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联盟成因的主流。知识和能力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经济要素,而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在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不断学习和创新。

四、结论

(1)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具体有跨国并购、境外上市、跨国战略联盟三种,它们与在国外直接投资建厂、立项的本质区别是强调资本的运作,投资见效的速度很快。但是,每一种具体的模式都有其具体的应用背景、应用条件、应用区域,这就需要中国石油企业根据资本运营国际化战略的侧重点不同而灵活应用。

(2)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的目标,不单单要实现中国石油企业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还担负着保障中国石油供应的安全。因此,在石油实施资本运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石油企业本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有义务、有责任确保本国石油企业资产的增值和保值,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失。

(3)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面对的市场更加庞大,面对的运营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就更加难以预料。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的风险管理,以确保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国家效益。

综上所述,资本运营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向国际化的石油大公司方向发展,更加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向国外石油市场“开源”、获取丰富的石油资源以保证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展望未来,解决解决中国石油供需矛盾的最好办法,并不只在于努力增加油气产量的“开源”,更重要的是厉行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量避免能源浪费的“节流”。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开源”势在必行,但是整个中国的“能源节流”才是可持续发展之大计。

参考文献

[1]刘翠红.石油企业资本运营战略探析.化工管理,2005

[2]陈维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国际石油经济,2005

[3]袁翥鹏.我国企业发展跨国战略联盟的战略选择.现代企业管理,2005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资本运营;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立

开展案例教学首先要设立教学目标,设立教学目标的一个基本依据是对案例教学的本质与作用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沟通学校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其本质是一种主动的、深刻的经验性学习[5]。通过这种经验性学习,可以发挥案例教学特有的优势与作用,实现一些重要的教学目标。有研究者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丰富课程的理论内涵和外延,使学习者融入决策情景,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6]。也有研究者指出,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推理与归纳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7]。这些研究归纳出了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可以用做设立案例教学目标的基本参考。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不应该有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特征、教学环境等因素设立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资本运营课程案例教学中,设立的4个主要教学目标与理由如下。目标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难以体会到主动、体验式学习的乐趣,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投入到深刻的经验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被手机中的信息所吸引,我们需要通过有意义、有趣味的教学,把学生“拉”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目标二,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资本运营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战的场景中,在个人体验的帮助、启发下,深入理解本门课的重要知识。目标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主线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与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在平时教学与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

教学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十分重要[8]。关于教学案例选择的标准,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魏宁与谢群勇认为,教学案例选择应遵循4个原则:针对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新颖性原则与可读性原则[9]。金丹认为,教学案例选择应该满足3个要求:案例的内容必须真实,有典型性;案例必须是精炼的;案例应有一定的代表性[10]。李艳丰与王群琳认为,小劳伦斯E列恩曾提出的以下4个案例标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是提出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制造困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二是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角,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替换;三是还需要学生自己去搜寻、评价并对信息加以运用;四是需要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通过情景模拟进行商业决策[11]。学习、参考这些研究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教学案例选择应该抓住以下4个要点:其一,包含一个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构成一个研究任务;其二,具有很高的典型性,与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其三,具有较强的场景性与新颖性,利于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其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难度,只有经过综合、深入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结论。根据这些要点,笔者在资本运营课程中选择的主要教学案例为:企业上市(教学内容)——阿里巴巴上市(案例);债券融资——东方雨虹发行可转债;风险投资——南孚电池与风险资本;并购——吉利并购沃尔沃;战略联盟——丰田汽车的战略联盟;资本收缩——IBM出售PC业务。笔者主要运用这些案例在资本运营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案例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对学生是一种主动的、深刻的经验性学习,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学生积极努力、深度参与的情况下,案例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受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习惯的影响,调动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并非易事。理论上,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激发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就完成了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激发任务。但实际上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不可能被简单、轻易地激发出来,需要通过整体安排,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逐步地激发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动机。笔者在案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有以下4个,一是通过讲解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对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这种说理重在强调案例教学对学生自身的价值,比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将来职场中的作用非常大。又如,举例说明成功的案例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为例,这个成功并购带来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而大部分的国际并购是失败的,未能产生预期的经济价值。通过这种灌输,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二是把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与学习成绩挂钩,让学生重视。毕竟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在乎的,与成绩有关的管理手段对学生都是有效的。具体办法是:规定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40%的比重,而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是平时成绩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每次案例讨论发言都有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平时的书面作业也有关于案例分析的,这也是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期末考核与案例教学也有密切联系。通过这种管理措施,促使学生重视其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三是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多采取鼓励的手段,使其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开始阶段,应给学生充分的善意的肯定与赞赏,提高其自信,让其认可这种教学法。四是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享受探究与思考乐趣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内在的学习快乐。学生对案例教学本身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最重要方面,其强度、持久力也最大。

资本运营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企业 资本结构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66-02

一、资本结构的定义

1.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这决定着国有企业的前途,连接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在理论上讲,资本结构有广义资本结构和狭义资本结构两种:广义资本结构指企业全部资本的各种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自有资本与负债资本的对比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指长期债务资本与长期股权资本之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2.资本结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适当调整,使其资本结构趋于合理化,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过程。是使企业能够在资本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建立产权既清晰、权责又分明、管理更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企业在产权清晰基础上形成的治理结构,对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优良程度的准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提高资本收益率。最优资本结构就是使企业资本收益率最大时的资本与负债结构。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是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投资者投资,希望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能从企业获得最高的投资利润,这就要求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投资成本,使企业的净资产达到最大。

2.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能使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最优资本结构就是使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时的负债与资本结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有效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终表现在企业资产的增值,利润的增加。

3.企业的资产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并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富有较强的弹性。其中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是其最主要标准。能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有可能按企业目标资本结构对现有资本结构进行适当调整:(1)现有的资本结构弹性比较好时;(2)有增加投资额或减少投资额时;(3)企业盈得利润较多时。

三、企业的资本结构现状

1.负债相关结构复杂。我国企业的负债结构较复杂。传统意义上的负债结构大多数是指负债的期限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因此,负债结构问题,实际上是短期负债在全部负债中所占的比例关系问题。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债务资本的组成方面。另外,三角债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2.企业债务资本过高。当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的状况主要是企业的债务资本过于高。企业经营的业绩越差,负债比率就越高,很多企业筹集资金资时完全不顾企业负债资金的财务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们还没有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的理财意识。其次,流动负债比重较大,负债筹资结构不合理。有的完全依靠贷款,形成高负债经营。此外,企业互相拖欠是近几年困扰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加之银行贷款比例高,我国企业资金来源主要银行贷款,开始各银行对国有大型企业的贷款政策放宽,后来加强了对企业贷款抵押的要求,但对没有办法归还贷款的国有大型企业,很少实施企业破产程序,银行对已经贷款的国有企业的软约束造成了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

3.股权结构不合理。在我国股权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社会公众股占比偏小,而且大部分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够上市流通。随着上市公司破产制度的实行,股权等结构将会逐渐走向合理。

4.内部留存收益的比例较小。对于内部留存收益,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内部留存收益小,内部融资比例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

四、优化和调整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

解决好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将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1.承担社会责任。

2.资产负债率与资本利润率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保持一定比例。

3.加强自身管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要想健康成长,要想有大量的资金,要想扩大自己经营规模,就一定要从严格治理公司内部开始,因此优化企业资本首先要树立战略管理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因为他们对负债和权益筹资的态度决定了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

4.合理优化股权筹资的结构,不断强化监管的力度。首先,通过合理优化股权筹资的结构,使股权筹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公司的融资行为才会更加合理。其次,还要加强各种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强化各种监管的力度。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大监管及打击力度,规范公司经营行为。

5.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6.加强资本运营。当前,在我国企业体制转换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经历了质的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只有客观地面对市场,从自身出发,辅以成熟的资本结构理论指引,企业才能找到财务杠杆的“支点”。根据我国国情,解决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应从六个方面着手,即承担社会责任、在资本结构中负债率与资本利润率保持一定比例、加强自身管理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筹资结构、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并强化监管力度和加强资本运营。

参考文献:

[1] 李兰敏.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26)

[2] 盛连东.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模型.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1-23

[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论文门户网

[4] 曲红,刘胜军.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5] 张国忱,王为.浅谈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J].商场现代化,2011(1)

[6] 肖超盛.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方法及其评价[J].运营指南,2011(5)